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讲课稿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

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

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精选6篇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正是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文化基因,在我们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小学生国学诵读演讲稿小学生国学朗诵稿(三篇)

小学生国学诵读演讲稿小学生国学朗诵稿(三篇)

小学生国学诵读演讲稿小学生国学朗诵稿(三篇)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读稿篇一大家下午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经典,爱我中华》。

翻开传统文学的经典著作,指腹悄无声息地拂过一个个溢满灵动的字符。

伴随着幽幽的墨香,在五千年书海中徜徉,寻找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脉动,捕获那刻骨铭心的心灵感受。

翻开《诗经》,攀登这座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令人心驰神往。

看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对心上人执着的思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常年在外的征人离家日久的感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故都颠覆后的锥心泣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战士同仇敌忾的热血,共御敌辱的决心!这朴实敦厚的诗歌巨著,让中国诗歌独特的艺术之旗,在整个文学史上空猎猎扬起。

翻开《离骚》,徜徉在这片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瀚海,令人魄动心惊。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是屈原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是屈原对广阔劳动人民的关注与怜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原不畏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是屈原对美妙抱负九死未悔的执着追求。

这部雄伟的诗篇,屈原是用他的抱负、遭受、苦痛、热忱,以至于整个生命熔铸而成。

唐诗宋词前所未有的呈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生命力。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苍凉悲怆;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昂扬明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雄浑壮阔;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高雅肤浅。

诵读唐诗,领会唐人荡气回肠的悲与喜。

宋词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幽,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深情,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大方。

五年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五年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五年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五年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五年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传承
中华文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精力了500多年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名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医科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

阅,则赏心悦目;读,则朗朗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风扬。

读太白诗,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便让我们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又让我们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诵读千古美文是树人之根本。

在诵读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名族的文化滋养着我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启迪我们学习要专心专注,持之以恒;亲师友,习礼仪叫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善待兄弟,仁爱好学
少年行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建设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更需要我们传承、弘扬中华文明。

只有这样,中华民则才能重振雄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苟利国家生死以》爱国主义班会教学课件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苟利国家生死以》爱国主义班会教学课件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军神
刘伯承,原名明昭,字伯承,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 开县农村。因父亲是个务农兼教私塾的“泥腿文人”,刘伯 承从小就被督促读书练字,后靠族亲资助入县城高等小学堂。 15岁时父亡家贫,刘伯承回家务农,还到镇上卖字。1912年, 他到重庆考入军政府将校学堂,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当司务 长、排长,此后因善于用兵在战火中职务不断提升。在丰都 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钻入,又从右眼飞出。德 医诊所为他施手术共割74刀,他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忍受, 那个傲慢的日耳曼军医手术后称赞他是“军神”。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学
《铁道游击队》由刘知侠所著,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 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在广 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 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写这部书,让只有初中学历的 刘知侠颇费周折。在《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中,刘知侠曾这样写道:“我事先 剖析了一遍《 水浒传》,在写作上注意以中国民族文学的特点来刻画人物,避 免一些欧化的词句和过于离奇的布局和穿插,把它写得有头有尾,故事线索鲜明, 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小高点。” 十年磨一剑,鞘出谁争锋。从1943年邂逅,到 1953年成书,刘知侠整整用了10年时间。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学
《鸡毛信》,作家华山著名中篇小说,《鸡毛信》曾改变为同名电影,并收 录在“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中。
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牧羊童海娃是一名机智勇敢的儿童团长,在执行任务的途中遭遇日本鬼子, 一路上危机重重,险象环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海娃凭借自己的智慧, 出其不意,化解种种危险最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把鸡毛信送到了指定的地点。 故事描写细腻,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传统文化

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

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

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朗诵国学经典演讲稿 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正是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文化基因,在我们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随着师生语文素养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完整版)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完整版)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1.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资料讲解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资料讲解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资料讲解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晴【唐】王驾⾬前初见花间蕊,⾬后全⽆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童急⾛追黄蝶,飞⼊菜花⽆处寻。

《增⼴贤⽂》(七)第61则凡事要好,须问三⽼。

若争⼩可,便失⼤道。

第62则家中不和邻⾥欺,邻⾥不和说是⾮。

第63则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第64则好学者如⽲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第65则因风吹⽕,⽤⼒不多。

不因渔⽗引,怎得见波涛。

第66则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僧占多。

⼊⼭不怕伤⼈虎,只怕⼈情两⾯⼑。

第67则强中更有强中⼿,恶⼈终受恶⼈磨。

第68则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多。

第69则光阴似箭,⽇⽉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黄⾦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第71则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第⼆单元如梦令【北宋】曹组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到碧梧⾦井。

⼈静,⼈静。

风动⼀庭花影。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昨夜⾬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增⼴贤⽂》(⼋)第72则⽺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孝顺⼦,忤逆还⽣忤逆⼉。

不信但看檐前⽔,点点滴滴旧窝池。

第73则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第74则妻贤夫祸少,⼦孝⽗⼼宽。

第75则⼈⽣知⾜何时⾜,到⽼偷闲且⾃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第76则既坠釜甑,反顾何益?已覆之⽔,收之实难。

