8论教养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论
反正举例
教
阐述真正的教养的表 现
养
正面论述
优雅风度的表现
剖析“优雅风度
养成优雅风度的应遵守的准则
教养 的本 质是 尊重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 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应当 尊重哥哥姐姐,这样兄弟 姐妹就能和睦相处并且减
添加标题
少冲突,在这和睦当中就 存在着孝道。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论是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
都应该让年纪大的优先、年纪小
的在后。
添加标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他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拥就是“教养”的具体表现吗
?
添加标题
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内在基础
添加标题
四、再读文章 梳理思路
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什么是
真正的教养?
其次,把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进行
添加标题
对比,指出有教养的核心就是尊重他人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 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这样写有什么添好加标处题 ?
这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更加突出强
调了作者对“教养”的认识,使观点更
加鲜明、突出,给人以教育意义。
同时,列举生活中的细小事例,真实可
添加标题
信,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是运用
举例论证的作用。
由“教养”转向“风度”,
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8论教养 【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作,任太守)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4)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 (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浊浪排.空. (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一个有教养的人, 总是让人沐浴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 乔夫的《谈教养》。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是 20 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 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 命。17 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 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 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 1946-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 任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 年, 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 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 20 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二、探究写法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 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 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三、语言赏析
1.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教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学会运用《论教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论教养》中的几个重要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2.运用《论教养》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与《论教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阅读与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章或几篇《论教养》进行阅读,并讨论以下问题:- 作者阐述的教育理念有哪些?你赞同哪些理念?为什么?- 作者提出的教育方法有哪些?你觉得这些方法对教学有何影响?- 你在学习上有哪些问题和困惑?如何运用《论教养》的理念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从讨论中选出代表,进行小组展示。
展示时,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发言,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4. 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内容,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行点拨和引导。
重点强调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
5.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设计几个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6. 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
并进行同学评价,对优秀的展示进行表彰和肯定。
7.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论教养》的重要性和对教育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质量;2.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思维能力;4.学生的作品和口头报告的质量;5.学生对《论教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论教养》课本及相关参考资料;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8论教养大赛获奖教案2
论修养【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冒然、疲倦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实的修养和优雅风采。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照论证的作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作者的看法,学会做一个真实有修养和优雅风采的人。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课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照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有修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可是,每一个人对修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那么,在有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如何才能算是有修养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修养》这篇文章,研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1. 背景资料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 1999),是 20 世前苏联有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击了十月革命。
17 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 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文雅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 1946- 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 年,被推选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 年,他开始从头找寻基督教和俄罗文雅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世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 检查预习( 1)校正字音冒然( mào)疲倦不堪(kān)雷霆之怒(tíng)修养(hán)恕我直言(.....自吹自擂( l ěi )遵守(kè)许诺(nuò)自持(chí)吸取(jí).....做作( ji āo)扭捏(ni 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不休(xù)难堪(gān).....原处 (ch ù)教书(jiāo)困难(nán)处境 (ch ǔ)修养(jiào)灾害(nàn)sh ù)矫揉.(2)词语释义不闻不问:态度冷漠,绝不关心。
8《论教养》一等奖优质公开课
8《论教养》一等奖优质公开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教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呢?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教养的含义和培养良好教养的方法。
5. 实践演练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所学,如礼貌用语、排队等候等。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造句、连线等。
8.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良好教养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教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教养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良好教养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教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呢?”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8课*论教养【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
3.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情境导入】同学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但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当见一个人第一面后便能自己得出结论,这个人谈吐方面如何,做事态度如何等等,这就涉及了教养的问题。
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教养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论教养》告诉我们其中的答案。
【新课解读】一、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速读提示及要求:1.了解作者,画出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本文论点。
3.理清本文的思路。
明确:1.积累字词(1)作者名片: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重点字词: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自持.(chí)汲.取(jí)遵循.(xún)箴.言(zhēn)尴尬.(ɡà)贤.达(xián)大发雷霆.(tínɡ)随心所欲.(yù)一意孤.行(ɡū)自吹自擂.(léi)矫揉.造作(róu)附庸.风雅(yōnɡ)扭.捏作态(niǔ)絮.絮叨叨(xù)随机应.变(yìnɡ)(3)理解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8论教养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8论修养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修养的内涵及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推测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修养,是表此刻行为方式中的道德涵养情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涵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对于“修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当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办事时的一种恭敬态度。
