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级厉害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呢,要能在计算机这个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世界里畅游,不管是开发超酷的软件,还是让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乖乖听话,他们都得行。
简单来说呢,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既懂计算机硬件的那些小秘密,又能玩转软件的多面手。
出去之后,不管是到那些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还是自己搞点小创新,都能搞得风生水起。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首先就是计算机基础啦,这就好比学武功先扎马步一样重要。
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开始,你得知道电脑这家伙到底是怎么个构造,就像知道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些零件组成的一样。
还有数据结构,这就像是给你一堆积木,你得知道怎么搭才能搭出最棒的形状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算法分析也不能少,这就像是武功里的招式秘籍,怎么用最巧妙的方法让计算机快速解决问题。
数学也是我们的好伙伴。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头疼?但其实它们就像给你的大脑注入能量的魔法药水。
数学好,在计算机里那可就是如鱼得水,很多算法优化、建模什么的都离不开这些数学知识。
2. 专业核心课程。
编程语言是我们的武器。
C、C++、Java这些就像不同风格的宝剑,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C就像一把古朴而锋利的宝剑,能让你深入底层去控制计算机;C++则像是宝剑的升级版,有更多炫酷的功能;Java呢,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在很多平台上都能轻松打开大门。
操作系统也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Windows、Linux还是其他的操作系统,你得了解它的运行机制,就像了解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则一样。
这样你才能在这个操作系统的世界里自由穿梭,开发出适合它的软件。
数据库管理就像管理一个超级大的图书馆。
你得知道怎么把数据有序地放进去,怎么快速地找到你想要的那本书(数据)。
像MySQL、Oracle这些数据库系统,都是我们要深入学习的对象。
3. 选修课程。
为了让大家能有自己的小特色,我们还有一堆选修课程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
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计算、研究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高级应
用型专门人才。
二、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1.基础学科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及计算机基
础知识等基础学科,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
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的基本理论。
2.专业学科方面:在计算机基础理论、数据结构等基础科学知识的
基础上,要求学生要掌握有关的技术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
形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也要掌握项目管理、软件工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要具备能够独立攻克计算机应用技术难题的
能力。
3.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实践能力,要能够根据实际
需求,熟练操作各类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能够熟练操作网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系统等,并进行网站建设等实际工作。
三、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业代码:0809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在智能信息处理、电子商务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研究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外语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2.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3. 掌握一种以上的主流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能力;4. 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开发技术,具有从事一般中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开发的能力;5.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6. 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能力;7.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51学分;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30.5学分。
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辅修)。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计算机183英留学生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计算机183英)(留学生班)(专业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计算机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协作品质、沟通能力和创业意识,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安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汉语,能够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中文书刊、具有听、说、读、写、译的技能;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互联网安全方面的科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趋势。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5、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6.0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应修42.0学分)大学物理(4.0 )综合汉语(16.0)大学物理实验(2.0 )汉语听说(4.0 )线性代数(2.0 )汉字基础(2.0 )(二)专业基础课程汉语阅读(4.0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应修32.0学分)中国概况(2.0 )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6.0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3.0 )离散数学(3.0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4.0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4.0 )计算机网络(4.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双语)(4.0)操作系统及Linux应用(4.0 )(三)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应修16.0学分)Java程序设计(4.0 )系统分析与设计(3.0)软件测试(3.0 )软件需求工程(3.0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3.0 )(四)实践环节(应修30.0学分)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课程设计(3.0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3.0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3.0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设计(3.0 )软件综合设计1 ( 9.0 )软件综合设计2 ( 9.0 )四、专业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双语)、操作系统及Linux应用等。
7-计算机留学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留学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605二、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培养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相关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既有使用生活用语和阅读本专业汉语资料的初步能力,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坚实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教学和管理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具有使用生活用语和阅读本专业汉语资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3、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能力;4、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计算机有关法规;5、能用英语熟练阅读本专业书刊、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6、有较强的自学和扩展新知识的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够把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有约束条件的问题中并能产生求解方案。
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核心课程汉语、高等数学、中国概况、C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操作系统A、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A六、特色课程自学课程:文献检索与阅读双语教学课程: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综合课程:网络协议工程综合实验七、学习年限:3-6年最低毕业学分:15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内总学时:2096 独立实践教学:38周+ 64学时八、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比例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2 Program Outlin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ⅠName of Major: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e for Major :080605ⅡObjectivesThis program is to cultivat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related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o can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 participate in and promote friendl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related fields between China and his own country; can master the basic Chines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can have initial capacity of using everyday expressions and reading the professional material in Chinese;can have qualitie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elated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main, solid and broad foundation of engineering, systems expertise 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engaged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can be engaged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Ⅲ Basic Requirements o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1. To master the basic Chines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to have initial capacity of using everyday expressions and reading the professional material in Chinese;2.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have good ability of math and logical thinking;3.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computer science with the capacity of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omputer systems;4. To understand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and computer-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5. To read the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and materials in English freely;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 of document retrieval, data query; to have the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6. To have a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extend new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related disciplines; to be able to apply knowledge to specific, constrained problem and can produce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ⅣMain Disciplines: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ⅤCore CoursesChinese Language,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a, Advanced Mathematics, C Programming,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Computer Architecture Principles,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 Operating System A, Computer Networks, Software Engineering A VI Special CoursesSelf-learning Courses:Literature Search and ReadBilingual Courses:Principle of CompilerIntegrated Courses:Synthetically Practice of Software DesigningVII Length of Courses:3-6 years Degree Awarded:Bachelor of Engineering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Graduation:151In-class Hours: 2096Separate Practice Teaching: 38 weeks + 64 hoursVIII Proportion of Course Credits。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
通过与海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学生交流项目可以包括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实习交流等。
学生可以选择在海外大学进行一学期或一年的学习,接触不同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国际化课程的开设。
