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36V输出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36V输出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报告姓名:指导老师:目录1.系统方案论证 (1)1.1电源变换拓扑方案论证 (1)1.2辅助电源的方案选择 (2)1.3 DC-AC实现方案 (2)2.理论分析与计算 (3)2.1电源变换器的设计与计算 (3)2.2电感的计算 (4)3. 控制电路的设计 (4)3.1 DC-DC变换器控制设计 (4)3.2保护电路设计 (5)3.2.1过压,欠压保护 (5)3.3正弦函数发生器 (6)3.4 SPWM波的实现 (7)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8)4.1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 (8)4.2测试数据 (9)参考文献 (9)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摘要:本逆变器以推挽电路为核心,以SG3525为主控芯片,以ICl8038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根据反馈信号对PWM信号做出调整,进行可靠的闭环控制,从而实现SPWM波。

同时该逆变器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和输入欠压,过压保护功能。

关键词:DC-DC,推挽,SPWM,逆变。

一、系统方案论证1.1电源变换拓扑方案论证方案一:推挽式DC-DC变换器。

推挽电路是两不同级性晶体管输出电路无输出变压器(有OTL、OCL等)。

是两个参数相同的功率BTJ管或MOSFET管,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

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

推挽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

推挽式拓补结构原理如1.1所示图 1.1方案二:Boost升压式DC-DC变换器。

拓扑结构如图1.2所示。

开关的开通和关断PWM信号控制开关的开通和关断,电感L随开关的导通和关断不断地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电感储能后使电压升高,而电容C可将输出电压保持平稳,通过改变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可以相应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化。

该电路采取直接直流升压,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损耗较小,效率较高。

图1.2综合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都适用于升压电路,推挽式DC-DC变换器可由高频变压器将电压升至任何值。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逆变拓扑结构主要有全桥逆变拓扑、半桥逆变拓扑和H桥逆变拓扑等。

其中,全桥逆变拓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四个功率开关器件(IGBT、MOSFET等)将直流电源分别与交流负载的两端相连,通过对这四个开关器件进行不同的控制,实现正负半周期交替地对交流负载端进行开关切换,从而输出正弦波形的交流电信号。

控制策略是逆变电源设计中的关键,其主要目标是根据输入直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方向,调整开关器件的通断时间,使输出交流电信号能够呈现出正弦波形。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PWM控制策略和SPWM控制策略。

其中,PWM(脉宽调制)控制策略通过对比输入直流电压与参考正弦波形的大小关系,调整开关器件的通断时间比例,以保证输出电压信号的波形准确度。

SPWM(正弦PWM)控制策略则通过比较输入直流电压与参考正弦波形的大小关系,调整开关器件的通断时间点,以保证输出电压信号的谐波失真程度较小。

滤波电路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逆变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波形质量,减小谐波失真。

其主要由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

一般而言,设计中采用LC滤波器结构来实现对输出正弦波形谐波成分的滤除。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与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选择滤波器的参数可以实现输出电压稳定,谐波失真小的效果。

此外,逆变电源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过温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安全措施,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些保护功能通过在逆变电源系统中加入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总之,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基于逆变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和滤波电路的原理,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安全措施的设计,可实现稳定、可靠、高质量的正弦波形交流电信号输出。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简易报告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简易报告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简易报告一、任务设计并制作输出电压为36V AC 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输入为12VDC 电源,负载为阻性。

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DC/AC 变换滤波器U iU oI i I o R L二、要求:2.1 基本要求(1)在额定输入电压U i =10~14.5V 下,输出电压U ORMS =36±0.5V ,频率0.5Hz 50±=O f ,额定满载输出功率50W ;(2)输出正弦波电压,THD ≤3%; (3)满载情况下,逆变效率η≥83%;(4)具有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功能,欠压保护点9±0.5V ,过压保护点16±0.5V 。

当满足过压、欠压条件时,关闭输出;(5)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1.6±0.1A 。

2.2 发挥部分(1)进一步提高逆变器效率,η≥95%; (2)输出正弦波电压THD ≤1%; (3)输出频率可调20~100Hz ;(4)具有输出短路保护功能,可自恢复,具有工作及保护指示; (5)其他。

三、说明1. 输入电源可来自直流稳压电源,或者采用调压器+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得到;2. 系统供电全部采用U i 供给,不得另外提供其他电源。

3. 不得使用电源类产品改制,不得采用各种电源和逆变模块,不得采用各类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4. 不得采用SPWM 专用芯片。

