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是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就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及其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予以计划和调控,城市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式所制定的计划;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城市竞争力不再由政府计划或工矿企业发展所左右,而是被看不见、更加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代替。所以,研究城市竞争力以及决定因素在以城市为代表区域集团化的今天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城市发展及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
(1)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比国内早,学者们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Begg,Boddy,Cheshire,Jensen-Butler 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D·Arcy,Keogh,Rogerson,Gordon等人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
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而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全球竞争、美国和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城市竞争的尺度问题。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又加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
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以下三大地区: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以前两者尤为突出。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德教授从80年代开始对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问题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90年代初已是国际上研究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他声称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同样适合次级经济存在体(区域和城市);而北卡罗来纳大学丹尼斯教授90年代开始研究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在欧洲,伴随着欧盟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外法国的经济空间管理机构也都针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专门研究。而亚太地区由于全球化过程相对不如北美和欧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
总体上来讲,目前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提升
战略等4个方面展开的。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不同定义来看,不同学者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往往使用以下标准:(1)资源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能力标准。(2)居民生活水平标准。(3)财富创造标准。(4)可持续发展能力标准。事实上,这4个标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辩证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提高可谓城市竞争力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财富创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或过程;而资源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能力则是城市竞争力最根本的因素和基础。城市竞争力取决于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竞争的外部环境对城市竞争过程本身产生了一定的“激励”或者“滞缓”的影响。因此,城市竞争力定义如下:一定环境中,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城市竞争力内涵界定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定义,实际上是从以上四个角度来观察和界定竞争力的。比较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方面的优势,有可能是竞争过程中的行为优势,也有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生产率)优势,还有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方面的优势;从竞争主体自身来看,竞争力是他的某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可能是盈利能力,也可能是组织能力,还有可能是销售能力等;从竞争过程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发挥自
己能力,将自己能力变成实际收益的一个过程,也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是要反映在其获得的收益的大小上,是一种获取收益的能力或收益水平。因此我们的这一定义,能够将国内外学者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包容起来、统一起来。学者们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实际上是对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差距的解释。
对城市竞争力的理解,我们还应该首先明晰什么是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开宗明义指出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是资源稀缺性。各同类市场主体为了获取某种稀缺资源,必然要有一定竞争力的,否则就只有按照“优胜劣汰”规则被罚出场外。所以,市场经济中,同类或近似同类的利益相关者必须适应竞争。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竞争主体必须具备某些竞争优势,努力培育和提升竞争力。竞争力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即竞争力就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这一定义有四个层次的含义:(1)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之间相互比较、较量才有可能存在的一个概念,没有竞争主体之间的相互较量、竞争,也就不存在竞争主体的竞争力问题;(2)竞争力是指某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量,从单个竞争主体自身的角度来讲,竞争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量是他的能力或素质的表现;(3)从竞争主体争夺的竞争对象来看,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或获取力;(4)从竞争的结果来看,竞争
力是竞争主体最终取得某种收益或某种利益的能力。因此,从相互比较角度看,竞争力就是某一竞争主体相对于另一竞争主体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基础,在竞争当中竞争主体只有存在某种优势,如价格、品质、成本等现实优势和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潜在优势,竞争者相对于他的竞争对手才会具备竞争力。当然有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可以获取更多市场机会,攫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也就维持并巩固他的竞争优势地位。
总之,根据以上对竞争力的探讨以及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竞争力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从静态来看,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主体之间能力上的差距;从动态来看,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的行为的差距。那么,城市竞争力是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的某种竞争差距。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
二
竞争力及其提升的研究是国际社会一个热点。但长期局限于宏观的国家层次以及微观的企业层次。对于城市的竞争力的评价,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如美国《城市地位评价年鉴》关于美国城市的地位的评价;欧洲学者通过城市问题、失业、收入、移民和旅游需求等对欧洲的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不同机构或组织也在积极地选取指标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