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融入国际化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一些面向国际学生的课程,吸引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计算机专业,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国际科研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可以邀请国际知名IT企业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工作坊,让学生了解国际IT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的计算机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国际科研项目的参与、国际知名专家的邀请、国际IT企业的合作以及国际学术组织的合作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产业,计算机专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为了适应全球化潮流和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全球化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胜任各种角色。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在信息技术领域,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高校需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可以增设一些国际化课程,开设英语授课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引进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和课程模式。
可以加强国际化课程的设计,使之更贴合国际前沿技术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实际项目经验。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跨学科的课程,比如计算机与商科、计算机与传媒、计算机与医学等合作交叉学科的课程。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的能力,使他们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合作、实习实践、国际交流等方式,积累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高校可以与国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实习机会;可以开展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拓展国际视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5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机关、学校、科研院(所)、金融证券、邮电通讯、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工程计算方法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5.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6.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文献。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干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概论、网络程序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共40周,其中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教学实习、应用软件教学实习、电子工艺、工程训练、计算机组装与测试、生产实习、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创新与创业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等。
六、学分分配比例注:学分比例=额定学分/160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60(课内)+8(课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一、专业概述从20世纪末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传统企业纷纷采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政府、事业部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需求缺口。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应用、建设与运行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开发和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进入信息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高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教学等工作。
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
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3.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工作适应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
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5.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协调事务能力。
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文献检索能力。
6.应用知识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能掌握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具有实验方案设计和选择的一定能力。
能分析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具备处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定能力。
在综合类实习、实验中具有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计算机专业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各个学校应该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广泛且不断更新迭代的学科,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与国际学术前沿保持同步。
学校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授课,举办国际化研讨会,邀请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国际技术动态。
还应该加强英语技能培养,例如开设英语专业课程或设置英语角,提供英语交流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与在线课程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海量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学习。
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项目和交换计划,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宽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教导学生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国际商务礼仪等,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环境上,学校应该提供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设施和资源,例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等,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学校还可以开设国际班级,招收国际学生和教师,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
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学制与学位1) 修业年限: 3-6年2)毕业标准:学生需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各类课程合格,修满160学分,且其他条件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条件,方可毕业。
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2.素质要求(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法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3.能力要求(1)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3)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4.知识要求(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高校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等方面探讨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流利地阅读英文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
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内容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内容应该是多元化和综合化的。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该广泛涉猎包括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外语能力方面,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在跨文化能力方面,应该开设相关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和国际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创新实践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
三、培养方式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应该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采用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在师资队伍方面,应该引进国际一流的教授和科研人员,开设双语教学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在实践环境方面,应该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提供国际化的实习和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空间。
在教学管理方面,应该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际化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以及全球化思维,能够适应全球范围内的职业需求并具有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国际化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国际化调整。
学校应该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加入国际化的内容,包括国际计算机标准、跨境合作案例等。
还应该增设涉外课程,如国际软件开发、跨文化管理等,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还可以与国际著名大学合作,引进其开设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和行业趋势。
二、国际化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来说,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国际化人才培养更需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需要引入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培养团队协作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国际化实习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实习机会。
可以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跨国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学校还可以建立国际化实习基地,鼓励学生主动申请国际化实习经历,帮助他们积累跨国工作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国际化教师团队作为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教师团队的国际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入国际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还要加强教师的国际化培训,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国际化学习和实践。
五、国际化学生交流为了促进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交流能力,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学生合作项目等。
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化项目,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计算机企业及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社会需求,以工程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工程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实践能力,并具有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IT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软件运行维护、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结构:I)具有从事计算机领域,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2)掌握英语和一定的汉语基础,同时也可以根据软件外包需要选择选修相应第二外语;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科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方法,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等专业基本原理、方法、过程及工具;5)了解本专业领域最新前沿知识、技术和工具。
能力结构:I)具有较强的软件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实践能力;2)能够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狂杂软件问题的能力;3)较好地掌握英语和一定的汉语基础,能阅读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4)受到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训练,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软件文档写作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6)具备自学习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素质结构: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采用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化、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运用信息技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符合信息技术行业人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适合在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技术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或从事相关通信电子行业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获得初步的科研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应用设计和开发,富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具备集研发应用与操作能力为一体的工程应用性人才。
三、学制、学位
(一)学制和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四年,在校修业年限为3~6年。
(二)授予的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离散数学等。
六、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七、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为:140学分。
八、学分分配比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
Teaching Pla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制定人:邵斌审定人:胡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