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中医学的基本概念附子等。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学理论体系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药王”。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医学《黄帝内经》: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有所补充和发展《黄帝内经》基础上《难经》:在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药学《神农本草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我国政府颁行的(唐: 第一部药典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3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金元四大家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刘完素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②张从正“攻邪派”。
题。
⒈生理上的恒动观③李杲“补土派”。
: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⒉病理上的恒动观: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朱震亨④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三、辨证论治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一)辨证与论治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治(二)辨证与辨病——《难经》★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医祖被尊为的医学家扁鹊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中医学笔记
一、单项选择题
1.阴阳的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凡事向着阳光或阳光照射的地方则为阳,凡是背着阳光或者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为阴。阴阳的属性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2.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的顺序:木、土、水、火、金。
2.论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肺主宣发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二是由于肺气的向上向外周扩散运动,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布不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以滋润和濡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腠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
肺主肃降亦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Ⅴ、肾。①肾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②肾主水:是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③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4.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中各个邪气的致病特点。
4.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应于外的征象。
5.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6.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的作用。
7.六淫:是指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Ⅰ、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称“六淫之首”。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风性主动。
Ⅱ、寒邪的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主收引。④寒性清澈。
(整理)中药、方剂、针灸、中妇、中儿、中内复习笔记大全.
中医针灸精品文档学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十五络脉: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椎至后发际 3前额两发角(头维)9耳后两乳突(完骨)9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9胸剑(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两乳头之间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精品文档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腘横纹至外踝尖16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阴阳代表着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中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
3. 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则是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津液是人体内外的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等。
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现象。
5.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病因病机理论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闻患者体味、呼吸、语音等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穴位等来诊断疾病。
2.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将复杂多变的疾病归纳为八个基本类型,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经络辨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三、中医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理论,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烂熟于心堪可学医)本文(重点提示,每年中医执业医师必考内容)改编。
一、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
By Givon文文根据前人总结整理中内重点复习资料一、中医内科笔记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参咳嗽平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3、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1.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4、喘证:喘寒麻盖表麻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气虚耗生脉补,肾虚不纳肾气蛤,正虚喘脱参黑蛤。
1.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亏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痨:痨肺阴月虚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6、心悸: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水凌桂,瘀桃痰火黄连温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桂甘龙牡汤】5)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胸痹:胸痹瘀府气滞柴,浊栝寒枳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右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质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证:通阳泻浊,豁痰宣痹——栝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证:温阳补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8、不寐:不寐肝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枣心脾归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证:清热化痰,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9、癎病:癎病风定痰龙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0、胃痛:胃寒香良食保肝柴,湿热清中瘀失笑,阴亏贯芍虚寒建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舌淡苔薄白,脉弦紧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苔多薄白,脉弦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舌红少津,脉细数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舌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11、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饮夏苓肝四七,气香阳理胃阴麦1.实证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舌苔白腻,脉濡缓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实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舌苔白腻,脉滑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舌质红,苔薄腻,脉弦2.虚证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舌苔白滑,脉虚弦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舌质淡,脉濡弱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舌红少津,脉细数12、腹痛: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肝柴瘀血少腹逐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舌苔厚腻,脉滑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质红,苔薄白,脉弦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舌质紫暗,脉细涩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13、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脾胃虚参苓,肾阳四神肝乘痛1.暴泻1)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2)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2.久泻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舌淡苔白,脉沉细3)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舌淡红,脉弦14、痢疾:痢湿芍药疫白芍,寒湿不正阴连驻,虚寒桃真休息连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舌苔黄腻,脉滑数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15、便秘:热秘麻仁气六磨,冷秘温硫气虚芪,血润阴增阳济川1.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舌红苔黄燥,脉滑数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舌苔薄腻,脉弦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舌苔白腻,脉弦紧2.虚秘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舌淡苔白,脉弱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舌淡苔白,脉细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舌红少苔,脉细数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舌淡苔白,脉沉迟16、胁痛:胁痛郁柴胆湿龙,瘀阻血府肝络贯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舌苔薄白,脉弦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舌质紫暗,脉沉涩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17、黄疸:黄疸热茵湿五甘,胆柴疫毒犀角散,寒湿术附脾建中,湿四脾柴瘀逍鳖1.