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3、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准备]学生:1.课前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教师:1.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它回忆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

这篇文章,富有教益,从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不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

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至于朗读教学,应跟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挑“爬下悬崖”这一重要片断进行教读,以加深体会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精心导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有表情地讲述):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等奖创新教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提高阅读速度,勾画关键语句。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一个人初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弱小的。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地磨砺,而获得成长,变得强大。

成长的过程中充满坎坷和磨难,在磨难中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将走向自信坚强的远方。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的童年故事,看看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晕眩”“参差不齐”“惊慌失措”等重点字词。

◎作者简介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致力于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科普文章的写作。

代表作有《内在的宇宙》《心理学的故事》等。

2.目标任务二:圈点勾画,理清思路◎请用3分钟默读全文,概括段落大意。

◎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变的语句,理清故事情节。

(1)标志时间变化的语句:“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几分钟后”“时间在慢慢地过去”“暮色中”“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

(2)标志空间转换的语句:“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开始……往上爬”“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我往后移动了一下”“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

◎小组成员合作,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或“冒险—遇险—脱险”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以“我”为陈述对象,复述课文。

提示: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

复述时一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三要抓住标志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为什么去冒险—冒险的具体经过—最后怎么脱险的),四可以适当援引原文中的词句。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思。

2.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哲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感悟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文章。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在困难面前是如何应对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念?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哲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实践感悟文章。

2.预习下一课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感悟文章。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念?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实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的散文。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作为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有较强的归纳领悟能力,预习能比较到位,但方法欠佳。

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一课时,按“引入新课——知内容——明主旨——拓思维——展联想——联实际”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主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

首先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旨,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多角度分析课文人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

”根据该单元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我确定了本文的目标和重难点,即: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展开多角度阅读,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进行挫折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默读、复述故事;提炼文章主旨;多角度阅读训练,重在整体感悟。

部编版七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基本概念。《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作者在父亲的引导下,如何一步步克服恐惧,成功爬下悬崖的经历。这篇文章强调了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步努力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变化,以及如何在实际中逐步克服困难。
4. 写作手法的传授:文章中运用了具体实例阐述道理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举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一手法。但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看,他们尚未能熟练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大写作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
5. 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总体来看,这一目标基本实现。然而,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仍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活动将模拟文章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认识到成功来自于一步步的努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与生字词学习;
2.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3. 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感受作者情感;
4. 学习通过具体实例阐述道理的写作手法;

七年级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七年级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七年级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的记叙方法。

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掌握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文章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的写法。

【教学目标】多角度阅读,多方面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生活哲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过朗读、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

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

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

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对学生的品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文章,它着重传达了“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那么如何通过这篇文章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活动呢?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单词:perseverance ;determination;2. 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领悟文章中所传递的精神内涵;3. 发掘细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图片或者启发性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持之以恒的含义。

第二步:阅读文章(20分钟)教师布置阅读任务: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并呼吁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单词。

“perseverance” 和“determination”是学生需要着重理解及记忆的单词,教师要适时停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词的含义。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不少于三人。

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理解及对文章中传递的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同时,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记录员、主持人、发言人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讨论。

第四步:创新活动(30分钟)分组内小组合作创新:学生将以往的课程和本节课程学到的精神内涵以图片、故事等形式呈现。

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来创新设计任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如:制作义卖手链、写一篇文章等。

这种自主发挥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合作精神。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汇总本节课学生提出的看法及感悟,同时强调文章中传递给学生的“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速度感知:抓取关键信息。

2.细品文本:学会自读旁批。

3.随文练笔:多角度写心理。

(二)情感目标:感悟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速读——读一个冒险故事1.默读课文,快速抢答: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⑵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⑶那座悬崖有多高?⑷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叫什么?⑸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⑹我在爬山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⑺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2.简要复述故事3.补充交代主人公长大后的人生经历,初步领悟文章主旨。

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大困难,如果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就容易战胜了。

