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电脑软件实验报告
![电脑软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8ae1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1.png)
实验名称:计算机软件应用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常用的电脑软件操作技巧。
2. 了解软件的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高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
一、实验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Word)(1)实验目的: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文档、保存文档、设置字体格式、插入图片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Word软件,新建一个空白文档;② 输入文字内容,并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③ 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④ 保存文档。
2. 电子表格软件(Excel)(1)实验目的: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使用公式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Excel软件,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② 创建表格,输入数据;③ 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④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等。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实验目的: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演示文稿、设置幻灯片背景、插入图片、添加动画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PowerPoint软件,新建一个空白演示文稿;② 设置幻灯片背景,如颜色、图片等;③ 插入图片、文本框等元素;④ 添加动画效果,使演示文稿更具吸引力。
4. 网络安全软件(杀毒软件)(1)实验目的:学习网络安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安装、卸载、更新病毒库、扫描电脑等。
(2)实验步骤:① 安装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等;② 更新病毒库,确保杀毒软件的病毒库是最新的;③ 扫描电脑,查找并清除病毒。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
2.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设置字体格式、插入图片、使用公式、设置单元格格式、添加动画等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在网络安全方面,学会了安装、卸载、更新病毒库、扫描电脑等操作,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c0c5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9.png)
上机实验报告篇1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上机实验报告篇2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d3c7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7.png)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1da30c59eef8c75fbfb38a.png)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项目:1.最简单的C程序2.C程序的选择结构3.C程序的循环结构4.C程序的函数5.C程序的指针6.数据结构初步实验一、最简单的C程序一、实验目的(1)理解常用运算符的意义。
(2)掌握c 语言表达是的运算规则。
二、实际设备及器材计算机三、实验内容(1)整数除的危险性分析三个表达式的值,再设计程序测试,进行比较和分析。
int a=5,b=7,c=100,d,e,f;d=a/b*c;e=a*c/b;f=c/b*a;d=0,e=71,f=70.程序测试:#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5,b=7,c=100,d,e,f;d=a/b*c;e=a*c/b;f=c/b*a;printf("% d,% d,%d\n",d,e,f);}结果:(1)分析下面程序是比较x++与++x之间的区别。
例如:#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5,b=8;printf("a++=%d\n",a++);printf("a=%d\n",a);printf("++b=%d\n",++b);printf("b=%d\ny",b);}运行结果: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x++是先使用x在使x+1,而++x是先使x+1在使用x。
(2)分析下列表达式的值测试程序:#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b,c,d,e,f;scanf("a=%d,b=%d\n",a,b);c=b+a+++a;d=b+(a++)+a;e=b+a+(++a);f=b+a+++a++;printf("c=%,d=%d,e=%d,f=%d\n",c,d,e,f);}四、思考题1.整数除的危险性2.C语言的运算规则实验二、C语言选择结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支程序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39e3f14693daef5ef73d90.png)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编I 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中有若干习题,每个学生至少应该完成其中的两道习题。
2.上机之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先编好程序,经过人工检查无误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3.独立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切忌抄袭、拷贝他人程序。
4.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
书写实验报告时,重点放在调试过程和小节部分,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得与失,以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实验一线性表【实验目的】1.熟悉VC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综合应用问题。
【实验内容】必做:1.一个线性表有n个元素(n<MAXSIZE, MAXSIZE指线性表的最大长度),且递增有序。
(1)现有一元素x要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并保持线性表原有的顺序不变。
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实现,设计程序实现(2)从单链表中删除指定的元素x,若x在单链表中不存在,给出提示信息。
要求:①指定的值x由键盘输入;②程序能处理空链表的情况。
选做:3.设有头结点的单链表,编程对表中的作一值只保留一个结点,删除其余值相同的结点。
要求:①该算法用函数(非主函数)实现;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4.已知非空单链表第一个结点由head指出,请写一算法,交换p所指结点与其下一个结点在链表中的位置。
