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复习题原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题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037926376baf1ffc4fadeb.png)
1-3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1831年,()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
()。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
()或()。
5.土壤有三类()()和()。
6.砂质土含砂较多,()含黏土较多,()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7.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是(),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8.早在(),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9.土壤是人类()的基础。
10.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来改良土壤。
11.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12.()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3.()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试题(全册)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试题(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168b574581b6bd97e19ea05.png)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有(质量)。
流动的空气有力量,可以推动风车旋转。
2、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
3、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1、像蜻蜓、蚂蚁、蝗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_头、_胸_、_腹_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_足,科学家把这种动物叫做__昆虫__。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遍布整个地球。
已知昆虫有100余万种。
2.我认识的昆虫有__蜻蜓、蝴蝶、_蚕蛾、蝗虫、蚂蚁、蜜蜂_。
3、蜘蛛、蝎子、蚯蚓、螃蟹不是昆虫。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头部有鳃帮助呼吸,身体表面有鳞,靠鳍协调运动,分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终身生活在水中。
5、蝌蚪、鳄鱼、墨鱼都不是鱼。
6、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7、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有护体、保温、飞翔的功能。
8、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等。
9、会飞的动物不一定都是鸟,如蝙蝠、蜻蜓都不是鸟。
10、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兔子、狗、猫、鲸、蝙蝠、海豚都是哺乳动物。
鸭嘴兽是特殊的哺乳动物,产卵繁殖后代,乳汁哺育后代。
11、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中华秋沙鸭在野外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雪豹被评为“极危”物种。
大鲵(娃娃鱼)、金斑喙凤蝶、藏羚羊也是珍稀动物。
12、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这里适合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的生长。
13、天然林对减轻自然灾害、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土壤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2.砂质土:含砂较多。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湘教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8996c50912a216157929ec.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湘教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_________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_________。
2、大团、堆积的云告诉我们,今天可能会________。
3、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_________,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4、和点水握一握,不容易成团的土壤是__________。
5、我们生活在_______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_______,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_______。
6、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也没有生命,但月球上有丰富的________,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致力发展登月技术。
7、影响水漏中滴水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__________特点。
9、帆船航行是借用__________的力量。
10、坐在向东行驶的列车上的乘客,以列车为参照物时,看窗外的树木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乘客自己是__________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蜻蜓一般把卵产在()地方。
A.水面上B.泥土里C.草地里2、坐在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说明车正在()。
A.静止B.前进C.后退3、下列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
A.纸被撕成纸屑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4、下列动物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蚂蚁B.蜗牛C.蚯蚓D.老鼠5、对一些材料的特点,说法真实的有()。
A.瓷、玻璃都不容易吸水B.砖、瓦、陶不容易吸水C.陶瓷、橡胶容易回收利用6、在人体消化器官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A.胆囊B.肝脏C.胃D.小肠7、我们吃的盐大多是通过()海水得到的。
A.过滤B.蒸发C.溶解8、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5cf14524de518974b7de3.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2、风向是指________的方向。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4、在田径运动会上,我们通常使用________来比较不同运动员的运动快慢.5、空气和水都是_______、无味、透明的、________。
6、让小球从高处滚过,小球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_______包裹了起来,形成了__________。
8、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____________。
这种动物一般都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9、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0、盐能够_______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_______出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水域中,蓄水量最多的是()。
A.湖B.池塘C.小溪2、在瓶盖上设计花纹是为了()。
A.增大摩擦力B.减小摩擦力C.美观3、水结冰过程中,会()。
A.释放热量 B.吸收热量 C.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4、以下选项中,改变物体的(),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颜色B.重量5、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扇子扇灭6、隔着冰块就能正确阅读到冰块另一侧纸上的文字,这说明()。
