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史(夏商西周) -2
中国城市发展史
中國城市發展史
方法均有所改變。 本書由引論、中國城市演變史、城市居住史、城市建築史和中國城市廣場史 五部分組成。 引論概述了中國城市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及其歷史演變的地理、經濟、社 會、文化背景,突出了中國城市史是中國文化體系的存在實體。並在前人研究的 基礎上,創建本書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框架。 本書的中國城市演變史,依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資料,敍述了夏商周初始的城 市軍事防衞和政治功能及手工業、商業功能的發展;將秦代咸陽城作為一個里程 碑,對迄今 2500 年城市史演變進行研究,揭示了中國漫長古代社會以都城為政 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多級行政中心形成的發達的城鎮體系和特點;中國 近代城市納入西方化的變遷。 本書的城市居住史,從西周開始的“西城東郭”階段,到明清複合城市佈 局模式;從北方四合院到南方水巷城市空間結構,重點闡述了城市居住特色及其 積極影響。以及近 200 年來,中國城鄉居住方式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出現了新 類型。 本書的城市建築史,闡述從公元前 15 世紀到 19 世紀,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築 發展中始終保持了連續不斷和統一,從傳統村落建築崇尚自然美,到都城與宮殿 建築係古人象天設都哲學觀的體現。城鄉民居和園林建築,以天地和合為空間, 把禮樂和諧以文化符號體現於建築中,反映出建築與文化的有機統一,是中國建 築幾千年發展演變的歷史特色。並從中西建築文化特徵比較中全面認識自己的優 劣之處,面對 21 世紀生態城市、山水城市與生態建築目標,提出中國當代建築設 計和城市設計的積極思考。 本書的中國城市廣場史,分原始廣場、傳統廣場和新型廣場三個階段,闡述 中國廣場的演變史。並對中西廣場文化的差別進行異同比較。評估了當代廣場建 設中存在着“追求最大” 、浪費和忽視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眾多誤區。提出廣 場是人民的需要,應有民眾參與共同創造,具有大眾文化特色。 本書在體裁、內容和理論方法上,具有新鮮、注重實際的特點。今天的城 市與歷史上的城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現代城市必然要建立在歷史和現實的基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夏朝。
夏朝的都城位于阳城,位于今天河南登封东。
商朝的都城在亳,位于今天河南商丘北。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位于今天陕西西安西北。
东周的都城在洛邑,位于今天河南洛阳。
秦朝和汉朝时期,中国的都城是长安和洛阳。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定都咸阳,后来迁都到长安。
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定都长安,后人也把这段历史称为“西汉”。
到了新莽时期,都城为长安和洛阳。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定都洛阳,蜀国的刘备定都成都,孙权的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
晋朝时期,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在洛阳。
后来,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都城。
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而北方北魏的都城是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先是长安,后来迁至洛阳。
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起初定都长安,之后也以洛阳为都城。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则以长安和洛阳两地为都。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汉、后周的都城都在洛阳,而唐的都城在长安。
到了元明清时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也以北京为都城。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和都市文化
文化多样性:国际都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多 样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创新驱动:国际都市注重科技创新,拥 有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城市治理:国际都市注重城市治理,注 重城市安全和环境质量
城市规划:国际都市注重城市规划,注 重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国际合作:国际都市注重国际合作,积 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
规模庞大:中国 城市规模庞大, 如北京、上海、 广州等,具有强 大的经济实力和 影响力。
交通便利:中国 城市交通便利, 如北京、上海、 广州等,具有便 捷的交通网络和 设施。
文化多元:中国 城市文化多元, 如北京、上海、 广州等,具有丰 富的文化资源和 多样的文化氛围。
国际都市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际化程度:国际都市具有较高的国际化 程度,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和国际人才
城市化进程:城市 化进程加速,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融合: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的文 化相互融合,形成 多元化的都市文化
科技发展:科技进步 ,互联网、新媒体等 新兴技术的发展,为 都市文化提供了新的 传播方式和载体
国际交流:国际交流 日益频繁,不同国家 的文化相互影响,丰 富了都市文化的内涵 和表现形式