要求:①该算法用函数Reverse(head,p)实现,其中head为表头指针,p指向要交换的结点;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4-2——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4-2——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2336f0ab7360b4c2e3f64d9.png)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方案设计】
1. 利用Visual Basic里的VB Application Wizard按照步骤逐步创建一个窗体应用程序,并链接到上一实验创建的数据库中,同时添加各种操作按钮,如插入、删除、更改等,最后将数据库的每个表视图集合到主视图中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选择数据来源种类
2.选择数据库文件并做链接
3.选择数据视图布局,此处选择网格式布局,便于查看全部数据
4.选择一个表及要添加的字段和排列顺序
5.选择对数据可进行的操作按钮,如添加、更改、删除、更新、关闭等
6.添加完一个表后,继续添加其他表,直到整个数据库所有表已添加
7.添加完成后界面
8.通过链接到ACCESS数据库的VB数据库管理程序查看每个表数据,并进行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9.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增加操作,此处增加一条订单ID为151112的记录,可以看到在ACCESS中的数据表进行了同步增加。
这样就可以达到不打开ACCESS而只通过一个单界面应用程序就实现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具有简单性、高效性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f0a23fbd64783e09122b6d.png)
篇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x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项目名称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学院专业无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windows或linux的基本操作;2.掌握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设置;3.熟悉汉字输入法以及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4.了解windows注册表管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与方法1.了解windows的启动和关闭,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和操作,鼠标及其操作,菜单与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切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2.了解?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懂得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会磁盘清理,格式化磁盘,会备份和系统还原以及虚拟内存的设置和控制面板的鼠标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的设置、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多用户环境的设置、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设置。
3.了解安装汉字输入法,添加或删除汉字输入法,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以及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和了解金山打字软件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字教程,英文打字,拼音打字,速度测试,个人管理。
4.了解注册表基本结构,使用注册表,备份与还原注册表信息和会使用压缩软件、adobe acrobat、虚拟光驱。
电子图书浏览与制作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一.1.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⑴windows的启动连接计算机的电源,打开电源,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将显示欢迎的界面,之后将看到windows的桌面。
⑵windows的关闭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其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关闭?,系统将关闭。
2.桌面的组成:桌面上摆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或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图标,使用鼠标双击想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可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
3.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等操作步骤。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db22f43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3.png)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上机操作环境,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
2. 学习并实践编程基础,增强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1.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必要的编程软件,如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2. 基础编程:完成一系列编程练习,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循环、函数等。
3. 算法实现: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 调试与优化:学习调试技巧,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5. 版本控制:学习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代码管理和协作开发。
实验步骤:1.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基础编程练习。
3. 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给定问题,编写代码实现。
4.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代码调试,修正发现的错误和不足。
5. 学习并实践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代码的提交、更新和合并。
实验结果:1. 成功搭建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并熟悉了各个工具的基本操作。
2. 完成了所有基础编程练习,并通过测试,代码逻辑清晰,运行无误。
