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教案精编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疾人群体。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关爱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幼儿认识到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需要得到关爱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关爱心,增强幼儿为他人着想的意识;2.让幼儿认识到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需要得到关爱和尊重;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谁没有缺陷【目的】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歧视残疾人。
【过程】1.老师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纸片,并请他们在纸片上写下自己的一个缺点;2.然后请幼儿将写好的纸片放入一个盒子中;3.老师再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模拟残疾人的玩具,如腿部受伤的拐杖、眼盲者的墨镜等;4.请幼儿轮流选择一个模拟残疾人的玩具,然后谈一谈,如果自己真的是这种残疾人,会感觉到什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吗?5.最后请幼儿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因为别人有缺点而歧视他们,那么我们自己也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2. 活动二:尊重残疾人【目的】通过观看视频和简单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需要得到关爱和尊重。
【过程】1.老师播放一部有关残疾人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困难;2.再给幼儿讲一则简单的故事,比如:“小明的爷爷不能走路了,需要使用轮椅。
小明和爷爷一起去公园玩,但是一些孩子看到爷爷用轮椅,就嘲笑他。
幸好,小明很懂事,他向他的好朋友介绍爷爷,让他们来帮助爷爷,一起玩得很开心。
”3.最后请幼儿们想一想,如果看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别人因为自己或者家人残疾而被歧视,我们应该怎么做?3. 活动三:模拟残疾人【目的】通过模拟残疾人的生活,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不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过程】1.老师分别选取几个幼儿,模拟出不同的残疾状态,如盲人、聋人、瘸子等;2.然后让这些幼儿去完成一些普通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比如拿纸笔、接力比赛等;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他幼儿需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帮助,如扶他们、提醒他们等;4.最后请幼儿们想一想,如果我自己有这种残疾,我需要别人的帮助吗?如果看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歧视残疾人,要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合适的帮助。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2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活动目标: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活动准备:舞蹈视频片段。
图片。
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3、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盲人过马路。
(2)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3)用手语关爱聋哑人。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帮助残疾人,有了你们的帮助,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四、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爱帮助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2)活动名称:关爱残疾人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培养同情心和友爱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和需要,并提供实际帮助。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共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关爱。
活动内容:第一阶段:认识残疾人1. 通过观看有关残疾人的纪录片或短片,帮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挑战。
2. 邀请一位残疾人到班级来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心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第二阶段:了解残疾人的需求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 鼓励学生通过调研、采访等方式,了解残疾人的社交、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第三阶段:提供实际帮助1. 学校成立“残疾人关爱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
小组成员负责筹划和组织各项活动。
2. 组织义卖活动,募集善款用于购买辅助器具、教育用具等残疾人所需物品。
3. 邀请专业人士来到学校,开展关于残疾人的培训和知识普及。
第四阶段:实施关爱计划1. 学生根据调研结果和需求,制定关爱计划,包括为残疾人提供包裹、写信、进行陪伴等活动。
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
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1一、班会目的:针对小学生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让他们懂得关爱残疾人。
进而让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在于奉献,懂得关爱他人,愿用爱心温暖世界。
知道献出自己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残疾人的精神,进一步教育他们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三、活动形式:表演、感悟讨论、唱歌等多种形式结合四、活动过程:1、放残疾人影片,让学生回忆故事情节,谈感受。
(学生纷纷发言)2、表演节目《他们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情景一、马路上过来一位盲人,他正用拐杖摸索着走路不小心撞到一位打扮入时的青年,青年生气的一把推倒盲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位红领巾看到了,跑过去把盲人扶起来,同时扶着他过马路。
情景二、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他小心地走到一个没人作的位置,一位漂亮女生当没看见,急冲冲跑过去抢了那位置,腿疾的乘客无可奈何地站在旁边,一位红领巾看到了,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
3、激情讨论:从刚才的表演中,我们领悟到了些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残疾人(学生发言)进一步引入这世界上除了残疾人,还有很多人是需要我们去关爱。
联系现实生活,让同学发表言论。
4、贴爱心卡:每个同学用一张小卡片把自己怎样“关爱残疾人,关爱他人”的决心写在上面,然后贴在爱心黑板上。
5、为残疾小朋友献爱心,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填写资助登记表。
6、班主任总结:平时我们要多关爱残疾人士,让他们感受世界的温暖,但着世界除了残疾人士,就没有其他人是值得我们关心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2024年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
2024年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主题为“关爱残疾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探讨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意识、学习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活中的困难。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尊重残疾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残疾人辅助工具等。
2. 学具:绘画材料、手工材料、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残疾人图片、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残疾人,让幼儿初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邀请一位残疾人士到班级进行互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残疾人的生活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PPT展示,让幼儿了解各种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
3.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或手工材料,让幼儿创作关于关爱残疾人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与残疾人相处的场景,培养幼儿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行为。
教师点评,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定义与分类: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人。
生活困难:出行、沟通、学习、工作等。
关爱方法:尊重、关心、帮助、平等对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手工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表达关爱残疾人的作品。
2024年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士的生活状态,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2.引导学生关爱残疾人,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们。
3.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和需求。
2.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残疾人的内心世界。
2.如何引导学生将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素材2.班级学生分组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残疾人士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2.邀请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残疾人。
二、主题活动a.残疾人生活中面临哪些困难?b.我们应该如何关爱残疾人?c.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帮助残疾人?a.关心残疾人,了解他们的需求。
b.尊重残疾人,平等对待他们。
c.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便利。
d.参与公益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三、情感体验1.播放一段关于关爱残疾人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关爱残疾人的温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关爱残疾人的行动。
四、实践环节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
2.各小组分享活动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完善方案。
3.确定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