5. 注意作品制作工艺,留出测试端口。

6. 尽可能降低制作成本。

7. 测试开始后,不允许对电路进行任何调整。

四、评分标准项目评分报告1. 方案论证2.关键技术指标的设计保证措施及关键技术分析等。

3.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必要的理论计算等。

4. 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分析等。

5. 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30分基本部分完成(1)21分完成(2)10分完成(3)10分完成(4)6分完成(5)3分发挥部分完成(1)12分完成(2)12分完成(3)12分完成(4)9分完成(5)5分。

(整理)SG3525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整理)SG3525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等级: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题名称 SG3525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2 月16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题智能密码锁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 年12 月16 日设计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27 日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1.电路功能:1)逆变就是将直流变为交流。

由波形发生器产生50Hz、幅度可变的正弦波,与锯齿波比较后,再通过PWM电路,输出SPWM波,经过驱动电路驱动逆变电路进行逆变,再经过高频变压器与滤波电路输出-50Hz的正弦波。

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高频逆变电路、滤波环节。

控制电路主要环节: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脉宽调制PWM、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3)功率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器件采用IGBT或MOSFET。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2.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3. 主电路设计与分析1)确定主电路方案2)主电路元器件的计算及选型3)主电路保护环节设计4. 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1)检测电路设计2)功能单元电路设计3)触发电路设计4)控制电路参数确定二.设计要求:1.要求输出正弦波的幅度可调。

2.用SG3525产生脉冲。

3.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4.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5.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析。

6.绘制总电路图7.写出设计报告;主要设计条件1.设计依据主要参数1)输入输出电压:输入(DC)+15V、10V(AC)2)输出电流:1A3)电压调整率:≤1%4)负载调整率:≤1%5)效率:≥0.82. 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说明书格式1.课程设计封面;2.任务书;3.说明书目录;4.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总电路图);5.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6.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实验及仿真等。

200W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

200W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

200W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
正弦波逆变电源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电源。

其输出电压为正弦波形,输出电流能够满足要求,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本文将从电路设计方法的角度,介绍200W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源的参数:额定输出功率、输入电压范围、频率、输出电压稳定度等。

针对本设计,选取额定输出功率为200W,输入电压范围为DC12V-DC24V,输出频率为
50Hz/60Hz,输出电压稳定度在±5%左右。

其次,电路设计需要选用合适的元器件。

在正弦波逆变电源中,关键的元器件为开关管、大电容以及变压器等。

为了保证电源的工作效率和性能稳定度,需要选用质量好、稳定性高的元器件。

其三,我们需要对电路进行硬件连接。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电路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合理布局电路板、优化电路元器件的排列顺序以及减小电路板的噪声纹波。

其四,进行电路测试。

在电路测试中,需要依次检验电路中关键元器件的参数,确认电路工作在最佳负载点,防止元器件的过度切换,导致电源工作不稳定。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工作负载的不同,会导致电路的工作出现差异。

因此,在设计正弦波逆变电源时,需要制定合适的测试流程,并且在不断的优化和修正中,逐步完
善电源的性能和功能。

总的来说,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需要有扎实的电路知识和对元器件的深入理解。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电路设计,不断完善电路性能,以满足实际工作环境和负载的需求。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课程设计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课程设计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课程设计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正文第1章概述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

传统的晶体管串联调整正弦波逆变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正弦波逆变电源。

这种传统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有大量集成化的线性正弦波逆变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优点、但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不得和很大的滤波器。

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

另外,由于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节器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

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正弦波逆变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的应用,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

正弦波逆变电源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调整输出电压。

它的功耗小,效率高,正弦波逆变电源直接对电网电压进行整流、滤波、调整,然后由开关调整管进行稳压,不需要电源变压器,此外,开关工作频率为几十千赫,滤波电容器、电感器数值较小。

因此正弦波逆变电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

另外,于功耗小,机内温升低,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且其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一般串联稳压电源允许电网波动范围为220V±10%,而正弦波逆变电源在电网电压在110~260V范围变化时,都可获得稳定的输出阻抗电压。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扒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原理首先,交流输入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滤波,以降低输入电压的纹波和噪音。

一般采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组合,形成LC滤波网络。

电容器能够通过充电和放电来平滑输出电压,电感器则能够抑制高频噪音的传播,从而实现低纹波电压输出。

其次,逆变电路是实现直流电源到交流电源转换的关键部分。

典型的逆变电路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半桥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电路由四个开关元件(MOSFET或IGBT)和四个二极管组成,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进而可以实现正弦波形的输出。

半桥逆变电路与全桥逆变电路类似,只是使用两个开关元件和两个二极管。

最后,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和频率,使得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一致。

控制电路一般由微控制器或专用控制芯片实现,通过采集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控制开关元件的动作。

其中,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可以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来实现。

此外,还需要考虑过电流保护、过温保护等电路设计,以保证逆变电源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参数,如开关元件的功率、并联电容的容值、电感器的电感值等。

