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桥梁远景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节: 六节: 七节: 共九种: 八节: 九节: 十节: 十一节: 十二节: 十三节:
造得又快又好 造得很便宜 造得很美 造得很低 没有水中桥墩 桥墩浮在水中 可以弯曲 很小很轻便 “无梁飞渡”
问题2:
文中这些未来桥梁的次序是否 可以颠倒?为什么?这些桥梁是 按什么次序排列的?
答:不可以 写未来的桥梁是按由一般桥的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日本的多多罗大桥
建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座连结亚欧 大陆的博斯普鲁斯大桥,它的桥面设计狭长如 机翼。该桥的跨径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
是当今世界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色最美的跨海大桥。3 6公 里的长度,光桥孔就达643个。中国人要造世界上最长的跨 海大桥。经过十年的“琢磨”,这个伟大设想最终浮出水面。
不过是一条板凳 板
桥梁
桥墩
基础
腿
脚
—— 请你欣赏 不同时期建造的桥
赵州桥
位于赵州桥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 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长64.4米,宽9米左右,跨径37.38米 。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是一座我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 1968年 竣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 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zhǎng
水涨船高
xié
随身携带
词语解释:
①小巧玲珑:形容器物的形体小而精巧。 ②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
础的 提高而提高。
③潜力:隐藏着、不外露的能量。 ④妨碍:阻挡、妨害,使人不方便。 ⑤点缀: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装饰(装
点,装饰)。
审题
题目—我们把握课文内容和思路的一把钥匙.
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读者什么呢?
本课小结
• 说明对象:桥梁远景图。 • 说明对象的特征:共九种…… • 说明顺序:由一般桥的改进到特殊 桥的创造。 • 令我们看到: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 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北京立交桥
武汉立交桥
斜拉桥
卢浦大桥总投资22亿余元,全长3900米,其中主桥 长750米,为全钢结构。由于主跨直径达550米,居世界 同类桥梁之首,被誉为“世界第一钢拱桥”。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制作:孟公镇中心学校 刘禄辉
学习目的:
一.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二.培养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和思路的能力. 三.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四.明确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合理想象的重要性.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 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 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 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 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 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 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 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
作者对未来桥梁的想象是不是胡思乱想? 说说你的看法?
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 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 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一生 致力于桥梁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设计修 建了钱塘江大桥,参与了武汉长江大钱和南 京沧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作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还要对将来的桥梁 事业进行大胆的设想,这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 科学精神。科学合理的想象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希望每一个同学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掌握 了牢固、全面的知识的基础,大胆合理的想象,不 断研究,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科学的奥秘,让你的 想象成为现实,为人类造福。
上海杨浦大桥
在1993年10月竣工通车,,总长为7654米,主桥长1172米,桥宽30.35米,共设6车道。 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 杨浦大桥为双塔双索叠合梁斜拉桥。呈倒"Y"形的主桥塔高208米。日通过能力为4.5万辆 机动车,离浦江水面为48米,桥下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
这座世界第一跨海大桥除桥最长、工程量最大等特点外,其景 也将是最美的。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 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等特点,确定了大桥的总体布局方 案。整座大桥的平面为S形曲线,线形优美、生动活泼,并在南北 航道的通航处各呈一拱形,使大桥具有跌宕起伏的立面形状。这样 不仅使桥的形体更美,而且有机地结合了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生理 特点,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保证船舶的安全。
茅以升
想一想什么叫远景图?你能根据课题“桥梁 远景图”推测出课文内容可能是说明什么的吗?
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构想。
内容:作者对未来桥梁的景况进行的设想。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快速阅读课文第二段, 说说桥是什么以及桥梁的基本结构?
桥的基本结构:
桥是什么?
