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必修4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D、6B、7C、8B、9D、10A、11C、12C、二. 填空题6 5 3 5 6 5 3 513 (1,3).14 28 15 (,)或(,)5 5 5 516 (5,3)17 2 35三. 解答题:18、(1)∵AB =(0-1,1-0)=(-1,1),AC =(2-1,5-0)=(1,5).∴ 2 AB +AC =2(-1,1)+(1,5)=(-1,7)∴|2 AB +AC | = 2 7 2( 1) =50 .(2)∵| AB| =( 1)2 12 = 2 .| AC | =12 52 =26,AB·AC =(-1)×1+1×5=4.∴cos =AB AC| AB | | AC | =42=2 261313.(3)设所求向量为m =(x,y),则x2+y2=1.①又BC =(2-0,5-1)=(2,4),由BC⊥m ,得2 x +4 y =0.②2 5 2 5x x-5 5 由①、②,得或∴(5 55 5y.y.255,-52)或(-555,55)即为所求.19.由题设, 设b= , 则由, 得. ∴,解得sin α=1 或当sin α=1 时,cosα=0;当时,。

故所求的向量或。

2 b ka t b20.解:(1), 0. [( 3) ] ( ) 0.x y x y 即 a t2 22a b 0,a 4,b 1,4k t(t 3) 0,即k 142t(t 3).(2)由f(t)>0, 得1 2t(t 3) 0,即t(t 3) (t 3)0,则 3 t 0或4t 3.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D、6B、7C、8B、9D、10A、11C、12C、二. 填空题6 5 3 5 6 5 3 513 (1,3).14 28 15 (,)或(,)5 5 5 516 (5,3)17 2 35三. 解答题:18、(1)∵AB =(0-1,1-0)=(-1,1),AC =(2-1,5-0)=(1,5).∴ 2 AB +AC =2(-1,1)+(1,5)=(-1,7)∴|2 AB +AC | = 2 7 2( 1) =50 .(2)∵| AB| =( 1)2 12 = 2 .| AC | =12 52 =26,AB·AC =(-1)×1+1×5=4.∴cos =AB AC| AB | | AC | =42=2 261313.(3)设所求向量为m =(x,y),则x2+y2=1.①又BC =(2-0,5-1)=(2,4),由BC⊥m ,得2 x +4 y =0.②2 5 2 5x x-5 5 由①、②,得或∴(5 55 5y.y.255,-52)或(-555,55)即为所求.19.由题设, 设b= , 则由, 得. ∴,解得sin α=1 或当sin α=1 时,cosα=0;当时,。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及答案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班级 座位号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若向量a =(1,1),b =(2,5),c =(3,x ),满足条件(8a -b )·c =30,则x =( )A.6B.5C.4D.3 2.已知两个力1F 、2F 的夹角为90°,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为10 N ,合力F 与1F 的夹角为60°,则1F 的大小为( )A.35 NB.5 NC.10ND.25 N 3.下列命题:①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②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b a ,,满足||||b a =,则0)()(=-⋅+b a b a ; ③若|a|=|b|,则a =b 或a =-b ; ④若a ∥b ,b ∥c ,则a ∥c ;⑤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a ⊥b ; ⑥对于任意向量a ,b ,有|a +b|≥|a -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B .3C .4D .54.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2,1(-=a 的夹角是o 180,且53||=b ,则=b ( )A )6,3(-B )6,3(-C )3,6(-D )3,6(-5.设点(2,0)A ,(4,2)B ,若点P 在直线AB 上,且AB =2AP ,则点P 的坐标为( )A (3,1)B (1,1)-C (3,1)或(1,1)- D 无数多个6.已知向量03≠=b a ,且关于x 的方程03222=⋅++b a a x x 有实根,则a 与b 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A.⎥⎦⎤⎢⎣⎡6π,0B. ⎥⎦⎤⎢⎣⎡π,3πC. ⎥⎦⎤⎢⎣⎡32π,3π D. ⎥⎦⎤⎢⎣⎡π,6π 7.已知平面向量a =(1,-3),b =(4,-2),b a +λ与b 垂直,则λ等于( )A.-1B.1C.-2D.2 8.向量(2,3)a =,(1,2)b =-,若ma b +与2a b -平行,则m 等于A 2-B 2 C.21 D 12-9.已知O 为原点,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a ,0)、B (0,a ),其中常数a >0,点P 在线段AB 上,且有AB t AP = (0≤t ≤1),则OP OA ⋅的最大值为( )A.aB.2aC.3aD.2a10.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AB=4,AC=3,则=⋅BC AD ( ) A 7- B 2 C 27-D 7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已知a =(2,3),b =(-4,7),则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12.已知向量(1,2)a →=,(2,3)b →=-,(4,1)c →=,若用→a 和→b 表示→c ,则→c =13.若||1,||2,a b 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4.已知)1,2(=a 与)2,1(=b ,要使b t a +最小,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已知(1,2)a =,)2,3(-=b ,当k 为何值时, (1)ka b +与3a b -垂直?(2)ka +b 与3a -b 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16.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 CD CF CB CE AD AB 32,31,====b a ,. (1)用a ,b 表示EF ;(2)若4,1==b a ,∠DAB =60°,分别求EF 和FE AC ⋅的值.图2参考答案及点拨一、1.C 点拨:()()()30318,33,68=+=⋅=⋅-x x c b a , ∴x =4.故选C. 2.B 点拨:1F =⋅F cos60°=5 N. 3.A4. A 设(,2),0b ka k k k ==-<,而53||=b ,则2535,3,(3,6)k k b ==-=-5.C 设(,)P x y ,由AB =2AP得2AB AP =,或2AB AP =-,(2,2),(2,)AB AP x y ==-,即(2,2)2(2,),3,1,x y x y =-==(3,1)P ;(2,2)2(2,),1,1,x y x y =--==-(1,1)P -6.B 点拨:设a ,b 的夹角为θ,∵关于x 的方程03222=⋅++b a a x x 有实根,∴∆=b a a ⋅-2442≥0,即b a a ⋅≥62.∴θcos 62b a a ⋅≥,又∵03≠=b a .∴21cos ≤θ,∵π≤≤θ0,∴ππ≤≤θ3. 7.C 点拨:()23,4--+=+λλλb a , ∵b a +λ与b 垂直,∴()()()()020********,423,4=+=---+=-⋅--+λλλλλ, ∴2-=λ.8.D (2,3)(1,2)(21,32)ma b m m m m +=+-=-+2(2,3)(2,4)(4,1)a b -=--=-,则121128,2m m m -+=+=-9.D 点拨: ∵AB t AP =,∴ ()()OB t OA t OA OB t OA AP OA OP +-=-+=+=1(),,at at a -=∴()t a OP OA -=⋅12,∵10≤≤t ,∴2a OP OA ≤⋅.10.c二、9.13 点拨: 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a ⋅=1313=13. 10. →→-b a 2 设c x a y b →=+,则(,2)(2,3)(2,23)x x y y x y x y +-=-+= 24,231,2,x y x y x y -=+===- 11.0120 221()0,0,cos 2a b a a b a a a b a ba bθ-+=+====-,或画图来做12.45-22222()2585a t b a t b a t a bt b t t +=+=++=++,当45t =-时即可三、13.解:(1,2)(3,2)(3,22)ka b k k k +=+-=-+3(1,2)3(3,2)(10,4)a b -=--=-(1)()ka b +⊥(3)a b -,得()ka b +(3)10(3)4(22)2380,19a b k k k k -=--+=-== (2)()//ka b +(3)a b -,得14(3)10(22),3k k k --=+=- 此时1041(,)(10,4)333ka b +=-=--,所以方向相反 14.答图2分析:(1)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向量相等及其运算即可得出; (2)利用数量积运算法则和性质即可得出. 解:(1)如答图2所示,.313231323132b a +-=+-=-=-=AD AB CB CD CE CF EF(2) ∵,60,4,1︒=∠==DAB b a ∴.260cos =︒⋅⋅=⋅b a b a∴3329194943132222=+⋅-=⎪⎭⎫⎝⎛+-=b b a a b a EF . 易知b a +=+=AD AB AC ,∴()43163232313132313222-=-+=-⋅+=⎪⎭⎫ ⎝⎛-⋅+=⋅b b a a b a b a FE AC .。

完整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AB与BA的长度相等;B、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共线;C、只有零向量的模等于零;D、共线的单位向量都相等。

