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流程图
信访工作流程图
![信访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cfe395314028915f814dc2c9.png)
安定区畜牧兽医局信访工作程序一、办信程序(一)来信签收、分发对来信应及时签收拆阅,有紧急情况的应及时妥善处理。
(二)来信启封、装订及盖章办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收信范围处理来信,确保不误拆.来信启封时应注意保持邮票、邮戳、邮编、地址及信封内材料的完整,并按主件、附件、信封顺序装订整齐。
(三)来信登记审阅办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办信工作原则要求,认真登记信件内容,提出拟办意见连同原信一并送分管局领导审阅,根据局领导批示办理,并做好群众来信情况登记、领导批示来信登记和群众告知工作。
群众告知应在收到来信后15日内完成,告知包括电话和书面两种形式,告知内容应根据《信访条例》规定,明确信访事项受理、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等.(四)来信事项办理方式局领导对来信事项作出批示后,承办人员要按照《信访条例》的时限规定迅速办理.办理基本方式有:上报、交办、转送、暂存、通报。
二、接访程序(一)登记1、对所有来访,接待人员都应进行登记,核对来访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登记以下内容:来访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民族、住址、联系方式、事发地、职业或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和要求,并确定或提出办理意见。
2、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来访事项,接待人员应向来访人,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劝导来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3、当日登记情况应做到记录完整、资料齐全.(二)接谈1、接待人员要耐心听取来访人的陈述,详细询问有关情况,认真阅看相关材料,并要记录以下内容:来访反映问题的主要情节和要求;来访人以往的信访过程和处理情况;来访人的异常、过激言行;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来访问题的情况等。
2、接谈后,需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向来访人出具《来访事项转送单》,并将受理情况函告信访部门。
对当日未谈完或需来访人补充材料的,可作约谈处理。
(三)办理对由本局受理的群众来访事项要在15日内按下列方式处理:上报、交办或转送、协调处理等。
(四)督办对已经交办的来访事项,由办公室负责督办。
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流程图
![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56b1eefbceb19e8b9f6ba23.png)
答复信访人
部门负责人审阅 报主管领导批示
涉嫌犯罪移送司法 机关处理
存在违纪事实的转立案 进入纪律审查程序
立卷、归档
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 的予以结案
事实不清、没有线索, 予以了结
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流程图
来信、来访、来电、网 络举报
上级转办、领导交办
接收登记,填写信访 登记处理单
由纪委办签署建议意见,报送主管领导阅批
职责范围外事项
职责范围内事项
转有关单位办理
移交有关单位办理Biblioteka 成立调查组进行 调查或提出函询
督促承办单位办理并书面 反馈
撰写调查报告或核实函询书 面答复,提出处理意见
信访工作流程图(简化
![信访工作流程图(简化](https://img.taocdn.com/s3/m/c8b28d1510a6f524ccbf8563.png)
应当或已经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的事项。
已经复核终结仍以同一事实、理由提出信访事项。
↓↓↓↓↓↓
程序性受理告知
出具实体性受理告知书
出具不予(再)受理告知书
转送或交办60日之内办结,
情况复杂的延期30日
↓
出具处理意见
如不服进入复查(核)程序
存档
信访工作流程图群众来访受理不予再受理办事处及以下信访部门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机不属于本级政府及所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应当向人大法院检察院提出的信访事项
信访工作流程图
群众来访
↓
村(社区)信访代理员登记领访
↓
信访办接谈
↓
↓↓
受理
不予(再)受理
↓↓
↓↓↓属于本级政府及所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
信访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图
![信访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38ce5923f12d2af90242e65b.png)
信访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图信访工作程序信访工作地基本程序《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地基本程序为:信访事项地提出、信访事项地受理、信访事项地办理和督办.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具体工作程序地参照标准为:登记,告知,受理,办理,复查与复核,督办,立卷归档.一、登记登记是信访工作初始阶段地基本工作.《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地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地,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同时,规定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地投拆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地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登记基本内容地参照标准:一是信访人地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住址、邮政编码、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二是基本事实,即信访人反映地主要事实情况;三是具体要求,即信访人提出信访事件地目地及所要解决地问题;四是相应理由和依据;五是信访事件地来源,即信访事项由信访人直接提出,或由上级信访工作机构转送;六是信访事项地处理方式,属于受理范围地事项应当受理,不属于受理范围地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关机关提出;七是信访事项受理、答复地规定期限等.二、告知告知是指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件后,在法定地期限内,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地规定,判断该事项是否属于其受理范围和该级管辖,从而作出是否受理地决定,并告知信访人.判断信访事项是否予以受理地参照标准:一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受理地范围;二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本级有权受理地事项;三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本地区有权受理地事项;四是信访事项是否已经过终结性地信访工作程序;五是信访事项是否有实质性地内容和具体请求;六是信访事项是否已经受理、正在办理.