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项化
体育专项运动课程

体育专项运动课程
体育专项运动课程是针对特定体育项目的专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这类课程通常由专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执教,注重实践性和竞技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专项运动课程:
1、足球专项课程:足球专项课程主要教授足球的基本技能、战术和比赛策略等。
课程内容包括传球、射门、盘带、防守等技能训练,以及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和团队合作等。
2、篮球专项课程:篮球专项课程主要教授篮球的基本技能、战术和比赛策略等。
课程内容包括投篮、传球、运球、防守等技能训练,以及比赛中的战术配合和团队协防等。
3、田径专项课程:田径专项课程主要教授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比赛策略等。
课程内容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项目的技能训练和比赛策略等。
4、游泳专项课程:游泳专项课程主要教授游泳的基本技能和比赛策略等。
课程内容包括蛙泳、自由泳、仰泳等泳姿的技能训练和比赛策略等。
5、网球专项课程:网球专项课程主要教授网球的基本技能和比赛策略等。
课程内容包括发球、接发球、底线击球等技能训练和比赛策略等。
这些专项运动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律性和自信心等素质。
专项体能训练及其发展趋势和方向

51竞技与训练作者简介:谢梦甜,女,汉族,河南人,研究生,就职于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及其发展趋势和方向谢梦甜 西安体育学院专项体能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专项体能训练。
这些年尽管我国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乒乓球、跳水、体操等项目。
此外,在女子排球、网球上也稍有突破。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以前不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原因,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专项体能训练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在体能训练的观念和方法上。
所以,如何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并且能与专项紧密结合,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竞技体育体能发展现状竞技体育中体能的训练是各个项目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体能训练的不断影响,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已经运用到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当中。
经过对日常训练的观察发现,不够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进行不当的训练以及单纯地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已经满足不了竞技体育成绩增长。
在体能训练上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来指导,运动员就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从而导致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不能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在体能训练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知识的缺乏;(2)对体能训练中“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认识不够清晰安排不够妥当;(3)对专项体能的研究存在局限性;(4)体能训练缺乏专门的人才和实验室。
二、竞技体育体能训练落后的原因(一)以往体能训练经验对体能训练的影响实践表明,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日常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体能训练认为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高强的练习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有很大帮助,所以认为耐力就是跑得多,就安排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坚持一定速率的跑圈或公路跑,由此会导致我国长跑运动员在青少年时会取得优异成绩,成年后运动成绩不会继续提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少年时过度训练所致。
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的影响分析

192当代体育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的影响分析黄 恒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某校接受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的儿童6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正常儿童60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的生长情况以及视力发育情况。
结果:经过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后的少年儿童身体左右上臂放松围度、左右前臂围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儿童,同时实验组平均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少年儿童采取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四肢强度发育、改善视力预防近视,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乒乓球是我国广为流向的一种球类运动,当前该运动已经不仅仅限于运动竞技,更是被广泛应用到运动保健、促进身心健康的卫生事业当中,少年儿童属于特殊的群体,在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之一,骨骼及各项组织功能都处于快速成熟的阶段。
在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适当科学的运动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身心发育,而乒乓球专项运动就成为了培养运动人才、促进儿童群体健康发育的有效方式。
本文就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的影响效果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某校接受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的儿童60例作为实验组,男女比例39/21,年龄8-13岁,平均年龄(10.4±2.6)岁,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正常儿童60为对照组,男女比例38/22,年龄8-13岁,平均年龄(10.1±2.4)岁。
组件比较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儿童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本研究内所有接受乒乓球专项化训练的儿童训练年限平均时长为3-4年,相关指标收集方法采用特尔非法及视力检测表进行分析,其中生长发育情况中特尔斐法主要有身体形态指标,本文主要分析左右上臂放松围度、左右前臂围度,被测试者自然站立,上臂呈斜平举起,测试者利用软皮尺测量儿童上臂肱二头肌最粗的地方,做好详细记录。
对青少年运动训练中过早专项化概念的理解

对青少年运动训练中过早专项化概念的理解裘 鸿1 早期专项化训练阐述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从儿童少年开始,以某一项为目标而进行的早期训练。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专项化一词由苏联从事有关训练工作的专家率先提出,从苏联引入国内后,在我国竞技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争议。
从最初的基础理论认知到初步实践尝试直到如今,前辈们已经研究出了较多成果,形成了较多的思想内涵及具体方法。
众多应用成效中可以看出,早期专项化训练模式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技体育发展,获得了较好的实际训练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球竞技运动技术水平。
在早期专项化训练模式的良好运用下,在武术、跳水等体育项目中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提升,逐渐成为了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体育竞技项目,使我国较多体育项目进入到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体育竞技项目,虽然也应用了这一训练方式,不过却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过早专项化训练被一些教练员提及,认为早期的专项化应尽早地从事专项相关的单一化或职业化训练,早一步走入职业化道路,在训练手段上也趋向于成人化,大负荷、大力量等训练强度也随之增加。