A.冰是透明的B.冰是白色的C.冰是水7、下列哪种天气符号可以代表“阴”天气()。
A.B.C.8、下列模拟实验中,对应关系不符合的有()。
A.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B.用粉笔屑模拟鱼身上的黏液C.用毛巾绑在椅子下面模拟猫足的肉垫 D.用纸飞机模拟动物的翅膀9、我们通常食用的藕,其实它是植物的_________部分。
新版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新版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7505a033d4b14e84246875.png)
新版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空气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体积。
空气有质量。
2.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800年前发明的,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
3.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能被压缩,因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不能无休止的被压缩。
4.皮球已经胀起来了,还能接着往球内充气,说明:空气能被压缩。
充满气的皮球一拍就能跳起来,说明: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生活中应用了压缩空气的例子有:打气筒、篮球、足球、气球、气枪、充气玩具、橡皮艇等。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1.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它们是同一类动物一昆虫。
昆出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遍布整个地球,目前已知的昆虫有1百余万种。
昆虫:蝴蝶、蜜蜂、飞蛾、螳螂、蚂蚁等2.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一鱼类。
鱼的鰓是用来呼吸的器官,鱼的鳍是运动器官;鳞片是保护鱼体的,鳞片表面有黏液,保持鱼体表湿润,有利于游泳。
鱼的身体分:头、身体、尾巴。
鱼鳍分背鰭、尾鳍、臀鳍、腹鳍.胸鳍。
3.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前肢分化为翼,后肢就是腿,粗壮)和尾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有喙的动物叫作鸟。
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全世界已知的鸟类有1万余种,我国现有1445种.4.哺乳动物: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
哺育方式:哺乳;繁殖方式:胎生。
羊、猪、狗、猫、马、牛.鲸,海豚、虎、狮、象、、鼠.5.珍惜动物:大熊猫、中华鲟、丹顶鹤、金丝猴、大鲵、雪豹。
保护珍惜动物的办法:(1)严禁滥捕滥杀(2)建立自然保护区(3)人工繁殖.(4)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政策宣传、法律保障。
【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ec415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c.png)
【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第⼀单元空⽓的研究⼀、填空题:1、⽔和⽯块都能占据⼀定的空间,(空⽓)也占据空间。
2、(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的质量单位。
3、(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拖盘上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5、苹果和⽜奶都有质量,(空⽓)也有质量。
6、伟⼤的科学家(伽利略)证明了空⽓有质量。
7、1⽴⽅⽶体积的空⽓质量约为(1.205)千克。
8、中国⼈很早起就懂得利⽤(热空⽓上升)作为动⼒,中国民间流⾏的(⾛马灯)就是在(800)多年前发明的。
9、(热空⽓)上升,周围(冷空⽓)就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10、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的空⽓(向上升),冷地⽅的空⽓(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问答题:1、⽤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分为⼏步?答:⑴调节,⑵测量,⑶读数,⑷整理。
2、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的空⽓向上升,冷地⽅的空⽓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三、填图题。
第⼆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填空题:1、蚂蚁、蜻蜓和蝗⾍⾝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对触⾓),胸部长有(三对⾜),它们是同⼀类动物(昆⾍)。
2、昆⾍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
⽬前,已知昆⾍有(100余万)种。
3、⾦鱼、草鱼,鲫鱼,⾝体表⾯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活在(⽔)中,它们都属于同⼀类动物(鱼类)。
4、(⽻⽑)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5、⽻⽑通常分为(正⽻)、(绒⽻)和(⽑状⽻)三种。
6、像鸽⼦、⿇雀这样,⾝体分为(头)、(颈)、(躯⼲)、(四肢)【前肢分化为(翼)后肢粗壮】和(尾)五部分。
⼏乎全⾝有(⽻⽑),头部长有(喙)的动物叫做(鸟)。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87b4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4.png)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1.空气的主要性质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能流动容易被压缩。
2. 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精确的测量空气的质量。
3.空气(能)流动,空气流动形成(风)。
(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天然环保能源。
4.将纸风车(或纸蛇)放在燃烧着的蜡烛上方,纸风车(或纸蛇)会(转动),因为燃烧着的蜡烛加热了它周围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5.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走马灯的原理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
6.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横梁)(平衡螺母)(标尺)(游码)(分度盘)(指针)。
另外附加(砝码和镊子)。
7.天平的使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取:取下(橡皮垫圈)。
(3)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4)调(节):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5)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
当放入最(小)砝码而天平右端仍(下沉)时,就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6)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托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
(7)整理: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橡皮垫圈)安放到托盘支架下。
1.昆虫的特征: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如蚂蚁、蜻蜓、蝗虫、蝴蝶、蜜蜂、苍蝇、蟑螂等都属于昆虫。
而蝎子、蜘蛛、蜈蚣等都不是昆虫。
2.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几乎遍布整个地球。
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比超过(50%)。
目前,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3.鱼的特征: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376a75e87101f69e3195e0.png)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没有确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气总会充满所在的。
