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47bc5577cd184254b3535c0.png)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汇总识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一单元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f63ea4db7360b4c2e3f64ed.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二、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三、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四、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南,另一端永远指向北。
五、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正方向在哪里,还有以谁为主。
六、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七、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八、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用乘法验算)。
二、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4)0乘任何数都得0;(5)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6)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除法用乘法来验算①没有余数的除法: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五、乘法的估算: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概念公式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概念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195f6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b.png)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概念和公式是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数的概念、几何概念和公式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数的概念1.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其中,正整数是大于零的整数,如1、2、3等;零是不大于也不小于零的整数,如0;负整数是小于零的整数,如-1、-2、-3等。
2.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由一个整数和一个正整数构成的有理数,它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其中,有限小数是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值,如1/2、3/4等;无限循环小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值,如1/3、7/11等。
3.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在整数部分后面加一个小数点,然后跟着一个或多个数字的数。
小数可以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二、几何概念1.线段:线段是指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可以用一条直线(由相同的线段两个端点确定)表示。
2.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利用直尺和圆规进行的几何图形的构造。
3.直角:直角是指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所围成的角,常用符号“∠”表示。
4.平行线:平行线是指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且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三、公式1.面积公式:(1)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4)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5)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的一半。
2.周长公式:(1)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3)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长的和。
(4)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等于2π乘以半径。
3.体积公式:(1)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c26494f7ec4afe04a1dfda.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本册的具体目标l、数与代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空间与图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4、实践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乘法第四单元面积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3b6428f915f804d2a16c11e.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作者:————————————————————————————————日期:ﻩ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1、除法计算法则2、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53f71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0.png)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随着本学期接近尾声,我遵循惯例,对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以对自我辛勤工作的总结,也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铺垫。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严谨和敬业。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能够及时将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思维和理念融入数学课堂,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我致力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具体总结:1、我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身心投入教学。
我勤奋学习,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备课,不断反思和更新知识,以提升教学艺术。
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爱,上好每一堂课,既教书又育人,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本学期,我始终保持全勤,全力以赴地配合学校各级领导的工作,并与同事团结协作。
2、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导学”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通过精讲多练,利用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我成功地帮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我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平衡,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我成功地达成了预设的知识教学目标,如乘法运算、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计算等。
4、我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认识。
我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和自我检查。
我也注意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完成情况不佳。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支持不足,导致学习效果受限。
一些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正确率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我将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以更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发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进步。
我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我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1a11135168884868662d600.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1、除法计算法则2、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6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80ba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5.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在三年级下册学习数学课程时,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回顾。
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可以用于表示增加和减少的数值。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来表示其关系。
3.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都遵循相应的规则,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
4.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负债等实际问题中的数值。
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构成,小数可以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值。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我们需要熟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百分数表示法和十进制表示法。
3.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需要掌握对齐小数点和转化为分数进行运算的方法。
4.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数可以用来表示货币、测量长度和重量等实际问题中的数值。
三、面积和周长1.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单位面积的个数,可以用于计算平面图形的大小。
2.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一个封闭曲线的长度,可以用于计算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3.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将其拆分为多个熟悉的几何形状来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四、时间1. 时间的单位:我们需要熟悉秒、分、时、日、周、月和年这些常用的时间单位。
2. 时间的读法和表示:我们需要学会读写时间,包括数字时间和24小时制。
3. 时间的加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求解时间的加减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运算。
五、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统计需要先进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我们可以使用表格、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来整理和展示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规律。
2024最新北师大最新三年级数学全册公式概念整理
![2024最新北师大最新三年级数学全册公式概念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dc6a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e.png)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三年级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这些概念和公式的掌握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2024年最新的北师大三年级数学全册公式概念整理。
一、整数概念和运算1.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2.整数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绝对值大的减绝对值小的。
3.整数减法:减去一个整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4.整数乘法: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5.整数除法: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二、小数概念和运算1.小数: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可以按照百分数读法,读小数点前的数字后再加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百分之几。
3.小数的加减运算:先对齐小数点,然后按照整数相加相减的方法进行运算即可。
4.小数的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5.小数的除法:将除数改写成整数,对应整数进行除法运算,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三、分数概念和运算1.分数: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线组成的数。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子,然后在读分子后加上"分之"再加上分母读。
3.分数的整数倍:一个分数除以自己的分子所得的小数是一个整数倍。
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5.纯分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叫做纯分数。
四、带分数概念和运算1.带分数: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在一起叫做带分数。
2.带分数的加减法:将带分数转换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3.带分数的乘法:将带分数转换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的乘法进行运算。
4.带分数的除法:将带分数转换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的除法进行运算。
五、面积和周长的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周长等于两倍长加两倍宽。
2.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周长等于四倍边长。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d424f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3.png)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平均分的计算可以使用除法。
2.除数是一位数时,使用竖式除法法则:1)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则再试除前两位数。
2)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的零不影响商的末尾数字。
(例如:30÷5=6)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 除法验算:使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直接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除以任何数(不能为除数)都等于乘以任何数,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减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如果某一位上不够商1,则需要添加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时,需要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通过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进行比较,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几位数就是几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是指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对称轴是指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
