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北京朝阳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语文(选用)2024.1(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你心中的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自2018 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爱展览”社团想组织一次国博参观活动,几名先遣队员已经发来了展览资料,让我们先睹为快。

1.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展览推介语料,请你帮助修改润色。

(共6分)A. 因为表达的是“相互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交流互鉴”中没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振作并展现新的活力”的意思,所以“焕发”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寻找”的意思,所以“探询”中没有错字。

D. 因为文中想表达的意思“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所以“流连忘返”中有错字。

⑵材料二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加以修改。

(2分)修改为:⑶材料三横线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仅……也……却B.虽然……但……也C.无论……还……都D.不仅……也……还2.有同学对材料三中展览标题的理解产生了争议。

请阅读材料,完成⑴-⑵题。

(共4分)“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

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

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伫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⑴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承载zăi伫立zhùB.承载zài伫立zhùC.承载zài 伫立chùD.承载zăi伫立chù⑵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展览标题的含义。

语文初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三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箴言(zhēn yán)C. 缄默(jiān mò) 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大家的尊敬。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B.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梢。

C. 太阳从东方升起。

D. 河流在山间蜿蜒流淌。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夏天的树长得真绿,秋天的果实真甜。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B. 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C. 学习是快乐的。

D. 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权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______的诗句,出自其作品《______》。

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宋代文学家______的名句,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诗句中,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境最为相近的是()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C.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答案:C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悄然(qiǎo)翘首(qiáo)炽热(zhì)B. 畸形(jī)桅杆(wéi)屏息(bǐng)C. 镌刻(juān)禁锢(gù)猝死(cuì)D. 锐不可当(dāng)踱步(duó)殚精竭虑(dān)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B.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闽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国家人社部即将推行的延迟退休政策将改善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答案:C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答谢中书书》的第二个“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书”均是书信的意思。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篇写景文具有骈文特色。

C.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D. 《列夫·托尔斯泰》是法国作家茨威格写的传记。

答案:C5.对《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 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B. “直”字表现了孤烟之高,“圆”字表现了落日之低,两相对照,极写边塞的荒凉。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年级开展了“美术里的中国”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参与了三个探究活动。

请你完成每个活动下的任务。

1.请在活动手册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丹青承文化,墨彩绘时代”。

(1分)活动一:美术课上探古画题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画的题材,下面是同学做的笔记。

..A.因为表达的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所以“安详”一词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用线条画出轮廓”的意思,所以“钩勒”一词中有错别字。

C.“寥”是“非常少”的意思,读作“liáo”。

D.“狩”是“打猎”的意思,读作“shòu”。

课上,老师带同学们重点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鉴赏文字。

A.大至河流的浩瀚、原野的寂静,小到招牌上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B.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货摊上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C.小到货摊上陈设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大至寂静的原野、河流的浩瀚D.小到招牌上细小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大至原野的寂静、浩瀚的河流活动二:纪念馆里悟民族精神同学们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参观笔记及搜集到的《六骏图》图片。

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痛心疾首B.栩栩如生C.断章取义D.前仆后继5.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横线短语“奔腾之魂”的含义是_________。

(2分)活动三:纪录片里叹经典“活化”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7.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感而发,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代表,真可谓“工笔长卷描绘生活百态,清明上河留存汴京繁华”。

B.徐悲鸿将抗战情怀融入到作品中,激励民众奋起反抗,这难道不是伟大与崇高的体现吗?C.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用数字虚拟技术“活化”名画,好似一个真实而又静止的美术馆。

闵行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闵行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参考答案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3分)心忧炭贱愿天寒2.(3分)静影沉璧3.(3分)无可奈何花落去4.(4分)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5.(1分)宋(1分)欧阳修6.(2分)来到(2分)看7.(3分)D8.(2分)心远(2分)超脱世俗(2分)与民同乐9.(2分)有意(2分)无心(3分)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刻意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10.(2分)(1)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2分)(2)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融会贯通;(2分)(3)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还应强化内外联动。