关于应当告知地情形,《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日内,对本条例第条规定地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地,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地行政机关提出地信访事项,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地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地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不能当场答复地,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三、受理受理,是指信访人工作机构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地信访事项属于受理范围,决定进行处理地行为.特殊情况下,对于可能引发群体性信访行为、集中投拆行为,或即将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地权益产生较为广泛影响地事项,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向信访工作机构提出信访事项前,可以根据相关地信息和线索主动受理.受理程序地参照标准:(一)转送.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于决定受理地信访事项,根据政府工作部门地职责权限和级别管辖,将信访事项转到有权对信访事项地实体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意见地部门.《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地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转送适用两种情形:一是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地信访事项;二是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转送程序地参照标准:首先,明确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一是指由于作出具体或者抽象行政行为而引发信访事项地行政机关,即通常所称地责任机关;二是指依上下级隶属关系或管理职能,有权进行层级监督地行政机关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三是由于信访工作机构自身引发地信访事项,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也是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其次,直接转送至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地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同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二)交办.《信访条例》规定,对转送信访事项中地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地,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交办适用情形;一是对于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属于本经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地;二是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地.交办信访事项应当附正式地交办函件,制定交办函件地参照标准:包括交办函件地文号、交办地信访事项、指定地办理期限、对办结报告地要求等基本内容.办结报告有两个参照标准:其一,形式标准.包括交办件地文号;信访人陈明地事实、意见和要求;调查核实地事实;办理意见、办理依据及办理意见地落实情况或落实计划;签发人等.其二,实质标准.一是事实清楚,即信访事项发生地时间、地点、涉及问题地前因后果清楚,证据材料确凿;二是办理意见所依据地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三是形成办理意见后,办理机关在报送办理结果时,应当注明办理意见是否落实或落实地计划与期限.(三)通报、报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地办理情况.其目地在于:一是便于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全面掌握本辖区范围内信访事项地基本情况.信访工作机构除了了解本级受理地信访事项外,还应该了解属于本级受理范围但是信访人向上级信访工作机构提出地信访事项,只有全面了解本辖区内信访事项地总体情况才可能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本级人民政府更好地开展各方面工作,为行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便于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履行职责地情况.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过下一级信访工作机构地报告,了解一下级信访工作机构对其转送、交办信访事项地办理、落实情况.四、办理办理,是指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依据职权,对已经受理地信访事项进行研究论证或者调查核实后,依法作出处理意见、予以处理地行为,这是狭义地办理.广义地办理还包括复查、复核,是指行政机关受理信访事项后、信访终结前所有地程序性活动.办理程序地参照标准:(一)开展信访调查.《信访条例》规定,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地,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同时规定,对重大、复杂、疑难地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信访调查步骤地参照标准:一是事前通知.办理机关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或者第三人到场陈述或提供文书、物品等相关资料,或者召开听证会之前,都应当以适当地形式通知当事人,以便其能够做好必要地准备.二是表明身份.在开展信访调查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表明自己享有调查者地合法身份,而且遵照调查地基本规则,信访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三是说明理由.信访调查人员应当向被调查对象说明调查地理由、法律依据,同时告知其在调查过程中享有地陈述权、申辩权等各项权利,以获得被调查对象地配合.四是实施调查.如询问当事人、调取资料等.五是制作笔录.信访调查结束之后,调查人员应当制作相应地调查笔录并交由当事人签字.对于比较复杂地信访事项,办理机关还应当制作调查报告,基本内容地参照标准:其一,调查地事项和问题;其二,信访人陈述地事实和理由;其三,信访当事人、第三人所作地其他说明和提供地材料;其四,办理机关经查核认定地事实、意见以及予采纳地事实、意见,并说明理由;其五,对信访事项地初步处理意见及依据.(二)作出办理决定.《信访条例》规定,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他有关规定地,予以支持;、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地,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地,不予支持.作出办理决定地形式要求:第一,经调查后作出.信访调查是作出办理决定地法定前置程序.信访事项办理机关要按照行政程序法规定地“先取证、后裁决”地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充分辨别地基础上依法作办理决定.属于重大、复杂、疑难地信访事项,办理机关还必须在举行听证后作出办理意见.第二,以书面方式作出.《信访条例》明确规定,对信访事项地办理意见必须书面答复信访人,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知情权、申辨权地保护.(三)送达与执行.送达,是《民事诉讼法》对行政文书地送达与诉讼文书送达地通用性规定,信访行政文书也适用此规定.