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192f20b4daa58da0114a4c.png)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院(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15日至12 月26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6)1.1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作用及意义 (6)1.2电力系统故障概率 (6)1.3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7)1.4不对称故障分析概述 (8)1.5不对称故障分析 (8)1.6 不对称故障分析计算步骤 (9)第二章纵向不对称故障分析 (10)2.1纵向不对称故障分析 (10)2.2断路故障的简略记号 (10)2.3一相断相故障分析 (11)第三章电力系统纵向故障分析实例计算分析 (13)3.1电力系统纵向故障分析实例要求 (13)3.2理论计算 (13)3.3 Matlab计算过程 (15)3.4.电力系统故障实例仿真模型及各模块参数设置 (17)3.5仿真波形结果 (18)课程总结 (22)课程设计心得 (23)附录 (24)参考文献 (26)摘要在电力系统故障中,仅在一处发生不对称短路或断线的故障,称为简单不对称故障。
它通常分为两类:①一类叫横向不对称故障,包括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两相接地短路三种类型。
这种故障发生在系统中某一点的各相间或相与地之间,是处于网络三相支路的横向,故称为横向不对称故障。
②另一类是发生在网络三相支路的纵向,叫纵向不对称故障,包括一相和两相断相两种基本类型。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是故障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不对称故障时出现时各序对称分量以及各相电流、电压的分析计算,是选择电气设备、确定运行方式、整定继电保护、选用自动化设备和事故分析的重要依据。
在电力系统各种故障中,不对称故障所占的比例很大。
当电力系统某点发生故障时,求出故障点处电流、电压的大小和特征,以及网络中其他位置(如继电保护安装处)电流、电压的大小和特征。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e4873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b.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使命宣言设计选题(二选一)标题一: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远程监控系统原理介绍:“备自投装置”全称为“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简称,它是10kv配网中常见的自动化装置。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0kV配电网开关站也开始设置两条互供能力的配电线路,形成电网框架,并在线路上设置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和分段开关。
一旦发生事故,备用自动切换装置能快速有效地隔离故障点。
备自投装置在故障发生时具有自动“断开”功能,保障用户用电连续性。
故障排除后,备自投装置分段开关仍保持“断开”状态,无法自动复位,需巡检人员手动复位。
若在巡检人员来开闭所之前再次出现故障,则无备用电源投入使用,用户断电。
基于上述不利因素,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应配备状态监测模块。
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动作时,其状态监测模块获取信息并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
远程监控中心收到信息后,立即派巡检人员到相应的开关站进行巡检复位操作。
为了更好地分析判别故障,远端控制中心在获取备自投装置动作信息的同时,还应获得开闭所电力系统状态信息,此信息也通过状态监控模块获得。
设计要求:(1)调查研究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的特点和功能;绘制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接线图。
(2)设计备自投装置状态监控模块,确定以下功能:1、操作方式2、数据采集(自行设计若干遥信量、遥测量);3、数据通信;4、执行命令;5、其他。
(3)画出位于开闭所内的远方终端(rtu)结构框图,说明图内各模块功能。
(4)结合“执行命令”,选择数据通信规约,详细说明通信报文格式。
专题二:分励直流电机励磁控制系统仿真原理介绍: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可靠运行,提供合格的电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技术指标。
直流励磁机的励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励磁方式。
它依靠与发电机组同轴的直流发电机来提供励磁电流。
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606d12c281e53a5802ff44.png)
5)、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最大值的确定。
(7)、防雷规划.
