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文学鉴赏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大纲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意义与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2. 熟悉并理解各个文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激发对创作的热情和想象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欣赏- 古代文人的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 《诗经》中的音乐与美学- 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2.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欣赏- 20世纪文学运动与作品特色- 《呐喊》: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品- 《围城》: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孤独与挣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交织3. 跨文化文学作品欣赏- 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对比与融合- 《傲慢与偏见》:英国风情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骆驼祥子》: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与东方文化的碰撞- 非洲文学作品:黑人文化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电子课件、视频素材等形式引入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能力。

3. 课堂演讲: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结合所学知识体验文学创作过程,提升个人的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演讲表现等。

2. 作业评估:针对文学鉴赏的相关问题和分析题目布置作业,以期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作品解读及创作等方面。

大学中外文学作品欣赏教案

大学中外文学作品欣赏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外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中外文化的了解。

教学内容:1. 中外文学作品简介2. 作品分析3. 作品讨论与鉴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外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中外文学作品简介1. 教师介绍中外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和作品特点。

2. 学生阅读作品简介,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三、作品分析1. 教师选取一部中外文学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分析,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与作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作品鉴赏1. 教师选取另一部中外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2. 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跨文化交际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

3. 教师总结,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四、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外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文学作品欣赏”二、课程性质“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是一门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高年级现选课,是帮助学生从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转向学术研究的跳板。

选修者应具备英语专业专科毕业水平,并必须修过《英美国家概况》课程。

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按照时间顺序阅读不同时代、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的英美文学原著,丰富词汇,提高阅读及语言欣赏能力,并从文学这一角度了解英美国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发展及特点,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批评能力。

为全体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能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深层思维及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用英语进行深层次的中西文学文化及美学层面的交流。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授此课程的原则是以学生课外自己阅读为主,以教师课上讲解为辅。

课堂活动分为两部分,即阅读和讲座部分。

阅读部分主要是检验学生阅读的质量,适当讲解生词和相关背景知识。

讲座部分主要是总结作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启发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基本做法是由教师课上阐述,学生做笔记。

五、课程时间及学分本课程总共开设时间为半学年,开设时段为大四第 1 学期,每周 3 学时,全学年共约45 课时,学分3。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分为英美文学原著欣赏和文学常识两部分,采用的教材是1998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张伯香编写的”英美文学选读” 。

该教材的特点是侧重文学选读,文学史及文学常识部分简单扼要,以历史背景及作家生平为主。

考虑到学时分配问题,主讲教师不可能覆盖本教材所涵盖的所有作家。

因此,从中选取八位英国作家,七位美国作家。

这些作家最能够体现他们生活时代的风貌,其作品具有与时代相一致的典型性。

主讲教师按年代顺序安排作家及作品。

作品能够体现不同文学流派的精华,从题材角度来看,作品包括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文学史及文学常识部分,由于课本不将其作为重点,需要教师紧密结合作品适当加入这方面的内容,如:一些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各种不同文学体裁的定义、作品的修辞手段、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作品依赖的哲学思想基础以及促成这些特点的社会背景等等。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300017 英文名: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Masterpiece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前置课程:无后置课程:无学分:2学分课时:36课时主讲教师:刘诠路、侯睿选定教材:刘诠路、侯睿,简明东西方文学,现代知识出版社,2003年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部分,授课以文学史为纲,上迄古代文学,下止20世纪的外国文学的经典名著,在兼顾文学风格和作品流派多样性的前提下,从作家生平、内容简述、作品评析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予以讲授。

作家生平侧重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及文化修养方面概括的勾勒;内容简述力求准确全面,简明扼要地介绍经典名著的风貌供读者了解;作品评析主要探求经典名著的精义,既要体现作品的艺术风采,又要领略作家试图昭示世人的深层内涵。

并有的放矢的兼顾史论评述,对文艺理论的关键概念予以重点介绍,以便在学习外国文学时予以参照。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以外国文学名著的经典性,展示世界文学风貌。

重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了解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其意义。

以培养学生用文学发展论,历史地把作品放在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人文大背景下去阅读,进而把学生散碎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知识予以沉淀、梳理、提升。