1.让学生谈谈本次班会的收获,引导他们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关爱残疾人方面的感悟和打算。
六、课后作业2.学生主动参与关爱残疾人的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次班会让学生对残疾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
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和技巧,树立了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落实不到位,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引导和督促。
总体来说,本次班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老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朋友因为意外失去了视力,你会怎么帮助他?”学生甲:“我会帮他读书,告诉他周围的环境。
2024年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
2024年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单元“关心他人”章节,详细内容为“关爱残疾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认识到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生活现状,提高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
2.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3. 使学生掌握关爱残疾人的具体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残疾人的困境,从内心产生关爱残疾人的意愿。
教学重点: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及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残疾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2. 新课内容:(1)介绍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生活现状。
(2)讲解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3)探讨关爱残疾人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爱心便当、陪伴残疾人散步等。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关爱残疾人的道德判断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七、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定义:残疾人是指因生理、心理、智力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帮助的人。
分类: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
生活现状:面临诸多困难,需要社会关爱。
2. 关爱残疾人的方法(1)尊重和理解(2)关心和帮助(3)提供便利条件(4)鼓励和支持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示例: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因为生理、心理或智力的原因,面临着许多困难。
他们就是残疾人。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活动主题:关爱残疾人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任务。
准备材料:1. 展示板或投影仪2. PPT或图片,介绍残疾人的种类和困难3.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4. 活动宣传品,如海报、传单等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和困境,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思考。
- 引导学生讨论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鼓励学生表达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同情。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利用PPT或图片,介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如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等,并介绍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需要。
- 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残疾人的类型,要求他们讨论该类型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发挥。
4. 制作手工作品(25分钟)- 给学生提供手工制作材料,要求他们制作与残疾人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手写明信片、折纸扇等。
-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作品的设计,如何能够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
5. 成果展示(15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并解释作品的寓意和所表达的关怀之意。
- 其他小组可对展示作品提问或给予评价,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将来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扩展活动:1. 参观当地的残疾人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服务。
2. 组织爱心义卖活动,筹集资金支持残疾人事业。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与关爱之情。
2.培养幼儿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
2.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接纳残疾人。
2.如何引导幼儿关爱残疾人,而不是怜悯。
四、教学准备1.准备关于残疾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关爱残疾人的故事、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残疾人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2.了解残疾人的生活(1)教师展示残疾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他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吗?(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残疾人的生活故事。
3.讲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关爱残疾人的故事,如《盲人摸象》。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残疾人是如何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的?我们应该如何关爱他们?4.情景体验(1)教师设计一个情景,让幼儿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蒙上眼睛走路、坐着轮椅行动等。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体验感受,并讨论如何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
5.制作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如制作一张祝福卡、一幅画等。
(2)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认识的残疾人,表达关爱之情。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们,帮助他们。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
2.检查幼儿制作的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了解他们的关爱之情。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残疾人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了解残疾人的康复过程。
2.邀请残疾人到班级进行交流,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3.开展关爱残疾人公益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特别的挑战吗?幼儿甲:他们可能不能像我们一样跑得快。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增强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2.学习尊重和包容残疾人,增进友善交往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培养对弱势群体关心和帮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设备;2.海报、图片等相关教学素材;3.课前准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残疾人1.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残疾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注意和思考。
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残疾人的认知和观点。
2.了解残疾人的类型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残疾人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各种残疾人常见的类型,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障碍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3.情境教学(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情景模拟,其中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学生扮演残疾人的角色,其他组员则要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进行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景的模拟体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
4.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强调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尊重和包容1.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针对各种残疾人类型,让学生们分析不同残疾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2.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残疾人类型,进行讲解和分享,分享残疾人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游戏互动(2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关于尊重和包容的游戏,比如“眼鼻口手脚”游戏,要求学生以不同方式进行交流,锻炼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小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并及时给予正面的评价和肯定。
第三课时:关爱和帮助1.消息传递(10分钟)教师邀请一些残疾人朋友或者有关残疾人关怀的组织代表,为学生们分享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经验和方法。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意愿。
3. 行为目标:让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懂得在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2. 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一些残疾人生活和工作的图片。
2. 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残疾人生活片段的视频。