智能交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 绿色能源: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创新产业: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绿色生态城市的概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 展望:未来城市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挑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是农业国家,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农村是主要的居住地,城市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逐渐发展起来。
在古代,我国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夏、商、周等时期。
这些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统治者的居住地。
随着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如商周时期的云梦、郑州等城市。
在古代,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逐渐兴起。
唐朝时期的长安和宋朝时期的汴京(今天的开封)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到了明清时期,许多城市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扩展,如北京、南京、广州等。
特别是在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许多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然而,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障碍。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民族危机和外侮。
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力图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加强工业化发展。
这促使了一些城市的快速增长,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设立了许多特殊经济区和开发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中国的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了全球最繁忙和发达的城市之一。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
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大幅增加。
城市化进程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努力解决。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
• 周代的两次城市建设高潮,其中第二次更 具革命意义,完成了城市起源
Erlitou site (a capital in Xia Dynasty, 2070-
1600 BC): emergence of “Cheng”
• Built 3800~3500 years ago, the earliest site of capital cities of late Xia Dynasty that has been explored
第二阶段(秦——三国):城市物 质秩序的演进
• 战国时期完成了中国古代城市性质的基本 演进,秦到三国,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最主 要的活动则是物质秩序的演进
• 自由浪漫的秦咸阳 • 渐趋规整的两汉都城 • 承前启后的曹魏邺城 ,形成了中国古代城
市物质形态的基本组织方式或曰主流模式
Xianyang in Qin Dynasty (221-207 BC) : the
Zhengzhou Site (a capital in Shang Dynasty, 1562-1066 BC: emergence of “Guo”
• Built about 3500 years ago, one of capitals of early Shang Dynasty
• Inner city: 3.43 sq. kilometers,
• An ideal city model based on the ideas of urban planning at that time
• Exerting a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urban planning in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中国古代都市发展梳理
中国古代都市发展梳理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商代和周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市逐渐壮大,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进行梳理,带您回顾古代都市的历史演变。
首先,商代和周代是中国古代都市发展的起点。
商代都市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如商朝的都城安阳和殷墟。
这些都市是商王朝的政治和宗教中心,也是商业贸易的聚集地。
周代则建立了许多都市国家,如周朝的都城镐京和洛邑。
这些都市国家发展起来,成为了周王朝的统治中心。
其次,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许多宏伟的都城,如首都咸阳和长安。
这些都城规划严谨,街道宽阔,建筑宏伟壮观,成为了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汉朝时期,长安更是繁荣发展,成为了东方的国际都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学者。
随后,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都市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长安和宋朝的汴京都成为了古代东方的世界级都市。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到百万级别。
汴京则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都市。
这些都市不仅有着繁荣的经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唐宋时期的都市发展,不仅对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都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都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朝的都城北京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清朝时期,北京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并进行了规划和扩建。
