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透视的运用
透视学-第二章-平行透视-张岩详解

• 风景物象的基本透视规律——平行透视 • 要点:(室内) • 1、物象压视平线,平视视角,一个灭点,并偏于
画面左侧或右侧,不居中,左右两边物象不对称。
• 2、在规则物体中,所有的横线可以画成完全平行 的。同时,所有的竖线则应互相平行,又必须完全 垂直于底面,所谓,横平竖直。
(三)同一视域的平行透视的书、桌子直角边,不 能因为位置高低,而心点也分上下。
(四)同深度的建筑侧面,不能因深度相同, 无论在任何角度,宽度都处理成一样。同深 度的直角面,距离心点远则宽,近则窄,恰 在心点时会压缩成一条直线。
• (五)立方体 水平面对角线 应消失到距点, 距点不能离心 点太近。在 60°视域圈内, 太近,视距太 近。正常视域 圈小,立方体 透视一旦超过 60°,这会变 异超长。
• 透视的种类:
• 所谓透视关系,主要指的是视点月物体的方 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画面与物体之间的 基本状态,即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 视。
• 为了研究透视关系中的物体形态变化规律, 透视学中常以正方体为理论分析——具有三 向空间的分析意义。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60°视域中,视点对立方体进行平视运动的观 察,立方体无论在什么位置,只要一个可视平 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就和观点、画面构成平 行关系。
• 从内部观察:最多可以看到五个面(室内 平行透视)
(一)视点在中间位置——心点恰在中间,左右两 侧的墙面变化相当。
(二)视点 离开中间位 置——心点 靠近一侧, 这一侧离心 点近,消失 加快,墙面 缩窄。
反之,另一 侧,消失缓 长,墙面增 宽。
• 二、平行透视 的特点:
• (一)立方体 的边棱呈现三 种状态:
第二章 平行透视

例一 用视线法作立方体的平行透视 图
图a ①定画面线P.L.,视平线H.L.,基线G.L.,心点C.V.及视点S。 ②定平面图及立面图的位置。 图b ①过视点S与平面图A、B、C、D各点连接,求画面线上的迹点a、b、c、d。 ②过平面图CA、DB作延长线,与画面线P.L.交于a′、b′两点,再过a′、b′作垂线,与基线 G.L. 交于a⒈、b⒈两点。 图c ①过a⒈、b⒈作全透视,与心点C.V.相连。 ②从a、b、c、d各点向下作垂线,与a⒈—C.V.和b⒈- C.V.相交,求得平面透视图A′、B′、 C′、D′。 图d ①将立面图的高度点K水平移至a⒈的垂线上,得交点K′,过K′连接C.V.与过a、c、的垂线 相交,得EG。 ②过E、G分别作水平线与b、d的垂线相交,得交点F、H。 ③连接A′、B′、C′、D′、E、F、G 、H各点,即为所求立方体的透视图。
C G F 窗 宽 E A e f c g h d l m B H
D L
门 宽
M P.L.
n n′ o′ 6 5 9 2 11 t a 3 4 a′ C.V. 10 12 R° r° b′ r′ T R′
o K′ R 黑 板 高 r K H.L. 门 高 G.点法
二、平行透视构图画面特点
视心作为主体变线的灭点,具有使画 面中的景物表现出集中、对称和稳定 的优点。 表现范围广,对称感强,纵深感强。 鸟瞰状态的平行透视放置面展示较大, 放置面上的物体重叠面积小,顶面展 示大。
一般状态的平行透视放置面展示与顶面展示较 对称,放置面上的物体重叠面积大。
在平行透视中构图画面中视心是注意力
集中的地方,由主体变线的汇聚,会引 导视觉视线向视心注意,所以表现的主 题内容尽量设在视心附近。
平行透视

