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识图

合集下载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梁原位标注
④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 通长的纵筋值时,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⑤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 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如图4-9所示。
图4-9 梁竖向加腋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示例
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 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 隔,如图4-10所示。
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 注3:16G101-1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铰接;
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 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例如,Lg7(5)表示第7号 非框架梁,5跨,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 度。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 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 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 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例如,13Ф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 直径为10 mm;梁的两端各有 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 跨中部分间距为200 mm,四肢箍。
18Ф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 径为12 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跨中 间部分间距为200 mm,采用双肢箍。

梁平法识图 PPT

梁平法识图 PPT
梁平法识图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 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 后写跨中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12φ8@100(4) φ8@200(4)
φ8@100/200(2)
梁平面注写方式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 数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φ8 @100/200(4)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 的4肢箍筋,箍筋为II级钢。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

梁平法中钢筋的分类与作用
钢筋的分类
根据钢筋在梁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钢筋可分为受力筋、架立筋、箍筋等。
钢筋的作用
受力筋主要承受拉压应力;架立筋固定箍筋及受力筋的位置,构成梁的整体; 箍筋抗剪切、抗扭作用,同时约束受力筋。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与计算方法
基本公式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包括梁的弯矩公式、剪力公式、挠度公式等,用于计算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值。
率。
梁平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梁的几何 信息和钢筋信息,对于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图的审查都
较为方便。
梁平法的发展历程
梁平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 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
为了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借鉴国际标准和日本建筑标准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制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 图》,即梁平法。
计算方法
根据基本公式,可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如弯矩调幅法、剪力平衡法、挠度修正法等,以确定梁的配筋方案。
03
梁平法的详细解读
梁平法图集的组成与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构成
梁平法图集由梁平面布置图、梁配筋图、梁截面注写和梁平法施工图的计算公式等部分组成。
梁平法图集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是用于表达梁的尺寸、形状和配筋等信息的标准文件,使用时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进 行理解和应用。
06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总结与展望
对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的总结与评价
内容丰富
该课件包含了大量的梁平法识图 基础知识,内容详实,重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梁平
法识图的概念和应用。
形式多样
该课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图形、 动画、视频等,使得学习过程更加 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箍筋
•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 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分隔; •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 •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 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 例: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3、梁构件原位标注识图
• 原位标注: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 挑部分时,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 • 一般需要原位标注的是:
• • • • • • • 1)梁尺寸 2)梁箍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4)梁下部纵筋 5)梁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6)梁标高 7)附加箍筋或吊筋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1)梁尺寸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2)箍筋
φ8@100(2)
φ8@100( 梁支座上部纵筋
• ① 上部纵筋标注在梁上部相应位置(两个支 中间上部未注写钢筋,此 座、跨中),如果支座两侧梁上部钢筋相同, 处上部筋见集中标注的上 右支座上部 可只在一侧标注 部通长筋或者架立筋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标注一样,怎么配置钢筋?
G4Φ10
什么意思?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6.1 梁构件平法识图 4) 梁下部纵筋
• 梁下部纵筋: • 1. “/”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 3.“—”不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 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 • 例 6Φ25 2(-2)/4, 2Φ25+3Φ22(-2)/5Φ25,