同时,还需要结合电路板的布局和散热设计,以确保逆变电源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交流输入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

通过滤波、逆变和控制,实现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并输出正弦波形。

设计时需要考虑元器件选择、参数设计和电路布局等因素,以保证逆变电源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摘要:本作品设计了由STM32输出SPWM信号控制的逆变电源,实现以12V直流电源输入,36V正弦交流电输出。

本电源采用Boost升压和全桥逆变两级变换,在前级Boost升压电路中,采用UC3842芯片进行PWM控制。

逆变部分采用IR2110驱动芯片及MOS开关管进行全桥逆变,可直接通过程序进行SPWM调制,从而改变交流输出频率。

输出交流信号通过AD637进行有效值转换后,再由STM8单片机进行模数转换,并将电压值等工作状态显示在LCD12864上。

在电路保护上,采取了过压过流保护,增强了该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经测试,该电源输出信号稳定、效率高,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是理想的单相正弦逆变电源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相正弦波逆变、SPWM、Boost升压、全桥逆变Single Phase Sine Inverter Power SupplyAbstract: this work was designed by STM32 output SPWM control signal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implementation to the 12 v dc power input, 36 v sinusoidal alternating current output. The power supply adopts the Boost booster and full bridge inverter two-sta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rst level Boost booster circuit, using UC3842 PWM control chip. Inverter part driven by IR2110 chip to the full bridge inverter and MOS switch tube, can be directly programmed for SPWM modulation, which changes ac output frequency. Output ac signal through the AD637 RMS conversion after, again by STM8 modulus conversion, single-chip and voltage value on work status display LCD12864, etc. On the circuit protection, adopted the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power supply. After test, the power supply output signal stability, high efficiency, has the goo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is the ideal single-phase sine inverter power supply solutions.Keywords: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SPWM, Boost booster, Full bridge inverter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 设计任务 (3)1.2 设计要求 (3)2. 总体方案设计 (4)2.1 方案论证与选择 (4)2.1.1 DC-DC变换器方案论证及选择 (4)2.1.2 DC-AC变换器方案论证及选择 (5)2.1.3 辅助电源方案论证及选择 (5)2.2 整体方案 (6)3. 单元模块设计 (7)3.1 DC-DC变换器设计 (7)3.2 DC-AC逆变器设计 (8)3.3 SPWM设计 (9)3.3.1 SPWM波的原理 (9)3.3.2 实现方法 (10)3.4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设计 (11)3.5 辅助电源设计 (12)4. 控制程序设计 (13)4.1 STM8控制及状态显示程序流程 (13)4.2 STM32 SPWM控制程序流程 (14)5. 系统调试 (14)5.1 软件调试 (14)5.2 硬件调试 (15)6. 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 (16)6.1 测试仪器 (16)6.2 测试项目及结论 (16)7. 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1. 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输出电压为36VAC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稳压电源。

36V交流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

36V交流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

36V交流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
一、任务
在很多领域里需要安全的低压供电电源,可以通过变压器将市电转换成用户需要的安全电压,但市电是不稳定的,为了提高供电的质量,并在市电停电时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要求设计一款输出36V交流单相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并采用恒压恒流的形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路具有过流保护、电池欠压报警及保护等功能。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交流输入:29V~43V,输出电压:36V单相正弦波交流电;
(2)输出功率:100W,输出频率:50Hz,电源效率:η≥80%;
(3)输出正弦波失真度:小于5%;
(4)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均小于2%;
(5)具有输出短路保护、电池欠压(≤29V)保护等功能。

2.发挥部分
设计采用动态LCD显示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功率等参数。

三、说明
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

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用附件给出。

四、评分标准。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题 目: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指导老师: 审 批: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年12月19日设计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30日专业班级: 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刘星平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设计内容:电路功能:有固定直流电源,通过功率变换(高频逆变)得到 20~50KHz 的 高频交流,再经高频整流与滤波,得到所需的直流; 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工频整流滤波、 功率变换(高频逆变)、高频整流滤波。

控制电路主要环节:脉 冲发生电路、脉宽调制 PWM 、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功率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器件采用IGBT 或MOSFET 。

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确定主电路方案 主电路元器件的计算及选型 主电路保护环节设计 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 检测电路设计 功能单元电路设计 触发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参数确定 .设计要求: 脉宽调制信号由专用集成芯片 SG3525产生。

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 析。

绘制总电路图 写出设计报告;1. 1) 2) 3) 4)2.3.1)2) 3)4.1) 2) 3) 1. 2. 3. 4. 5. 6.1.1)2)3)4)5)主要设计条件设计依据主要参数输入电压:单相(DC)15V (1+15%),单相输出:AC (0~150V)。

