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医用计算机基础

医用计算机基础
= ( 1010 0011)2 = ( 163 )10
= A ×161 + 3×160 =(163)10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达方式
(1) 数值的表达方式
1) 二进制数:(45)10 → (00101101)2
2) BCD码:(数字)
二、十进制交换码
BCD码 十进制
0000
医用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与内部信息表达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语言 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能做什么?
例如:打印文件 收发传真 企业管理 科学计算 听音乐 看VCD、DVD 看电视 玩游戏 上网- 看新闻,查资料,览信息,视频点播, 聊天,发Email,拨打免费国际长途电话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 计算机语言
1. 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指令集合及规则 计算机唯一可直接执行的语言
2. 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等符号指令编写代码 必须通过汇编翻译成机器语言
3. 高级语言:使用近似自然语言编写代码, 程序不依赖硬件 如:BASIC, Pascal, C, C++, JAVA 必须通过编译成机器语言或 由解释器解释执行
在于Word,Excel等文件中,在文件打开并执 行宏时控制计算机
邮件型:通过电子邮件的附件传播,当打开附件时控
制计算机
网页型:以JAVA、ActiveX源程序的形式写在网页上
当浏览网页、在浏览器中执行时控制计算机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UESTC--ASIC111
16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数据值的表示
数值数据的表示 数值数据有大小和正负之分,在计算机中常用二进制数 数值数据有大小和正负之分, 最前面的一位来表示符号位, 表示正数 表示正数, 最前面的一位来表示符号位,0表示正数,用1表示负 表示负 其余位用来表示数值大小。 数,其余位用来表示数值大小。 1)定点整数的表示 ) 小数点的位置在最低位数值的后面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制转换
2)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方法:除基取余倒序法(基2) 方法:除基取余倒序法( ) 将十进制数117转换为二进制数 例3 将十进制数 转换为二进制数
除以基数 117/2=58 UESTC--ASIC111
8
取余数 1 0 1 0 1 1 1
二进制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十六进 制 8 9 A B C D E F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进制转换
1)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 方法: 方法: 按权展开求多项式的和 举例: 举例: 求二进制数110.11对应的十进制数 例1 求二进制数 对应的十进制数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浮点数的表示 ) 浮点数的表示来源于数学公式下的指数表示形式: 浮点数的表示来源于数学公式下的指数表示形式: R:表示对应进制数的基数 : M:尾数。为小于 的小数 :尾数。为小于1的小数 C:阶码。指定浮点数的大小范围。 :阶码。指定浮点数的大小范围。
N = M ×R
c
UESTC--ASIC111
因此0.55D=0.1000110B(保留7位小数) (保留 位小数 位小数) 因此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关键信息项: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涵盖范围2、学习目标与要求3、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4、资料与资源的提供5、知识产权与保密条款6、协议的修订与更新机制11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涵盖范围本协议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字符编码等。

11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如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IP 地址等。

115 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

12 学习目标与要求121 学习者应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2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类型。

123 熟练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式,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制转换和数据编码操作。

124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具备初步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

125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能够使用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13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31 教学方法将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132 课堂讲授将由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框架。

133 实验操作将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4 案例分析将选取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5 小组讨论将组织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136 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137 平时成绩将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进行评定。

138 实验成绩将根据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定。

1《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计算机、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解决计算机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的工具,能够接收、储存、处理和输出数据。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是指控制和管理硬件运行的程序。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巴比伦人发明的著名的巴比伦数字系统。

然而,真正的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得到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它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计算机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

超级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可以处理大型和复杂的计算问题。

大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中,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业务逻辑。

小型计算机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性能相对较低。

微型计算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计算机,成为了大众普遍使用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输入和输出设备。

而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解释器和实用工具等,而应用软件是特定任务的程序,例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接着,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中央处理器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操作等。

处理结果将存储在内存中,以便后续使用。

最后,计算机通过输出设备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重要入门课程。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门课程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是首先要了解的。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按照性能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如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 盘等)。

软件系统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编码则用于表示字符、数字等信息,如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了解其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桌面的认识,包括桌面图标、任务栏等。

