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课

合集下载

《圆认识》评课稿(集合18篇)

《圆认识》评课稿(集合18篇)

《圆认识》评课稿(集合18篇)《圆认识》评课稿(集合18篇)《圆认识》评课稿1“圆的认识”一直是老师们研究的典型课例,本次优质课又是这一内容教学的比拼,又一次领略到了老师们的智慧,感触颇深。

一、组织教学应该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

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完全可以看课本自学,何需老师花时间“表演”。

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一回、体验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努力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

上课的四位老师都用到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骑车、寻找宝物”等基本活动,给学生视觉和触觉上的充分体验。

二、寻宝活动是让学生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很好的学习活动。

“寻宝”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游戏活动,只要“寻宝图上的提示语”设计用圆的特征,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基本活动结合在一起了。

宣峰老师的“寻宝活动”设计首尾呼应,让学生通过“寻宝”很深切地领悟了圆“一中同长”的特征。

三、抓住学习线索,重点突出、学习全面。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要认识很多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要想在一节课时间里清晰透彻地让学生掌握,需要老师有精当的教学设计,才能是同学们轻松地学会。

因此,老师备课必须“深入”,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突破口,使学生轻松地展开学习,称之为“浅出”。

圆的各部分名称虽然也有出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不必安排时间进行探究,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等特征就必须安排探究时间,所以,认识各部分名称只要求认识,教师就可以以安排学生探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为主线,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今天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老师心中定下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此时,学生的学习感受是“浅”,他们只要完成一个任务,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深”,他们学会了很多。

《圆认识》评课稿2今天有幸听了王雅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圆》,感觉收获挺大。

圆的认识评课稿(9篇)

圆的认识评课稿(9篇)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稿(9篇)圆的认识评课稿1教研组今天的教学研究活动,全体数学老师聆听了朱建平老师的新授课《圆的认识》,朱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四大理念:1、数学生活化使教学更加有效: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牛吃草,在了解了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在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首先采用牛吃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圆是由无数的点围城的曲线图形,然后在了解学生已有对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各部分名称。

2、利用学生动觉智能来促进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使教学更加有效。

这个理念在教师的本堂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圆的对折;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画圆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和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感性认识增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主动的建构。

首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然后开展交流讨论。

交流分两层次:第一层是,全班讨论圆的特征;第二层是,与古人的“圆,一中同长也。

”进行交流。

如此,进一步明晰圆的特征,并且渗透了思想教育。

3、在画圆的技能培养过程上,采取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总结画法,然后在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中初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4、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

引用生活中学生喜欢的投圈游戏,让学生解释围成圆形能使游戏更公平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

而且引导画游戏中的这个圆,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本堂课的建议:圆的单元我们班学生已经学完,根据学生学习结果反馈,感觉圆的特征、直径和半径的数量关系等基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整堂课效果反馈下来学生也掌握得非常好,朱老师是不是可以在以下方面再强化一点。

1、学生作图的规范性。

对于有数据要求的画圆,标出O,写上r=厘米。

2、圆的部分特征要强调在同圆和等圆中。

3、新课拓展方面:用好课本的做一做,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圆的特征来探究怎么在现成的圆中、圆内外最大和最小的正方形,来找圆心,直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教材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然后讲圆的画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通过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圆的认识评课稿

圆的认识评课稿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稿课堂是教师实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孩子们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认识评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圆的认识评课稿一、从游戏引入,领略圆的美。

课始的引入执教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做游戏,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从肢体阅读图形开始,让学生从袋子中摸图形,从接触中感受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

其次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

最后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

记得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

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

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第一层动手操作执教者让学生两次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

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

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

然后进行剪圆。

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

第二层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学习。

再读读书上的说法和判断哪些是直径、半径中进行巩固,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

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欣赏“地球是个美丽的圆”视频课件。

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生:这些圆形的物体太美了。

师:圆形的物体真美,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物体上看到有圆呢?生:汽车轮胎、易拉罐、硬币------。

师: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朋友,好吗?(板书课题:圆)你想研究点圆的什么呢?生:圆的意义,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如何画圆等。

师:孩子们想研究的真多,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画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好吗?二、初步感知,学会画圆。

1、什么是圆?师:孩子们,以前我们认识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它们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有什么不一样?生: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动手操作,学会画圆。

师: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也说过: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同学们想画圆吗?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圆。

(1)用你身边喜欢的物体快速地画一个圆。

学生操作后展示。

说说是用什么画的。

师:大家利用不同的物体画圆,所画的圆大小一样吗,假如我们在学习中要画不同大小的圆,可能把所有的物体都带上吗?方便吗?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画圆工具,它是圆规。

(2)认识圆规并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上面还设计了一个手柄,便于使用。

《圆的认识》评课稿

《圆的认识》评课稿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稿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我们该怎么去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认识》评课稿篇1今天听了周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感受很深。

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很好效果。

可以看出周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时候做了很多的打磨,听了这节课,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的方向,下面简单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一、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与特征。

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零起点”,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周老师从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出圆周上的点到中心点都一样长,这就是学生对半径的特征的直观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

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

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

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

《圆认识》评课稿[经典15篇]

《圆认识》评课稿[经典15篇]

《圆认识》评课稿[经典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认识》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认识》评课稿1《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初步感知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面图形圆(曲线图形)。

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陈鹏开老师的一节课让我获益匪浅,他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我耳目一新。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学生虽已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可以看出陈老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教师一开始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探究新知。

老师:同学们,我们先观看一个视频课件“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这些圆形的物体太美了。

老师:是啊,圆形的物体真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圆形的物体,比如汽车轮胎、易拉罐、硬币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圆这个朋友,好吗?(板书课题:圆)你们想了解圆的哪些方面呢?学生:圆的意义,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如何画圆等。