笔者认为,这类“过早”专项化偏离了其实际本质,存在“过度”专项化的实质,可用“拔苗助长”可来形容之,出现青少年阶段成绩较好而到了成年阶段就止步于高水平运动员行列。
“过早专项化”应结合注重青少年生理机体的敏感期,对运动负荷的安排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真正的做到从青少年实际出发,为其后期运动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 过早专项化训练介入时间的探讨李野在《少儿滑雪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中表示,若想成为优秀的滑雪运动员,需要进行八年左右的系统训练,不过就实际情况而言,一些教练为更早的取得成绩、完成任务指标,往往会对少儿进行强度较高的成人化训练,这种情况下,虽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成绩提升效果,不过却对少儿未来能力提升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不利于其成年后的体育能力提升。
基于运动技术健身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研究论文

基于运动技术健身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研究摘要本文运用“运动技术健身论”提出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新思路。
对体育课专项化教学在实现学校体育功能等诸多方面优势进行了分析论证。
同时,对开展体育课专项化教学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技术健身体育课专项化教学1.前言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健康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
勿容置疑,体育课在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学习目标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课课时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体育课究竟应该以增强体能为主,还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曾经就这些问题都有过长时间的争论。
实际上,增强学生体能和学习运动技能是具有统一性的,学和练是对立的统一体,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不同,它是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动作技能的,而身体练习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体能的过程。
在练中学,在学中练,这是体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理由很简单,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复性。
没有足够的重复,动作技能难以掌握,人的体能也难以增强。
人体正是在大量的重复中,获得增强体能和掌握技能的双重效果。
历经近十年的课改洗礼,运动技能从重视到淡化再到关注,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
经过认真反思之后,运动技能教学仍然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的看法已基本达成共识。
如何开展运动技能教学,如何通过运动技能教学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探索。
在这一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2.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查阅、整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3.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概念及其优势体育课专项化教学就是指在较长时间(一个学期及以上)专门进行同一个运动项目技术的系统学习的教学形式。
其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练习方法等均具有浓厚的项目特点,针对性更强。
学校体育专项化课程实施方案-上海晋元高级中学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体育专项化”课程实施方案(修订稿)一、指导思想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及《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体育项目专项化运作的形式实现专业引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
二、目标任务1.创新学校“选择教育”实施方式。
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项化教学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有效增强学生体育课程的选择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2.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
我校“选择教育”的套餐课程与走班教学,是实现学校个别化教育和差异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将能在选择走班中,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为终身发展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构建体育专项化课程“套餐”是落实选择学习特征的重要方式。
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将有效促进校本化的走班教学与专项化体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4.通过三个学年的体育专项学习,明显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运动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5.充分发挥体育“立德树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在“专项化”体育学习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竞争与合作,学会拼搏与进取,充分发挥体育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及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以“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推动包括体育与健身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运动队、学校体育竞赛等在内的整个高中体育的深化改革,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
再议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

再议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作者:陈哲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05期目前,上海正在实施体育“三化”改革,即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
在初中体育多样化背景下,教学内容安排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与方法呈现的多样性也必将促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相应改变。
体育课是由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和学生练习等基本要素构成,而教师讲解与动作示范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密度与技能掌握程度。
笔者结合七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来重新审视讲解与示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一、讲解需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讲解法是语言法的一种,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它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讲明教材中某个动作作用、要领、结构并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一般强调要明确讲解的目的性、讲解内容准确性、讲解的时机与效果等。
除此之外,执教教师还应当适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启发式讲解。
针对初一学生好问好学、能独立思考等特点,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提问。