11.(3分)B12. 示例:(1分)放在第3段。

(2分)阳明中学举办了“阳明文化周”活动,不仅学习了儒家思想,加强了阳明学子践行儒家思想。

(1分)作为事实论据或者举例论证;(2分)论证了通过以行践知,外化于行的方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20分)13.(1)(2分)“我”在书桌前删改文章、想象文章发表、画插图等(2)(2分)书桌带给“我”温馨、享受、安全感14.(3分)A (2分)B15.(2分)让人心灵舒适的书16.“释放”好,(3分)“释放”这个动词,写出了“美好与忧伤”先是积蓄在内心里,然后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过程,(1分)表现了写作带给作者的酣畅与惬意。

(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流淌”好,(3分)“流淌”这个动词,将“美好与忧伤”有形象化,写出了在写作中情绪表达的舒缓与轻柔,(1分)写出了写作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17.(1分)用“迷人”修饰“书桌”,新颖别致;(1分)“迷人的书桌”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指“我”在书桌前读书写作的日子;(2分)书桌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了我在书桌前的阅读,能让我思绪纷飞,进行无尽的文学想象,与作者与书中人物相遇,在做梦中去向远方等,我在书桌前的写作,能让我表达内心的感受,书桌见证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2分)用“迷人的书桌”为题,蕴含了阅读与写作对“我”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 提交(tí jiāo) 悲切(bēi qiē)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恬静(tián jìng) 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 奋发(fèn fā)C. 寥落(liáo luò)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 没落(mò luò)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D. 暮气沉沉(mù qì chén chén)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 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 息息相关(xī xiāng qiè xiāng)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没落(mò luò) 奋发(fèn fā)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恬静(tián jìng)B. 踌躇(chóu chú)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 提交(tí jiāo) 悲切(bēi qiē)C. 寥落(liáo luò)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 没落(mò luò)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D. 暮气沉沉(mù qì chén chén)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 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 息息相关(xī xiāng qiè xiāng)答案:A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试题答案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试题答案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参考答案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答案:D(共2分)2.答案示例:读小说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不同的故事,获得很多的启示。

(共2分。

补充内容同“启示”“感悟”等意思相关即可)3.答案:《儒林外史》(共1分。

有错字不得分)4.答案示例:海报一“孙悟空”三个字使用的是行书,行书灵动流畅、变化自如的特点,正如孙悟空的头脑灵活,机智勇敢,自由洒脱。

海报二“保尔”两个字使用的是楷书,楷书方正端庄,刚劲有力,正如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的保尔,正直坚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海报三“范进”两个字使用的是草书,笔意连绵,狂放不羁,正如范进得知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癫狂丑态,展现出了他为追求功名而神魂颠倒的样子。

(共2分。

书体判断及特点1分,同人物特点建立联系1分)5.答案:C(共2分)6.答案:B(共2分)7.答案示例:阅读小说就像在品茶,初尝微苦,细细品味后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共2分。

修辞恰当1分,表述清晰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4分)8.答案:①愿为市鞍马②暂凭杯酒长精神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9.答案示例:①拔剑四顾②渴望得到明主重用③低沉、徘徊④自信乐观、勇往直前(共4分。

每空1分,意对即可)10.答案:B(共2分)(三)(共8分)11.答案:C(共2分)12.答案:D(共2分)13.答案示例:《宋史·范仲淹传》中范仲淹指出宰相吕夷简选拔官员任人唯亲,建言皇帝不要把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的事全交给宰相,体现了他主张选拔官员要公平,心怀国事;《江上渔者》中范仲淹写江上行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晓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艰辛和危险,表达了他对渔民的深切同情,心怀百姓。

(共4分。

每点2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答案示例一:阅读《骆驼祥子》时,我圈画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时燥热天气描写的语句,在旁边做了批注,判断出这里是环境描写,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也看到了一个为理想而吃苦耐劳的祥子。

人教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人教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词不属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A. 虽B. 师说C. 知D. 知己2.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的?()A. 阿长B. 蟋蟀C. 三味书屋D. 百草园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学而不厌B. 知无不言C. 言多必失D. 诲人不倦4.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背影》?()A.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B. 他走了,他走了,他走了!C.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D. 你快走,我没事。

5.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我的叔叔于勒》?()A. 他是个有身份的人,有地位的人。

B.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C. 你快走,我没事。

D.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时的感人场景。

()2.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阿长的故事,以及阿长对《山海经》的热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中,作者在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父亲买橘子时有一个动作是______。

2.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______。

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指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的美女蛇的传说,是阿长告诉作者的。

()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作者买来了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的感人场景。