二、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1、平行透视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
2、正平行六面体包含主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即只能看见 正面,这是一种特殊的透视现象。
二、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3、正平行六面体包含视平线或主垂线时,只能看到两个面。 4、正平行六面体不包含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时,正平行六面体都能看到 三个面。这种透视形象最能反映正平行六面体的特点。
第二节 一、简便作图法
平行透视的作图方法
1、利用对角线等分已知透视平面的画法
作透视矩形ABCD的对角线,使之相交于O点。 过O点作直线垂直于视平线(H),交AD于E,BC于F,即二等分已知透视矩形。Leabharlann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继续等分下去。
2、利用一组平行变线将透视矩形按一定的比例分割 为若干全等的矩形。
3、作等大连续矩形
3、平行透视中集中真高线的画法
用网格法做室内一点透视图
在作室内透视 图之前,要画 出地、顶平面 图。例如图245为书房的平 面图和立面图
房屋外貌的平行透视画法举例
根据图3-30所示房屋的三视图,及与画面、视点的关系,作房屋的平行透视 图。
1、根据3-30定出视平线h、基线g、心点S0、距点D后,把房屋的正立面图画 在规定的位置,并把相应各点与主点S0连线,如图3-31。
4、平行透视中正立方体的画法
二、平行透视的应用 1、平行透视中的量点法 (1)从里往外画室内透视进深
从里往外画室内透视进深是以后面的正立面强为实际尺寸,假设室内宽
为6m,深5m,高4m,作平行透视进深,画的时候先把原线的墙宽分为6份, 高为3份。
(2)从外往里画室内的空间平行透视图
2、平行透视中的距点法
2、如图3-32从a点向左引水平线,从a点向左在水平线上量取1、2、3、4、5点, 并与距点D连线,与aS0相交,找出房屋的透视深度,画出房屋的外形和大体结构.
平行透视原理(透视制图课件)2

平行透视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3、三点透视:物体其中两面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另一面在天点或地点消失。
下面我们介绍一点透视(平行透视)的原理及绘制方法:图1是站在集装箱顶部的透视效果,物体无论远近都是与画面成平行方向,发生变化的只是板材在透视中的近大远小现象。
拱形走廊的廊柱同样产生了长短大小的近大远小变化。
同时,观察者位置的不同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这是由视点的位置不同所决定的。
图2中观测者居于物体的右侧,所有的廊柱的变线都落在观测者视点正前方的灭点上。
根据这个原理,确定视点的位置是合理安排透视的捷径。
平行透视也称“单点透视”,就是说所有与画面垂直的边线都要消失为一点即灭点.因此空间中的所有物体便依照这个点来进行变化。
(图3)图A.灭点在物体的内方,只能观察到一个面.图B.灭点在物体的外侧,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图c.灭点在物体的上角,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三个面.图D.灭点虽然也在物体的内测,但物体的正面为空,我们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层层的深远,我们可以观察到更多的面,这也是我们最长用到的透视技法.平行透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平行透视是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透视关系,物体是与画面平行放置的,因此它在空间中的变形也就减小到最低程度。
平行透视的技法,以正方体为例:1)首先定义视点(s),消失点(灭点)P,及据点(d),dp=ps。
2)画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a、b、c、d。
3)从a、b、c、d四点向P点连接消失线。
4)延长cd线得到e点,点,即cd=dt。
5)连接e点和P点,与dp线产生一个交点f点,df线就是该正方形处于你所定视点及视干线所应得的纵深度。
(图4)等距离平行物体的透视技法以地面铺设的瓷砖为例(局部)使用距点透视,等分若千线段,使A1:A2:A3:A4,并将端点向灭点引线,在左上端设置距点.将横线的右角向距点作引线,这样会在每一条灭线上留下一个相交点,这些相交点就是小方格的透视点.在这些相交点上做水平的线段,得到透视的方格形状,这些形状符合透视原理.可以继续作距点的引线,得到更远一些的透视依据.(图5)以地面和墙面铺设的瓷砖为例(局部)使用视点透视.1)定制视点、灭点2)定制瓷砖长度3)瓷砖端点与灭点连线4)左角顶端与视点连线,得到相切的点5)根据切点作垂线,得到纵深透视6)根据地面垂线作懂向水平线,得到地面瓷砖的纵深透视(图6)中腰线确定等距离的透视技法使用物体的中腰线,结合灭点同样可以画出等距离的透视.以等距离站立的人物为例:1)首先确定最近的人物位置2)确定一个灭点,依此点可以做视平线3)将人物中腰点与灭点连线,并将顶端和底端与灭点连援4)复制一个人物,设置间隔距离并缩放高度5)将第一个人物的顶端与第二个人物的中腰线连线并交于至底线6)以此点与顶线做垂直线,此线既是第三个人物的透视位置7)下面人物依此类推(图7)一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及绘制方法就讲到这里,不知道你理解没有。
第二章:平行透视及运用