掌握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设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重点,要学会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还原等,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维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编码
字符的编号—ASCII 码 ASCII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码的编码规则为:
每个字符用7位二进制数(d6d5d4d3d2dld0)来 表示,7位二进制数共有128种状态(27=128), 可表示128个字符,7位编码的取值范围为 0000000~1111111,用1个字节存放。 控制字符:00000000—00011111 (000—031) 32个
1+1=10
1-1=0 1*1=1 1/1=1
参考教科书P10
进位计数制
地位计数法 N=km Rm +km-1 Rm-1+...+k1R1+ 0 +k R-1+k R-2+...+k R-p kR -2 -p
数符 位权
例: 9999.99=9*103+9*102+9*101+ 0+9*10-1+9*10-2 9*10 (101.1)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1. – 2.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
– 3. 实时控制
– 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多媒体技术、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医学应用
– 5. – 6. – 7.
计算机的特点


精度高
速度快

存储容量大
◆ 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力 ◆ ◆ 有自动控制能力 联网通讯
计算机的发展史
近代计算机阶段 时间:1822--1944 (历时约120年)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时间: 1946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内容
第二章Windows 2010操作系统
2.1操作系统概述
2.2 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Windows2010的发展;
2.掌握Windows2010的启动、退出、Windows的桌面、窗口的使用;
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作业
P172一. 1~30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略显多一些,时间较紧张;
实验2学时上机练习指法不够用,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由此介绍十进制到其它进制的转换;
其它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对于整数的情况、小数的情况、混合数据的情况的不同处理。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三讲、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2学时)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数据编码在计算机中的使用。特别是常用进制之间的转换。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中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三节
作业
P176 72~78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可以讲完,要求学生课下要复习,否则容易忘记,对于小数部分的转换要注意强调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独立声卡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5. 需考虑的硬件及相应的性能指标
(6)主板 位于主机箱内的一块大型多
层印刷电路板。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安装CPU、 内存条和各种功能卡的插槽;提供常用外 部设备的通用接口。 主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 的性能;同时,它与CPU 密切相关,选购 主板必须根据CPU类型来确定。主板一般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1. 准备工作 2.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3. 设置桌面常见的图标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1. 准备工作
(1)硬件配置要求 ①要求CPU主频1GHz及以上;②1GB以上的内存;③需要 支持DirectX 9 128M 及以上的显卡;④32位Windows 7要求16GB以上的可用硬 盘空间,64位Windows 7要求20GB以上。 (2)准备好Windows 7 专业版安装光盘 有光驱,也可从硬盘或者U盘安装。 (3)准备好Windows产品密匙 安装正版需要。 光驱启动安装Windows 7专业版,没
“下一步”继续。 (10)输入Windows 7产品密匙 输入产品密钥后,单击“下一步”。
设置密码和密码提示信息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11)选择第一项“使用推荐设置” 当出现“帮助您自动保护计算机以 及提高Windows 的性能”窗口时, 选择第一项“使用推荐设置”。 (12)查看时间和日期设置 当出 现“查看时间和日期设置”窗口时, 单击“下一步”继续。

第1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概述第1讲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概述(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及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起源;2、电子计算机的问世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4、现代计算机的分类;5、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展望6、计算机的特性与应用7、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8、计算机系统的组成9、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教学时间:1学时主要内容:1.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1.1 计算机的起源1.最早的计算工具:人的双手(图1-1所示)图1-1 人的双手2.劳动实践中发明的计算工具原始社会:结绳、垒石春秋战国:算筹唐代末:算盘(图1-2所示)图1-2 算盘3。

十七世纪以来出现的计算工具1622年英国数学家奥特瑞德:计算机尺1642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齿轮式加减法器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4.近代的计算机发展182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差分机1834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分析机1944年美国科学家霍德华·艾肯:提出用机电方法来实现巴贝奇分析机,制造出Mark I 计算机,已使计算机具有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及控制5个基本装置的构想,建构了今天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基本框架。

1.1.2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1.计算机发展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艾兰·图灵主要贡献:一是建立了图灵机(TM)的理论模型,对数字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可实现性和局限性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二是提出了定义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在纯粹数学、应用数学、量子物理学、逻辑学、气象学、军事学、计算机理论及应用、对策论和经济学诸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和贡献。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认识计算机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休闲,从日常交流到科学研究,计算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章,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神通广大的“伙伴”。