2.水和石块都有,而空气确定的体积,所以可以,也可以。
满满的一杯水,再往杯里面倒水,水溢出来了,说明水有,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溢出来了,也说明水有。
3.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为什么会溢出来?答:杯子里的水已经占满了位置,石块要占地方,所以挤出来一部分水,水就会溢出来。
4.什么叫做“体积”?答:像水、石块这种占地方的现象,称为占据空间,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5.演示实验(玻璃瓶,漏斗穿插于橡胶塞中,再将胶塞塞紧瓶口,保持各连接处密封不透气)往漏斗中倒水,水不能灌入瓶中,这是为什么?答:因为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瓶内的跑不出来,所以水不能灌进瓶中。
6.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
7.认识天平: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对照实物和图,认识天平各部分名称。
8.学会使用天平①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橡皮垫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
当放入最小砝码而天平右端仍下沉时,就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③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托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
④整理: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橡皮垫圈安放到托盘支架下。
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9.给皮球打足气,将皮球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右盘,并调节天平至平衡。
记录质量;再将皮球放气,称放气后的皮球,记录质量;比较数据,会发现空气有。
10.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答:一个气球充气,相同的另一个不充气,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就知道空气有重量了充气的那边重。
11.风是怎样的形成的?答:自然风: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1f58d1cfc789eb162dc81e.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__________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__________的。
2、在模拟实验中,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他是在______移动。
3、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4、天气总是在不断的________,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5、让小球从高处滚过,小球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的光。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
7、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有很大区别,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
9、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___________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___________,并记录下来。
至少测量__________次。
10、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做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塑料能反复利用是因为塑料的()。
A.绝缘性 B.韧性 C.可以反复熔化成型的特征2、通过食盐能在水中溶解,我们不能知道的是()。
A.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B.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B.C.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3、可乐属于液体,它()。
A.有确定形状B.有确定质量C.没有确定体积4、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类。
A.蛇B.乌龟C.海豚5、蚂蚁用()交流信息。
A.头上的触角B.舞蹈C.腹部6、关于土壤,你认为()说法是正确的。
A.土壤就是土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7、雨、雪、霜等都是由空气中的()变成的。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8、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836e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7.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储存养分2. 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昆虫?A. 蝴蝶B. 蜻蜓C. 蜘蛛D. 蜜蜂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南向北D. 从北向南4. 以下哪种现象是化学反应?A. 铁生锈B. 把水倒进杯子里C. 折断铅笔D. 把盐溶解在水中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C. 皮肤D. 肺6.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A. 通过光B. 通过空气C. 通过水D. 通过固体7.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铜D. 玻璃8. 植物的叶子主要作用是什么?A. 储存水分B. 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储存养分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铝B. 铁C. 木头D. 银10. 人体最小的器官是什么?A. 耳朵B. 眼睛D. 肾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茎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3.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称为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_。
4.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颜色变化等现象。
5. 人体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调节体温。
6.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作为介质。
7. 导体是指容易_________的物质。
8.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合称为_________。
9. 绝缘体是指不容易_________的物质。
10. 人体最小的器官是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2. 所有昆虫都有翅膀。
()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
()4. 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复习资料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复习资料期末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a1c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1.png)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作业(一)(带答案)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合适,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3分,共60分)1.把一团纸粘在一个杯子内部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纸会( )。