3. 实现了排序和查找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通过调试,优化了代码结构和性能,提升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5. 掌握了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代码管理和协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不仅巩固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调试工具和版本控制系统,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编程学习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高的代码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高我的编程技能,并更加注重代码质量。
计算机软件测试实验报告单1
![计算机软件测试实验报告单1](https://img.taocdn.com/s3/m/3cd3dca8c77da26925c5b029.png)
bonus=bon4+(i-400000)*0.03;
else if(i<=1000000)
bonus=bon6+(i-600000)*0.015;
else bonus=bon10+(i-1000000)*0.01;
printf("the bonus is %f\n",bonus);
教师评语
《计算机基础》上机实践报告
系别
计算机
专业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名称
软件功能测试
实验目的:
通过测试发现实现该模块的实际功能与定义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情况,以及编码的错误。进行功能测试时,被测程序被当作打不开的黑盒,因而无法了解其内部构造,因此又称为黑盒测试。
实践原理,内容:
# include <stdio.h>
printf("Input I:");
scanf("%ld",&i);
if(i<=100000)
bonus=i*0.1;
else if(i<=200000)
bonus=bon1+(i-100000)*0.075;
else if(i<=400000)
bonus=bon2+(i-200000)*0.05;
getch();
return 0;
}
实验结果,分析
输入值
结果值
0.25
0.000000
199999
17499.925781
388888
26944.400391
《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fd727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b.png)
到“实验报告”文件夹中。 ②使用拖动法将“实验报告”文件夹移动到桌面 ③选择“编辑”、撤销命令或按 Cr1+Z 组合键,撒销“实验报告”文件夹的移动。 (4)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和恢复。 ①选定实验报告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选择“文件”-“删除”命令或者直接按 Dele 键,在弹出 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 ②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打开“回收站”窗口,然后选定上一步删除的文件,最后右击,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或选择“文件”-“还原” 命令。 (5)查看、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①查看实验报告文件夹的常规属性,包含的文件数目及其子文件夹数。 ②设置 E:实验报告文件夹中的字体文件属性为“隐藏”。 (6)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开始”按钮,在“搜索程序和文件”文本框内,输入“实验报告。txt" 进行搜索,选中其中一个文件,右击,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发送到”命令,复制到用户的 U 盘 中。 (7)磁盘管理。 ①右击某个磁盘图标,选择“属性” 命令,查看磁盘的文件系统及磁盘空间。 ②右击最后一个磁盘图标,选择“格式化属性”命令,选择文件系统,进行格式化。机房的计 算机往往装有保护卡,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又会恢复磁盘上的信息。 ③使用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查错等工具。 (8)应用程序管理。 ①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许多校园网上都提供软件下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软件下载。 下载的程序文件如果扩展名是.zip 或.rar 则说明是压缩文件,应先使用 WinRAR 或 WinZip 等 压缩工具解压,然后养发装、卸载。 ②切换应用程序。首先启动多个应用程序,如 Word、Excel、 IE 等,然后练习用鼠标单击任 务栏中的图标任务管理器以及按[ Alt+ Tab]组合键等方法切换应用程序。 ③特殊情况下的结束任务。同时按[Ctrl+ Alt+Del]组合键或[Ctrl+Shift+Esc]组合键,在“任务管 理器”对话框中结束任务。 ④创建快捷方式。使用不同方法对文件夹和文件创建快捷方式。
电脑实践课实验报告(3篇)
![电脑实践课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30c9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第1篇实验名称: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常用软件应用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2. 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关机操作(1)打开计算机,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2)使用鼠标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系统提示是否保存更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存或取消保存。
(4)点击“确定”按钮,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2. 文件管理(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了解文件结构。
(2)创建文件夹: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称,按“确定”按钮。
(3)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称,按“Enter”键。
(4)删除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3. 系统设置(1)打开“控制面板”,了解系统设置。
(2)调整屏幕分辨率:在“控制面板”中找到“显示”选项,调整分辨率。
(3)设置网络连接:在“控制面板”中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网络连接。
二、常用软件应用1.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1)创建新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 Word”,打开Word软件。
(2)输入文字: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进行文字格式设置。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2.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1)创建新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打开Excel软件。
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d71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e90b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c.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
