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结构(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各种形状与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种形状的识别、几何图形的构成、结构的设计与搭建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形状与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形状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形状和结构的认识仍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形状的特点,学会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和搭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形状的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构成。

2.难点:复杂形状和结构的认识,设计与搭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形状和结构。

2.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同形状的卡片或模型,用于实践活动。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应用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形状的特点和名称,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触摸和感受这些形状。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给学生相应的形状卡片或模型,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识别和命名这些形状。

形状与结构 复习课件

形状与结构 复习课件
高大 有盒式的、层式的,样式新
颖、结构复杂 用途很广
钢筋水泥结构
一、选一选
• 1.下列哪个不是基本简单形状( D) • A、锥 • B、柱 • C、台 • D、圆
一、选一选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 B、三角形支架使用的材料最少 • C、同种材料不管怎么变化,承受力不变 • D、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




重点知识回顾 2.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重点知识回顾
3.平面支架
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 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三角形
四边形
答案:一般比较矮小,像笼子,样式简单,用途单 一,通常是草、木、竹结构的。
谢谢!
第2单元 形状与结构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折形状 搭支架
知识点 认识基本形状 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平面支架 建筑物中的支架结构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建桥梁 造房子
知识点 给桥梁分类 各种桥的特点和承受力 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重点知识回顾
1.认识基本形状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拱桥
最稳定 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
开来
斜拉桥 比平板桥牢固 有拉绳可以分担重力
平板桥 最不牢固 没有支撑结构
重点知识回顾
• 7.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大小不一 房子形状不同
用途不一 建筑材料不同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复习提纲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复习提纲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有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物体是有台形、柱形、锥形、球形四种基本的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2、仙人球是有柱形和球形构成的。

3、像纸张这样的薄型材料承受力都较差,我们可以通过折叠、弯曲等方法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经研究发现,改变纸张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4、球形在各个方面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人脑。

6、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定形不同,三角形是最稳固最结实,所用的材料最少7、像艾菲尔铁塔这种估价师的结构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上都是三角形。

框架结构的铁塔的特点是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8、水立方的形状是柱形,它的透明膜结构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9、不稳固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式它变的稳固。

1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六边形等,可以用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11、小桥一般是由桥身和桥墩两部分组成。

12、根据桥的形状不同,我们也可以把桥分为不同几个种类,赵州桥属于拱桥、南京长江大桥属于拉索桥。

13、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古时候,人们使之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和大厦。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14、我知道中国的主要建筑有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拉萨布达拉宫、苏州园林。

15、模仿贝壳的著名建筑是悉尼歌剧院,被称为我国古典园林精品的是苏州园林。

16、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

17、通过制作西瓜皮桥,我们可以得知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18、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厚度和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方法来增加物体抗弯曲的能力。

19、将一张纸张加工成拱形,它就变硬了。

建立联系,层层递进——《形状与结构》单元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建立联系,层层递进——《形状与结构》单元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概 念 调 查 、 化 和 理解 的课 堂 实践 ( ) 转 四
建 立 联 系 , 层 递 进 层
《 状 与结构》 元课堂 教学 实录及评 析 形 单
执 教 : 雪莉 评 析 : 兆 英 指 导 : 欣 李 董 贾
随 着 对 科 学 教 育 认 识 和 理 解 下 , 何 引 导 学 生 在 建 构 科 学 概 念 来 做桥 面 , 如 因为 我们看 到刚 才做 的 的不 断 深入 。 们 发 现 , 在 的科 我 现
的来 做 。 生 :我 想 试 试 4 宽 的 纸 条 。 : 倍
个 核心概 念 展开 。 以往 在 教学 中 ,
由 于 没 有 深 入 分 析 教 学 内 容 所 蕴 含 的 内 在 关 系 , 少 了 “ 单 元 教 缺 大
关 注 单 元 内 部 结 构 和 联 系 的 前 提 下 上 好 单 元 起 始 课 呢 ? 在 教 科 版
评 析 : 生 根 据 已 有 的 认 识 或 学 经 验 提 出 了 自 己 的观 点 , 借 助 老 并 师 提 供 的 实 验 材 料 初 步 制 定 了研 究 计 划 , 别 进 行 了 “ 不 同 宽 度 分 用
或 不 同 厚 度 的 纸 条 来 做 桥 面 , 桥 纸 的承受力会有怎样结果 ” 的实 验 , 并 将纸 桥所 承 载 的重 物 数 量用 曲别 针
到 : 意 义 学 习 的 过 程 既 重 视 原 有 有 认 知结 构 ( 识 经验 系统 ) 作 用 , 知 的
设 计 和 实 施 上 , 们 进 行 了 一 些 教 我
学 尝试。 下 面呈 现 的 是 李 雪 莉 老 师执
教 《 状 与 结 构 》 元 《 抗 弯 曲 》 直 接 表 示 在 了展 板 上 。 形 单 抵