直立正方形透视形的画法:
画法一 1 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基线等。 2 确定直立正方形的尺寸和透视角度,画一厚大正方 形,设点A,B,b。 3 将直立正方形的边长定于基线上和垂直于基线上。 由A点引透视线向心点消失。b点向距点消失而交于 B'点。由B'点引垂线交于C点,即可画成AB'C' D直立正方形透视图. 画法二 在视平线上定距点1/2。将平视EFGH正方形的1/2边长 平放于基线上(如图所示)E点向心点消失,h点向距 点1/2点消失,得H'点引垂线交于G点。即可画成 EFGH直立正方形的透视图。
平行透视的定义:画面的景物只向一
个消失心点消失的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原理:
一、平置正方形的两边与画面平行,其余两边向心 点消失 二、平置正方形的位置移动;正对画看时,近处的 两角都成锐角(小于90度)一侧正对画看时,一边 与视垂线重叠。在左右两侧时,远方两角向心点偏 斜。 三、平置正方形地位高低不同的透视变化;位置越 接近视平线其透视形越扁平,位置越远离视平线, 其透视形越宽阔。(在视圈内);位置与视平线重 叠时,平置正方形成一水平线。 四、平置正方形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越远越小。 在视平线以上的,越远越低;在视平线以下的越远 越高。总之,越远越接近视平线
平置正方形透视形的画法:
画法一 1 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基线等。 2 确定平置正方形的大小尺寸,画一厚大正方形,四 角设点A,B,C,D。 3 将正方形水平线AB同等长度画于基线上。由AB点引 透视线向心点消失,B点引透视线向左边距点消失,得 交点D点。再由D点引画水平线交于C点。正方形 ABCD的透视形完成。 画法二 找到正方形底边的中点,由中点引透视线向距点1/2点 消失,得一交点。再由此交点引水平线交于另一消失 于心点的线。正方形透视形成。(此画法便于画面尺 幅小,缩短距离画,结果同一)见图中EFGH正方形 和g点。
平行透视讲课