莫顿·亨特(1920—2016)(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

二、细品——品一次心理成长1.指导朗读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①内心独白,展示人物心理例句分析:(第16段)“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

"(第16段)“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结合旁批: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②读对应的心理描写,指导朗读2.讨论描写人物心理状态的几种方法①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间接写心理状态。

例句分析:(第7段)“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②写人物语言,实际在间接写心理状态。

例句分析:(第22段)“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③写神态表情,实际在间接写心理状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第二部分课堂实录师:上课!生:(齐)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一篇叙说文,一篇故事。

这是一篇外国的作品,先看我们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显示)主要分三步:第一步,说一说;第二步,品一品;第三步,背一背。

很简单。

现在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认识一下字,然后回到课文中去一起读!“闷热”,读!(多媒体显示)闷热训诫迂回边缘凝视啜泣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小心翼翼生:(齐)闷热训诫迂回边缘凝视啜泣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小心翼翼师:好的。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理清作者心理变化过程,体会其情感上的变化3.体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4.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利用细节品评人物。

学习难点: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具: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PPT)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是放弃还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板书课题和作者并出示学习目标,并简介作者,紧接着对文体进行简单介绍,突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二、预习检测1.找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教师纠正后齐读。

(相信同学们都预习的十分好,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三、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请同学们与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大屏幕显示)同学们刚才都读的十分认真,有部分同学没有忘记老师常提起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在读书的时候做了好多批注了。

现在我们来进行“比一比谁最棒”的竞赛活动,看看那位同学学的最好。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美国的那个城市?(七月里一个闷热的下午,美国费城)(2).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几个?(6个。

亨特,杰利,内德)(3).他们为什么去爬悬崖?(玩游戏玩厌了,想找新花样玩。

)(4). “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爬到岩石架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5). “我”是怎样脱险的?(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抢答的过程我们的同学发言积极,回答准确,那谁来根据刚才的回答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去冒险,遇险,最后脱险的故事。

)(抢答发言,教师小结并板书:冒险,遇险,脱险)四、合作探究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学法提示:可以从“我”爬崖和脱险过程的心理活动描写及父亲话语或者多方面找。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复述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心理的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成长过程。

3.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道理,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

教学重点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心理的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危险的任务。

那就是,他要驾驶一辆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当他接到任务时,他觉得此次任务几乎无法完成,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想象着自己粉身碎骨,想象着自己鲜血飞溅,想象着再见不到可爱的家人,想到这一切,他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但是这位上尉最终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胆量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中得到的启示。

师:到底是什么经历让一位曾经的“胆小鬼"蜕变成了后来的“孤胆英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共同探寻他成长的心路历程!二、整体感知,划分文章层次1.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有哪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请同学默读课文,圈画出这六要素(课件出示)3.老师想请一位最能干的同学用抓住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按照时间顺序,事情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因此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明确:冒险遇险脱险悟险冒险遇险(1-17)脱险(18-28)悟险(29段)三、走一步:聚焦第一阶段心理描写(1-17)1. 合作探究:勾画出描写“我"第一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两个方面做批注,一是心理状态,二是描写角度。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记叙文六要素,再现故事内容。

2、借助关键语句,说出“我"的心理成长过程。

3、在朗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1.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体部分信息。

2.品读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过程;结合生活体验,探讨人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预设情景,本篇课文以《心语访谈室》访谈节目的形式呈现。

谈话导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心语访谈室》!我是节目主持人黄老师。

很荣幸,今天我们的访谈室邀请到了二战时期的“孤胆英雄”莫顿亨特先生和他的父亲,也就是在座的各位同学。

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认识他的传奇经历。

【播放视频】二战期间,飞行员莫顿亨特先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战斗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这几乎无法完成,但他最终却成功了。

在接受嘉奖时,他说:“我之所以能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小时候在悬崖上的那一课!"展示学习目标(访谈目标),学生齐读。

(二)心灵回忆厅:讲述心灵故事师:莫顿亨特先生提到:“悬崖上的一课”对您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大家也很好奇。

