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c4377b31b765ce050814dd.png)
《语言的连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要求。
2.了解语言连贯题的命题形式。
3.掌握语言连贯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1.讲授法:简单讲解考纲的要求和命题形式。
2.问答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重难点问题。
3.讲练结合法: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考纲解读《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级,即表达运用。
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三、命题探究1、题型稳定:选择题2、主要题型:语序衔接语句复位四、方法指导(一)主语一致:陈述对象相同1. (97年高考) 在横线上填入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二)话题一致:话题集中2.(08湖南高考)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三)句式一致:结构一致,形式相似3. (0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
(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①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②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2b0c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5.png)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真题体验1.(2012年高考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
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
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 ③⑥④②⑤①B. ③⑥④⑤②①C. ①③⑥④⑤②D. ①③⑤⑥④②【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
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
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
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
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③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⑥④紧承③句分析,④⑤是教育弊端的两面,②①分别与④⑤相对应,①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
【答案】B2.(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6分)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______________,铸造铜器了。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__________。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714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4.png)
语言要连贯》教案写作目标:1.明确语言连贯的要求。
2.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连贯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教法:1.讲练结合法:老师讲授知识与学生练相结合。
2.讨论点拨法:在分析要领、修改典型作的时候,分组或全班讨论,老师相机点拨,得出共识。
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修改,深入探究,从而明确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
2.品味、交换、练:展现杰出片断,交换阅读和写作心得。
课时放置:1课时讲授过程: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
文从字顺,表意连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能力。
“连接”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天然顺畅。
我们在作文时,只有做到语言的通畅连接,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心中的情绪。
别人也才能经由过程文章更好地相识我们。
今天,我们就来练如何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愈加连接,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板书:语言要连接)二、写作形成阶段。
一)技法指引1.什么是作文语言的连接?1)语言的连贯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语言连贯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同桌讨论,举手回答,教师归纳: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
即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语序合理,呼应自然,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2)病例展示。
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合理的顺序。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有“大海”有“月亮”,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来描写,可以按照从天上的“月亮”到地上的“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
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⑤④①③②。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7793ef111f18583d05aa2.p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简明一.“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方法技巧】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
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①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②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③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
其中重点是第二条。
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
(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cd62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7.png)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鲜腴.(yú)濒.临(bīn)倔.强(jué)B.游逛.(guàng)残垣.(yuán)臼.齿(jiù)C.婆娑.(suō)蹒.跚(pán)虬.枝(qiú)D.邪祟.(suì)际.遇(jī)秀颀.(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狼籍琐屑局促井然有致B.辟邪倦怠松懈不折不挠C.遏制交卸捶炼触目伤怀D.疾驰黝黑星辰坦荡如底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跑”“千米”“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中的“是”是此句的谓语。
4.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语言连贯》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语言连贯》](https://img.taocdn.com/s3/m/2e2735e3844769eae109ede6.png)
语言连贯之语句排序题教学设计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汪帅语句排序题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
判断顺序的标准:(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2)时间先后顺序、(3)事物发展前后顺序、(4)人们认识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5)主次轻重顺序、(6)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顺序。
题型二——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方法:一、把握六大原则:话题一致、事理相承、前后照应、意境协调、句式一致、音节和谐原则。
二、抓住四大要点:(一)、抓语境:联系上下文语境,注意语句的照应和暗示。
(二)、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往往用一个关键句表达,常常放在句首或句尾。
(三)、抓思路:1、记叙文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2、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3、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
(四)、抓标志1、关联词语的呼应。
