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为了更好地为思品新课程的实施服务,积极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资源,进一步提高已有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初中思想品德标准》提出,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对课程资源更高的要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师,也包括学生自身,要求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这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课程资源及其类型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如此众多的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来源,把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物性特征,把其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根据资源的性质,把其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把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等。

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思想品德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使其具有如下特性:1.广阔性, 2.综合性, 3.可探究性, 4.亲和性, 5.开放性,三、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

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①搜集、分析信息,让学生提前动起来初二教学法律常识时,只有通过与具体案例结合,学生才学得有趣,学得灵活,印象深刻。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效上也有所不同。
二 、思想 品德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l 、体现思想品德 学科特点的需要 思 想品德课 的教学 内容直接 、充 分地体 现德 育因素 ,
具有鲜 明的 时代 性和社 会性。思 想品德课 的培养 目标是 引导学 生树 立正确 的人生观 、价 值观 、世界观 ,培养 良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乙维扬
【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暂新课题,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决定了
其课程资 源具有 自身特 点,有效 开发 开发思想品德
教材 资源;注重课 堂教 学动态生成资源 ;广泛开发人 力资源 ;衔接 网络 信息资源 ;创造课 外实践活动资源 ,以提 高思想
和 完 善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服 务 的 , 因此 思 想 品 德 学 科 与 其 他
学科不 同,时代性非 常强 。
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初 中思 想品德课 的特殊性质 、
( 3)广 泛性。 中学 思想 品德课 的性质和 功能决定 了 其课程 资源 程的广 泛性 ,作 为思想 品德课程 资源 ,它既 具 有校 内的,又具 有校 外 的 ; 既有知 识性 的,又 有情感
资源是课程 设计、编 制、实施和 整个课程 发展 过程 中可 以利用 的一切人 力、物 力 以及 自然 资源 的总和 ” 笔者 。 认 为课程 资源就 是为实现教学 目标可 以利用 的一切因素。 就 中学思想 品德这一 专 门的课 程来讲 ,思想 品德课程 资 源就 是 以思 想品德课 程标准 为依据 ,为完成其 教学 目标 可以利用 的一切 因素 的总和。 2 、思 想品德课程 资源的特点 ( 德智 共存性。德 智共 存性是思 想品德 课程 资源 1) 的基本特性 。这里 的 “ ” 德 ,是指 思想 品德。“ 思想 品德 课 要促进学 生思想 品德的发 展 ,这是 思想品德 课最 为旗 帜鲜明 的课 程理念 ,是思想 品德课 的本质特征 ,也是该 门课 程性质 的根本标 志。 ”⑧ 这里 所谓 的 “ ” 智 ,是用来 支撑 学生思 想品德发 展的 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 知识、基本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品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同时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

”就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而言,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应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如在教材编写上没有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同时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于教学,但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极度缺乏,就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

所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重要的途径,是落实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推进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研究的目的: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以往认为农村校本课程资源贫乏的认识和目前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当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在研究中紧密结合地方及学校实际,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素质教育之一。

特别是随着中学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越
来越突出。

但是,现实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的不足,教材的局限性等。

因此,如何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有效途径,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
研究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研究目的:
1. 分析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问题所在;
2. 探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模式,解决问题;
3. 提高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
研究范围:主要研究中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案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四、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
1.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解决实际教学上的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提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储备大量的经验和数据资源。

以上为本人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基础信息,编写的开题报告,仅供参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宁夏中卫市第三中学倪春华一提到课程资源,许多老师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材,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其实,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是课程资源。

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一、尝试以教材为主的开发模式,即依托思想品德教材利用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教学中强调文本与师生的对话。

无论是在教材的使用上,还是在课堂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新课程都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即打破原来的把教材当圣旨,按照教材的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

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应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开发与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经老师筛选呈现出来,也叫“二次开发”。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展思想品德学习的途径,拓展思想品德学习的时空。