主垂线
h
s°
d
三、边长不等的立方体的画法
•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地砖 1×1m。
画出下图中的地板块图 室内空间大小3*4*5,地板尺寸。
第三节:平行透视的应用
• 空间中物体的高度的定位 • 真高线为பைடு நூலகம்线
•室内空间,高3m,宽4m,深5m,地砖。室内地面 放置一个1×1×1m的正方体,位置不限。
END
结语
谢谢大家!
(8)平行透视的正
平行六面体有两个面 与画面平行,由于远 近不同距离画面近的 正方形的边,长于距 画面远的正方形的边。
但前后正方形的 边长各自相等。 如图3-6,
ab=bc=cd=da, ef=fg=gh=he。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请说出下 面绘画作 品属于那 种透视类 型?
本章 要点
• 将EF与消失点分别相连,得到正方体顶面的两条 垂直变线。
• 从CD向上引垂线,与EF出发的两条垂直变线相 交于GH两点。即为正方体最后的两个顶点。连接 GH。
平行透视 Ping xing tou shi
平行透视画法的运用:
利用平行透视图的画法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的方形物品 的透视图准确作出,如楼房、桌子、电视机、沙发等等。
测点M:求空间透视中开间、进深、高度的测量点。 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 圆与视平线的交点,也称量点、测量点。
• 平行透视作图步骤 一、正方形
1 在画面上确定HL 视平线、VP消失点、M测点。 (平行透视中,心点即消失点,距点即测点)
2 确定正方形近边AB线段
3将AB两点与消失点相连(确定两条垂直变线的全 长透视)
4 将A点与测点M相连,与B与心点的连线相交,得 C点。CB即等于AB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绘图中的一种透视技法,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技巧,将物体按照平行线的透视关系进行绘制,使画面呈现出真实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是一种常用的绘图技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
2.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的原理基于视角的变化和平行线的收敛。
在我们的视觉感知中,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平行透视利用这种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将远离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小的大小,而将靠近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大的大小,创造出真实感的空间效果。
3. 平行透视的应用平行透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平行透视的应用:• 3.1 建筑设计平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建筑师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建筑师展示建筑物的比例、尺寸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意图。
• 3.2 室内设计平行透视在室内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房间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设计师展示家具和装饰物品的摆放位置,展示房间的布局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 3.3 景观设计平行透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景观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展示不同植被和景观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景观元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表达设计理念,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4. 如何使用平行透视使用平行透视技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真实的绘图效果。
以下是一些使用平行透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确定视点:确定你的视点位置,即你观察物体的位置。
视点位置将决定物体的透视效果。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是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是什么是平行透视应用平行透视应用是一种在设计和绘画中广泛使用的技术。
通过使用特定的视觉效果和透视法则,平行透视应用可以创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和动画制作等。
平行透视的原理1.虚拟光源在平行透视应用中,需要假设存在一个虚拟光源。
这个虚拟光源会投射光线,使得物体上的各个点在平面上产生阴影。
这样就可以营造出真实世界中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效果。
2.视点和视线在平行透视应用中,需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观察者的位置决定了视点的位置,视线的方向决定了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角度。
通过调整视点和视线,可以改变画面中物体的位置和透视效果。
3.平行投影平行透视应用中常用的投影方式是平行投影。
在平行投影中,平行的光线从视点射向物体,并在平面上产生投影。
这种投影方式使得物体在图像中以平行线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
平行透视应用的实现步骤平行透视应用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视点和视线首先需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这可以通过设定视点的坐标和视线的方向向量来实现。
2.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角度根据设计需求,确定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角度。
这可以通过设定物体的坐标和旋转角度来实现。
3.确定投影面确定投影面的位置和大小。
投影面通常位于观察者的前方,用于接收物体的投影。
4.计算投影结果根据物体的位置、角度和投影面的位置,计算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结果。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计算向量、矩阵变换和投影变换等操作。
5.绘制投影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投影结果,使用绘图工具将物体的投影绘制在图像中。
可以使用线条、面片等元素进行绘制。
平行透视应用的优势平行透视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增强现实感通过使用平行透视应用,可以为设计和绘画作品增加逼真的现实感。
透视效果可以使得物体在画面中具有立体感和深度,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2.清晰度高与其他透视方式相比,平行透视应用可以产生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图2-4 正方体平行透视画法
第三节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的画法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室内空间透视图的作图步 骤如下:设定画面中的比例为4∶3∶5。 (1)定出视平线HL,心点CV,按比例定出宽度尺寸AB,AB线段为 基线,过CV作A、B及各点的连线,确定距点D,D点CV点连线的距 离等于视距(图2-5)。
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就
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表 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为它 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 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 象;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 衡稳定之感,对称感和纵深感强, 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 景或大场面题材,并为题材主题 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 心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 显得呆板。
图2-1 平行透视图
•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能看见一个面,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只 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以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为例总结规律如下(图2-2、图2-3): • (1)如果心点正处在立方体正面上或正面的边上,只能看到一 个面。 • (2)如果立方体的位置在视中线上、下移动或在视中线上左右 移动,就可看到正面和另一个直立面两个面。 • (3)如果立方体离开视中线和视平线就可看见正面、侧面和顶 面三个面。 • (4)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离视平线和视中线越近越窄, 越远越宽。 • (5)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正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 这面就成了一条直线。 • (6)立方体如果处在视平线以下,远高近低,不能见到底面。 如果处于视平线以上,远低近高,不能见到顶面。 • (7)方形平面的透视形有两边是平行画面的直线,另两边在心 点消失。 • (8)方形平面上下位置移动时,越靠近视平线越扁平。如果与 视平线重叠,透视形就成了一条水平直线。 • (9)方形平面左右位置移动时,正对视中线时,近处两角成小 于90°的锐角。一侧边与视中线重叠时,这一边就成了与视平线 垂直的直线。在左右两侧时,靠近
透视——平行透视