学生活动:概述文章内容:莫顿先生,您能简要地跟我们说说,当时在悬崖上发生了什么吗?(概述方法:梳理六要素、勾画关键词)【明确】叙述文章内容:在一个酷热的八月天,“我"的小伙伴们厌倦了玩弹珠的游戏,打算去爬悬崖。

“我”内心犹豫,但不甘被嘲笑于是也加入他们。

其他孩子很快离开了,只留下无助、恐惧的“我"陷入险境,进退两难。

后来杰里带着爸爸来找“我”,“我"在爸爸的帮助和引导下,一步一步独立爬下了悬崖,脱离险境。

这段经历让“我”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困境的人生经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事情的起因,并理解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必须合理、照应。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在成长路上遇到困难化整为零,积小步成大步的人生经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揣摩重点词句,学习围绕中心具体叙事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结构,理清如何写清一件事。

三、教学设想进入初中以来,学生一直对作文有畏惧心理,写作成了大难题。

很多学生写一件事交代不清六要素,不注意事情起因与结果的联系,更谈不上有波澜,生动形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写清一件事,本堂课将以七年上册的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课堂上将通过对《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讨论,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继而修改作文,达到对写清一件事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很努力,却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人家却不理你等等,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去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主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五单元的散文阅读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莫怀戚通过讲述童年经历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表现手法,以及富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挑战。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课文主题思想的传达,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面对困难时勇敢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锻炼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4.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写作技巧的应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难以将课文中的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如仿写、改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写作技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准备:1、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2、品味文中优美语句,领悟其深刻含意。

3、借助于投影仪、小黑板、等辅助性教学用具。

四、教学设想:使学生从作者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波折,要着眼于克服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

让学生积极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学生从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把跨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体会和领悟,帮助学生端正克服困难的态度和树立坚强的个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策略:浅显的故事,深刻的人生启迪,是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也是此文的可学之处。

怎样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精髓,我认为应以学生读为主,以学生说为主,在读、说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味,提高学生对挫折、困难的认识程度,提升他们在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反复阅读,理解关键语句的意义。

2、能力目标:复述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深刻领会课文内容,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设想】1、重点:反复阅读从中获得启迪和熏陶。

2、难点:深刻理解篇末所说的经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任务。

2、收集有关克服人生困难的名言警句。

3、收集自己日常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事例和亲身感受。

4、教学设施:录音机、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交流收集如何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

(教师)再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这些事情能使我们获得做人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小时侯的遭遇及他的感受,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

二、整体感悟1、听录音朗读、解决课文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声调、语速)。

3、挑选自己所喜欢的部分朗读。

4、理清课文结构及记叙的要素:小结:第一部分(1~13段):遭遇险情。

第二部分(13~22段):脱离险情。

第三部分(23段):生发感悟。

三、合作、探索(教师投影问题组)1、“我”遭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我”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3、最后一段“走一步,再走一步”怎样理解这次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抓住本文的主题思想)⑴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⑵学习代表发言。

⑶教师小结。

四、体验、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进行评价)1、假如你是亨特,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会怎么办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怎么办教师小结:当遇到困难时,首先要冷静。

要分析所处的位置一些切实学习的办法解决,并且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要树立信心,鼓励自己,取得胜利。

作为父母,应教给孩子解决困难中战胜自我,树立信心勇敢的走向“下一步”。

五、拓展、延伸你有没有和文中的我类似的经历那你是则样解决请讲给同学们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过程和方法:⑴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⑵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难点】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课文导语:导语中说这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为什么隔了57年,65岁的作者还要记述这段经历呢其中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二、整体感知1、默读:要求默读的速度为每分钟300字,慢慢加快为每分钟500字。

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读好,行吗默读后请同学们复述课文。

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

2、抢答:⑴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⑵发生在什么时候⑶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⑷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3、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明确:复述要求响亮流利、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三、研读主旨1、探究主旨: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读最后一节)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2、总结归纳: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训练点: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能力培养点: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富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体验点:1.乐于尝试,敢于冒险。

