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标准》石油液化气标准

合集下载

液化石油气组分

液化石油气组分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5.217-46.055MJ/KG(10800-11000千卡/公斤),1立方米的水从30°至60°吸热125.46MJ(300千卡),所以可以加热0.36--0.37立方米水(从30°至60°)。
CH4+2O2=CO2+2H2O
2C4H10+13O2=8CO2+10H2O
水煤气:
爆炸后的贮存容器飞出,喷射大量的液化气,把爆炸引到很远的地方。
四、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是极其危险的,发现漏气或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应切断漏气的位置,然后从上风向走近漏气的地点,关闭与泄漏点相连的阀门。
(2)严禁开或关非防爆设备,要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3)立即停止所有作业,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三、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与爆炸
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火险程度属甲类一级,为危险品中最高级别。
液化石油气的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爆炸极限为1.5--9.5%,一旦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到火种或火花就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应在灌装及贮存液化气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当液化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就自动发出报警号。
[2903]次
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前言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LPG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国家制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1.定义和分类定义: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能够在常温和常压下液化的混合气体,主要由丙烷、丁烷等组成。

分类:根据LPG的主要成分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用LPG、民用LPG、航空LPG等。

2.物理和化学性质LPG具有以下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LPG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可以液化并存储于容器中。

化学性质:LPG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能够迅速释放出大量热能。

3.质量要求为确保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国家制定了以下质量要求:烃类组分含量:丙烷和丁烷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保证LPG的热值和燃烧性能。

硫含量:硫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水含量:水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以防止在使用LPG时产生腐蚀和结冰等问题。

储存和运输要求:规定了LPG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4.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为保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国家对LPG进行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抽样检验:对生产、进口和销售的LPG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质量追溯:建立液化石油气质量追溯体系,追踪和管理LPG的质量信息。

质量控制:加强与生产和经营者的沟通合作,提高LPG生产和经营的质量管理水平。

5.故障处理和安全措施发生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和安全措施。

这包括:报告和处置: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事故调查:对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安全培训:加强对生产和经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LPG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能力。

结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其质量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液化石油气残液标准

液化石油气残液标准

液化石油气残液标准一、残液量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对环境和设备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液化石油气残液量不得超过总量的5%,如果设备容量较小,应适当降低残液量要求。

二、残液质量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水分、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残液的闪点应不小于45℃,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同时,残液的腐蚀性应符合要求,不得对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

三、残液处理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或废弃。

残液可以经过处理后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经过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处理残液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四、残液储存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场所,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储存容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发生泄漏和事故。

五、残液使用要求使用液化石油气残液时应符合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管道,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使用时应控制好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同时,应定期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六、残液回收利用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可以经过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收利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残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确保回收利用过程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七、残液运输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的运输应符合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运输时应控制好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避免发生泄漏和事故。

同时,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八、残液检验要求液化石油气残液的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对残液进行化验和分析,检查其成分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应对残液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石油行业标准】石油液化气标准

【石油行业标准】石油液化气标准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

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

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

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二、原因分析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

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

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

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蒸气压如下: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

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

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

液化石油气(LPG)估价标准

液化石油气(LPG)估价标准

液化石油气(LPG)估价标准1.标准定义的商品液化石油气,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SH/T0221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SH/T0222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0230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SH/T0232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实验法SH/T0233 液化石油气采样法规格:国产液化石油气符合国标GB11174-2011。

提货方式:自提。

付款条件:现款。

标准货物数量:汽槽25吨。

交货地:中国大陆。

价格频度及发布:日度、周度、月度。

日度:周一至周五每日发布;周度:每周五下午发布;月度: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发布。

时段市场价格定义:日价格:是指当日16:00-16:30收盘时价格;周价格:是指周五当日16:00-16:30收盘时价格;周均价:是指自然周内每个交易日“日价格”的算术平均;月价格:是指自然月内每个“周价格”的算术平均;月均价:是指自然月内每个交易日“日价格”的算术平均;年度价格:是指自然年内每个“月价格”的算术平均;年度均价:是指自然年内12个月的“月均价”的算术平均。