在这个时期,许多都市也得到了发展,如南京、杭州、广州等。
这些都市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都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经历了商代和周代的起点,秦汉、唐宋的鼎盛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的新阶段。
这些都市不仅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也是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之地。
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对世界都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我们应当珍视这一历史遗产,深入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都市的文化与建筑,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史
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史⼀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权⼒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在多数情况下,⼜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化中⼼。
可以说,都城是⼀定时期物质⽂明和精神⽂明发展⽔平的标志。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王朝都城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陕西西安东周洛⾢河南洛阳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陕西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夏兴庆宁夏银川⾦朝会宁-燕京⿊龙江阿城-北京元朝⼤都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清朝北京北京⼆、古代中国的都城迁移过程古代都城⼀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和物资。
(1)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流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流洹⽔之滨。
西周的镐京,地处沣⽔和渭⽔的交汇之处。
这⾥是关中平原中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便利的经济⽂化往来。
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便利的经济⽂化往来。
(2)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化轴⼼带。
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
这局⾯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
这⼀经济⽂化轴⼼带的建⽴,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件⼤事:⼀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国家的建⽴;⼆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候温和,平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
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
中唐以后⽓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带漕运⼗分困难,致使天⼦也常常不得不“逐粮⽽居”,就⾷东都洛阳。
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
国都城址向经济⽂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元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种游离状态。
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夏商时期的城市
远古时代的中国境内,有许多不同祖先的民族和部落, 并形成了民族部落之间的地缘关系。传说黄帝原居住在北 方,后来打败其他氏族,定居在适宜农耕的中原一带。部 落间不断的战争,使得人们为了部落的安全修建防御性设 施,这种设施是城市最原始的萌芽形式。“黄帝筑城,造 五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这里的城市虽然只是原始 的防御性工事,但反映了战争防卫乃筑城的原始动力。
市与乡村开始分离。由于绝大多数人口尚从事农业劳动, 所以,从原始社会到夏代之初崛起的城堡,还只能算是 围墙和壕沟等防御性设施的农村聚集村落。
夏代是我国第一个朝代,传说夏代曾八次迁都,这些 城市集中于今天的河南一带。20世纪70年代初,在河南 登封城镇附近的古城遗址,由东西相连的两处规模不大 的小城组成,有人认为是夏代八次迁都遗址之一。最近, 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堡遗址中发现的包括陶器、青铜 遗物,距今约40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夏代初期。
对我国早期城市历史有可靠记载的是周朝。周王朝开始 于公元前11世纪,由于周朝灭商后,都城西迁,建都丰京、 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两京仅隔一河,中间有桥相连 接,故又称镐京。相传镐京方圆九里,每边有三个门,九 条街道纵横,前堂是朝堂,后面为街市。王公贵族和手工 工匠居住在城中,经济自主性较弱,几乎完全依靠周边农 村的各种供应。
汉代经济发展为古城发展创造了条件。西汉时,洛阳已 经是一座商业城市,东汉建立后,更加快了洛阳的城市建 设。
