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 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一)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1到3天换一次水。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
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组长:苗江江组员:邢晓庆、陈真、宫晓静、刘学友、王亚楠、王飞鸿、郭雯雯、王鹏重力对根的影响的验证实验思考:尽管这项实验周期较长,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小组成员对此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的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平台。
通过高中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研究性实践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缺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学失灵的情况。
因此,探究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充分发挥高中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充分发挥高中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优势。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成效。
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分析法、教学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不同类型的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质量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归纳出一些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和实施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成效: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实验对照法,对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学习活动和成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出一些有关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结论,确定教学设计优化策略和实施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充分发挥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同时,还能了解不同的学习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高中生物教案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教案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一、研究背景: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通过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特性;2.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如营养摄取、代谢、运动等;3. 理解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4. 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 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1.3 细胞间的连接和通讯机制。
2. 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1 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合成、分解和储存;2.2 细胞的运动和运输,如运动泵、内质网等;2.3 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讨论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示细胞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测验、实验报告、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课题研究报告以“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为主题,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细胞的相关知识。
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生物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1. 引言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篇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以供同学们参考。
2. 课题介绍本次研究课题是关于人类血型遗传的探究。
血型是人类体内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遗传性标志物,由A、B、O和Rh等基因决定。
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不同血型之间的育种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3. 实验设计3.1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用于实验的实验鼠(A型血和B型血各50只)、实验鼠饲养箱、实验室试剂。
•实验方法:1.饲养实验鼠并记录其血型。
2.将A型血和B型血的实验鼠随机配对进行交配。
3.观察幼鼠的血型,并记录结果。
4.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2 预期结果我们预期实验结果会显示: - A型血鼠和B型血鼠交配后,幼鼠的血型将会呈现A、B和AB三种情况,不会出现O型血。
- A型血鼠和B型血鼠交配后,幼鼠血型的分布比例会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一致。
4.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在经过多次交配之后,我们观察到幼鼠的血型分布情况如下:A型血23只,B型血25只,AB型血2只,O型血0只。
这与我们的预期结果一致。
•通过与人类ABO血型分布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幼鼠血型分布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似,这表明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些结果说明了人类血型遗传的特点在实验鼠身上得到了验证。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说明实验设计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人类血型的遗传是由A、B、O和Rh等基因决定的。
2.通过A型血和B型血实验鼠的交配,我们得出了幼鼠血型分布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似的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人类血型遗传的特点。
6. 展望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可以增加实验样本量,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可以进一步探究Rh血型和其他相关血型遗传的规律。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我选择了“DNA与遗传”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个课题,学生可以了解DNA 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进而探究基因突变和遗传的相关问题。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科学研究、科学报告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DNA与遗传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尤其是实验操作环节,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我还设置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报告的环节,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用科学报告的形式呈现。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通过提问、讨论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实验操作中,我会亲自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和报告的过程中,我会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我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和反馈,对于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力。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合作完成科学研究和报告。
他们还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价值,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也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科学研究不够深入等。
这些问题是我下一步教学改进的重点。
本学期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通过这门课题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DNA与遗传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性学习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环境与光污染一、课题背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
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
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我市的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目的: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
收集资料。
肉松、香肠已经是每个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了,不过,也许“自然美”的理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吧,还是——鲜的好!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酸盐饼干是人们早餐和旅游的必备食品,没想到除了高热量,还有这么多隐患。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方便食品的危害,大家想必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在热闹的聚会上,有怎么少得了方便面和薯片呢!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如果不是图片的提示,你也许还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还吃过罐头食品,原来“它”就在“那里”。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第八垃圾:话梅蜜饯类食品吃! 真正的“糖衣炮弹”,甜在嘴里,伤在身,总之:少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酸盐“不就是胖点吗?有什么的啊!但是如果不能再吃冰淇淋的话,那我宁愿去死!”我想这就叫做致命的诱惑吧!冰淇淋,就是不能放弃!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第十垃圾:烧烤类食品当人们在享受美味的韩国烧烤、羊肉串、Bar-B-Q的时候,谁会想到这美味的背后隐藏着这么大的危机,真的好恐怖!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