2.1大区主流价格国产液化气价格采集大区如下:东北大区:主要取黑龙江省大庆炼化、辽宁省锦西石化、吉林省吉林石化的出厂价格;华北大区:主要取北京市燕山石化、河北省华北石化、河北省石家庄炼厂、天津市大港石化、天津石化、河南省洛阳石化的出厂价格;华东大区:主要取山东省济南炼化、青岛石化、青岛炼化、江苏省金陵石化、浙江省宁波明港、上海市高桥石化、金山石化的出厂价格;华南大区:主要取广东省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惠州大炼油、湛江东兴、广东昆仑、欧华能源、珠海新海、广州华凯、广西省广西石化、海南省海南炼化的出厂价格;沿江大区:主要取湖北省武汉石化、荆门石化、湖南省岳阳石化、江西省九江石化、安徽省安庆石化、中普石化、泰和森、汇宇能源的出厂价格;西部大区:主要取陕西省延安炼油厂、西安石化、咸阳石化、甘肃省庆阳石化、宁夏省宁夏石化的出厂价格;山东大区:主要取山东省神驰化工、胜华化工、鲁清石化、新永辉化工、金诚石化、汇丰石化、京博石化、东明石化、玉皇武胜的出厂价格。

液化石油气使用标准

液化石油气使用标准

液化石油气使用标准
液化石油气(LPG)使用的国际标准包括ISO 9162、API 2510、NFPA 58等。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LPG的物理、化学性质、安
全要求和储存、运输、使用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液化石油气使用的标准要求:
1. LPG物理、化学性质:标准要求对LPG的组分、密度、蒸
气压、闪点、燃烧性质等进行规定,以确保其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2. 储存和运输:标准要求对LPG的储罐、储存设施和运输容
器的设计和制造进行规定,以确保其具备适当的强度和耐受性,以及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的措施。

3. 安全要求:标准要求对LPG使用中的安全措施进行规定,
包括防爆、防火、通风、泄漏检测和处理、设备维护等。

4. 使用规定:标准要求对LPG的使用进行限制和规定,例如
在室内空间和密闭区域中的使用要求,以及使用LPG的设备
和器具的要求。

5. 环境要求:标准要求对LPG使用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规定,包括排放和废弃物处理等。

6. 确认和测试:标准要求对LPG产品进行确认和测试,以确
保其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实施和遵守可以保障LPG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各国和地区还可能有各自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和法规对LPG的使用进行监管和控制。

因此,在使用LPG之前,应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液化石油气标准

液化石油气标准

液化石油气标准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常温下被压缩成液态的石油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

下面介绍一下液化石油气的标准:
1.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液化石油气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主要成分丙烷和丁烷含量不得低于90%。

(2)硫化氢含量不得超过0.0015%。

(3)水含量不得超过0.001%。

(4)干燥后气相物中乙烯含量不得超过0.002%。

(5)总烷烃含量不得超过5%。

2.包装标准
液化石油气通常使用钢瓶作为容器进行包装,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钢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制造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无明显的锈蚀、变形及其他损伤。

(3)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毛刺等物。

(4)焊接部位应平整、牢固,无漏焊、裂纹等情况。

液化石油气国内外标准的探讨

液化石油气国内外标准的探讨

液化石油气国内外标准的探讨张涛;曲虎;张义贵;赵燕辉;任春玲;刘静【摘要】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is a kind of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 with propane, propylene, butane and butene as main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rces and uses of LP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LPG have performed different control over various indexes. In this articl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LPG was carried out, the main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ere point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in the new standards of LPG in China were interpreted.%液化石油气是一种以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石油产品,根据液化石油气的来源和用途不同,国内外液化石油气标准中对各种指标的控制也各不相同。

着重对国内外液化石油气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国内外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并对我国新液化石油气标准中的相应指标进行解读说明。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2274-2278)【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石油;标准;指标【作者】张涛;曲虎;张义贵;赵燕辉;任春玲;刘静【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1液化石油气属清洁能源,对改变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另外对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产业,促进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一)

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一)

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一)
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
导言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料,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LPG的使用安全和环境友好,加臭标准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加臭的重要性
•LPG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和无臭的气体,难以被人类感知。

•加臭能够帮助人们在泄漏情况下及早发现LPG的存在。

•通过加臭,人们可以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火灾、爆炸和其他危险事故的发生。

国内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
•我国《液化石油气加臭剂技术规范》(GB规定了LPG加臭的标准。

•标准中规定了气味剂的种类、加臭剂使用的方法和加臭剂浓度的要求。

•国内制定的加臭标准旨在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国际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
•多个国际组织和标准化机构也制定了液化石油气加臭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从加臭剂的选择、浓度的要求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加以规范。

•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液化石油气贸易和使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加臭标准的监测与执行
•相关部门应建立监测机制,确保合格的加臭LPG流通市场。