3. 教学PPT:制作一份关于残疾人相关知识的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残疾人生活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PPT讲解,让幼儿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3.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不易。
4.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5. 分享环节: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6.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扮演残疾人和帮助者的角色,进行互动模拟。
7. 总结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8. 家园共育: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与关爱残疾人的活动。
9.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关爱残疾人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残疾人的定义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方式还不够明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教育。
2024年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关爱残疾人”章节,详细内容涉及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与困难、学习尊重与关爱残疾人等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类型,提高他们对残疾人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使其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从残疾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们的生活不便。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残疾人生活场景图片、轮椅、盲杖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视频,展示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看视频的感受,引导他们关注残疾人。
2. 讲解认识残疾人(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残疾人的定义、类型及生活的不便。
(2)出示残疾人生活场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如何帮助视力障碍的人过马路?(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关爱残疾人的场景。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2)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关爱残疾人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关爱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关爱残疾人2. 副(1)认识残疾人(2)关爱残疾人(3)尊重、关心、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拍摄一段关爱残疾人的生活场景。
(2)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2. 答案:(1)视频、图片等。
(2)心得体会: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幼儿对关爱残疾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二篇)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
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
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
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
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们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
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幼:不愿意!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片(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老师把那天的活动录了下来,你们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幼A: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幼B: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C: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
你们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幼A: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精品教案精选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社会领域大班教材第四章《关爱身边的人》,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关爱残疾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认识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学习尊重和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培养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和生活状况,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
2.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树立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观念。
3. 提高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学习关爱残疾人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困难,从而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观看并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残疾人。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生活状况。
(2)讲解如何关爱残疾人,如尊重、关心、帮助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1)残疾人的定义、分类(2)关爱残疾人的方法(3)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
2. 答案要求:包括广告语、画面设计等,要求具有创意和关爱残疾人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如访问残疾人家庭、参加助残志愿者活动等,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意性。
关爱残疾人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关爱残疾人班会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提高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关爱、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需求。
2. 学会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
2. 如何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内在动力。
五、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残疾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故事、案例等教学内容。
3. 安排合适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残疾人日常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残疾人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残疾人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不同情况。
3. 案例分享:分享残疾人成功案例,如邰丽华、李雪等,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和敬佩。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尊重、帮助残疾人。
5. 小组分享:6. 情景剧: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
让学生谈谈感想,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做起,关注、尊重、帮助残疾人。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表现等评价学生对关爱残疾人认识的提升。
10.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残疾人的志愿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实际。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残疾人学校或机构,了解残疾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邀请残疾人代表来校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期望。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感受和体会,了解学生的认知变化。
2.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评估学生对关爱残疾人理念的实践情况。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案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2.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
2024年关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2024年关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综合素质教育》教材第八章“关爱他人,尊重差异”部分,详细内容涉及残疾人群的生活现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帮助残疾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提高他们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助残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残疾人的感受,提高关爱意识。
教学重点:残疾人群的生活现状、关爱残疾人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残疾人辅助器具(如轮椅、盲杖等)。
2. 学具:学习笔记、随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残疾人生活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残疾人群,激发他们的关爱之情。
2. 知识讲解:(1)介绍教材章节内容,讲解残疾人群的生活现状。
(2)分析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强调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2. 内容:残疾人群的生活现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尊重差异,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谈谈自己对关爱残疾人的认识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助残捐款等。
(2)鼓励学生关注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残疾人的感受,提高关爱意识。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关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