阳黄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舌苔黄腻,脉弦数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苔黄舌红,脉弦滑数4)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2.阴黄1)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2)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舌淡苔薄,脉濡细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苔腻,脉濡数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舌苔薄白,脉细弦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4.急黄:犀角散18、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血四物,肾元痰夏瘀通窍1.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证: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头痛证: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3)风湿头痛证: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苔白腻,脉濡2.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证: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数2)血虚头痛证: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3)痰浊头痛证: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4)肾虚头痛证: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舌红少苔,脉细无力5)瘀血头痛证: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19、眩晕:眩晕亢天气血归肾左,痰湿(浊)半夏瘀通窍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或数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4)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舌苔白腻,脉濡滑5)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20、中风:中风入络白丸子,风阳天麻阴虚镇,痰热桃仁痰火羚,痰浊涤痰脱参脉,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亏虚左地黄1.中经络证: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舌苔薄白,脉浮数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汤—舌红苔黄,脉弦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舌红苔腻,脉弦细数2.中脏腑证:a闭证:1)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2)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3)痰浊瘀闭证: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苔白腻,脉沉滑缓b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3.恢复期证: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苔滑腻,舌紫暗,脉弦滑2)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舌红苔细,或舌淡红,脉沉细21、水肿:风水越术毒豆毒,水湿皮苓湿热凿,脾阳实脾肾济武,瘀水互结桃物苓1.阳水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2.阴水1)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肾阳虚衰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22、淋证:淋热八石苇血蓟,气沉膏萆劳无比1)热淋证: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3)血淋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4)气淋证: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5)膏淋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6)劳淋证: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23、癃闭:癃膀湿正肺热清,肝郁沉香浊瘀当,脾气补春肾阳济1)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证: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4)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5)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24、阳痿:阳痿命门赞育丸,心脾归脾肝郁逍,惊恐启阳湿热泻1)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2)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3)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4)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25、郁证:郁证肝柴气郁栀,痰郁半厚心神甘,心肾天六心脾归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4)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血益气——归脾汤6)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26、血证:鼻衄热菊胃玉肝龙气血归;齿衄胃火清胃泻,阴虚火旺六味茜;咳血燥桑肝泻阴虚合;吐血胃热泻灰肝火龙气虚归;便血肠湿地槐气虚归,脾胃虚寒黄;尿血下蓟肾虚知,脾不统归,肾不固比;紫斑血热灰,气不摄归阴虚茜。
中医学笔记整理
中医学笔记整理中医学习笔记1、用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共研为细末,加生姜150克,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克,和匀,调成膏状。
每晚贴涌泉穴,7天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被高血压纠缠的苦恼就会随风而散。
2、在此,再向朋友们推荐一个经临床验证效果不错的单方: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红参5克。
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此方温阳散寒,适用于阳气亏虚引起的低血压。
3、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属水,性寒。
如果寒气侵入肾,两寒相遇,就如同雪上加霜,肾阳最易受损。
一旦肾阳受损,就动摇了先天之本,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等情况。
轻者使人重感伤寒;重者引起阳气暴脱,致人非命;急者则使得血脉闭塞,诱发冠心病和中风;缓者则使寒气慢慢沉积体内,形成许多慢性疑难病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4、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
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
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
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
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
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
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
5、风属于木,肝也属于木,风就最容易伤肝,肝也最容易动风;热属于火,心也属于火,热就最容易扰动心神;湿属于土,脾也属于土,湿气就最容易困脾;燥属于金,肺也属于金,燥邪最容易伤肺;寒属于水,肾也属于水,寒邪最易耗伤肾阳。
中医药知识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方法防治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我对中医药知识的一些自学笔记摘抄。
二、中医基础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物质所构成。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事物的动态平衡。
- 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中的不同属性。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2.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共同协调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经络系统与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中医认为,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等;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 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因素引起的。
三、中药学1. 中药分类- 根据药用部位,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 根据药性,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2. 中药功效- 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等。
- 止血:如白茅根、槐花等。
- 止泻:如山药、莲子等。
- 利尿:如茯苓、泽泻等。
- 止咳:如杏仁、川贝母等。
3.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 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四、针灸学1. 针灸疗法- 针灸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入细针,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
中医常识期末复习学习笔记(上)
我学习了中医常识,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期末了,特意整理笔记第1-50个知识点如下:1 . 西洋参入汤剂应另煎。
2. 多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的是复方丹参滴丸。
3. 男性患者,45岁,按诊腹部有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诊断为癥积。
4. 王某,女,55岁。
胃脘疼痛10年,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医生嘱患者平日进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遵循的养生原则是饮食有节。
5. 经典的养生原则不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6. 虚实辨证主要可辨别邪正盛衰。
7. 血与津液同源互化的理论基础是气化作用。
8. 关于里证的特点,都是慢性起病的说法是错误的。
9.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腹胀便秘。
10. 病人内热烦躁继而汗出而解,烦躁得减是病邪由里出表,疾病向愈的表现。
11. 小便频数急迫,排尿灼热涩痛,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为膀胱湿热之征。
12. 病人出现“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等症,为一派阳热偏盛的表现。
13. 病人先出现“阴虚内热”阴虚的表现,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阳虚的表现,所以属于阴损及阳。
14. 病人被辨证为体虚外感,此病情属于标本并重,既有正虚又有邪实,所以要扶正祛邪。
15. 扶正与祛邪同时使用,即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
16. 元气根源于肾,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7.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营气和津液。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18. 营气分布于脉内。
19.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20. 患者月经淋漓不止是因气虚不能固摄血液所致。
21. 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属于因地制宜。
22. 因人制宜是指在用药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
23. 阴阳偏虚时我们需要虚则补之,所以使用滋阴药。