2. 简述《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福贵”的原因。

3. 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题干: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购物(wù)溜达(dǎo)购物(guò)漂泊(bó)B. 炽热(chì)悠闲(xián)沉着(chén)憔悴(cuì)C. 谦逊(xùn)煽动(shān)悲恸(tòng)沉默(mò)D. 谨慎(jǐn)炽热(zhì)沉重(zhòng)憔悴(cuì)2、题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开设一节作文写作课。

C. 这次比赛,他不仅赢得了第一名,而且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奖。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进步很大,老师表扬他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B.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

C. 在中学生辩论会上,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获得了阵阵掌声。

D. 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4、在下面的语段横线处填入的三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对于秋天,诗人笔下总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秋天,是诗的季节。

A. 秋天,是诗意的灵媒;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

B. 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诗意的灵媒。

C. 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诗意的灵媒。

D. 秋天,是诗意的灵媒;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

5、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漫步、脉搏、脉搏B. 责任、责任、责无旁贷C. 真挚、真挚、真挚D. 贪婪、贪婪、贪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还写得一手好字。

B. 这本书很厚,几乎有半尺厚。

C. 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D. 小明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但是他还是生病了。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是()A. 稀疏、熟悉B. 悲观、悲观C. 难过、难忘D. 附近、附近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B. 老师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C. 小明的学习成绩,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D.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座巍峨的山峰。

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是()A. 如果……就……、无论……都……B.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C. 既然……就……、不但……而且……D. 尽管……可是……、即使……也……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就去看电视了。

C. 我们要去公园玩,还是去图书馆看书呢?D. 他吃完饭,就去看书了。

7.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使用正确的是()A. 提前、提前、提前B. 出发、出发、出发C. 收获、收获、收获D. 领导、领导、领导8. 下列句子中,语序排列正确的是()A. 调整心态、努力奋斗、实现梦想B. 实现梦想、努力奋斗、调整心态C. 调整心态、实现梦想、努力奋斗D. 努力奋斗、调整心态、实现梦想9. 下列句子中,用词恰当的是()A. 他为人正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B. 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是班级的佼佼者。