3. 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四、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16、Photoshop CC 2018、Python3.8等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10操作系统。
(2)熟悉桌面布局,了解各个图标的作用。
(3)学习任务栏的使用,包括任务栏的显示、隐藏、调整大小等。
(4)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移动、调整大小等。
(5)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2. 实验内容二:Microsoft Office 2016软件使用(1)打开Microsoft Word 2016,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2)学习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3)学习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4)学习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操作。
(5)保存文档,并设置文件属性。
3. 实验内容三:Photoshop CC 2018软件使用(1)打开Photoshop CC 2018,创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2)学习图层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合并等。
(3)学习图像的编辑,包括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等。
(4)学习滤镜的使用,如模糊、锐化、艺术效果等。
(5)保存图像,并设置文件属性。
4. 实验内容四:Python编程基础(1)打开Python 3.8,创建一个新的Python文件。
(2)学习Python的基本语法,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3)学习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4)学习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5)保存Python文件,并运行程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实验中,成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桌面布局、任务栏、窗口、文件和文件夹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3e92539e314332396893f0.png)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打开之后出现如图1所示窗口。
图1点击“添加”按钮,出现图2。
图2选择SQL Server,点击“完成”,出现图3。
图3名称中填写所创建的数据源的名称,本例中为student,描述可以不填。
因为SQL Server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上,所以服务器为(local)。
如果本地计算机上只安装了客户端,服务器安装在另外的机器上,服务器为另一台机器的名称。
点击“下一步”,出现图4。
图4SQL Server如何验证ID的真伪,使用哪种方法要看安装SQL Server2000时选择的是哪种验证方式。
如果是Windows验证,选择使用网络登录ID的WindowsNT验证;如果是混合验证模式则要选择下面一种。
本例中采用Windows验证。
进入数据库无需另外的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下一步”,出现图5。
图5这里要更改默认的数据库,默认情况下数据源所连接的数据库为master,这里要改为student数据库。
点击“下一步”,出现图6。
图6这里无需修改,点击“完成”出现图7。
图7点击“测试数据源”,如果测试成功说明数据源已成功创建。
(3)创建VC应用程序。
打开VC++6.0,新建工程,如图8所示。
选择MFC AppWizard(exe),工程名为exec1,存放在D盘实验文件夹里。
图8点击“确定”,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单文档”,点击“下一步”,出现图9。
图9这里选择“查看数据库不使用文件支持”,还要选择数据源,点击“数据源…”,弹出如图10所示窗口。
图10选择“student”数据源,点击“O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表dbo.s,点击“OK”返回图9所示的界面。
以后的创建步骤中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完成。
这样工程exec1就创建完成了,并且通过数据源与数据库发生了关联。
创建好的工程可以运行,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4)界面设计在工作区左边的树型结构中,选择ResourceView,展开Dialog节点,双击IDD_EXEC1_FORM,打开该对话框。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4550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b.png)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基本编程概念以及实现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
3.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测试。
实验步骤:1.打开计算机软件,并学习基本的操作方法。
包括如何创建、保存和打开文件,如何设置字体、颜色和格式等。
2.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包括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等。
3.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测试。
假设我们要编写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软件。
首先,定义一个函数来计算方程的根。
然后,在主函数中输入方程的系数,并调用函数进行计算。
最后,输出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和编程。
在编写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软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处理方程无解和有多个解的情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添加了对方程判别式的计算和判断逻辑,从而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概念。
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软件,为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创造更大的价值做出贡献。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注重错误处理和逻辑判断,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本次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的报告,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编程技巧和方法。
这将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https://img.taocdn.com/s3/m/f3f2ca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实现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删除、复制、创建快捷方式、设置文件夹及文件属性;使用“画图”对图片做基本处理,使用“写字板”对文字做基本的格式设置;学会文件压缩、图像处理、屏幕抓取、录屏工具、音频处理。
