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学案一

合集下载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琵琶行》的文学背景和主题思想。

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掌握《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琵琶行》中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琵琶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2.教学难点《琵琶行》中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背景介绍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生平事迹。

阐述《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音乐文化。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琵琶行》,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情感。

学生标注出生词、难句,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疑惑。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琵琶行》中的某一片段进行深入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包括诗歌形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5.诗歌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琵琶行》,分析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6.背诵与欣赏教师示范背诵《琵琶行》,指导学生掌握背诵技巧。

学生自主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7.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背诵《琵琶行》全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今后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甲在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时,提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认为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清脆悦耳。

琵琶行教案 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

琵琶行教案 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8篇优秀教案《琵琶行》,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1、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琵琶行》教案八篇

《琵琶行》教案八篇

《琵琶行》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和要求: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学生品味诗的艺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白居易简介(略);2: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过程中音乐旋律与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找出与小序内容对应的部分并朗读,教师做讲解。

4:找出琵琶女三次演奏的句子并朗读。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听到琴声(第一段);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第二段);第三次(明写):感言促弹(略写)(第五段)。

5:赏析第二段并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婉转流畅--沉咽凝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1)身世共鸣:琵琶女被无情的岁月抛弃而诗人被上层社会抛弃:(2)音乐共鸣:琵琶弹奏出神入化,听者如痴如醉;(3)文化共鸣:白居易将自己与琵琶女放在平等的地位且与我心有戚戚焉是难能可贵的。

7:回味课本中引用霍松林对第二段的赏析。

8:课后比较欣赏乐曲。

(李贺〈〈李凭箜篌引〉〉《琵琶行》教案篇2《琵琶行》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的学习诗歌,了解琵琶女和诗人的悲惨遭遇,从中体会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

诵读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重点分析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过程导入由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留江山别离情。

”导入。

作者简况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

《琵琶行》教案4篇

《琵琶行》教案4篇

《琵琶行》教案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琵琶行》教案4篇【推荐】《琵琶行》教案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二诗段,以比较赏析为主。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知道,音乐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就象艺术孕育的联体婴儿,在《诗经》及以后的很长时期,诗歌既是文学(诗)又是音乐(歌)。

虽然在后来,音乐与文学逐渐分离,但二者仍然互相影响,比如大家熟悉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唐人的诗歌创作的,而许文学大家在自己的诗文中也给我们描画出了经典的音乐场景。

我们知道的有《老残游记》中的句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篇写音乐的名篇。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本诗的相关文体常识。

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琵琶行》学案

白居易《琵琶行》学案

白居易《琵琶行》学案一课前准备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

白居易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

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

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

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

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

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

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6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6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白居易琵琶行教案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琵琶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1第1课时一、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恬(tián)谪(zhé)思(sì)霓裳(cháng)六幺(yāo)嘈嘈(cáo)间(jiān)关虾(há)蟆(má)名属(zhǔ)教坊(fāng)绡(xiāo)钿(diàn)篦(bì)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1、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

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

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

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席。

命,动词,叫,吩咐,命令。

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平静,自觉安适。

恬然,平静坦荡地。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

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

因,连词,于是,就。

为,写,作。

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

凡,共计。

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2、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琵琶行》学案及答案

《琵琶行》学案及答案

《琵琶行》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课前预习案】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贞元年间中进士,官至左拾遗。

元和年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一生诗作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

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拥兵自重的藩镇军阀派遣刺客刺杀了宰相武元衡。

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并非谏官,但他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

没想到却遭到一些朝臣的嫉恨,并被诬称不顾忌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事实写“新井”和“赏花”的诗,最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在当时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也是一个闲散职务,这对怀有国计民生之心的白居易来说,是一种屈辱和嘲讽。

因此他满怀郁愤,干预政治的热情大大减退。

次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由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顿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于是创作出《琵琶行》这一传世名篇。

预习拓展“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歌行体”为南朝宋时的鲍照所创。

鲍照模拟和学习汉魏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而且自创格调,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融入实际案例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来进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

【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

《琵琶行》教案【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

3、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教学难点: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作者、文体;分析小序及课文第一层;翻译第二层。

一、导入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琴声优美动听。

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正当他完全沉醉其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定睛一年,听者竟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能准确说出他弹的曲子,还能领会曲中描绘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

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学案-《琵琶行》
1.课前导入:
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并讨论“琵琶行”是什么,它又与什么有关系。