梁平法施工图识图及计算

梁平法施工图识图及计算

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
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
L
XX (XX)、(XXA)或(XXB )
注:悬(挑XX梁A)为一端有X悬L梁,(XXXXB)为两端有悬梁,悬梁不计入跨数1。5
井字梁
JZL XX (XX)、(XXA)或(XXB)
梁编号:应按表中的规定标注, 如KL7(5A) 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N2Φ16
6Φ25 4/2
2Φ25+(2Φ22)
2Φ25;4Φ2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截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
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平法梁的标 注
➢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两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
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2φ20 上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 HRB335钢筋
4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4根直径18mm的 HRB335钢筋在中间
2φ16;2φ20+ 2φ18
2φ16 上部3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16mm的 HRB335钢筋
2φ20+ 2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 20mm的HRB335钢筋和2根直径18mm的 HRB335钢筋,其中2φ20放在角部, 2φ18放
•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 规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 前面。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 2φ22放在顶梁的中部。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梁集中标注内容
粱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 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粱, 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 不注写; 当梁顶比板顶低时,注学负标高高差;当 梁顶比板顶高,则注写正标高高差; 实例如右所示:
梁集中标注内容
梁的编号练习: JZL2(1A) KL7(3B) KZL3(2) 思考: 基础主梁的代号; 基础次梁的代号;
08
梁平法识图 • 梁平面注写方式 梁截面尺寸
1.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如下图 所示;
试读1:梁截面尺寸;
KL 1(1)
250 500 8@100 / 200(2) 2 18 G210
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12
梁平法识图 • 梁平面注写方式
识图扭筋 配筋信息
梁构造钢筋
当梁有效高度 hW≥450mm 时,需配置腰筋: 1.当配置构造纵筋时,以大写字母 G 打头, 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配置,故构造钢筋的根数永远为偶数,其排 数为总根数/2。 如: G4Φ12,表示每侧有2根钢筋,2排分布。 2.当配置受扭纵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 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1
梁钢筋构造
• 梁钢筋类型
梁钢筋类型
1.梁上 部钢筋
• 上部通 长筋
• 上部支 座负筋
• 架立钢 筋
2.梁下 部钢筋
• 下部通 长筋
• 下部筋
3.梁侧 面钢筋
• 构造筋 • 扭筋
4.梁高 度方向 上钢筋
• 箍筋
5.梁宽 度方向 上钢筋
• 拉筋
6. 其他 钢筋
• 吊筋 • 附加箍

梁平法识图课件.

梁平法识图课件.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箍筋
•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 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4肢箍间距为 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4肢箍。
• 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
HPB300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4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 制; •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思考: • JZL2(3) 300x500 • KL7(2B) 300*700/500
2.1 梁平法识图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2.1 梁平法识图
1、梁构件的平法表达方式——平面注写
选注值: 梁顶标高差
必注值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

原位标注 中间上层纵筋未原 位标注,此处纵筋 同集中标注,为2 根直径16mm的II 级钢(HRB335)
返回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mm 100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200mm 200mm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返回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非通长纵筋 2 16
上部纵筋 4 16 (2 16通长筋+ 2 16非通长筋)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非通长纵筋 2 16
上部纵筋 4 16 (2 16通长筋+ 2 16非通长筋)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4) 梁下部纵筋
①注写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②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 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6 25 2/4 表示下部两排钢筋, 最下排4 25,其上一排2 25,见图(a)
• ④当已按规定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 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 做原位标注。
此跨跨中不标注,即下部 钢筋为4根直径18mm的 HRB400钢筋
v
v
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 径16mm的II级钢 (HRB335)
下部通长纵筋 4 16
返回
5)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侧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扭钢筋 4 12
集中标注
6mm的双肢箍,加密 区箍筋间距100mm, 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200mm 矩形截面框架梁 的尺寸:宽度 b=300mm,高度 h=500mm
原位标注
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4 4根直径16mm 的II级 根直径 16mm的II级钢 钢(HRB335 ) (包 (HRB335)(包括2 括2根通长筋) 根通长筋)