秦统一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一方面由 于生产力发展,工商业繁荣,城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封建专制集权措施在城市的实施,又使 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汉代以后社会 的长期动荡,使初步发展的城市势头受到了遏制。考察 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1)秦始皇创立了一套以皇帝为中心的官僚制度,推行 郡县制,于是在都城实行以行政机构为中心的城市格局 开始形成。 (2)从秦到南北朝,还有一批以手工业、商业繁荣著称 的城市,如汉代中国最富裕的成都地区中心城市成都。
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
中国古代的城 市发展与城市 文化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
02
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特色
03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影响
04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历程
THEME TEMPLATE
夏商周时期城市起源
对后世城市建设的启示
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对后世城市建设有重要启示。
城市文化: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丰富多彩,对后世城市建设的文化传承有重要启示。
城市环境:中国古代城市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后世城市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 启示。
城市管理: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注重社会秩序和治安维护,对后世城市建设的社会治理有重要启 示。
城市生活与风俗习惯
城市居民的日 常生活:包括 饮食、服饰、
居住等方面
城市节日和庆 典:如春节、 元宵节、端午
节等
城市娱乐活动: 如戏曲、杂技、
舞蹈等
城市社交礼仪: 如见面礼、告 别礼、敬酒礼
等
城市经济与商业贸易
古代城市的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 商业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 城市的商业中心:市、坊、街、巷等商业区的形成 商业文化的体现:商贾、店铺、商号、商标等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兴起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交 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秦汉城市发展
秦朝:咸阳成为 全国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汉朝:长安成为 全国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秦汉 时期城市规划严 谨,布局合理
第1章----2殷商时代城市发展
(一)夏朝城市发展
奴隶社会开端(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政治:奴隶制国家机器,从王都-邦国严格的等级制度 经济:简单的农业用具、原始灌溉技术,生产力很低, 治水和对国土全面勘测,发展农业
1.夏代城市建设范围
2.夏代城市实例
“斟”——河南偃师二里头(1900B.C.—1500B.C.) • 规模:
②王城布局特点
a.宫城择中
b.轴线对称 c.道路系统等级分明
③周礼考工记历史价值和意义
周礼考工记内容全面而丰富,它包括了王城、宫城、
庙社、市里、道路规划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 原则,推动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奠定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 理论基础,对后世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后的 几千年中,我国封建城市布局大多以此为基础发展变革。
南北长1.5km
东西宽2.5km 总面积3.75km2 • 布局特点: 中部:宫殿区
东部:制骨器的 作坊区
南部:治铸青铜 器的作坊区
(二)殷商的城市发展
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1.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政治:商王朝建立了内外服制。
经济:农业手工业发达,青铜工业纯熟,专业化分工明显 。
经济 :井田制是奴隶制经济基础。
2.周代的城市
(1)城市建设发展
进入奴隶制鼎盛时代,西周配合其建国要求,开展了大 规模营建城邑活动,各受封诸侯国相继营建城邑。 城邑建设制度的制定,体现礼制,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 系建等级制度为基础
形成的城邑等级制度 城市性质:是奴隶主政治统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不具 备明显的经济作用 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 城市选址大多考虑经济、军事等因素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中国城市发展史是一部悠久的历程。
从最早的古代城市到现代城市化,中国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以下是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简要回顾和分析。
一、古代城市(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1.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夏商周时期。
这个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如郑州、西安、洛阳等。
这些城市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是城市的象征,也是防御工事。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向经济、文化中心转变。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
城市规划也开始出现,街道和巷弄布局逐渐形成。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汉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长安、洛阳、成都等。
二、近代城市(1840年-1949年)1. 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界和殖民地。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富豪阶级,经济发展不平衡。