二、尝试以学生为主的开发模式,即围绕着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利用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资源除了教材外,还包括学生个体的生活素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也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学生与家长相处、与伙伴相处或独自活动时,都伴随一种经历与体验,这些经历与体验具有不重复性。

当教师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利用时,学生的这些经历与体验就会被调动,进而重新内化,形成新的生活体验。

小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课题研究缘由1.新课程改⾰的要求和教师教书育⼈的职责“课程资源”是新⼀轮课程改⾰中提出的⼀个重要概念,新课改中,教科书不再是唯⼀的课程资源,教学也不再只是教教材,⽽是⽤教材来教。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对新课程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定,也是所有教师必须履⾏的职责和研究的课题。

2.实现思品学科课程⽬标的需要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资源能否多维度切⼊,内容是否丰富⽽富有价值,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标实现的⽔平、范围和程度。

学⽣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摒弃教材内容的机械搬运和教材观点的简单灌输,必须要在学⽣丰富的体验、感知、和践⾏中形成,因此我们要建⽴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课题研究重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是⼀个涉及教师、学⽣、教材、教学等多维度课题,结合地区、学校实际,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依托教科书,围绕课程⽬标,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计”。

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突显学科性质的教材⼆度开发与利⽤上。

三、课题研究拾贝(⼀)挖掘与深化即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重点挖掘教材的隐性思维结构、学⽣的⽣活经验和情感因素。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且可以充分发挥思品学科的育⼈功能。

⽰例如下:⼋年级上册《我知我家》按教材的安排来学习,势必会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标”,所以我们要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在认识⾃⼰家的同时,特别要了解⾃⼰的⽗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的优秀品质,⽴志为家庭做贡献。

这样把“家风”的传承引⼊课堂,起到良好效果。

(⼆)删减与补充思品教材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滞后性。

教材选择的材料、案例从时间上来说,⽐较过时、陈旧,很难反映时势;从空间上来说,很难兼顾校情和学情,更难深⼊学⽣的真实⽣活,引发情感共鸣。

课题《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前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路径。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分析- 学生对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态度和反馈调查- 教师对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体会和问题总结- 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述与分析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问卷调查:对初中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认知和反馈。

- 访谈:与一定数量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体验和建议。

- 文件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学校教学文件和教辅材料,了解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

5.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6. 研究计划预计本研究将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和调研准备- 第二阶段(两个月):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收集- 第三阶段(一个月):数据分析和结果整理- 第四阶段(一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初稿- 第五阶段(一个月):论文修改和完善,最终报告准备7.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需遵循学术引用规范]以上为《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计划,希望能通过本研究对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改进。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开题报告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开题报告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校本教学是指在校内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对于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可行性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探索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可行性和意义。

2. 分析校本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状态和影响。

3. 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

4. 探索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效果与影响。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教学目标。

2. 校本教学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4. 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估与影响分析。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对现有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和校本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研究现状。

2. 教学观摩研究:选择几所中学进行教学观摩,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 实践教学研究:在一所中学开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4. 问卷调查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和评价。

五、预期成果1.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校本教学的实施方案。

2. 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的实施效果与影响,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方向。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与实践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与实践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与实践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的改革也日益深入。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教育部门也在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品德素质教育,使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因此,对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和实践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资源整合和实践对策,旨在为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撑。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 如何优化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资源整合?3.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实践对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4. 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实践对策?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和实践对策的研究。

步骤如下:1. 研究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实践情况。

2. 进行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案例研究,探讨其优点和缺点。

3. 进行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实践对策的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4.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完善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资源整合和实践对策。

四、研究预期成果1. 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和实践对策研究,探索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和方法。

2. 建立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提出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实践对策,以加强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 为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1. 引言1.1 现状分析农村初中是农村教育中的一环,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

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对于道德与法治的重视意识,存在道德观念模糊、法律概念不清等现象。

乡村风气浓厚,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和陋习对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构成负面影响。

农村初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和深入。

1.2 问题意义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是农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反映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学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激发农村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促进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过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可以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提升。

