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合集下载

《历史地理》集刊 1-24辑目录

《历史地理》集刊 1-24辑目录

《历史地理》集刊 1-24辑目录本帖最后由猎户座于2011-6-14 13:08 编辑这里是原书链接,维望帮助书友选择下载:/viewthread.php?tid=15821&extra=page%3D2 《历史地理》(创刊号) 1981年11月发刊词侯仁之《禹贡》中的昆仑顾颉刚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黄盛璋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史念海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赵永复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谭其骧论历史时期浦阳江下游的河道变迁陈桥驿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邹逸麟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张修桂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纽仲勋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王开发张玉兰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文焕然何业恒浙江省宋至清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夏越炯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刘敦愿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魏嵩山古代广州及其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徐俊鸣郭培忠口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札记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谭其骧口《水经注》研究《水经·浊漳水注》一处错简——兼论西汉魏郡邯会侯国地望周振鹤口调查报告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楼兰遗迹考察简报侯灿口纪念《禹贡》笔谈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张天麟“禹贡学会”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徐兆奎回忆与希望侯仁之继承和发扬《禹贡》精神郭敬辉回忆《禹贡》杨向奎纪念禹贡学会王树民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奋发前进唐晓峰“扶桑”讨论综合评述朱方口书籍评介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王文楚邹逸麟评《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摘译)赛明思口补白分湖·风湖·汾湖张舫澜斯文赫定(Sven Hedin)对中国地理测绘史的一点正误一得长芦晒法制盐始于何时孔祥铸六朝人之所谓“北京”葛剑雄宋川峡二路分成四路祝培坤[ 本帖最后由yachenhuix 于2008-2-21 15:23 编辑]《历史地理》(第二辑) 1982年11月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侯仁之两爨六诏地理考释方国瑜夜郎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周维衍有关吐谷浑故都——伏俟城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黄盛璋耶律大石北行史地杂考陈得芝明初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卫杂考邓锐龄周初的“三监”与邶、鄘、卫三国及卫康叔封地问题刘起釪高阙考辨严宾汉桂阳郡建置时间考何介钧汉代敦煌郡西境和玉门关考赵永复东汉时期钱唐县之废复奚柳芳吉、黑两省西部地区四座辽金古城考李健才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陈桥驿辽河平原水系的变迁林汀水陈连开明代的居延海施一揆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特大洪水的气候与水情分析王涌泉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何业恒文焕然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纽仲勋唐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曹尔琴试论河北地区村落的出现与发展朱新望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于希贤于希谦从万胜镇的衰落看黄河对豫东南平原城镇的影响陈代光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东返日本航路再探王文楚口问题讨论唐代渤海率宾府辨张泰湘率宾府、恤品路和开元城郭毅生口读书札记郭著《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谭其骧口纪念顾颉刚先生回忆禹贡学会——纪念顾颉刚先生韩儒林顾颉刚先生有关历史地理的论著目录王煦华朱一冰口书籍评介《元丰九域志》的成书及其价值王文楚魏嵩山口译丛测绘中国地图纪事(法)J·B·杜赫德口学术动态198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朱杨印水利史研究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灌县举行魁一口补白唐代地名“标准化”的概念望新北京地区播种水稻始于何时孔祥铸《通鉴》胡注纠谬一则禾子长江长洋港汊道辨析龚江《水经注》究竟记述多少条水赵永复西汉人对生态平衡的认识一得先秦时期人们对保护山林的认识贺圣迪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杨正泰新书简介——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吾印“夷童”考刘翔《汉书·地理志》县目试补周庄《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年11月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史念海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陈金渊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张修桂江苏沿海古墩台考张忍顺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王开发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马正林考古学上所见之元察罕脑儿行宫郑绍宗明初营建中都及其对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影响王剑英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王文楚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杨正泰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尹钧科历史时期宁绍地区的土地开发及利用杨章宏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系统【日】斯波义信汉武帝徙民会稽说正误——兼论秦汉会稽丹阳地区的人口分布葛剑雄《汉志》分江水考释陈怀荃元湖广行省站道考略王颋祝培坤秦代象郡考覃圣敏隋唐漠南碛口考释施一揆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探索景爱和田文《于阗王尉迟徐拉与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与西北史地问题黄盛璋口顾颉刚先生遗著昆仑和河源的实定顾颉刚口问题讨论碣石考高洪章董宝瑞口书籍评介万恭和《治水筌蹄》邹逸麟口译丛汉简所见地名考【日】日比野丈夫森鹿三先生和《水经注》研究【日】船越昭生口C14测年报告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一)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口学术动态国家地图集历史地理卷即将开编微言黄河流域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吴萍《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二册出版刃佳口补白隋唐润州未尝治今丹徒镇胡菊兴阴山——陶山——阳山周庄曹操所开白沟得名问题辨疑非鱼东坝正名高山关于明代“东番”的地理范围周维衍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村寨龚江秦关中北边长城禾子最早记载的洮河流域大规模滑坡现象赵晖东汉黄河流域森林破坏举例一得黄河三大浮桥考略晓鹿秦泗水郡治禾子后汉的东海王与鲁国周振鹤《历史地理》(第四辑)1986年2月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谭其骧从历史地貌学看广州城发展问题曾昭璇上海西部古海岸——冈身——的成因与年代刘苍字吴立成曹敏荆江近5000年来洪水位变迁的初步探讨周凤琴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变迁景爱失必儿与亦必儿刘迎胜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赵永复《水部式》与唐代的农田水利管理周魁一明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司徒尚纪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周振鹤汉晋隋唐之南苏水与南苏城考王绵厚赤河考李孝聪丝路“青海道”考王育民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朱玲玲对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几点看法【加】寇•哈瑞斯口读书札记冶即东部候官辨——《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下的一条错简吴松弟《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读后刘伉口问题讨论再谈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周维衍口史籍整理《乘轺录》疏证稿贾敬颜口书籍评价顾炎武和《肇域记》杨正泰口译丛明清时期的洞庭湖水利【美】彼得·C·珀杜口学术动态太湖水利史学术讨论会简讯魁一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郑锡煌口补白地名带“阳”字未必表示水北山南周庄释“观下” 