2.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等。
这些城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出现了许多公共设施和建筑。
同时,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工人阶级开始崛起。
三、现代城市(1949年至今)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2.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住房、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发展史
城市发展史
中国城市发展分期:
一、夏商周——城市的起源(“城·市”——政治军事·经济。
“市”是本质的差
别。
)
1.都城迁移造成“多都”
2.西周“分封建国”:第一次建城高潮
3.东周:第二次建城高潮,完成了“城”与“市”的结合。
二、秦汉三国——城市形式上的定形:物质秩序的演进。
(区别于:性质上的演进)
秦:自由烂漫,与天同构
汉:渐趋规整。
三国:曹魏邺城,承前启后。
三、两晋,南北朝——特征:南方城市的兴起。
原因之一:北方战乱,引起南迁。
标志:建康城。
四、隋唐——“一座高峰的崛起”
特征:1.规模上:城市数量多 2.制度上:更规范的坊里制
代表:长安,洛阳
五、五代,宋——商业带来的又一次革命!(这是老师的研究成果!重视!)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坊里制被打破——》街巷制,商业街市的产生。
六、元明清——大整合:思想融合,空间整合。
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及城市文明
科技进步:城市科技水平较 高,科技成果丰富,对周边
地区产生辐射影响
城市管理制度
城市管理:设立专门的城市 管理部门,负责城市治安、 卫生、税收等事务
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 划注重风水和地理环境
城市设施:建设完善的城市 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
排水系统等
城市文化:注重城市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如教育、宗教、
建设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城 市法规,规范 城市居民的行
为
加强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提 高城市居民的
生活质量
注重环境保护, 保持城市的生 态平衡和可持
续发展
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繁荣
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功能 分区
文化建设:重视教育、文学、艺 术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经济发展:发展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提高城市经济水平
艺术等
城市建筑风格
园林建筑:小巧精致,布局 巧妙,如苏州园林、扬州园 林等
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气势 磅礴,如故宫、天坛等
宗教建筑:庄严肃穆,富丽 堂皇,如少林寺、大雁塔等
民居建筑:朴实无华,实用 为主,如徽派建筑、江南水
乡等
城市文化传承
古代城市的文化特色:如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的文化特点 文化传承的方式:如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影响:如对后世城市规划、建筑风格、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文化传承的价值:如对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城市规模:明清时期城市规 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大 型城市
城市功能:明清时期城市功 能更加完善,出现了许多商
业街、文化街等
城市管理:明清时期城市管 理更加严格,设立了专门的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历史1.夏、商、周时期的都城变迁2.秦、汉、隋、唐时期的都城变迁3.宋、元、明、清时期的都城变迁三、中国古代都城的地理分布特点四、中国古代都城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正文一、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义和作用都城,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历史1.夏、商、周时期的都城变迁夏朝的都城最早在朝阳城(今河南登封),后迁至河南郑州和安阳。
商朝的都城曾在亳(今河南郑州)和殷(今河南安阳)两地。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的都城则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
2.秦、汉、隋、唐时期的都城变迁秦朝的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
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唐时期,长安再次成为都城。
3.宋、元、明、清时期的都城变迁宋朝的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元朝的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的都城在南京(今江苏南京),后迁至北京。
清朝的都城也在北京。
三、中国古代都城的地理分布特点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古代都城大致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
这种趋势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四、中国古代都城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都城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西周的镐京便实行了分封制,而东周的洛邑则见证了诸侯争霸的年代。
都城还是国家经济、交通的中心,它的繁荣往往与国家经济的兴衰紧密相连。
例如,唐代的长安便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的兴衰与唐朝的命运紧密相连。