2、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的度不断提高。
高中生物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旨在探究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性学习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进行探究。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等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以及遗传与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现象。
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性学习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步骤,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
同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三、实验设计与操作1、实验一: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乙醇、滤纸、定性滤纸、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菠菜叶洗净,去梗,称取5克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再加入3毫升乙醇,进行快速研磨,制成滤液。
(2)将滤液倒入过滤器中,用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纸剪成合适大小,分别用滤液浸润后晾干,制成色素提取液。
(4)将色素提取液涂抹在滤纸上,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记录数据。
(5)重复实验,改变色素提取液的浓度,记录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二: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酵母菌、锥形瓶、橡皮塞、注射器、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酵母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成酵母菌溶液。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高中生物课题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高中生物学的理解,并为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 文献综述:我们对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报告进行了综述,以了解当前关于高中生物课题的研究现状。
2. 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一定数量的高中生的意见和观点,以了解他们对生物课题的态度和需求。
3. 数据分析:我们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果:1. 生物课题的重要性:高中生物课题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科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不同学生对于生物课题的需求和兴趣存在差异,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确定适合的课题。
3. 实践性的重要性:生物课题应该注重实践性,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并获得实践经验。
4. 深入研究的机会:为了满足有志于深入研究生物学的学生,应该提供一定的研究机会和资源。
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多样化课题选择: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生物课题选择,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的课题。
2. 强调实践性教学:生物课题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并提高实践技能。
3. 提供研究机会: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生物学的学生,应该提供研究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在学科研究中有所发展。
4. 继续研究:本研究仅仅是对高中生物课题的初步探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希望本研究对于高中生物课题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帮助,并为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这个生物课题报告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提高,生物量增大。
本文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验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作物的产量及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便是个别实验数据。
注:实验中控制光照、温度及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增加大豆光合速率的。
以上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作物的光合速率。
因此在农业栽培上尽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一项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总结。
一、课题背景和目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背景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学缺乏兴趣,只注重死记硬背,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题内容和组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容是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研究。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和实践。
我们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结构入手,通过Punnet方格和基因转移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在传代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组织了一次变异实验。
学生们通过交叉杂交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变异的现象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变异是如何产生并在种群中传播的。
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们前往附近的农场,观察并记录不同农作物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效果和问题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和讨论的时间有限,难以涵盖遗传与变异的所有内容。
学生们对某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改进措施:1.精简内容: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精简为几个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
2.延伸学习:组织额外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报告(精选3篇)
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报告(精选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报告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篇一>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过程自我探究资料2011版本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修订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的一些主要描述。
本次教学建议,主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课程标准也给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方式:一个是用术语的方式,一个是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
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
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既要揭示其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课标给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这就是用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光合作用的概念内涵。
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刚才提到了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用概念内涵的方式来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中,涉及到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在探究光合作用产物中,涉及到的有机物是淀粉,在后续学习中,我们会对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学习,而有机物的内涵它包含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来建立有机物的概念,我想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和老师进行交流。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学科:生物学字数:____字一、引言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的学习模式,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中的经验和收获,分享我在项目中的思考和探索。
二、研究背景1. 学科知识:我选择了生物学作为研究科目,因为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一直都发自内心的好奇和热爱。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应用,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我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过程1. 项目选题:我的研究题目是“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课题不仅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涉及到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态学的知识。
2. 实验设计: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在设计实验时充分考虑了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设置。
我选择了适合我的实验方法,比如使用恒温箱控制温度、照度计控制光照强度等。
3.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并采取了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使用了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包括均值、标准差和t 检验等,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4.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讨论。