2.课文阅读: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全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标记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和困难的词语。

3.课文理解:
提问学生,诗人通过《琵琶行》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情感?
4.诗歌形式:
让学生探讨《琵琶行》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它的诗歌形式有哪些特点?
5.生词学习:
针对学生标记的困难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或者给出词义解释。

6.诗句鉴赏:
挑选一些诗句,让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境、情感等。

7.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可以是用现代的方式表达琵琶行的主题。

8.课堂总结:
总结学生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受,提醒他们在课后继续思考。

9.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与古代音乐和诗歌有关的作品,例如《天净沙·秋思》、《登鹳雀楼》等,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

10.作业:
请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受。

《琵琶行》导学案

《琵琶行》导学案

《琵琶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熟读并背诵《琵琶行》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欣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音乐。

4、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语句,感受其艺术效果。

(2)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2、难点(1)体会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技巧和手法。

(2)理解诗人通过琵琶女的遭遇所抒发的个人感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写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秋,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四、诵读感知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再读诗歌,理解诗句大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五、诗歌赏析1、小序的作用诗前小序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写作本诗的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诗歌的结构全诗以人物为线索,共有明暗两条: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

两条线索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共同的主旨上。

3、音乐描写(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几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粗重的大弦声比作急雨,将轻柔的小弦声比作私语,将大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比作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清脆悦耳。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有效开展学生活动,完成基于情境的语文典型任务。

2、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一一“读诗、读情、读人”,把握《琵琶行》基本内容,体会古诗词之美。

【必备知识】1>知人论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

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琵琶行》作于他遭遇仕途挫折,贬官江州司马后。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古体诗。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琵琶行》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预习任务】1、反复通读课文,疏通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重点文言知识。

2、《琵琶行》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梳理概括诗文内容。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全诗情绪饱满,意境沉郁,格调凄伤,浓郁的情感寄托在优秀的叙述中。

全诗以人物为中心,叙说人生故事,讲述人生遭际。

此类型诗歌的教学,很容易忽略有效结合其叙事特征去把握。

第一课时活动一:布置基于真实情境的典型任务一一完成一期《朗读者》节目。

明确“读诗文,读故事、读人情”学习目标指向。

典型活动任务校园电视台专题节目《朗读者》第十期朗读篇目:《琵琶行》要求:读好诗文、读出故事、读懂人情承办、朗读:高一某班级通过试读,明确学生还达不到《朗读者》节目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走进诗的世界。

活动二:分解活动任务,读诗而知情。

主要指向文学鉴赏“立足语言,学会梳理、整合、交流、表达,获得对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等核心素养。

活动任务单1: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回答。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一、前言《琵琶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唐代优秀文学代表之一。

本学案旨在通过学习《琵琶行》这首诗,了解唐代文学特色和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课堂学习1. 概述《琵琶行》《琵琶行》是一篇长达1200多字的诗篇,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琵琶师在广陵城街头演奏的故事。

这首诗以其雄奇的气势、清丽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和婉转的音乐节奏而著称于世。

本作是唐朝苏轼在《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古风之中的一颗闪亮明珠,堪称是唐代文学中的传家宝。

2. 分析《琵琶行》(1)审美价值《琵琶行》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生动:白居易以自然、简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官场、深宫的情景,揭露了人情世故等。

•故事生动:《琵琶行》中的情节构思新颖独特,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音乐精彩:在有关琵琶师的叙述中,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凄婉感人的节奏。

(2)文学特色《琵琶行》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派情调: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自然派情调,语言自然、朴实,叙述自然、真实。

•简洁明快:文笔简洁,语言明快,意境深邃,让人读来清新而低婉。

•篇幅长大:《琵琶行》是唐代叙事诗的杰出代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描写和描绘手法,使得诗篇显得有厚度。

3. 学习任务本次学习任务和活动有:(1)语言训练通过诗篇的内容和音乐的韵律,让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语言,感受到诗人的用词精准度和美感。

(2)文化传承通过学习《琵琶行》描写音乐文化的手法和方式,传达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和文化的关系和内涵。

(3)综合素养通过学习《琵琶行》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三、课后延伸1.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琵琶行》这首古诗,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学和音乐文化,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习者在诗歌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加强。

《琵琶行》教案(通用10篇)

《琵琶行》教案(通用10篇)