通过深入研究乡土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式,可以为农村初中教育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珍惜和保护乡土资源。

通过调研乡土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初中提供借鉴。

分析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挑战及对策,有助于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乡土资源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思想政治课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去开发和利用好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则是推进思政课有效实施和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举措。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针对思政课的特质和学生需求,建立起高效的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共享、使用模式,为提高思政课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它们的种类、形式和特点。

(2)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探讨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利用研究,分析它们的使用状况,发现利用过程中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

(4)基于以上分析来探究如何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共享、使用模式。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实证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如下:(1)对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

(2)对思政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3)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关于如何建立高效的资源开发、共享、使用模式的建议。

(4)完善研究框架和模型。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具有可行性,原因如下:(1)该研究主题对当前高等教育中的思政课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在研究方法方面,文献调研法、实证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均为学术界和业界所广泛接受和运用的方法。

(3)研究可行性高。

本研究的实施只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调研和分析,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和学校共同开展调查和实践。

六、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的进度计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主要是进行文献搜集、整理和筛选。

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变成 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 让 我们处处留心 , 善 于观察 , 开发利用好 自己身边 的校本资源 , 让 这些 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 “ 活” 起来 、 学生
真正“ 动” 起来, 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 张 玉杨的例子 : 张玉杨8 岁 时被确诊 为发育性双侧 髋关节 脱位 , 关节 活动受
限, 肢体缩短 , 如不及时治疗 , 身体就会残疾 。 她勇敢地和疾病作 斗争 , 先 后接受 了牵引复位 、 支架 固定 等8 次 手术 ; 又经历 了艰难痛 苦的康 复锻炼 , 从练 坐到练 走, 由用 双拐到用单 拐 , 腋 窝磨 肿了 , 手掌磨 出茧 了 , 她都 咬牙 坚持着 , 从不叫苦 叫累。 因为她渴望能够早 日重返校 园, 和老师 同学一起学 习。 张 玉杨 的事迹不仅 让学生懂 得了什 么才是真正 的 自强 , 更重要 的是在走近张玉杨之后 , 学生们学会
可 雪强 立. 电 / 2 0 1 3 . 3
出问题 “ 我校师生支援灾 区的行 为体 现了什么美德” , 引导学 生明 白这就 是我们 应该 尽的道德义务 , 即“ 法律鼓励做 的 , 我们积极去做 ” 。 而 后让学生思考 并回答 “ 我 国法律提倡 和鼓励公 民实施 的行为还有哪些” 。 在学 生回答之后 , 又展示一些 我校 学生参与的一些活动照片 , 如参与文明城市 的创建 、 帮助孤寡 老人 、 参 观科 技馆并积极进行小发 明、 小创造等 , 再 提出问题“ 我校 提倡和鼓励学 生这样做有 什么意义 ” , 让学生进行思考 。 像这样进行照片展示和问题设置 , 不仅仅是让学生 明 白自己应积极履行 的道德义务有哪些 , 同时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 、 爱 学校的教育 。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一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建议我们必须用代莱视角去对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高至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做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特别强调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展开中国杰出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特别注意展开文明犯罪行为的养成教育”。

狠抓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就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建议,就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1、“习惯”,就是指人对于某种提振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构成的类似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就是在生活中构成并逐渐巩固下来的。

犯罪行为科学研究说明:一个人的犯罪行为大约只有5%就是属非习惯性的,而剩的95%都就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著绝对的影响。

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道:“什么就是教育,直观一句话,就是必须培育较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表示:“习惯同意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就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错误资源”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错误资源”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错误资源”利用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大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大的育人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学生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如迷信、盲从、极端激进等非正常的心态和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如不合理的言论和态度)来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利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研究利用错误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分析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
4.探究利用错误资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挖掘错误资源中的教育价值,并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教育实践经验。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
1.全面地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影响;
2.揭示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3.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和实践探索;
4.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校本课程资源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

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校本课程资源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

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校本课程资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摘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词:课程资源思想品德实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入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的技能。