以加深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逐步为扩充人文思想的积淀,构建复式文化思维方式,开拓本专业以外的文学视野,为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做出努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程力求科学系统的在经典名著赏析、文艺理论学习、文学发展轨迹三者的有机统一下,为外国经典名著赏析和外国文学知识的充实提高指出扩充、整合方向。

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教案

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教案

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教案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而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经典名篇的学习与赏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教案将以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为主题,为小学和中学语文老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中学语文教案1. 目标:通过学习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重点:(1)了解中外名篇的背景和作者的文化背景;(2)理解名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分析名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赏析。

3. 教学内容:(1)中国名篇选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2)外国名篇选读: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利·波特》等;(3)名篇赏析:通过解读名篇中的经典片段,分析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4.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名篇,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解法:通过讲解名篇的背景、作者的文化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名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分析法:通过分析名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写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赏析,写出自己的见解。

5.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对名篇的理解和文学赏析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案1. 目标:通过学习中外名篇与文学赏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理解名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感受名篇中的情感表达;(4)进行简单的文学赏析。

3. 教学内容:(1)中国名篇选读:如《三字经》、《百家姓》等;(2)外国名篇选读: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3)名篇赏析:通过解读名篇中的经典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名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情感体验法:通过朗读名篇中的感人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3)绘画法: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表达对名篇的理解和感受;(4)表演法:通过小剧场形式,让学生扮演名篇中的角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外文学欣赏教案模板范文

中外文学欣赏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外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1. 鉴赏中外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哲理。

2.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感知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2. 介绍中外诗歌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诗歌的起源、流派、代表人物等。

二、诗歌鉴赏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中外诗歌进行鉴赏。

2.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哲理。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诗歌的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诗歌的基本特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二、诗歌创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诗歌。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诗歌的意象、情感、哲理等元素。

3.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

三、课堂小结1. 教师点评各组诗歌创作,指出优点与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表达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诗歌的意象、情感、哲理等元素进行创作。

3.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诗歌作品。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名称(英文):Appreciation of works China and foreign ancient classical literature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4节总学时: 32节学分: 2学分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所有专业二、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一门为广播电视编导、主持、表演、动画等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平台课程。

分为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当代作品赏析以及外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三个部分.专业培养目标:一是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中外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授课将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以国别为专题分别介绍欧洲、美洲、亚洲等各国各地区经典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并推荐相应书目、分析其相关文学特点。

对学生的价值:学生不仅得到情操陶冶和对现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还能在语言表达方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英美文学经典名著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经典名著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经典名著赏析》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英美文学经典名著,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的精髓,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熟悉英美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欣赏- 通过阅读和讨论经典名著,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分析作家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包括叙事结构、语言运用等;- 探讨作品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和影响。

2. 文学作品分析- 研究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分析作品的文学形式、主题和结构;- 探讨作品与时代、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3. 文学作品比较- 对比不同作家和作品的风格和主题;- 比较英美文学与其他文学传统之间的异同;- 探讨不同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 演示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演示和展示的方式展示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 课堂讲授:教师对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文学形式进行讲解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示。

- 作业评分:针对学生的阅读笔记、作业和论文进行评分。

- 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参考资料- 英美经典名著选读:包括《傲慢与偏见》、《威尼斯商人》、《呼啸山庄》等。

- 文学批评导论教材: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提供对相关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七、其他注意事项本课程不涉及具体的法律问题,教学过程中不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以上为《英美文学经典名著赏析》教学大纲的初步内容安排,具体的教学细节和评估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欣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英文课程名:Chinese andForeign Classical LiteratureAppreciation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本科生一、课程性质与目得、要求《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欣赏》就是对全校本科专业学生得公共选修课。