关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单元“共同家园”,具体涉及第36课《关心残疾人,共筑和谐家园》。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与分类,探讨残疾人的生活困境,认识关爱残疾人的意义,以及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帮助残疾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同情心。
2.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品质,树立平等、互助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困境,从而产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品质,提高帮助残疾人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残疾人图片,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残疾人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对残疾人有基本的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残疾人生活视频,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困境,引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尊重、关爱残疾人,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残疾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关心关爱残疾人2. 板书内容:(1)残疾人的定义与分类(2)残疾人的生活困境(3)关爱残疾人的方法(4)尊重、关爱残疾人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关爱残疾人,从我做起2. 答案要求: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的具体做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关爱残疾人的志愿者活动,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增进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关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课后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观看残疾人生活的真实场景,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标题:关爱残疾人适用对象:大班学生教学内容:关爱残疾人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培养同情心和关爱心;2.通过学习残疾人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共同的努力帮助残疾人;4.通过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爱心。
教学准备:1.图片及视频素材,展示残疾人的生活情况;2.纸、笔、颜料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先给学生放一段相关的视频素材,引起学生注意,并提问:1.你们看到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2.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残疾人?知道他们的生活情况吗?二、学习(20分钟)1.由老师简要介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运动残疾等。
2.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残疾人的看法和感受。
三、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你觉得残疾人的生活有哪些困难?B.你认为我们能为残疾人做些什么?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互动游戏(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残疾人角色,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
2.游戏过程中,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你在扮演残疾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觉得我们能为残疾人做些什么?五、表演(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一场表演,通过表演展示出他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
2.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方式,如:舞蹈、歌曲、朗诵等。
六、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
2.鼓励学生写下对残疾人的祝福和关爱的话语。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卖活动,筹集善款支持残疾人事业;2.可以邀请身边的残疾人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评价与反馈: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关爱他人的态度;2.听取学生的反馈,收集他们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关爱残疾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困境;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差异的意识和态度;3.拓展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重点:1.了解残疾人面临的困境;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拓展同理心和互助意识;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思考,诱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同理心。
Step 2: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活困境,包括残疾人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需要得到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Step 3:拓展(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残疾人福利机构或邀请残疾人代表到班级进行经验交流,让学生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境,拓展学生的同理心。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问题,与残疾人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Step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残疾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建立互助和支持的社会氛围,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Step 5:延伸(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残疾人募捐、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
Step 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撰写一份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包括残疾人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得到的帮助和支持。
要求学生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的建议。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标题:关爱残疾人教案类型:社会课授课对象:小学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2. 培养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3. 学习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
教学内容:1. 残疾人的种类和困难;2. 如何关爱和尊重残疾人;3. 与残疾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2. 培养学生的关爱心和尊重意识。
教学方法:1. 调查讨论法:通过讨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了解残疾人的需求;2. 视频观看法:观看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视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增强他们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关爱。
教学准备:1. 播放器、视频材料;2. 图片、海报、手工制作的小道具等;3. 角色扮演的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幅插图,让他们猜猜这幅图想表达的是什么内容;2. 引导学生谈论残疾人,他们了解残疾人有哪些困难和需要。
二、探究(15分钟)1. 通过视频观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残疾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2. 导入讨论,引导学生对视频中残疾人的困难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海报等辅助教具,向学生介绍如何关爱和尊重残疾人;2. 讲解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如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四、合作学习(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关爱残疾人的具体行动;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共同制定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口号或标语。
五、角色扮演(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2.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情景,例如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在公园相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表演;3. 观察和评价各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提升(10分钟)1.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2. 向学生介绍一些可以关爱残疾人的组织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关爱残疾人教案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椒园乡优良课比赛道德学科教课方案上课时间:上课教师:袁晓琴教课内容:人授课标三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知识目标:认识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质困难。
能力目标:认识社会各样助残设备,领会对弱势集体的关怀。
加强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
感情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敬和友善之情。
教课要点:让学生用不一样方式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 进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敬和友善的感情。
教课难点:由对残疾人的怜悯转变成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敬。
教课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察看生活中的残疾人,采集对于残疾人发奋图强的案例。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赏识春晚中闻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虑给你的感觉。