A.被水打湿B.保持干燥C.自然展开2.天平读数时,要看游码的( )。
A.中间所对应的刻度B.左边所对应的刻度C.右边所对应的刻度3.将纸风车靠近燃烧着的蜡烛的上方,我们会观察到纸风车转动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
A.热空气上升B.风车质量好C.被火烤得“团团转”4.下面动物的身体结构特征与蝗虫相同的是( )。
A.蜘蛛B.蜜蜂C.蝎子5鱼在水中向前游泳,起主要作用的是( )。
B.尾鳍C.背鳍6下面的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 )。
A.鸵鸟B.小鸡C.蜻蜓7.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大象B.哺乳动物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羽毛8.下面有关保护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B.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制定的《田律》中就有保护动物的规定C.保护珍稀动物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9.下面采集土壤标本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先刮去约1厘米厚的表层土B.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时,要先刮去表层土后再垂直向下深挖2分米左右,才能开始采集C.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后,带回教室贴标签10.观察土壤的成分可以借助的工具是( )。
A.测力计C.放大镜11.下面各种土壤黏性最强的是( )。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12.做“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一般不会用到的材料是( )。
A.塑料桶B.放大镜C.扎了小孔的大饮料瓶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和气体不能流动,液体可以流动B.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C.固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14.将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正确操作方法是( )。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7047f680203d8cf2f24e3.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常温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也是__________。
2、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3、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水结冰会从________变成固态,结冰后的体积会________。
5、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6、如果加热袋子中的空气到一定程度,那么袋子就会________。
当温度________后,袋子就会掉下来。
7、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________分离食盐和沙。
8、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_____,说明物体运动得_____。
9、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0、地球陆地表面有______、______等水体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这是接下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屋外小水注最有可能结冰的时间是()。
A.1月27日B.1月29日C.1月31日2、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乘坐电梯的人相对于()是运动的。
A.电梯B.大楼C.乘坐电梯的其他人3、受台风影响,徐州某地某日的降雨量达到81.5毫米,属于()。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4、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A.水面最咸B.中间最咸C.各个地方一样咸5、有一杯水和一杯白酒,用哪种方法能把它们区分出来?()A.用眼看B.用手摸C.用鼻闻6、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更容易分离的方法是()。
A.用磁铁吸引法B.加水过滤法C.手工分拣法7、下列哪种天气符号可以代表“阴”天气()。
A.B.C.8、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A.洗发水、食用油B.酒精、花生油C.白醋、酒精9、仙人球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适合生长在()中。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263da1be23482fb5da4cff.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水遇热变成水蒸气体积会__________。
2、所有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_____。
3、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____________。
这种动物一般都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4、空气和水、石头等一样可以占据__________。
5、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6秒,他的速度是__________米/秒。
6、空气和水都是_______、无味、透明的、________。
7、在观察蚕茧中的____________时,我们可以轻轻剪开__________,借助放大镜观察蚕蛹。
8、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物体的位置。
9、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_____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_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___________,运动得慢。
10、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有很大区别,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植物的种子靠风力传播的是()。
A.苍耳B.豌豆C.蒲公英2、家里做饭用的锅一般都由金属制成,主要是因为()。
A.金属有光泽,很美观 B.金属容易传热,饭很快做熟,节省能源3、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的天气。
A.一天B.两天C.几个月甚至一年4、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扇子扇灭5、下面三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一种与其它动物不同,这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
A.猪生小猪B.鱼产卵C.鸟生蛋6、下列水域中,蓄水量最多的是()。
A.湖B.池塘C.小溪7、大麻哈鱼迁徙主要是为了()。
A.繁殖B.觅食C.找暖和的地方8、测降水量时,应把雨量器放在()。
A.屋檐下B.大树下C.没有遮挡的空地上9、小明去北戴河玩,晚上看到好多游客将图中的孔明灯点燃后,孔明灯慢慢的上升,这是因为()。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68f122ad51f01dc381f10f.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__。
2、和点水握一握,不容易成团的土壤是__________。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4、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__________。
5、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
6、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7、蚕蛾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______。
8、所有动物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亡的四个阶段。
9、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_____°C时,开始结冰,此时水由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__________热量。