2.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

3.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征服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2.多角度地思考同一个现象,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课型:讲读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力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流畅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而理解人物和中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光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㈠本课目标: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讨论文章的主旨。

㈡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指名朗读课前“导语”,问:文中的“我”幼时陷入了什么样的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呢?这次历险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呢?2.课前热身⑴默读课文。

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从每分钟的300字增加到500字,本文大约需4分半钟读完。

分组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快又好。

⑵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前可做这样的准备:抢答——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一共几个孩子?其中有名字的是哪两位?——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把故事分成“冒险”和“脱险”两个部分,分别请两名同学复述。

C.根据复述的提失,分小组共同总结一下如何改进各自的方法,并把经验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⑴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⑵四边互动:互动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支凉爽凉爽作铺垫。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科目语文年级七主备人张三审核人李四教学目标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文中的人生经验。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文中的人生经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修改建议情境导入,引出问题几天前班级有位同学向我倾诉他的困惑:进入初中,面对中考,我最怕的是三年后的体育考试,身体素质不好,到底该如何是好?他很焦虑。

同学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吗今天我们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去找找答案。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请同学们默读文章,思考文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在什么情境下遇到的呢?难题:攀上悬崖,不敢下来(遇险)。

提示:情境:情况、处境。

可结合时间、地点、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去分析。

境况: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地点——费城某处悬崖上;悬崖环境——险峻、陡峭;事件背景——厌倦了玩弹珠、体弱多病、伙伴们的嘲笑、好友的鼓励与担心。

最后“我”的困难解决了吗?如何解决的?明确:我在父亲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脱离险境(脱险)。

3、整个冒险过程,我经历了一次怎样的心灵之旅?请同学们找出表现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预设1:第4段“我犹豫了……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犹豫、不自信)预设2:第6段“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畏惧、毫无自信)预设3:第7段“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的往上爬。

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胆怯、畏惧)预设4:第8段“不知何时……摔个粉碎”(恐惧、害怕)预设5:第9段“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字词。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心理变化。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战胜困难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多角度阅读。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素材准备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

本文选自《当代少年》
第一关:整体感知
一、字词听写
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
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二、辨字组词
耸灌
怂罐
屡峭
篓俏
三、解释词语
训诫:小心翼翼:嶙峋:纳罕:炫目:啜泣:
四、解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7、那座悬崖有多高?小山道有多高?
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小山道了吗?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
11、“我”是怎样脱险的?
12、“我”现在多少岁?
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冒)险——(脱)险
五、结构划分:
(1-15)冒险
(16-22)脱险
(23)感悟
文章以一次冒险的过程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方式行文,最后点明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由事入理,条理清晰。

第二关:人物探究
一、局部品味
“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1最初:毫无信心
2继而:信心萌发
3随后:信心大增
4最后:巨大的成就感
二、语言评析
1、文中冒险、脱险部分的两个“啜泣”(14段和22段中)是否一样?
不一样。

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踩”字?为什么?
不能。

“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踩”就表现不出这种心理。

3、如何理解“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环境描写。

渲染了夜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的氛围,烘托了“我”身处绝境而又无人救助时紧张、害怕的心情,推动了情节发展。

第三关:深度学习
一、多角度阅读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

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

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

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

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母亲角度;天下的母亲有时疼爱儿女到了溺爱的地步。

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的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

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

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

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

2、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利?如果你是杰利会怎么做?
杰利角度;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
是更多的朋友。

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

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

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

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

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

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3、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参考观点:四个孩子的做法不是很得当。

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种做法很不应该,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教师小结: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

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二、归纳主旨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三、文题含义
一是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话;
二是一个道理:把大困难化整为零逐个突破,最终战胜困难。

第四关:延伸升华
一、内容引申
一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的一生少不了经受挫折与磨难,但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经历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正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面对困难,鼓起勇气,大声地对自己说一遍:“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写作特点
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
3、善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三、积累名言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2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3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贝多芬
课堂总结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

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课下练笔:
小试牛刀
请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