2.揭露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今日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自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盼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饰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盼望说话的感觉。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三、感悟坚强,激发感情课前,老师部署大家采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采集的资料在小组中沟通一下。
谈谈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所有瘫痪。
她没法上学,便在家自学。
在残忍的命运挑战眼前,张海迪没有丧气和沦落,她以坚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固然没有时机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所有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椒园乡优质课竞赛品德学科教学设计上课时间:2015.09.25上课教师:袁晓琴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各种助残设施,体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考给你的感受。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三、感悟顽强,激发情感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说说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3.身体残疾的侯斌有幸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他拉动手中的绳索,艰难却坚定地“飞”向火炬塔的身影,代表着人类乐观、进取以及不屈的精神。
以及残奥运动员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争取了荣誉,为我国2008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
这些残疾人这么出色,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板书:尊重)四、巩固延伸,化情为行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2.我们国家,社会通过那些途径关心,帮助残疾人?3.全国助残日是那一天?4.不仅仅是助残日这天,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行动是我们时刻要谨记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自己打算今后怎样帮助残疾人的计划写在为爱心卡上,伴随着一首歌《爱德奉献》,让小组合作完成,并把写好的爱心卡贴在黑板上,从而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祝愿。
《关爱残疾人》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关爱残疾人》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尊重和关爱残疾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残疾人。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到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及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活动的体验使学生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3、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难点:让学生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
4、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互动教学法、活动探索法和情景体验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平等、民主、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角色体验法、换位思考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学法,让他们通过这些学法能较好地、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师讲解:这优雅的舞姿,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而这样精彩的舞蹈是由一群听不见音乐的聋哑人表演的。
)在这样的导入中,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孩子对时势知识的了解,在情境创设氛围浓厚的基础上,引起同学们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很自然地引出残疾人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学生在交流自己身边见过哪些残疾人中逐渐走近残疾人,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2、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在同学们浅显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内心的痛苦,本环节我设计了体验残疾人的活动。
在学生体验残疾人的过程中,我通过三个模拟活动具体展开,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句话,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在这三个模拟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真正做到以情体验,感受残疾人内心的渴望。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
紧接着,我让他们把体验后的感受说出来。
这样,行为的感受升华到内心的认知,很容易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
这三个模拟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体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整体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残疾人的情感。
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生活的有效引导,从而体现出本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核心理念。
3、感悟顽强,激发情感残疾人生活,会遇到种种困难,他们要想取得成功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
(出示课件图片,加以讲解。
)张海迪。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身体残疾的侯斌有幸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他拉动手中的绳索,艰难却坚定地“飞”向火炬塔的身影,代表着人类乐观、进取以及不屈的精神。
以及残奥运动员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争取了荣誉,为我国2008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
这些残疾人这么出色,你能不能夸夸他?在夸残疾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尊重残疾人。
感人的故事震撼着他们的心灵,此时进行适当引导,激发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残疾人生活、学习过程的艰辛,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由同情转变为理解、尊重。
(板书:“同情——理解——尊重”)由这些事例使学生明白对于残疾人,同情是远远不够的,残疾人和我们正常人一样都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他们的努力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重。
此环节我主要以学生体验活动为主,故事激励为辅,从而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并且,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对残疾人的认识、体验逐步深刻,也使本课的教学掀起了高潮,实现学生情感、教师情感和文本所要表达情感的共振。
4、巩固延伸,化情为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过残疾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社会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教师加以讲说)并板书:关爱。
在整个延伸说话过程中,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一方面培养互助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走进生活,懂得了如何关爱残疾人,达到教育的效果。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我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在活动中整合学生的知、情、意、行。
这样,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使学习过程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此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为了让大家都关注残疾人,专门设有全国助残日,你们知道是哪天吗?不仅仅是助残日这天,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行动是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接着,我让学生设计自己今后的行动计划,小组合作把想到的金点子写在为他们准备的爱心卡上,伴随着歌曲《爱的奉献》,让小组合作完成,并把写好的爱心卡贴在黑板上,从而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祝愿。
并在交流中引出“残疾人虽然有身体上的残缺,但大家都希望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去理解他们,关爱他们,让世界因爱而温暖。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从文本中回归生活,走进生活,开展更多的活动,参与更多的实践。
5、作业设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残疾人,了解了他们。
下来之后就请同学们为身边的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从思想上懂得应该尊重、关爱残疾人,并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残疾人、充分体现了本节课所展现出的人文价值)四,说板书设计:走进残疾人同情→理解→尊重→关爱板书设计我尽量做到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根据教学环节依次呈现,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成“递进式”,这样让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得到升华。
设计有层次感,也使教学内容也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关爱残疾人》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在阳光下》中的第四个主题,本堂课的设计采用板块活动设计,分“了解残疾人生活”“体验残疾人生活”“怎样帮助残疾人”“政府关心残疾人及他们取得的成功”四大板块。
设计这四大板块具有层次感:先是了解残疾人生活不易,在通过体验、感受不便,使学生想办法帮助残疾人,政府没有忘记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很多便利设施及对他们的关爱。
最后应把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把他们当朋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教材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注重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等,主张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以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