我们对实验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解释和探讨,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四、学习成果1. 学科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对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合理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在实验中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我学会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试图把它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改革相结合进行运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作为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项教学尝试.课程改革把现行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我们分别在这三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方式图解:基础型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拓展型课程教学研究型课程教学在不同课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适应学生群体有差异,在基础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适应的学生群体范围最大,在研究型课程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范围最小.不同模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也有差异,我们认为各种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和深度随着适应学生范围的缩小应是递进式的.1-1、可能性和必要性:基础型课程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而这些东西是很难由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的,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才能获得.在过去,有许多优秀教师利用基础课程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有效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地意识和能力,这些有过许多成功地例子.1-2、我们的实践: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发掘一些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研究学习的经历.如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中,教师把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分解成四个实验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设计实验,推演结果,最后得出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联系.第一步是“关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物质的产生部位的实验研究”,通过假设-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出“该物质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结论;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这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这些虽只是重复了科学家们已经做过的事情,但学生通过此过程中激发了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和分析结果的能力.培养了展开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在《植物矿质营养》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设计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一般科学实验研究中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观察及分析等几个关键环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研究性学习.在《动物激素调节》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法、文献检索法、网络检索法等多种方法对肾上腺素的作用、糖尿病、等专题进行课前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布置学生的汇报,让他们交流各自研究的过程、体会、结果,并相互作评价,丰富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的经验.1-3、总结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①.引导学生追循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发明的步伐,体验科学实验研究,了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②.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和课题,指导学生设计他们力所能及的科学试验,还可以布置他们课后进一步实施实验研究.③.发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热点,布置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1-4、教学效果分析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指导研究性学习过按:教师设疑、提示——学生解答、设计——学生交流、教师评价的递进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摆脱了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大部分学生能达到预计的效果.1-5、我们在进行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得到的体会:①.利用一期教改教材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是可行的.现在二期教改教材为研究性学习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②.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落实“双基”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是设计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绝对不能忽略对“双基”的重视.但是,利用适当的机会和方法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不会影响“双基”的落实,反过来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在课题上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媒体课件能使教师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大大拓展视野,增大探索研究的空间;多媒体还能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便捷,有利于思维,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2—1、《目标、要求和方法》举例:教学内容专题举例目标和要求方法和途径三、新陈代谢1)加酶洗衣粉是如何去污的?能说明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科学原理.观察,实验验证,文献和网络检索.2)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3)怎样种好家庭绿化?能知道1-2种常见绿化品种的栽培方法要点并科学依据.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活动.4)怎样延长蔬菜、水果、鲜花的保鲜期?能知道蔬菜、水果、鲜花保鲜的原理和方法.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5)什么是合理的营养?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活动.6)酒酿、腐乳是怎样做成的?做一份操作流程,同时进行实践,最后写出实验报告.采访、实践、文献检索.7)无土栽培花卉、蔬菜的方法.作关于无土栽培的原理、基本条件及其意义的研究报告.参观、采访、文献网络检索、实验.学期初我们向学生公布专题型研究学习的目标、要求、方法和途径,并作一定的指导,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安排时间,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2-2、教学的效果分析经过三学期的实践,我们收到了130多位学生提交的近140篇课题报告.这些学生撰写的课题报告从内容来看,可分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如《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研究,如《青少年的合理营养》,《校园噪声调查》等.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研究,如《从食草兽、食肉兽的特点看自然选择》等.关于环境保护的课题,如《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等.关于生命科学新技术方面,如《克隆技术的发展》等.其他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事物的研究,如《探索》等.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数量来看,我们实验的所有学生都完成了课题报告.这说明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我们制定的专题型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学生们涉及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既有我们推荐的课题,也有学生自己选择的课题,其中多数是具有热点性的事物,这说明学生有可能、也愿意对他们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的.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成果来看,虽说大部分是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其结果也无法超越科学家已取得的成果,有的甚至还很幼稚,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活动毕竟可以让他们体验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提高研究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的水平看,个体能力差异是很大的.有的学生课题报告很简单,内容也不充实,这里既有水平问题,也有态度问题.我们也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报告具有较高的水平.如一位学生作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专题研究,她提交的报告中,把生物适应环境的各种类型资料收集得相当齐全,并且分门别类加以注解,用图象或影像资料做成多媒体材料作充分说明,简直是一部生物适应环境的专题论述.虽说没有学术上新突破,但作为中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无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对知识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好处.3-1、我们开设了《生物与环境-学生自主实验》研究型课程,为课程设计了教学方案,方案包括:研究的主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意识、创新能力、设计和操作实验能力、合作精神.课程准备:实验室的开放,师生共同准备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课程教学过程:①教师概述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本方法——②学生考察环境——③学生讨论调查结果,选定研究课题——④各小组相互交流、评议修改研究课题——⑤各小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⑥师生共同作实验研究的准备——⑦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课题实验过程——⑧各小组交流课题研究结果,完善研究——⑨学生完成课题报告.3-2、在生物组与化学、地理学科共同合作开设的《环境.