•监测的内容包括加臭剂的种类、浓度以及运输和储存环节中的加臭措施等。

•违反加臭标准的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结语
•加臭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加臭标准的监测和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执行,我们才能确保LPG的安全使用,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为了规范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以下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对LPG的质量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标准对LPG 的成分、热值、硫含量、水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详细描述,确保LPG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用户安全使用。

其次,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要求。

对于LPG的储罐、储存条件、运输车辆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以确保LPG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发生事故,保障公众安全。

此外,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还对LPG的使用进行了规范。

标准规定了LPG的使用场所、使用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LPG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保障用户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对LPG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保障公众安全,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LPG时,务必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LP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规范,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的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实际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中,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LPG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维护LPG行业的良好形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我们呼吁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严格遵守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做到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LPG时不马虎、不放松,共同维护LPG行业的良好形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推动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瓶装液化石油气允许短缺量的控制

瓶装液化石油气允许短缺量的控制

瓶装液化石油气允许短缺量的控制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6年第5期文/张辉忠民瓶装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气液两相定量包装商品,长期以来,对其实施计量监督检查进行的检验一直是令计量检测人员头疼的事。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瓶装液化石油气允许短缺量规定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在瓶装液化石油气净含量检验过程中,由于钢瓶重复使用,许多会留有残液,一定程度造成了瓶重的不均匀,如何保证钢瓶皮重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易操作性,对检测人员来说是一个技术难点。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对瓶装液化石油气允许短缺量的控制办法及建议。

《办法》对定量包装商品允许短缺量的规定《办法》第十三条:“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检查进行的检验,应当由被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进行。

”依据《规则》,瓶装液化石油气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做了规定(见表1)。

国家标准对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大充装量或充装衡器的要求目前,与瓶装液化石油气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3个: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GB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和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对常用钢瓶型号和最大充装量做了规定(见表2)。

GB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充装计量衡器应保持准确,其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气瓶实际质量(包括气瓶质量与装液质量)的3倍,也不得小于1.5倍。

衡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校验,并且至少在每班使用前检验一次,衡器应设置有气瓶超装报警或自动切断气源的连锁装置。

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对配备计量衡器的要求:计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所充气瓶实重(包括自重与装液重量)的3倍,且不小于1.5倍;固定式电子计量衡器的精度应符合GB/T7723规定的3级秤等级要求。

石油液化气标准

石油液化气标准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

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

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

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二、原因分析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

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

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

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蒸气压如下: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

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

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

石油液化气标准

石油液化气标准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项目质量指标检测方法SH/T0221 密度(15℃,kg/m3) 实测蒸气压(37.8℃GB/T6602 Kpa) ≤1380C5及C5以上组≤3.0 SH/T0230%(v/v) 份,SY/T7509蒸发残留物0.05(mL∕100mL)SH/T0232 ≤1铜片腐蚀等SH/T0222 ≤343总硫含量(mg∕m3目游离水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

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

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

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二、原因分析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

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

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

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蒸气压如下: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20 0.816 0.972 0.201 0.288 0.247 0.175 0.193 0.25030 1.058 1.254 0.274 0.386 0.336 0.242 0.265 0.338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

液化石油气组分

液化石油气组分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按原石油工业部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分为四种规格:标号为1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按丙烷计,下同)含量为100%;标号为2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C4(按丁烷计,下同)含量各为50%;标号为3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含量为30%,C4的含量为70%;标号为4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4的含量为100%。

30℃时水是液体,只要考虑二氧化碳体积。

按丁烷计算,1千克是17.25摩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9摩尔,30℃时体积是1715升。

按丙烷计算,1千克是22.73摩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8.2摩尔,30℃时体积是1695升。

所以,1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695升;2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05升;3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09升;4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15升。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5.217-46.055MJ/KG(10800-11000千卡/公斤),1立方米的水从30°至60°吸热125.46MJ(30000千卡),所以可以加热0.36--0.37立方米水(从30°至60°)。

CH4+2O2=CO2+2H2O2C4H10+13O2=8CO2+10H2O水煤气:2H2+O2=2H2O2CO+O2=2CO2合起来就是2H2+2CO+O2=H2O+CO2假设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体积都是aL则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耗氧量分别为:2aL、13/2aL、0.5aL。

由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那么完全燃烧同体积的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需要的空气的体积的比例为2:13/2:1/2=4:13:1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液态比重比水轻,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在0.50~0.60之间。

液化气标准气

液化气标准气

液化气标准气液化气,又称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被广泛用于家庭烹饪、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液化气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液化气的标准气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用户提供参考。