片段1:在课前,提问:“跨越式跳高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动作相像?如果前面有一障碍物,你将怎样过去?”学生回答:“绕过去、跳过去、跨过去等”。
看似普通的问题,却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了学生以往的动作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材的学练奠定了基础。
片段2:在学生进行自主跳跃能达到一定高度时,提问:“如何让自己跳得更高?”学生回答到:“腿要有力气、弹跳力好;蹬地有力、充分;腿积极上摆”等。
帮助学生们在练习时牢牢地记住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起跳腿有力、充分;摆动腿积极上摆,这比执教教师直接说出重难点的教学效果更好。
片段3:在“跳高达人“展示完后,提问:“你们知道跳高的世界纪录是多少?”虽然学生们都没有回答正确,但还是进行了尝试性的猜想。
在笔者公布答案时,学生们都惊叹不已。
高中体育专项化足球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DOI:10.16655/ki.2095-2813.2007-1579-2383高中体育专项化足球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研究①——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张庆忠(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 200124)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广校园足球活动,提高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体育专项化足球项目的开展效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高中足球学生运动技能考核标准。
该文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及实验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其中实验法从多部位颠球、折线运球、运球射门、折返跑及比赛能力5个方面进行考核,在每个考核项目后设置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并给予不同的权重比例。
为了更好地反映高中体育专项化足球专项班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水平,将高中体育专项化足球专项班的学生按运动技能考核指标分为3个层次,全面反映各个阶段学生的足球综合运动技能水平。
关键词:足球 高中体育专项化 运动技能 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4(a)-0198-03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Football Skills in Senior High School——Take the Second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ZHANG Qingzhong(Second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4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high school sports specialized football project in Second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standard of high school football students' sports skills is formulated. Therefore, the literature method,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are adopte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exploration.The experimental method is evaluated from five aspects, namely, the multi position ball, the broken line dribble, the dribble shot, the turn back run and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ary index is set after each assessment item, and different weight proportion is given. In order to better ref lect the football skill level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one, senior two and senior three in senior high school sports specialized football class, the students in the special football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ar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sports skills,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 lects the comprehensive sports skill level of students in each stage.Key Words: Football; High school sports specialization; Sports skill; Evaluation standard1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项目作为高中球类运动中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较好地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沪教委体[2015]57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5.10.18【实施日期】2015.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体〔2015〕57号)各区县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15号)有关要求,2012年,本市率先启动了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在总结各试点学校实践经验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委制订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见附件),供各区县教育局和试点学校参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5年10月18日附件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及《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15号)精神,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新体系,结合本市深化二期课改的实践,市教委于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全市17所高中开展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试点。
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本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特制订《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供各区县教育局和试点学校参照执行。
一、“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一)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本市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建了以“三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平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普遍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课余训练体系逐步完善。
体育专项化课程实施小结-北虹高级中学

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体育专项化课程实施情况小结一、学校概况1、基本情况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40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曾被评为“上海市虹口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我们体育组老师们所带领的运动队也曾多次在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为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行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借着这股东风,我校于本学期开展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运行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小组,从财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持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运行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学校体育现状目前,我校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