2.若a是任一非零向量,b是单位向量;①|a|。

|b|;②a∥b;③|a|。

|b|;④|b|= ±1;⑤a=|a|b,其中正确的有()A、①④⑤B、③C、①②③⑤D、②③⑤3.设a,b,c是任意三个平面向量,命题甲:a+b+c=0;命题乙:把a,b,c首尾相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4.下列四式中不能化简为AD的是(A、(AB+CD)+BCB、(AM+MB)+(BC+CD)C、(AC+AB)+(AD-CB)D、OC-OA+CD5.设a=(-2,4),b=(1,-2),则(A、a与b共线且方向相反B、a与b共线且方向相同C、a与b不平行D、a与b是相反向量6.如图1,△ABC中,D、E、F分别是边BC、CA和AB 的中点,G是△ABC中的重心,则下列各等式中不成立的是()A、BG=2BE/3B、DG=AG/2C、CG=-2FGD、DA+FC=BC7.设a=(-2,1-cosθ),b=(1+cosθ,-4),且a∥b,则锐角θ=( )A、π/4B、π/6C、π/3D、5π/6 或7π/68.若C分AB所成比为-3,则A分CB所成的比是(A、-3/2B、3/2C、-2/3D、-29.XXX<0,则a与b的夹角θ的范围是()A、[π/2,π)B、[0,π/2)C、(π/2,π)D、(0,π/2]10.设a与b都是非零向量,若a在b方向的投影为3,b 在a方向的投影为4,则a的模与b的模之比值为()A、3/4B、4/3C、3/7D、4/7cos(-)a·b=cos(-)=1/2sin(-)=±√3/2又∵∈(,),=,且sin(-)>0sin(-)=√3/2π/3sin cos-cos sin=1/2sin(+)=√3/22π/3sin=√3/217.(1)|a+b|=|e1+e2|=√2a+b|2=2a|2+|b|2+2a·b=2a·b=-1/2又kab·(a-3b)=0ka·a-3kb·b=0k=9/52)ka·b+3kb·b=0k=-3/5四、19.(1)设所求向量为c,则c·a=0,c·b=0 c·(a+b)=0又∵a+b=(1,1,1),∴c·(1,1,1)=0c与(1,1,1)垂直又∵c·(a-b)=0c·(1,-1,0)=0c与(1,-1,0)垂直c∥(0,0,1)c=k(0,0,1)又∵c·a=0k=-1/3所求向量为(0,0,1/3)2)设所求向量为c,则c∥a×b又∵a×b=(1,1,1)c∥(1,1,1)c=k(1,1,1)又∵c·a=0k=-1/3所求向量为(-1/3,-1/3,-1/3)165∴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α∈(-π/2,π/2)sin(α-β)=-sinα=-(-cos(α-β)sinβ/cosβ)=cos(α-β)sinβ/cosβ5/4*sinβ+3/5*cosβ17.解:1) |a+b|²=|-2e₁+4e₂|²=4e₁²+16e₂²-8e₁e₂又e₁⊥e₂,e₁·e₂=0,e₁²+e₂²=1a+b|²=20a+b|=√20=2√5又|e₁|=|e₂|=1a|=|b|=√22) (ka+b)·(a-3b)=k|a|²-2k(a·b)+b·a-3|b|²又|a|=|b|=√2ka+b)·(a-3b)=2k-6+2=2k-4又(a+b)·(a-3b)=-4k=1918.解:1)a·b=cosx·cosx-sinx·sinx=cos2xa+→b|=√(4cos²x+4)=2√(cos²x+1)2)f(x)=a·b-2λ|a+b|=cos2x-4λcosx2cos²x-1-4λcosx2(cosx-λ)²-2λ²-1当λ<0时,f(x)无最小值当0≤λ≤1时,f(x)在cosx=λ时取得最小值-2λ²-1当λ>1时,f(x)在cosx=1时取得最小值1-4λ要使f(x)取得最小值-3,需解方程-2λ²-1=-3,解得λ=√2/2。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A
B
《平面向量》答案解析
19.解:(1)由题意知则AB (3,5), AC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AB AC (2, 6), AB AC (4, 4)
BDBAD BAADC AB
AB AC 2 10, AB AC 4 2
A. a b c d 0
B. a b c d 0
a b mq np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b c d 0
D. a b c d 0
A.若 a与b 共线,则 a b 0
B. a b b a
7.若 a (我2,3)去,b 人(4也,7) ,就则有b在a人方向!上为的投U影R为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C.意R调, 都剖有 (沙a)龙b 课 (反a 倒b) 是龙卷风D.前(a 一b)2天 (a我b)2分 a页2 b符2 ZNBX吃噶十
16.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1,点 E 是 AB 边上的动点,则 DE CB 的值为
(3)若点 M 为直线 OD 上的一个动点,当 MA MB 取最小值时,求 OM 的坐标.
, DE DC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其中 17 题 10 分,其余 5 个小题每题 12 分,共 70
AB AD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设C则(由x, 得y), AD BC (3,3) (x 3, y 2)
x 0, y 5
C (0, 5)
(3)设M则(a,b), OM (a,b),OD (1, 4)
O, M , D三点共线
a b 1 4
b 4a
MA MB (2 a,1 b) (3 a, 2 b)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三套)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三套)

(数学4必修)第二章 平面向量[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化简AC -BD +CD -AB 得( )A .AB B .C .D .02.设00,a b 分别是与,a b 向的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0a b = B .001a b ⋅=C .00||||2a b +=D .00||2a b += 3.已知下列命题中:(1)若k R ∈,且0kb =,则0k =或0b =, (2)若0a b ⋅=,则0a =或0b =(3)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b a ,,满足||||b a =,则0)()(=-⋅+b a b a (4)若a 与b 平行,则||||a b a 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 ⋅b =0,则a =0或b =0B .若a ⋅b =0,则a ∥bC .若a ∥b ,则a 在b 上的投影为|a|D .若a ⊥b ,则a ⋅b =(a ⋅b)25.已知平面向量(3,1)a =,(,3)b x =-,且a b ⊥,则x =( )A .3-B .1-C .1D .36.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24B .24,4C .16,0D .4,0二、填空题1.若=)8,2(,=)2,7(-,则31=_________2.平面向量,a b 中,若(4,3)a =-,且5a b ⋅=,则向量=____。

3.若3a =,2b =,且与的夹角为060,则a b -= 。

4.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 所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_。

5.已知)1,2(=a与)2,1(=b ,要使b t a +最小,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G 为交点,若AB =a ,=b ,试以a ,b 为基底表示、BF 、CG .2.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4,(2).(3)72b a b a b =+-=-,求向量a 的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三套)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三套)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三套)(数学4必修)第二章 平面向量[基础训练A 组]一、选择题1.化简AC -BD +CD -AB 得( )A .AB B .DAC .BCD .02.设00,a b 分别是与,a b 向的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0a b =B .001a b ⋅= C .00||||2a b += D .00||2a b +=3.已知下列命题中:(1)若k R ∈,且0kb =,则0k =或0b =,(2)若0a b ⋅=,则0a =或0b =(3)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b a ,,满足||||b a =,则0)()(=-⋅+b a b a(4)若a 与b 平行,则||||a b a 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 ⋅b =0,则a =0或b =0B .若a ⋅b =0,则a ∥bC .若a ∥b ,则a 在b 上的投影为|a|D .若a ⊥b ,则a ⋅b =(a ⋅b)25.已知平面向量(3,1)a =,(,3)b x =-,且a b ⊥,则x =( )A .3-B .1-C .1D .36.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24B .24,4C .16,0D .4,0二、填空题 1.若OA =)8,2(,OB =)2,7(-,则31AB =_________ 2.平面向量,a b 中,若(4,3)a =-b =1,且5a b ⋅=,则向量b =____。

3.若3a =,2b =,且a 与b 的夹角为060,则a b -= 。

4.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_。

5.已知)1,2(=a 与)2,1(=b ,要使b t a +最小,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__。

【优质文档】必修四《平面向量》全章练习题(带测试含答案)

【优质文档】必修四《平面向量》全章练习题(带测试含答案)

∵ |A→D |= 2,
∴ |E→G|= |B→H |= 2.

|B→C
|=
5,

→ |HC
|=
3.
又 E、 F 分别为腰 AB、 DC 的三等分点.
∴ G 为 DH 的三等分点,

G→F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且|G→F
|=
1 3|
→ HC
|,
∴ |G→F |= 1,

|E→F
|=
→ |EG
|+
→ |GF
|=
2+
2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一数学组 3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一数学组
答案
1. D 2.C 3.C 4.B 5.C 6.①③④ 7.菱形
8. 解 (1) 与 a 的模相等的向量有 23 个.
(2)与 a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有
→ OD

