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贯彻相关政策、方针、法规 2.继承传统造园艺术和吸收国外现代景观理念相结合 3.表现地方特色,突出公园个性 4.满足各类游览活动需要 5.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和自然地形 6.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与日常管理 7.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七、公园规划设计解决的内容
1.公园范围的确定 2.出入口的确定 3.活动内容的确定及分区规划 4.公园道路、广场、建筑的布局 5.绿化种植设计 6.地形处理 7.园林附属工程规划设计 8.系统的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 流。
园路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8.园路与桥 桥应设在水面较窄处,桥身应与岸垂直,创造游人视线交叉,以利观
景。 主干道上的桥以平桥为宜,拱度要小,桥头应设广场,以利游人集散。
小路上的桥多用曲桥或拱桥,以创造桥景。 小水面上的桥可偏居水面一隅,贴近水面;大水面上的桥,讲究造型、
1.社会文化功能 休闲游憩;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基地
2.经济功能 防灾、减灾;预留城市用地;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旅游 业的发展;园林艺术出口
3.环境功能 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美化城市景观
四、城市公园的类型
1.美国(8类):儿童游戏场,街坊运动公园,教育娱乐公园,街坊公园,风景眺望 园,水滨公园,大型风景娱乐园,广场公园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第三章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园出入口 第三节 公园分区规划 第四节 公园地形公园道路与广场规划 第五节 公园种植规划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 (Urban Public Park)
公园含义 1.公园的土地及设施是公共享用的( Public ); 2.公园游息、是供群众修养、观赏、游戏、运动和进行宣传教育的场所; 3.公园是以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为主,建筑为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
术规律为指导,建造的环境优美的空间境域。 公园定义 以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及建筑为要素,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 建造的供群众修养、观赏、游戏、运动和进行宣传教育,环境优美的共享 空间境域。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只有一二百年。18世 纪60年代,英国工业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 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 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 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划作公共使 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 国伦敦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 园正式诞生。
这些公园的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法国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 林和花坛,极少有建筑,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都反映了外来的 特征,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我国最早自己兴建公园的雏形是1906年无锡地方乡绅筹资兴建“锡 金公花园”。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州越秀山辟为公 园(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主义人土也极力倡导筹建筑公园, 于是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批公园,这些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 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的,有的本来就是古典园林,也的是参照 欧洲公园的风格扩建、新辟的。
第二节 公园出入口
一、出入口位置的确定 1.交通上 2.景观上 3.与园内结构的联系 二、出入口类型 1.主要入口 2.次要入口 3.专用入口
三、出入口设施 1.大门建筑 2.入口前广场 3.入口后广场
四、入口设计布局形式 1.先抑后扬 2.开门见山 3.外场内院 4.“T”字形障景
第三节 公园分区规划
中央公园提供众多的体育活动场所,供市民随意地或有组织的进行 练习和比赛,如长跑、竞走、骑车、骑马、划船、溜早冰、滑板、 散步等。几处大草坪是日光浴、遛狗、扔飞盘、户外野餐和自由 嬉戏的理想场所。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公园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个人、集体、家庭的娱乐外,公园重视有 组织地开展活动,充满了科学和艺术性。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二、 园路的设计
1.园路的宽度 2.园路线型设计 3.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主干道: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主要活动建筑、风景点,要求方便
游人集散,成双、通畅、起伏、曲折,并组织大区景观。路宽4-6米, 纵坡8%以下,横坡1-4%。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系统, 组织景观。 专用道:多为园务管理使用,在园内与游览路分开,应减少交叉,避免干 扰。 游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米。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真正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首例城市公园则是由奥姆斯特德(18221903)主持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公园面积340hm2,以田园 风景、自然布置为特色,成为纽约市民游憩、娱乐的场所。公园 设有儿童游戏场、骑马道,在世界公园史上另立新篇章。由于公 园的建立,使周边的地价上升,使纽约市税收剧增,同时推动了 公园的发展。
一、公园内的活动内容及设施 1.游览观赏的景物 2.安静休息内容 3.体育活动 4.儿童活动 5.文娱活动 6.政治文化与科普教育 7.服务设施
二、影响设置内容的因素 1.风土民情 2.公园位置 3.公园附近文体娱乐设施分布情况 4.公园面积规模 5.公园自然条件 6.时代风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三节 公园分区规划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我国近代公园的建设开始较晚。1840年以前,中国的园林是以皇家 园林、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入侵,在国内开设租界,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游憩活 动,把欧洲的“公园”引入国内。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 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但直到1928年才对 华人开放。