近三年来,学生体质测量数据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与理想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而在运动技能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真正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女生。
这些现象会使他们成为未来的家长后,也同样会对他们孩子的体育不够重视,如此循环,才使得现今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平均值。
二、实施情况介绍(一)实施目标本次专项化改革在原有常规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打破常规课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选专项,男女合班进行教学,针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专项运动知识得到明显提升,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希望通过本次体育专项化课程的实施,达到以下4个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能熟练运用1~2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技能和规则,且能够自觉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课堂和课外体育锻炼,并对该项目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身体发展:通过专项身体素质学练,能够学会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发展专项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体育教育专业选专项

体育教育专业选专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子的关注。
对于那些热衷于运动和教育的人来说,选择体育教育专业能够帮助他们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教育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有许多不同的专项方向供学生选择,这些专项方向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学生群体。
在选择专项方向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规划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体育教育专业的第一个专项方向:运动训练专项。
这个专项主要针对那些对运动训练和运动技术掌握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通过学习这个专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运动训练和指导,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其次,我们介绍体育教育专业的第二个专项方向:体育教学专项。
这个专项主要面向对于体育教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通过学习这个专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体育教育专业的第三个专项方向:体育管理专项。
这个专项主要适合那些对体育管理和组织领导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通过学习这个专项,学生可以学习组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管理技巧和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项方向各具特色,适合不同的学生群体。
在选择专项方向时,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进行选择,从而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和教育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项方向,将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发展前景的专业领域。
无论选择哪个专项方向,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所有选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抓住机遇,勇往直前,成为未来体育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2020年16期┆125研究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刘新平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要求学校在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学生的各项发展。
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校不管在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高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课程就是体育,并且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本针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当前,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改革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针对高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逐渐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引起了重视[1]。
近年来,高中体育教学专项化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展开,其指导思想为健康第一,并且体现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因此,为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必须做好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其综合发展需求。
一、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认识不到位在改革过程中,有些学校不能正确的认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期间,不能准确掌握改革重心,对学生专项技能培养及专项化体育教学过度重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学生体育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在很多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同时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教育理论素养的培养,还应掌握必要的运动专项技能及教学能力。
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这一内容,没有了解教体育教师各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依然通过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而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融合,加大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的难度,最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造成不利影响[2]。
(三)教学考评体系不完善高中体育教学考评体系也应该随着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改革而加以完善,但是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单一化的考评体系,与体育专项化教学客观要求不符合,不能对班级每位同学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课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最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造成影响。
体育与健康《武术专项化教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课教学设计壱、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武术进课堂”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武术也是我们高中阶段的必选内容之一。