4.实验效果贴图
1.不知道如何设置文档“隐藏”和“取消隐藏”属性
解决:课本上没有写具体操作,老师讲完后没有听太明白,采取自己摸索手段解决
2.文件移动位置是,采取的措施使得文件被复制,而没有移位
解决:经过操作发现,手动鼠标拖动使得文件被复制,到新位置;而单击右键中有“剪贴”设置,才得以成功移动
3.在进行PDF转换为Word时使用WPS转换因为不是付费会员而失败
(2)使用“画图”对图片做基本处理;
(3)使用“写字板”对文字做基本的格式设置
(4)学会使用一款文件压缩工具软件(如:WinRAR压缩);
(5)掌握PDF文档工具的使用方法;
(6)学会使用一款截图(如:QQ截屏)或录屏工具软件;
(7)掌握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能力。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解决:当机立断,使用Microsoft Worder2016,转换成功
2.分析实验操作中核心内容及步骤
核心内容:实现文件与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能力;使用“画图”对图片做基本处理;使用“写字板”对文字做基本的格式设置;掌握PDF文档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一款截图(如:QQ截屏)或录屏工具软件。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
班级学号:姓
指导老师:日期:2021年4月日
总评成绩
教师批阅:
批阅人: 批阅日期:
一、实验预习
1.上课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及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哪些不懂点?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xxx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xxx](https://img.taocdn.com/s3/m/f59653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4.png)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xxx
实验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
3.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
实验内容:
1.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特点
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程软件
2.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
2.1 需求分析
2.2 设计
2.3 编码
2.4 测试
2.5 发布和维护
3. 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
3.1 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Visual Studio进行软件开发 3.2 版本控制系统: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
3.3 软件开发方法:使用敏捷开发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实验步骤:
1. 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
3. 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
4. 在实验环境中安装和配置所需的开发工具;
5. 通过实例学习和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软件开发任务。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熟悉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并掌握了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
在实验环境中成功安装和配置了开发工具,并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软件开发任务。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并熟悉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
我掌握了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
北航计软实验报告一
![北航计软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2be4e4672cc58bd63086bd35.png)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一)XXXXXX班XXX1.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分配下的插入与删除运算;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插入排序的方法;并掌握一种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2.实验内容1.产生1000个0至999间的随机整数,并以产生的次序存入一个数据文件中。
2.编制一个程序,依次实现以下功能:(1) 定义一个有序(非递减)线性表,其最大容量为1000,初始时为空。
(2) 从由1产生的数据文件中依次取前N个随机整数,陆续插入到此线性表中,并要求在每次插入后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最后将此有序线性表打印输出。
(3) 在由(2)产生的线性表中,依在1中产生的次序逐个将元素删除,直至表空为止。
3.以N=100及N=400分别运行2的程序,并比较它们的运行时间。
4.编写一个程序,用插入排序依次将1中产生的1000个随机整数链接成有序链表(不改变原随机数在存储空间中的顺序)。
3.源代码与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1_1产生1000个0至999间的随机整数,并以产生的次序存入一个数据文件(1_1.txt)中。
**/main(){FILE *fo=fopen("1_1.txt","w");int i,j;srand((unsigned)time(0));for (i=0;i<=999;i++) fprintf(fo,"%d\n",rand()%1000);fclose(fo);printf("1000个随机数已输出至目录下1_1.txt文件\n");system("pause");}输出文件1_1.txt如下:(因输出文本长度缘故,此处只截了一幅图)#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1_2从数据文件(1_1.txt)中读取数据,进行插入排序,然后屏幕输出。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c91e145f0e7cd1842536de.png)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项、数据元素、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存储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的运算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关系。
3.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的合并等运算。
4.掌握运用C语言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条件1.硬件:一台微机2.软件:操作系统和C语言系统三、实验方法确定存储结构后,上机调试实现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四、实验内容1.试编写在无头结点的单链表上实现线性表基本运算LOCATE(L,X),INSERT (L,X,1)和DELETE(L,1)的算法。