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展现个性.由于目前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应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教科书的适用性和有效率降低了。

所以农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制订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的、重要的途径,是落实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推进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法.本文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即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及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其他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可供学校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开发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指出开发和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意义策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把教材当做唯一的教学资源,没有适当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质量较低[1]。

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话题。

一、开发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1.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由于地区、环境及风俗习惯等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教师教学经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可以削弱地区、环境等给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一味依赖教材讲解教学内容,不仅会缩小学生的知识范围,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开发利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1.有效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开放的资源观,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

因此,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探讨教师教学方法、教材资源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
1.调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材资源是否充足等问题。

2.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3.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进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等,以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的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以及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等情况。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将深入了解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师教学方法、教材资源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将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塘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塘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塘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改革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成长的场所,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而校本德育课程是一种体现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形式,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成为许多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以上塘中学是一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所初中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学校在实施校本德育方案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资源。

因此,本研究选取以上塘中学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探究其在德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其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际应用和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为基础,对校本德育课程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2.通过对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德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3.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校本德育课程资源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影响;4.结合研究数据和实践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议,为其他学校开发利用校本德育课程资源提供借鉴。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进行文献调研,在国内外学术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校本德育课程的概念和发展现状;2.选取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资料收集,了解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和实际应用情况;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以上塘中学学生对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4.以研究数据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针对以上塘中学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完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品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同时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

”就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而言,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应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如在教材编写上没有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同时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于教学,但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极度缺乏,就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

所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重要的途径,是落实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推进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以往认为农村校本课程资源贫乏的认识和目前课程过
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当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在研究中紧密结合地方及学校实际,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和科技创新
2、研究的意义: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对于改革思想品德教学理念、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保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开发与利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农村学校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建立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思品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加深农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激发农村中学生对思品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德育新途径,达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内化作用,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的理论: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每一所学校为之奋斗的目标,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应为学生发展尽可能地提供必要的条件。

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因此,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发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最优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条件,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生力军,课程改革的首要工作就是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促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往,教师仅仅是课程忠实的实践者。

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思考、合作、探究、创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还成为课程的创建者。

在开发资源、创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经过理论的学习更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技术,在合作实践的同时,转变了教学行为。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课程的创建加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满足了教师的成就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校本课程理论:校本课程是以“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

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教师的个性得到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因此,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需要。

4、构建有效课堂的理论:有效课堂的构建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即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活动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真正做到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合作交流。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推动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是指国家规定设置的以校为本,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教师按照一定的课程编制程序而开发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所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内容;
2、讨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3、探索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研究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4、探索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教材的编写及使用,并编写具有本地及本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各个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有的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其关注点仍然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而对于如何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制度建设关注的却比较少,对城市学校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农村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却比较少。

本课题的研究预计有以下两点突破:
1、根据农村教育教学实际,探索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地域特色与校本特色,初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探索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2、探索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教材的编写及使用,并实际编写具有望江县及本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

六、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全部是我校教育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及学术成就,且年富力强,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研究探索的热情。

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有利于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组长及各备课组长的参与将有助于促进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教育教学基础之上。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在资料的收集打印、电子设备的提供、会议研究的开展及实际调查研究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活动、各种材料及研究进程会在“周文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网站()上公布。

七、课题组分工
徐国应:组长,负责课题规划,组织领导及协调,经费的保障。

周文华:执行组长,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课题研究校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何文华、余巧霞: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校本教材的编写。

胡庆梅、徐洁冰: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论文及案例的撰写。

徐林恒: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分析报告的撰写。

八、课题研究计划
(一)主要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课题设计,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具体内容是学校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选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申报课题;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

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对本课题进行全面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具体内容是探索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与模式,教师写出研究论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思想品德校本资源,将本校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论文、心得体会及教学案例存档。

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评估。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整理汇总相关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写出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编写校本教材,对课题进行终结性评估。

(二)最终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分析报告
2、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及教学案例
3、课题研究校本制度
4、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