即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关联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下句。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1)“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紧跟在和它意思相近的句子之后。
(2)“与此同时”,表示相承关系:紧跟在和它意思相近的句子之后。
(3)“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
(4)、“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5)、“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
(6)、“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放在语段的最后。
(7)、“诸如此类”,表示综合。
(8)、“所谓”表示有所解释。
(9)、“例如”表示举例。
3、关键词语、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3099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8.png)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连贯性连接词,如“而且”、“但是”、“”等。
2. 学生能够在句子和段落中正确使用连贯性连接词,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3. 学生能够通过连贯性连接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贯性连接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常用的连贯性连接词及其用法。
3. 如何在句子和段落中使用连贯性连接词,使语言表达更加连贯。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连贯性连接词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连贯性连接词的定义和作用,举例说明常用的连贯性连接词及其用法。
3. 练习:学生进行句子和段落的练习,运用连贯性连接词,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 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练习,运用连贯性连接词,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连贯性连接词,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或写作中,运用连贯性连接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进行评价,给出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连贯性连接词的定义和用法。
2. 练习题或写作材料,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的表格或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应用。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语段,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连贯性连接词,并理解其作用。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使用连贯性连接词的场景,增强对连贯性连接词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竞赛:设立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正确使用连贯性连接词完成句子或段落的构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连贯性连接词的用法。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语言连贯(教案)
![语言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b57cd9c1c708a1284a44e4.png)
语言连贯(教案)罗田县育英高级中学何姚【高考目标】语言表达连贯——语句衔接。
【考点阐释】《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旬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试题类型包括排列句序、复位填充、给语境补文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要点精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题型看,有选择题;文字表述题。
从命题形式看,“连贯”的考查2011年前单独命题,且形式多变:2012年与病句的考查结合进行,且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本考点“连贯”的考查为重点,今后考查可能会将扩展语句、修改病句、语言仿用、语言连贯同时进行,或选其中两至三项同时进行。
【教学方法】讨论、讲析、训练【教学课时】讲析一课时,训练一课时一、考题热身——精做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1、(2013·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答案 C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⑤是说摄影的地点和内容,应连在一起。
语言的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a8b4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b.png)
语言的连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认识到语言连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连贯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的定义和意义。
2. 连贯语言的基本要求。
3. 连贯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4. 连贯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要求。
3. 示范:给出一些连贯语言的例子,分析其技巧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连贯语言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连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学生对连贯语言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或实例用于引入。
2. 连贯语言的例子和分析。
3. 练习材料和反馈表。
4. PPT或黑板用于讲解和展示。
5.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体会和经验。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场景,运用连贯语言进行沟通。
3. 演讲比赛:组织一场演讲比赛,要求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文章或演讲,让学生了解连贯语言的表达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语言表达方式。
八、教学延伸:1. 让学生收集一些连贯语言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欣赏。
2.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3.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比赛或辩论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2.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语言连贯复习教案
![语言连贯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58fed4240c844769eaee40.png)
语言连贯复习课一、导入二、分析考察形式(1)排列句序此种考察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作答排列句序这样的试题,考生必须做到准确把握句与句在意义上的联系,根据这一联系来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找到句子组合的“序”,然后才能确定它们在语段中各自的位置。
(2)语句复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高考试题常采用的题型。
句子复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
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连贯条件连贯,就是连接贯通。
这是从组合语段乃至成篇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要做到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围绕中心2.角度一致3.结构协调典型题分析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是1997年的高考试题。
解答本题关键在对叙述角度的认定。
综观所给材料和文句,显然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写的,所以顺着上文最好就是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这样的描述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
再从下文看,它把对联的内容说了出来,那它前面最好紧接着的就是“对联一副”。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013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b.png)
语言要连贯教案教案主题:提高学生语言连贯性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语言更加连贯。
