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一、总体目标本科学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基本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化、生物的生长与变化等基础知识。
2. 科学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科学方法与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要求1. 简明易懂:教学内容要简单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和术语。
2. 生动有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3. 实践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4. 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竞赛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多元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科学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2. 实验器材: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支持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3.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科学实例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师角色1. 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一、科学课程的目标和重点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科学课程的大纲,包括科学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内容。
1. 目标: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掌握科学方法,并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重点内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学习有关自然界、生物、物质及其属性、能量转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从而认识到科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科学实验与观察: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他们将学习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科学概念和理论。
(3) 科学方法与思维:学生需要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验证等,在科学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实践,培养科学技能,如操作实验仪器、收集和处理数据、绘制实验结果等,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5) 科学探究与创新: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进行开放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探究性学习:通过设计问题和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鼓励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景教学:利用场景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4.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实验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科学知识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依据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我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身边的科学: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3. 自然科学:学习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生物等。
4. 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简单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5.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要求1. 学生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学生能了解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体系。
4. 学生能了解简单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培养技术素养。
5. 学生能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4.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六、评价方法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书面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使他们能够观察、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发展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知识:1. 生物学- 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生物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2. 物理学- 声音、光和电的基本性质和传播过程- 简单机械原理和运动基本规律- 热量和能量的传递3. 化学-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常见物质的分类和特征-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4. 地理学- 大地的形成和地球的结构- 气候和天气的基本知识- 地球上的地形和水系5. 天文学- 星体和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行星运行和天体现象-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激发兴趣:通过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体验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通过实践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如图片、视频和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4. 探究式研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1. 日常观察:教师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研究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 实验报告:学生将通过实验报告展示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和测验:定期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课堂表现: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具:准备适合小学生的科学教材和实验工具,满足教学需要。
2. 多媒体设备:提供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帮助呈现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科学二、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2)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3)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四、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1)科学知识模块: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2)科学探究方法模块: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模块:包括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环境意识等。
2. 课程内容安排(1)一年级至三年级:以生活现象为载体,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基本概念,培养观察、实验等基本科学探究能力;(2)四年级至六年级: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现象,培养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2.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3. 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探究报告、作业、考试等。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地小学的科学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使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如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等;-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学生学会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生了解安全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2. 自然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对自然的敏感性;- 学生学会描述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归纳。
3. 科学知识- 学生研究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能量的转换、生物的特征等;- 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做出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解释。
2. 合作研究-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 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5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5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前言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文件。
本教学大纲依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结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的内容,编制而成。
第二篇: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将科学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究、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
第三篇: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 物质的分类与鉴别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与地表形态2. 地球的运动与时间3.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生活中的生物学2. 生活中的化学3. 生活中的物理学第四单元:技术与创新1. 技术的起源与发展2. 常见技术与应用3. 创新思维与实践第五单元: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方法2. 科学探究过程3. 科学探究实践第四篇: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评价建议1.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3.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希望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
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教学大纲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以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为主题,从其重要性、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1. 科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科学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南,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明确了科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有助于教师理解科学课程的本质和价值。
同时,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还可以统一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科学教学的核心知识、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核心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技能则是学生在科学实验和观察中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