C. 他的性格开朗,幽默风趣。

D. 他的兴趣爱好广泛,擅长很多技能。

10. 下列句子中,描述景物生动形象的是()A. 树木茂盛,绿意盎然。

B. 花朵盛开,五彩斑斓。

C. 雨后的天空,湛蓝如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㊁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①飞鸟相与还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窈窕淑女⑤君子好逑 ⑥但愿人长久 ⑦千里共婵娟 ⑧后天下之乐而乐ʌ评分说明ɔ每空1分㊂错字㊁漏字㊁添字,该空不给分㊂2.(9分)(1)(3分)①溯 ②蕴 ③q ián(2)(3分)B(3)(3分)C3.(6分)示例一:林冲:他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他选择妥协和退让,直到在草料场再次遭到陆谦㊁富安等三人放火暗算后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他们,走上了造反的道路㊂感悟:人不能始终抱有幻想,更不能逆来顺受㊁委曲求全,要敢于与黑恶势力作斗争㊂示例二:保尔㊃柯察金:他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十月革命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后因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失去工作能力且双目失明㊁全身瘫痪;之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㊂感悟:无论处于怎样的人生逆境,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英勇顽强㊁不畏艰难㊁自强不息,敢于与命运抗争㊂示例三:徐海东:他出身贫寒,入学后因在 贫儿对富儿 争斗中奋起反抗,遭到地主子弟和先生痛打,从而脱离学校;长大后,参与反对克扣工资的工人罢工,之后参加连队,开始革命生涯㊂感悟:面对欺凌㊁打压,要保持正直,坚定地追求真理,敢于反抗㊂ʌ评分说明ɔ按等级评分,不按点评分㊂四等0分,无情节且感悟错误或没有感悟;三等1-2分,情节不支持,感悟不准确;二等3-5分,有情节支持,感悟基本正确,;一等6分,情节充分恰切,感悟深入或全面㊂二㊁阅读(67分)(一)(7分)4.(3分)远远望去,长江浩荡悠远,雾气笼罩的碧波奔流不息㊂ʌ评分说明ɔ长江特点2分( 江面悠远 ㊁ 雾气笼罩 ㊁ 水波碧绿 ,一点1分,写两点即可),语句通顺㊁完整1分㊂5.(4分)第一问:结束钓鱼后,停船靠岸;卖鱼买酒后,踏着月光归家;喝醉后,靠着钓竿酣眠等场景㊂第二问:闲适自乐㊁悠然自得㊂ʌ评分说明ɔ第一问3分,第二问1分㊂其他答案,酌情给分㊂(二)(16分)6.(3分)B7.(3分)(1)拜见(2)应允,许可,同意(3)通 促 ,催促8.(6分)(1)(4分)邓元锡十七岁时,就能推行(利用)社仓法,让家乡人得到实惠㊂ʌ评分说明ɔ 行 惠 各1分,句意对2分㊂(2)(2分)邓元锡在家著书,撰写了‘五经绎函史“一书㊂ʌ评分说明ɔ 著述 1分,句意对1分㊂9.(4分)①好学,态度谦虚:他喜好经史之学并不断学习,虚心向黄在川㊁罗近溪㊁邹东廓㊁刘三五等诸多老师学习㊂ ②守孝道,孝顺长辈:他顺从大母的意愿,考中举人;为赡养老母放弃入京会试㊂ʌ评分说明ɔ每点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ʌ参考译文ɔ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县人㊂他十三岁时,跟从黄在川学习,喜好看经史诸书,当时人认为这样不利于科举考试㊂邓元锡十七岁时,就能推行(利用)社仓法,让家乡人得到实惠㊂他听说罗近溪公开讲学,便跟从他游学㊂继而又去往吉州,拜访诸位老先生,要探求明白经史之学(的奥义),于是想要放弃科举考试㊂他的大母不同意(他这么做)㊂后来,他通过了嘉靖乙卯年的乡试㊂但他的志向在于奉养老母,(最终)没有再去参加举人入京的会试㊂他还曾向邹东廓㊁刘三五拜师学习,掌握了他们学术的要旨㊂后来,居家潜心著书,写成了‘五经绎函史“一书㊂他多次被当权者举荐,万历壬辰年,被授予翰林待诏一职,府㊁县各级官员都来敦促他上路赴任㊂第二年,他出发前到母亲墓前告别,却于七月十四日在母亲墓地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㊂(三)(20分)10.(3分)B11.(3分)甲:③ 乙:① 丙:②ʌ评分说明ɔ一空1分㊂12.(4分)示例一:不能删㊂ 探索 一词大词小用,(1分)双引号强调(突出)了对 我 童年时期对虫子一系列做法的否定,不是探索而是残害,(2分)表现了 我 年少无知时对生命缺乏敬畏感(1分)㊂示例二:能删㊂ 探索 一词体现了童年时期的 我 充满了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分)不加双引号更能突出事件的真实性㊂(1分)ʌ评分说明ɔ 不能删 答题要点: 大词小用 突出强调 不是探索而是残害 对生命缺乏敬畏感 一点1分㊂意思对即可㊂答 能删 的最高只能给3分㊂意思对即可㊂13.(5分)①虫子让 我 真正爱上凤山,而凤山的散步锻炼让 我 的身体渐渐康复㊂(1分) ②弱小虫子能自食其力㊁顽强生存,(1分)激发了 我 对生命㊁对死亡的思考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1分)学会了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与相惜,精神世界更加健康㊂(2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14.(5分)本文的情节与描写是引发 我 联想㊁思考㊁反思的起点,也是抒发 我 的人生感悟以及表达文章主题的载体㊂(2分)‘蝉“中的情节与描写,增加了说明文的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2分)更能让人体会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㊂(1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四)(12分)15.(3分)D16.(4分)①科考旅行能获取新知识㊁尝试新体验㊁感受新视角,点燃了人们心中对知识与探索的渴望,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㊂ ②文旅行业逐步回暖,科考旅行唤醒了人们对出游的无尽向往与对生活的满怀热忱㊂ʌ评分说明ɔ一点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17.(5分)示例一:A路线㊂理由:科考旅行要头脑冷静㊁理性选择;(2分) A路线时间较短,费用较低,更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㊂(3分)示例二:B路线㊂理由:此路线可以领略少数民族及异域风情,获取新知识㊁尝试新体验㊁感受新视角;(3分)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的滇越铁路也更具有科考价值,更能突出研学的意义㊂(2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五)(12分)18.(3分)D19.(6分) 渗 :铺地材料透水透气,铺设留有缝隙㊂蓄 :斜屋面引水汇入地沟㊁鱼池或水池㊂用 :积存雨水用于生活㊁灌溉㊂排 :利用地势引导雨水排入沟渠㊂ʌ评分说明ɔ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㊂意思对即可㊂20.(3分)示例一:高楼(城市)㊁飞鸟及倒影体现海绵城市 渗-蓄-排-用 等建设理念㊂示例二:飞鸟与城市㊁水融为一体,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㊂ʌ评分说明ɔ元素1分,寓意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三㊁写作(60分)21.(60分)略㊂。