此外,都城还是文化的交汇点,各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如宋朝的东京,便以其繁荣的文化、艺术闻名于世。
两周时期中国城市发展与分布探析
文_138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在经历夏、商两代发展后,进入西周和春秋战国发展时期,该时期城市发展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显著特点,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其特点主要为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大量增加、职能日益丰富等,特别是《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篇关于城市规划的记载对后世中国城建规划的影响尤为深远。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早期城市的分布及影响城址选择的区位因素,以期对周代城市研究做些许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两周时期;城市;分布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夏、商两代约一千多年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从原始聚落发展为夏朝的雏形城市——单体军事城堡,再由此发展为商朝的早期城市——宗法等级城市,进入奴隶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后,城市已发展为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该时期城市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一、两周时期城市发展概述1、西周时期的城市发展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三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发展最鼎盛时期。
史学界普遍认为该时期为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高潮,究其原因有:第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西周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表明至少在西周晚期,已掌握人工冶铁技术,农业种植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统治者在加强统治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器,特别是因政治、军事考虑,实行了宗法分封制,该制度对城市建设意义重大;第三,统治者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视也推动了筑城高潮的出现。
西周的城市建设呈现三级城邑网,即王城、诸侯城、卿大夫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等级意味,西周城市建设的等级制主要表现在对都城的规模、城墙的高度及城内道路的宽窄等方面的规定限制,诸侯和卿大夫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建城,否则就是“僭越”。
西周都城为夯土筑墙,城内设有排水管道,已使用板瓦、筒瓦、半瓦当等材料,是当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瓦类建筑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建筑水平。
中国城市建设史之夏商周时代的城市
“城廓图”
《说文解字》:“国,邦也。”“野,郊外也。” 《周礼》郑玄注:“国中,城郭中也。”“野,谓远郊之外也。” 《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绥彼四方。”毛传:“中国, 京师也。”
野国
粗略观察夏、商、西周的国家形 态及其发展,我们已明显感到有 一种点和面的区分。……西周的 点有丰镐、成周及各诸侯国所在 的大邑等。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广 大的面。……点就是国,面就是 野。……点与面之间的对立,点 对面的控制和奴役,则主要通过 部落征服来实现。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 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
1、明•《三才图绘》—— “国都之图”
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
2、清•戴震• 《考工记图》——“王 城图”
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
3、清•《宫室考》——“都城九区 十二门全图”
周王城 布局示意
“周王城” 图
井田法
z 《周礼·考工记》中曾记载:“匠人营国,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z 三皇五帝为中华共同体形成之初“王天下” 的代表人物。
z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z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z 一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 黄帝筑邑,造五城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z 一说起源于夏鲧时期 鲧作城郭 夏鲧作城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被之,海外有
狡心。
“断代工程”
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1明?三才图绘国都之图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2清?戴震?考工记图王城图古代文献所绘洛邑王城3清?宫室考都城九区十二门全图周王城布局示意周王城图图井田法
第三讲 夏商周时代的城市
z 中国城市的起源 z 商、周时代的城市 z 周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发展史(夏商西周)1
妇好墓发掘 现场和复原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
西周礼乐文明