B→C

A→O

F→E.
(3)与
a 共线的向量有
→ EF
,B→C
,O→D
1=
3.
11.解 (1) 向量 A→D, D→C,C→B ,A→B如图所示.
(2)由题意知 A→D= B→C,
∴ AD 綊 BC ,则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 A→B= D→C,则 B 地相对于 A 地的位置向量为 “北偏东 60°, 6 千米 ”. 12. 证明 (1) ∵AA→′= B→B′ ,
与 b 都是单位向量.其中能使 a∥ b 成立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
7.
在四边形
ABCD
中,
→ AB

D→C

(完整)高一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高一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7. ・一> r亠,则点O 是厶ABC W ( 、外心 4个命题:O 是厶ABC 所且满足条件C、内心 设八、b 、 均为平面内任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 (1)( ” • b )2= ” 2 • b 2(2)|“ +b | > | “ -b |(4)( b 厂)“ -(—a ) b 与『不A 8. D则下列(3)| 訂 +b | 2=(和 +b )2定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C9. 在厶ABC 中, A=60°, b=1,:;匸一 1 : L. _ : _ 等于(26^3~3~10.设订、b 不共线,则关于A 至少有一个实数解C 至多有两个实数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的方程 打x 2+b x+ T=0的解的情况是(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 AC=2£2,贝U AB CA = ________12.已知ABCDE 为正六边形,且 AC =a , AD =b ,则用a , b 表示AB 为 ____________ . 13 .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点 P (3, -6 ), Q (-5 , 2), R 的纵坐标为-9,且P 、Q R 三点共线,则R 点的横坐标为( )A -9 B、-6 C 、9 D 、6 2.已知卫=(2,3), b =(-4,7),贝U N 在b 上的投影为( )。

•-佢AV13B、 : C 、 1D. 十—>3.设点A (1 , 2), B ( 3, 5),将向量毘E 按向量d =( -1 , -1 )平移后得向量三丄为()。

A (2, 3) B、(1, 2) C 、(3, 4) D 、(4, 7)4.若(a+b+c )(b+c-a )=3bc ,且 sinA=sinBcosC ,那么△ ABC >()。

(完整word)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试卷典型例题(含详细答案)