《琵琶行》教案《琵琶行》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体会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寄托自己深沉的身世之感的用意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辅助:幻灯片开课时间:20xx年3月开课班级:高三(6)班教学过程:1.导入唐宣宗李忱曾写诗赞扬白居易的诗,其中两句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大家能说说这两句诗说的什么意思吗?(注意抓住“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琵琶篇”理解)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想象《琵琶行》的流传之广,也由此可见它的感染力之强。

那么,《琵琶行》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感染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聆听琵琶篇,一起去感受那字里行间蕴涵的强大的情感力量。

2.齐读全诗,再次走进文本。

3.分析:中学语文在线① 教师提问:琵琶篇里说琵琶,全诗一共写了几次听曲?几支曲子各流露出琵琶女什么样的感情?三次:岸上闻曲船上听曲船上再听曲第一次:只写声从水上传来,且极富吸引力,并无特别的情绪流露第二次:“幽愁暗恨”第三次:“凄凄不似向前声”,凄凉② 为什么第二支曲子流露出“幽愁暗恨”的情绪?齐声读第三节,说说你找到的原因是什么。

年轻时色艺双全,受人追捧;年长色衰,门前冷落;委身贾人,独守空船。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琵琶女前后境遇的巨大反差。

③ 听了这支饱含着琵琶女身世之感的曲子,又听了琵琶女的身世倾诉,作者有什么反应?作者为什么要叹息?作者为什么会有“天涯沦落”之感?这种“天涯沦落”之感和琵琶女的境遇到底有什么相似点?(四个问题分步提,学生答出第一个后再问第二个,依次类推)齐读第四节,思考问题。

“我闻此语重唧唧” (落实“唧唧”一词,“唧唧”即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白居易的身世经历:谪居卧病地僻心苦相似点:都从京城二来,都曾受尽恩宠如今备尝冷落,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教案(优秀8篇)-最新

《琵琶行》教案(优秀8篇)-最新

《琵琶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琵琶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琵琶行》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案高一年级使用时间:月日班级:姓名:
《琵琶行》学案(一)
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体裁、诗人白居易及其创作思想。

2、整体感知全诗,把握诗歌内容。

3、学习小序,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及赏析文章第一段,并能大致背诵第一段。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把握诗歌内容,学习小序,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及赏析文章第一段。

学习难点:赏析文章第一段,并能大致背诵第一段。

学习过程
一、关于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早年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新乐府”诗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

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

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

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

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

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

二、自助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将拼音工整写在汉字上方。

贾.恬.谪.霓裳
..六幺
..嘈嘈
..间关
..虾蟆
..教坊
..绡.钿.篦.呕.哑.嘲.哳.
2、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小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左迁
..()明年
..()铮铮然.()委.()身为贾人
..()妇
遂命酒.()曲罢悯然
..()是.夕()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名.()曰《琵琶行》
送客湓浦口(句式)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句式)转徙于江湖间(句式)歌以赠之(句式)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句式)本长安倡女(句式)
2、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段,内容( )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段,内容( )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段,内容( ) 四、赏析诗歌第1段
思考: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这段有没有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琵琶曲的美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

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
遂命.酒()命.曰《琵琶行》()
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君翻作《琵琶行》()凝绝不通声暂.歇()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2)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B、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C、白居易诗歌的双璧是《琵琶行》和《卖炭翁》。

D、放在文章开头的叫序,放在结尾的叫跋。

(3)下列句中划线的“寻”字,与例句中的“寻”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寻声暗问弹者谁
A、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B、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C、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D、三年将寻师焉
(2)阅读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关于小玉说书一段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下面对文中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一句是通感,通过人的感觉突出白妞声音的甜润舒畅,美妙无比的特点。

B、“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一句是通感,通过视觉描写白妞的唱腔轻快曲折、婉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的特点。

C、“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句也是通感,通过视觉描写白妞稍作停顿之后忽又扬起的声音多姿多彩、变化无穷的特点。

D、“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这一句主要写白妞的演唱和琴师的轮指弹奏相合相和的声音,以“百鸟乱鸣”突出多种声音交相配合的特点。

此句中的“花坞春晓”是通感,“百鸟乱鸣”是以声音写声音,属于一般的比喻。

2、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这两段主要从正面描写了白妞演唱的全部过程。

B作者主要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比喻即通感来描写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

C每一处通感都创造了一种视觉形象,使读者能借此体会声音的美妙。

D这两段文字与描写黑妞的演唱相比一详一略,主次分明。

3、从演唱过程看,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