生活.科学》研究型课程中,我们也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活动途径,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3-3、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在设计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时,抓住生物科学知识与环境的紧密相关性的特点,提出“生物与环境”这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学习.参加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下,他们在交流中共同得到提高,他们不同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因此在综合性的“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学生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4-1、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有的学生看到秋天大量的落叶使环卫工人大伤脑筋,焚烧时又产生了环境污染,于是想到怎样使城市绿地产生的枯枝落叶无害利用.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用微生物处理枯枝落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科技论文《城市绿地枯枝落叶的处理和利用》.有的学生看到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会污染环境,就设计了一个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絮状体来吸附、分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4-2、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部分成果.《文庙地区噪声、绿化状况调查及治理》一文在区中学生科技论坛作为宣读交流作品.《敬业中学屋顶花园的调查》参加上海市生物与环境科技项目竞赛,获得优秀奖.《城市绿地枯枝落叶的处理和利用》参加上海市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如何用枯枝落叶培养食用菌》参加上海市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学生获奖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经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环境意识,丰富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这里学生们自己有不少体会.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看着缓缓飘落的树叶,我从没想过它会与食用菌扯上关系.自高一接触研究性学习课程起,一年多的研究不禁让我发现了生物的奇妙同时体验了自己探究问题的快乐.最初提出课题时认为研究过程肯定短暂又简单.但从材料收集起,我就逐渐发现其中的很多难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磨难”.我们因长出霉菌而伤心,又因长出一丝“希望之菌”而兴奋不已.这次实验的经历是我生命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一、引言高中生物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现状和需求,本次研究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一次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效果,并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背景本次研究选取了高中生物学科常见的课题“遗传与进化”作为研究对象。
这个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对生物学的一个窗口。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并提高他们对遗传与进化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三、研究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四、研究设计和实施本次研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与遗传与进化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的选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进化证据等。
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形成小组。
2. 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收集和实验设计。
3. 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知识讲解。
4.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 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解放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进行必要的教师指导和辅导。
在课堂上,我们加强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环节,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五、研究结果通过交流和展示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从其他小组的研究中学习和借鉴。
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高中生物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通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研究,丰富和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理论,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社会意义: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生物人才,为我国生物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研究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涵(1)分析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2)梳理高中生物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2. 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不足(2)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3)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3.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关注核心素养(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3)改革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2)总结案例中的教学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总结教学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体系。
2. 提高高中生物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
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1.校情、学情的分析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
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
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
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
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
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
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
高中学习性研究报告生物
高中学习性研究报告生物
研究目的:了解高中生物学习性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生物学习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
1. 高中生物学习性的特点:
a. 对于生物概念的掌握较为困难,容易混淆和记忆错乱。
b. 对于生物实验和观察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
c. 缺乏对生物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 高中生物学习性的问题:
a. 缺乏对生物概念的系统性理解和记忆技巧。
b. 对于生物实验和观察技巧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c. 缺乏对生物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3. 高中生物学习性的解决方法:
a. 建立起生物概念的系统性框架,加强对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b.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创设生物实验模型、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提高对实验和观察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c. 加强生物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训练,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研究结论:高中生物学习性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环境与光污染一、课题背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
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
在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我市的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目的: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
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1.光污染及其危害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
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
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
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
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这个生物课题报告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提高,生物量增大。
本文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验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作物的产量及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便是个别实验数据。
注:实验中控制光照、温度及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增加大豆光合速率的。
以上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作物的光合速率。
因此在农业栽培上尽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