(完整word)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试卷典型例题(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组卷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1.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θ,定义× 为与的“向量积”,且×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 | × |=| || |sinθ,若=( 2, 0),﹣ =( 1,﹣),则 | ×( + )|=()A. 4 B .C.6D. 22.已知,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60°,则( 2﹣) ?=()A.﹣ 1 B . 0C.1D. 23.已知向量=( 1,), =( 3,m),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实数 m=()A. 2 B .C.0D.﹣4.向量,,且∥ ,则=()A. B .C.D.5.如图,在△ ABC 中, BD=2DC .若,,则=()A. B .C.D.6.若向量=(2cosα,﹣ 1), =(, tanα),且∥,则 sin α=()A. B .C.D.7.已知点 A ( 3, 0), B( 0,3),C(cosα, sinα),O( 0, 0),若,则的夹角为()A. B .C.D.8.设向量= , =不共线,且 |+ |=1,| ﹣|=3,则△ OAB 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9.已知点 G 是△ABC的重心,若 A=, ?=3,则 ||的最小值为()10.如图,各棱长都为 2 的四周体ABCD 中,=,=2,则向量? =()A.﹣ B .C.﹣D.11.已知函数 f( x) =sin( 2πx+ φ)的部分图象如下图,点B, C 是该图象与 x 轴的交点,过点 C 的直线与该图象交于 D ,E 两点,则() ?的值为()A. B .C.1D. 212.已知 P 为三角形 ABC 内部任一点(不包含界限),且知足 (﹣) ?(+ ﹣ 2 ) =0,则△ABC 的形状一定为()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13.如下图,设 P 为△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而且=+,则△ABP与△ ABC的面积之比等于()A. B .C.D.14.在△ ABC 中, |AB|=3 , |AC|=2 , =,则直线 AD 经过△ ABC 的()A.垂心B.外心C.重心D.心里15.在△ ABC 中,∠ BAC=60 °,AB=2 , AC=1 , E,F 为边 BC 的三均分点,则=()A. B .C.D.16.已知空间向量知足,且的夹角为,O 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B 知足,,则△ OAB 的面积为()A. B .C.D.17.已知点 P 为△ABC 内一点,且++3= ,则△APB ,△ APC,△ BPC 的面积之比等于()A.9:4:1B.1:4:9C.3: 2: 1D. 1: 2:31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点 D 是斜边 AB 的中点,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则=()A. 2 B . 4C.5D. 10二.解答题(共 6 小题)19.如图示,在△ ABC 中,若 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2,0),(﹣ 3, 4)点 C 在 AB 上,且 OC 均分∠BOA .(1)求∠ AOB 的余弦值;(2)求点 C 的坐标.20.已知向量=( cosθ, sinθ)和.( 1)若∥,求角θ的会合;(2)若,且|﹣|=,求的值.21.如下图,若 D 是△ABC 内的一点,且AB 2﹣ AC 2=DB 2﹣DC 2.求证: AD ⊥ BC.22.已知向量,,此中A、B是△ ABC 的内角,.(1)求 tanA?tanB 的值;( 2)若 a、b、 c 分别是角 A 、 B 、C 的对边,当 C 最大时,求的值.23.已知向量且,函数f(x)=2( I)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一递加区间;( II )若,分别求tanx 及的值.24.已知,函数f(x)=.(1)求函数 f( x)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 f( x)的单一减区间;( 3)当时,求函数 f (x)的值域.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组卷(2014 年 09 月 24 日)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18 小题)1.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θ,定义× 为与的“向量积”,且× 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 × |=| || |sinθ,若=( 2, 0),﹣=( 1,﹣),则 | ×(+)|=()A. 4 B .C.6D. 2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利用数目积运算和向量的夹角公式可得.再利用平方关系可得,利用新定义即可得出.解答:解:由题意,则,∴=6 ,==2,=2 .∴=== .即,得,由定义知,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了数目积运算、向量的夹角公式、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新定义,考察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已知,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60°,则( 2﹣)?=()A.﹣ 1B.0C.1D.2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由条件利用两个向量的数目积的定义,求得、的值,可得(2﹣)?的值.解答:3.已知向量=( 1,),=( 3,m),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实数m=()A.2B.C.0D.﹣考点:数目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由条件利用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两个向量的数目积公式,求得m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cos ===,解得m=,应选:B.评论:此题主要考察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两个向量的数目积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4.向量,,且∥,则=()A.B.C.D.考点: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引诱公式的作用.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剖析:依据向量平行的条件成立对于α的等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引诱公式,化简即可获得的值.解答:解:∵,,且∥ ,∴,即,得 sin α=,由此可得=﹣ sinα=.应选: B评论:此题给出向量含有三角函数的坐标式,在向量相互平行的状况下求的值.侧重考察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引诱公式和向量平行的条件等知识,属于基础题.5.如图,在△ ABC 中, BD=2DC .若,,则=()A.B.C.D.考点: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由题意可得=,而,,代入化简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应选C评论:此题考察平面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波及向量的数乘,属基础题.6.若向量=(2cosα,﹣ 1), =(,tanα),且∥,则sinα=()A.B.C.D.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直接由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式计算.解答:解:∵向量=( 2cosα,﹣ 1), =(, tanα),且∥,则 2cosα?tanα﹣(﹣ 1)×=0,即 2sinα=.∴.应选: B .评论:共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常与向量的模、向量的坐标表示等联系在一同,要特别注意垂直与平行的差别.若=( a1,a2), =( b1,b2),则⊥? a1a2+b1b2 =0,∥? a1b2﹣ a2 b1=0.是基础题.7.已知点 A ( 3, 0), B( 0,3),C(cosα, sinα),O( 0, 0),若,则的夹角为()A.B.C.D.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专题:计算题.剖析:依据题意求出的坐标,再由它的模求出角α,从而求出点 C 的坐标,利用数目积的坐标表示求出和夹角的余弦值,再求出夹角的度数.∵, ∴ (3+cos α) 2+sin 2α=13 ,解得, cos α= ,则 α= ,即C (, ),∴ 和 夹角的余弦值是 = = ,∴ 和 的夹角是 .应选: D .评论: 此题考察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运算,以及数目积坐标表示的应用,利用向量坐标形式进行运算求出对应向量的模,以及它们的夹角的余弦值,从而联合夹角的范围求出夹角的大小.8.设向量= ,= 不共线,且 | + |=1, | ﹣ |=3,则 △ OAB的形状是()A .等 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 锐角三角形D . 钝角三角形考点: 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 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 对| + |=1, | ﹣ |=3 分别平方并作差可得,由其符号可判断 ∠ AOB 为钝角,获得答案.解答:+ |=1,得=1 ,即① ,解:由 |由 | ﹣ |=3,得,即② ,① ﹣② 得,4=﹣8,解得<0, ∴ ∠ AOB 为钝角, △ OAB 为钝角三角形,应选:D .评论: 此题考察平面向量数目积运算,属基础题.9.已知点 G 是 △ABC 的重心,若 A= ,? =3,则 | |的最小值为()A .B .C .D . 2考点: 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 由 A=, ? =3 ,可求得=6,由点 G 是 △ ABC 的重心, 得 =,利用不等式则 ||2 == (+6)≥,代入数值可得.解答:解: ∵A=, ? =3,∴=3,即=6 ,∵ 点 G 是△ABC 的重心, ∴ =,∴| |2== ( +6)≥==2,∴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 | |的最小值为,应选 B .评论: 此题考察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不等式求最值,注意不等式求最值时合用的条件.A.﹣B.C.﹣D.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由向量的运算可得=(),=,由数目积的定义可得.解答:解:∵=,=2,∴=(),=,∴=====,∴? =()?()===应选:B评论:此题考察向量数目积的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是解决问题的重点,属中档题.11.已知函数f( x) =sin( 2πx+ φ)的部分图象如下图,点B, C 是该图象与x 轴的交点,过点 C 的直线与该图象交于 D ,E 两点,则()?的值为()A.B.C.1D.2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正弦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依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函数的周期,利用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向量的数目积定义即可获得结论.解答:解:∵函数f(x)=sin(2πx+φ)的周期T=,则BC=,则C点是一个对称中心,则依据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可知:=2 ?∴()?==2×=.评论:此题主要考察向量的数目积运算,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此题的重点.A.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钝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例和平行四边形法例、向量垂直于数目积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2)=0,∴=0.而必定经过边AB 的中点,∴垂直均分边AB ,即△ ABC 的形状必定为等腰三角形.评论:此题考察了向量的三角形法例和平行四边形法例、向量垂直于数目积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考察了推理能力,属于难题.13.如下图,设P 为△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而且=+,则△ABP与△ ABC的面积之比等于()A.B.C.D.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剖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及三角形面积的性质,由△ABP 与△ ABC 为同底不等高的三角形,故高之比即为两个三角面积之间,连结CP 并延伸后,我们易获得CP 与 CD 长度的关系,进行获得△ ABP的面积与△ ABC 面积之比.解答:解:连结 CP 并延伸交 AB于 D,∵ P、C、D 三点共线,∴=λ+μ,且λ+μ=1设=k ,联合=+,得=+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之,得λ=, k=3 且μ=,∴ =+,可得=,∵ △ ABP 的面积与△ ABC 有同样的底边AB高的比等于 | |与 | |之比∴ △ ABP的面积与△ ABC面积之比为,应选:C评论:三角形面积性质:同(等)底同(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同(等)底三角形面积这比等于高之比;同(等)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14.在△ ABC 中, |AB|=3 , |AC|=2 ,=,则直线AD 经过△ ABC 的()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综合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第一依据已知条件可知||=||=,又因为=,设=,=,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可知四边形AEDF 为菱形,从而可确立直线AD 经过△ ABC 的心里.解答:解:∵ |AB|=3,|AC|=2∴ ||=||=.设=,=,则||=| |,∴==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可知,四边形AEDF 为菱形.∴ AD 为菱形的对角线,∴AD 均分∠ EAF .∴直线 AD 经过△ABC 的心里.应选: D .评论:此题考察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及其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15.在△ ABC 中,∠ BAC=60 °,AB=2 , AC=1 , E,F 为边 BC 的三均分点,则=()A.B.C.D.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剖析:先判断三角形形状,而后成立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向量的坐标,代入向量数目积的运算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在△ ABC中,∠ BAC=60°,AB=2,AC=1,∴ 依据余弦定理可知BC=由 AB=2 ,AC=1 , BC= 知足勾股定理可知∠ BCA=90 °以 C 为坐标原点, CA 、 CB 方向为 x,y 轴正方向成立坐标系∵ AC=1 , BC=,则C(0,0),A(1,0),B(0,)又∵ E, F 分别是 Rt△ ABC 中 BC 上的两个三均分点,则E( 0,),F(0,)则=(﹣ 1,),=(﹣ 1,)∴=1+ =应选A.评论: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此中成立坐标系,将向量数目积的运算坐标化能够简化此题的解答过程.16.已知空间向量知足,且的夹角为,O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 A 、B 知足,,则△ OAB 的面积为()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运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由向量的运算可得,,以及,代入夹角公式可得cos∠ BOA ,由平方关系可得sin∠ BOA ,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计算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同理可得====,而=() ?()==6×12﹣12= ,故 cos∠ BOA===,可得 sin∠ BOA==,所以△OAB 的面积 S===.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平面向量的数目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娴熟掌握公式是解决问题的重点,属中档题.17.已知点 P 为△ABC 内一点,且++3=,则△APB,△ APC,△ BPC的面积之比等于()A.9:4:1B.1:4:9C.3:2:1D.1: 2:3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剖析:先将已知向量式化为两个向量共线的形式,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例及向量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三角形面积公式确立面积之比解答:解:∵++3=,∴+ =﹣+),如图:∵,∴∴ F、 P、 G 三点共线,且PF=2PG, GF 为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2而 S△APB= S△ABC∴△ APB ,△ APC ,△ BPC 的面积之比等于3: 2:1 应选C评论: 此题考察了向量式的化简,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向量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等向量知识,充足利用向量共线是解决此题的重点18.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点 D 是斜边 AB 的中点,点P 为线段 CD 的中点,则 =( )A .2B .4C .5D .10考点: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 计算题;综合题.剖析: 以 D 为原点,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成立坐标系,由题意得以AB 为直径的圆必然经过 C 点,所以设 AB=2r ,∠ CDB= α,获得 A 、 B 、 C 和 P 各点的坐标,运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求出|PA|2+|PB|2 和 |PC|2的值,即可求出的值.解答: 解:以 D 为原点,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成立如图坐标系,∵ AB 是 Rt △ ABC 的斜边, ∴ 以 AB 为直径的圆必然经过C 点设 AB=2r , ∠CDB= α,则 A (﹣ r , 0), B ( r , 0), C (rcos α,rsin α) ∵ 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 ∴ P ( rcos α, rsin α)∴ |PA|2=+ = +r 2cos α,|PB|2=+=﹣ r 2cos α,222又 ∵ 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 CD=r可得 |PA| +|PB| = r∴ |PC|2== r 2所以:= =10 应选 D评论: 此题给出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 AB 上中线 AD 的中点 P ,求 P 到 A 、B 距离的平方和与 PC 平方的比值,侧重考察了用分析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知识点,属于中档题.二.解答题(共 6 小题)(1)求∠ AOB 的余弦值;(2)求点 C 的坐标.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综合题.剖析:( 1)由题意可得,把已知代入可求( 2)设点 C( x,y),由 OC 均分∠BOA 可得 cos∠ AOC=cos ∠ BOC 即=;再由点C 在 AB 即共线,成立对于x,y 的关系,可求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2)设点 C(x, y),由 OC 均分∠ BOA 可得 cos∠ AOC=cos ∠ BOC∵,∴=∴,∴ y=2x①又点 C在 AB 即共线,∴ 4x+5y ﹣ 8=0②由①②解得,∴ 点C的坐标为评论:此题注意考察了向量的夹角公式的坐标表示的应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在三角形中的应用,解题的重点是借助于已知图象中的条件,灵巧的应用向量的基本知识.20.已知向量=( cosθ, sinθ)和.(2)若,且|﹣|=,求的值.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专题:计算题.剖析:(1)由题意和共线向量的等价条件,列出对于角θ的方程,求出θ的一个三角函数值,再依据三角函数求出角θ的会合.( 2)由题意先求出﹣的坐标,依据此向量的长度和向量长度的坐标表示,列出方程求出cos(θ﹣),由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和θ的范围求出的值.解答:解:(1)由题意知∥,则cosθ×cosθ﹣sinθ×(﹣sinθ)=0,∴sinθ=1, sinθ=,∴角θ的会合 ={ θ|θ= +2kπ或θ=+2kπ, k∈Z} ;( 2)由题意得,﹣=( cosθ﹣+sinθ, sinθ﹣ cosθ),∴|﹣|===2=,即 cos(θ﹣)=,由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得,=① ,∵,∴<<,∴<﹣<,即cos(﹣)<0,∴由①得 cos(﹣)=﹣.评论:此题考察了共线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向量长度的坐标表示,利用两角正弦(余弦)和差公式和二倍角公式进行变形求解,注意由已知条件求出所求角的范围,来确立所求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1.如下图,若 D 是△ABC 内的一点,且AB 2﹣ AC 2=DB 2﹣DC 2.求证: AD ⊥ BC.15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设=,=,=,=,=,将=+、=+代入2﹣2的式子,化简整理2﹣22?=+2﹣ 2?﹣2,联合题意2﹣2=2﹣2化简,可得?(﹣)=0,再联合向量的加减法法例获得?=0,由此联合数目积的性质即可获得AD ⊥ BC.解答:解:设=, = ,= ,=,= ,则=+,=+.∴2﹣2=(+)2﹣(+)2=2+2?﹣2?﹣2.∵由已知 AB 2﹣ AC2=DB2﹣ DC2,得2﹣2=2﹣2,∴2+2?﹣ 2? ﹣2=2﹣2,即 ?(﹣)=0.∵=+=﹣,∴?=?(﹣) =0,所以,可得⊥,即 AD ⊥BC.评论:此题给出三角形 ABC 内知足平方关系的点 D ,求证 AD ⊥BC .侧重考察了平面向量的加减法例、向量的数目积及其运算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2.已知向量,,此中A、B是△ ABC 的内角,.( 1)求 tanA?tanB 的值;( 2)若 a、b、 c 分别是角 A 、 B 、C 的对边,当 C 最大时,求的值.考点:平面向量的综合题.专题:计算题.剖析:( 1)依据推测出=0,利用向量的数目积运算联合二倍角公式求得tanA ?tanB;( 2)因为 tanA ?tanB=> 0,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出当且仅当时, c 获得最大值,再利用同角公式求出 sinC, sinA ,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的值.解答:解:(Ⅰ)由题意得=0即,﹣5cos( A+B ) +4cos( A ﹣ B)=0 cosAcosB=9sinAsinB∴ tanA ?tanB=.(2)因为 tanA ?tanB= > 0,且 A 、 B 是△ABC 的内角,∴tanA >0, tanB> 0∴=﹣当且仅当取等号.∴ c 为最大边时,有,tanC=﹣,∴ sinC=,sinA=由正弦定理得:=.评论:此题是中档题,考察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正弦定理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知识,是一道综合题,考察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式的娴熟程度决定学生的能力的高低.23.已知向量且,函数f(x)=2( I)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一递加区间;( II )若,分别求tanx 及的值.考点:平面向量数目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复合三角函数的单一性.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剖析:(I)化简函数f(x) =2=2sin ( 2x+),可得函数的周期,令2k π﹣≤2x+≤2kπ+,k∈z,求得 x 的范围,即可获得函数的单一递加区间.( II )由,求得tanx=,再由==,运算求得结果.解答:(I)解:函数f( x)=2=2sinxcosx+2cos 2x﹣ 1=sin2x+cos2x=2sin ( 2x+),故函数的周期为=π,令2kπ﹣≤2x+≤2kπ+,k∈z,求得kπ﹣≤x≤kπ+,故函数的单一递加区间为[k π﹣,kπ+], k∈z.( II )解:若,则sinx=cosx,即tanx=.∴====﹣.评论:此题主要考察两个向量的数目积的定义,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正弦函数的增区间,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求法,属于中档题.24.已知,函数f(x)=.(1)求函数 f( x)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 f( x)的单一减区间;( 3)当时,求函数 f (x)的值域.考点:平面向量的综合题;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复合三角函数的单一性.专题:综合题.最小正周期;( 2)由 2kπ+≤2x+≤2kπ+得kπ+≤x≤kπ+,从而可得f( x)的单一减区间;( 3)由,可得,从而可求函数f( x)的值域.解答:解:(1)∵,,∴函数 f ( x) ==5sinxcosx+sin 2x+6cos2x===5sin ( 2x+)+∴ f(x)的最小正周期;( 2)由 2k π+≤2x+≤2kπ+得kπ+≤x≤kπ+,k∈Z∴ (f x)的单一减区间为[k π+,kπ+ ](k∈Z)( 3)∵∴∴∴ 1≤f(x)≤即 f( x)的值域为 [1,] .评论:此题考察向量知识的运用,考察三角函数的化简,考察函数的单一性与值域,化简函数是重点.。