首先,液化气的标准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成分、纯度、燃烧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液化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其成分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以保证其燃烧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液化气中的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纯度符合要求。

其次,液化气的标准气还应具备良好的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是衡量液化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标准气的燃烧应稳定,热值高,燃烧产物少,不易产生积炭和污染,确保燃烧过程充分和高效。

另外,液化气的标准气还应具备良好的储存和运输性能。

液化气常常需要通过管道或者储罐进行运输和储存,标准气应具有适当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泄漏和事故。

同时,标准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杂质和水分的污染,以免影响其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对于液化气的标准气,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安全使用。

比如在使用液化气进行烹饪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发生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或中毒事故。

同时,在储存和更换液化气气瓶时,也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

综上所述,液化气的标准气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涉及成分、燃烧性能、储运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保证液化气的安全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便利的能源。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用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 原油的一次加工是常减压蒸馏,得到的炼厂气 称为蒸馏气。 • 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重质油品进一步作二次加工, 即进行裂化、焦化等处理。按照二次加工的不 同工艺相应得到热裂化气、催化裂化气、催化 重整气及焦化气。
• 原油蒸馏仅是物理分离过程,并无化学反 应,得到的蒸馏气仅是烷烃 • 二次加工的裂化工艺与原油裂解的操作温 度不同。裂化工艺在600℃以下进行,裂解 工艺则在600℃以上进行。 • 由于烃类的裂解反应,在裂化气的组分中 有相当含量的烯烃。
• 经过压缩的原料气与不稳定汽油一起冷却后进入吸收塔1底部。吸收 塔在常温和1.2~2.0MPa压力下操作。 • 稳定汽油从塔顶送入,在塔内吸收C4以上烃类及大部分C3和少部分C2。 塔顶送出的干气为甲烷、C2和少量C3。 • 塔底出来的被重馏分饱和的吸收液用泵17打入压力为3.5~4.0MPa的 脱乙烷塔4脱除C2,塔顶气送至原料气进口。 • 吸收液再经过蒸汽加热器6,进入1.2~1.4MPa压力的脱丙烷塔7。脱 除的C3经冷凝冷却器9后分离出液体C3馏分。然后吸收液再送至0.4~ 0.6MPa乐力下操作的脱丁烷塔11中脱除c4。这时吸收液已成为仅溶解 戊烷以上重烃的稳定汽油,送回吸收塔顶,盈余部分送至储罐。
• 液化石油气内还含有烃类杂质、硫化物和 水分。
• 烃类杂质是指未分离净的C2及C5、C6烃类; • 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硫醇等。当液化石油气中含硫 量较高时,须进行脱硫。 • 在低温下水分易结冰和形成水化物,造成堵塞。因而 当常压低温下储存或在寒冷地区销售时需进行干燥脱 水。 • 液化石油气中常温下不易气化的C5、C6烃类和末脱净 分离的水分等,称为残液。
(四)催化重整气
• 催化重整是用直馏汽油为原料,以铂或铂铼双金属为催化 剂,通过对脂肪烃和环烷烃的重整反应制取产品芳香烃。 • 催化重整反应器在490~530℃的温度及1.8~2.5MPa压力 下操作。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在芳构化反应的同时还发生 脂肪烃转化为丙烷、丁烷的反应。 • 从重整轻油中分离得到的C3、C4烃类为主的气体,即为催 化重整气。由它得到液化石油气的产率约为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

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

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

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二、原因分析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

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

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

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蒸气压如下: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

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

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

烷烃是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所以烷烃的性质很稳定,难以断裂。

除了氧化、卤化、裂化反应外,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

因此,很多发达国家的液化石油气是丙烷气、丁烷气或丙丁烷混和气。

而烯烃是指含有C=C键 (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

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因此,烯烃虽然也是易燃易爆气体,但由于其晶间结构排列的不同,相同温度下密度高于烷烃,饱和蒸气压低于烷烃,气化状况不好,不宜直接作为气体燃料。

在化工行业,烯烃的主要用途是合成橡胶、有机合成中间体、洗净剂、溶剂等。

表3 不同温度下某些液态烃类饱和状态时的密度三、解决办法国标是国家对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统一的技术要求,属于最低强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应该说该标准是不够完善的,需要进行修订。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石化行业的技术状况,结合本人在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的工作经验、操作工入库检测经常遇到的情况、以及近年来用户集中反映的质量问题,我认为,我国液化石油气标准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修订或完善:1.应建立商品液化石油气的分级标准在我国,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限制,液化石油气仍然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混合燃料。