计算机,这个看似神秘复杂的设备,其实就像一个智能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神奇的功能和能力。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先来说说硬件。

硬件就像是计算机的身体,是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指令。

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内存则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则像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可以长期保存各种文件和资料。

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相关的任务,对于喜欢玩游戏或者从事图形设计工作的人来说,一块性能强劲的显卡至关重要。

显示器则是计算机的“脸面”,让我们能够看到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键盘和鼠标是我们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工具,就像我们的手和嘴一样。

还有主板,它将各个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软件则是计算机的“灵魂”。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比如我们熟悉的 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

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其他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各种特定需求而开发的,比如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视频播放软件(如腾讯视频)等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我们通过键盘或鼠标向计算机输入指令时,这些指令会被传送到 CPU 进行处理。

CPU 根据指令从内存或硬盘中读取相关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其他设备上。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充满创新和突破的历史。

从最初庞大笨重的巨型机,到后来逐渐小型化、普及化的个人电脑,再到如今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计算机的形态和性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进步。

作为医学计算机应用的开篇,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这个看似复杂的设备,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能够快速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智能机器”。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就像人的身体一样。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内存则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则像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库”,可以长期保存大量的文件和信息。

此外,还有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它们负责将外界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负责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我们。

软件则是计算机的“灵魂”,它指挥着硬件完成各种任务。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如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各种具体需求而开发的,比如在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病历管理软件、医疗数据分析软件等。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通过二进制来表示的。

为什么是二进制呢?这是因为计算机的电子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的状态——开和关,正好可以对应二进制的 0 和 1。

这种简单的表示方式使得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对于文本数据,计算机使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如 ASCII 码、Unicode 码等,将字符转换为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图像数据则可以通过像素的颜色和位置信息来表示,音频数据通过声音的频率和振幅等参数来表示,视频数据则是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和音频数据的组合。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即全新安装)。
全新安装Windows 7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5)选择系统安装分区
当出现选
择Windows安装何处时,一般安装
在C盘上,如果没显示C盘盘符或要
更改安装位置时,单击“驱动器选
择(高级)”选项,可以重新规划
盘等配件方面; ④升级方便;⑤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没电就不能工
作。
(2)笔记本电脑优点
①携带方便;②笔记本占地空间小,并配有电池,在没电
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③笔记本基本上不适合自己组装,一般需购买;
④笔记本需要薄、轻、小些,但散热会有问题,所以对元器件、对工艺要求很高,
这就带来很多技术难题,也就增加了成本;⑤硬件升级不方便。
或技嘉B250M-D3V等。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7. 当前计算机市场主流机型硬件配置
(5)硬盘
128GB固态硬盘,如需更大存储空间,可加一块机械硬盘组成双硬盘。
(6)电源 如果使用集成核心显卡HD630,电源300W;如果使用独立显卡,电
源400W。
(7)液晶显示器
①三星S24D360HL,23.6寸;②明基GW2760 27寸。
面 。然后出现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
名称窗口。
(8)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名称