此外,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科学教学大纲应该涵盖的内容,它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和得出结论等。
3. 科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科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解释能力等。
4. 科学教学大纲的教材选择科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教材应该结合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来进行选择。
同时,教材编写应当突出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科学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科学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应作出的具体安排。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6. 科学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科学教学大纲还应明确评估方式,以便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
评估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实验报告、科学项目等形式进行,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7. 科学教学大纲的更新与优化科学知识的更新和科学教育理念的变化使得科学教学大纲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如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物体的影子等。
b.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c.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勤奋好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b.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内容:1.水的性质a.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b.探究水的形态转变c.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d.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2.空气的性质a.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b.探究空气的重量和体积c.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d.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3.物体的影子a.探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成像b.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c.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d.进行物体影子实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情景教学: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实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完成实验报告、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实验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安排:本学期共有10个学周,每周安排科学课2课时,共计20课时,教学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周:水的性质-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第二周:水的性质-学生探究水的形态转变-学生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第三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学生从重量和体积两个角度探究空气的性质第四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学生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第五周:物体的影子-学生探究光的传播和成像-学生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第六周:物体的影子-学生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学生进行物体影子实验第七周:复习与测试第八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九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十周:期末总结和实验展示教学辅助手段:1.实验器材:准备简单易行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张、灯泡、玻璃杯等。
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
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合作,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培养科学素养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最新版教学大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注重实践和合作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注重实践和合作。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科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实验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思考,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拓展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培养兴趣和热爱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任务来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从实践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应用和发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总之,最新版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合作,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总学时:10 学分:0.5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 2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针对师生入职小学以后能够胜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而开设的,它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引导,以综合性的实践与智慧性的策略知识为承载,以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培养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课程,不断加深理解现实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获取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运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科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科学教学研究的意识。
二、主要容、重点及深度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一)教学容第一节科学的定义与特征一科学的定义二科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科学的多维视角一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二作为探究活动的科学三作为思维方法的科学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伪科学、反科学一科学与科学主义二科学与伪科学三科学与反科学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科学与技术- -可修编.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第五节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一哲学视域里的生活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远三回归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第六节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一科学家视野中的科学研究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的隔绝三走进科学研究世界的科学教育第七节科学教育与科学历史世界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科学世界二科学教育对科学历史世界的遗忘三面向科学历史世界的科学教育(二)教学重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对新的科学教育观的理解(四)教学基本要求能够较为深入的理解科学、技术、科学素养的涵与本质。
结合学生的活动,通过讨论与实例分析,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深刻理解科学教育的价值。
第二章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一)教学容第一节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科学教育的产生二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三西方20世纪的科学教育第二节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二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三我国1949年后教育的变革第三节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一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二我国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三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二)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相关性,理解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制约。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领会和具备先进的科学教育观;掌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规划和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养成将小学课程与教学技能提升为理论,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态度;初步形成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参加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查找阅读与小学科学教育有关的课程标准、文献和典型案例,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提高理论水平,同时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具体从三方面看:(1)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要求对科学、科学教育的含义、价值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小学科学学习理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与评价等理论。
(2)加强实践,积极进行研讨、探究。
教师的实践、应变能力是科学课程与教学实施成功的基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多种实践途径,体悟并掌握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实践能力。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和《自然科学概论》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理论,形成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掌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策略性知识,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自学辅导、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科学的定义与特征(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4)学习《科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和方法2.重、难点提示(1)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物质的形态变化。
2.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认识简单的能源和能源的转化,了解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2)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认识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柔软度等性质。