在各种典礼、仪式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 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 区别尊卑、亲疏、贵贱、贤愚等社会范畴,是周代礼 制的基本精神。 礼仪的系统化与制度化,一方面意味着一个统治阶层 的权力已由使用武力作强制性的统治,逐步演变到以 合法的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规整的礼仪也代表统 治阶层内部秩序的固定,使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有明 白可知的规律可以遵循,减少了内部竞争与冲突,增 加了统治阶层本身的稳定性。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饕餮纹鼎
司母辛方鼎
三、夏代的城市
夏代是都邑规划的草创阶段,关于城市制度的文献无稽可考,考古也未发现很 确切的都城遗址。 在夏代的建筑考古发现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最为重要。据推测,二里 头可能是夏都斟鄩的遗址。该遗址尚未得到完全发掘,城墙还未被发现。已发掘 的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开创了“茅茨土阶”的单体建筑构筑方式和“门堂之制” 的组群建筑庭院形态。 偃师二里头宫殿、排水沟
再换个说法,三代每代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也各有若干迁徙 行走的“俗都”。圣都是先祖宗庙的永恒基地,而俗都虽也是举行日常祭仪 所在,却主要是王的政、经、军的领导中心。圣都不变,缘故容易推断;而 俗都屡变,则以追寻青铜矿源为主要的因素。 这是因为青铜器在三代政治斗争中占据中心地位,青铜首先用作兵器、 祭器,然后才用作农具。对三代王室而言,青铜器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或点 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没有铜锡矿,三代的朝廷就没有青 铜器。没有青铜器,三代的朝廷就打不到天下。
8、内城: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约740米,西南部的外城墙是在 内城墙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9、宫城:方形190×190米;位于内城的南北轴线上;有多座水 井和较完善的排水设施; 10、城墙:外城墙宽16~28米,墙基最宽40米;内城墙宽6~7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
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 《论语· 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衽矣!” • 《左传· 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 章之美,谓之华。” • 罗泌《路史· 国名纪》:“《春秋》用夏变(于) 夷者夷之,夷而进至中国则中国之。”
(1)城为重城环套形制.规模为方九里。 (2)据井田规划概念,将全城划分为面积相等之九分,按方位主 次.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 (3)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故位于城中央。以宫城之南北 中轴线.作为全盘规划结构的主轴线。此轴线南起王城之正南门, 经外朝.穿宫城。过市,直达王城正北门。 (4)宫城前方为外朝,后面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 置在外朝之左右两侧。这便是宫、朝、市、祖、社五者的相对规 划位置和其组配关系。宫城与山外朝、祖、社所构成之宫前区, 结合而为王城的宫廷区。此区是全城的中心区,也是全盘规划结 构的主体。 (5)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沿主轴线对称罗列。 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之主导作用。 (6)宫城是按前朝后寝之制规划的。路门外为朝,内为寝。九卿 九室在应门内路门外,九嫔九室在路门内,可见宫城内尚有内外 官治事处所。
也称“乡遂之制”、“都鄙之制”。“乡”是指国都及近郊地 区的居民组织,或称为“都”。“遂”是指“乡”以外农业地区的 居民组织,或称为“鄙”或“野”。 居住于“乡”的居民叫“国人”,是自由民。居住于“遂”的 居民叫“庶人”或“野人”,多为奴隶。贵族居住在城郭内。“君 子居国中,小人狎于野”(《孟子》)。 “小人”从事生产劳动,以供养居城的“君子”,而“君子”则 居城中统治“小人”。这便是按国野组织聚居的实质所在。我国城 市一开始就是以统治农村的姿态来显示其城邦的特性的。 “营国”的含义实质上是建置以城为中心的城邦,故“营国” 除建城外,尚须规划其所属的郊野地域,即所谓“体国经野”。城 是这一地域的主体,而郊野则为城所赖以建立的基础。两者相互依 存,构成一个有国有野的城邦。因此,国野之制,当是“营国”的 一项基本规划体制。
六、
王城规划
②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按:此段系接上一段.续述王城的通路制度。南北干道为经, 东西干道为纬。顺城环行道为环涂.城外干道称野涂。从此段.可 以看出,王城道路网系以纵横交错之经纬涂为主干.结合顺城环涂 而构成的。出城尚有野涂与王畿道路相衔接.将王城道路网纳入庞 大的王畿区域道路系统。“轨”,即车辙.二辙之间宽周制八尺。 按一道三涂之制,“九经九纬”实为南北及东西干道各三条,道宽 为周制七丈二尺。“环涂”道宽周制五丈六尺,“野涂”道宽周制 四丈。
井的原型性 图式意义
六、
王城规划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补替《周官》六官(天、地、春、夏、 秋、冬)中遗失的《冬官》,即《周礼· 考工记》。 《周礼· 冬官· 考工记》内容:①制车制度②铜器铸造③兵器护甲 ④礼乐饮射⑤“匠人”建筑、水利⑥制陶 《考工记· 匠人· 营国》主要内容: ①“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按:此段先叙述王城之形制、规模和城门数量,接着说明道路 制度,而后提出城之主体规划结构,或者说结构模式。这里所称的 左右前后的相对规划位置,均系以宫为基准而言的。由此可见,宫 之规划位置当在城中央。此“宫”乃指包括朝寝宗庙等宫廷建筑群 所构成之宫廷区,“朝”则指宫城前方之“外朝”。“朝”及“市” 的规模,均为一“夫”,即占地一百亩。
③“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 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按:此段首先说明宫廷规划为前朝后寝之制。文中“内”、 “外”,系就路门而言。路门为路寝之门,故云“内有”、“居 之”,以示宫寝在门内。门外则称“外有”、“朝焉”,表明门 外为朝。此朝即上段所说的治朝。可见宫城内的布局.当为前朝 后寝;其次,说明视城若一块田地,按井田形制,将城划为九 分.以布置备种不同的分区。以中央一分充作宫城,其余八分分 别安排由宗庙、社稷及外朝所组合之宫前区以及官署、市、里及 仓廪府库等分区。如此划分.显然与城的土地使用功能有关。