(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文档

(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文档

黄图盛中学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C.平行向量方向相同 D.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2.以下四式不能化简为AD的是〔〕A.〔AB+CD〕+BC; B.〔AD+MB〕+〔BC+CM〕;C.MB+AD-BM;D.OC-OA+CD;3.a=〔3,4〕,b=〔5,12〕,a与b那么夹角的余弦为〔〕A.63B.65 C.13D.1365 54.a,b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3b=〔〕A. 7 B. 10 C. 13 D.45.ABCDEF是正六边形,且AB=a,AE=b,那么BC=〔〕A.12(a b)B. 12(b a)C. a+12bD. 12(a b)6.设a,b为不共线向量,AB =a+2b,BC=-4a-b,CD=-5a-3b,那么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AD=BC B. AD=2BC C. AD=-BC D. AD=-2BC7.设e1与e2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k e1+e2与e1+k e2共线,那么k的值是〔〕A.1B.-1C.1D.任意不为零的实数8.在四边形ABCD中,AB=DC,且AC·BD=0,那么四边形 ABCD是〔〕A.矩形B.菱形C.直角梯形D.等腰梯形9.M〔-2,7〕、N〔10,-2〕,点P是线段MN上的点,且PN=-2PM,那么P点的坐标为〔〕A.〔-14,16〕B.〔22,-11〕C.〔6,1〕D.〔2,4〕10.a=〔1,2〕,b=〔-2,3〕,且k a+b与a-k b垂直,那么k=〔〕A.12B. 2 1C. 2 3D.321r r(2x3,x)互相平行,其中x r r〕11、假设平面向量a (1,x)和bR .那么a b 〔A.2或0 B. 2 5 或2 5 D. 2或10. 12、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 0a 0②ab ba ③a 2 a 2④(ab)c a(bc)⑤ab abA.0 D.3二.填空题:13.a 3, 4,b (2,3),那么2a 3ab =.14、向量a 3,b (1,2),且ab ,那么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

一 .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C.平行向量方向同样D.平行向量必定是共线向量2.以下四式不可以化简为AD的是()A .(AB+CD)+BC;B .(AD+MB)+(BC+CM);C.MB+AD-BM; D .OC-OA+CD;3.已知a =( 3, 4),b =( 5, 12),a与b则夹角的余弦为()A.63B.65C.13D.13 6554.已知 a、 b 均为单位向量 ,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 |a+ 3b| =()A.7B.10C.13D.45.已知 ABCDEF 是正六边形,且AB = a , AE = b ,则BC=()( A )12( a b) (B)12(b a ) (C) a +12b(D)12(a b)6.设a,b为不共线向量,AB=a+2b,BC=-4a-b,CD=-5 a- 3 b , 则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AD=BC(B)AD=2BC(C)AD=-BC(D)AD=-2BC7.设e1与e2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k e1+e2与e1+ k e2共线,则 k 的值是()( A) 1(B)-1(C)1(D)随意不为零的实数8.在四边形ABCD中,AB=DC,且AC·BD= 0,则四边形ABCD是()( A)矩形(B)菱形(C)直角梯形(D)等腰梯形9.已知 M (- 2, 7)、 N( 10,- 2),点 P 是线段 MN 上的点,且PN =-2PM,则P点的坐标为()( A )(-14,16)(B)(22,-11)(C)(6,1)(D)(2,4)10.已知a=( 1,2),b=(- 2,3),且 k a + b与a- k b垂直,则k=()(A)1 2 (B) 2 1(C) 2 3(D)3211、若平面向量r r(2 x3, x) 相互平行,此中r r)a (1, x) 和 b x R .则a b (A.2或0;B.25;C. 2或2 5;D. 2或10.12、下边给出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是()① 0 a0 ② a b b a ③a2 a 2④(a b )c a (b c)⑤a b a b(A) 0(B) 1(C) 2(D) 3二. 填空题 :13.若AB(3,4), A点的坐标为(-2,-1),则B点的坐标为.14.已知a(3,4), b(2,3),则 2 | a | 3a b.15、已知向量a3, b(1,2) ,且a b ,则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2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零向量没有方向B.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C.零向量的长度为零D.零向量的方向是随意的2 ,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A. 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 a = bB.若 AB = DC ,则A、B、C、D四点组成平行四边形C.若两向量 a 、b相等,则它们是始点、终点都同样的向量D.AB 与 BA 是两平行向量3,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A 、若a∥b,且b∥c,则a∥c。