今日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修养》,进一步理解修养的中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教课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虑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确立基础。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朗诵指导:抓住谈论性的句子,掌握作者的看法,理解看法和资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谈论。
给课文区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谈论文构造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 (1— 2):直截了当,引入论题——优秀的修养。
第二部分 (3—12):把有无修养的表现进行对照,指出修养的思想中心是尊敬他人。
第三部分 (13— 17):解析优雅风采,指出全部优雅风采的基础实质上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 (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一定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 1— 2 段,思虑第 1 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修养,用递进复句重申,“ 优秀的修养” 的养成更主要的是“ 得之于自己” ,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 3— 12 段,思虑以下问题。
(1)第 3 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 4 段与 5— 10 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修养的实质差别是什么?明确:能否从内心愿意尊敬他人,也擅长尊敬他人。
(4)作者列举了有修养的人的哪些详细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他人的时间;重承诺;庄重平和。
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
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教养》是一篇探讨教养的文章,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研究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以及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研究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以及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学生需要研究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在课堂上,老师会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检查预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接着,学生会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论题,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然后,学生会深入研读文本,探究教养的本质和具体表现。
在文章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庭中,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教养,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
不拘小节的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同时,文章也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如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动不动就对妻子儿女大发雷霆,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等。
相反,一个有教养的人表现在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无论何时何地,言行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等方面。
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研究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并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研究做个有教养的人。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现象来论证“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表现,使读者更能够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
2)对比论证。
作者通过对比“有教养”和“无教养”,以及“优雅风度”和“错误观点”,突出了真正的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阐释论证。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细节的阐释和深入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方式,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8 论教养 精品课件(大赛一等奖作品)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 义。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 重要性。
新课导入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走近作者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第1段与第3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1段的作用: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
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
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第3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
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
字词积累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kè)守】严格遵守。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
样子。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
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说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2)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 稳重随和。
(4)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
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
品味语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9《论教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9《论教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教养》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还需在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3.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教学重点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看董卿采访许渊冲先生视频,说说:董卿的言行让你有什么感受?师:董卿优雅的举止、不凡的谈吐,显示了主持人良好的教养。
美人会老去,但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吗?“教养"与“风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面吧!(板书课题)2. 从题目中你读到了哪些有效信息?论——议论文体;教养——论题。
明确学习目标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3.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作者名片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论之有纲——寻论点快速浏览课文,结合旁批,思考并整合文章的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⑴论点是表明作者观点的、完整的、陈述性的语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 论教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 论教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人生,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确作者的观点。
学习难点:赏析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 ,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 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
论教养获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论教养获奖教案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养则是培养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养能够培养出有素质和良好价值观的下一代,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聚焦于教养获奖教案,探讨如何通过优秀的教养方法使教育更加有效,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第一部分:教养的重要性教养是一种行为和态度的塑造过程,旨在引导孩子正确行为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教养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技能,使他们成为自律、道德和负责任的人。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教养对孩子的全面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教养获奖教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第二部分:教养获奖教案的特点教养获奖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
相对于传统的惩罚教育方式,教养获奖教案更加注重建立正向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潜力和主动性。
教养获奖教案通过奖励学生积极的行为,如课堂纪律的遵守、团队合作的表现等,激励学生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第三部分:教养获奖教案的实施方法实施教养获奖教案需要合理安排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1.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标准: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鼓励学生努力工作并表现出色。
这可以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来实现。
2. 建立奖励体系:教师可以设立奖励体系,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立相应的奖励。
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表扬信、班级荣誉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学习。
3. 激发学生自主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潜能。
4. 培养团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定期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激励学生们更加团结协作。