一令密云山考于德源秦置陈郡质疑马世之释“群舒”胡嘏北宋南康军隶江南东路禾子《隋书·地理志》赣、南康纠谬王天良“次固镇”还是“次固镇” 一得营水出留山辨龚江《历史地理》(第五辑) 1987年5月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王尚义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邹逸麟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奚国金珠江三角洲的成陆过程周源和沱江、沫水、离堆考辨田尚邓自欣里运河变迁的历史过程郭黎安敦煌石室出《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王仲荦贾耽路程“驩州通文单国道”地理与对音黄盛璋西辽王朝疆域考释魏良弢战国齐五都考钱林书关中东部秦魏诸长城遗迹的再探索王重九马王堆《地形图》绘制特点、岭南水系和若干县址研究张修桂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图几个郡国治所问题——答香港刘福注先生王文楚西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卢云杭州的几个地理变迁问题吴维棠明代浙江市镇分布与结构樊树志明清时期杭州府仁和县三个市镇的历史考察陈学文明初建州女真迁徙考——兼评建州女真东迁说董万仑口古籍整理《<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校补孟素卿口调查报告东北考察记王钟翰口书评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葛剑雄略论明清时期商编路程图记杨正泰口译丛唐末以前福建的开发(美)汉斯·比伦斯泰因口C14测年报告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口补白唐称长安为西京不始于天宝元年禾子北宋荆湖路分为南、北两路不始于咸平二年姜汉椿战国阳泉君封邑考钱林书苏州旧称平江之原委黄锡之今贾鲁河名称的来源一令宜昌葛洲坝演变小史龚江释“襄阳”周兆锐《历史地理》(第六辑) 1988年9月历史时期新疆森林的分布及其特点文焕然根据孢粉组合推断上海西部三千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王开发沈才明吕厚远黄河故道滑澶段的初步考查与分析徐海亮钱塘江河源考证与源头的勘定吕以春沭水北魏正光改道和前沭河徐士传黄河对开封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李润田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和城镇兴衰邹逸麟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王妙发关于宋代建制镇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郁越祖南诏疆域的发展和郡县的设置尤中西夏监军司驻所辨析汤开建赵佗犯长沙的路线与龁道县置废的年代张修桂“封中”试析——封水历史地理问题初探陈乃良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点卢云三国人口探索王育民清代京师八旗人丁的增长与地理迁移韩光辉日本学者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陈桥驿口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徐霞客游峨眉山考辨吴应寿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专题研究明崇祯后期大蝗灾分布的时空特征探讨满志敏口书籍评介《肇域志》陕西部分的几个问题郑宝恒王天良口地图史试论桂林宋代摩崖石刻《静江府城池图》在地图史上的意义马崇鑫口译丛从晚明到清代中期中国与西班牙美洲的丝绸贸易全汉升宋都杭州的城市生态【日】斯波义信口补白再谈荆湖南北路设置问题王文楚《南齐书·州郡志》南高平郡纠谬胡嘏谭其骧教授《长水集》出版一得《入蜀记》“次江陵之建宁镇”析龚江沈括误证章华台章珊一则气候资料误用的补正文每释春秋晋之“东阳”钱林书:hug: :lol《历史地理》(第七辑) 1990年6月唐代矿冶分布与发展黄盛璋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吴松弟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城邑及疆域考钱林书汉唐河西城市初探杜瑜山东烟台地区城镇历史发展研究顾朝林古代苏州城市景观的历史地理透视高泳源新郑考曲英杰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人口分布初探司徒尚纪从《不阿里神道碑铭》看南印度与元朝及波斯湾的交通刘迎胜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杨正泰汉十三刺史部起源考牟元珪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考沈卫荣赵北长城西段与秦始皇长城沈长云唐大震关考吴洁生突厥二题刍议周维衍江苏北部海岸与湖泊的演变黄志强杨达源张传藻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景爱初探河南省历史时期的寒暖盛福尧口问题讨论再论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赵永复口书评评《西汉人口地理》陈桥驿《中国历史地理论著索引》简介朱毅口译丛关于江南“圩”的若干考察【日】滨岛敦俊口C14测年报告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三)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口补白《南齐书•州郡志》三处脱文胡嘏钱大昕论《宋书·州郡志》所载水陆道里胡嘏《通鉴》秦、益二州胡注正误王振忠《唐六典》记《水经注》河流的总数赵永复“镇宁”系“镇戎”之误余音《新唐书纠谬》之纠谬华林甫辨《十七史商榷》魏武有三都说之妄禾子《历史地理》(第八辑) 1990年7月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满志敏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王乃昂春秋绍兴的地理环境与水利建设陈鹏儿沈寿刚邱志荣历史时期的江苏岸外沙洲(五条沙)及其演变张忍顺古代南京河道的变迁石尚群潘凤英缪本正古代荆江北岸堤防考辨程鹏举《山海经》中的浑天说金祖孟中国古代撰写水经的传统周振鹤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上)胡阿祥商代疆域新论叶文宪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卢云历史时期河西地区城市地理初探杨平林关于高句丽南北道的探讨李健才休屠(屠各)胡的族源及迁徙赵永复霸上辨马正林楚熊渠所伐庸、杨粤、鄂的地理位置段渝释“地”陈瑞平苏北平原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吴必虎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专题研究荆江百里洲河段河床历史演变张修桂口古籍研究隋唐两女国——两《唐书•东女传》辨证周维衍唐代《长安太原驿道》校补王文楚《元史·地理志》资料探源王颋口调查报告简论唐代“热海道”上的凌山与勃达岭——别迭里达坂调查札记孟凡人口问题讨论关于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问题黄盛璋再谈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王文楚口方志研究明清乡镇志发展的历史地理考察褚赣生口书评评《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明时期)》陈桥驿《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初版赘言郑世贤口译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苏)B·C·热库林口补白放马滩出土地图的年代问题章珊《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将出版文楚秦一代郡数为四十八说周庄《水经注》资料断限赵永复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中译本出版一得义胜节度使所置年代考满志敏《水经注》泾谷水考龚江《清时期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出版傅诞《历史地理》第九辑(庆贺谭其骧先生八十寿辰专辑) 