B、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一样。

C、向量AB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D 、若非零向量AB 与 CD 是共线向量,则 A 、 B、 C、 D 四点共线。

4,已知向量a m,1,若, a =2,则m()A .1 B.3 C. 1 D.35,若a =(x1,y1), b=( x2, y2), a ∥ b,则有(),且A ,x1y2+x2y1=0,B ,x1y2― x2 y1=0,C,x1x2+y1y2=0,D,x1x2―y1y2=0,6,若a =(x1,y1),b =(x2,y2),,且 a ⊥ b ,则有()A ,x1y2+x2y1=0,B ,x1y2― x2 y1=0,C,x1x2+y1y2=0,D,x1x2―y1y2=0,7,在ABC 中,若BA BC AC ,则ABC 必定是()1A .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 .不可以确立r r r uur r r r r r r r r8,已知向量a, b, c知足| a |1,| b |2, c a b, c a ,则 a与b 的夹角等于()A .1200B600C300D90o二,填空题:( 5 分× 4=20 分)r rb =1, 3a2b =3,则3a b9。

已知向量a、b知足a ==r r r r10,已知向量a=( 4, 2),向量b=( x ,3),且a//b ,则x=11, . 已知三点 A(1,0),B(0,1),C(2,5),求 cos ∠ BAC =12, .把函数y x24x7 的图像按向量 a 经过一次平移此后获得y x2的图像,则平移向量 a 是(用坐标表示)三,解答题:( 10 分×6 = 60分)13,设P1(4,3), P2 (2,6), 且P在 P1 P2的延伸线上,使P1P 2 PP 2 ,,则求点P 的坐标14,已知两向量a (1r3,,1 3), ,b ( 1, 1), 求a与 b 所成角的大小,15,已知向量 a =(6,2),b=(-3,k),当k为什么值时,有1),a ∥b?2),a ⊥b?3a与 b 所成角θ是钝角?(((),216,设点 A ( 2, 2), B( 5, 4),O 为原点,点P知足OP = OA + t AB,( t 为实数);( 1),当点 P 在 x 轴上时,务实数t 的值;( 2),四边形 OABP 可否是平行四边形?假如,务实数t 的值;若否,说明原因,17,已知向量OA =(3,-4), OB =(6,-3), OC =(5-m,-3-m),( 1)若点 A 、 B 、C 能组成三角形,务实数 m 应知足的条件;( 2)若△ 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 A 为直角,务实数 m 的值.318,已知向量m(1,1), 向量 n 与向量m 的夹角为3, 且 m n1 . 4( 1)求向量n;(2)设向量a(1,0),向量 b(cos x,, sin x) ,此中x R ,若 n a0 ,试求| n b |的取值范围.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2答案:一,选择题:ADCD BCCA二,填空题:9 , 23;10,6;11,21312 ,(2, 3) 13三,解答题:13,解法一:设分点P(x,y),∵P1P =―2 PP2,=―2∴(x ―4,y+3)= ―2( ―2― x,6 ― y),x― 4=2x+4, y+3=2y ―12, ∴ x=―8,y=15, ∴ P(―8,15 )4解法二:设分点 P (x,y ), ∵ P 1P =―2 PP 2 , =―2∴ x=4 2( 2)=―8, 1 2y=3 2 6 =15,∴ P(―8,15 )1 2解法三:设分点 P (x,y ), ∵ P 1 P2 PP 2 ,∴ ―2=4x , x= ― 8,26= 3y , y=15,∴ P(―8,15 )214,解:a=2 2 ,b= 2<a ,b >=― 1, ∴< a , b > = 1200,, cos215 ,解:( 1), k= - 1;(2), k=9;(3),k < 9, k ≠ -116 ,解:( 1),设点 P ( x , 0),AB =(3,2),∵ OP = OA + t AB , ∴ (x,0)=(2,2)+t(3,2),则由 , x 2 3t∴ 即x10 2 2t, t1,(2),设点 P ( x,y ),假定四边形 OABP 是平行四边形,则有 OA ∥BP ,OP ∥ABy=x2y=3x―1,∴ 即x2 ①,y3又由 OP =OA + t AB ,(x,y)=(2,2)+ t(3,2),得 ∴ 即x3 2t ②,y2 2tt 43, 矛盾,∴假定是错误的,由①代入②得:t52∴四边形 OABP 不是平行四边形。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必修4平面向量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3b |= ( )A .7B .10C .13D .42、已知a 、b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 -2b) ⊥a ,(b -2a ) ⊥b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6π B .3π C .32π D .65π 3、若向量r r a 与b 的夹角为60o ,||4,(2).(3)72b a b a b =+-=-r r r r r ,则向量a r 的模为 () A .2 B .4 C .6 D .124、已知平面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e =(-53,54),点O(0,0)和点A(1,-2)在l 上的射影分别为'O 和'A ,则=''O λe ,其中λ=() A 511 B -511 C 2 D -2 5、在ABC ∆中,有命题①BC AC AB =-;②0=++CA BC AB ;③若0)()(=-⋅+AC AB AC AB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④若0>⋅,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D )②③④ 6、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2,1(-=a 的夹角是o 180,且53||=b ,则=b ()(A) )6,3(- (B) )6,3(- (C) )3,6(- (D) )3,6(-7、已知向量与则若,25)(,5||),4,2(),2,1(=⋅+=--=() A .30° B .60° C .120° D .150°8、已知向量a r ≠e r ,|e r |=1,对任意t ∈R ,恒有|a r -t e r |≥|a r -e r |,则()(A) a r ⊥e r (B) a r ⊥(a r -e r ) (C) e r ⊥(a r -e r ) (D) (a r +e r )⊥(a r -e r )9、点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则点O 是ABC ∆的()(A )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条高的交点10、P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 PC PC PB PB PA ⋅=⋅=⋅,则P 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11、已知点A (3,1),B (0,0)C (3,0).设∠BAC 的平分线AE 与BC 相交于E ,那么有λλ其中,=等于 ( )A .2B .21C .-3D .-31 12、点P 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v =(4,-3)(即点P 的运动方向与v 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v |个单位.设开始时点P 的坐标为(-10,10),则5秒后点P 的坐标为( )A .(-2,4)B .(-30,25)C .(10,-5)D .(5,-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1)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简 AC -BD +CD —AB 得………………………………………………( ) A .AB B . C .BC D .0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单位向量都相等B .若a 与b 是共线向量,b 与c 是共线向量,则a 与c 是共线向量C .||||b a b a -=+,则0a b =D .若0a 与0b 是单位向量,则0a 0b 1=3、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对于任意向量a ,b ,有|a +b |≤|a |+|b |B .若 a b =0,则 a =0或 b =0C .对于任意向量a ,b ,有||a b ≤||||a bD .若a ,b 共线,则 a b = ±|a ||b |4、按向量→a 将点)3,2(-平移到点)2,1(-,则按向量→a 将点)3,2(-平移到……( )A.)4,3(-B.)2,1(-C.)3,4(-D.)1,2(-5、把542++=x x y 的图像按向量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2x y =的图像,则为( )A. )1,2(B. )1,2(-C. )1,2(--D. (2,1-)6、已知12(4,7),(1,0),P P --且点P 在线段21P P 的延长线上,且12||2||PP PP =,则点P的坐标………………………………………………………………………………( ) A.)11,2(- B.)1,34(C.)3,32( D.)7,2(- 7、已知△ABC 中,A=45°,a=2,b=2,那么∠B 为………………………………( )A .30°B .60°C .30°或150°D .60°或120°8、在△ABC 中,c =C 为……………………………………( )A .4π B .3π C .23π D .3π或23π9、若三点A(2,3),B(3,a),C(4,b)共线,则有……………………………………( )A .a=3,b=-5B .a-b+1=0C .2a-b=3D .a-2b=0 10、||1,||2a b ==,且()0a b a +=,则a 、b 的夹角为…………………………( )A .60°B .90°C .120°D .150°11、△ABC 中,||=5,||=8,²=20,则||为……………………( )A. 6B. 7C. 8D. 912、设πθ20<≤,已知两个向量()θθsin ,cos 1=,()θθcos 2,sin 22-+=OP ,则向量21P P 长度的最大值是…………………………………………………………( ) A.2B.3C.23D.32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已知||=3,||=2,与的夹角为600,则|-|= 14、已知(3,4),(2,3)a b =-=,则2||3a a b -=15、已知向量→a =(1,2),→b =(-2,3),→c =(4,1),用→a 和→b 表示→c ,则→c =__________16、在△ABC 中,若B=300,AB=23,AC=2,则△ABC 的面积S 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17、(8分)已知ABCD 的顶点A (0,-9),B (2,6), C (4,5),求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18、(1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G 为DE 、BF 交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平面向量》(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 a b ⋅=( ).A. 20B. 10C. 10-D. 20-2.已知向量31,22BA ⎛⎫=⎪ ⎪⎝⎭, ()0,1BC =,则向量BA 与BC 夹角的大小为( ) A. π6 B. π4 C. π3 D. 2π33.已知向量()11a =-,, ()12b =-,,则()2a b a +⋅=( )A. 1-B. 0C. 1D. 24.已知向量,若,则实数m 的值为 ( ) A. 0 B. 2 C. D. 2或 5.如上图,向量1e , 2e , a 的起点与终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向量a 用基底1e , 2e 表示为( )A. 1e +2eB. 21e -2eC. -21e +2eD. 21e +2e6.若三点()1,2A --、()0,1B -、()5,C a 共线,则a 的值为( )A. 4B. 4-C. 2D. 2-7.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60°,()1,3a =, 1b =,则a b +=( )A. 2B. 37 D. 48.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 a b ⋅=( ).A. 20B. 10C. 10-D. 20-9.已知向量()()()3,1,0,1,,3a b c k ==-=,若(2a b -)与c 互相垂直,则k 的值为 A. 1 B. 1- C. 3 D. 3-10.已知点()0,1A , ()1,2B , ()2,1C --, ()3,4D ,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322 B. 2 C. 322- D. 3152- 11.在矩形ABCD 中, 3AB =, 3BC =, 2BE EC =,点F 在边CD 上,若•3AB AF =,则•AE BF 的值为( )A. 0B. 833C. 4-D. 4 12.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P 为平面ABC 内一点,则()P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A. 3-B. 6-C. 2-D. 83-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设a 与b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a b λ+与2a b -共线,则λ=__________.14.已知单位向量a , b 满足()1•232a a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__. 1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C 与BD 交于点O , E 是线段OD 的中点, 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 BD b =,则AF 等于_______(用a , b 表示).1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线段AB 边上运动(包含线段端点),则DE CB ⋅的值为__________; DE D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10分)已知四点A (-3,1),B (-1,-2),C (2,0),D (23,4m m +)(1)求证: AB BC ⊥;(2) //AD BC ,求实数m 的值.18.