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目标要求:
结合时代背景及模块一古代希腊的相关知识,了解对“人”从忽略到重视的原因;
知道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
能够掌握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基本主张
通过对古代希腊思想家的学习,能够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油画的欣赏及背景资料的了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体会思想家的伟大,感悟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在面对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责任时的正确态度。
重点问题分析
古希腊哲学家的各自主张及评价,这是本节重点。
代表人物是谁?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什么是人文主义?意义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即可。
教学难点突破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在许多问题上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他们的共同点只是在许多人只关心神的时候,他们更加关注人本身,他们研究与人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在这些智者中,有些人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
导入新课
先介绍人文主义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宙斯神像插图,以及宙斯的故事提出问题:雅典诸神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导出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中心,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结论,引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
探究情景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智者学派又是怎样认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智者学派主张)
再探再究1:什么是智者学派?有什么特点?
智者指向人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并收取报酬的教师。
他们并非统一的流派,也无统一的学说,但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再探再究2:为什么雅典城邦能孕育出智者学派?
1、古希腊经济繁荣,雅典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
2、民主政治的发展,人的地位的提高。(背景)
探究升华:你怎样看待他们的主张?(P23学思之窗)
积极: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起了思想启蒙开导的作用;勇敢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局限: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影响)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由于这些弱点,再加上他后来只注重传授给有钱人子弟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或巧言善辩的能力,因此被称为“诡辩学派”,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探究情景二:“与苏格拉底同时代”。
要成为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
“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主张)
再探再究1:苏格拉底的学说与同时代中国哪位先贤的学说相似?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再探再究2: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美德即知识”。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
学问。(影响)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主张:鄙视奴隶制民主制度;提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学说影响: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巩固新课
一、智者学派
1、背景:
2、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3、影响:
积极:
局限:
二、苏格拉底
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主张:鄙视奴隶制民主制度;提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学说影响: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历史启示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2、先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
教学反思:注意多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身临其境,畅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同时为后面的教学设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