(3)了解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变化过程。
2.物质的构成和变化(1)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了解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氧化、酸碱反应等。
3.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1)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和花的生长。
(2)探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昆虫的变态、青蛙的变异等。
(3)了解生物的生活规律,包括呼吸、进食、排泄等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认识简单的生态系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适应性。
(3)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5.能源和能源的转化(1)认识简单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2)了解能源的转化过程,如水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3)探索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用电、开发新能源等。
6.科学实验(1)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
(2)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加强实验设计和观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能源的认识和能源的转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特性和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2.观察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如下所示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文章: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小学科学课程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
2. 培养科学兴趣: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案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领域的好奇心。
3.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 培养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培养科学道德观念:引导学生遵守科学实验守则,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如诚实、审慎和负责任等。
二、课程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应该全面覆盖以下内容:1. 物理学:介绍物体的性质、力的作用、重力、热与温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能力。
2. 化学:教授简单的化学知识,例如物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化学变化等,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化学现象。
3. 生物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和生态等知识,培养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
4. 地球科学:教授地球的结构、地质变化、天气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奥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5. 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 实践探索: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探索科学的奥秘。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学科学课大纲
小学科学课大纲一、引言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大纲旨在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现象、规律和变化进行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按照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1.1 天空和天气1.2 地球和宇宙1.3 生物多样性1.4 植物生长和变化1.5 动物结构和功能1.6 人体结构和功能2. 科学探究2.1 观察和描述2.2 提出问题2.3 实验和验证2.4 归纳和总结3. 环境保护3.1 资源利用和保护3.2 环境污染和预防3.3 生态平衡和保护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程应注重体验、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
2.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4. 课外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评价方式科学课程的评价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过程,注重综合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和写作能力。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观察记录:记录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综合测试:通过阶段性的综合性测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计划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可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序,以及课外拓展活动的安排。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大纲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大纲目标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将能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学习自然界的基本物理、化学和生物规律,如重力、电磁力、化学反应和生物生长等。
- 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事件,如天气变化、季节变迁、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等。
科学实践与观察- 进行简单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记录的技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学习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和减少污染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科学与日常生活- 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学习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营养、交通工具的原理等。
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亲身体验与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究来理解科学知识。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 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多媒体与实物展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物展示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 结合图示、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评估方法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评估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学科考试- 设立科学考试,测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考试内容应涵盖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与作品-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相关科学作品,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 评估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学科项目- 组织学生进行学科项目的研究和展示,评估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大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究来理解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篇:《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1.适用范围:《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是教育系理科专业课程之一。
本大纲是此门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时数:54学时。
3.教学目的:增进对科学、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技能;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协助、评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4.教学内容: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涉及有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涵义,儿童认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组织与规划,科学教育的公平与差异教学,科学技能过程,小学科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评估,课堂教育环境,小学科学与其它学科,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等内容。
5.教学方法:讲授,启发,示范,探究、合作等多种方法。
6.成绩评定:以平时作业占20%,半期考试占30%,期末占50%进行综合评定。
二、本文第一章科学与科学教育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的内涵、本质,搞清小学科学教育与如何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科学的内涵及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科学内涵及科学素养。
教学要点:第一节科学的本质一、科学的内涵二、科学的本质第二节科学教育及科学素养的涵义一、科学教育二、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素养第二章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脑工作,搞清小学生如何构建知识;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搞清学习的动机。
教学重点: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
教学难点:脑工作。
教学要点:第一节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一、脑工作、脑研究与教学二、建构主义对儿童学习科学过程的解释第二节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第三节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二、班德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三、威那的归因理论第三章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偿试发现法;掌握“学习循环”。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 熟悉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
- 掌握小学科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育相关教材、参考书籍、教学案例。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模型等。
3. 学具:学生自制实验材料、记录表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科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学习1. 小学科学教育概述- 介绍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 分析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
- 讲解小学科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科学伦理和环保意识?(三)实验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2.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节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案。
3. 收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
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揭示科学规律的学科,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主题小学科学教学主题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安排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
