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二课时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 心听取曹刿意见,作为决策者, 有一定功劳。
智力快乐岛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 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 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 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 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 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 坑之。 1.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 语的意思。 2.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 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名人言战
请试一试,说出含有加粗字且意思相同的 成语)
齐人三鼓 惧有伏焉 故克 之 三而竭 观其辙乱
一鼓作气 危机四伏 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阅读大本营
相信你能行
我能品:解析课文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这样,如此)
(他们的,指齐军的) (他的,指曹刿的)
肉食者谋之
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的。

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 何以战
助词,无实意。
凭借 按照 把

必以情 必以分人
本文的成语:
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 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 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2.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 气正旺盛。——(《曹刿论战》) 3.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 队溃败——《曹刿论战》
登轼而望
问其故 胜而不知何以胜
论战: 勇气也 准确分析取胜的原 难测也 因——过人的谋略
总结的鲁庄公的形象:
一﹑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昏庸无能, 急躁冒进。
我眼中的鲁庄公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 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 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 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 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 人物鲁庄公姬同,往往认为这个人物是不 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 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 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 战争的胜利吗?你觉得鲁庄公有哪些可贵 之处吗?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 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 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从全文看,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从全文看,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抢答:
请你说出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两

名人言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 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 秋· 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 国·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 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 诸葛亮)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 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 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 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 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 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 ”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 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曹 刿 论 战
《 左 传 》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 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3.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 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
积累万花筒
源自文库
让你展才能
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 为正义事业舍生,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正义的性质 政治上——取信于民; 军事上——掌握战机。
抓住反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分析曹刿人物形象 请见 、问战、参战、论战
总结的曹刿的形象:
思想上爱国,国难当头之际 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政治上深谋远虑,懂得取信 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 军事上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善于详察敌情,把握有利战机。
时 期
人 物
鲁庄公
曹刿
“鄙”
“远谋”
战 前 战 中 战 后
爱国热情, 以分人 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 请见问战: 民弗从 政治远见——懂 以信 近臣和神灵身上—— 神弗福 得取信于民是作 以情 政治上无能 可以战 战的前提条件 参战: 胸有成竹 掌握战机, 不察敌情, 未可 将鼓之 可以 从容不迫 详察敌情—— 急躁冒进 —— 将驰之 下视其辙 军事上无知 卓越的军事才能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可能,许可 隔开,不连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 参与 今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 诉讼案件 今义: 监牢
一词多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故 既克,公问其故 民弗从也 (缘故,原因) (听从) (跟随) (所以)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其 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