目前有着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并没有深植于大众群体,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的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中国段位制长拳的实施,从高角度、高视野的方位,重新审视了武术教学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一改以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的模式。
内容新颖,教学评价合理,学生易学易练易提高,对今后中国武术的普及推广必将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我校的体育教学从2015 年起,进行选项教学,因为师资等情况,本级部还没有开始武术选项教学,学生武术素养相对来说较弱,这也给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的设计时候尽可能的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内容。
从易到难,逐渐深入。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重点任务是武术的攻防演练。
四、教学内容: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一段动作及攻防练习五、教学目标:根据高二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一段动作及攻防练习(2)体能目标: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武德教育,以此培养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教法与学法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的设置体育骨干,重点强调小组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解示范法、挂图展示、分组学练等方法。
2024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2024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2024年体育专项考试的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如下:
1.考试方法:体育专项考试分为定量项目和定性项目。
定量项目采用电子设备计量,
需要1名考评员辅助计量;定性项目采用10分制打分,由不少于4名考评员独立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
2.评分标准:
•定量项目:依据项目评分表采用就低的原则折算分数,即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则按下一档的评分标准折算分数。
有效成绩低于项目评分表的最低值,则计0分。
•定性项目: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剩余分数的平均分(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后,按照项目权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该定性指标的最后分数。
3.复试要求:凡是专项考试成绩达到34分以上(包含34分)的考生均须参加由考点
组织的复试(田径、游泳不用复试),其成绩以复试为准,未参加复试的考生,专项技术成绩无效。
体育类专业统考各科成绩及专业总分均保留2位小数。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应以官方发布的公告为准。
考生在备考时应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要求,以确保顺利完成考试。
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作者:李萌頔闫献征韩金明潘建芬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05期籃球模块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选学模块,是便于学校开展的项目,也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选择教与学的内容,有的高中生连续3年都选择学习篮球。
在篮球学练中,体能可促进篮球专项技能的学习,同时,体能也是确保学生能够打比赛的基础。
那么,如何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篮球技能呢?本文以篮球专项体能为核心,呈现高一男生篮球模块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专项体能是连接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纽带专项体能,也就是与运动项目有关的专项技术体能,它不同于身体素质,也不等同于运动技能,而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发展之上的。
它是专项技能的基础,也是连接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纽带(图1)。
在球类教学“学、练、赛”一体化的理念下,体能与技能均存在于篮球专项教学的过程中,且专项体能呈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1]。
高中篮球的模块教学,可以说是高中生的篮球专项化学习。
即使在专项化训练阶段,用于专项练习的时间也只能占到全部时间的60%~80%,需要平衡用于全方面发展和专项能力提升的时间[2],这个专项能力就包括发展学生专项体能的练习。
王卫星对体能与技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战术是手段”的观点,特别是基于训练和比赛的视角,提出“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的观点[3]。
竞技运动的训练理念,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篮球模块教学,因为篮球运动需要学生大量的跑动和发力,学生在篮球场上基本处于不停地移动和做短距离的冲刺状态。
如果学生没有体能,就难以与同伴或队友配合,即使能完成,也可能会因过度消耗体力而使身体不适,同时存在潜在的受伤风险。
因此,要让高中生享受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发展专项体能是关键。
强化篮球专项体能,可为强化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供保障,参与比赛、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基础。
二、以篮球项目体能结构为主题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不同项目基于项目特征与专项动作模式,有着各自的运动素质能力构成。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

( 一 ) 充 分 把 握 教 学 核 心 首先 ,学校和教师要充 分认识 到 .专项 化教 学并不 是 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 才 的手 段 .而是一种 科学 的教学 活
、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动。其次 ,教师要 在教学 中充分体 现体 育教学 的作 用 ,全 面提高学生 的综合 素质 ,并 不是 为 了挖 掘体 育专 项 人才 。 最后 ,教师要 把握教学核 心 ,专项化 教学 只是体 育教学 的 项 重要 措施 ,通过教学 可以实现 体育 教学 的 目标 ,激 发
一
( 一 )充分贯彻健康第一 的教育思想 随着 我 国 教 育 改 革 的 持 续 深 入 .高 中 学 校 要 建 立 以及 完善健康 第一的教育思 想 ,并且 帮助学 生掌握 相关 体育技 能 ,进而 养成 终身体育 的 良好 习惯 。健 康第一 的教 育思想 是高 中学 校开展体育教 学 的重 要任 务 ,对提高 学生 身体综 合素质 ,推动素质教育的实行具有积极意义 。 ( 二 )适应体育三位一体的教学要求 我 国教育部提出 ,专体育 项化 教学是 突破 学校体 育教 育 困境 的重要 途径 .可以促进 实现体育 “ 三位一 体” 的教 学 目标 。 “ 三 位 一 体 ” 教 学 目标 总 体 而 言 就 是 :第 一 , 以 增强学生体 质为体育教 学根本 目标 ;第 二 ,帮 助学 生掌握 1 到2 项 体育 技能 ,进而 让学 生终 生受 益 ;第 j ,通 过体 育 教 学 培 养 学 生健 康 的 心 理 和 高 尚 的人 格 。 ( 三 ) 符 合 高 中 生 身 心 发 展 的需 求 在 高 中 阶段 .学 生 的 思 维 意 识 逐 渐 成 熟 .对 体 育 的 意 义具备一定 的理解 ,为 了 自身健康 与发 展 ,学 生要积 极参 与到体育教学 中。但 是 当前 ,很多学 生对 体育 教学缺 乏兴 趣 ,爱体育 、却不爱体育 教学 。同 时 .高 中生受 到 网络游 戏 以及升学压力 的影响 ,对体 育教 学也产 生一定 的抵 触心 理 。因此 ,开展体育教 学专项 化符合 高 中生身心 发展 的需 求。
专项体育课程设计

专项体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专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与课本中所学运动技术相符合。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专项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体育知识,如运动损伤预防、比赛策略等。
3. 学生能认识并解释专项体育训练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专项训练,提升运动技能,如投篮、传球、控球等,达到年级对应的技能标准。