16G101-03第四章梁平法识图

16G101-03第四章梁平法识图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页
-55-
15d 15d
设计按铰接时:ln1/5
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ln1/3
设计按铰接时:≥0.35lab
ln/3 (通长筋)
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0.6lab 150 架立筋 150 50
50
ln/3
ln/3
(通长筋)
50
150 架立筋 150
注: 1.括 号 内 为 非 抗 震 梁 纵 筋 锚 固 长 度。 2.当 梁 结 构 平 法 施 工 图 中 , 水 平 加 腋 部 位 的 配 筋 设 计 未 给 出 时 , 其 梁 腋 上 下 部 斜 纵 筋 ( 仅 设 置 第 一 排 ) 直 径 分 别 同 梁 内 上 下 纵 筋 , 水 平 间 距 不 宜 大 于2 0 0;水 平 加 腋 部 位 侧 面 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3 .本 图 中 框 架 梁 竖 向 加 腋 构 造 适 用 于 加 腋 部 分 参 与 框 架 梁 计 算 。
弯 折 长 度L aE
锚 固 长 度L aE 梁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Δh 15d Δh
laE ≥0.4labE (可直锚)
hc
锚 固 长 度 ≥0 . 4 L abE
(可直锚)
弯 锚 长度15 d 锚 固 长 度L aE
Δh/(hc-50)>1/6时
4
当支座两边梁宽不同或错开布置时,将无法 直通的纵筋弯锚入柱内;或当支座两边纵筋 梁上部纵筋 根数不同时,可将多出的纵筋弯锚入柱内
顶层端支座梁下部钢筋直锚
梁上部通长筋 锚固长度伸 入柱内长度 ≥0 . 5 h c+ 5 d , ≥L aE
梁下部纵筋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
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 注3:16G101-1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铰接;
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 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例如,Lg7(5)表示第7号 非框架梁,5跨,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 度。
.
7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
17
图4-6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注写示意
.
18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 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 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
40
图4-11 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
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 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
.
41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3.井字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井字梁通常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特殊情况 下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在此情况下,为明确区分 井字梁与作为井字梁支座的梁,在梁平法施工图中,井字梁用单 粗虚线表示(当井字梁顶面高出板面时可用单粗实线表示),作 为井字梁支座的梁用双细虚线表示(当梁顶面高出板面时可用双细 实线表示)。
.
27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注意: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 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例如,某结构标准层的楼面标高为44.950 m和48.250 m,当 这两个标准层中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为(-0.050)时, 即表明该梁顶面标高分别相对于44.950 m和48.250 m低0.050 m。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

KL5(3)300*400 Φ8@100/200(2) 2 Φ 20+(2 Φ 14);4 Φ20----表示2根上部通长筋2 Φ20,2根Φ14架立筋
下部通长筋:一般在上部通长筋后用分号隔开, 如在集中标注中未注写,则需看原位标注内容
KL3(2) 300*400 Φ8@100/200(2) 2 Φ20;4 Φ20----表示4根下部通长筋Φ20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1,3跨,端部无外伸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2,2跨,一端有外伸
梁构件编号实例
屋面框架梁1,4跨,端部无外伸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3,3跨,两端有外伸
梁箍筋
Ф 8@100/200(2): 100为加密区间距,200为非加密区间距
上部通长筋
KL5(3)300*400 Φ8@100/200(2) 2 Φ 20;4 Φ20-----表示2根上部通长筋2 Φ20
上下两排,上排4 Ф 20是上部通长筋,下排2 Ф 20是支座 负筋。中间支座两边配筋相同时,只标注在一侧
支座原位标注实例
中间支座两边配筋不同时,分别标注:2支座左侧4 Ф 20全部 是通长筋,右侧的6 Ф 20,上排4根为通长筋,下排2根为支 座负筋
由两种不同直径钢筋组成,用+连接,其中2 25是集中标注 的上部通长筋,2 20是支座负筋
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
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 推。
KL4(2) 300*400 Φ8@100/200(2) 2 Φ20;6 Φ20 2/4---表示6根下部通长筋Φ20 上排2根,下排4根
KL5(2) 300*400 Φ8@100/200(2) 2 Φ20;4 Φ20(-2)---表示4根下部通长筋Φ20,有2根部不伸入支座。