2.绘制本课题设计的电气图(手工绘制,A3绘图纸)
五、进程安排
1.下达设计任务书,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指导时间、注意事项等,提供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指导书。(0.5天)
2.分析题意,查阅参考文献,提出设计方案。(1天)
3.具体计算、选型、系统设计、设计接线方式、绘制图纸等。(6.5天)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1.5天)
5.答辩。(0.5天)
六、主要参考资料
1.熊信银,张步涵主编.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跃主编.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四、要求的设计(调查/论文)成果
1.编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手写,附上本次设计心得体会)
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内容的详细分析依据,计算过程、比较结果等:
(1)、待设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位、作用等分析;
(2)、主变压器台数、类型、容量分析及确定、过负荷能力校验;
(3)、220KV、110KV、10KV侧主接线接线方式的确定;
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1.选择本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2.设计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确定一个较佳方案;
3.进行所需的短路电流计算,明确短路电流计算目的;
4.选择220KV侧和110KV侧的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5.进行继电保护的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1e60024af45b307e8719791.png)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路计算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编制和调试。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1、在对称短路计算、简单不对称短路计算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2、自选计算机语言;3、设计、编制、调试出相关的通用计算程序;4、输入/输出数据一律以文件格式形成。
(1)对称短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节点数、支路数、故障节点、支路参数(支路首端号、支路末端号和支路电抗值)输出数据包括:节点导纳矩阵或阻抗矩阵、故障点电流、各支路电流、各节点电压(2)不对称短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节点数、支路数、故障节点、支路参数(支路首端号、支路末端号和支路正序电抗值、支路负序电抗值、支路零序电抗值)输出数据包括:故障点电流、各支路电流、各节点电压的序分量和相分量四、考核方式1、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2、课程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据40%,课程设计报告占用30%,最后考试成绩占30%;3、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完成设计的表现及能力给定。
4、设计报告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报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给定。
5、考试成绩是当课程设计结束时,进行口试考核中,根据学生回答的水平给定。
五、参考资料1、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米麟书.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3、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电力工业出版社4、周作仁.电网计算与程序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过对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了解并列误差的国家标准,掌握数字式自动并列装置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f06fd826fff705cc170ade.png)
09电气C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书要有封面;2、要有原始资料——即每个同学拿到手中的题目要附上;3、电子版,手写版都可以,最后都要打印出来;4、6月1日交;2013年4月18日 下面是往年的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怎么写。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本次课程设计供分为二题(其中线路部分1题,发电机-变压器保护部分1题),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一题,按照课题要求独立完成,于本学期十五周之前提交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作业指导书第一节 课程作业进行步骤一、短路电流及残余电压计算考虑到35~1l0千伏单电源环形网络的相间短路保护有可能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因此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断路器的短路电流足和保护安装处的残余电压res U 。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保护方式。
计算K I 及res U 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 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的灵敏度。
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遮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的系统运行方式。
(2) 短路点的考虑为了绘制()K I f l =和()res U f l =的曲线,每一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一般为了简化计算取此三点即可。
短路点确定之后,即标上123K K K 、、等符号。
(3) 短路类型的考虑由于本作业相间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因此在最大系统运行方式下,应计算三相短路电流()3K I ,以作整定动作电流pu I 之用;而在最小系统运行方式下,则计算两相短路电流()2K I ,以作计算灵敏系数esn K 之用。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07a3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3.png)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则1.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电气的标准规范。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3.满足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负荷等级)4.必须从整个地区的电能分配、规划出发,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专业制图、综述撰写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总学时(2周)1.分析设计题目,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资料,参考文献,拟定系统方案。