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师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形状、宽度、厚度、长短等因素有关。

5、横梁的放法:【横梁厚度】能更大的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立着放】。

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6、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①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②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③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看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7、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8、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改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结论(我们的解释):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9、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展开的思路是,条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设计建造桥的模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活动涉及了探究过程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信息、思考与推理、表达与交流,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经历这些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要注重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挑战性的设计、制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促进儿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1.了解一些常见的结构,知道物体结构是多种多样的;2.能说明结构上的力的作用,知道力有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3.知道不同形状结构承受力的大小不同,改变形状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4.能设计、制作桥的模型,能够对桥模型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评价,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加深对设计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5.经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6.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桥梁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7.通过了解物体的形状结构,感受形状结构的美;8.逐步养成注意观察物体结构,分析受力状况的习惯。

教学目标1.本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的内容有: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研究横梁是平放还是立放,认识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这些内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2.在原《自然》低段教材中有“搭纸桥”“捆支架”两课,通过实验认识“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和“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

本单元作为高年级《科学》课教材,也有这两方面的认识。

比较一下,两者在要求上、编排上有哪些不同?3.在“找拱形”一课中,安排了找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的活动,活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让儿童了解一些生物体上的拱形结构有什么科学意义?4.本单元选取了塔和桥的结构来作研究材料,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塔的研究”“桥的研究”两课在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地位如何?5.你认为“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怎样?让学生介绍评价桥的活动有什么意义?怎样教学好这个环节?教学建议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把材料做成“T”“工”“0”等异型形状,用框架结构代替实心横梁,都利用到了抗弯曲能力与材料“厚度”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5《做框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5《做框架》

浅谈民歌传承的教育作用1. 引言1.1 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形式。

它源自于人们生活、劳动和情感的需要,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民歌具有口头传承、简单易学、情感真挚的特点,通常采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人们的生活和感情。

民歌的传承是指将这些具有民间特色的歌曲世代相传,使其在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通过民歌的传承,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民歌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保护和传承民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1.2 民歌传承的重要性民歌传承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

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后人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心情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民歌传承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传唱民歌,民众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不同民族的民歌各具特色,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民歌传承也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性格塑造。

民歌传承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传承。

2. 正文2.1 提升民众文化素养民歌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育中,通过学习民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认同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帮助人们更加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投石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

投石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

投石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一、设计目标S(科学)会探索杠杆原理在投石机中的应用。

能够找到使结构稳定的方法。

体会不同材料的性能与用途的关系T(技术)能够具有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工程绘图能力能够用身边的简单材料木材、橡皮筋、细线等物品制作一架投石机。

E(工程)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投石机的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调整改进。

能够在制作完成后有效测试投石机的效果。

M(数学)能够利用数据总结出投石机投掷远的原因。

二、操作步骤1、引发兴趣,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在学生完成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课程后,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stem项目作业——投石机。

首先,让学生观赏古时候的一场战争,提问你对视频里的什么装置最感兴趣,引发他们对投石机的兴趣。

为了制作投石机,学生需要观察历史上各种投石机的图片,分析其工作原理,对各种不同的投石机进行归类、总结,通过讨论学生得出投石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支架、杆臂、动力装置。

人力投石机重力投石机设计前,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来让学生提出设计制作一个投石机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每组选择他们觉得可行的一个思路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

在这个有趣的环节中,学生们开动他们的脑筋,纷纷献计献策,形成了他们的初步设计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

在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对此提一个问题。

平时在课堂上,一般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而在stem课程中,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图1是第六组的初步设计,在汇报过程中,有小组提出支架底部没有固定,投石机不牢固容易散架,建议他们在底部加上固定的支架,图2是他们改进后的设计。