输出电流:w 5A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效率:》0.80.86)2.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功率因数:》1.2.3.4.5.6.课程设计封面;任务书;说明书目录;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总电路图)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实验及仿真等。

7.8.9.总结与体会;附录(完整的总电路图);参考文献;11、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进度安排第一周星期一:课题内容介绍和查找资料;星期二:总体电路方案确定星期三:主电路设计星期四:控制电路设计星期五:控制电路设计;第二周星期一:控制电路设计星期二:电路原理及波形分析、实验调试及仿真等星期四~五:写设计报告,打印相关图纸;星期五下午:答辩及资料整理参考文献1.石玉,栗书贤.电力电子技术题例与电路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浣喜明,姚为正.电力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莫正康.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郑琼林,耿学文.电力电子电路精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6.刘定建,朱丹霞.实用晶闸管电路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7.刘祖润,胡俊达.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刘星平.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校内,2007.第 1 章 概述 .1.1 逆变电源的发展背景1.2 设计思想 第 2 章 设计设计总体思路2.1 总体框架图2.2 设计的原理和思路 . 2.3S PWM 空制原理第 3 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3.1SG3525 介绍第 5章心得体会 附录总电路图 .3.2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11 3.3 移位电路分析133.4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13 第 4 章 系统的检测与分析14 4.1 正弦发生器部分的调试 14 4.2 逆变部分及整体运行结果 .151718第 1 章概述1.1 逆变电源的发展背景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幻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 入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精品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年级专业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15 年5 月15 日正弦波逆变电源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论文设计的功率是30W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该论文首先对设计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以及设计要达到的技术指标要求;然后对逆变的主电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接着阐述了逆变电源的详细设计过程,包括主电路中的四个功率MOSFET开关管型号参数的选择、缓冲电路的设计、LC低通滤波器参数的选择、基于STM32单片机的控制电路、基于IR2110驱动芯片的驱动电路等;最后对制作成的实物作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得到了测试数据和波形,经过分析和计算与设计要求相符,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关键词:正弦波;STM32单片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电路;逆变电路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The power of this paper is 30W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The first papers on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the desig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n the main circuit of the inverter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then describes th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of inverter circuit, including the main circuit of the four power MOSFET switch tube type parameters selection, buffer circuit design, LC low-pass filter parameters, based on STM32 MCU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the IR2110 driving chip driving circuit; finally the physical works produced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obtained test data and waveform, through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verify the design.Keywords:Sine wave;STM3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Pulse width modulation;The control circuit;The invert circui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设计的目的、意义 (1)1.2 逆变电源的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1.3 设计任务和要求 (2)1.4 设计进度安排 (2)2 方案设计 (3)2.1 半桥逆变电路 (4)2.2 全桥逆变电路 (5)3 单相电压型正弦波逆变电源的主电路设计 (7)3.1 主电路开关管参数的确定 (7)3.2 缓冲电路 (7)3.3 逆变电源LC滤波电路 (8)4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 (10)4.1 PWM控制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10)4.2 用STM32发双极性的SPWM波 (13)4.3 对SPWM波死区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说明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说明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摘要:本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以12V蓄电池作为输入,输出为36V、50Hz的标准正弦波交流电。

该电源采用推挽升压和全桥逆变两级变换,在控制电路上,前级推挽升压电路采用SG3525芯片控制,闭环反馈;逆变部分采用驱动芯片IR2110进行全桥逆变,采用U3990F6完成SPWM的调制,后级输出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采样反馈,形成双重反馈环节,增加了电源的稳定性;在保护上,具有输出过载、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空载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电路,增强了该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输出交流电压通过AD637的真有效值转换后,再由STC89C52单片机的控制进行模数转换,最终将电压值显示到液晶12864上,形成了良好的人机界面。

该电源很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输入功率为46.9W,输出功率为43.6W,效率达到了93%,输出标准的50Hz正弦波。