(1-2天)2.独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一般选取两个方案,并加以比较)(1-2天)3.独立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及计算,如系统中所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故障分析编程,环网分解等类型的设计等。
(1-3天)4.各阶段设计的叙述,纠正和新知识更新能力的应用(1-2天)5.编写说明书,完成最终方案。
(1-2天)6.答辩,验收。
(半天)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特别是工程中用到的电气制图标准,常用符号,计算公式和编程技巧。
2.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工程技术课题,设计应用软件,充分提高运用新技术、新信息、新技术成果和装置的能力。
具体要求见各课题。
3.在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分析,对设计计算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的图,可以手写,可以计算机打印。
5.准备答辨。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1.封面:(请学习委统一领取并发给大家)2.标题: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各人的课题标题)一.基础资料(四号黑体)1.(小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2.二.设计内容某部分(按设计大纲)三.六.设计内容某部分七.设计小结(总结整个设计内容)八.设计体会(总结个人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体会,建议等)九.参考文献附录说明:一.基础资料(课题要求,相关的条例,规范等)二.~六.见各课题的要求七.设计小结(本设计通过对……的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设计方案,它具有……优点,还有……不足)从技术方面总结你的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1】【整理精品范本】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1】【整理精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ba6853f49649b6649d74717.png)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1)——高压配电网的设计一、设计内容1.潮流计算,进行变电所接入系统及用户供电线路设计:(1)根据待建变电所所供用电用户总负荷、用电用户对变电所供电可靠性要求、与系统接入点的距离,确定待建变电所接入系统方案:线路电压等级、回路数、导线规格。
(2)分析各用电用户对供电不中断可靠性的要求,确定各用电用户供电线路方案、回路数、导线规格.(3)输、供电线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并应满足电晕(〉110kV 线路)、发热和电压损耗等技术要求.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和所用电设计:(1)拟定满足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要求的主变比较方案(类型、台数、容量、型号). (2)对技术上满足要求的主变方案通过经济比较,确定待建变电所的主变方案.(3)根据所确定的主变方案和进出线回路数,通过技术分析、论证,确定待建变电所各电压等级的电气主接线型式.(4)根据待建变电所所用电方案——所用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号和所用电接线型式。
(所用电负荷按0。
1%变电所容量计)。
3.短路电流计算:(1)为保证变电所选用的设备,在短路故障状态时的安全,采用三相短路时的电流近行校验.(2)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采用标么制和运算曲线,计算0”、0.1” 、4”时的值。
进而计算短路电流最大值i、0.1”短路容量S和4”短路电流热容量Q,作为电气设备动稳定、开断容量、热稳定的校验。
4. 选择变电所电气设备:选择变电所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及中性点接地设备。
二、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1)说明要求书写整齐,条理分明、表达正确、语言简洁。
(2)扼要阐明设计内容、论证各设计内容的最终成果并附必要图表。
2.计算书一份(1)计算书内容:为各设计内容最终成果的确定提供依据所进行的技术分析、论证和定量计算,如供电线路导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设想等。
(2)计算书要求:计算无误,分析论证过程简单明了,各设计内容结果列表汇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https://img.taocdn.com/s3/m/cf68be93e518964bce847c6c.png)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王博赵栩张维俊班级:电气0841~4班地点:一教课程设计题目(范围):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将所学过的课程进行一次较系统、较全面的总结;2、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全面地应用于实践,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力争有所创新;3、初步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的设计思想、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此外对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1、设计题目(范围):35~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结合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进行。
3、方案选择及工作原理:设计方案应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基本要求。
4、设计成果的要求:编写设计文件(说明书、计算书)时,应简要明了、条理清楚;图形、符号、线条等符合国家标准;课程设计成品装订成册。
5、原始资料:某新建变电所,位于平原地区,交通方便;年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21℃;50年一遇10m 高最大风速11m/s,主导风向为北风;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11cm;导线覆冰按10mm计;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500h/a。
220kV侧:进线4回,系统电抗以100MV A为基准折算到220kV母线为0.081;66kV侧出线10回,最大综合负荷为200MW。