图1 图2第二小组将投掷的杆臂用固定在一根杆上(图3),这样杆臂无法绕着支点旋转,而且用力过程中非常不牢固,有小组建议搭建一个三角形框架,将杆臂插在缠绕的橡皮筋中,顺利解决了他们小组的问题(图4)。

图3 图43、搭建模型,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我们根据学生的材料清单为他们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学生们都卷起他们的袖子开始工作。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六上第二单元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六上第二单元实验操作
扩展性活动:瓦楞纸板设计
活动和注意点
4.测试纸拱的承载能力
课题和页码:2.3《拱形的力量》P31-32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2)两边各用一本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3)用更多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整合,不要将这个完整实验变成三个实验。
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 起…… • (3)介绍评价总结。 注意事项: 1.要求造一座跨度大的现代化大桥;2.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评 分标准
拓展性活动
2.2瓦楞纸板设计 2.3瓜皮拱的体验和延伸 2.4不同饮料瓶的科学性 2.6萝卜高塔 2.7钢索桥钢缆拉力体验
活动和注意点 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关系的实验
课题和页码: 2.1《性质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长度20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 18cm)的纸条,垫圈;长度20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 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演示好“马鞍形绑扎法”;2.长竹棒怎么增加起到效果最佳。
活动和注意点
7.建高塔
课题和页码:2.6《建高塔》P39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实验步骤: • (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
水等材料制作高塔。 • (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
活动和注意点 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
课题和页码: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 。 实验步骤: •(1)用同样大小A4纸折成 “一”“ㄩ”“W”“口”“O” •(2)将“一”字形纸梁垫在桥墩上,放垫圈,测出承受垫圈 数量。重复三次。 •(3)用相同方法测出其他形状纸梁承受垫圈数量。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1、物体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效果不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

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

6、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7、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它是空心的。

其科学道理是圆筒形结构承受力强。

8、鸡蛋是一种薄壳结构,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处。

9、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它由三层或五层薄纸板构成,中间的一层或两层是瓦楞形的,这种结构使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10、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11、请说说为什么有些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或“口”字形状?答:因为这些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既省材料,又能有好的效果,一举两得。

2 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等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 建桥梁1、桥梁是由桥墩和桥面组成的。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资料课件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资料课件
思考题与练习题
07
思考题:如何理解形状与结构的关系?
形状与结构的关系:形状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是形状的内在支撑。
不同形状的结构特点:圆形结构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结构具有坚固性等。
形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形状影响结构的受力分布,结构决定形状的稳定性。
实际应用:建筑设计、工程制造等领域中,形状与结构的关系至关重要。
形状与结构的关系:探讨形状与结构对物体稳定性的影响
形状与结构的分类:介绍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类型,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形状与结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形状和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建筑、车辆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1 抵挡曲折【教课目的】1、经过对“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大小的实验研究,认识增添纸条的抗曲折能力,认识横梁立着安置的道理。

2、在研究中学会辨别与控制变量收集和记录数据,并能利用曲线图和数据剖析和解说。

【教课准备】1 、学生实验资料:长、宽相同,厚度不一样的纸条,相同大小的铁垫圈、实验记录表、画曲线图的格子纸,木片(竹片)、尺子。

b5E2RGbCAP2、教师示范资料:各种矩形梁的实物模型(图片)。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出示一张纸条,把它放在两个盒子上边,假如在上边放一个重物会如何?2、演示在纸条上放一个垫圈,察看纸条怎么样了?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它不曲折呢?拉近盒子的距离行吗?加支撑物呢?p1EanqFDPw二、研究“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大小”1、推断增添纸的厚度,会不会增添它的抗曲折能力,如何查验我们的假定?2、出示 1 号、 2 号纸条,商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实验改变的是哪个条件?曲折程度怎样保持相同?如何表示抗曲折能力的大小?DXDiTa9E3d3、学生疏组实验,家世巡视指导。

(1)提示:纸的厚度用粘在一同的张数表示。

(2)先展望后实测。

4、报告沟通,并谈谈做了这个实验后有何感想。

5、指引展望 3 号纸能够放几个垫圈,沟通如何展望。

6、实测 3 号、 4 号纸的抗曲折能力。

7、报告沟通。

三、绘制折线图并剖析1、出示统计图:横向表示纸的厚度,纵向表示垫圈的个数,请大家把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关系用折线的形式画下来。