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得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外文学史上得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得赏析技巧,目得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得能力.通过阅读与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得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学及文化得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得中国文学部分教学内容共分四章22课时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8课时第一节:诗词得产生及体式特征1课时1、诗得产生及各类体式2、词得兴起、特征及分类第二节:先秦诗得顶峰——《诗经》、《楚辞》 1课时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2课时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课时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瞧剑》赏析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1、郭沫若得自由体诗—-《凤凰涅槃》《天狗》赏析2、徐志摩得新格律诗-—《再别康桥》、《雪花得快乐》赏析3、戴望舒得现代诗——《雨巷》、《我用残损得手掌》赏析第二章:中国经典小说欣赏 6课时第一节:小说得界定、分类及主要特征 1课时1、小说得界定、分类2、小说得主要特征第二节:明清四大章回小说欣赏 3课时1、《三国志通俗演义》--悲凉得战争画卷2、《水浒传》-—英雄神话传奇3、《西游记》—-神魔小说中得奇葩4、《红楼梦》—-世情得无尽挽歌第三节:中国现代小说得开山之作 1课时1、《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得标志2、《故事新编》——开始于文明之初得话语叙述第四节:中国现代小说四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1课时1、《家》——宏大历史叙事语境中得“家"2、《骆驼祥子》—-一个城与人得故事3、《边城》—-牧歌与挽歌得交响4、《传奇》-—苍凉得乱世人生第三章:中国经典散文欣赏 4课时第一节:散体文得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 1课时1、散体文产生、发展得历史轨迹2、散体文得体式特征第二节:先秦散文经典——《论语》、《庄子》 1课时1、《论语》-—《颜渊》、《阳货》、《子路》赏析2、《庄子》——《逍遥游》、《齐物论》赏析第三节:汉唐宋散文名篇欣赏1课时1、《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唐宋八大家散文-—《原道》、《小石潭记》、《前赤壁赋》、《醉翁亭记》第四节: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欣赏1课时1、《野草》—-《秋夜》、《墓碣文》、《过客》赏析2、周作人、朱自清得“美文"——《乌篷船》、《背影》、《荷塘月色》赏析3、“京派”散文——《雅舍小品》、《画梦录》赏析第四章:中国经典戏曲欣赏4课时第一节:中国戏曲得萌生与形成 1课时1、古代戏曲得形成与分类2、现代戏剧得产生及特征第二节:元杂剧得兴盛——《窦娥冤》、《西厢记》1课时1、关汉卿与《窦娥冤》2、《西厢记》——花间美人第三节:明清传奇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1课时1、《牡丹亭》——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心2、《长生殿》-—一曲钗盒情,多少兴亡事3、《桃花扇》——扇底系兴亡第四节:中国现代戏剧双子座——《雷雨》、《茶馆》1课时1、《雷雨》——划破暗夜得异响2、《茶馆》-—当代话剧得一座丰碑外国文学名著欣赏部分16学时一、课程得地位与作用《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就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开设得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得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发展得脉络,以及英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得具体体现。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一、引言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和社会背景,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份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英美文学,并培养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大纲内容1. 古典文学时期a. 英国古典文学i.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作品,通过分析剧本、角色塑造、情节等方面,深入理解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和他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ii. 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探讨人类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关系,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叙事结构,理解米尔顿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b. 美国古典文学i. 华盛顿·欧文的《睡谷传奇》:通过分析欧文的短篇小说,了解他对美国文化和历史的贡献,以及他对幻想和现实的巧妙结合。

ii.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深入探讨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探索,分析他的叙事技巧和意识流手法。

2.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a.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i.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灵之门》:通过分析伍尔夫的叙事技巧和意识流手法,理解她对女性主义和自我意识的探索。

ii.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探讨乔伊斯对都市生活和人类心理的深刻剖析,分析他对语言的创新和结构的独特运用。

b.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i.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分析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批判和对社会阶层的描绘,理解他对人性和爱情的思考。

ii. 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深入探讨海明威对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分析他简洁而富有力量的写作风格。

3. 当代文学时期a. 英国当代文学i. 伊恩·麦克尤恩的《中心站》:通过分析麦克尤恩对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的揭示,理解他对当代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批判。

《文学名著与阅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名著与阅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名著与阅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文学名著与阅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名著的内涵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具备更深层次的阅读和赏析能力。

通过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 能够运用相关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3. 发展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素材和思想开展文学论证和写作的能力;5.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经典名著选读与分析1. 名著概述: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作者解读:了解名著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意义;3. 情节分析:深入分析名著的情节,探讨其中的智慧和思想;4. 人物塑造:探究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剖析其性格和命运;5. 主题探讨:通过讨论和辩论,深入挖掘名著的主题和价值。