三、时间安排四、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反对盲目抄袭现象。
2、确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包括主变压器型式、容量的选择)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后,应先根据任务书了解设计内容,积极的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结合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等资料,找出可能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经过初步的技术比较,去粗存精,选出你认为较好的2~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最佳方案。
电力系统课设任务书4
![电力系统课设任务书4](https://img.taocdn.com/s3/m/56346516c5da50e2524d7f6f.png)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电力系统潮流、短路计算和暂态稳定性分析(四)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10级电力3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董杰董海燕教师职称:讲师讲师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层教学单位:电力工程系指导教师: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0级电力3班设计题目电力系统潮流、短路计算和暂态稳定性分析(四)设计技术参数某地区各发电厂和负荷点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输电系统电压等级为220kV,负荷额定功率标示如图。
节点2-4距离为380km,2-6为230km,2-8为215km,2-9为180km,2-10为160km,4-6为350km,4-8为300km,4-9为220km,4-10为390km,6-8为330km,6-9为150km,6-10为130km,8-9为21km,8-10为320km,9-10为180km。
可选导线型号和单位长度导线参数如表所示。
变压器电抗为标么值,基准功率为100MW。
设计要求设计的供电网络应保证当系统中任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各负荷均不断电。
运用Power World软件计算出系统潮流分布和各母线短路时不同短路类型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并进行暂态稳定性分析。
计算容许误差为10-5。
最后将最终结果列表在报告中。
参考资料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年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年周次第一周应完成内容设计系统的接线形式,选择线路参数。
对设计的电网结构进行静态安全分析,判断系统运行的薄弱环节。
计算系统潮流分布,分析网络损耗。
计算某一母线和线路不同短路类型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短路情况下对母线电压、线路电流和发电机的影响。
进行暂态稳定性分析,确定系统在较严重事故情况下的临界切除故障时间,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219cfa551810a6f5248645.png)
《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车仁飞老师目录1 绪论 (3)2 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及电力网的电压等级的选取 (4)2.1 该电力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选三种) (4)2.2 电压等级的选择 (8)3 输电线路导线,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选择 (9)3.1 输电线路导线的选择(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9)3.1.1 方案二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0)3.1.2 方案二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2)3.1.3 方案三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5)3.1.4 方案三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8)3.2 变压器的选择 (21)3.2.1 发电厂1变压器的选择 (21)3.2.2 水电厂2主变压器选择 (22)3.2.3 变电站变压器选择 (22)3.3 断路器的选择 (23)火电厂1主接线的确定 (23)4 两种方案的工程经济计算 (28)4.1 投资: (28)4.2 年运行费用(万元):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和损耗费 (29)4.3 年计算费用(万元):按7年收回投资计算 (31)4.4 方案最终确定: (31)5 线路潮流与电压损耗计算 (32)5.1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32)5.2 线路的参数 (35)5.3 各节点的运算负荷和功率损耗计算(最大负荷时) (36)5.4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设发电厂高压侧电压为121kv) (37)5.5 各节点的运算负荷和功率损耗计算(最小负荷时) (41)5.6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 (42)6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46)7 节点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计算及断路器选择 (50)7.1 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50)7.2 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52)7.3 各处短路器选择: (55)8 设备清单 (57)9 总结 (58)10 参考文献 (59)11 附表: (60)1绪论《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是一本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材,相应课程是在学习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大型专业平台课。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指导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d486a1355270722192ef757.png)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教学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适用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编者:叶鹏老师程祥老师1.题目 (1)2.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1)3.课程设计的时间 (1)4.课程设计班级 (1)5.指导教师 (1)6.