10、“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运动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A.注射器B.精确的电子天平C.烧杯2、《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固体是有体积的B.液体是有体积的C.气体是有体积的3、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对土壤()。
A.有保护作用B.有破坏作用C.没有作用4、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一段时间后蒸发皿上出现了白色颗粒。
这种白色颗粒是()。
A.食盐 B.水变成的冰 C.不同于食盐和水的新物质5、下图中括号所指的科学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6、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7、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A.鱼B.蝴蝶C.蜘蛛8、在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快一些?()A.冰B.冰激凌C.一样快9、成群的大马哈鱼逆流而上是为了()。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6cde15f0e7cd185253648.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常见的物体运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
3、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________分离食盐和沙。
4、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更快,我们可以_________。
5、我们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择______。
6、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_________,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7、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________会发生变化。
8、我知道的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晾衣服的过程中,________变成了水蒸气。
10、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夜光玩具2、下列植物中具有草质茎的是()。
A.三叶草B.柳树C.枣树3、温度计100度就是以水()时的温度为基础制定的。
A.结冰B.沸腾4、根据下图试管中冰块融化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测()。
A.冰块融化后体积变小B.冰块融化后温度上升C.冰和水不是同种物质5、坐在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说明车正在()。
A.静止B.前进C.后退6、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A.弹力B.摩擦力C.浮力7、什么是制造飞机、轮船的原材料?()A.磷矿石B.金刚石C.铁矿石8、下列哪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的?()。
A.泉水B.井水C.雨水9、如果我们种植花生最好选择()。
A.黏质土B.沙质土C.壤土10、要知道一杯水有多少体积,选择()来测量。
A.天平B.量筒C.温度计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ad718aeaad1f347933f7a.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3、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也没有生命,但月球上有丰富的________,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致力发展登月技术。
4、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开始新生命的。
5、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_______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的亮面大小、方向也不同。
6、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物质本身的_________却没有改变,如水的_________。
7、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9、过山车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10、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_______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_______存在的可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妹妹在玩滑梯,她在滑梯上向下运动的方式是()。
A.滑动B.滚动C.都不是2、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水蒸发的是()。
A.湿衣服变干了B.冰箱里的水结冰了C.桌面上的冰融化了3、我们用天平测量出一枚鸡蛋的质量是60()。
A.克B.千克C.吨4、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多都是从()开始它们的生命的。
A.花B.果实C.种子5、在人体消化器官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A.胆囊B.肝脏C.胃D.小肠6、能将铁屑和木屑快速分离的方法是()。
A.一块块拣出来B.用筛子筛C.用磁铁把铁屑吸出来7、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动物提供了()。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a1abaf7ec4afe05a1df80.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位置的方向________。
2、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3、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_______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_______存在的可能。
4、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________的物体。
5、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土壤颜色__________,挖下去的深层土壤颜色深。
6、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__________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用_________方法可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
用_________方法可以分离食盐与水,溶液中的食盐_________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8、“过山车”轨道的总长应在__________米以上。
轨道的长度可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测量。
9、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________。
10、我们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择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们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作出一些物品。
下列物品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热气球B.风筝C.孔明灯2、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类。
A.老鼠B.壁虎C.海豚3、属于古代计时工具的是()。
A.机械钟表B.电子表C.日晷4、常温下,水是一种()。
A.固体B.液体C.气体5、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的()保持水平。
A.最高处B.最低处C.中间处6、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当水烧开后,继续加热2 ~3分钟,水的温度()。
A.降低B.不变C.升高7、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变大B.变小C.不确定8、制作水火箭时,用()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3ef0d9e314332386893db.png)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__轨道。