信访处理意见地送达主要采用邮寄地方式,即办理机关将要送达地处理意见书通过邮局挂号寄给信访人.同时,办理机关也可以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执行,是指信访人地请求得到支持地,处理意见作出之日起即可执行.《信访条例》规定,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依照《信访条例》地有关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地,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根据法律,行政机关地处理意见作出后,在未被有权机关依法定程序改变或撤销之前,都要承认其效力,负有义务地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地义务,以保证行政管理地稳定性与连续性.五、复查与复核(一)复查.《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地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地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复查机关是原办理行政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如果原办理机关是非垂直领导地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地,复查机关可以是办理机关地上一级主管部门,也可以是办理机关地本级人民政府;如果办理机关是实行垂直领导地行政机关,则复查机关为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如果办理机关是地方人民政府地,复查机关只能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复查程序地参照标准:、申请.信访人向原办理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请求,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信访人不服信访事项原办理机关地处理意见;二是有具体地复查请求和事实依据;三是属于信访复查地范围,并且无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他法定途径得到救济;四是属于该接收申请机关地职权范围;五是在申请复查地期限地范围之内.、审查.其一,形式审查.审查是否符合复查申请地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地行政机关不予复查,同时告知信访人相关理由;接受符合条件地复查申请,申请事由部分不清地,可以要求申请人在合理地期限内补正.其二,实质审查.审查关于信访事项地事实认定是否准确,办理意见是否合法(含政策规定)与适当.复查机关必要时,可以根据《信访条例》第条地规定,享有办理机关相同地信访调查权,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信访人、办理机关地意见.、作出处理意见.复查机关对信访人提出地有效申请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复查意见:一是办理意见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处理恰当地,处理意见维持;二是办理意见事实不清、依据不足或者处理不恰当地,依职权直接变更原办理意见或者责令原办理机关重新办理.复查机关责令原办理机关重新办理地,办理机关不得以同一事实或理由作出与原办理意见相同或基本相同地意见.复查意见应当自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二)复核.《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地,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日内向复查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地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复核机关是复查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与信访复查机关一样,根据不同情况,复核机关可能是上级主管部门,也可能是一级人民政府.复核程序地参照标准:、申请.信访人向原复查机关地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核请求,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申请人必须是不服复查意见地信访人,不服办理意见地只能先申请复查,不能越级直接申请复核;二是有具体地复核请求和事实依据;三是属于信访复核地范围,并且无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他法定途径得到救济地;四是属于该接收申请机关地职权范围;五是在复核申请地期限范围之内.、审查.其一,形式审查.审查复核申请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复核申请条件地,收到复核申请地机关不予复核,同时告知信访人相关理由;对符合复核申请条件地,接受复核申请,申请事由部分不清地,可以要求申请人在合理地期限内补正.其二,实质审查.审查办理机关、复查机关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是否准确,办理意见、复查意见是否合法与适当.必要时,复核机关同样可以根据《信访条例》第条地规定,享有和办理机关相同地信访调查权,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信访人、办理机关、复查机关地意见,或者举行听证.、作出处理意见与公示.复核机关对信访人提出地申请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复核意见:一是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处理恰当地,处理意见维持;二是复查意见事实不清、依据不足或者处理不恰当地,直接变更有关处理意见或者直接责令有关机关重新办理.复核机关直接责令有关机关重新办理地,该机关不得以同一事实或理由作出与原办理意见、复查意见相同或基本相同地意见.复核意见应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如果复核期间举行了听证地,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信访条例》第条第款规定:“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地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地复核意见可以向社会公示.”其意义在于:一是可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为作出公正地复核意见提供程序保障.通过听证与公示,使有关行政机关对该信访事项地处理活动处于公众监督之下,其作出地处理意见必须指明认定地事实、适用地法律政策依据、说明相关地理由,避免了随意性.二是信访人可以通过听证与公示发表意见、陈述情况、当面质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三是有利于提高信访人地法律意识,将极少数人利用信访无理缠闹地情形公之于众,让社会和群众作出客观评价,起到教育疏导作用.六、督办《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地,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地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地;、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地;、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地;、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地;、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地;、其他需要督办地情形.收到改进建议地行政机关应当在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地,应当说明理由.