老师:孩子们想了解的真多,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画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好吗?二、初步感知,学会画圆。

1.什么是圆?老师:孩子们,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老师:它们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有什么不同?学生: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动手操作,学会画圆。

老师: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同学们想画圆吗?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圆。

1)用身边的物体快速地画一个圆。

学生操作后展示,说明用的是什么画的。

老师:大家利用不同的物体画圆,所画的圆大小一样吗?假如我们在研究中要画不同大小的圆,可能把所有的物体都带上吗?方便吗?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画圆工具,它是圆规。

2)认识圆规并尝试用圆规画圆。

老师: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上面还设计了一个手柄,便于使用。

张齐华圆的认识评课稿(共6篇)

张齐华圆的认识评课稿(共6篇)

篇一:圆的认识案例分析《圆的认识》案例分析桂林市穿山小学冯嘉莉2007年11月8日在西南大学参加“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张老师从时空、内容、方法和数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演绎、拓展和延伸。

张老师的课堂是人文的课堂、文化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以下是对张老师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

【案例】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然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

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猜猜看。

生:一样长师: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得怎么样?生:自豪、震惊。

师:特别的自豪,特别的骄傲!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

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如图②)。

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③),认识吗?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④)。

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

生: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圆认识》评课稿范文

《圆认识》评课稿范文

《圆认识》评课稿【范例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认识》评课稿1一、从图片引入,领略圆的美。

开始的引入执教者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

接着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等)。

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

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

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感受到了圆的“完美”。

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圆的“完美”。

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

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

圆的认识评课稿(共6篇)

圆的认识评课稿(共6篇)

篇一:圆的认识案例分析《圆的认识》案例分析市穿山小学嘉莉2007年11月8日在西南大学参加"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数学王子"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老师从时空、容、方法和数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演绎、拓展和延伸。

老师的课堂是人文的课堂、文化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以下是对老师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

【案例】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然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

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猜猜看。

生:一样长师: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得怎么样?生:自豪、震惊。

师:特别的自豪,特别的骄傲!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

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如图②)。

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③),认识吗?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④)。

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

《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

《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大家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大家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纸片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图片《美丽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

一、直观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圆1、谈话:今天这节课丁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

2、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图片《美妙的圆》,现在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看到了圆?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片,球的一个切面是一个圆形。

3、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圆是由曲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曲线图形还有吗?二、动手操作----画圆中感受圆1、想办法画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说说是怎样画的。

归两类:一类借用物体的圆面描画,一类用圆规来画,你觉得哪种更好些?2、介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3、用钉绳画圆。

师生比赛,学生用的绳是有弹力的。

思考:要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强调:绳的长度不能改变。

那用圆规画圆呢?关键是什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4、思考: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画圆时要定点、定长。

介绍圆心(o )、半径( r)、直径(d )。

指出: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

揭示: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问: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就是什么?出示定义:圆心: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指出这条绳子的长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它画下来。

用圆规画圆时半径在哪里?出示定义: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你还能找一条半径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他对不对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直径。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10篇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10篇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10篇圆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3)用三角尺;(4)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热】《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圆的认识》评课稿1一、从游戏引入,领略圆的美。

课始的引入执教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做游戏,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从肢体阅读图形开始,让学生从袋子中摸图形,从接触中感受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

其次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

最后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

记得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

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

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第一层动手操作执教者让学生两次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

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

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

然后进行剪圆。

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

第二层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学习。

再读读书上的说法和判断哪些是直径、半径中进行巩固,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

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

圆的认识法评课稿(精选3篇)

圆的认识法评课稿(精选3篇)

圆的认识法评课稿(精选3篇)圆的认识法评课稿篇1在小学数学大纲里,关于圆的教学相关要求有以下一些:(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

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

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

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6.认识圆,会画圆。

关于教学任务,老师们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纲提出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有效教学”的提供了思考:1、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并发现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等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活动曾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圆的各部分及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圆规、圆片、硬纸片、直尺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观察图片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圆片,请大家欣赏
(师出示一些由圆组成的图案)
师:看了这些图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或者都跟什么有关系?
2、揭示课题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圆,正如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神奇而美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圆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
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展示圆片图形: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3、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4、观察55页主题图,看看谁从图中找到的圆多?小精灵向我们提出什么问题?
5、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来,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做几次。

(生模仿)
师:仔细观察这些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演示)对,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而且这个点在圆的中心,我们把这个点就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圆片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2)认识直径和半径
自学56页文字内容,然后指名汇报
师强调: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心,也就是都通过圆心,而且它们的两端都在圆上,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生画出一条直径。

在圆中,除了直径以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线段,叫做半径,师强调半径的概念,并画出一条半径,用字母r表示。

(3)探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利用手中的圆片,可以用画一画、量一量等方式在小组内研究一下。

生动手探究、汇报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 r= d/2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相应板书
(4)半径(直径)、圆心的作用
出示圆心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认识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出示大小相同,圆心不同的两个圆,认识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四、学会用圆规画圆。

(1)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特征,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画个圆,你准备怎么画呢?
生:用圆规画。

生试画、师板演。

(2)展示学生画出的圆,
(3)小结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4)同学们学会用圆规画圆了吧?
五、课堂总结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神奇,在他的身上还藏着多少数学知识呢?我们下节课来探究。

评课
该课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本节课教师没有绑住孩子的手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

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老师
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只是圆上、圆外、圆内知识缺乏介绍,致使学生总结半径、直径的概念时,说不清楚;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缺少了测量、发现的过程;“画圆”这一环节时间过于仓促,学生训练的少了些。

育新小学:李春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