1990年10月谭其骧先生简历本刊编辑部谭其骧先生著作目录本刊编辑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贺信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林甘泉研究员的贺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季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邹逸麟满族先世的发祥地问题王仲翰两汉时期的秦人赵永复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北京城图》——补正《北京历史地图集》明清北京城图侯仁之海南省人类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诸问题曾昭璇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周振鹤文化区: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透视卢云干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张丕远湖商人由来新考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发凡葛剑雄明代户口初探王育民论绍兴古都陈桥驿战国赵信都地望考孙继民侯文高邺之初筑是否在古邺城处张之简论洛阳古代都城城址的变迁史为乐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马正林叶尔羌汗国东部疆域考释魏良弢陈氏安南国建置考王颋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 胡阿祥金代行省考景爱公元十——十二世纪华北平原北部亚区交通与城市地理的研究李孝聪店代长安-夏州-天德军道路考王北辰楚在江淮地区的发展和孙叔敖开芍陂陈怀荃洞庭湖区历史农业地理的初步研究张步天徐霞客探长江源朱惠荣汝水变迁及其故道遗存尚景熙1523年浙江镇海灾害原因分析刘昌森书籍评介:小川琢治的《支那历史地理》王守春《历史地理》第10辑 1992年7月□庆贺侯仁之、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锲而不舍锐意进取——记候仁之教授的治学精神尹均科、韩光辉开拓创新用世益民——学习筱苏师治学业绩的体会辛德勇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谭其骧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何炳棣历史时期松花江流域农业开发与变迁李宾泓历史时期辽河流域的开发与地理环境关系郑川水冯季昌西夏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韩茂莉唐代水利发展的因素及影响钮海燕哈密地区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钮仲勋唐以前江西地方望姓考梁洪生旧中国江南三角洲农村的聚落和社区[日]滨岛敦俊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王振忠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刘盛佳月港的兴衰郑宝恒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历史地理定义考察王妙发郁越租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张修佳春秋徐器与徐人活动地域初探李家和刘诗中斡赤斤故城的发现与研究米文平清代人口考辨王育民十世纪中叶前后高昌回鹘的西部疆界华涛唐朝时期安南都护北部地界的变迁尤中苏建灵段氏大理国建置考王颋福建政区建置的过程及其特点林汀水明朝初年出使西域僧人宗泐事迹补考邓锐龄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何业恒历史时期的中国野马、野驴的分布变迁文焕然黄淮平原仰韶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满志敏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周凤琴苍梧考释陈怀荃□调查与研究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发现与研究冯永谦西汉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李并成□古籍研究中国古地理文献中地方等地刍议靳生禾师道刚《南齐书·州郡志》札记胡阿祥□《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修订札记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两项较大修改的说明周振鹤□书评学林拔萃之作——试评《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王守春□学术动态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讨论会综述王振忠□补白关于宋代在上海地区设置的市舶机构的两个问题一令郦道源任冀州镇东府长史的时间赵永复《太平寰宇记》局本优于万本一证王文楚以路为政区道名不自宋始李懋军《历史地理》(第十一辑) 1993年6月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邹逸麟西汉与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较研究周魁一陈茂山宋代岭南地区农业地理初探韩茂莉“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初探曾昭璇海河流域平原水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张修佳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胡阿祥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葛剑雄黄淮海平原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吴松弟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迁移研究韩光辉论西渭桥的位置与新近发现的沙河古桥辛德勇允吾、金城、榆中、勇士等古城址考陈守忠论唐代的三边章群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郭声波明代三卫初设地研究董万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尹万科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文焕然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何业恒□《水经注》研究全租望与《水经注》陈桥驿《水经·漳水注》邯郸附近山川城医邑考孙继民郑良真□地图学史长久保赤和他的中国历史地图周振鹤鹤间和幸□古籍整理《延祐四明志·河渠考·湖》佚文辑存俞信芳□译丛科举和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美]何炳棣著王振忠译北美历史地理学的现状与展望安德鲁·H·克拉克著姜道章译□学术动态《国家历史地图集》完成第一册编稿一得□补白关于《明代户口新探》、《清代人口考辨》两篇论文的质疑一读者郦道元未曾闲居九年赵永复《通鉴》庲降(都)督胡注辩正王振忠天涯何处觅“东野” 张志廉标点本《元和郡县图志》一处断句问题商榷马玉山《历史地理》(第十二辑) 1995年3月□纪念谭其骧(季龙)先生超迈乾嘉诸家的谭季龙先生史念海谭其骧教授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贡献曾昭璇回忆谭季龙老师陈桥驿追念恩师谭季龙教授邹逸麟用历史文献物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满志敏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的一些问题徐海亮辽代西辽河水道与木叶山、永、龙化、降圣州考张柏忠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的再探索蓝勇杭嘉湖平原生态演替与古文化兴衰的关系徐建春太湖地区孢粉资料与考古发现所阐述的人与环境之关系张明华江苏扬州西部距今45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环境萧家仪唐领余韩辉友番禺及番禺城考曾昭璇曾宪珊试论南宋末期桂林的城壕建设万竟君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城镇的变迁王振忠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马玉山芜湖米市兴衰及其历史作用邵华木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施和金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周振鹤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华林甫宋代荆湖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韩茂莉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传染病曹树基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分析侯甬坚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安徽的人口变动行龙唐代雄武军考张建设□《水经注》研究《水经注》关于广西水道传述说略白耀天□古籍研究敦煌石室出《贞元十道录》剑南道残卷考释王仲荦《唐两京城坊考》评述辛德勇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史料评说胡阿祥□历史地图研究南宋行在临安府的地图再现——历史地图学个案研究阎维民。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结合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研究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
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对历史事件的塑造作用。