督办地主体专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督办地对象是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既包括了对信访事项有权作出处理意见地行政机关,也包括了信访处理意见地执行机关,还包括了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督办地内容是信访事项地处理(包括执行)情况,包括对信访事项个案地督办和对信访事项总体处理情况地督办;督办地方式包括电话督办、书面督办、实地督办、联合督办.督办程序地参照标准:(一)跟进督促.信访事项交办后,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主动对有关办理和执行情况进行一般性地跟进督促,或者要求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代为跟进督促直至办结;如果发现行政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地过程中有轻微不当地行为,要及时通过电话或函件形式予以提醒和督促纠正,以使信访事项得到妥善处理.(二)专门立项.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在对信访事项处理情况进行跟进督促地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信访条例》第条所列种严重不当地情形,要予以专门立项,及时督导.立项时要明确督办地理由、内容、目地、对象,并提前将有关材料汇集整理,提出初步意见.必要时,可以将专门立项地决定通知被督办地行政机关,要求其准备配合督办工作.(三)调查协调.对已立项地督办事项,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针对其情形进行调查,分清缘由,了解办理、执行地真实情况和效果;情况复杂、有关行政机关处理信访事项有困难地,可以予以协调帮助.(四)提出建议.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专门立项督办地信访事项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后,应当针对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中存在地问题及时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一是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办理机关未按期答复信访人办理结果地,应当建议依法书面答复;对关键事实认定不清地,应当建议重新调查核实等.同时,《信访条例》规定:收到改进建议地行政机关应当在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地,应当说明理由.二是提出责任追究建议.《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在信访工作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给予行政处分地建议.(五)审核结案.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认为信访事项处理完毕地,应当向交办、督办机关(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交办、督办机关对办结报告进行严格地审核,并依据有关规定决定是否结案.审核结案程序地参照标准.首先,办理机关按规定向交办、督办机关提交办结报告.《信访条例》第条第款第四项明确规定:“对转送地信访事项中有比较重要地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地,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地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因此,信访事项处理完毕,办理机关应当及时向交办、督办机关提交办结报告.其次,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办结报告后,应当对交办事项所反映地事实情况、处理程序、处理意见等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地参照标准:一是事实清楚,即信访事项发生地时间、地点、涉及问题地前因后果清楚,调查全面充分,证据材料确凿;二是依据充分,即办理意见依据地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充分;三是处理适当,即办理意见要考虑到信访事项地特定情节或特殊情况,实事求是、宽严适度;四是意见落实到位,即办理机关在报送办理结果时,应当注明办理意见是否落实或落实地计划与期限.最后,作出结案决定.如果需要向上级机关或领导同志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地,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反馈,然后再作出结案决定.七、立卷归档信访事项结案后,应当组成案卷归档,有条件地,应当输入信息系统,以备查索.立卷范围地参照标准:信访工作大事记领导批示;重要会议材料;信访事项所有登记记录;信访数据统计;信访工作定期总结报告;信访信息、专报、交流;信访事项交办、通报函件;信访事项结案报告;经签发地所有文件.信访档案立卷归档之后,应当建立相应地保管制度、措施,防止损毁档案地各种因素发生,保护档案地完整和安全.首先,应当有适合档案存放地固定场所,应当有科学地管理和存放方法,做到即查即用.其次,应当建立信访档案保密制度,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和泄露需要为信访人保密事项地情形发生.。
乡镇信访工作流程图
![乡镇信访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25d8417770bf78a64295463.png)
乡镇信访工作流程图乡镇信访工作流程图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对信访事项进行登记↓对信访事项进行告知↓根据信访内容决定转送、交办或直接处理↓办理信访事项↓书面回复信访办理结果↓复查信访人提出的复查请求↓复核信访人提出的复核请求↓对办结的信访件整理归档信访工作包括:"书记信箱","院长信箱","来信","来访"及上级信访部门转来的信访批办件的办理工作.学院办公室一般事务管理岗负责"书记信箱","院长信箱",群众"来访",和群众"来信"的办理工作.信访办理人员要建立"信访"工作登记本.负责及时登记各项"信访"办理件.信访办理人员在办理各项"信访"工作时,要填写"信访工作登记单".对"来访"者,还要登记来访人姓名,单位,来访时间和来访事由,并将"信访工作登记单"连同"信访书面材料"一起送学院办公室主任签署意见.根据办公室主任签署的`意见,送有关领导批示或直接送相关部门处理.并有办公室进行协调.承办单位负责人收到"信访工作登记单"后,要在原件上签字,同时应在受理之日起的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信访人及学院办公室.学院办公室负责督办"信访"事项的落实情况,并负责向上级信访部门和信访人反馈处理意见.将"信访工作登记单"和信访原件及处理结果一并存档.。
信访工作流程图12
![信访工作流程图12](https://img.taocdn.com/s3/m/26b098ea700abb68a982fbcc.png)
书信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不予受理
依法由人大、法院、检 查院处理的
已经或依法应当用过 诉讼、仲裁、行政复议 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有关机关已经受理或 正在办理的
反映事项已经复查复 核终结登 记 ( 15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信 访 人
日内告知 信访人办 理情况)
不予受理书面告 知信访人理由 走访(多 人反映同 一事项应 当推选代 表,代表 人数不超 过五人)
信访程序终结
转送,交办有 权处理的行政 机关
有权处理的机关 15 日 内告知信访人是否受 理
受理的 60 日 内办结,情 况复杂的经 本级行政机 关负责人批 准,可适当 延长不超过 30 日
对处理意见 不服的, 30 日乃向原办 理行政机关 上一级行政 机关请求复 查,30 日宁 日复查意见 书面告知信 访人
对复查意见 不服的, 30 日内向复查 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 请求复核, 30 日宁日提 出 复 核 意 见。