2、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看上去____________。
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_________得多。
3、人与其他________一样,也会经历由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4、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__________。
5、_____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6、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常见的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和人等。
7、食盐能够________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________出来,因此,食盐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8、当我们坐在轮椅上被推动向前走的运动是_______,坐在转椅上旋转是_______。
9、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0、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________,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A.鸡肉和猪肉B.米饭和面包C.白菜和西瓜2、昆虫有几对足,几对翅,几对触角。
()A.2,1,3 B.1,2,3 C.3,2,13、下列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
A.纸被撕成纸屑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4、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乘坐电梯的人相对于()是运动的。
A.电梯B.大楼C.乘坐电梯的其他人5、飘在高空中,纤细、羽毛状的云,最有可能出现在()。
A.雨天B.阴天C.晴天6、奇奇到了山顶,发现自己在呼吸时,会呼出来一股股白色的“热气”,“热气”其实是()。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小水珠7、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8、把圆桶里的水和油倒入长方形盒子,它们又都变成了长方形,这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找一找,看一看,占据空间有显现;量一量,称一称,有无质量能看见;做一做,想一想,冷热不同气流变。
1空气占据空间吗杯子里的水已经占满了位置,后面倒的水进不去了。
石块想要占地方,所以挤出来一部分水。
这种占地方的现象,可以称为占据空间。
漏斗里的水刚开始灌不进去瓶中,是因为瓶中有空气,在其中插入吸管后瓶中的空气跑出来,水才进入到瓶中。
将去底的瓶身对准乒乓球竖直压入,乒乓球被压到水底,保持瓶身不动,打开瓶盖,乒乓球上浮。
水和石块都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被扩张。
2空气有质量吗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千克( kg)和克( 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我们常用天平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认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托盘天平由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分度盘、刻度尺、指针、刀口、底座、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
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橡皮垫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
当放入最小砝码而天平右端仍下沉时,就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③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 =托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
④整理: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橡皮垫圈安放到托盘支架下。
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小口诀①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盒中。
②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③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质量。
3空气怎样流动生活中常见到一些空气流动的现象。
例如:落叶在空气中飘动,书页被风扇吹动,烟在空气中流动,纸风车在空气中转动。
将纸风车靠近燃烧着的蜡烛的上方,纸风车开始转动。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
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就是在800 多年前发明的。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小蚂蚁,真有趣,六只细腿爬起来。
大熊猫,抱崽崽,啃着竹子好自在。
鱼儿结伴水中游,大雁空中排成排。
动物丰富又多彩,我们共同来关怀。
1昆虫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它们是同一类动物——昆虫。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几乎遍布整个地球。
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比超过50%。
目前,已知的昆虫有 100 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蜘蛛、蝎子不是昆虫。
蜘蛛不是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
蝎子不是昆虫,是一种有8 只脚的掠食性蛛形纲节肢动物,具有一对可固定猎物的钳足与细长且分节的尾,尾部末端为带有毒液的蜇针。
2鱼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大家族。
金鱼、草鱼和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
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
蝌蚪、墨鱼、鳄鱼不是鱼。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
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
鳄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因为鳄鱼经常在水中嬉戏因此被人类称为鳄鱼。
3鸟像鸽子、麻雀这样,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前肢分化为翼,后肢粗壮)和尾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有喙的动物叫做鸟。
羽毛的秘密: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鸟的种类繁多,遍布全球,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
至2018 年,全世界已知的鸟类有 10000 余种,我国现有1445 种。
蝙蝠不是鸟类,蝙蝠没有鸟类的羽毛,繁衍后代的方式也不是生蛋,鸟没有牙齿,但是蝙蝠有牙齿。
企鹅是鸟。
但是企鹅却不能飞翔,反而可以在水中游泳,企鹅准确的来说属于鸟纲里面的企鹅目,主要生活在南极区域,现在企鹅的种类也有18 种左右。
企鹅的羽毛是比较短的,呈现出黑白色,企鹅耐寒本领特别强。
4哺乳动物兔子、狗、猫等都是常见的哺乳动物。
牛、马、羊、狗、猫等哺乳动物,它们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小时候都要喝妈妈的奶长大。
它们的哺育方式叫作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作胎生。
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非洲象,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最小的哺乳动物是鼩鼱,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
鸭嘴兽是特殊的哺乳动物,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
5珍稀动物在大自然已知的150 多万种动物中,有些野生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数量急剧减少,逐步面临灭绝的危险。