景和物的透视,从形体的状态、观 看角度的不同,分四种情况: 一、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和 余角透视(着重点) 二、方形斜面景物的透视 三、方形景物的俯视和仰视 四、圆形、曲线景物的透视
平行透视概念
在视平线与基面平行的投影中,空间物体(直线) 与基面平行、对画面垂直时形成的透视称平行透视,, 也称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Thanks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以地面铺设的瓷砖为例(局 部)使用距点透视,等分若千线 段,使A1:A2:A3:A4,并 将端点向灭点引线,在左上端 设置距点.将横线的右角向距 点作引线,这样会在每一条灭 线上留下一个相交点,这些相 交点就是小方格的透视点.在 这些相交点上做水平的线段, 得到透视的方格形状,这些形 状符合透视原理.可以继续作 距点的引线,得到更远一些的 透视依据.(图)
交流社区1定制视点灭点交流社区2定制瓷砖长度交流社区3瓷砖端点与灭点连线交流社区4左角顶端与视点连线得到相切的点交流社区5根据切点作垂线得到纵深透视交流社区6根据地面垂线作懂向水平线得到地面瓷砖的纵深透视图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中腰线确定等距离的透视技法使用物体的中腰线结合灭点同样可以画出等距离的透视以等距离站立的人物为例透视
平行透视概念
平行透视概念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一、视向时平线,只有一个消失点,平行透视消失点 是主点。
二、一个面贴切或远离画面。
三、凡是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图时,仍 旧平行。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四、凡是垂直于画面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 图时,要集中消失到主点。 五、平行透视的立方体,无论地位高低、左 右、远近,只要在视圈范围以内,正面都是 正方形,只有大小变化,没有透视变化。 六、灭线在主点的水平线(地平线),直立 线(主点垂线、视垂线)和倾斜灭线上。
平行透视快题表现

平行透视快题表现
平行透视是一种绘画技巧,通常用来创造出在图像中出现远近的感觉。
以下是一些快速表现平行透视的方法:
1. 使用水平线和消失点:画一个水平线代表地平线,并在图像上选择一个或多个消失点。
从消失点开始画直线,以形成远离观察者的透视效果。
2. 透视正方形和长方形:画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并将其透视到一个点上,即消失点。
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表现建筑物、道路或家具等物体的透视。
3. 运用重叠线条:通过使用重叠的线条,如交叉线、背景中的建筑物或物体,可以表现透视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观察者感受到物体的深度和远近。
4. 改变线条的宽度:在透视绘画中,线条的宽度可以用来表示远近的距离。
近处的线条可以画得粗一些,而远处的线条则可以画得细一些。
5. 添加细节和阴影:通过为物体添加阴影和细节,可以强调物体的透视效果。
阴影可以在物体的底部或后方,随着物体远离观察者而逐渐淡化。
如何有效地表现平行透视取决于个人的绘画技能和风格,但以上的方法应该能够帮助你快速表现出平行透视的效果。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课件

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五、平行透视在构图中的应用 1.平衡稳定。 2.延伸画面,适宜表现长廊、隧道、公路。 3.集中视线。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练习(二)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 (三)正方形的画法 1.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左距点、右距点。 2.画出离视点最近的一条边。 3.从这条边的两个顶点向心点引连线。 4.利用正方形的对角线消失到距点的原理,求出透视深度。 5.连线成图。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画法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练习(四)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½距点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½距点求深。 视高1.5米,墙 角线4米,2米 宽的窗子,1.3 米宽的方体。
平行透视
七、平行透视画法的应用 1.方凳的画法 2.公共汽车的画法 3.建筑风景的画法 4.室内设计的画法
行) 2.只有一组变线,且垂直于画面。 3.一个消失点(心点)。(相互平行的线段消失于
一个消失点) • 平行透视线段三方向: • 垂直、水平、向心点
绘画透视学教案平行透视
根据平行透视的特点,尝试画出一 个水平面的平行透视图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和方法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引言平行透视是一种具有艺术效果的技术,通过在绘画或照片中使用特定的透视方法,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本文将介绍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用的应用方法。
基本原理平行透视的原理基于视觉感知和几何原理。
在二维平面上,远处的物体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而在平行透视中,通过使用特定的透视线条,可以营造出远近物体的大小变化,使观众感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常用方法以下是平行透视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简单的平行透视方法之一。
它使用了一个单独的透视点来创建远近物体的变化效果。
透视点通常位于画面中心的水平线上。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是使用两个透视点来创建远近物体变化的方法。
透视点位于画面的两侧,水平线上。
多点透视多点透视是使用多个透视点来创建更复杂的透视效果的方法。
透视点可以位于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曲线透视曲线透视是以曲线为基础的透视方法。
通过使用弯曲的线条,可以创造出更自然和柔和的透视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绘画和艺术作品中。
应用实例平行透视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绘画、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电影动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绘画中的平行透视:绘画艺术家经常使用平行透视来创造具有立体感的画作。
通过掌握透视原理和应用方法,可以让画面更具有深度和立体感。
•建筑设计中的平行透视: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使用平行透视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
通过将透视线条应用于建筑图纸中,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空间关系。
•室内设计中的平行透视:室内设计师可以使用平行透视来展示设计方案的效果。
通过在室内设计平面图中添加透视线条,可以让客户更好地了解室内空间的布局和风格。
•电影动画中的平行透视:电影动画制作中,平行透视可以创造出更真实和逼真的场景。
通过在动画场景中应用透视原理和方法,可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使他们感觉像是置身于场景之中。
总结平行透视是一种强大的视觉效果技术,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和沉浸感。
平行透视精品精品文档