随着炼厂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地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CH4 1.5%;C2H6 1.0%;C3H6 9.0%;C3H8 4.5%;C4H8 54.0%;C4H10 26.2%;C5以上3.8%。

短短十几年后的今天,北京地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分析结果来自8月30日入库样品):C3H6 1.96%;C3H8 6.37%;C4H8 50.96%;C4H10 40.71%,而且很不稳定,许多情况下几乎不含C3。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液化石油气的应用领域也由民用逐渐发展到餐饮服务、工业、锅炉采暖等很多行业。

供应单位的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液化石油气刚刚步入民用家庭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在绝大多数家庭还烧煤、捡柴火的年代,少数居民能以很低的价格使用液化石油气,已经非常满足。

因此当时的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福利待遇,供应单位虽是企业,却承担着政府的职能。

如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早已取消了燃气的财政补贴,液化石油气成为了一种商品。

是商品,就应该像其他商品一样,明确标准,按质论价。

例如汽油,有90#、93#、97#等不同的质量等级,大家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自由选择。

在发达国家,液化石油气的标准可以分为商品丙烷、商品丁烷以及丙丁烷的混和气等。

我国虽然炼厂技术还不能做到每种组份的提纯,但是也应该按照我国国情,将液化石油气分为不同的商品等级和标准,供应单位分类采购和充装,消费者自由选购。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

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

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

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二、原因分析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

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

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

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蒸气压如下: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

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

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

烷烃是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所以烷烃的性质很稳定,难以断裂。

除了氧化、卤化、裂化反应外,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

因此,很多发达国家的液化石油气是丙烷气、丁烷气或丙丁烷混和气。

而烯烃是指含有C=C键 (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

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因此,烯烃虽然也是易燃易爆气体,但由于其晶间结构排列的不同,相同温度下密度高于烷烃,饱和蒸气压低于烷烃,气化状况不好,不宜直接作为气体燃料。

在化工行业,烯烃的主要用途是合成橡胶、有机合成中间体、洗净剂、溶剂等。

表3 不同温度下某些液态烃类饱和状态时的密度三、解决办法国标是国家对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统一的技术要求,属于最低强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应该说该标准是不够完善的,需要进行修订。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石化行业的技术状况,结合本人在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的工作经验、操作工入库检测经常遇到的情况、以及近年来用户集中反映的质量问题,我认为,我国液化石油气标准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修订或完善:1.应建立商品液化石油气的分级标准在我国,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限制,液化石油气仍然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混合燃料。

随着炼厂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地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CH4 1.5%;C2H6 1.0%;C3H6 9.0%;C3H8 4.5%;C4H8 54.0%;C4H10 26.2%;C5以上3.8%。

短短十几年后的今天,北京地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分析结果来自8月30日入库样品):C3H61.96%;C3H8 6.37%;C4H8 50.96%;C4H10 40.71%,而且很不稳定,许多情况下几乎不含C3。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液化石油气的应用领域也由民用逐渐发展到餐饮服务、工业、锅炉采暖等很多行业。

供应单位的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液化石油气刚刚步入民用家庭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在绝大多数家庭还烧煤、捡柴火的年代,少数居民能以很低的价格使用液化石油气,已经非常满足。

因此当时的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福利待遇,供应单位虽是企业,却承担着政府的职能。

如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早已取消了燃气的财政补贴,液化石油气成为了一种商品。

是商品,就应该像其他商品一样,明确标准,按质论价。

例如汽油,有90#、93#、97#等不同的质量等级,大家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自由选择。

在发达国家,液化石油气的标准可以分为商品丙烷、商品丁烷以及丙丁烷的混和气等。

我国虽然炼厂技术还不能做到每种组份的提纯,但是也应该按照我国国情,将液化石油气分为不同的商品等级和标准,供应单位分类采购和充装,消费者自由选购。

2.应进一步细化,明确每种具体物质的上限或下限。

现行标准对烃类组份仅仅进行了C3以下和C5以上组份的限制,对C3、C4的具体物质,并没有具体的要求。

然而烃类、特别是烯烃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丁烯就有正丁烯、异丁烯、反丁烯、顺丁烯四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其化学性质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以烯烃为主要成份的液化石油气其性能特性极不稳定,不太适宜于作为民用燃料。

此外,因炼厂生产装置等原因,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的含量波动较大;或一些不法商贩为追求经济利益,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价格较为低廉的烯烃,影响到用户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