参考文献 (1)7.任务指导书 (2)7.1课程设计预备知识的准备 (2)7.2上机练习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 (2)7.2.1 PowerW 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2)7.2.2 用仿真器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4)7.3电力系统潮流控制 (10)7.3.1无功补偿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11)7.3.2 发电机电压控制对潮流的影响 (11)7.3.3传输线的传输限制 (11)7.3.4 负荷增加与电网电压崩溃 (11)7.4大电网调度操作 (11)7.4.1大电网调度 (11)7.4.2线损控制 (11)7.4.3电网故障重演 (12)8. 潮流计算实践 (12)8.1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 (12)8.1.1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12)8.1.2功率方程、变量和节点分类 (13)8.1.3高斯——塞德尔方法 (15)8.1.4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16)8.2解算方法 (20)1.题目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灵敏度分析2.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电力系统地潮流分布反映电力系统地稳态运行状态。
典型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为求解电力网络的节点电压和分支电流。
潮流计算是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工业用户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的能力,并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特征和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
具体任务:任务一,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使用POWERWORLD9.0通用计算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任务二,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使用C语言或Matlab语言编制潮流计算程序,进行潮流计算。
3.课程设计的时间学年第二学期4.课程设计班级电力系统及自动化01班5.指导教师叶鹏程祥等6.参考文献⑴、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 (下),华中科技大学版社,2002.7,武汉⑵、pw90UserGuide.PDF, POWERWORLD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用仿真手册。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b0cc9cc33687e21af45a9cb.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起讫日期20xx年2月17日─20xx年2月28日
指导教师
课题编号
20xx年 2 月 15 日
①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1
D 变电所2
E 变电所3
②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1 D 变电所3 E 变电所2
③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2 D 变电所1 E 变电所3
④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2 D 变电所3 E 变电所1
⑤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3 D 变电所1 E 变电所2
⑥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3 D 变电所2 E 变电所1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及机组数量。
2、制定无功平衡方案,决定各节点补偿容量。
3、拟定地区电网接线方案,从多个方案中初定至少两个较合理的方案参加经济
比较。
4、确定电网电压等级。
5、选择并校验各输电线的截面,计算导线的网损和电压降落。
6、经过经济比较,选定一个最优方案。
7、对最优方案进行精确潮流计算,绘制潮流分布图。
报告内容与要求。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1ddb36ee06eff9aef807d9.png)
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电源及负荷的地理位置比例:1cm=10km二、设计原始条件1. 电源 (1)水电厂A装机容量:2×15MW ,cos 0.85N ϕ=,10.5N U kV =根据水文条件:2台机可满发5个月,1台机可满发7个月,厂用电率1%。
水电厂A 电气接线图如下:720000/1102 2.5%/10.5kV -⨯N 0.8515MW U =10.5kVN ϕ=110kV 母线调压要求:系统最大负荷时为113kV ,系统最小负荷时为111kV 。
有发电机母线负荷。
(2)火电厂B装机容量:4×50MW ,cos 0.85N ϕ=,10.5N U kV = 最大装机利用小时数为5200小时,厂用电率8% 火电厂电气主接线图如下:与外系统相连90000/110kV -N cos 0.85450MW U =10.5kVN ϕ=⨯110kV母线调压要求:系统最大负荷时为不大于120kV,系统最小负荷时为不小于114kV,有发电电压母线负荷。
2. 负荷及调压要求:三、设计步骤及内容1. 系统功率平衡2. 系统电量平衡3. 电力网接线方案比较4. 各降压变电站主接线、变压器型式、容量、台数选择5. 确定电力网电气接线图6. 导线截面选择7. 电力网潮流及调压计算8. 各变压器分接头选择或确定其它调压措施9. 计算结果总结表10. 主要设备规格/数量及价格表四、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含附录:计算书)2. 电力网电气接线图图纸幅面代号:A2。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f9f66a1ed9ad51f01df2d9.png)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班级:电自1041学生姓名:学号:38指导教师:分院院长:教研室主任: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题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2.设计内容双端供电网络设计1)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参数、总负荷容量等设计数据已给出;1)完成电力网络电能分配设计;2)完成电力网络功率补偿;3)完成电力网络各节点短路故障的计算;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
3.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设计目录、供配电网图、补偿结果、短路数据,使用设备清单、设备选择公式、计算过程、选择依据。
B、课程设计总结。
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的意见、建议等。
C、全文不少于3000字。
出现报告雷同,经查实后抄袭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分析.2.power world 使用说明书。