RTCrpUDGiT2、学生绘制折线图。

3、展现与沟通后你们有什么发现?4、小结: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增添纸的厚度能明显提升纸的抵挡曲折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质1、像纸这样的薄形资料抵挡曲折的能力较差,假如要提升资料的抗曲折能力,应当怎么做?2、在建筑中为何要采纳厚度很大的横梁?3、赏识图片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横梁大多实立着放的仍是横着放的?可否用今日学的知识来解说此中的道理呢?5PCzVD7HxA4、课件演示后,请大家用手折一折尺子,看如何折尺子不简单曲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框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内容。

在前面几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框架结构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

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做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用加斜杆的方式加固。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引导学生在制作和加固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的技巧。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探究方法,但却缺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

对于本课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铁塔等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在游戏中时常会进行橡皮筋扎小棒的操作,但缺乏方法、效率低下;他们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但当面对“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述……因此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挑战。

【整体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小学科学课中的“设计制作”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动手动脑学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历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以图片导入本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框架结构,并切入对做框架的研究,具体围绕2大板块展开:一、研究简单的平面框架。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简单框架受力时的情况,在感受和交流的基础上借助教具巧妙地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加固,发现斜杆发挥的“推”和“拉”的作用。

二、研究立方体框架。

在研究简单平面框架的基础上引申到立体图形的研究活动,以“讨论思考、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承重测试——分析优缺点”为主线,不断改进方案,在设计和制作中凸显思维的培养,更显科学味。

教案反思:《形状与结构》单元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教案反思:《形状与结构》单元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教案反思:《形状与结构》单元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万物之间
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案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际生活
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让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结构特征,为学生理解立体图形奠定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解决立体图形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着重思考图形的结构特点、几何性质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巩固知识
教师还应该注重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回顾立体图形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或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科的美妙和深刻。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二单元简答题1、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答:瓦楞纸板中间的夹层做成“W”形后,形状改变了,相当于增加了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因此也就变坚硬了。

2、梁一般是怎么样安放的?说明理由。

答:梁一般是立着放的,因为立着放虽然减少了梁的宽度,但大大增加了梁的厚度,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梁一般是立着放的。

3、试述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答:材料的不同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的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怎样才能使纸拱承载更大的重量?答:用书抵住纸拱的拱足,就可以抵住纸拱的外推力,这样就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了。

5、解释西瓜皮拱为什么不垮吗?答:因为西瓜皮拱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这样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所以西瓜皮拱不垮。

6、请举出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答: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型。

7、圆顶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答: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的分散开来,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8、常见的拱形建筑有哪些?答: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卢沟桥。

9、塑料瓶的上部、中部、底部、各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答:上部是圆顶形;中部是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的拱形,还有竖着的拱形或其他凹凸形状;底部类似圆顶形,最厚的是瓶口,最薄的是瓶身。

10、人体中的拱形有哪些?试述他们的巧妙。

答: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1、增强抗弯曲能力采用的方法有哪些?答:1、增加材料的厚度;2、改变材料的形状;3、增加材料的宽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1.折形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蛋壳、书若干。

学生材料:每组A4纸4-5张、双面胶1卷、剪刀1把、直尺1把、书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用一张纸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1.出示一张A4的复印纸和一本科学课书,问:这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连站不站不起来(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课本呢?注意要保证课本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提问:为什么现在一张纸可以承受一本书的重量?3.揭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折形状》。

(板书课题)二、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谈话:说到形状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你们认识吗?说说看。

小结: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等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2.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一些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3.说说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课本16页下半页内容)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打得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折形状(1)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下面我们就借助这张纸来进行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间的关系。

这张纸可以折成圆柱型纸筒,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2)谈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好不好?(教师展示四种形状)(3)小组讨论回答:折纸筒需要什么材料?怎么折?折时注意什么?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研究主题: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两个纸杯卡纸若干回形针若干1.实验猜测:2.要改变的条件:3.要保持不变的条件:4.实验方法:5.实验记录:6.解释与结论:1.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2.纸的厚度。

3.纸的规格,纸的宽度,大头针的重量,放的位置。

4.①用两个纸杯和一张白纸搭一个宽10厘米的纸桥,然后在上面放回形针,记录下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

反复三次。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两张纸,记录下两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