关键词:单相正弦波逆变 DC-DC DC-AC SPWMAbstract: The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 design, battery as a 12V input and output for the 36V, 50Hz standard AC sine wave. The use of push-pull power booster and two full-bridge inverter transform,in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pre-boost push-pull circuit using SG3525 chip control,closed-loop feedback;inverter driver IC IR2110 in part to the use of full-bridge inverter using SPWM modulation U3990F6 completed,level after the use of current transformer output sampling feedback. The feedback link in the formation of a double an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power.In protection, with output overloa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of multiple no-load protection circuit, which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safety.AC voltage output of the AD637 True RMS through conversion, and then from the control of single-chip STC89C52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the final value of the voltage to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12864 on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power good indicators, input power to 46.9W, output power of 43.6W,the efficiency reached 93%, 50Hz sine wave output standards. Key words: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DC-DCDC-ACSPWM目录1.系统设计41.1设计要求41.2总体设计方案41.2.1设计思路41.2.2方案论证与比较51.2.3系统组成82.主要单元硬件电路设计92.1DC-DC变换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92.2DC-AC电路的设计102.3 SPWM波的实现 102.4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的设计112.5 保护电路的设计122.5.1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122.5.2 空载保护电路的设计132.5.3 浪涌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142.5.4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152.6 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的设计152.7 辅助电源一的设计152.8 辅助电源二的设计152.9 高频变压器的绕制172.10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83.软件设计183.1 AD转换电路的设计183.2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 194.系统测试204.1测试使用的仪器204.2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214.3结果分析245.结论25参考文献25附录1 使用说明25附录2 主要元器件清单25附录3 电路原理图与印制板图28 附录4 程序清单391.系统设计1.1设计要求制作车载通信设备用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输入单路12V直流,输出220V/50Hz。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单相正弦逆变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概述部分示例:1.1 概述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源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电子设备设计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能转换装置,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庭电器、工业控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本文旨在研究和实现一种数字控制算法,用于设计单相正弦逆变电源。

通过数字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单相正弦逆变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和逆变等过程,转化为符合正弦波形的交流电。

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存在调节精度低、灵活性差等问题,而数字控制算法能够提供更高的精确性和可调节性。

本文将重点研究逆变控制算法,以实现对电源输出波形、频率和电压的数字化控制。

该研究将对电源稳定性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字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提高电源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量损耗和电磁干扰,并提高电源适应各种工况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将针对单相正弦逆变电源的数字控制算法进行研究与实现,旨在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性能,推动电源技术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单相正弦逆变电源的背景和意义,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明确阐述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是单相正弦逆变电源的概述,将介绍该电源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应用领域等基本信息。

第二个小节是数字控制算法的设计,将详细讲解基于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的算法设计和实现过程,包括控制策略的选择、参数优化以及实验验证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结论,包括实现效果评估和结果分析与展望两个小节。

正弦波输出的单相逆变电源设计

正弦波输出的单相逆变电源设计

设计与研发2017.13正弦波输出的单相逆变电源设计张汉年,鲍安平,徐开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逆变电源是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的变流装置,是太阳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本文主要介绍了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主电路设计、单片机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等内容。

主电路包含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升压变压器和L C 滤波电路等, 数字控制选用dsPIC30F2010 PIC单片机产生SPWM波形,经IR2110芯片驱动MOS管,再经全桥逆变和L C 低通滤波电路,最终输 出正弦波交流电压。

依据设计方案制作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实样机能输出纯净的正弦波电压,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逆变电源;正弦波输出;设计Design of Single-phase Inverter Power Supplies with Sine Wave OutputZhang Hannian, Bao Anping, Xu Kaijun(School of CQC New Energy Technology,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Abstract: Inverter power supplies can transform DC into AC, they are the important devices in the newenergy generating system included solar energy and wind energy.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main circuit of inverter power supplies and single chip digital control system. The main circuit comprises a single-phase full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a step-up transformer and a LC filter circuit. The SPWM wave is produced using the digital control based on dsPIC30F2010 PIC microcontroller, and MOSFET is drove by the IR2110 chip, after the designed full bridge inverter and LC low pass filter circuit, then the inverter generates voltage with sine wav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cheme, a test prototype is mad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prototype can output pure sine wave voltage signal, and fu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inverter power supplies; output sine wave; design〇引言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完成逆变功能 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而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器或逆变 电源。

基于STM32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基于STM32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6期/2月(下)—256基于STM32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唐涛杨冰李稳国兰岳旺吴航(湖南城市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针对传统线性电源输出功率低、稳定性差、带负载能力不强等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效率高、稳定性强的开关稳压式电源。

该开关电源系统主要是由STM32单片机、驱动模块、DC-DC 升压模块、DC-AC 逆变模块、采样调频模块等组成。

以DC-DC 升压模块和DC-AC 逆变模块为电路主拓扑,由STM32单片机产生的信号经过驱动模块放大增幅后进行控制调节,采样调频模块进行采样反馈和频率调节。

测试结果表明,该开关电源系统具有过压欠压保护功能,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频率可调,且效率达到86%以上。

关键词STM32单片机DC-DC DC-AC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对电源功率的要求越来越大,对电源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开关电源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传统线性稳压电源虽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它存在效率低(40%-50%)、体积大、工作温度高及调整范围小等缺点,而开关式稳压电源效率可达85%以上,且稳压范围宽。

相比传统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电源所具有的电能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精度高和快速性好等优点,为它在小功率范围内取代线性电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且还迅速地向中大功率范围推进。