例如,通过实验活动来帮助学生探究物体的特性,理解火的产生和传播原理;通过田野考察活动来观察和研究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等。
这样的活动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材使用小学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使用科学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内容丰富、有趣、易于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教材提供的案例、实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灵活运用,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具来辅助教学。
四、评价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科学素养,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考察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小组实验等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为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科学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1.适用范围:《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是教育系理科专业课程之一。
本大纲是此门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时数:54学时。
3.教学目的:增进对科学、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技能;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协助、评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4.教学内容: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涉及有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涵义,儿童认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组织与规划,科学教育的公平与差异教学,科学技能过程,小学科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评估,课堂教育环境,小学科学与其它学科,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等内容。
5.教学方法:讲授,启发,示范,探究、合作等多种方法。
6.成绩评定:以平时作业占20%,半期考试占30%,期末占50%进行综合评定。
二、本文第一章科学与科学教育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的内涵、本质,搞清小学科学教育与如何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科学的内涵及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科学内涵及科学素养。
教学要点:第一节科学的本质一、科学的内涵二、科学的本质第二节科学教育及科学素养的涵义一、科学教育二、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素养第二章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脑工作,搞清小学生如何构建知识;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搞清学习的动机。
教学重点: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
教学难点:脑工作。
教学要点:第一节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一、脑工作、脑研究与教学二、建构主义对儿童学习科学过程的解释第二节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第三节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二、班德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三、威那的归因理论第三章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偿试发现法;掌握“学习循环”。
教学重点:“动手—动脑”和“学习循环”。
教学难点:探究。
教学要点:第一节“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一、“动手—动脑”的提出及要求二、倡导“动手—动脑”教学的理由?三、重视“动手—动脑”第二节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和课程结构论第三节“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第四章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规划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法的作用;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科学提问;甄别和防止“误解”,学会做学年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小组、提问、甄别“误解”、“概念图”制作。
教学难点:甄别和防止“误解”、“概念图”制作。
教学要点:第一节科学教育中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应用一、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作用二、“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的特点三、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作用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机构特点第二节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课堂提问的功能二、课堂提问的种类三、课堂提问的技巧第三节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误解”的甄别和防止一、学生“误解”的一些基本特点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对“误解”的防止第四节“概念图”的教学一、什么是“概念图”教学法二、概念图设计的步骤第五节教学计划的准备和设计一、学年计划的制订二、单元计划的准备与设计三、课堂计划的撰写第五章科学教育中的公平教学与差异性教学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多元文化,搞清多元智力理论,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
教学重点: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难点: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要点:第一节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一、科学教学的内容选择二、平等教学法三、知识构建过程与多元文化四、向个人或社会偏见挑战五、建立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风气第二节多元智力理论与科学教育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二、多元智力理论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第三节认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科学教学方法第四节为男女生提供平等的科学教育第五节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一、智力超常儿童的科学教育二、其它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第六节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教育——科学单元教学设计举例第六章科学过程技能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科学技能过程及特点,学会观察、推断与预测、分类、测量、确认变量、制作图表、假设、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技能过程。
教学重点:科学技能过程。
教学难点:确认变量。
教学要点:第一节引言一、什么样是科学过程技能二、小学科学过程技能的特点及培养要求第二节观察一、观察及特点二、人的观察能力的局限性三、如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三节推断与预测一、推断与预测的意义及特点二、如何发展小学生推断与观测技能第四节分类一、分类二、分类方法第五节测量一、精确测量二、不精确测量第六节确认变量一、自变量、应变量及控制变量的含义二、发展小学生确认变量能力中的要点第七节制表作图一、标题的命名和制表的一般格式二、作图的必要性和规范性第八节假设的定义与特点第九节实验实施和结果分析一、实验实施的一般步骤二、结果分析三、结论第七章小学科技活动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搞清如何进行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和交流。
教学重点: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
教学难点:小学科学专题研究。
教学要点:第一节小学科技活动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三、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第二节学科学研究的组织的交流一、小学科学专题的主要类型二、课题的选择三、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参考课题汇集第三节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与评定一、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二、科技成果集市的评定第八章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理解评估的方法,改革评分制度。
教学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分制度的改革。
教学难点:评估方法。
教学要点:第一节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目的和对象第二节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一、教育评估内容与目标的统一性二、教育评估的全程化三、教育评估的反馈促进性四、教育评估的全面性五、教育评估的公正性第三节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方法一、常模评估和达标评估法二、真实性评估法和书面评估法第四节小学科学教育评估工具的设计一、有效评估工具的三个要素二、提高评估工具质量的方法和建议第五节评分制度的改革与探索一、评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二、评分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九章创造一个探究性的、安全的和高效率的课堂教育环境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搞清课堂教育环境及要求。
教学重点:课堂环境及教师责任。
教学难点:课堂环境的设置。
教学要点:第一节创造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环境一、学习中心二、动物和植物观察柜三、墙报第二节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一、安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二、教师的责任三、课外活动安全问题第三节课堂环境的设置和安排一、教室设置的可塑性二、足够的储藏器材空间三、便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第十章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关系,理解STS教育。
教学重点:综合教学、STS教育理论。
教学难点:综合教学、STS教育核心理念。
教学要点:第一节小学科学教育综合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教育手段一、综合教育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二、小学跨学科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三、科学教育跨学科教学的两种方法第二节小学科学教育与语文的综合教学一、在科学教育中扩大词汇量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四、科学教育与语文写作的综合教学五、科学教学过程技能与语文阅读技能的关系第三节小学科学教育与数学的综合教学第四节小学科学教育与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二、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三、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第五节小学科学教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教学及STS教育理论一、什么是STS教育二、STS教育的核心理念三、STS教学的特点第十一章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应用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作用及运用。
教学重点: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要点:第一节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一、计算机的作用二、对科学技术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探讨第二节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什么是教育技术二、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三、计算机辅助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四、互联网及其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