2.文化和社会的空间分布:探究地理环境对文化、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空间
分布及影响,包括城市发展、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方面。

3.地理环境变迁与历史变革:分析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历史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的演变和变革之间的关系。

4.历史地理学方法和工具:运用地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古学、史料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历史地理学进行研究和分析。

5.环境历史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以及环境变化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的影响,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议题。

历史地理学在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于理解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区域发展和人类社会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进程中地理环境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指在历史视域下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学科。

核心观念是人地互动。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2、历史气候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尚无仪器观测的历史时期的气候。

其时间上限并无定论。

通常,中国指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以来的气候,其他国家指公元前4000年埃及文化出现以来的气候。

中国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为竺可桢所开创。

3、畿服说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商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的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王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按照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各服对中央王朝形成程度不同的臣服和纳贡关系,这种整齐划一的政区划分在商周时期也是不存在的。

4、疆域疆域是指在历史时期一个国家或政权实体、民族集团境界达到的范围。

中国疆域是指五千年以来(先秦至民国)在18世纪50年代——19世纪40年代即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版图基础上,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范围。

1、传统历史地理学发展分期及特点1.萌芽时期——先秦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出现《山海经》《禹贡》《穆天子传》;“天下”观念开始形成2.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1)正史中《地理志》出现,历代沿袭,形成传统历史地理学重“沿革” 的传统。

(2)区域历史地理作品出现:《华阳国志》(3)专题性历史地理作品出现:《水经注》(河流)《史记·货殖列传》(经济区)3.发展时期——隋唐(1)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元和郡县志》(2)边疆历史地理专著出现:《大唐西域记》《诸藩志》4.繁荣时期——明清(1)大量地方志的出现(8400种);(2)地图绘制的发展,西方绘图技术的传入,提高了地图绘制的科学性。

2、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变迁特点(一)疆域的形成方面:1.历史连续性强;经济、文化因素主导,以继承为主,不以掠夺为主;2.疆域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中原王朝起主导作用;(二)疆域的变化方面:1.陆疆变化大,海疆变化较小;2.西北边疆问题大,南方边疆问题小;3.农耕游牧矛盾是内边变化的重要因素。

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历史地理学专业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它涉及到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以下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的例子:
1.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包括地貌、气
候、水文、植被等。

2.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包括人口、城
市、文化、经济等。

3.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4.历史环境地理: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包括环境变迁、生态变化等。

5.历史交通地理:研究历史时期交通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包括道路、水路、
运河等。

6.历史气候地理: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7.历史灾害地理:研究历史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
包括地震、洪水、干旱等。

总结来说,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指的是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的各个研究方向或子领域,主要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环境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灾害地理等。

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七年级历史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世界史世界史是研究世界各国历史之间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在世界史中,我们学习了古希腊罗马文明、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古代史中,我们学习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了解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奥运会和民主政治等社会制度;古罗马的共和政治和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等内容。

在中世纪史中,我们学习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教会的权势和十字军东征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近代史中,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和思想。

在现代史中,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两大战争、冷战和经济全球化等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

2.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农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战争等内容。

在夏商周时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先民居住的地区、发展的文化、政治制度等内容。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学习了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孔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内容。

在秦汉时期,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汉武帝的丝绸之路、汉乡的文化传播等内容。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学习了三国的魏蜀吴的历史、五胡乱华的历史等内容。

在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我们学习了隋唐的开放政策、五代的政权分裂、十国的并立等内容。

在宋元明清时期,我们学习了宋元的政治制度、明清的海外扩张、清朝的统一和变革等内容。

3. 世界地理在世界地理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地表地形、气候带、地理区位、人口分布、资源分布等内容。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心核心、地壳地幔、板块运动等内容。

地表地形包括大陆、海洋、高山、平原、丘陵等地形特征。

气候带包括赤道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极地气候带等气候分布。

地理区位包括亚洲大陆、大西洋、太平洋等地理位置。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

一、研究历史地理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需要。

历史地理学的一个根本论点,就是人类生活环境的诸因素是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

今天的一切地理现象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是从以往不同时代的地理中发展演变而来,植根于过去的地理之中,凭空而生或静止不变的地理现象从来就不存在。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地理现象,只有了解它的过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现在,那就首先要把过去时代的地理进行“复原”,并把已经复原了的地理现象,按着历史发展的顺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寻找其发展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从而阐明当前地理现象的形成和特点,这正是地理学的研究必须要借助于历史地理学的地方。

历史地理学各个部门地理发展情况及规律的探讨,对于当前地理科学相关部门的发展和研究,都很有关系。

例如在现代经济地理领域中,对于任何经济区域的研究,必须了解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正确地估计自然条件在经济区域的形成和个别经济部门的分布中的作用,这就必须利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历史的材料,去探索这些经济现象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一般规律或特殊规律,使地理学获得充分的历史根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地理学的内容。