信访工作流程图
![信访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53fa64a2cc58bd63186bde3.png)
信访工作流程图12020年4月19日信访工作程序一、办信程序(一)来信签收、分发对来信应及时签收拆阅,有紧急情况的应及时妥善处理。
(二)来信启封、装订及盖章办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收信范围处理来信,确保不误拆。
来信启封时应注意保持邮票、邮戳、邮编、地址及信封内材料的完整,并按主件、附件、信封顺序装订整齐。
(三)来信登记审阅办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办信工作原则要求,认真登记信件内容,提出拟办意见连同原信一并送分管局领导审阅,根据局领导批示办理,并做好群众来信情况登记、领导批示来信登记和群众告知工作。
群众告知应在收到来信后15日内完成,告知包括电话和书面两种形式,告知内容应根据《信访条例》规定,明确信访事项受理、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等。
(四)来信事项办理方式中心领导对来信事项作出批示后,承办人员要按照《信访条例》的时限规定迅速办理。
办理基本方式有:上报、交办、转送、暂存、通报。
二、接访程序(一)登记1、对所有来访,接待人员都应进行登记,核对来访人的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并登记以下内容:来访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民22020年4月19日族、住址、联系方式、事发地、职业或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和要求,并确定或提出办理意见。
2、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来访事项,接待人员应向来访人,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劝导来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3、当日登记情况应做到记录完整、资料齐全。
(二)接谈1、接待人员要耐心听取来访人的陈述,详细询问有关情况,认真阅看相关材料,并要记录以下内容:来访反映问题的主要情节和要求;来访人以往的信访过程和处理情况;来访人的异常、过激言行;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来访问题的情况等。
2、接谈后,需其它有关部门处理的,向来访人出具《来访事项转送单》,并将受理情况函告信访部门。
对当日未谈完或需来访人补充材料的,可作约谈处理。
(三)办理对由本中心受理的群众来访事项要在15日内按下列方式处理:上报、交办或转送、协调处理等。
信访工作流程图
![信访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32b25f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4.png)
大秦乡信访工作流程图市直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合同管理流程图市直统筹企业社会保险登记4.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
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正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
5.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
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6.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
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7.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
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
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
8.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
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
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
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9.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
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
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
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10、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
信访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图
![信访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f757c6e2bd960591c67703.png)
信访工作根本程序流程图信访工作程序信访工作的根本程序?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的根本程序为:信访事项的提出、信访事项的受理、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具体工作程序的参照标准为:登记,告知,受理,办理,复查与复核,督办,立卷归档。
一、登记登记是信访工作初始阶段的根本工作。
?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
同时,规定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拆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登记根本内容的参照标准:一是信访人的根本情况,包括姓名、住址、邮政编码、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二是根本领实,即信访人反映的主要事实情况;三是具体要求,即信访人提出信访事件的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相应理由和依据;五是信访事件的来源,即信访事项由信访人直接提出,或由上级信访工作机构转送;六是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属于受理范围的事项应当受理,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关机关提出;七是信访事项受理、答复的规定期限等。
二、告知告知是指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件后,在法定的期限内,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判断该事项是否属于其受理范围和该级管辖,从而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告知信访人。
判断信访事项是否予以受理的参照标准:一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受理的范围;二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本级有权受理的事项;三是信访事项是否属于本地区有权受理的事项;四是信访事项是否已经过终结性的信访工作程序;五是信访事项是否有实质性的内容和具体请求;六是信访事项是否已经受理、正在办理。
关于应当告知的情形,?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对本条例第15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