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考篇目文学常识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1.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及其代表作品如《离骚》等
唐宋诗词: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及其代表作
古代散文:如《史记》司马迁、韩愈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等
元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2.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现当代诗歌、小说、戏剧的发展及重要作品
3. 外国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奥维德的《变形记》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19世纪欧洲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
狄更斯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4.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概念与特点
文学元素: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叙述视角等
5. 文学奖项
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的设立背景及其历年获奖者介绍
以上仅为大纲,每部分都包含大量具体的知识点和内容,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同时,各地考试大纲和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学习。

2023高中语文新学考复习之文学常识专题

2023高中语文新学考复习之文学常识专题

学考文学文化常识梳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词词属于一种文学体裁,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可配乐歌唱,且句式不齐,词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音”。

词从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牌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内容与词牌无关,与词题有关。

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侯①古代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的第二等。

②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

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稻菽稻和菽。

菽:大豆。

引申为豆类的总称。

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

五谷稻、黍、稷、麦、菽。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诗经》最有成就的部分,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朱熹说过:“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这里代指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谪仙”,诗风:清新飘逸,大胆夸张,想像奇特。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学考篇目文学常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学考篇目文学常识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2、《劝学(节选)》(《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

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

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

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

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第一部分: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古代文学的分类和发展阶段。

2. 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诗经》的内容和主题;•《楚辞》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史记》的体裁和历史意义;•《红楼梦》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分析;•《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3. 古代文学的评论•古代文学作品的评析方法;•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兴起和特点•现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现代小说和散文的解读•《家》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分析;•《围城》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和批判意义;•《在细雨中呼喊》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

3. 现代诗歌和戏剧的解析•严肃诗歌和咏史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话剧和现代舞台剧的演出形式和创作背景。

第三部分: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1. 古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用途;•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古代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古代文言文的常见词语和典故。

3. 古代文言文的欣赏与鉴赏•古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古代文言文的名句和名篇。

第四部分: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1. 现代文的基础知识•现代文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现代文的阅读与理解•现代散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风格;•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

3. 现代文的欣赏与鉴赏•现代文的主题和思想观点;•现代文的名句和佳作赏析。

第五部分:写作指导1. 作文的写作技巧•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作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逻辑思路。

2.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引用;•实例和观点的丰富和扩展。

3. 作文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作文评分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2023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必修教材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整顿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整顿
【文学体裁知识】
1.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旳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2.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
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构造又可提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每首词均有一种曲词名称,叫词牌,而标题则概括了词旳重要内容。

3.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旳舞台艺术,按体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构造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应旳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旳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与课文有关旳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与课文有关旳中国现现代作家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整顿。

2023年高中语文学考知识点

2023年高中语文学考知识点

2023 最高中语文学考学问点它不是在天上,也不长在水里,它既不需要人们去浇灌,也不需要谁去浇水。

追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颖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语文学考学问点学习资料,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学问点总结一《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奇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 (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 (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高中语文会考学问点二1、拜为上卿(被授予官职)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忧)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4、请指示王(指给……看)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7、布衣之交(平民)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处处说)10、汉亦留之以相当。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一、《沁园春-长沙》1、关于“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

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3、重点知识: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

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答:正确的词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B. “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答: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陈描画。

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观—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

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奇,“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

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4、背诵本词《沁园春长沙》。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 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随着高中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必考内容,而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文学常识更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诗歌的基本韵律诗歌是语言艺术中最优美精妙的形式之一,而对于诗歌的基本韵律的掌握,则是阅读、分析和创作诗歌的基础。

一首诗歌除了包含押韵、句子整体长度和节奏等基本韵律之外,还有形式、风格、意象等方面需要注意。

如俗话所说"诗无规则不成诗",高考对于诗歌的韵律掌握是必备技能。

二、古文的基本修辞许多古文作品因其古雅的风格、深邃的思想,已成为高考必考内容。

而对于古文的基本修辞手法,如典、比、夸张、反复、排比等,尤为重要。

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熟练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文的内涵。

三、小说的基本结构和人物塑造小说作为一种长篇叙事性文学体裁,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和人物塑造性。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小说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对于这些作品,学生需要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如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等。

同时,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也需要有深入的理解,了解人物之间的互动、性格的特点和意义。

四、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

但要想真正读懂一首古诗词、做好诗歌的分析和解释,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

例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满江红》等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在高考中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涵盖了诗歌、古文、小说、古诗词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常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才能更好地备战高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史
1、古典文学
(1)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古代日本文学、古代韩国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等。

(2)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中世纪中国文学、中世纪日本文学、中世纪韩国文学等。

(3)文艺复兴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等。

(4)近现代文学:西方近现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韩国近现代文学等。

2、文学流派
(1)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流派包括唐宋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德国浪漫主义、英国浪漫主义、法国浪漫主义等。