2. 学生能在团队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战术配合和个人技术,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决策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并实施简单的专项训练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专项体育课程,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锻炼的生活习惯。
2. 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尊重,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竞技精神。
3. 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挫折,增强自信心和耐挫能力,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专项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运动兴趣。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体力充沛,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引导规范动作,注重培养正确的运动习惯。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体育活动,达成既定目标。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清晰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技术教学:- 基本技术:依据课本内容,选取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专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进行教学,如投篮、带球、传球、接球、发球等。
- 技术训练:通过分解动作、示范、练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度和运用能力。
2. 理论知识:- 比赛规则:讲解专项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使学生了解并遵守比赛规程。
- 体育知识:介绍运动损伤预防、热身与拉伸、运动营养、比赛策略等,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专项化工作计划

体育专项化工作计划体育专项化工作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专项化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下面是一个体育专项化工作计划的示例:一、工作目标:1. 提高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通过专项化的训练和管理,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
2. 提高体育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专业的运动队伍、培养专业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提高体育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水平。
3. 推广和普及体育项目:通过举办比赛、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参与体育项目的意识和兴趣。
二、具体工作内容:1. 建立专业的运动队伍:组建专业化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队伍,提高训练和比赛的专业水平。
2.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比赛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3. 加强教练员培训:组织教练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4. 加强比赛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比赛制度和规章,加强对比赛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比赛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5. 加强设备和场地建设:改善训练和比赛的设施条件,提高训练和比赛的质量。
6.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举办比赛、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和兴趣。
7. 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与学校、体育协会和社区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体育项目的发展。
三、工作步骤:1. 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根据具体目标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2. 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教练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优化训练和比赛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优化训练和比赛制度,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4. 完善设施和设备:加强对训练和比赛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和良好运行。
5. 开展比赛和推广活动:组织比赛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和参与度。
6. 定期评估和总结工作: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双新”背景下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在啦啦操专项化教学中的德育体验

“双新”背景下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在啦啦操专项化教学中的德育体验摘要: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强大需要推动其变化的人,而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紧跟时代的步伐,体育学科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文以啦啦操专项化教学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课程育人,思索每个教学环节德育实施情况,开拓思路,提升教师体育德育教学意识以及理论研究,促进学校体育课程育人改革。
关键词:专项化教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德育一、新时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背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教育改革随之变化,学校教育的本质、目标、形式也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
2019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双新”),对高中阶段体育教育教学的推进方向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二、落实“双新”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
在“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核心思想的指引下,落实“双新”的创建,全面贯彻“为了学生的终身和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引导教师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找到学科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间的结合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不断成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
三、推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与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我校职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参与专项化体育教学的教师及学生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不断深刻反思。
我校每120-150学生设定6个专项化教学班,班级人数控制在20-25人,以本次所教啦啦操专项课三个班级为例,其中52%学生啦啦操是首选的专项课,76%是女生,12%学生是其他专项课内容更难以完成抱着要必选一项的态度,36%学生啦啦操是比较喜欢的但不喜欢上啦啦操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专项化为体育课注入新的内涵
“热身5分钟,锻炼半小时,活动5分钟”,这种体育教学的“老传统”“老套路”,正让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那么,体育课能否突破单纯只为“达标”应试的瓶颈,选择另一种上法呢?