据个人情况设置。设置好后,单击
“下一步”继续。
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名称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9)为账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和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诊断、治疗和监测 ,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电子病历
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和管理患者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 、诊断、治疗等,提高医疗信息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医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医学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医学数据库,存 储大量的医学数据和文献资料,为医 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处理
总结词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通 过数据整理、分类、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 值的信息。
详细描述
在医学领域,数据处理广泛应用于医疗记录 、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通过数 据处理,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的病 史和病情,从而制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辅助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04
CATALOGUE
医学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
医学影像处理与诊断
医学影像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如X光 、CT、MRI等,以提高影像质量,便于医生诊断。
自动诊断支持
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自 动分析和诊断,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
远程医疗与电子病历
远程医疗
数据挖掘与分析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医学数据进行挖掘 和分析,发现潜在的疾病规律、药物 疗效等,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
05
CATALOGUE
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
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复制自身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可导致数据损坏、系统崩溃等危害。
防范措施
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法律责任
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侵犯他人隐私需承担法律责 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 算机基础知识
课程主要知识点简介及教学流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第三章 中文WORD 案例导入
第五章 中文 EXCEL 案例导入
第七章 中文 Access
第四章 中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T 案例导入
第六章 互联网基础与应用
总复习
课堂教材:《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版 实习指导:《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
专用机 按规模分为:巨型机和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
信息的数字化
•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信息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
数据 :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达形式。
信息与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类加工、整理 和分析。
信息编码的基本概念
用约定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表示出复杂 多样的信息,从而建立起信息与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新型结构的计算机
汽车设计的革命—虚拟环境
未来计算机
盲用计算机
IBM这台计算机有 8192个中央处理器, 每秒运行次数达12.3 万亿次。
中国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计 算机——五万亿次超级计算 机,在国际前五百台最快计 算机中排名第十四位。
最薄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史
近代计算机阶段 时间:1822--1944 (历时约120年)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时间: 1946年---
差分机
晶体管电脑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发明的时间、地点、特点
时间: 1946年 地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点: 重130多吨,18800多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 占地170平方米、速度5000次/秒
由著名数学家冯.若依曼博士提 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计算机发展的分代史
计算机的分代通常以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作标准来划分的
羊毛键盘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美英科学家 发现一种粒子的量子信息 能够从一个原子远距离传 送到另一个原子。这一发 现可能导致最终研制出高 速度的量子计算机。
传统计算机遵循着众所周知的经 典物理规律,而量子计算机则是 遵循着独一无二的量子动力学规 律(特别是量子干涉)来实现一 种信息处理的新模式。 在量子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元 (叫做一个量子位或者qubit, 也叫做昆比特)不同于传统计算 机,并不是二进制位而是按照性 质四个一组组成的单元。qubit 具有这种性质的直接原因是因为 它遵循了量子动力学的规律,而 量子动力学从本质上说完全不同 于传统物理学。
毫微DNA计算机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 毫微型计算机,用来诊断 和治疗人体某些癌症,它 们可以被放入人体内部, 定点清除疾病。新的装置 不再使用硅芯片和电路板, 而是由DNA构成。它不再由 电信号控制,而是通过释 放生物分子来对周围环境 的改变做出反应。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通用机
电子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它不仅成为今天使用最现 代化的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支 柱。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流行“计算机文化”一 词,统常把传统文化称为“第一文化”,而把计算 机称为“第二文化”。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如今,已经 过去近60年了,在当今社会,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 机,其意义已不限于掌握“现代化工具”,而是学 习一种现代文化知识。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1. 科学计算
– 2. 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 – 3. 实时控制
– 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诊断
– 5. – 6. – 7.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多媒体技术、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医学应用
计算机的特点
◆ 精度高 ◆ 速度快 ◆ 存储容量大 ◆ 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力 ◆ 有自动控制能力 ◆ 联网通讯
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结构化模块化程 序设 计
• 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 ) 1970— 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微机出现 198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处理各种 信息(声音,文字,图像...) 多媒体出现。 1990— 网络(Net)和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 广泛应用,计算机与电话,传真,光纤 融合为一体,出现了信息高速公路。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信息与社会(计算机发展史、分类、特点及应用) 二、计算机内数的表示与编码(二进制、数的机内表示及编码) 三、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 四、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 五、计算机网络
六、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计算机文化
Computer culture
文字信息 ---- 声音信息 ----
编码
---- 文字信息 ---- 声音信息
图片信息 ---- 0 0 1 0 -1---1图片0信息1
计算机内数的表示与编码
计算机中是用电子元件来表示数的,而每一 种电子元件通常只有两种稳态,表示“0”或 “1”,因此计算机中只能采用二进制计数。 下面介绍二进制及与二进制有关的十进制八 进制,十六进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 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 ) 1946—1956 电子管,磁鼓,机器语言,数值计算
• 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 1957—1964 晶体管,磁芯,磁盘,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
系统,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 • 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 ) 1965—1970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处理信息的电
子设备.又称电脑.电子计算机能海量存 储信息并高速处理信息。因此,了解计 算机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 用技能,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 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其中包 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特点、 分类等知识点,学好本章,将为后续课 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