文献[2]提出的开关电源稳定性好,但电源转换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该设计主拓扑电路由DC-DC 升压模块和DC-AC 逆变模块构成。

其中,DC-DC 升压模块采用两路B00ST 并联结构,提高了输入电流,有利于电流分配调节。

而DC-AC 逆变模块采用全桥逆变结构。

与半桥逆变结构相比,全桥逆变的开关电流减小了一半,在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且稳定性更好。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第19章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19-1 常规思路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两年一度的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间歇年“双年”,比较积极的省份开展省内高校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的××高校的一个自拟课题很具有代表性,这就是本章要详尽叙述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从试题特征看,这个自拟题目与2005年的竞赛试题的(G 题)“三相正弦波逆变电源”非常相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中电动小车的相关试题就连续出了两次,似乎竞赛组委会对电动小车意犹未尽,让试题内容进一步升华。

作者除了以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为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的电子设计竞赛作技术和设计思路的准备外,还有更深刻的意图,这就是让读者了解并能够通过本书获得“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思路与能力,为日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原意就是如果用户非要将50Hz交流电供电的设备搬到汽车或只能是直流供电的场合,直流电源与用电设备的电源的匹配只能通过逆变电源实现,而逆变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弦化和输出电压有效值的稳定则是衡量这种逆变器的指标之一;不仅如此,对于不间断供电电源(UPS)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唯一手段就是采用逆变器。

综上所述,本章设计的内容不仅仅是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也是不将断供电电源的基本构成。

如果将来电子设计竞赛有这类试题,读者可以参考本章涉及的设计思路与设计做作方法尽快并较好的完成试题,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这类试题永远不会出现,本章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也会对从事于车载逆变电源设计的读者有借鉴意义,也可能对读过这部分内容的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有帮助。

不管以上的那先内容实现,作者的努力都会对社会做出点滴贡献,这将是最大的希望。

19-2 基本性能要求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基本性能要求如下:输入电压:12V(9~14.4V)或24V (18~28.8V),即汽车蓄电池电压等级,多数为12V,其原因是轿车的蓄电次电压等级多为12V;输出电压:220V/50Hz,交流电,最好是正弦交流电压;输出功率:一般为150W以上;绝缘等级:输入输出之间,正弦交流电1500V有效值/50Hz,持续至少一分钟。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解读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解读

(2)逆变:DC-AC;DC-AC变换器有两种方案可以实现; 一种是半桥式DC-AC变换器,另一种是全桥式DC-AC变 换器。由两者的工作原理可知,半桥需要两个开关管,全 桥需要四个开关管。半桥和全桥的开关管的耐压都为VDC; 而半桥输出的电压峰值是1/2 VDC ,全桥输出电压的峰值 是VDC ,所以在获得同样的输出电压的时候,全桥的供电 电压可以比半桥的供电电压高一半。出于这点的考虑,本 系统选择全桥式DC-AC变换器。 (3)显示:显示部分是由单片机来实现。而显示需要 A/D转换;如:电流、电压显示等。而STC12C5A60S2 内部有自带的10位A/D。所以选择此芯片
2.2 、DC-AC电路的设计
IR2110是一种高压高速功率驱动器,有独立的高 端和低端输出驱动通道。各引出端功能分别是: 1端(LO)是低通道输出;2端(COM)是公共端;);3 端(VCC)是低端固定电源电压;5端(US)是高端浮 置电源偏移电压;6端(UB)是高端浮置电源电压; 7端(HO)是高端输出;9端(VDD)是逻辑电路电源 电压;10端(HIN)是高通道逻辑输入;11端(SD) 是输入有效与否的选择端,可用来过流过压保护; 12端(LIN)是低通道输入;13端(VSS)是逻辑电路 的地端。
结论
该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输入为24VDC, 输出为26V交流电。该设计基本完成了各 项要求,输出功率大于55W,效率达到了 79.8%。同时该电源具有空载保护,过流 保护的功能,增强了电源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但是设计中没有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 等功能,所以在今后还要继续研究各种保 护电路的实现方法。
摘要
本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以24V DC 电源作为输入, 输出为26V AC 。该电源采用推挽升压和全桥逆变两级变 换,在控制电路上,前级推挽升压电路采用TL494 芯片控 制,闭环反馈。逆变部分驱动芯片采用IR2110进行全桥逆 变,采用UC3637完成双SPWM的调制,后级输出采用电流互 感器进行采样,形成双重反馈环节,增加了电源的稳定性。 在保护上,具有过流保护、空载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电路, 增强了该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输出交流电压通过变压 器采集电阻分压的转换后,再由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控 制进行模数转换,最终将电压值显示到液晶LCD1602上, 形成了良好的人机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题目: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年12 月19 日设计完成日期2011年12月30 日目录第1章概述 (5)1.1逆变电源的发展背景 (5)1.2设计思想 (5)第2 章设计设计总体思路 (6)2.1总体框架图 (6)2.2设计的原理和思路 (7)2.3SPWM控制原理 (7)第3 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0)3.1SG3525介绍 (10)3.2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14)3.3移位电路分析 (16)3.4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17)第4章系统的检测与分析 (18)4.1正弦发生器部分的调试 (18)4.2逆变部分及整体运行结果 (19)第5章心得体会 (17)附录总电路图 (18)第1章概述1.1逆变电源的发展背景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幻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入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