16G101三维图集第四章梁平法识图

16G101三维图集第四章梁平法识图

弯锚长 度 15d
伸至梁上部纵筋 弯钩段内侧或柱 外侧纵筋内侧, 且≥ 0. 4L abE
架力筋
通长筋
搭接长度 ≥ LaE 且
≥ 0. 5h c +5d
搭接 长度 L LE
通长筋
搭接
( 小直径) 长度 150
梁箍筋
≥0.5hc+5d ≥labE
≥0.5hc+5d ≥labE hc
端支座直锚
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 度≥ 0 . 5h c + 5d , ≥ LaE 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 度≥ 0 . 5h c + 5d , ≥ LaE
ln/4
通长筋
ln/4
通长筋
4
15d 5d 1
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 且≥0.4labE
≥labE且≥0.5hc+5d ≥labE且≥0.5hc+5d
≥labE且≥0.5hc+5d ≥labE且≥0.5hc+5d
hc
ln1
hc
ln2
hc
抗震屋面框架梁 WK纵L 向钢筋构造
弯锚长 度 15d
伸至梁上部纵筋 弯钩段内侧或柱 外侧纵筋内侧, 且≥ 0 . 4L abE
梁上 部纵筋
搭接长 度≥ L LE 非搭接区≥ 1 . 5h 0
注:1. 跨度值 L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ni+1 之较大值,其中 i = 1,2,3.. .... 2. 图中 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 梁上部通 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
L ni /3 范 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
ln/3
通长筋
ln/4
ln/3