3.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包括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139c6d7375a417866f8f60.png)
1 / 2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比较发现,我们以前学习的0,1,2,3,……都是整数。
2、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与整数部分无关。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4、在数学中,像3.50, 1.15, 1.06 ……这样的数是小数。
“.”读做小数点。
5、把小数分为三部分,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因此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6、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带有元、角、分的数: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就改写成几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是几就改写成几角, 第二位是几就改写成几分。
例6.40元=6元4角 0.39元=3角9分 5、 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小数:元对应小数的整数部分,角对应小数部分第一位,分对应小数部分的第二位。
7元2角8分=7.28元 3角2分=0.32元6、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也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以此类推!7、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1、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末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轴对称图形——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对称的点、对称的线段完全重合。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4、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1)先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2)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3)最后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次连结各对称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b883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d.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是有三条直角线组成的多边形,它一定有三个内角,一定有三条边,每个内角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两种。
3.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指有三个内角均小于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钝角三角形等。
4.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有三个内角均大于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锐钝角三角形、等边钝角三角形等。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指有三条边长都相等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边直角三角形、等边锐角三角形和等边钝角三角形三种。
6.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指有两条边长相等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
二、条件判断:1. 条件判断的定义:条件判断是指根据某些规定或情况,来判断出符合条件的结果。
2. 条件判断表格法:条件判断表格法是指通过建立条件判断表格,把问题细分出一系列的判断标准,可以很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每种可能状态,从而求解问题。
3. 条件判断的应用:条件判断在实际的数学应用中十分常见,比如面积、体积、周长等等,只要有条件就可以进行条件判断,比如当你求出一个物体的特性时,就可以判断出它符不符合条件。
三、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或叫公比)相等的数列,它一般有形如an=ar×bn(a≠0, b≠0) 的通项公式。
2. 等比数列的特性: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1-bn)/(1-b);等比数列的第n项为an=a1bn;其中a1为等比数列的第一项,b为公比,n为项数。
3.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解决许多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在投资金融、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等场合,等比数列经常用来计算所需的金额或参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163101fd0a79563d1e7295.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数量:①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
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37393ce009581b6ad9eb42.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目录第一单元除法 (2)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8)第三单元乘法 (12)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16)第五单元面积 (18)图形好玩 (26)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29)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32)第一单元除法一、两位数或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础知识1.笔算除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商=除数商×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商×除数+余数或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知道除法竖式每一步的意思(结合教材P40整理与复习中产奶量问题)4. 0和1相乘或相除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作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得相乘的数。
5.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余数最大=除数-1;除数最小=余数+1。
例题1:一个数除以6,商是102,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思路:有余数,那么余数一定小于除数6,那么最大余数就是6-1=5,此时,被除数=102×6+5=617。
答案是:5 617例题2:在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里,要使算式△÷□=9……5成立,那么□里有()种不同的填法。
思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5,又因为除数是一位数,那么□可能是6、7、8、9这四个数字,所以有四种不同的填法。
答案是:四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例如:30÷5=6,商的末尾就没有0。
7.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加减法运算或乘除法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71392087c24028905fc30a.png)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知识点: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6cea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8.png)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概述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继续巩固基本的整数和小数的认识与计算,学习如何正确进行数的比较、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逐步掌握数的四则运算的性质。
还将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计算,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
也会涉及代数知识的初步学习,如字母表示数、简单方程的认识与求解等。
在几何图形方面,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性质与特征,以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点。
也将开始接触简单的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感知。
通过图形的分类、图形之间的变换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的认识与绘制方法。
通过概率知识的初步学习,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中的数据和现象,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
1. 介绍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的重要性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是连接基础数学知识和高级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
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既是对之前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也是对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铺垫。
数的运算、代数初步、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点,都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学会通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数学学科本身有帮助,也对其他科目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问题往往具有实际应用背景,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非常重要。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也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持久热爱和追求。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fb2cc7f12d2af90242e6ca.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第一单元《除法》1、除法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除数除被除数例题:35÷5读作:三十五除以五或五除三十五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3、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例题:20÷4=5扩大2倍:40÷8=5缩小2倍:10÷2=56、连除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例题:30÷2÷3=30÷(2×3)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定义:把轴对称图形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3、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依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 14、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特点:做直线运动。
5、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特点: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第三单元《乘法》1、乘数末尾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 0。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m 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n 倍,则它们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m×n倍。
(m >0 n >0)例题:4×6=24 8(扩大 2 倍)×18(扩大 3 倍)=144(扩大了 2×3 倍)第四单元《千克克 吨》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2、 千克=1000 克(1kg=1000g ) 吨=1000 千克(1t=1000kg )第五单元《面积》1、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长=面积÷宽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 )×2长=周长的一半—宽宽=周长的一半—长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边长=周长÷4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认识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法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除数除被除数例题:35÷5读作:三十五除以五或五除三十五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
3、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
例题:20÷4=5扩大2倍:40÷8=5缩小2倍:10÷2=56、连
除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例题:30÷2÷3=30÷(2×3)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
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定义:把轴对称图形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3、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依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特点:
做直线运动。
5、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的现象,叫做旋转。
特点: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第三单元《乘法》
1、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则它们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n倍。
(m>0n>0)例题:4×6=248(扩大2倍)×18(扩大3倍)=144(扩大了2×3倍)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1千克=1000克(1kg=1000g)1吨=1000千克
(1t=1000kg)第五单元《面积》
1、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长=面积÷宽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长=周长的一半-宽宽=周长的一半-长
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C=a×4边长=周长÷4
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2、比大小:⑴同分母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⑵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3、分数加减⑴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⑵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