5.设计进度(2012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时间设计内容第1-2天查阅资料,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第3-6天完成电力网络规划第7-11天系统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功率因素补偿第12-15天绘制图纸、书写报告、答辩6.答疑地点新实验楼 321目录第一章 PowerWorld软件介绍 (2)1.1 PowerWorld软件的简介 (2)1.2 PowerWorld软件的功能 (3)1.2.1基本功能 (3)1.2.2 高级功能 (5)第二章PowerWorld软件的基本应用 (5)2.1绘制电力系统单线图 (5)2.1.1 创建工程实例 (5)2.1.2 添加电力元件 (6)第三章潮流计算 (7)3.1潮流计算 (7)3.2潮流计算个元件信息表 (7)3.3短路计算 (8)第四章 PowerWorld实际的应用 (9)4.1 power world仿真图 (9)4.2 节点潮流计算 (10)4.3 节点短路计算 (10)课程设计总结 (11)参考资料: (12)第一章 PowerWorld软件介绍1.1 PowerWorld软件的简介Power World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大型可视化分析和计算程序,其设计特点是用户界面友好以及优异的交互性能。
0914111_3电力系统分析_课程设计任务书
![0914111_3电力系统分析_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0096fcb7c1cfad6185fa71a.png)
河南城建学院《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 0914111-3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指导教师朱更辉、刘豪、程坦、刘海昌王广电气与电子工程系2014年8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4年9月2、设计地点:2号教学楼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电力体统分析课程的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分析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要求(1)培养学生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标准和规范及使用技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思考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使其巩固和深化.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懂得电力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毕业设计和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课题和内容课题一:110KV 电网的潮流计算 (一)基础资料 导线型号:LGJ-95.km x /429.01Ω=.km S b /1065.261-⨯=;线段AB 段为40km.AC 段为30km.BC 段为30km ;若假定A 端电压U A =115kV.变电所负荷S B =(20+j15)MVA.S C =(10+j10)MVA 。
某110KV 电网(二)设计任务1、不计功率损耗.试求网络的功率分布.和节点电压;2、若计及功率损耗.试求网络的功率分布.和节点电压.并将结果与1比较。
课题二、电力系统对称短路计算程序设计 (一) 基础资料见教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P68.例题3-2 (二) 设计任务编写程序(C 语言或者Matlab.任选一种).完成母线3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短路计算。
课题三、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程序设计 (一)基础资料见教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P127.例题5-1 (二)设计任务编写程序(C语言或者Matlab.任选一种).求出母线3发生单相短路时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39e4354f7ec4afe04a1df76.png)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分析报告任务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分析报告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97594646c175f0e7dd13768.png)
上海电力学院课程设计(大型作业)任务书(学年第一学期)12、学习—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分析电力系统功角稳定问题,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二、设计内容、要求及组织形式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部分:软件计算部分和—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实验部分。
具体设计内容见附表。
三、设计进度安排(时间及地点)时间:——1.复习电力系统潮流、短路、稳定计算方法。
2.了解在进行潮流、短路、稳定计算时电力系统各元件所用的不同的数学模型并在进行不同的计算(潮流、短路、稳定计算)时加以正确选用。
3.学会用,通过图形编辑建模(即建立电力系统电气接线图并输入相应参数),并对特定网络进行计算分析。
三.内容1.用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先将计算结果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
然后在此网络上分别a.选用不同的算法计算潮流,比较迭代次数,并分析原因b.加大某一线路电阻(增大倍),选用不同的算法计算潮流,比较迭代次数,并分析原因。
c.调变压器变比,观察对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网络有功、无功潮流,网络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影响,分析原因。
d.调节点有功,观察对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网络有功、无功潮流,网络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影响,分析原因。
e.调节点无功,观察对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网络有功、无功潮流,网络各节五.成品要求:成品要求版面工整,内容全面,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具体要求如下:1.各内容按顺序写。
2.每一内容包括接线图(屏幕图形),输入输出报告(同一结线的报告和图形的编号要对应)。