桥 的 三 要 素 打比方
廊 桥
座落于美国密执安州的麦基那克海峡 大桥是工程师戴维· 斯坦曼的杰作
位于长沙的湘江北大桥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
澳门半岛的第一座跨海大桥,1974年10月5日 正式通车,大桥全长2569.8米。大桥造型独 特,富有节奏感,成为澳门八景之一。
来自百度文库
美国旧金山市的金门大桥横跨金门海峡,这座 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桥之一。
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模仿《桥梁远 景图》,以“……远景图”为题写 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展望某一 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
改进到特殊桥的创造。
分析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清楚、 明白,作者往往会采用一些恰当的说 明方法,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看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在相应的句子下面作上记号。)
本课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打比方:如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 凳……板凳的腿是 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 梁。” 举例子:如 “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 完成了。” 作诠释:如 “桥一高,两岸的路面……名叫引桥。” 作比较:如 “现在的郑州黄河大桥……只要一个桥孔就可以 跨过江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 又快又好,很便宜, 很低。 很美,
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作者是如何设想的?
无墩桥, 浮墩桥, 弯曲桥, “袖珍”桥, 无梁桥
你最喜欢哪种未来的桥梁?
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四段,思考:
1、快速阅读第一段,说说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神话故事引出说明的内容并说明桥的重要性。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未来的桥梁作合理的想象并进行形 象的描述与说明,那么这一段的内容有说明作用呢?
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同时作为一名 教育家,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编写了《桥话》《中国石拱 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读准下面字音
zà i 承载 kuò 轮廓 diānbǒ 颠簸 zhuì 点缀 xiù dūn dè ng 板凳 袖珍 桥墩 báo 极薄
fáng ài 妨 碍
ló ng
小巧玲珑
人类智慧是无穷的,今天以为新 的大桥,已经了不起了,可是明天、 后天的大桥,更是了不起。那时来看 今天的桥,也许会感到,为什么以前 的人,会那样笨呢? 选自《桥话》
课堂小结:
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对现有桥梁 作具体介绍;作为一篇科学幻想文章,它也不 像一般科幻作品那样充满神奇的想像,而是以 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作了 一番描述。而作者的这些“幻想”今天已成为 现实了。 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以科学精神进行 大胆而合理的设想,描绘我们的未来吧!
———从人人皆知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自然要说到他们的鹊桥相
会,突出桥梁的重要作用。传说中的神仙都需要借助鹊桥来相会,我 们人类的生活又怎么能离开桥梁的帮助呢?这样开头,增加了说明文 的趣味性,使平时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活泼,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 激发想象力。
3、阅读第四段,概括内容。 ——说明以神话故事引出说明的内容并说明桥的重要性。
2、讨论: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过度段,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任何一篇说明文,要说清事物, 都必须根据说明的需要,合理的安排 内容的先后顺序。请大家看课文的结 构示意图,思考、讨论作者如何展开 对桥的远景的设想,安排内容上的顺 序。
问题1: 文中作者共设想了几种未 来桥梁?
(1)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桥梁事业发展的远景蓝图. (2)本文内容的时代特点: 未来时,是想象中的.
《桥 梁 远 景 图》—科幻说明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在文章中设想将来造桥会有哪 些变化? 2、作者在文章中设想将来的桥梁会有 哪些变化?
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 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2段)说明桥梁的重要性和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3—13段)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 第一层:(3—4段)再次强调桥梁的重要性。 第二层:(5—8段)将来的桥梁会造得更快、更好、更美、更 低、更方便、更便宜。 第三层:(9——13段)进行更大胆的想象:将来的桥会没有 桥墩或只有空心的桥墩,可以自由弯曲,会出现袖珍桥、无梁桥。
上海南浦大桥
于1991年11月建成。该桥全长8346m,主主桥采用双塔双 索面钢与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径423m,一跨过江,通航净空46m。主 桥桥面宽30.35m。
桥梁建造与科学发展
看了这几座桥以后你对桥梁建设的发展有什么感想呢?
桥梁的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相联 系的,不论是使用的材料、建造方式,还是结 构形式、功用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1、 “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得各种机具, 差不多不用人的劳动力。”句中画线的词 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样表达更有余地,不把话说绝对, 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和用语的严密性。
2、“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 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画 线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不一定”表明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的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