恩格斯曾经指出:“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

它一定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

如果立即沿着这个方向坚决地继续研究下去,那末自然科学现在就会进步得多”。

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对象上互有渗透,在研究时间上也互有交错。

历史地理学虽从其相关的学科脱胎而出,独立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还要借助于相关学科的辅助,但反过来,它还能促进或帮助相关学科的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标准
概述
本文档为《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标准。

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地理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地理认知能力。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对历史地理变迁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爱国情感
课程内容
1. 祖先的繁衍与氏族文化
2. 古代王朝的兴衰和国家统一
3. 中国的大陆地理与人文地理
4. 中国的自然地理与地貌变迁
5. 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表、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进行知识传递和概念解释
- 实地考察:组织参观古迹、历史遗址,了解现实地理环境对历史演变的影响
-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探索历史地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以展板、演讲等方式分享自己对历史地理的理解
教学评估
- 期中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
- 作业:布置课堂练、写作或研究项目
-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参考资料
-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参考书》
- 《中国历史地理读本》
- 《中国历史地理课堂笔记》
总结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标准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地理识别能力。

该课程标准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1、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归属:一是认为其实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中国古代沿革地理。

文献里地理类书籍属于史部。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

研究对象是过去的地理环境,研究工作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而为阐明当代的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为当代地理学服务。

三是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或者新学科。

四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三个阶段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

六个时期分别是:1、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时期。

《汉书。

地理志》为起始,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区域和系统地理著作。

3、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时期。

两大特点,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

二是大量的边疆地地理著作出现。

4、明清时期,为繁荣时期。

一是大量方志出现,二是大量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地理学著作出现,如《海国图志》《天下郡国利弊书》。

5、20世纪初到70年代为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

《中国历史地图集》。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沿革地理方面,历史自然地理称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他如历史经济地理也开始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已经开始。

6、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现代历史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现代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2、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著作: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历史地理学刍议》史念海《河山集》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赵海军《论历史科技地理》、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西汉人口地理》3、研究内容: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4、仰韶温暖期:距今8500~3000年是全新世以来气候最佳适宜期,在我国称之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和现象,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以及人口、城市、交通、农业、文化等人文环境。

以下是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的一些笔记:自然环境变化: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环境经历了多次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地貌变化和自然灾害等。

这些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包括战争移民、灾荒移民和经济发展移民等。

这些人口迁移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早期的城邑、封建国家的都城和现代的城市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

交通地理:中国历史上的交通地理发展非常早,包括陆路和水路交通。

中国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著名的国际交通路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农业地理: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地理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农作物和耕作方式。

中国的农业地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地理非常多元,包括各种文化区域和民族。

中国的文化地理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国历史地理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有助于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历史地理十讲

历史地理十讲

历史地理十讲
1. 文明的起源和演化: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不同地区的文明演化过程。

2. 古代丝绸之路: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贸易和文化交流。

3. 希腊罗马文明:讲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成就和衰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 中世纪欧洲:概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等。

5. 美洲文明:介绍美洲古代文明,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帝国等。

6. 东亚文明:探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古代文明和历史发展。

7. 欧洲大航海时代:讲述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包括探险家、殖民地和航海技术等。

8. 革命与帝国:介绍18至19世纪的革命运动,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等。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过程和影响。

10.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概述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局势,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格局变化。

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基础

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基础
要求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者不仅只利用正史、会典、 会要、实录等史籍,还需要广泛地涉猎各种野史笔记、 诗文集、地理志和各类杂著,对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 理文献应尽可能涉猎到。
第四节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现实应用功能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覆盖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 科学的很多领域,对于从整体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 展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很强的应 用性,如对历史边界、中外关系、行政区划、地区 差异、经济开发、社会变迁、文化区域、旅游资源、 人口与移民、民族分布与迁移、城市规划、生态保 护、减灾防灾、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够提供决 策咨询。
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研究法
必须具备历史学的基础训练,熟悉并能够系 统收集、阅读、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资料 和文献,并能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对待历史文献要重视几点: (1)资料搜集要基本齐备。 了解古代地理文献可以先从熟悉《四库全书
总目》史部地理类入手。 (2)不要把传说认作真实史料。 (3)不要轻信前人对古代文献的解释。 (4)善于将文献记载放在地理空间上去解读。
二、野外考察法
是否重视野外考察是区别中国旧式传统的沿革地理 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标志。从事历史地理学问题的 研究必须走出书斋,通过田野观察,能够将文献所 记与今日的地理景观进行对比。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人类最初对地理知识的表达,很可能是用图 而不是文字。由于大部分地图都出自当时当 事人之手,所以是相当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无论用于研究历史,还是着眼当代的经建 设,弘扬民族文化,都能起到博古以通今的 作用。
三、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由时间、空间和人类三大要素交织而 成,研究历史需要注意时间的延续性,但是 也不能忽视空间的延展和差异性。

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哪些特点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是丰富多样的,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地理区划、地理影响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特点。

一、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是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地大物博,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多种地理特征。

这种多样性的地理环境给了古代中国不同的资源和气候条件,也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地理区划的多元性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划呈现出多元性,主要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大区域。

北方地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地势平坦,气候干旱寒冷。

南方地区则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地势复杂,气候温暖湿润。

这种地理区划的差异影响了中国古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地理因素对历史演变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地理因素对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流域的河水泛滥和干旱气候给古代中国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也促使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生活方式和开拓精神。

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和温暖气候则为古代南方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地理环境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也对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理因素使得中国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群体。

