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吴莹(学号:2005021217)

经济学院金融系

指导老师:林梅

【摘要】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在同业竞争中,尽管在客户数量、经营规模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依旧无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本文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其内外部竞争环境,通过五力模型、价值链等等方面分析,认为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存在着企业文化不适应银行的宗旨要求、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不利于该分行的长远进展以及品牌建设存在缺陷等问题。最后,论文提出了三个培育提升该分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塑造企业文化,形成统一价值观、实施银行再造,打造现代金融经营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差异化服务。

【关键词】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五力模型、价值链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家银行的经营表现及其生命力各不

相同。有的银行总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市场上叱咤风云,长盛不衰;有的银行短期内规模较大,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在数年或数十年之后,却陷入停滞或亏损状态,甚至从市场上消逝;也有的银行尽管从一段时刻来看,按财务指标排名不是专门好,然而由小到大,持续进展,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导致银行出现上述差异的根源何在?泛泛而论,能够讲是竞争力的强弱。问题在于竞争力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识不、培育、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呢?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课题。它不仅一直为从事具体经营活动的银行家们所关注,也是当前经济学家和治理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实践来看,银行业的进展与人们的认识紧密相关,积存了丰富的成败经验。一家银行在成立初期,要紧是在国内某个区域、某个市场开展某项业务,体现出较强的专注性,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得以不断进展壮大。然而随后如何进展面临较大的风险和考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曾经风行一时的银行多元化经营体制,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银行迅速恢复进展,重视规模、速度,盲目扩张,欧洲的许多商业银行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20世纪90年代以后,银行经营回归多元化,然而,经营理念趋于成熟,核心竞争力被置于较高

的位置。我国银行业通过20多年的改革进展,已发生了巨大变

化。然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相差甚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金融市场以后,大量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国内银行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银行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

(二)论文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本文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地分析,指出了识不、培育核心竞争力关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在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提供的分析方法识不、确认中国银行深圳分行需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文中提出提升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实施措施,旨在尽快提升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指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然后对研究方法做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简要阐述。

第三部分是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内外部环境分析,首先利用五

力模型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用价值链对中

3 / 44

国银行深圳分行进行内部分析,最后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

第四部分进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分析,提出了属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部分则是从企业文化塑造、实施银行再造、树立金融品牌三个方面提出培育、提升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核心竞争力具体实施策略。

本文首先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利用模型分析法,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并提出了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培育和提升策略。

二、文献综述

1990年,西方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正式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其定义为“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不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两位大师于1994年又通力合著一部备受欢迎的论著——《竞争大以后》,把核心竞争力概念具体应用到战略治理中。从此,战略治理理论的进展进入以企业素养为中心的新时期,世界各国战略专家从此对核心能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等进

行了诸多研究,使得战略治理理论进入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治理理论时期,核心竞争力理论一跃成为替代迈克尔·波特产业结构分析模式的战略治理理论研究新的时代主旋律。近年来,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领域要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识不与评价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形成、进展及构建的研究。

(一)核心竞争力概念

现代治理学和经济学认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要紧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不是互补性的知识资产。企业能否真正持续地增长,就看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积存起这种互补性的资产和知识。第二,企业的信誉。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唯一的价值确实是信誉,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差不多上企业的成本。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因为专门多所谓互补性的资产确实是他们的信誉。从治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企业独特的东西。核心竞争力能够表现为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够表现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品牌或者任何一种满足上述条件的资源。

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

5 / 44

经营中形成的、根源于能被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给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并难以被对手模仿与借鉴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也有人翻译为核心胜任。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核心竞争力确实是企业不断调整创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的经营治理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从与其它竞争者比较角度,也有人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为顾客提供价值过程中长期领先与其它竞争对手的能力。潘汉尔德和哈默尔的情愿是:“组织中的积存性学识,特不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价值”。

综上所述,所谓企业的核心能力确实是一种知识、技能以特定方式的组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进展过程中积存的、不能在短期内投资提高的能力;它不易被对手所模仿;它能够显著实现顾客的价值需求,领先竞争对手,同时能为其自身带来超额收益及市场竞争优势。它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而是由一组能力构成的能力集合体。这种能力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资本和外部环境,但来自于企业内部而不是外部。随着外部资源环境决定论转向内部能力论,学者们的观点在这一点上趋于一致,然而对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内涵、分析方法上仍有着不小的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