(本小题12分)已知向量()1,2a =,()3,4b =-.(1)求a b +与a b -的夹角;(2)若()a ab λ⊥+,求实数λ的值.19.(本小题12分)已知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1)求;(2)求与的夹角.20.(本小题1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上一点,且. (1)求实数的值;(2)记,,试用表示向量,,.21.(本小题12分)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 2,3a b ==, 32,2m a b n a kb =-=+. (I )若m n ⊥,求实数k 的值; (II )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m n ?说明理由.22.(本小题12分)已知点(1,0),(0,1)A B -,点(,)P x y 为直线1y x =-上的一个动点.(1)求证:APB ∠恒为锐角;(2)若四边形ABPQ 为菱形,求BQ AQ ⋅的值.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平面向量》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 a b ⋅=( ).A. 20B. 10C. 10-D. 20- 【答案】C【解析】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a b a b ⋅=⨯ 1cos12054102⎛⎫︒=⨯⨯-=- ⎪⎝⎭. 故选:C .2.【2017届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已知向量31,22BA ⎛⎫=⎪ ⎪⎝⎭, ()0,1BC =,则向量BA 与BC 夹角的大小为( )A. π6B. π4C. π3D. 2π3【答案】C3.【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三上期中】已知向量()11a =-,, ()12b =-,,则()2a b a +⋅=( ) A. 1- B. 0 C. 1 D. 2【答案】C【解析】()()()21,01,11a b a +⋅=-=,故选:C.4.已知向量,若,则实数m 的值为 ( ) A. 0 B. 2 C.D. 2或 【答案】C 【解析】∵向量,且 ∴, ∴.选C. 5.如上图,向量1e , 2e , a 的起点与终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向量a 用基底1e , 2e 表示为( )A. 1e +2eB. 21e -2eC. -21e +2eD. 21e +2e【答案】C6.若三点()1,2A --、()0,1B -、()5,C a 共线,则a 的值为( )A. 4B. 4-C. 2D. 2-【答案】A【解析】()1,2A --, ()()0,1,5B C a -,三点共线ABAC λ∴→=→即()()1162a λ=+,,()16{ 12a λλ==+ 16λ∴=, 4a = 故答案选A .7.【2018届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60°,()1,3a =, 1b =,则a b +=( ) A. 2 B. 23 C. 7 D. 4 【答案】C 8.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 a b ⋅=( ).A. 20B. 10C. 10-D. 20-【答案】C【解析】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120︒,且5a =, 4b =,则a b a b ⋅=⨯ 1cos12054102⎛⎫︒=⨯⨯-=- ⎪⎝⎭. 故选:C .9.【2018届福建省福安市一中上学期高三期中】已知向量()()()3,1,0,1,,3a b c k ==-=,若(2a b -)与c 互相垂直,则k 的值为A. 1B. 1-C. 3D. 3-【答案】D【解析】()23,3a b -=,因为(2a b -)与c 互相垂直,则()233303a b c k k -⋅=+=⇒=-,选D. 10.【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考评】已知点()0,1A , ()1,2B , ()2,1C --, ()3,4D ,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 )A. 322B. 2C. 322-D. 3152-【答案】B【解析】()()1,1.5,5AB CD ==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10cos ,252AB CDAB AB CD AB AB CD ⋅=⋅==故选B.11.【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高三期中联考】在矩形ABCD 中, 3AB =,3BC =, 2BE EC =,点F 在边CD 上,若•3AB AF =,则•AE BF 的值为( )A. 0B. 833 C. 4- D. 4【答案】C【解析】12.【2018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P 为平面ABC 内一点,则()P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A. 3-B. 6-C. 2-D. 83-【答案】B【解析】如图建立坐标系, (()()0,23,2,0,2,0A B C -,设(),P x y ,则()()(),23,2,,2,PA x y PB x y PC x y =--=---=--,()()()22,232,22243PA PB PC x y x y x y ∴⋅+=-⋅--=+-(222366x y ⎡⎤=+--≥-⎢⎥⎣⎦,∴最小值为6-,故选B.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设a 与b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a b λ+与2a b -共线,则λ=__________.【答案】12-【解析】由题意得()11:2:12λλ=-∴=- .14.【2018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已知单位向量a , b 满足()1•232a a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__. 【答案】60°(或3π) 【解析】因为()1232a a b ⋅-=,化简得: 2123232a a b a b -⋅=-⋅=,即12a b ⋅=,所以1cos ,2a b a b a b⋅==⋅,又0,a b π≤≤,所以,3a b π=,故填3π. 15.【2018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 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 BD b =,则AF 等于_______(用a ,b 表示).【答案】2133a b + 【解析】∵AC a =, BD b =,∴11112222AD AC BD a b =+=+. ∵E 是OD 的中点,∴=,∴DF=AB .∴111111332266DF AB AC BD a b ⎛⎫==-=- ⎪⎝⎭, ∴111121226633AF AD DF a b a b a b =+=++-=+. 1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线段AB 边上运动(包含线段端点),则DE CB ⋅的值为__________; DE D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 1 []1,2【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以DC , DA 分别为x ,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0,0D , ()0,1DE x , ()1,1B , ()0,1CB ,()1,0C , ()1,1DB , ()0,1E x , []00,1x ∈,∴1DE CB ⋅=, 01DE DB x ⋅=+,∵001x ≤≤,0112x ≤+≤,∴DE DB ⋅的取值范围为[]1,2,故答案为1, []1,2.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已知四点A (-3,1),B (-1,-2),C (2,0),D (23,4m m +) (1)求证: AB BC ⊥; (2) //AD BC ,求实数m 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12-或1 【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得出AB BC ,算出AB BC ⋅(2)由向量的平行进行坐标运算即可. 试题解析:(1)依题意得, ()()2,3,3,2AB BC =-= 所以()23320AB BC ⋅=⨯+-⨯= 所以AB BC ⊥.18.(本小题12分)已知向量()1,2a =,()3,4b =-. (1)求a b +与a b -的夹角; (2)若()a ab λ⊥+,求实数λ的值. 【答案】(1)34π;(2)1-. 【解析】(1)因为()1,2a =,()3,4b =-,所以()2,6a b +=-,()4,2a b -=- 所以()()2,64,2202cos ,240204020a b a b -⋅--+-===-⨯⨯,由[],0,a b a b π+-∈,则3,4a b a b π+-=; (2)当()a ab λ⊥+时,()0a a b λ⋅+=,又()13,24a b λλλ+=-+,所以13480λλ-++=,解得:1λ=-.19.(本小题12分)已知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1)求; (2)求与的夹角. 【答案】(1);(2)与的夹角为.【解析】试题分析:(1)向量点积的运算规律可得到再展开根据向量点积公式得最终结果;(2)同第一问,由向量点积公式展开=0.∵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1)(2) ,,∴,∴与的夹角为.20.(本小题1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上一点,且. (1)求实数的值;(2)记,,试用表示向量,,.【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得到,由系数和等于1,得到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若15e =,23e =,则=OC ( )A .)352121e e +(B .)352121e e -(C .)532112e e -(D .)352112e e -(2.对于菱形ABCD ,给出下列各式: ①=②||||=③||||+=-④222||4||||=+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 ABCD 中,设=,=,=,=,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4.已知向量与反向,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b a b a -=+D .||||||b a b a +=+5.已知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0),(3,0),(1,-5),则第四个点的坐标为( ) A .(1,5)或(5,-5) B .(1,5)或(-3,-5)C .(5,-5)或(-3,-5)D .(1,5)或(-3,-5)或(5,-5)6.与向量)5,12(d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A .)5,1312( B .)135,1312(--C .)135,1312(或 )135,1312(-- D .)135,1312(±±7.若32041||-=-,4||=,5||=,则与的数量积为 ( )A .103B .-103C .102D .108.若将向量)1,2(=围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4π得到向量,则的坐标为 ( ) A.)223,22(-- B .)223,22( C .)22,223(- D .)22,223(-9.设R k ∈,下列向量中,与向量)1,1(-=一定不平行的向量是 ( )A .),(k k b =B .),(k k c --=C .)1,1(22++=k k dD .)1,1(22--=k k e10.已知10||=,12||=,且36)51)(3(-=,则与的夹角为 ( )A .060B .0120C .0135D .015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非零向量,满足||||||+==,则,的夹角为 .12.在四边形ABCD 中,若=,=,且||||-=+,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__13.已知)2,3(=,)1,2(-=,若b a +λ与b a λ+平行,则=λ .14.已知为单位向量,4||=a ,与的夹角为π32,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三、解答题(每题14分,共84分)15.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b a b a -=+,求证: b a ⊥.16.已知在ABC ∆中,)3,2(=,),1(k =,且ABC ∆中C ∠为直角,求k 的值.17、设1e ,2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212e k e AB +=,213e e CB +=,212e e CD -=,若A 、B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18.已知2||=a ,3||=b ,a 与b 的夹角为060,b a c 35+=,b k a d +=3 ,当当实数k 为何值时,⑴c ∥d ⑵d c ⊥19.如图,ABCD 为正方形,P 是对角线DB 上一点,PECF 为矩形, 求证:①EF PA =;②EF PA ⊥.20.如图,矩形ABCD 内接于半径为r 的圆O ,点P 是圆周上任意一点,求证:222228r PD PC PB PA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二)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设点)6,3(-P ,)(2,5-Q ,R 的纵坐标为9-,且P 、Q 、R 三点共线,则R 点的横坐标为( )。