经由陆地和水路交通,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进行了频繁的物质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发展。

五、地理边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地理边界通常以山脉、河流等为界。

这些自然边界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然边界的存在常常导致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分化,同时也为不同民族的形成和交往提供了可能。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和因素影响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塑造了中国古代各个地区的历史演变轨迹,也构建了中国独特的历史地理面貌。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历史

地理历史

地理历史: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5、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6、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藏语为圣母之水峰意,海拔8848.13米。

7、我国第一大河流(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6400公里,被誉为“黄金水道”。

8、湖泊: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9、我国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冬季气温—40℃左右,我国最北的地方,又称北极村。

10、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季平均气温32℃以上。

11、海拔最低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湖面为—154米。

12、世界河流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逊河,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13、世界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最大的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14、南北分界线:秦岭为我国南北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和农业分界线。

15、年月日:地球绕太阳一圈称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称一月,地球自转一圈称一天。

16、我国六大古都:北京、南京、洛阳、开封、西安、杭州17、九大行星:地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8、天干与地支: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9、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

20、长江“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并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

21、四大佛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2、三大石窟:洛阳龙门、大同云冈、敦煌莫高窟。

23、三大宫殿建筑群:曲阜孔庙、泰山岱庙、北京故宫。

24、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

历史地理知识点

历史地理知识点

历史地理知识点1. 文明起源之地- 有关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表明,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于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 亚洲的两条河流被认为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们分别是黄河和印度河。

- 黄河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年前。

- 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现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是距今约4500年前产生的古代文明。

2.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 尼罗河的洪水为古埃及的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古埃及人能够发展农业经济。

- 古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他们在社会、政治和宗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古埃及的金字塔、石像和墓葬是其文明的重要遗产。

3. 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文明兴起于古代意大利,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其最辉煌的时期,罗马帝国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 古罗马文明对现代西方文化、法律和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 罗马的建筑、雕塑和文学作品被广泛传承,如斗兽场、帕劳恩神庙和维纳斯的雕像。

4. 文明交汇之地- 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城市成为了文明交汇的中心,如巴格达、开罗和君士坦丁堡。

- 巴格达古名为巴比伦,是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 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古代埃及的首都,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化的中心。

- 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以上是一些历史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更多相关信息,请随时告知。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1.《禹贡》:战国时期,华夏地域观念的文本呈现。

分州、贡道、导山、导水、五服。

九州记述有各州的土壤类型、田租等级、赋税等级及贡献物的种类、贡道路线等;三条四列表达了对山川地脉形势的认识;五服设定了自中心天子的王都每五百里一级依次向外的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领域,并规定了其向中央各自不同的服属义务。

三条、四列、九山。

《禹贡》提出的是天下秩序的楷模,是一份大一统王权的地理底图,是后世地理叙述的起点,其中包含重要的地理原则。

九州格局、五服等级、分区定位、中央之尊、向心结构,都是《禹贡》倡导的社会空间秩序。

三条四列是指《禹贡》“导山”部分在经过汉朝儒者的阐述之后,为中国山脉大环境的一种基本定性方式,反映了中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

2.《禹贡》半月刊:1933年,顾颉刚先生联合北大、燕大、辅仁三校有志于历史地理与民族史的学生,成立了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

《禹贡》半月刊由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主编,1934-1937年,1935年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

3.《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将政区、物产、风俗、人口统称“地理”。

建立沿革地理的谱系。

行政层级、户口数目、历史沿革、工商衙署、名山大川祠庙位置。

4.“中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5.“九州”: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战国时期的“九州”观念,《禹贡》九州。

另外几种“九州”说:《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容成氏》、《尔雅·释地》。

九州的秩序:冀州、中心之地,天子所居。

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域区划。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汉民族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九州,意即汉地。

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绪论第一节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概括地说,也就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就其主要凭借的资料(历史文献)和研究的时间(人类历史时期)而论,它基本上与历史学相同;就其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而论,它又属于地理学的范畴。

它是在两个母体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因而是介于历史科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和历史学、地理学的关系都同样密切。

历史地理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共同的,只有时间上的差异,地理学是研究今天人类活动的地理,历史地理学则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地理,因此,历史地理学应属于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历史地理学不同于“考古学”。

后者主要根据历史遗物、遗迹,地理环境只属于它广泛的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时间包括文字记载之前的原始社会;而历史地理学则主要根据历史文献,研究对象仅限于地理环境并主要是有文字记载的时期。

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早在原始社会即已开始,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要内容的历史地理学,也就不能不追溯到原始社会,并把它作为研究的起点和上限,只是人类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才有能力以自己的经济活动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其影响也越来越巨大深刻,以致今天地理环境的面貌,无处不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人类活动的烙印。

另一方面,即使对有文字记载时期的地理环境的研究,除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外,也还必须借助于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及遗物等所提供的资料。

因而,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虽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两者之间相辅相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地理学也不同于“古地理学”。

后者是研究人类历史以前地质时期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演变规律,也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够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在大地表面引起显著的改变,或留下显明痕迹以前的地理环境变化;而历史地理学所研究的是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地理变化。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一、名词解释: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

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

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

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

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

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

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4、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5、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

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

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

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6、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

1-1历史地学理论-沿革地理学及文献

1-1历史地学理论-沿革地理学及文献

•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 年)雕版墨印 该图主要表现我国古地理名 著《禹贡》中所述的禹贡九州的分布及山 川大势,图中各要素采用中国古代地图传 统形象画法,并用虚线绘出“南北西域” 和“三条四列”反映了我国山川地脉分布 形势,是研究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区域分布 及汉唐地理学思想史的重要参考文献。现 藏于北京图书馆。
– –