这些动物称为珍稀动物。
中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雪豹、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仰鼻猴、中华鲟、丹顶鹤、藏羚羊、大鲵(娃娃鱼)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要保护动物资源。
据1975 年在湖北出土的竹简记载,早在2000 多年前制定的《田律》就有了保护处于繁殖期的动物的明确规定。
我们保护动物的办法有:不要滥捕滥杀,建立自然保护区。
如,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
我国于2000 年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减轻自然灾害、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土壤1采集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采集本地的土壤采集土壤时要先刮去约 1 厘米深的表层土,再垂直深挖约20厘米,才能开始采集。
在采集土壤标本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同位置的土壤的颜色不同,土壤里还有小虫子。
2土壤的成分观察土壤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他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3土壤的种类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认识不同土壤的特点沙质土的颗粒更大黏质土的黏性更大调查本地土壤的类型我是黑龙江人,我家乡的土壤是黑色的,这里土地肥沃,适合种庄稼。
我家乡福建的土壤大多是红色的,这种土壤适合种茶树。
我家乡陕西的土壤大多是黄色的。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有红土、棕土、黄土、黑土、紫色土。
我国古代人民建造了五色土社稷坛(现存于北京中山公园),体现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
4土壤的保护“土”字中的“二”表示土地之上,土地之中。
上一横代表表土,下一横代表底土。
“丨”代表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也表示植物从土中生长出来,直立向上的形态。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
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研究表明,乱垦滥伐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破坏山坡的稳定性,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保护土壤土壤资源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土壤资源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土壤资源。
例如,过量喷洒农药,非法取土,过度放牧,乱倒垃圾等。
我们能为保护本地的土壤做些什么呢?答:植树造林,不乱丢废旧电池,大力宣传保护土地的作用,收集被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截至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 ,超过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也越来越多。
2014 4 亿人口造成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根本原因是:滥牧牲畜,滥伐森林,滥挖破坏草场,滥垦耕地以及滥用水资源。
现在,我国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方法如下:合理放牧,营造防沙林带,多种树种草,控制农垦以及合理开发水资源。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苹果直接能拿起,饮料盛放用器具,捕捉空气要封闭,三种状态分仔细。
1他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用七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
要选择合适的小块,拼到合适的位置。
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七巧板小块有确定的形状,积木、苹果、玻璃弹珠等“宝贝”也有确定的形状。
这些都是固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液体和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的形状发生改变,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平的。
在瓶中充满烟,盖上玻璃盖,会发现瓶中的烟在不停的流动,拿走玻璃盖,烟会从瓶口流出。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因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固体有确定的体积。
气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吗固体和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总是能充满它所在的空间。
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使用量筒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凹面齐平。
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液体时,要将量筒稍微倾斜,使烧杯和量筒接触,让液体沿着量筒内壁缓缓流入。
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可以将石块浸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来测量石块的体积。
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改变质量质量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当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
它们的质量变了吗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但施加力,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形状变化后,质量不变。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变化、状态变化而改变。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体存在的三种形态。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物体具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
第五单元热胀冷缩夏风掀热浪,轮胎要防胀;冬天冷刺骨,电线绷紧张。
1知冷知热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豆子发酵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差不多。
1400 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感知冷热把手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同时把手放入温水中。
这时,原来放入热水中的手会感觉冷,而原来放入冷水中的手会感觉热。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温度计,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1742 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创立了“摄氏温标”。
后来人们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 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摄氏度(℃)。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1.选用具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手持温度计的上端。
3.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4.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面齐平。
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如,红水温度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红外线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
2液体的热胀冷缩观察温度计的结构,温度计由液柱和液泡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