2.假设有两个按数据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
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即非递增有序,允许值相同)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用原表(即A表和B表)结点空间存放表C。
3.将一个线性表中的值就地逆置。
4.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第一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
(注意区分链表和顺序表)实验代码:#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struct node //定义结构体{int d;struct node *next;};struct node *head1,*head2,*p,*q;void pre(struct node *head) //打印数据{printf("链表中的数据为:\n");p=head;while(p!=NULL){printf("%5d",p->d);q=p;p=p->next;}printf("\n");}struct node *creat() //建立链表{struct node *head;int x;printf("输入你要储存的数据:\n");head=NULL;q=NULL;scanf("%d",&x);while(x>0){p=(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p->d=x;p->next=NULL;if(head==NULL) head=p;else q->next=p;q=p;scanf("%d",&x);getchar();}pre(head);return (head);}void locate(struct node *head,int x) //查找链表中的数据{int u=1;p=head;while (p->next!= NULL){if (p->d==x)break;else{ p=p->next;u++;}}if(p->d!= x)printf("无此结点");printf("在链表中的位置为:");printf("%d",u);}void insert(struct node *head,int x, int i) //插入数据{ p = head;int j=1;q=(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q->d=x;if(i==1){ q->next=head;head=q;}else{while((j<i-1)&&(p->next !=NULL)){j++;p=p->next;}q->next=p->next;p->next=q;}}void delet(struct node *head,int i) //删除数据{ p=head;int j=1;if(i<0) printf("无此位置");if(i==1){q=head; head=head->next; free(q);}else{while((j<i-1) && (p->next != NULL)){ p=p->next;j++;}q=p->next;p->next=q->next;free(q);}}void hebing(struct node *x,struct node *y) //合并两个链表{p=x;q=y;while(p->next!=NULL)p=p->next;p->next=q;pre(x);}void paixu(struct node *head) //对链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int m,n,i=1,t;p=head;while(p->next!=NULL){p=p->next;i++;}p=head;for(n=i;n>1;n--){p=head;for(m=1;m<n;m++){q=p->next;if(p->d<q->d){t=p->d;p->d=q->d;q->d=t;}p=p->next;}}}void caozuo(struct node *head) //操作界面{int m,n;char t;printf("输入你要的操作:,查找 2,插入 3,删除\n");scanf("%c",&t);switch(t){case'1':{printf("输入你要查找的元素的值:\n");scanf("%d",&m);locate(head,m);}break;case'2':{printf("输入你要插入的元素的值和位置:\n");scanf("%d",&m);scanf("%d",&n);insert(head,m,n);pre(head);}break;case'3':{printf("输入你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n");scanf("%d",&m);delet(head,m);pre(head);}break;default:printf("error\n");}}void main() //主函数{char frag='y',n=NULL;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A链表中的元素:\n");head1=creat();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B链表中的元素:\n");head2=creat();do{printf("选择你要操作的链表A/B或者合并排序操作C:\n"); //选择操作scanf("%c",&n);getchar();switch(n){case'A':{caozuo(head1);}break;case'B':{caozuo(head2);}break;case'C':{hebing(head1,head2);paixu(head1);pre(head1);}break;default:printf("error\n");}printf("\n是否继续y/n:\n");scanf("%c",&frag);getchar();}while(frag=='y');}实验2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诚然的说以前从来没有老师以这种方式授过课。
我能感受的到,我不仅仅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更提高了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当众演说等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
首先,上课的教材采用英文版本就让我们耳目一新,诚然以我个人的英语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
经过在课堂上老师的重点剖析,能理解计算方法的基本算法思想,并能独立的编写每一个程序。
英语教材的使用也让我再次意识到英语水平的不足,以及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然后老师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交流,的确很契合大多数场合集体交流探讨的需要,让我们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对今后我们的工作实践有了较好的启蒙基础,在小组内积极讨论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了大家的情感交流,学习了不同同学好的算法思路。
采取小组回报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上台发言的平台,让我们尝试着在更多人面前讲话,做PPT展示,克服胆怯的心里,锻炼了交际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启蒙意义。
总的来说,在计算方法这门课上,我学到的东西着实很多,在上课时,积极围绕着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有时老师一些发人肺腑的话,也让人受益匪浅;课下我积极编程实现算法,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进一步的理解了算法的核心思想;在小组内讨论时,积极帮同学解决困惑,积极思考同学提出的新的算法思路,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经过全组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小组汇报时,我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积极参
加小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