反复三次。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三张纸,记录下三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

反复三次。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按照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记录。

6.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厚度1倍厚度2倍厚度3倍厚度4倍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2个5个9个15个(1)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材料的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2)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3)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

(4)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1)厚度。

(2)材料的厚度。

(3)材料的规格,材料的宽度,材料的长度,垫圈的重量。

(4)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就越大。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过程和方法: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抵抗弯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

说说纸承受弯曲的性能如何?(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这要通过观察、比较最简单的房子和最简单的桥的结构特点来认识。

用板凳来比喻柱和梁,用板凳来比喻房子和桥梁,学生就容易理解房子和桥梁结构的共同点了,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和板凳是类似的。

(2)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

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那么你们在学习中特意去留心纸的特性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

那厚的纸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小黑板出示)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3、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2)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3)表格设计:表1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的大小预测实测4、并根据所得数据制成曲线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要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也可以 √
改换材料。(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选择:
1、下面三种形状中的( A、 B、
C
)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 C、
2、下面三种形状中的(
A、 B、
B
)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曲能力最弱的。
C、
3、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
特点: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赵州桥
桥面在拱形下方
特点: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 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 平坦,方便通行。
拱有向外的推力
桥面可以拉住拱向外的推力
西藏拉萨铁路大桥
悉尼大桥
解释西瓜皮拱为什么不挎呢?
西瓜皮拱不挎的原因: 因为西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 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 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所以 西瓜皮拱不会挎。
螺丝帽的个数代表 抗弯曲的能力
分别选用不同 宽度的纸条
2cm
10cm 刚接触桌面为准
温馨提示:
1、先预测,后实验,再记录,最后根据实验数据总 结发现。
2、实验时注意支柱(书)之间的距离不变,记住支 柱间的厘米数,每次实验前用直尺量一量支柱间的距 离。 3、实验时重物(螺帽)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的中间, 以免砸塌纸桥梁。 4、纸桥梁碰到底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个重 物(螺帽)不能算。 5、请各小组安静实验,完成的小组请先整理好坐正, 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安静。
两本;直尺一根
形状
实验需要材料: 5张同样大小、厚薄的纸;相同大小重物若干个;科学书
需要改变的条件:
抗弯曲能力 不改变的条件: 垫起纸高度不变;弯曲的标准不变;纸架空的距离不变;
放重物的位置不变。
操作方法:
按上图所示改变纸的形状;在不改变上面条件的前提下进行 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观察横梁的横切面是 什么形状的?
都是长方形的,
• 是平放的还是立着放 的?我们能说明这样 安放的理由吗?能用 下面的材料来证明自 己的理由吗?
都是立着安放的, 也就是梁的厚度比宽度大
• 思考: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呢? 你们怎样用尺子(或冰糕木片)来证 明你们的观点呢? • (用手弯折尺子,平着很容易折弯, 立着折不弯。说理由的关键点是,厚 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B)。
A、增强
B、改变
C、减弱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用同样的材料做电线杆,做成( B )比较好。
A、空心的方形的 B、空心的圆形的 C、实心的圆形的 )。
5、将同一块砖按照下图中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最稳定的是( B A、 B、 C、
6、下列有关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抗弯曲能力只与物体的厚度有关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我们把纸横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使纸横梁受压,中部接 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的抗弯曲能 力。(薄纸板的纸 )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 (1)准备纸横梁。 选用的纸不能太薄,一般来说,选用0.5毫米左右厚 的卡纸,即通常称为薄纸板的纸合适。将纸裁成长大约 25厘米,宽分别是3厘米、6厘米、12厘米的纸条。 • (2)为了纸条不被过度弯曲而能够多次使用,在实验 中,纸条垫起的高度要控制在2厘米左右。每次实验以 纸条中部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 为它的抗弯曲能力。 • (3)这个对比实验应该怎样做,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除纸横梁厚度、长度相同,弯曲程度相同外,纸横梁架 空的长度也要相同(纸条架空长度可控制在20厘米左 右),垫圈都要放在中间位置,都要轻轻地放。实验改 变的只是纸的宽度。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要成倍地变化。 • (4)在第一次测试后,猜想一下,宽度增加一倍抗弯 曲能力是多少?宽度增加两倍呢?先预测后实测。
2007年美国一桥 梁坍塌,50多辆 汽车坠河, 造成至 少6人死亡。
广东九江大桥垮 塌,4辆车坠河, 9人遇难。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柱子承受的 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 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横梁 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 压断,这就比较容易了。所 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 很重要了。
B、物体抗弯曲能力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物体抗弯曲能力与物体的形状和厚度都有关系
观 察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 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 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 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 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 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 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 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L”形材料的哪一部 分像平放的梁,立 着放了?
增加了厚度
减少了宽度
把薄形材料弯 折“V”“L”“U”“T” 或“工”字等形状, 虽然减少了材料 的宽度,但却增 加了材料的厚度, 增加厚度是能大 大增强材料的抗 弯曲能力的。
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了什么呢?
(1)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改变的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不同
实验二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怎样表示增加了纸梁的厚度?
温馨提示:
1、先预测,后实验,再记录,最后根据实验数据总
结发现。 2、实验时注意支柱(书)之间的距离不变,记住支 柱间的厘米数,每次实验前用直尺量一量支柱间的距 离。 3、实验时重物(螺帽)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的中间, 以免砸塌纸桥梁。 4、纸桥梁碰到底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个重 物(螺帽)不能算。 5、请各小组安静实验,完成的小组请先整理好坐正, 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安静。
实验中改变的条件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
重点小结
• 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 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 加。 结论: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 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思考
横梁平着放好, 还是立着放好?
观察:桥的 哪个部分容 易断裂?
2012年 8月24日早上5点25分,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到一年就 垮塌,有4台货车直接从20米高的 桥上坠落,造成多人死伤。
• 1、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下列条件 不变的是( A )。 • A、纸的长度、厚度 B、纸的长、宽、厚度 C、 纸的宽度 • 2、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 B )地影响抵抗弯 曲的能力。 • A、同样程度 B、厚度更多 C、宽度更多 • 3、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 条件是( B )。 • A、纸的厚度 B、纸的宽度 C、纸的长短 • 4、在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 条件是( C )。 • A、纸的材质 B、纸的宽度 C、纸的厚度 • 5、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C )。 • A、只与材料厚度有关B、只与材料宽度有关 C、与材 料宽度和厚度都有关
看看下面的房子和桥梁, 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 相似的地方吗?