24. 阳盛则热,热证出现热象,使用热者寒之的方法,当使用寒凉药物来治疗。
中药、方剂、针灸、中妇、中儿、中内复习笔记大全
中医针灸学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十五络脉: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椎至后发际3前额两发角(头维)9耳后两乳突(完骨)9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9胸剑(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两乳头之间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腘横纹至外踝尖16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一《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3.《黄帝内经》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立。
4.《难经》一一扁鹊(秦越人)。
5.《伤寒杂病论》一一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神农本草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理论。
提出“七情和合”理论。
7.《伤寒杂病论》一一所载方被奉为“经方”。
8.《脉经》一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一一王叔和。
9.《针灸甲乙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一一皇甫谧。
10.《诸病源候论》一一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一一巢元方。
1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一一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一一孙思邈。
12.《小儿药证直诀》一一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一一钱乙。
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一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七情内伤)、外因(外感六淫)、不内不外因(虫兽、跌打、中毒、饮食)。
1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寒凉派、攻邪派、补土派、滋阴派)。
15.《温热论》一一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一一叶桂(叶天士)。
1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①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②辨证论治。
17.五脏一八腑—五体一官窍一经脉心一小肠一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一一胆——期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一一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一—大肠—皮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一—膀胱一一骨一耳及二阴一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镜18.五脏六腑之大主一一心。
19.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20.精一一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一一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构成人类的本原。
21.气一一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一一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2.元气一一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必背重点笔记上篇总论1.西周时期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科,其中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
4.葛洪《肘后方》,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祛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
5.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6.《千金要方》提出了苦参治疗痢疾。
7.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8.薛己《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书。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春冬两季为多。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于时行病,具有较强传染病。
4、《仁斋直指方●诸风》首提感冒病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病因:六淫、时行邪毒病位:肺、肌表(二)病机:邪犯卫表,肺卫失和。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发热等。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考试版
.浊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1.痰饮1)22.悬饮121234十三、厥证蔽肝心《内经》:a突然昏倒,不知认人事;b肢体和手足逆冷《金匮》《伤寒》论厥,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明代《医学入门》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12二十一、呃逆病机: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内经》称呃逆为哕,认为是中上二焦病变《景岳全书》确定呃逆病名;《证治汇补》提出治疗法则治则:理气和胃,降气平呃实证1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本虚标实《内经》首提病名,又名癥瘕、痃癖、癖块《难经》积、聚区别,“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治则:坚者削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12.又称蜘蛛蛊病名首见《内经》水毒有关肺脾肾三脏受损,气滞、血瘀、水湿积腹内,本虚标实123345三十、头痛《伤寒》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见证《东垣十书》分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丹溪心法》补充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提出引经药《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头痛太阳:羌活、蔓荆子、川芎(头后部,下连于颈)阳明:葛根、白芷、知母(前额及眉棱)少阳:柴胡、黄芩、川芎(头两侧,连及耳部)厥阴:吴茱萸、藁本(巅顶,或连于目系)外感头痛123内伤头痛12345三十一、眩晕眼花)肝脾肾《素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上气不足”张仲景“因痰致眩”;《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风火痰虚”12345《素问》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撅《金匮》分中络中经、中脏中腑;李中梓分闭证、脱证王履分“真中、类中”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提肝阳化风,病理因素:虚、火、风、痰、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上犯于脑,本虚标实,上盛下虚1.中经络1232.中脏腑3124125三十三、痉证1234567三十四、疟疾病机:感受疟邪,邪正相交表现: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神农本草经》常山、蜀漆治疟;《肘后备急方》青蒿、砒石治疟1234《素问》治疗:去苑陈坐…开鬼门,洁净府朱丹溪分阳水、阴水;《景岳全书》鉴别水肿及气肿阳水14阴水15三十六、淋证首见内经,《诸病源候论》提出病位肾和膀胱,“肾虚膀胱热”病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治则:12345)6于《内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最早用葱管导尿记载《外台秘要》首创用盐及艾灸等外治法治疗癃闭朱丹溪提出探吐法(提壶揭盖法)治疗癃闭(桔梗、前胡)实证1234虚证12三十八、腰痛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123《内经》首载病名,“风寒湿三期杂至”(行、痛、着痹)治则:祛邪活络,缓急止痛风寒湿痹1234567《内经》“肺热叶焦”“治痿独取阳明”《丹溪心法》“泻南方,补北方”补肾清热12345能失调调理阴阳,补虚泻实(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123456四十二、消渴3兼证12342.血虚1233.阴虚123454.阳虚123瘀1)2)3)4)。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中医学重点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阶段,分为《素咨询》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针灸甲乙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7、宋金元阶段百家争鸣:(1)南宋-陈无择《三因方》,提出“三因学讲”,是对宋代往常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进展妨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验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金元四大伙儿:(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火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3)李杲:“补土派”,治疗善用补益脾胃之法;(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落火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阶段;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是一具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且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妨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0、辨证论治: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慷慨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办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缘故、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依照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办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要紧包括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算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 方便总结版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总结版
概述
本文整理了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的总结版。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内科疾病的
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学说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脏腑学说描述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 中医内科疾病通常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针灸和
中药调理等。
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确定治疗方
案,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中药,针灸是利用针刺和刺激穴位来调节气
血运行,中药调理则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中药调理来改善患者的健
康状况。
发展趋势和前景
-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响下,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医内科学的研究也在探索中医药在
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以上是对中医内科学的整理笔记的简要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
帮助。
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中医内科学教程. 出版社,年份.