对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数据输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通过熟悉使用,写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六.参考资料1.何仰瓒等“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联机文档七.原始资料:内容一:如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有名值如下:Ω;:;;Ω;Ω;系统中节点1,2为PQ节点,节点3为PV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容许误差:. 变压器参数 (阻抗单位:标幺)各变压器容量:,;,;,. 支路参数 (阻抗、导纳单位:标幺,)第二部分:实验部分一.题目用—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做电力系统实验。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fe47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d.png)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的一个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重点在电力网接线方案的选择及调压问题。
经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建立设计的正确观点(特别是安全可靠的观点、质量观点和经济观点)。
2.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方法。
3.学习从整个电力网着眼解决技术问题。
4.熟练电力网计算。
5.学习撰写工程说明书。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1.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1。
图1 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2.原有发电厂主接线图,见图2及下面设备数据。
(1)发电机G1、G2:QF2-25-2;G3:QFQ-50-2 变压器的T1、T2:SFZ7-31500/110;T3:SFZ7-63000/110说系统发电A 、B 为待建变电所3.待建变电所有关资料,见表1。
4.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3所示。
5.其它说明:①功率初步平衡,厂用电率为7%,线损率为6%;②各负荷最大同时系数取1.0;③本高压配电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由系统供给;④除特别说明之外,高压侧均按屋外布置考虑配电装置;⑤待设计各变电所低压出线回路数。
电压为10KV 时,每回出线按1500~ KW 考虑;⑥已有发电厂和变电所均留有间隔,以备发展;⑦区域气温最高为40O C ,年平均温度为25O C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2 O C 。
⑧原有负荷的日负荷曲线按图3(a )执行。
表1 待建变电所有关资料三、时间安排第一天:1.布置课程设计。
2.收集资料。
3.要检查电力系统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平衡。
0.20.6图 2 发电厂电气主第二天:先按负荷对供电可靠程度的要求,作出几种可能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第三天:按功率分布选择导线截面积。
第四天:计算各线路的电压损失。
第五天:计算电力网的投资费用。
第六天:1.每一方案设计发电厂及变电所的接线图。
2.计算发电厂及变电所的投资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1、发电机并网条件分析; 2、发电机并网模型的建立; 3、分别对发电机端电压电压与电网电压幅值、频率和初相位在各种匹配情况下
发电机并网过程的仿真; 4、 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的比较。
4、 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5、 参考资料
自选题 2、用 PLC 实现原动机调速控制
硬件条件:
直流电动机实验机组(参数见电机铭牌,用于模拟原动机如水轮机、汽轮 机)、晶闸管集成控制模块套件(淄博银河)、光电脉冲发生器、电流互感器、S7200 PLC 单元(CPU226/EM235)、通讯电缆、通用电脑。
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原动机速度控制的基本要求,系统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过对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有一个全面 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了解并列误差的国家标 准,掌握数字式自动并列装置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 硬件设计: a) 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把电网和发电机发出的电信号转换成芯片可处理 的信号,如有效值变换和方波整形等; b) 显示电路的设计,要求在系统工作过程中不断显示电网和发电机电压和 频率; c)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 d) 硬件抗干扰电路的设计。
自选题 4、基于单片机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基本要求、系统组成及 其各部分工作原理,掌握基于单片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 计,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分析励磁系统工作原理; 2、励磁变压器的设计;晶闸管元件参数与主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 3、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系统电压、无功电流参数等参数的检测电路; 4、起励条件和控制;励磁绕组的灭磁回路与灭磁开关;强励与强励时间保护; 5、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整定。
自选题 6、220kV 输电线路短路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输电线路的短路模型的建立,理论和仿真计算,使学生掌握短路计算
的基本方法,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 Matlab 软件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分析 220kV 输电线路的特征,确定可能出现的短路类型; 2、分析输电线路上短路点位置不同时,对建立短路模型的影响; 3、建立短路模型,并对可能出现的短路类型进行仿真,得到故障点短路故障发
生前、故障发生时以及故障排除后的电流、电压波形,并用序分量进行分析; 4、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 Matlab 仿真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四、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五、参考资料
1、 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米麟书.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3、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电力工业出版社 4、吴天明.Matlab 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2. 软件设计: a) 电压检测算法的设计; b) 频率检测算法的设计; c) 越前时间检测算法的设计; d) 软件抗干扰算法的设计。