2023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3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3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胚.芽(pēi)干瘪.(biě)酵.母(xiÀo)鸠.占鹊巢(jiū)B.包庇.(pì)抚恤.(xù)粗犷.(guǍng)苟.且偷生(gǒu)C.拙.劣(zhuó)拾.级(shè)虐.杀(nüè)自惭形秽.(huì)D.孵.化(fū)争讼.(sòng)订.正(dìng)奄奄.一息(yǍ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震憾磨肩接踵哗众取宠B.禁锢劳碌战战惊惊丝豪不爽C.俯瞰斟酌正经危坐如坐针毡D.鼎盛意蕴信手拈来雕梁画栋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艾略特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C.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蹄疾步稳、成绩斐然。

B.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俨然成形,为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造就了快速路。

C.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决定在海南省全岛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D.每天风吹日晒,每天忙碌到深夜,每天奔波数十公里,快递小哥总是驮着大大包裹,穿梭在街头巷尾。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松江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松江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共35分)(一)(共13分,前3题每题3分,第4题每空2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悠然见南山 2.人有悲欢离合 3.落日故人情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22分)5.(2分)唐代欧阳修6.(4分)(1)来到(到)(2)背7.(3分)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其、恃、反问句式)8.(2分)B9.(3分)C10.(2分)生机勃勃太守宴游之乐11.(2+1+1+2分)与民同乐民和君以民为本(关爱百姓、体恤民情)二、现代文(共35分)(一)(15分)12.(6分)(1)同学们要自强为学、厚德立业。

(2)要有为民情怀,以国家为先、人民至上。

(3)“学”“业”须会通。

13.(3分)B14.(6分)文章第③④段写自强为学,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分),第⑤段写厚德立业,要处理好“独立与合作”的关系(1分),③④段是第⑤段的前提和基础(2分),同时③④⑤段内容也与第②段最后一句话相照应(2分)。

(二)(20分)15.(4分)(1)国仁去丁蜀请顾景舟大师在《宜兴紫砂》上题词签名。

(2)国仁去景德镇请国宝级陶瓷大师王锡良先生题词。

16.(4分)运用神态、动作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王锡良先生题字时的郑重(1分),表现出王老对珍惜笔墨的国仁的认可与尊重。

(2分)。

17.(3分)C18.(4分)国仁虽然是一个靠摆摊谋生的普通百姓(2分),但他凭着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完成了众多陶瓷名家“书画卷”的收集工作(2分)。

19.(5分)结尾写国仁和阿珍依然守着自己的摊位,过着最普通平凡的生活,与第⑪段已取得的成就形成反差,更能凸显国仁对艺术纯粹的热爱(2分),用诗意的语言(1分)表达作者对内心丰盈的国仁的赞美(1分)。

同时,与第①段相照应,结构完整(1分)。

三、综合运用(20分)20.(3分)A21.(3分)A22.(4分)(1)三、四(2)①红军战士②事件篇23.(1+1+2分)(1)英勇善战(2)爱护部下(不同角度的两点即可)(3)用事实说话24.(6分)名著1分,理由5分(面对的现状2分,人物表现与结果3分)答题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一生经历了无数磨难和考验,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却无所畏惧,以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创作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小说。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哀悼(dào)拘泥(nì)恬静(tián)倾轧(yà)B. 暮霭(ǎi)聊赖(liáo)嘹亮(liáo)倾轧(yà)C. 哀悼(dào)拘泥(nì)恬静(tián)倾轧(yà)D. 暮霭(ǎi)聊赖(liáo)嘹亮(liáo)倾轧(yà)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崇山峻岭锐不可挡草长莺飞风和日丽B. 水天相接锐不可当草长莺飞风和日丽C. 崇山峻岭锐不可挡草长莺飞风和日丽D. 水天相接锐不可当草长莺飞风和日丽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B. “你真是个天才!”小明兴奋地说。