黄代疆域形势图
唐僧西行图
• •
4.明清时期――沿革地理学的繁荣时期 明清两朝出现了大量的地方志,据记载明清共 出现地方志8400种,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 了基础。明清提倡经世致用,出现了一批有关 国计民生的经世的地理学著作,如历史军事地 理《读史方舆纪要》、历史经济地理方面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海防地理著作《海国图 志》、山区开发 与控制方面的《三省边防备览》 等,旅游地理方面的《徐霞客游记》、王士性 的《五岳游草》,现代经纬测量的全国性地图 开始出现,传统地图业发展到顶峰,如杨守敬 《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 地图学上也出现了地形图,如长沙马王堆 的地形图、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提出“制图 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 道里(距离)、高下(地势)、方斜(方 向)、迂直(曲正),并绘有《禹贡地域 图》。
12 之 鎮 江 版 的 复 原 圖 跡 圖 》 《禹 石 刻 幅 三 世 紀
.j
• 南宋《华夷图》南 宗绍兴六年 (1136年)石刻 现藏于陕西省碑林 博物馆 较详细表示了中国 东部的主要山川、 州、府。突出地绘 制了黄河、长江、 珠江、辽河、红河 以及太湖、洞庭湖、 鄱阳湖、巢湖、青 海湖、居延海等水 系要素,表示了四 百多个州府居民地 及注记,长城以城 墙象形符号绘出。 本图内容表示全面、 详细,是我国唐宋 地图的精品。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的, 研究的时间、利用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多是历史学的,认 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我国的学 者中持这种观点的有黄盛璋、钮仲勋等人。
(四)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主要理由有三个:
1、历史地理学有了自己的基本理论。 2、历史地理学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3、历史地理学在思维方式上形成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 观念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蓝勇等。
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四种主要的说法:
(一)认为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二)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 (三)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四)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一)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这种观点的理由有五个:
1、我国古代地理学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内容是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主要探讨历史上的政区沿革和疆域变迁,为历 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定位,沿革地理一直是历史 学的辅助学科; 2、在古代的学科体系中,地理著作归于史书一类,中国古 代图书的四部分类中,地理类书籍就归属史部; 3、在我国当前学科分类体系中,历史地理学属于历史学的 二级学科; 4、在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课程设置中,历史地理学是历史专 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5、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人员中,有不少的历史学学者。
五、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三个阶段:
(一)传统历史地理学 (二)近代历史地理学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
(一)传统历史地理学
时间段:先秦至清代。 四个时期:1、先秦时期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3、唐宋元时期 4、明清时期
历史自然地理学
部门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化地理 区域历史地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概念: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二、中国历史地理发展时期的著作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胜记》等边疆地理著述:《大唐西域记》、《蛮书》、《岭表录异》等地方志:《徐霞客游记》、《五岳游草》、《海国图志》等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文献逻辑推证法。

2、统计计量法。

3、数理模型法。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一)在社会发展与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现代历史地貌、水文地理学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历史时期黄河、长江、湖泊、地震、海岸变迁、沙漠、滑坡提供借鉴。

(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择定、城市分布的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现代历史地理学中的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

这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五、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互动和尽全时空,这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方法上的两大特点。

六、四个温暖期:1、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3、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4、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七、四个寒冷期: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2、从公元初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3、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4、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八、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的寒冷时期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九、亚洲象的分布状况:一)黄河流域的亚洲象。

亚洲象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的分布,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亚洲象分布开始大量减少。

魏晋以后文献记载缺少关于黄河流域亚洲象的生存状况。

(二)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远比黄河流域广泛。

春秋时期以秦岭黄河为界,秦巴山地、贵州和四川盆地是大象的集中分布区,从秦汉一直到北宋时期,亚洲象分布的范围一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南北波动,北界曾到南阳一带。

长江的下游从石器时代、汉晋、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都有大象的足迹。

据研究表明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江流域的亚洲象已经绝迹。

(三)岭南地区亚洲象的分布岭南地区因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于亚洲象的生存,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一直到明代都有亚洲象的踪迹和文献记载。

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变趋于灭绝。

目前云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野生大象残存地区。

历史时期亚洲象的最北界是北纬40.1度的北京、河北阳元一带,目前只在北纬24.6度的滇西南,南退17个纬度。

退缩的主要原因:1、气候变化2、人类的滥捕滥猎3、野生象的生理因素。

十、黄河的变迁:(一)黄河基本情况中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约古列宗渠,干流长5464公里,经过青、川、陕、甘、宁、蒙、陕、山、豫、鲁等九个省区,于山东垦利县如渤海。

因水量小而变率大含沙量大出现善淤、善决、善徙,下游河床不断抬升。

(二)黄河下游改道黄河中之所以会有大量泥沙,是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和接近沙漠的缘故。

每年流入黄河中的泥沙大约为16亿吨,可以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绕地球27周。

据史书记载,黄河在历史上共发生泛滥改道150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有26次,最大的改道有6次。

宋代以后最为频繁。

黄河改道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

历史时期黄河在近3000年内决口1500次,较大改道二十三次,重大改道有六次左右,我们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1.先秦北流为主期。

历史上的寇水、滹沱河、漳水等东汇为河,北流多从今天津及以南入海。

由于战国时期大规模的修筑堤防,河道相对稳定,形成春秋至西汉大河,在沧州南入渤海2.汉唐北宋东流为主期。

东汉王景治河,从西汉故道别出经范县南,在阳谷分流经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利津入海,相对安流600年。