井田制不仅确立了土地计量制度,而且制定了道路——灌 溉系统: 《考工记》又说:“匠人为沟洫,……广尺深尺谓之轧。 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 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 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于川”。遂:田间水沟。 《周礼· 地官· 遂人》说:“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 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 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汉书· 食货志》云:“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为 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各受私 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把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周人之所以要将田与宅并在一起,一方而不仅便于生产, 并限制他们迁徙的自由,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管 理和征敛贡赋。可见国家干预农业的程度已达到极高点。中国 这个农业大国,凡它的制度文物,无不以农为基础。
四、
三级城邑制度
父系氏族社会→奴隶社会过渡,血缘政治→用血缘传统作 纽带强化地缘政治,部落联盟→城邦联盟,宗族主持人→国家 统治者兼宗族主持人。 三级城邦制度——王的城邦(王畿)→诸侯城邦(诸侯封 国)→卿大夫城邦(采邑) 三级城邑制度——王城→诸侯城→卿大夫采邑城 凡城邦的中心城,无论是王城或诸侯城,统称之为“国”, 而采地中心城则呼之为“都”,以示大小尊卑之分。由于建城 意味着建立城邦,故对城的建置控制极严,各级城的数量及其 分布格局都是据宗法分封政体的政治要求而定的。
五、
井田制
《孟子》:“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 均,爵禄不平。……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畝,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 别野人也。” 古文献中有关井田制的土地划分制度和赋税制度的 记载有: 《周礼· 地官· 大司徒》说:“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 封沟之。” 《周礼· 地官· 小司徒》说:……乃经土地,而井牧其 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 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牧:划分。
五、
井田制
从游牧到农耕,定居生活使氏族开始有了地缘的意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庄子• 击壤歌》) 井的发明,使人们不必一定临水而居。 从公有制到私有制过渡,公田于私田并存。 《杜佑通典》:“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 制畝,以妨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分八,凿井于中。”
中国城市发展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城市
第三节 西周的营国制度
一、 产生背景
西周开国之初,为推行宗法分封政体而掀起的周代第一次城 市建设高潮,期间产生的这套营国制度,它总结了我国近千年奴 隶社会营建都邑的经验,又为建立以别具一格的华夏城市规划体 系传统奠定了基础。(不是唯一的基础)
二、
国野之制
三、 王畿之制
王畿:王直接管理的城邦。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商颂》) “方千里曰王畿。”“制其畿方千里。”(《周礼》) “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周书•召诰》 绍,继承;服,“服事 天子也。” 夏代的畿服制,在夏的五千里疆域内划分成五服。周代的王畿制,在王 畿内划分成五区(五个层级),外围3个区设采邑。 “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 凑。”《逸周书•作洛》 凑,交汇;全国交汇的中心。邙mang。 择中立国的思想是先秦时期都城选址的一条重要原则。都城的主要作用 是统治和控制全国的疆土,只有达到这样的目的,王朝或政权才能长治久 安。在古代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国都位于疆域的中心, 有利于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吕氏春秋· 审分览》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 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史记集解》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帝王所都之地就是“中”,所建城邑就叫“中国”。
项目:上海市浦江镇城镇风貌规划设计 设计者:格雷戈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意大利米兰
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意大利交通研究中心
城镇结构:东西南北两大轴线
道路格局:300米x300米方格网
镇内道路:300米x300米、300米x150米 高档住区、沿江生态住区、标准化住区、公共服务 设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④“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按:“门阿”指宫门之屋脊.此处意谓宫城城门屋脊标高为 五雉(丈)。“宫隅”、“城隅”。均指城垣四角处。既有“宫 隅”,当筑有宫垣,形成一座宫城。上述之朝寝均置于宫城内。 ⑤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 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按:这段话是以城隅及道路为例,叙述营建城邑的礼制营建 制度的。此制根据三级城邑建设体制,依建城者爵位尊卑而定的 营建等级制。具体办法是以王城为基准。按一定的差额,依次递 减。先举城隅作例,此制规定卿大夫采邑城城隅高度只相当王宫 门阿高度,即高五雉(丈),而诸侯国都城城隅则可比拟王宫宫城 城隅,高七雉(丈)。王城城隅较渚侯城高一等,应为九雉(丈)。 道路等级则为王城经纬涂宽九轨.而渚侯城之经纬涂应降一等。 相当王城之环涂,宽为七轨。卿大夫采邑城之经纬又降一等。仅 可比拟王城之野涂,宽为五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