C. “你真是个天才!”小明兴奋地说。

D. “你真是个天才!”小明兴奋地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B.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C.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D.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2分)下列加点字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稻香不负361夜、银烛秋光冷画屏B. 恨不露天涯、何况夜已深C. 岂无千里足、毛将安所托D. 疑是银河落9天、飞流直下三千尺2、(3分)阅读下列诗句,判断下列对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A. 本诗通过描绘中国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少年中国的生机勃勃B. 诗句中的“不老”、“无疆”以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少年的朝气与力量C. “我少年中国”、“我中国少年”各式中都强调了“我”字,突出了主题D. 此诗描写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勇于担当的精神1、B选项中的“涯”字应该读作“yá”,而不是“yá”,所以选B。

2、A选项中,诗句通过描绘中国的美好景象,确实表现了少年中国的生机勃勃,所以解说正确;B选项中,诗句通过对“不老”和“无疆”的夸张修辞,确实表现了少年的朝气与力量,解说正确;C选项中,诗句中的“我少年中国”、“我中国少年”都以强调的“我”字来突出主题,解说正确;D选项中,诗句虽然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担当精神,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民族复兴”的道路,所以解说有误。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请根据诗句内容,判断下列词语的意思是否正确:①婵娟:美丽的女子。

()②但愿:只希望。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

请根据这句话,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这句话表达了天地的运动规律,鼓励人们要顺应自然。

B.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品质,要求君子不断自我完善。

C. 这句话提倡人们要勤奋工作,不断追求进步。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张老师教学中精辟的见解,让我钦佩不已。

B. 今天天气格外好,我们全家外出郊游,真是神清气爽。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拾级而上(shè)B. 踌躇(chóu)C. 恣意(zì)D. 酣睡(h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原藉B. 翘首以待C. 眼花缭乱D. 沐浴春风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

D.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通过学习。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明天,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他说。

B. “明天,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他说。

C. “明天,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他说。

D. “明天,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他说。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们班的同学。

B. 我们班的同学是这本书的作者。

C.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们班。

D. 我们班是这本书的作者。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书,所以他的成绩很好。

B. 他的成绩很好,因为他喜欢读书。

C. 他喜欢读书,所以他的成绩不好。

D. 他的成绩不好,因为他喜欢读书。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背影》的作者是。

2. 《故乡》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4.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5. 《陋室铭》的作者是。

三、阅读理解(共2篇,每篇10分,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倔强(juè)应接不暇(xiá)B. 瞠目结舌(chēng)蹒跚(pán)咄咄逼人(duō)C. 踌躇(chóu)箴言(zhēn)踉跄(liàng)D. 恣意(zì)缄默(jiān)峥嵘(z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猛地冲向敌人。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阳光洒满了大地。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拟人。

答案:1. A 2. B 3. D 4. C 5.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4.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1. 李白 2. 孟浩然 3. 苏轼 4. 范仲淹 5. 王勃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璀B. 晦C. 颤D. 恍A. 龙飞凤舞B. 画蛇添足C. 横七竖八D. 面面相觑A. 《长恨歌》B. 《将进酒》C.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D. 《沁园春·雪》A. 《我的叔叔于勒》B. 《变色龙》C. 《背影》D. 《荷花淀》A. 《邹忌讽齐王纳谏》B. 《陈涉世家》C. 《出师表》D. 《论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2.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诗歌作品。

()3.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4.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

()5.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中,作者的父亲为了买橘子,特地跑到铁道边去,结果被火车撞倒,因伤势过重去世。

2. 《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时,态度发生了多次变化。

4.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______”的比喻,讽谏齐王纳谏。

5.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背影》中,作者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

2. 请简述《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对北国风光的描写。

3. 请简述《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的原因。

4. 请简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讽谏齐王纳谏的方法。

5.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的情感。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背影》中的情节,写一段关于父爱的短文。

2. 请根据《沁园春·雪》中的描写,写一段关于北国风光的短文。

3. 请根据《变色龙》中的情节,写一段关于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的短文。

4. 请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情节,写一段关于邹忌讽谏齐王纳谏的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初三语文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共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péi)_______偿陶(yě) ________ 无精打(cǎi)_______ 一(chóu)_____莫展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②这大大小小、不记其数的群峰,竞是日晒雨淋、水流侵饰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晏殊《浣溪沙》)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⑥。