风格,丰富水面层次,桥下要方便通船。 9.路网密度 宜在200-380m/hm2之间。
诱导游园,与景对应,行进曲折,周始回环,形态变幻,铺装合理
三、公园中广场的布局
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是 为游人集散、活动、演 出、休息等,其形式有 自然式、规则式两种。 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集散广场、休息广场、 生产广场。
公园建筑与景观小品
第五节 公园种植规划设计
一、种植规划的目的 1.与园内其它要素的联系 2.指导各局部的种植设计 3.为苗圃育苗提供依据 二、种植规划设计要点 1.从环境质量出发 2.从游人活动出发 3.艺术布局要求
第六节 景观分区规划
1.景点 构成园林绿地基本单元,只要具有一定的景观艺术审美价值,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绿草地”方案考虑到各自独立的交通路线:车辆交通路、骑马跑道、步行 道、穿越公园的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公园的分区考虑到满足儿童和成人 的各种活动的需要,尤其是要满足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奥姆斯特德和其 助手沃克斯的规划构思后来被美国园林界归纳总结为“奥姆斯特德原 则”:
1.保护自然景观,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形式;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 4.选用当地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的边缘和稠密的栽植地带;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
二、园路的设计
4.园路布局形式 园路系统设计,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区的活动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
需要,确定园路的路线、分类分级和园桥、铺装场地的位置和特色要 求。要求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地形密切结合。 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山绕水,但不应与水平行。 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 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在12%以下,弯曲度大,可形成环路,以免游人走回 头路。 大山园路可与等高线斜交,蜿蜒起伏,小山园路可上下回环起伏。
一、地形规划 (一)地形处理考虑的因素 1.与城市的关系 2.地形现状 3.功能活动的要求 4.景观的要求 5.工程技术的要求 6.植物种植的要求
(二)几种常见地形处理 1.平地
1)平地与其它地形类型的联系 2)考虑地面排水,一定的坡度处理 3)利用平地灵活实用的特点 4)注意对裸露地面的覆盖
2.山地 1)特征与用途 2)类型 3)设计要求
三、公园功能区划分
1.文化娱乐区(Culture Entertainment Area)
2.体育活动区(Sports Area) 3.儿童活动区(Children Active Area) 4.安静休息区(Queit-rest Area) 5.水上活动区(Aquatic Sports Area) 6.园务管理区(Garden Management Area)
三、公园中广场的布局
集散广场: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 筑前、主干道交口处。
休息广场:以供游人休息为主,多布局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道 路结合,方便到达。常与地形和休息设施结合造景,以利游 人坐憩赏景。
安静休憩场地:应利用地形或植物与喧闹区隔离。演出场地应有 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
解放后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成许多综合性的公园,如上海的长风公 园、广州的越秀公园等。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五个阶段 1949-1952 解放初期 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5 大跃进 1966-1976 十年动乱 1977-1984 文革之后 1985以后 改革开放后
5.弯道的处理 6.园路交叉口处理 主干道相交时,应为正交方式,交叉口做扩大处理,形成小广场,方便行车 和人游通行。 小路应斜交,相交角度不宜大小。交叉口不宜大多、太近,要主次分明。
。 “丁”字形交叉口是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
7.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 前设集散广场。
和修养。其一是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每年夏季在露天音乐台每天 排满国内外艺术团体的演出。其二是“边游边聊”,这是一种内
容丰富、随意、小型、自由的游园方式,由导游员带领,边游边 谈公园历史、保护、观察昆虫、鸟类、认树、赏花、摄影、讲安
徒生童话故事等。其三是学手艺,这是富于民间风俗、趣味性很
强的劳作,如教做植物标本、风筝、书签等。
5.我国(13类):市、区级综合形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 林,儿童公园,体育公园,专类花园,寺观园林,小游园,园林路,风景游览区, 游乐公园
五、城市公园的面积与位置
(一)面积 (二)位置选择 1.交通条件 2.卫生条件 3.与复杂地形的结合 4.与城市水系的结合 5.充分利用原有大树或古树名木 6.利用原有园林地 7.公园用地一定的弹性
可 给人以美感,这样的观赏点即为景点。 通过景点的景观特色和空间环境的意向对其命名,即为“景
名”,要求结合一些文化艺术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 华和所表达的境界,使游人能产生更深的感受。(直白:万树山、 万竹园、白鹭洲;含蓄:杏帘在望、涵虚亭、拥翠亭)
2.前苏联(8类):全市和区域性文化休息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城市花园, 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郊区公园
3.日本(11类):儿童公园,近郊公园,地区公园,综合公园,运动公园,风致园, 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公园,广域公园,游憩都市
4.德国(6类):郊区森林公园,国民公园,运动场及游戏场,各种广场,分区园, 花园路
其它类型 ①盆景园(Penjng Garden) ②野餐区(Picnic Area) ③沼泽园(Bog Garden ) ④乡趣园与野趣园 (Rural Garden &Wild Garden ) ⑤岩石园(Rock Garden ) ⑥沉园(Sunken Garden )
第四节 公园地形、道路与广场规划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
公园发展主要表现: 1.公园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2.公园类型日趋多样化 3.公园规划布局上,普遍以植物造景为主 4.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三、城市公园的作用与任务
公园是指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 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