2. 王五,赵六. 中医内科学概论. 出版社,年份.。
中医笔记汇总.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53.“气之根”是指:肾。
54.“气之主”是指:肺。
55.“先天之本”是指:肾。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 方便查阅版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查阅版
简介
此文档是关于中医内科学的整理笔记,旨在为读者提供方便查
阅的资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供读者参考。
五脏六腑
中医内科学以五脏六腑为基础,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特定的
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
病因分型
中医内科学中,常通过病因分型来确定疾病的起因。
病因包括
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每种病因都对应着不同的病理变化和
治疗方法。
诊断要点
中医内科学中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并结合患者
的病史、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常见疾病与治疗
在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尊重传统中医理论,不盲目排斥或绝对依赖。
- 注重观察患者的整体病情,而不只关注个别症状。
- 确保中医诊疗行为合法,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是中医内科学的整理笔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需更
详细的内容或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或相关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⒈生理上的恒动观⒉病理上的恒动观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三、辨证论治(一)辨证与论治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二)辨证与辨病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中医认知与思维方法1思外揣内、以表知里——黑箱2援物比类3心法和顿悟4试探和反证★阴阳属性:抽象性、相关性、普遍性和相对性阴阳的相互转化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阴阳相互制约: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阳互根互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所谓“五行”,如同“阴阳”一样,它也不过只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木:木曰曲直。
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来形容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火:火曰炎上。
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土:土爱稼穑。
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金:金曰从革。
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水:水曰润下。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人体的五脏与五行属性归类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
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相乘的次序同相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原因:其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被克方)本身虚衰/不足,如土虚木乘;其二是五行中某一行(克方)过度亢盛/太过,如木旺乘土。
滋肾阴以养肝阴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疏肝健脾补脾利水★藏象学说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条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与胆相表里。
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在窍为目,肝在液为泪。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主神志: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生理活动的功能。
与小肠相表里。
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脾气主升:升清和升举内脏。
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与胃相表里。
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在液为涎(较清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条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司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调节水液代谢。
与大肠相表里。
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窍为鼻,心在液为涕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肾能贮存、封藏精气。
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气化作用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自然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与膀胱相表里。
肾在志为恐,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在窍为耳和二阴,心在液为唾(较稠厚)21 三焦部位划分①上焦如雾: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②中焦如沤:中焦包括脾与胃,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
③下焦如渎: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
22 奇恒之府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
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藏精气而不泻”而与脏相似,既区别于脏,又不同于腑,故把它们称作奇恒之腑。
23 (肾)为先天之本24 (脾)为后天之本25 气的分类与分布元气:原气、真气。
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宗气。
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营气。
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卫气。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
26 血的生成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
27 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旺则血旺;气虚则血虚。
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
③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
气足则血运脉中;气虚则出血。
28 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血脱则气脱。
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
血虚则气衰。
29 阴虚则(内热)30 阳虚则(外寒)31 病因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2.分类⑴外感致病因素⑵内伤致病因素⑶其他致病因素32 四诊的概念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闻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33 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34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纲领病位——表证、里证病性——寒证、热证邪正胜衰——实证、虚证类别——阳证、阴证(八纲辨证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割,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错杂)35 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36 基本的治法-“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概念: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
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
补法,也叫补益法。
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大法消法,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
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
)37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
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1草药——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中医药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药物。
2为什么古代将药学称为“本草”?中药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其中植物类药材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3. 什么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8 药物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