第77则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第78则⽤⼼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般。

从俭⼊奢易,从奢⼊俭难。

第80则知⾳说与知⾳听,不是知⾳莫与弹。

第81则点⽯化为⾦,⼈⼼犹未⾜。

第82则莫把真⼼空计较,⼉孙⾃有⼉孙福。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第一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一、诵读内容:《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二、诵读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能够判断出停顿,找准重音,读出韵味3、让学生初步理解感悟其中一些浅显的道理。

三、诵读重点:1.、能够读准重音,读出韵味。

2、感悟其中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一组大树、小嫩芽、高楼、砖墙、远行、脚印的图片,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来明白天底下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都要从简单的地方入手,不管多么大的事情都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而导出这节课所学内《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里面有很多名言警句。

下面让我们以抽卡片的形式,看谁记得最多,背的最好。

(此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卡片,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学生记得的《道德经》名句。

可能有: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二、初读读通(一)1、学生试读、自读(先让学生小组内自读,在点四名学生进行试读,要提醒学生注意找出易读错的字音,)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1、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教程文件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教程文件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小学生经典诵读演讲稿范文5篇

小学生经典诵读演讲稿范文5篇

小学生经典诵读演讲稿范文5篇小学生经典诵读演讲稿范文1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曹雨茜,是北社中心校五年级的学生。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传承中华文粹》。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认识,因为上级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全民读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提供了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拓宽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大好机会—国学经典读书活动。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走进国学经典,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增广贤文》等有机会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命,从而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提升生命品质,特别是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少时读千年经典,长大做国家栋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如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文化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

此刻,我们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我们走向更加丰盈有涯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读书就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们能读到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能读到人生智慧。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照进心灵的一缕阳光》。

走进我们惠厂小学,你抬头看一看,就会看到十七根柱子上镌刻着鎏金的大字,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我们惠小的校园变得熠熠生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道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如一缕缕阳光把我们稚嫩的童心照亮。

侧耳听一听,你会听到每班琅琅的诵读国学经典的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三字经》,让我们学会了用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够;“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读《弟子规》,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孝”文化对人性深处的撞击与激发;“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增广贤文》,让我们学会了取舍得当,人格光亮。

正如我们可敬的朱校长在国学经典这套校本课程里所写的那样:“国学经典让我们热爱春花秋月,热爱人间喜悦,能唤醒我们生活中的优美与飞扬,享受人生中的快乐与柔软!”这一席话,如一缕阳光让我们孩童的心变得温暖无比。

升入五年级后我们每周都要诵读《增广贤文》,它就像我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又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心田,让我沐浴在经典芬芳中。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千经万典,孝弟为先”让我牢记要孝顺自己父母亲。

爸爸妈妈对我关心是无微不至,为了让我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我也要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事,如洗衣、做饭;要懂得感恩,记住他们生日;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养育之恩。

这些不都是《增广贤文》带给我启示吗?它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心灵。

记得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们照例举行升旗仪式。

我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云,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我听到了校领导说:“今天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颁奖仪式,请获奖的同学上来领奖……”“我会获奖吗?那次诵读,我背得应该是100分吧,为了能够诵读好,我一回家就拿出《增广贤文》这本书,开始给妈妈读,给弟弟读。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学课件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学课件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 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 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 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 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刘备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 唇若涂脂。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课件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朗读,谈感受: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与人物相关的古诗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范进
严监生
王冕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古诗)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与人物形象有关的成语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大腹便便 身手敏捷 动如脱兔 大步流星 昂首挺胸 手舞足蹈 张牙舞爪 呆若木鸡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眉飞色舞 张口结舌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问刘十九作者:白居易【唐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赏析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酬张少府作者:王维【唐代】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解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只。

好(haò):爱好。

⑶自顾:看自己。

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

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⑹穷:不能当官。

通:能当官。

理:道理。

⑺渔歌:隐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处。

终南山作者:王维【唐代】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解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赏析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本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观。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解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

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

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旅夜书怀作者:杜甫【唐代】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解(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月夜作者:杜甫【唐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注解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⑵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kān。

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云:‘雨香云淡觉微和。

’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

’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

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唐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解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晚次鄂州作者:卢纶【唐代】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注解⑴晚次:指晚上到达。

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⑵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

⑶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⑷估客:商人。

⑸舟人:船夫。

夜语:晚上说话。

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⑹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

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

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

一作“愁鬓”。

⑺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征战:指安史之乱。

江:指长江。

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同题仙游观作者:韩翃[hóng] 【唐代】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译文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注解⑴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

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

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⑵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⑶宿雨:隔宿的雨。

⑷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⑸闲:一本作“开”。

⑹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

⑺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寄李儋元锡作者:韦应物【唐代】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注解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

黯黯:低沉暗淡。

一作“忽忽”。

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

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⑸问讯:探望。

赠阙下裴舍人作者:钱起【唐代】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译文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

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

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

注解⑴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

阙是宫门前的望楼。

裴舍人:生平不详。

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

⑵黄莺:一作“黄鹂”。

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

此处泛指宫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