逆变电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它横跨电力、电子、微处理器及自动控制等多学科领域,是目前电力电子产业和科研的热点之一。

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电力、铁路交通、邮电通信等诸多领域。

逆变电源的发展是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器件的发展带动着逆变电源的发展。

逆变电源出现于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20世界60年代,到目前为止,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逆变电源是采用晶闸管(SCR)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称为可控硅逆变电源。

可控硅逆变电源的出现虽然可以取代旋转型变流机组,但由于SCR是一种没有自关断能力的器件,因此必须增加换流电路来强迫关断SCR,但换流电路复杂。

噪声大、体积大、效率低等原因却限制了逆变电源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代逆变电源是采用自关断器件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种自关断器件想运而生,它们包括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闸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等。

自关断器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逆变电源的性能第三代逆变电源实时反馈控制技术,使逆变电源性能得到提高。

实时反馈控制技术是针对第二代逆变电源非线性负载适应性不强及动态特性不好的的缺点提出来的,它是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的新型电源控制技术,目前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实时反馈控制技术的采用使逆变电源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1.2设计思想本设计所需单相正弦波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采用了运算放大器、二极管、功率场效应管、电容和电阻等器件来组成电路。

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换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入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

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的方案。

输出频率由电压控制,波形幅值由电阻确定。

本设计以SG3525驱动芯片为核心,完成了单相正弦波SPWM逆变电源的参数设计,并利用所得结果,完成了实际电路的连接,通过调试与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第2章设计总体思路2.1总体框架图图1 总体框图此次课程设计要求输入15V 直流,输出0~150V 交流,主电路采用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对高频开关器件常用PWM 波控制,要产生正弦波可采用SPWM 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MOSFET 的关断来控制产生交变正弦波电压。

控制电路主要实现产生SPWM 波,设计要求选用SG3525电流控制型PWM 控制器产生控制脉冲。

而SG3525实质上是通过输入的两路波进行比较,输出比较后形成的脉冲波,鉴于SG3525的这一特征,可以通过输入正弦漫头波和锯齿波进行比较得到所需的正弦波控制脉冲。

正弦波产生器的设计有多种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555定时器多谐振电路产生方波经过滤波产生正弦波的方法作为正弦波产生器,再经过整流,使之成为正弦漫头波。

锯齿波的产生电路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利用SG3525内部提供的谐振器加入外围电阻电容产生。

此外电路要求输出的正弦波幅度可调,此时就需要使加入的正弦波漫头波幅值可调,此可以通过一加法器使之与设置电压相叠加产生电压可变的正弦电压。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一些中间环节都是需要滤波的,由于产用SPWM控制,主电路的谐波成分较少,可以通过简单的RC无源滤波。

控制电路中的方波要变成较为标准的正弦波,要滤去的谐波成分就要多得多,可以采用有源滤波,且可以通过积分环节使方波变成比较好的正弦波。

由于设计出来的电路是作为电源用的,对电源电流、电压检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可以通过从电源负载取出电流信号作为UC3842的关断信号,从而实现主电路的限流作用。

要实现电流、电压的稳定,则可以通过取出的电流、电压信号与控制电路构成闭环控制来实现。

为了不至使电路结构过于复杂,只设计了简单的电压反馈环使电压基本能跟随给定维持恒定。

2.2设计的原理和思路电路采用他励式,2管双推动输出脉宽调制方式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电流2A,有欠压、过压和过流等多重保护功能。

该正弦波逆变电源控制级的核心部件是PWM脉宽调制电路SG3525。

2.3SPWM控制原理逆变电路理想的输出电压是图2-1(a)正弦波u0=Uo1sinωt。

而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是方波,如果将一个正弦波半波电压分成N等分,并把正弦曲线每一等分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等副矩形脉冲来代替,且矩形脉冲的中点与相应正弦等分的中重合,得到如图2-1(b)所示的脉冲列这就是PWM波形。

正弦波的另外一个半波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等效。

可以看出,该PWM波形的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称为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波形。