第二单元:文学批评与赏析方法1. 文学批评理论简介:介绍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如新批评、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2. 批评方法: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3. 批评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和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批评理论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赏析;4. 艺术与美学:探讨文学作品与艺术美学之间的联系和特点;5. 批评实践与文学写作:通过批评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三单元: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1. 文学与历史:探讨文学作品和时代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2. 文学与社会:分析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反映;3. 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作品与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4. 文学与价值观:探究文学作品与人类价值观念的对话和冲突;5. 当代文学:介绍一些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发展和趋势。

《中外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外文学经典赏析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新闻传播系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以胜任未来所从事的专业。

在这一背景下,这一课程的开设计划达到以下目的:在基本理论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系统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重点掌握重点作家和重点文学事件;在基本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所涉及文学家的生平,掌握他们的创作经历,重点掌握一些典范作品,达到会分析、会评价这一标准;在基本技能方面,了解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掌握常见写作技巧,重点掌握与其专业发展有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课堂训练这一环节。

本课程本学期末采用考查(开卷)形式进行考核。

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文学常识,分数占比约为20%;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分数占比约为50%;综合性、提高性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得与失,分数占比约为30%。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作品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详细分析《饮马长城窟行》、《西洲曲》、《敕勒歌》三首诗歌,让学生掌握相关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饮马长城窟行》:艺术方面,让学生了解比兴手法、接字手法的运用;语言方面,让学生了解“双鲤鱼”、“长跪”等词语在古代的含义。

《西洲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接字、谐音等手法的运用,结合诗中“青楼”一词,引入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敕勒歌》:让学生了解南北朝诗歌不同风格,并找出原因。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比兴手法,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扩展学习。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经典赏析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经典赏析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课程说明一、课程总体设想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开设时间为第6学期,共48课时。

本课程以史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基本思路是以世界文学总体发展为线索,将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两部分有机融合,尽量研究东西方文学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并注重理清东西方文学中文学精神的传承和演变。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世界上古时期至二十世纪的东西方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史、重要文学流派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学习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正确研究、评价外国文学发展潮流、重要的作家、作品;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

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从事现代语文教学与文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由对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文学成就的掌握,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

以更全面辩证文学与社会发展演进的关系,健全人格道德与心理机制。

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安排:课堂教学方法:1、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由“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评议总结,课后思考”五个环节构成。

2、一般讨论随堂进行,同学发言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阅读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环节,要求在听课前按教学进度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3、多媒体辅助性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教学由课堂教授、课件辅助教学、网络辅导答疑三个部分构成。

依据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内容体系,配合课堂教学,演示教学课件系列。

并在网络配合播放外国文学名著的影视、图片资料。

四、课程使用教材: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陶德臻马家骏主编《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册——5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该课程的辅助教材见附录教学参考文献。

另配有教师自编《外国文学学习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课程名称:中外文学经典赏析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新闻传播系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以胜任未来所从事的专业。

在这一背景下,这一课程的开设计划达到以下目的:在基本理论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系统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重点掌握重点作家和重点文学事件;在基本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所涉及文学家的生平,掌握他们的创作经历,重点掌握一些典范作品,达到会分析、会评价这一标准;在基本技能方面,了解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掌握常见写作技巧,重点掌握与其专业发展有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课堂训练这一环节。

本课程本学期末采用考查(开卷)形式进行考核。

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文学常识,分数占比约为20%;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分数占比约为50%;综合性、提高性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得与失,分数占比约为30%。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作品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详细分析《饮马长城窟行》、《西洲曲》、《敕勒歌》三首诗歌,让学生掌握相关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饮马长城窟行》:艺术方面,让学生了解比兴手法、接字手法的运用;语言方面,让学生了解“双鲤鱼”、“长跪”等词语在古代的含义。

《西洲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接字、谐音等手法的运用,结合诗中“青楼”一词,引入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敕勒歌》:让学生了解南北朝诗歌不同风格,并找出原因。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比兴手法,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扩展学习。

4.教学内容一、《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和艺术二、《西洲曲》的思想和艺术三、《敕勒歌》的思想和艺术第二章《春江花月夜》1.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学习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本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孤篇压倒全唐”,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建安风骨及骈体诗歌的兴衰。

介绍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意象:清风明月、江上扁舟、捣衣声。

分析物是人非之叹的艺术魅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几个意象所代表的独特含义,以及物是人非之叹为什么感人至深的原因。