(3)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包括法国现实主义、俄国现实主义、英国现实主义等。

(4)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二、文学体裁
1、古典文学体裁
(1)诗歌:诗歌是一种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韵律、押韵、对仗、比喻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散文:散文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描写、抒情、比喻、拟人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小说:小说是以故事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

高三语文学考必背知识点

高三语文学考必背知识点

高三语文学考必背知识点一、古文知识点1.《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共分纪、传、志、表四个部分,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诗经》《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包括了风、雅、颂三种类型的诗歌。

3.《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4.《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

5.《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和生物知识的重要典籍,对于研究古代地理和神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修辞与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各种形象和比拟的语言手段,将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某种意义或感情。

2.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的描述,以达到强调和烘托的目的。

3.对偶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句子或段落中使用相对称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效果。

4.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一系列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的排列,以达到强调和烘托的目的。

5.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带有明显答案的问句,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三、常见修辞问题1.赘述赘述是指在文中重复或不必要的描述,使文章显得冗长和啰嗦,影响整体语言的流畅性。

2.用词不准确用词不准确是指在文章中使用词语的时候,与上下文的语境不相符合,造成表达不清晰或混淆读者的理解。

3.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在文章中出现语法结构不正确、句法关系不清晰或主谓不一致等问题,影响整体语言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4.逻辑不严谨逻辑不严谨是指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或论证过程存在漏洞或矛盾,导致读者无法理解或接受作者的思想。

5.过分生硬过分生硬是指在文章中使用过于僵硬、呆板的表达方式,缺乏灵活性和流畅性,使整篇文章显得不自然。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着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高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大全
一、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学史
1、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指古代中国文学史,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史。

2、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中国文学的不同流派,如儒家文学、道家文学、墨家文学、佛家文学等。

3、古代文学思想:古代文学思想是指古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内容,如儒家文学的仁义道德、道家文学的自然观念、墨家文学的政治观念和佛家文学的宗教观念等。

(二)古代文学名篇
1、《诗经》:又称《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收录了许多古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收录了许多古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又称《史记纪事本末》,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收录了许多古代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古代文学家
1、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离骚》,是中国古代最
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2、山涛: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3、柳宗元: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高中文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本文旨在总结高中文学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古代文学
- 《诗经》:主要包括风、雅、颂三类,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 《楚辞》:是我国古代骚体诗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深情痛苦的心境。

- 《山海经》:记载了古代人们对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想象。

-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复杂。

现代文学
- 《骆驼祥子》:是曹禺的代表作,揭示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民的苦难生活。

- 《茶馆》:由老舍创作,以茶馆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落后。

-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通过城市中的围墙与外面的世界相对照,表达了人们在封闭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 《红岩》:是周立波的代表作,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英雄事迹。

文学理论
- 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包括阐述修辞、韵律、意象等文学元素的理论。

- 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包括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文学现象的解释和评价等。

文学常识
- 文学常识包括作家的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内容。

- 需要重点掌握一些重要作家如李白、杜甫、鲁迅、沈从文等的代表作品和创作背景。

写作技巧
- 文学作文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结构的组织和文采的展现等。

- 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包括理解文本的主旨、作者观点的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高中文学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2023版高中文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2023版高中文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2023版高中文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本文档旨在对2023版高中文学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注重修辞技巧,追求文辞华丽,深入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

- 古代文学体裁: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

- 代表性作品及作者:《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等。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注重真实生活,关注社会现象,追求表达个体心理和情感。

- 现代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 代表性作品及作者:《围城》(钱钟书)、《家》(巴金)、《红高粱家族》(莫言)等。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方法、作家风格、文学名著和经典作品等。

- 重要的文学概念:象征、意象、隐喻、借景抒情等。

- 相关名著和作品:《局外人》(加缪)、《1984》(奥威尔)、《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等。

文学史与文化- 国内外文学史的发展: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 文化与文学: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 文学与社会:文学作品对社会变革、价值观、文化传承的响应。

文学批评与鉴赏- 文学批评的方法:写作技巧、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等方面的分析。

- 文学鉴赏的要点:作品的主题、意义、结构以及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和评价。

- 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选取一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对2023版高中文学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进行的简要归纳。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应试能力。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生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生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生文学常识大全文学常识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部分,如果想要考好成绩的话,下面高中生文学常识,大家一定要熟记于心!第一部分:分类整理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考篇目文学常识整理
必修1文学常识整理
1、沁园春: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2.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著有《荀子》二十卷。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3.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古文运动”的倡导这之一,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一种文体,多用来发表议论。

师说即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

中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5、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有《苏东坡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苏黄”——诗;“苏辛”——词;“宋四家”——书法。

6、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今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柳河东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文运动”的倡导这之一.
语文必修2 文学常识整理
1史铁生,生于1951年,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合欢树》,《务虚笔记》。

2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总使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

(1)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4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5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民主战士、语文教育家.、学者。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后改名朱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