5. 建立家校互动:教育并非单方面的工作,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精品教案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和文化活动家萨哈罗夫。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养的重要性,通过对比有教养和没有教养的人的行为表现,强调了教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优美,论点明确,适合中学生阅读和讨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论证类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文的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观点,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此外,学生对于教养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纠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养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难点:深刻理解教养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将教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养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解读。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板书。
3.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对一个人很重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文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背景,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教养》公开竞赛课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谈话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2.生难字词“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题目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等。
2.找出本文论证的论题。
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3.理清论证思路:五、研读文本,深层探究(一)论教养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2.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3.一个有教养的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4.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5.第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有利于突出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二)论优雅风度不一样。
“论教养”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再围绕这个论题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论风度”则是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引出一个错误观点,然后再批驳这个错误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我”认为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他们或许认为个性、随意便是自我,为什么我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呢?随着本性不是更好吗?于是有了上面的错误观点。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论教养-一等奖
(难点巩固)
6、强化练习
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含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优雅的举止不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更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鸟类,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小结
“教养”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当中,“教养”可以折射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及自然的态度。文章通过许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探讨了“真正的教养”与“优雅风度”的关系,深入浅出,极具现实意义。
教养是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优雅风度是人们渴望更加高尚,渴望生活更加美好,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你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汲取:吸取。 箴言:形容规谏劝诫的话。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矫揉造作:比喻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知识回顾
议论文三要素:①论点、②论据、③论证
2、论据包括:①事实②道理。
3、论证方法: ①举例②比喻③对比④道理。
4、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论教养的学习,明白什么是教养以及教养与风度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难点教学方法
1.默读课文,画出生僻字词,通过
ào)然 恪(è)守 汲(jí)取 箴(hēn)言 彬彬 (bīn)有礼
自吹自擂(léi) 矫(jiǎo)揉造作 附庸(yōnɡ)风雅 絮絮(ù)叨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教养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教养在解决人际冲突中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教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教养问题缺乏关注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提前给学生发放一些关于教养的讨论话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从而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教养的体现仍显得有些生硬。这说明学生们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打算在课后组织一些与教养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成长。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教养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教养知识,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与教养相关的名人名言、故事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教养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8 论教养 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8 论教养教案8 论教养【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几张有关不文明现象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照片,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对,这些现象说明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那么,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教养的文章《论教养》。
(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不敢 mo( )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 k( )守时间。
(3)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 j( )取有益的见解。
(4)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zūn( )循哪些准则? [答案] (1)贸1 / 3(2)恪 (3)汲 (4)遵 2.根据下列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 (2)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 (3)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 ) (4)形容说话啰唆。
( ) [答案] (1)彬彬有礼 (2)矫揉造作 (3)附庸风雅 (4)絮絮叨叨三、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小组内解决问题) 如果有不能解决的字词,可以在班级内求助。
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开篇便写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 精品教案-2021年同课异构评比一等奖教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第一局部:预习案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朗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目标导学二:知识梳理,夯实根底。
1.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学生朗读正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贸.然〔〕疲惫不堪.〔〕大发雷霆.〔〕修养..〔〕恕.我直言〔〕自吹自擂.〔〕恪.守〔〕允诺.〔〕自持.〔〕汲.取〔〕为难..〔〕矫.揉造作〔〕扭捏.〔〕箴.言〔〕嚼.〔〕絮.絮叨叨〔〕〔2〕根据解释写词语〔〕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
〔〕形容非常疲乏。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第二局部: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表达在哪里?四、质疑稳固,拓展训练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8、论教养优质教学设计
8、论教养教学设计(利哈乔夫)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明确: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有教养的几种表现要有优雅的风度。
3.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对此,你怎么看?明确: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家庭是形成个人良好教养的主要场所,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认识,作者这样写,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
4.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这其实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是养成教养的基础。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
“教养”是“风度”的内在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七、【语言品味】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画线词语的作用。
①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②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明确:“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课堂总结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对文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八、【拓展延伸】关于教养的小故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1971年的一天,松下幸之助请几位下属去吃牛排。
当其他人都吃光了牛排时,他的盘子里还剩下一大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论教养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
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
..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
..谦让和礼让,无论
民百姓。
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目标导学四:小结整合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目标导学五:学以致用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
态度
(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1.这篇议论文文字浅近,说理透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1 2 3 4 5
2 3 4 5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