难点是让学生活学活用,尝试利用这些经典手段来表达特定情感。

4.教学内容一、初唐诗歌的发展二、《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内容三、《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第三章《长恨歌》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白居易的创作主张及代表作品《长恨歌》,让学生掌握相关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学习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使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特征。

介绍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通过介绍历史上对于作品主题的三种不同认识,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从艺术方面对该诗进行鉴赏品评。

艺术表现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效果、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好处、长篇作品的节奏、物是人非之叹的感染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白居易的创作主张、长篇作品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一、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二、《长恨歌》的思想内容三、《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第四章唐代与宋代边塞诗之比较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唐代与宋代边塞诗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高适的创作:学习代表作《燕歌行》,从中体会边塞诗主题的复杂性。

岑参的创作: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中体会乐观主义精神和反衬的表现手法。

陆游的创作:学习《关山月》,就诗中的情感与唐代边塞诗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时代氛围对于创作的影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唐宋两代边塞诗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难点是让学生跳出这两个朝代看时代特征在文艺创作中的烙印,由此及彼展开思考,特别是以此分析当代作品。

4.教学内容一、唐代边塞诗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二、《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三、宋代边塞诗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第五章李煜的词作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一代词帝”李煜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赏析作品《菩萨蛮》、《一斛珠》、《浪淘沙》、《破阵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关于词的基本常识,包括词发展历程以及词与诗的区别与联系。

介绍李煜的创作经历。

通过分析李煜的代表性词作让学生明白,在时代大背景之外,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变化也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

结合作品,了解“登高临远”这一经典意象所代表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李煜前后期创作的不同特点及深层次原因。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对李煜创作经历的分析入手,养成对作品“赏”、“析”并重的习惯。

特别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作品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一、关于词的基本常识二、李煜前期的词作《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一斛珠·晚妆初过》三、李煜后期的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第六章苏轼的词作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苏轼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赏析作品《定风波》、《江城子》、《蝶恋花》。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苏轼生平,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智慧有所了解。

介绍苏轼的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介绍词作鉴赏的要领,结合词中的经典词句进行意境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苏轼在逆境下仍保持良好心态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同时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风多变的特点(既长于豪放词,又能写作婉约词)。

难点是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豁达、真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教学内容一、苏轼的生平与创作二、苏轼作品《定风波》、《江城子》三、苏轼作品《蝶恋花》第七章郭沫若和他的作品《天狗》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对《天狗》进行赏析,让学生尝试写作白话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催生的新诗创作。

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

分析文学与政治联姻的悲剧,让学生对文艺保有一份纯粹的敬畏。

介绍郭沫若的作品《天狗》,让学生感受浪漫主义诗风所产生的强烈感染力。

介绍白话诗的基本特征,并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训练。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白话诗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郭沫若创作中政治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难点是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4.教学内容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诗歌创作革命二、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三、《天狗》的思想和艺术四、白话诗的基本特征第八章朦胧诗派创作概论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北岛、舒婷、海子等人的作品进行赏析,比较北岛与舒婷的创作风格。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朦胧诗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每一文学现象的产生都与特定的时代息息相关,在鉴赏作品时应知人论世。

分别介绍北岛、舒婷、海子等人的创作,重点比较北岛和舒婷的诗风,使学生了解个人因素对作品整体风格的印象,从而强化对于知人论世这一鉴赏要求的认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朦胧诗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让学生了解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

难点是培养学生用知人论世这一艺术鉴赏方法分析当代作品的意识。

4.教学内容一、朦胧诗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二、北岛的创作三、舒婷的创作四、海子、顾城等人的创作第九章泰戈尔和他的《吉檀迦利》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经历,对《吉檀迦利》(选段)进行赏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让学生感受《吉檀迦利》清新、欢畅的词风。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泰戈尔的创作特色,欣赏《吉檀迦利》的诗意美。

难点是使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的体认。

4.教学内容一、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二、《吉檀迦利》片段赏析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一)主用教材:《文学经典导读》主编:张卫中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二)参考书: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主编:朱东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出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主编:郭预恒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出版。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主编:吴宏聪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9年出版。

4.《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陈思和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外国文学简编》主编:朱维之等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执笔:王素审定:袁辉商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