很多的房屋 和桥梁都是依靠 直立的材料(柱 子)和横放的材 料(横梁)支撑 住的。
横梁
立 柱
横 梁

哪里是梁
横梁




哪里是梁
梁 梁
柱 柱

柱 柱
桥的柱和 梁在哪里

思考 柱子和横梁哪个容易弯曲断裂?
湖南株洲桥 高架坍塌, 40人遇难。
第一次测试后,先预测,再实测纸的抗 弯曲能力,记录下数据,完成下表
宽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实验内容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我们的猜测 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宽度有关。 实验中改变 的条件 纸的宽度(1倍宽,2倍宽,4倍宽)
实验中不变 纸的材料、长度、厚度,纸架空的 的条件 间距,纸的弯曲程度,单个垫圈的 重量,放垫圈的位置等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1)准备纸横梁。把0.5毫米左右厚的卡纸切成长 约25厘米、宽约3厘米(或2厘米)的条形,再 分两张、四张分别粘在一起压平,做成厚为1张 纸、2张纸、4张纸而长宽相等的三个纸横梁。粘 纸条的时候,最好把纸头错开一点,能明显看出 是几张纸粘成的。糨糊要尽量少放。 • ⑵这个对比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改变的是 哪个条件 • ⑶得出的结论是: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 加。或者厚度增加一倍,抗弯曲能力的增加大大 超过一倍…… (4)比较一下,要增加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 加纸横梁宽度与增加纸横梁厚度,哪种方法更好。 • 增加纸横梁的厚度是增加其抗弯曲能力的好办法。
实验时,我们应注意:
1. 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不能改变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能 改变纸的厚度、长度和大小。 2. 每张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或合在一起使用。 3. 重物应尽量放在纸桥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放。 4. 使纸碰到桌面的那个重物不能记录下来。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它的抗 弯曲能力。
一.欣赏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O

L
W

U
思考:
1、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做成 “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 2、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为了增强薄形材料抗弯曲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材 料做成哪些形状,请画出来。
W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1.纸梁放在两个桥墩的中间。 2.只改变纸梁的形状
分析数据,描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