(曹操《》)⑦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⑧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4.调整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

(2分)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壮志难酬情怀的抒发,田园边塞的风光描写,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使得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诗歌营建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奥运会理念和举办国文化的高度凝练。

下列是近几届奥运会的“口号”,你喜欢哪一个口号,并说说你的理由? (2分)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Welcome Home欢迎回家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An Ever Burning Flame永不熄灭的火焰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答: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4分)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

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

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的成功举办,让法国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由此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

(1)用简洁语言综合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答:(2)“中国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应对“洋节流行”提供了怎样的启示?(2分)答:第二部分(共44分)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三段文字,完成(7—11)题。

(13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 ) ( )8.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告于莅事者B.吾祖死于是C.多会于此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用现代汉语翻译“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分)答:10.《捕蛇者说》中有一处描写“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和文中哪一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并说说这两处描写的作用。

(3分)答:1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说:微斯人,吾谁与归?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和他志同道合吗?(2分) 答:阅读《绿》中的二段文字,完成(12—14)题。

(7分)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12.请细细体会“拍”、“抚摩”、“掬”、“吻”这几个动词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13.结合《绿》全文来看,你认为作者将梅雨潭的绿取名为“女儿绿”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14.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备受人们欢迎,给人以活力的色彩。

绿,诱发人的无限想象,而被赋予多种含义。

绿也是历来文人墨客吟咏的颜色。

时下,也风行绿色,诸如绿色食品、绿色奥运、绿色相城。

请挑选其中一个绿色短语,并说说它的含义。

(2分)答:阅读《成功》中的二段文字,完成(15—16)题。

(5分)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

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

第二境写的是勤奋。

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

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5.有同学认为划线处的内容删除也不影响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呢?(2分)答:16.作者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你觉得补上什么“更为全面”呢?请具体说出你的理由。

(3分)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6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

三十年前(1972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

《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

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

中国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1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面临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B.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民间文化。

D.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各民族文化形态血脉相连。

18.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全球一致的认识,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迅速消亡和流变,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存在和持续发展。

19.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次移师出京,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苏州相城颁奖。

文化遗产“相城十绝”(御窑金砖、元和缂丝、陆慕泥盆、渭塘珍珠、相城琴弓、苏派砖雕、太平船模、黄桥铜器、水乡草编、阳澄渔歌)风光无限。

请你选择一绝,做简洁形象的介绍。

(2分) 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3分)城市与文化①到绍兴游沈园,纯因为陆游与唐琬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所诱使。

这座800年宋代私家园林,格局景致皆不出众,欣赏过苏杭精致园林,沈园像寻常小公园,雕饰简朴的亭台水榭,有待修整的荷花池,乏人问津的茶铺,灿烂阳光下显得格外冷清。

②然而,读过陆游《钗头凤》和《沈园》诗词,走在园林每一步都有了不简单的感受。

跨过放翁桥,凝视宋池里翠荷田田,脑际闪现陆游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谧静无人的冷翠亭,红鲤悠游自在的葫芦池,残垣叫人心惊的孤鹤轩,没有暗香红影的问梅槛,不期然低吟“桃花落,闲池阁”;望着入夏以来郁郁葱葱的“宫墙柳”,历史长年徘徊不去,陆游的黯然长叹萦绕耳际,唐琬的凄怆泪痕重现眼前。

于是,不起眼的园林有了历史文化滋润,处处让人感动,再三流连,不舍离去。

③历史文化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经它轻轻点染,竟能散发历久不衰魅力。

只要读过宋词,只要懂得陆游,只要曾经在感情道路上有过遗憾,便会不自禁地为沈园故事一再注入新元素,漫步寂寞花树间,黯然神伤。

④出了沈园旧入口,眼前是一座填平湖沼地兴建的新园林,进入观赏,都是仿古建筑,放眼尽属“假”山“假”石“假”池,形式上洋溢宋代风采,却是一具缺了灵魂的躯壳。

没有了文化意味与历史感受,再华美园林也不过一个主题娱乐公园,仅供人拍摄婚纱外景彩照,激不起心灵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