3、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绘制硬件设计图; 2、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4、 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5、 参考资料
4、 王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5、 王先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6、 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要求:
1、通过设计原理图,掌握实验装置的接线方法、完成上述功能。 2、设计验收时必须现场演示、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参考资料:
1、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PLC 原理与电气控制》。 2、《水轮机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标准》国家、电力行业标准。 3、《电力系统动模和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设计说明》
1、 王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2、 王先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3、 吴天明.Matlab 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自选题一、用 PLC 实现发电机励磁控制
硬件条件:
交流发电机实验机组(参数见电机铭牌)、晶闸管集成控制模块套件(淄博 银河)、励磁变压器、灭磁开关、S7-200 PLC 单元(CPU226/EM235)、通讯电缆、
通用电脑。
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基本要求、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工作原理
分别选择实现机组开机准备、开机、并网、正常停机、事故停机、事故紧急停机等逻 辑控制功能;初步熟悉 HMI 的应用方法。
内容:
1、发电机组构成和系统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2、基于 PLC 的系统总原理图,各部分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分别以机组开机准备、开机、并网、正常停机、事故停机、事故紧急停机等过程为 侧重点简单编制 PLC 程序框图; 4、与调速系统、励磁系统、同期装置的协调控制。
要求:
1、通过设计原理图,掌握实验装置的接线方法、完成上述功能。 2、设计验收时必须现场演示、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参考资料:
1、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PLC 原理与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
自动化》。 2、《中小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局、电力行业标准。 3、《电力系统动模和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设计说明》
自选题 7、发电机并网模型的建立与并网过程的仿真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发电机并网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使学生掌握发电机并网方法和 Matlab/Simulink 中的电力系统模块(PSB),深化学生对发电机并网技术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Matlab 软件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由电动机的铭牌参数设计计算调速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元件参数;初步学会 PLC 的控制方法;同组同学应分别选择以电动机转速、电网系统频率、有功电流
分配等参数作为被控量,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内容: (参考调速控制系统原理图)
1、实验用发电机组的构成和参数;分析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2、调速整流变压器的设计;晶闸管元件参数与主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 3、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制动; 4、光电脉冲发生器、电动机电枢电流、电网系统频率、有功电流等参数的检测; 5、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整定;调速系统的调试。
要求:
1、通过设计原理图,掌握实验装置的接线方法、完成上述功能。 2、设计验收时必须现场演示、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参考资料:
1、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PLC 原理与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 2、《水轮机调速系统技术标准》国家、电力行业标准。 3、《电力系统动模和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设计说明》
自选题 3、用 PLC 实现的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
硬件条件:
交流发电机实验机组、S7-200 PLC 单元(CPU226/EM235)、通讯电缆、通用电 脑、彩色 LCD 触摸屏、模拟,掌握发电机组启停车控制的基本要求、系统 构成及工作原理;初步学会 PLC 的控制方法以及高级 HMI 的应用;同组同学应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1、绘制硬件设计图; 2、设计软件流程; 3、提高课程设计报告。
4、 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五、参考资料
1、 王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2、 王先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 3、 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自选题 5、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的设计
由发电机的铭牌参数设计计算励磁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各元件参数;初步学会 PLC 的控制方法;同组同学应分别选择以系统电压、功率因素、无功电流分配等
参数作为被控量,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内容: (参考励磁控制系统原理图)
1、实验用发电机组的构成和参数;分析励磁系统工作原理; 2、励磁变压器的设计;晶闸管元件参数与主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 3、起励条件和控制;励磁绕组的灭磁回路与灭磁开关;强励与强励时间保护; 4、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系统电压、无功电流参数等参数的检测电路; 5、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整定;励磁控制的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