2. 提高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3. 培养学生注意语言连贯性的意识,并应用于实际语言运用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不同类型过渡词和短语的教材,如:首先、其次、然后、此外、另外、相反、例如、因此等。
2. 学生写作或口语表达的例句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向学生解释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如:当我们交流时,如果句子和段落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听众或读者就会难以理解,也会影响整个表达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使语言更加连贯。
Step 2: 介绍过渡词和短语1. 教师向学生介绍过渡词和短语的作用,即连接句子和段落的关键词或短语。
2. 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和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过渡词和短语的用法,如:提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然后、最后)、添加相关信息的过渡短语(此外、另外)、点明因果关系的过渡词(因此、所以)等。
Step 3: 练习语言连贯性的写作和口语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写作或口语练习。
每组从教材的例句中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周末活动”或“我喜欢的电影”。
2. 学生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语言更加连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词,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
3.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或口语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注意他人的语言连贯性,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Step 4: 分享和评价1.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改善语言连贯性的经验和技巧,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缺乏过渡词和短语的使用、重复使用相同的连接词等。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继续注意和改善语言连贯性。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要点,确保学生对语言连贯性的概念和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高三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dd93c0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4.png)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高三《语言表达连贯那些事儿》嗨,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想跟你们聊聊语言表达连贯这个超级有趣的话题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呀?听一个人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就像一团乱麻,完全不知道他在说啥。
就好比你去走迷宫,结果这个迷宫没有一条路是通的,到处都是死胡同,你是不是会很抓狂呢?这就和语言不连贯是一个道理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做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报告。
小明先开始讲,他一上来就说“我家的小狗很可爱,它的毛是白色的,昨天我吃了个冰淇淋。
”哎呀,这可把我们都搞懵了。
小狗和冰淇淋有啥关系呀?这就像你在拼拼图,本来是拼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结果你突然把一块轮船的拼图碎片给塞进去了,整个画面就变得很奇怪啦。
这时候,小红就赶紧说:“小明,你怎么说到冰淇淋去了呀,咱们在说小狗呢。
小狗不仅毛是白色的,它的眼睛还特别黑,就像两颗黑宝石一样,每次我去看它,它就摇着尾巴跑过来,可热情了。
”小红这样一说,就顺多了,我们就好像沿着一条清晰的小路在走,能一直跟着她的话,看到那只可爱的小狗的样子。
那怎么才能让语言表达连贯呢?这就像盖房子一样,得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地砌。
首先,我们得有个顺序。
比如说按时间顺序,就像讲一天的事情。
早上起来,我先伸了个懒腰,然后穿上衣服,接着去吃早餐。
要是我先说吃早餐,再说伸懒腰,那就乱套了。
这就好比你先把屋顶盖好了,再去打地基,房子肯定是建不起来的。
再就是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
比如我要说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那我可以说“春天呀,天气变得暖和了,花儿都开了,小草也从地里冒出来了。
”你看,这几句话都是围绕春天的特点来说的,就像珠子用线串起来一样。
要是我说“春天呀,我可以吃冰淇淋,夏天的树很绿。
”这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多像把不同颜色的颜料乱混在一起,最后出来的是个黑乎乎的一团,根本不是一幅漂亮的画。
我们在写作文或者说话的时候,还得考虑听众或者读者的感受呢。
你要是跟一个从来没见过雪的人讲冬天,你得描述得特别详细。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cc519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d.png)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连贯性概念,能够识别并纠正语言表达中的不连贯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注重语言的美感和修辞,使他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加得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连贯性概念的讲解,连贯语言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连贯语言进行准确、流畅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并掌握连贯性概念。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连贯语言的表达。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运用连贯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连贯性概念。
2. 准备不同情境的素材,用于学生练习连贯语言的表达。
3. 准备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连贯性问题。
2. 讲解:讲解连贯性概念,分析连贯语言的表达技巧。
3. 练习: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进行连贯语言的表达练习。
4. 讨论:提出讨论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5. 总结: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总结连贯语言的表达要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
2.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连贯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贡献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连贯语言的比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表达。
2. 邀请英语演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语言连贯性的专业知识。
3. 开展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练习并应用连贯语言。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4d69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b.png)
语言的连贯(D级)(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连贯性概念,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对连贯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的连贯性。
2. 难点:培养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对语言材料进行连贯性的调整和修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连贯性练习题、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连贯性例子,如讲述一个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语言的连贯性。
2. 讲解:教师讲解语言的连贯性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连贯性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4. 应用:教师给出一个文章或段落,要求学生找出不连贯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语言的连贯性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并找出不连贯的地方,进行修改。