七世纪中叶以后下游频繁改道,1048年黄河改道第三次大改道。

3.南宋南流期。

南宋为了阻止金兵入侵,人为决河,大河由泗入淮。

这段时期改变了传统的北流河东流进入了南流时期。

此时,河道越来越向南流,决口地点西移;岔道汇流汇淮河入海。

4.近代东流时期: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分三支后汇合大清河在利津入海,结束了700多年的夺淮入海的历史,东流由渤海入海,形成今天的局面。

总体评价:黄河在东流、北流、南流上往往是反复的十一、黄河洪灾和改道原因(一)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黄土高原流经区,土壤侵蚀严重,如壶口瀑布的迁移。

(二)气候环境因素气候的干燥寒冷,降雨变率大,雨季集中。

(三)人类活动:开垦、采伐、战争等因素十二、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湖泊的兴废1、洞庭湖的变迁:据《山海经》、《庄子》载,湘、沅、澧诸水灾洞庭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是一片和网交错的平原,后形成一个大湖泊,即洞庭湖。

(1)秦汉时期:洞庭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

(2)东晋、南朝之际:形成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面积达4900平方公里(3)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有所扩大,逐渐有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形成。

洞庭湖向西南扩展的形势,一直延续到道光年间,为历史的全盛时期。

清咸丰及同治以来,湖面越来越小。

(4)20世纪60年代:湖面更见缩小。

本来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

2、鄱阳湖的变迁:彭蠡——称彭泽、彭湖。

全新世以来,古彭蠡泽与长江水面相连,但是彭蠡在西汉以后逐步脱离长江水道,因泥沙淤积而逐渐萎缩(1)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高温多雨时期,造成彭蠡湖的扩展。

(2)唐末五代到北宋时期:大体上奠定了今天鄱阳湖的范围和形态(3)元明时期:鄱阳湖逐渐向西南方扩展(4)清代后期:湖底日益抬高,湖面萎缩(5)20世纪60至70年代前期:加速了湖面的萎缩3、震泽(太湖)的变迁:太湖,古称震,又名具区、笠泽,位于长江、钱塘江下游三角洲上,面积2420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第三大淡水湖。

《禹贡》记载,当时震泽没有壅塞之害(1)唐宋后:太湖本身水体面积扩大,并在其东北先后形成大小零星的湖泊(2)北宋以来:吴淞江、浏河、苏州河、黄浦江相继成了太湖入海的主要泄水道。

自唐宋后,太湖流域湖泊广布(3)解放以后:湖面范围急速缩小十三、历史时期的沙漠变迁1、沙地:(1)呼伦贝尔沙地(2)科尔沁沙地(3)毛乌素沙地(4)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2、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2)河西走廊地区沙漠十四、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沙漠化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关系十分密切。

总体看来,汉唐西北丝绸之路分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这丝绸之路上分布着很多的城市,这些城镇环境良好。

如汉代的楼兰城是绿洲经济与政治中心,周围多葭苇,白草,它是汉初进入西域的第一门户,这里驻兵屯田,灌溉技术进入后,绿洲农业一度繁荣。

东汉以后气候开始变干,匈奴地区发生赤地千里的旱灾,许多绿洲变为戈壁。

因此,丝路南道南移。

塔克拉玛干沙漠经历着绿洲沙漠化和移动沙丘向城市推进的过程,流入这一地区的内流河,因气候干旱,河流补给不足和农业生产的大量用水,导致河水下游断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城市如尼雅等因此而废弃。

西北绿洲国家的衰落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的改道和退缩引起的沙化。

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与沙漠化加强为特征,它是以中国西北地区近2000年来气候日趋干冷为背景,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

十五、历史时期政区沿革1.分封制与郡县制西周王朝曾进行过两次分封。

第一次在武王伐纣以后,第二次在周公东征以后。

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控制权,以拱卫王室。

2.州郡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遂在郡县之上设置州,除京畿附近七郡以外全国的郡国分成十三个区域,最初称部,后改为州.3.道路时代——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隋唐两朝州郡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就必须设立新的机构,对地方行监察权。

隋朝有刺史和司隶的名称。

道的名称原是南北朝时行军的编制,到这时才终于成为地方区划的名称,与汉代州的地位相类似。

唐代十五道指: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京畿道、都畿道、剑南道、岭南道。

4.行省时代——元明清时期元朝行省和以前王朝地方一级政府是有区别的。

它既不是一个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地方行政的区划,而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缩影,是中央王朝的派出机构,不仅用这种方法集权于中央,行省的职权几乎完全代替了一地地方政府。

十六、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长城:长城是以城墙、城堡为主体而组成的巨大而漫长的军事防卫设施(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依据其防御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是各国之间的互防长城,一是北方各国的边防长城。

1、楚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南方的楚国,称为“方城”。

2、齐长城:齐国长城,又称“巨防”。

3、中山长城:中山国在今河北石家庄附近,其地介于燕、赵、晋、齐之间。

4、魏长城:魏国长城修筑于魏惠王时期,有两道,一在今陕西东部,即魏西长城,一在今河南中部,即魏东长城。

5、赵长城:赵国长城,有南北两条。

南长城是为防御魏而筑,修筑于公元前333年,“属阻漳、釜之险”。

6、燕长城:燕国长城也有南北二道。

南长城,古称易水长城,是为了防御齐、赵而筑。

燕北长城,是为了防御东胡而筑。

7、秦长城:战国时期,秦国为防御西北匈奴南下骚扰,数次筑长城。

(二)秦汉时期的长城1、秦万里长城2、西汉长城:汉长城,又称塞、障塞、边塞。

西汉所筑边塞主要有三部分:河上之塞,河西长城,塞外列成。

3、东汉长城:东汉初期,长城处于匈奴、乌桓的控制范围之内,东汉在原长城以南的河北、山西等地修筑了几道比较低薄的障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