A 、9-B 、6-C 、9D 、62.已知)3,2(=,)7,4(-=,则 a 在b 上的投影为( )。

A 、13 B 、513 C 、565D 、653.设点A(1,2),B(3,5),将向量按向量 )1,1(--=平移后得向量B A ''为( )。

A 、(2,3) B 、(1,2) C 、(3,4) D 、(4,7)(4.若bc a c b c b a 3))((=-+++,且C B A cos sin si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5.已知4||=,3||= ,a 与b 的夹角为060,则||+等于( )。

A 、13 B 、15 C 、19 D 、376.已知O 、A 、B 为平面上三点,点C 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2,则( )。

A 、3231-=B 、3231+= C 、3132-= D 、3132+=7.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条件⋅=⋅=⋅,则点O 是ABC ∆的( )。

A 、重心B 、垂心C 、内心D 、外心8.设、、 均为平面内任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则下列4个命题:(1) 222)(⋅=⋅ (2)||||-≥+ (3) 22)(||+=+(4) b a c a c b ⋅⋅=⋅)()(与 不一定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9.在ABC ∆中,060A =,b=1, 3=∆ABC S ,则CB A cb a sin sin sin ++++等于( ).A 、338B 、3392C 、3326 D 、3210.设a 、b 不共线,则关于x 的方程02=++c x b x a 的解的情况是( )。

A 、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B 、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 C 、至多有两个实数解 D 、可能有无数个实数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22=AC ,则=⋅_________12.已知ABCDEF 为正六边形,且=,=,则用、表示为______.13.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2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14.如果向量 与的夹角为θ,那么我们称⨯为向量与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θsin |b ||a |||=⨯b a ,如果3||=a ,2||=b | ,2=⋅,则=⨯||b a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4分.)15.已知向量 )3,3(=a ,求向量b ,使||2||a b =,并且a 与b 的夹角为3π.(10分)16、已知平面上3个向量 、、 的模均为1,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0120.(1) 求证:c b a ⊥-)( ;(2)若)(1||R k k ∈>⊥+,求k 的取值范围.(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e ,2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21e e AB +=,218e e CB -=λ,2133e e CD -=,若A 、B 、 D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实数λ的值.4公里/小时,他在水流速度为4公里/小时的河中游泳. 18.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3(1)若他垂直游向河对岸,则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为多少?(2)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为多少?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设R(x, -9), 则由得(x+5)(-8)=-11×8, x=6.2. C. ∵|b| , ∴| | = .3. A. 平移后所得向量与原向量相等。

4.A.由(a+b+c)(b+c-a)=3bc, 得a2=b2+c2-bc, A=60°.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sinBcosC,得cosBsinC=0,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5.D..6. B7. B. 由,得OB⊥CA,同理OA⊥BC,∴O是ΔABC 的垂心。

8.A.(1)(2)(4)均错。

9.B.由,得c=4, 又a2=b2+c2-2bccosA=13,∴.10.B.- =x2+x b,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和μ,使- =λ+μb。

故λ=x2, 且μ=x,∴λ=μ2,故原方程至多有一个实数解。

二、填空题11. 412..13. 与水流方向成135°角。

14.。

·b=| ||b|cosθ,∴,| ×b|=| ||b|sin三、解答题15.由题设, 设b= , 则由,得.∴,解得 sin α=1或 。

当sin α=1时,cos α=0;当 时, 。

故所求的向量 或。

16.(1) ∵向量 、b 、的模均为1,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 ∴(-b )⊥.(2) ∵|k +b + |>1, ∴ |k +b + |2>1,∴k 2 2+b 2+ 2+2k ·b +2k · +2b · >1, ∵,∴k 2-2k>0, ∴k<0或k>2。

17.解法一:∵A 、B 、D 三点共线∴AB 与AD 共线,∴存在实数k ,使AB =k ·AD 又∵CD CB AB CD BC AB AD +-=++= =(λ+4)e 1+6e 2.∴有e 1+e 2=k (λ+4)e 1+6k e 2∴有⎩⎨⎧==+161)4(k k λ ∴⎪⎩⎪⎨⎧==261λk解法二:∵A 、B 、D 三点共线 ∴与共线, ∴存在实数m ,使m = 又∵CB CD BD -==(3+λ)e 1+5e 2 ∴(3+λ)m e 1+5m e 2=e 1+e 2∴有⎩⎨⎧==+151)3(m m λ ∴⎪⎩⎪⎨⎧==251λm18、解:(1)如图①,设人游泳的速度为OB ,水流的速度为OA ,以OA 、OB 为邻边作OACB ,则此人的实际速度为OC OB OA =+图① 图②由勾股定理知||=8且在Rt △ACO 中,∠COA =60°,故此人沿与河岸成60°的夹角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8公里/小时.(2)如图②,设此人的实际速度为OD ,水流速度为OA ,则游速为OA OD AD -=,在Rt △AOD 中,33cos ,24||,4||,34||====DAO . ∴∠DAO =arccos33. 故此人沿与河岸成arccos 33的夹角逆着水流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42公里/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