2. 学生写一篇短文,要求语言连贯,表达清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是否能够正确找出和修改不连贯的地方。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专业作家或编辑来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如何注意语言的连贯性。
2. 组织学生参加一个语言表达比赛,如演讲或辩论比赛,鼓励他们在比赛中运用连贯性的技巧。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是否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进步情况如何。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96a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0.png)
语言要连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在口语和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
1.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
2.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3.口语和写作中的语言连贯实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
教师讲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连贯对于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口语和写作中如何实现语言连贯。
3. 介绍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师介绍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连接词、过渡词、代词等,以及在写作中使用段落和主题句等。
4. 口语和写作中的语言连贯实践(3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实践语言连贯的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口语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否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能否在口语和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口语和写作中进行了实践。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可能有些紧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连贯的技巧。
语言的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a17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5.png)
语言的连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认识到语言连贯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的定义与作用2. 语言连贯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3. 连贯表达的技巧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表达方法,提高文章质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连贯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表达中遇到的语言连贯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修改文章,提高语言连贯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发现语言连贯与否则会影响理解和沟通。
2. 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明白语言连贯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3. 分析语言连贯的常见问题,如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混乱、语序不当等,并讲解相应的修改方法。
4. 引导学生学习连贯表达的技巧,如使用过渡词语、保持话题一致等。
5. 布置练习:让学生修改一篇存在语言连贯问题的文章,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改进。
6.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改进之处,鼓励优秀表现。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语言连贯表达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模仿。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语言连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语言连贯表达的能力。
3. 通过对学生修改后的文章进行评价,观察其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语言连贯性的改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文章:选取一些存在语言连贯问题的文章作为教学案例。
2. 过渡词语列表:提供一份过渡词语的列表,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修改指南:提供一份修改语言连贯问题的指南,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f3ce8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png)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3. 训练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组织句子和段落,使表达更加流畅。
4. 指导学生掌握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和方法:避免冗余、使用简洁词汇、明确表达等。
2. 语言表达连贯的技巧:逻辑顺序、过渡词语、一致性等。
3. 语言表达得体的要点:语境适应、礼貌用语、避免歧义等。
4. 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和表达要求:叙述、议论、说明、描写等。
5. 语言表达的实践练习:修改病句、连贯句子、得体表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和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训练。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和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实例,引发学生对简明、连贯、得体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原则,举例说明。
3. 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句和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并辨别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训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所学的原则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其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倾听他人意见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设计一些语言表达的游戏和活动,如“简化句子比赛”、“连贯表达接力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https://img.taocdn.com/s3/m/c55512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2.png)
学案63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复习任务掌握语句补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22年全国甲、乙卷和新高考Ⅰ卷2021年全国甲、乙卷和新高考Ⅰ、Ⅱ卷2019—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字。
(6分)(1)语段:①内容:“社会生活”情境,以科普类为主。
②类型:a.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文学性。
b.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c.由4~5个句子组成。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三个句子;②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3)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
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
(4)趋势:高考命题综合化的要求,会把它与其他考点放在语段中一起考查,且语段由原先一个大语段增至由2~3段组成的更大语段。
知识图要活动一精读语段,把握意脉(补写第一步)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联系,抓暗示,推导出要补写句子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第三步是检查验证——代入检验,以求连贯。
其中第二步是最核心的工作。
第一步: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2022·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