梁、板平法图

梁、板平法图
通长筋:梁一般都不是单跨梁,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 要绑扎或者机械连接,或者是焊接(要求直径不变)。通长筋是梁 最主要的受力构件; 架立筋:架立筋用于架立箍筋。在计算钢筋时,架立筋不考虑其受 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需要。
12
精选版课件ppt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的配置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连接,通长筋 写在前面,架立筋写在后面并用括号括起来。 例:2φ22+(4φ12) 表示梁上部配筋有6根,其中2Φ22为通长筋, 4φ12为架立筋 当梁上下部纵筋全跨相同时,用“;”隔开
C1
如上图中:300×750 Y500×250 表示梁截面尺寸为300×750
9
精选版课件ppt
腋长为500,腋高为250
3、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例如:φ10@100/200(2) 表示箍筋是直径为10mm的一级钢筋 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双肢箍;
34
精选版课件ppt
例1 标注 :LB5 h=110 B:Xφ12@120;Yφ10@110
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mm,板下部配贯通纵筋X向为 φ12@120,Y向为φ10@11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2 标注:YXB2 h=150/100
B:Xc&Ycφ8@200 表示 2号延伸悬挑板,板根部厚为150mm,端部厚 100mm,板下部配置构造钢筋双向均为φ8@200
14
精选版课件ppt
梁原位标注 时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包括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
1、 梁支座上部钢筋
15
精选版课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箍筋级别: 直径:6,8,10,12…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 肢数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①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一样, 混凝土平法规则 用斜线“/” 分开, “/”前为加密区 间距, “/”后为非加密区间距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样,不 需要用斜线“/” 分开
梁 内 有 什 么 钢 筋 ?
混凝土平法规则
高度 h
宽度 b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上部支 座非通 长纵筋
架立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纵筋
拉筋 下部纵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非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
非框架梁的箍筋 非框架梁侧面钢筋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框架梁与非框架梁、主梁与次梁的关系与区别
混凝土平法规则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以柱为支座,非框架梁是以框架梁或非框架 梁为支座。主梁一般为框架梁,次梁一般为非框架梁,次梁有时也 可为框架梁。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图中,KL3就 是以KL2为中 间支座,KL2 就是主梁, 而KL3就成为 次梁。次梁 也可为框架 梁。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下部纵筋
拉筋 下部纵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① 标注两侧全部构造纵筋(对称布置), 符号G 例:G4φ10 ②有抗扭钢筋,标注全部侧面纵筋(对称 布置),符号N,不再标注侧向构造纵筋 例: N4 12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通长筋 在角部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非通长筋
架立筋 在中间
③ 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表达为 通长筋+(架立筋) 例: 2 25+(2φ12)
混凝土平法规则
2φ20+( 2φ12) 2φ20表示上部3跨通长筋为2根直径20mm的 HRB335钢筋,在角部 (2φ12) 表示上部3跨中间位置架立筋2根直径 12mm的HPB300钢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通长 纵筋
① 上部只有通长受力筋,没有 架立筋,直接写通长筋筋的根 数、级别和直径
例:2 20
混凝土平法规则
2φ16表示上部2跨通长筋为2根直径16mm的 HRB335钢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架立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②仅有架立筋,注写在括 号内 例(2Φ10)
弯起钢筋
上部纵筋 箍筋
下部纵筋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2 梁平面布置图
设计梁平法施工图的第一步,是按梁的标准层绘制梁平
面布置图。设计者可以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直接在梁平面布置图上表达梁的设计信息,一根梁标准层的 全部设计内容可在一张图纸上全部表达清楚。实际应用时,
以平面注写方式为主,截面注写方式为辅。在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原位注写
左支座上部钢筋 (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 右支座上部钢筋 (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
下部纵筋 (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图集p25
实操训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7
5
6
任务
绘制5-5、6-6、7-7截面钢筋排布图
框架梁平面布置图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非框架梁以梁为支座,不参与抗震计算。 框架梁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
梁钢筋分类
上部纵筋 侧面构造纵 筋下部纵筋 箍筋 吊筋 ……
梁各种情况
楼面/屋面 变截面 变钢筋 ……
图5-4 梁、梁钢筋、梁的各种情况分类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中,要求放入结构层楼面标高及层高表,以便明确指明本图 所表达梁标准层所在层数,以及提供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的
基准标高。除注明单位者外,梁平法施工图中标注的尺寸以
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混凝土平法规则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mm 100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箍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200mm 200mm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箍筋 上部纵筋
混凝土平法规则
侧面构造纵筋
h
截面高度
b
下部纵筋 截面宽度
混凝土平法规则
表5-2 梁平法注写方式分类
注写方式 备注
平面注 写方式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为主;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截面注写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 面注写结合使用
截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1.梁编号规定
混凝土平法规则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非框架梁 (两端为梁) L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KL
混凝土平法规则
2φ16;2φ20+ 2φ18 2φ16 上部3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16mm的HRB335 钢筋 2φ20+ 2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 的HRB335钢筋和2根直径18mm的HRB335钢筋,其 中2φ20放在角部, 2φ18放在中间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2800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3 梁编号规定 16图集
表5-1 梁编号规定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4 梁平法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取平面注 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结构设计内容的方法,梁平法 注写方式分类见表5-2。
梁截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截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对比
两图表达了完 全相同的内容, 显然平面注写 方式更为简捷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非框架梁的钢筋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非框架梁上部通长筋 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内 容 非框架梁纵向钢筋的锚固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6)梁顶面标高高差
• 此项为选注项,当梁顶与一般楼板结构 高度齐平时不标注此项,梁顶高于一般 楼面结构高度为正,梁顶低于一般楼面 结构高度为负,梁顶与一般楼面结构高 度的高差注写在括号内 • 例:第二层楼板结构标高3.270m, 厕所位置梁顶实际标高3.220,此项标 注为(-0.050)。
框支梁 KZL
转换柱(框 支柱)
转换柱(框 支柱)
混凝土平法规则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主次之分) JZL
混凝土平法规则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混凝土平法规则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混凝土平法规则
框架梁2, 2跨,一端悬挑
第 1跨 第 2跨
一端悬挑
左端悬挑
右端端悬 混凝土平法规则 挑
第 1跨
第 2跨
框架梁1, 2跨,两端悬挑
混凝土平法规则
2.表达方式分类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3.平面注写标注内容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混凝土平法规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 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混凝土平法规则
项目5 梁平法识图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1)梁编号
① 梁类型代号 ②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③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 支座之间为一跨 ④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两端悬挑为B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一般梁均采用矩形断面,此部分写出 矩形截面的宽度b×矩形截面高度h
KL2-3(2A),此 处A代表悬挑
混凝土平法规则
悬挑梁
悬挑梁 XL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集中注写 跨数 名称 梁上部 通长筋 截面尺寸 箍筋 梁下部 通长筋
梁侧面抗扭钢筋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集中注写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集中注写 加腋梁
梁平面注写方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加腋框架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