体育包括“Exercise”和“Sport”两重内涵
在各区县学校积极探求体育特色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不理解为何以及如何将一般意义上的整体锻炼转化为一个个独立的体育项目。
对此长宁区体育局竞训科科长叶立生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体育”这个词语时太过狭隘,一直将“体育”等同于“体育锻炼”,也就是传统体育课上所进行的以达标或身体素质提升为目的的各类锻炼项目。
“但其实这个词语包含了两层不同的内涵,分别是…Exercise’和‘Sport’。
前者泛指体育锻炼,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Physical Educa-tion’;后者则指的是更为广泛的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
”
在叶立生看来,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还是以体育锻炼作为主要内容的,这导致了不少教师习惯性地从锻炼、健身的角度看待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成为课堂主线,达标测试成为教育目标。
“国外的体育课程则是从竞技运动的角度出发的,在课程中更善于打造多元化、系统性的运动项目,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每一个学段,学生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内的训练和课堂外的加练,与此同时,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还能从市场化的俱乐部模式中受益,通过经纪人、球探等的培养和挖掘,获得投资,以及更高一层专业训练和比赛的机会。
”
叶立生告诉记者,这样的体育专项化模式相比于国内的传统体育课程更强调竞技运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及学生之间潜能、兴趣的巨大差异。
“如果说国内的体育达标测试是在各个学段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划定一条共同的基准线;那么专项化的体育课程则是激发、引领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训练的体育项目,并通过从易到难的项目训练全过程,提升不同类别的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技能。
”在叶立生看来,学生从这种专项训练中,不仅能获得过硬的身体素质,更能激发持续性的情感和爱好,培养不同于他人的特长和能力。
补充师资需不断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和教师也发现了体育专项化所遭遇的各项“大挑战”,如场地萎缩、师资匮乏、课程安排时间、课程效果评估、家长积极性、安全问题等等。
叶立生尤为关注师资短缺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出自师范院校,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都学得不错,但具有专项能力发展前景的教师总量在全市也不会超过10%,作为体育教师中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在体育专项上的水平和经验尤其不足。
此外,教师与教练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并不太强,而从教学大环境来看,体育教师偶尔还会遭受学科歧视。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尝试着加强与市场的联系,从社会上引入成熟师资。
”叶立生表示,这一方面可以补强、补足体育专项化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渠道,由一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对外进行不断辐射,帮助同一项目的年轻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在加强与市场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静安区也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自身特色的路径,那就是“公开招标,社团参与”。
据范红梅介绍,为了保证体育专项课程的教学质量,静安区教育局与体育局近年来通过分散招标的形式来推进“专项课程进校园”。
“首先,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选择有资质及有教练资源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课程服务,来满足各中小学多样化的课程需求;其次,由区体教结合办公室与学校、社会组织签订送课程进校园三方协议,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责任、质量把控、课程保障及监督评价等进行明确,界定各方在课程进校园中的职责要求;最后,区体教结合办公室还会根据社会组织实际上课次数、课程计划实施情况等进行结果评价,并在学期结束后按照财务流程支付购买费
用。
”范红梅表示。
体育专项化的顺利开展需要顶层设计
课程时间安排,教学的进度、计划与效果也是体育专项化所遭遇的另一大挑战。
长宁区教育局体育干部黄世荣就坦言,这就要求上级主管部门首先做好规划与安排,以“小学体育运动兴趣化、初中体育运动多样化、高中体育运动专项化”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而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着重于专项化训练的课程,不仅要兼顾原先的教学大纲,更需要引入新的内容,这就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学习、引入、分化、固化”的“四段式”课程模式,并且对教师的教法、技能传授、课堂组织要求更高。
“所以不同的学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时间,有些纳入平时的体育课程,有些放在校本课程中,还有些与学校社团、寒暑假活动相结合。
”黄世荣说。
韩美群则认为,体育特色的推进和建设将与体育与健身课程有机结合,它有助于将各类单一的体锻内容系统性地整合起来,进而通过项目化的课堂教学、课余训练方式来达到全面体锻的目的。
在韩美群看来,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并且也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
韩美群说:“体育教师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各类体育项目其实是一个个载体,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育人,这不仅包括体育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及提升,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互动、合作、竞争等各方面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