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________。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语言表达连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连贯题的几种考察类型,掌握做连贯题的几种常见思路,培养书面表达中能够准确、熟练的组合和衔接句与句的能力2.总结归纳考察类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常见思路;练习题巩固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解答连贯题的几种常见思路2.难点:排序题的解答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了解概念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这类考题主要用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2. 了解考查形式1一段话空出几句,选出语句填在横线处,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句子衔接)2按顺序排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排列句序)3给出两段话,要求考生补写3句衔接的句子,使语言连贯。
(因境补文)(二)【真题热身】1. (2014年高职考)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舞台就做一个“好演员”,没有舞台就做一个“好观众”。
,;,。
同样,;。
这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而是积极的顺势而为。
①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演奏出精彩的人生乐章②当自己能够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一定要珍惜机会做“好演员”③当自己在出演主角时要尽心尽力,充分施展才能,做到人生无悔④懂得欣赏别人的表演,在反观自省中提升自我⑤当自己不能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也要沉下来做“好观众”⑥当自己在出演配角时也要尽职尽责,善于做好配合,做到无愧于A.③①⑥④②⑤B.②①⑤④③⑥C.⑤④②①⑥③D.⑥④③①⑤②2.(2015年高职考)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四个字,正确的一项是()“唐以前的诗是①出来的,唐诗是②出来的,宋诗是③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④出来的。
”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可谓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诗歌史。
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A.①长②嚷③仿④讲B.①讲②仿③嚷④长C.①嚷②讲③长④仿D.①长②嚷③讲④仿3.(2016年高职考)5.在下列语段的空缺处,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展厅里,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其开阔的画面及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魅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2017年高职考)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①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的生活走向。
③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④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三) 掌握连贯的基本要求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例:班长李军工作努力,团结同学,同学们一致评李军为校优秀学生干部。
2.句间关系清楚连贯,还要求句间关系清楚,不要混乱。
句子之间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时,关系要清楚、明确。
例:刘永刚学习刻苦认真,勤于思考,善于自学,所以在班上年年名列前茅。
3.保持事理的逻辑性,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例:“真可惜,”法官对站在被告席上的大学生说,“你法律学得太少,而学科知识懂得太多了。
”(四)语言连贯的基本题型1.填空式解题基本原则就是“瞻前顾后”,把握前后句子的句式、语意、语境等特点,从而确定选项。
2.排列组合式解题基本原则就是“排除法”,先浏览所有句子,看看各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然后根据选项特点,确定突破口进行排除。
(五)语言连贯“填空式”题型的解题方法1.话题要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主语一致)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
例1: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举世瞩日的风云人物。
当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统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总统模拟活动。
A、从小立大志,定能从此走向辉煌B、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实在重要。
C、要想把理想变为现实,就一定要经历生活的磨难。
D、多方面开展模仿活动,对人的成长不无裨益。
小结:(1)保持中心统一。
即所有的句子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
例2: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B、甲a乙aC、甲b乙aD、甲b乙b小结:(2)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所谓“陈述对象”就是指句子的主语,在一般情况下,前后的主语一致,会使一组句子显得更连贯试一试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__________。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3、填到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最佳的一项是()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了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此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5、填到横线上与上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绿肥,在当地随处可见,很不引人注意,小小的花,叶子匍匐在地面上。
_____________。
A、要插秧了,它就被翻到泥土下,化成了肥料,滋养着庄稼B、要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滋养着庄稼,化成了肥料。
C、插秧了,它就被泥土压在下面,滋养着庄稼,化成了肥料。
D、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化成了肥料,滋养着庄稼2.句式特点要一致句式的一致性包括:问与答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词语的照应。
例1: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D、现出青黄脸色试一试:1、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鲁大海进)。
他身体魁梧,____________,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这位老先生头发花白,衣着朴素,____________,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A、①粗黑的眉毛②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①眉毛粗而黑②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C、①粗黑的眉毛②谈吐风趣,学识渊博D、①眉毛粗而黑②谈吐风趣,学识渊博2、为划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一项是()赵院长总保持着学者的风度,(①,②),金丝眼镜后面一双含笑的眼睛,头发梳理得很整齐。
A.①脊背挺直,②面容和蔼B.①脊背挺直, ②和蔼的面容C.②挺直的脊背,②面容和蔼D.②挺直的脊背,②和蔼的面容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____________,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血盆大口张开化作城门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C.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秦代军队分为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
_______,或驻守京师,或戍守边关;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
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帅中央常备军B.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帅C.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皇帝直接的大将D.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帅中央常备军5、填入下面语段结尾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
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3、前后语意要照应(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要前后照应)例1: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例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