图2-1 SPWM电压等效正弦电压根据采样控制理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脉冲频率越高,SPWM波形越接近正弦波。

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为SPWM波形时,其低次谐波将得到很好的抑制和消除,高次谐波又能很容易滤去,从而可获得畸变率极低的正弦波输出电压。

SPWM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带一系列幅值相等而狂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者其他所需要的波形。

从理论上讲,在SPWM控制方式中给出了正弦波频率、幅值和半周期内的脉冲数后,脉冲波形的宽度和间隔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来,然后计算的结果控制电路忠各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波形,这种方法称为计算法。

计算法很繁琐,其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幅值或相位变化时,结果都要变化,实际中很少应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采用正弦波与等腰三角波橡胶的办法来确定各矩形脉冲的宽度。

等腰三角波上下宽度与高度呈线性关系且左右对称,当它与任何一个光滑曲线相交时,即得到一组等副而脉冲宽度正比于该曲线换数值的矩形脉冲,这种方法称为调制法。

希望输出的信号为调制信号,接受调制的三角波称为载波。

当调制信号是正弦波时所得到的便是SPWM波形;当调制信号是正弦波时,等效也能得到与调制信号的SPWM根据前面的法分析,SPWM逆变电路的优点可以对那如下:1.以得到接近正弦波输出电压,满足负载需要。

2.整流电路采用二级管整流,可获得较高的功率因数。

3.只用一级可控的功率环节,电路结构简单。

4.过对输出脉冲宽度控制就可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大大加快了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速。

第3章硬件电路的设计3.1SG3525介绍随着电能技术的发展,功率MOSFET在开关变换器中开始广泛使用,为此美国硅通用半导体公司推出SG3525。

SG3525是用于驱动N沟道功率MOSFET,其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广泛好评。

SG3525系列PWM控制器分军品、工业品、民品三个等级方面。

下面对SG3525特点、引脚功能、电器参数、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应用进行介绍。

3.1.1PWM控制芯片SG3525功能简介SG3525是电流控制性型PWM控制器,所谓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是按照反馈电流表调节脉宽的。

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的信号与误差信号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电感峰值电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

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和电流环双环系统。

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新型控制器。

3.1.2SG3525内部结构和工作特性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同步端同步输出CTRT软电端软启动URefU CC输出BUC接地输出A封锁端补偿端图3-1 SG3525引脚图AB12516781512101411图3-2 SG3525结构方框图1.相输入端(引脚1):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该误差放大器的增益标称值为80dB ,其大小由反馈或输出负载而定,输出负载可以是纯电阻,也可以是电阻性元件和电容元件的组合。

该误差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为1.5~5.2V 。

此端通常接到与电源输出电压相连接的电阻分压器上。

负反馈控制时,将电源输出电压分压后与基准电压相比较。

2.相输入端(引脚2):此端通常接到基准电压引脚16的分压电阻上,取得2.5V 的基准比较电压与引脚1的取样电压相比较。

3.步端(引脚3):为外同步用。

需要多个芯片同步工作时,每个芯片有各自的振荡频率,可以分别与它们的引脚4相副脚3相连,这时所有芯片的工作频率以最快的芯片工作频率同步;也可以使单个芯片以外部时钟频率工作。

4.步输出端(引脚4):同步脉冲输出。

作为多个芯片同步工作时使用。

5.振荡电容端(引脚5):振荡电容一端接至引脚5,另一端直接接至地端。

6.振荡电阻端(引脚6):振荡电阻一端接至引脚6,另一端直接接至地端。

7.放电端(引脚7):Ct的放电由5、7两端的死区电阻决定。

8.软起动(引脚8):比较器的反相端,即软起动器控制端(引脚8),引脚8可外接软起动电容。

9.补偿端(引脚9):在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引脚9与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引脚1间接电阻与电容,构成PI调节器,补偿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特性。

10.锁端(引脚10):引脚10为PWM锁存器的一个输入端,一般在该端接入过流检测信号。

11.冲输出端(引脚11、引脚14):输出末级采用推挽输出电路,驱动场效应功率管时关断速度更快。

12.地端(引脚12):该芯片上的所有电压都是相对于引脚12而言,既是功率地也是信号地。

13.挽输出电路电压输入端屿1脚13):作为推挽输出级的电压源,提高输出级输出功率。

14.片电源端(引脚15):直流电源从引脚15引人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内部逻辑和模拟电路的工作电压;另一路送到基准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产生5.1V土1的内部基准电压。

15.准电压端(引脚16):基准电压端引脚16的电压由内部控制在5.1V土1。

可以分压后作为误差放大器的参考电压(3)SG3525脉宽调制器的特点1.工作电压范围宽:8~3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