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合集下载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回头遥看来时遇雨的地方,不管它风雨或晴天。

[出自]北宋苏轼《定风波》《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 )三月七日②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③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已而:不久。

⑤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

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得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进一步写到整个人生,表达了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

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

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

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

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达观的、超然的思想: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

“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

苏轼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

“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我们以为它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

可是苏东坡说不要理会它,这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

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它们全都否定了。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

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

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打击。

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

但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麻木迟钝地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

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1、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资料:苏轼(1037~1101)享年64岁,又名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翻译:(小序未翻译)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2、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

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

”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②也。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

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完善初中古诗,宋词三百首,春天,写雨,旷达,言志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译文及注释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展开阅读全文∨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展开阅读全文∨中心思想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有用没用完善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有用没用完善参考资料: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7-68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

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已而:不久,一会儿。

2
翻译:
三月七日,
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
避雨的工具之前已经舍弃了,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
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所以写了这首词。

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
一边悠然徐行。

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
谁会怕!
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

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
我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
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
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
“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

《定风波》苏轼解析和赏析

《定风波》苏轼解析和赏析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是古人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变”。

有些人不是被雨打败了,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

“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的洒脱,衣服打湿了,却没有东窜西躲,唱着歌,吟着诗,慢慢向前走,没有停下来。

有竹杖芒鞋比骑马还轻快,我不怕外边一切风雨的变化,我是准备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

寒冷的春风把酒吹醒,雨后一阵风来,觉得有点冷,而山头却出来一轮西沉的斜日的光亮,迎面照射过来。

再回头看一下刚才走过的道路,“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苏轼所说的“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再大的打击我也不怕。

风雨阴晴得失,对我是一样的。

很喜欢苏东坡这种在挫折中豁达的襟怀。

苏东坡少年时代有两种个性,一个是儒家“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

他的父亲苏洵喜欢到外边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

一日,苏东坡读到《范滂传》,内心很激动,问他母亲:他日儿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所以,他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

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从不盲从于当权的那一派。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 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翻译二】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创作于沙湖道中遇雨之时。

这首词以作者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吟咏自然、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苏轼经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到黄州。

在此之前他是被皇帝钦点的宰相之才,可如今却成为一个无权散官。

落差之大背后一定少不了争议、纷扰甚至骂声。

所以穿林打叶声不仅仅是雨声,也是此时他人生中的杂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你才能从那种混沌迷茫的困境中抽离出来,进而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秩序。

下了雨大家都在躲雨,他却觉得不如大声吟啸慢慢走。

芒鞋也许比车马慢,但胜在轻便自由。

这三句看似轻巧实则带着骨气,写的非常叛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的景象,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接下来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则是前一句的延伸,表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以此反映出苏轼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乐观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两句词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借竹杖、芒鞋、蓑衣等意象,进一步传达出其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

而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过去,就会迎来阳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词作中的佳构,其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回头遥看来时遇雨的地方,不管它风雨或晴天。

[出自] 北宋苏轼《定风波》《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已而:不久。

⑤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

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得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进一步写到整个人生,表达了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词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即公元1077年写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定风波》的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定风波》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抒发豪情的词。

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和个人豪情壮志。

词的开头,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为引子,以借景抒怀的手法展现出自己无拘无束的心态,婉转地表达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接着,“竹杖芒鞋轻胜马”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步履轻盈的情景,从而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豪情。

下面几句中,苏轼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形容春寒,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旧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眷恋。

最后一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抒发了对过去的惋惜,又展示了对未来的从容。

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了苏轼快意人生,不爱世间荣华的态度。

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词中的豪情壮
志更加真切可感。

这也是苏轼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苏轼《定风波》以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
苏轼豪情壮志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同时展示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凡
尘不染的态度与情怀。

这也使得词作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译文及注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译文及注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原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照翻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苏轼全诗赏析

定风波苏轼全诗赏析

定风波苏轼全诗赏析
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旷达超逸的诗篇,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波折时的旷达与坚韧。

全诗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为不要理会风吹树叶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前行。

这两句诗意境高远,表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观。

接下来的两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苏轼的坚韧与勇气。

他不仅能够面对人生的波折,甚至能够面对风雨的侵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操守和尊严。

最后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为春寒料峭,喝点酒才能清醒过来,天气微冷,但见山头斜照的阳光迎面而来,十分温暖。

这两句诗表现了苏轼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他也能够怡然自得。

总的来说,苏轼的《定风波》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波折时的旷达与坚韧,他在诗中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原文及赏析1原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古诗简介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

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翻译/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

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鉴赏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

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

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

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

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

”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

“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序)宋●苏轼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古代文人经常借诗咏怀,苏轼的《定风波》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首词,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一起来学习吧!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
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

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芒鞋,即草鞋。

谁怕,有什么可怕的。

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

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

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

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
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

“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

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

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

“相迎”二字见性情。

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

“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

向来,即方才的意思。

“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

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

“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

方才遇雨时,词人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

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但在词人心中却无晴雨,因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词人始终是泰然自若的。

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
体现。

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有类释家的先“执”后“破”。

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

如果将上片的结句比喻作禅宗里神秀和尚的偈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则苏轼此时“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一),似乎顿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态。

现在雨过天晴,一切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词人这才回到真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这也才是真正的彻底的“破”。

在苏轼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馀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象。

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

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由于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两句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

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

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

“本
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

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

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

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的下片:“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行人(指作者自己)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的存在,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苏轼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他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