4)延长cd到点e’, cd=d e’;连接距点 和e’得到e点;
5)通过e点作各垂 直和平行变线
a
b
e
c
d
e’
第三节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室内空间透视图的作图步骤如下:设定 画面中的比例为4∶3∶5。 (1)定出视平线HL,心点CV,按比例定出宽度尺寸AB,AB线段为基线,过CV作A、 B及各点的连线,确定距点D,D点CV点连线的距离等于视距(图2-5)。
1)先画好前面第一根灯杆,从顶端及底端都对灭点作灭线 2)再从灯杆二分之一处对灭点作灭线,作为中腰线 3)根据需要画第二根灯杆,再从第一根灯杆的顶端与第二杆中腰线相交 的地方引直线,它与下面灭线相交的地方就是的三根杆的位置,依此类推。
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
主点
视平线
(1)平行画面 的平面保持原来 的形状;平行画 面的轮廓线方向 不变,没有灭点。 水平的保持水平, 直立的仍然直立。
②、定HL视平线,高度可 根据感觉任意定
③、定VP点,透视图的灭 HL 点,可任意定
④、将A、B、C、D四点用 辅助线延长相交与VP点;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3 1
⑤、定M点,从M点分 别与AB上的1、2、 3、4点相连,可与 AVP线相交得到 1’2’3’4’ 即空间的进 深。
⑥、画内墙:过4’向上 引垂线与cvp交与c 点,再作平行线等, 可得到内墙abdc。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平行透视ppt课件

立方体的直接画法
平行透视的制图方法
► 由侧视图、正视图转换成透视图的画法: 以长300cm、深300cm、高280cm室内空间,距画面
60cm贴墙处放置一高60cm、宽45cm、长90cm的书桌为例 (比例根据需要自定)。
室内空间透视图画法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分析绘画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1、各种物体的消失点不统一。
2、应有透视变化的面设有透视变化。
3、物体的平面未画平。
4、应垂直的边线没有画垂直。
透平行视透视
平行透视
第一单元作业
1、了解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的特点, 熟记透视规律。
2、完成一张有家具的室内(教室或本 人居住的寝室)场景平行透视作业一张(只 用线,不涂明暗),用红色标出变线和主点。
► 心点:视中线与画面的交接点。
透视学 的常用 ► 基面:承载物体的平面,平视时即是地面,且与画面垂直。
术语
► 原线:即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它的透视特点是在画面上保持原来的透视 方向;且平行的原线在画面上仍保持平行。
► 变线:即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它的透视特点是在画面上的透视方向要 么发生变化,要么指向远端的某个消失点,要么终止某个消失点;且相 互平行的变线共用一个消失点。
平行透 视的特 ► 点(4)在60°视域范围之内,等大立方体在同角度方向,
不同距离位置上的比较,不是同一形状的放大缩小,它们之 间在近大远小变化中,含有直角边的平面都要发生形变。
►
(5)立方体直角面所产生的透视深度是通过对角线与画
第二讲平行透视

第二讲平行透视
• 一般情况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下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一般情况,高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的上半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心点
第二讲平行透视
在创作的需要,有时将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上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有时候将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取景框的下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矩形一点透视的等分
第二讲平行透视
透视矩形的分割和延伸
• 对角线求中
第二讲平行透视
作房屋山墙和方亭顶尖,可用对角线求和方法找到斜顶 的点。
第二讲平行透视
用对角线求中法,把矩形ABCD作8等分
A
D
交向余点
C
B
第二讲平行透视
对角线分割
1.作等距分割:作门窗ABCD,有五排,四扇窗,AC,BD通向余点 2.作五排三扇门窗。
C
视平线
B E
C
A2 A1 D1
B1
E1 S
基线2
A1 D1
第二讲平行透视
B1 E1
S
举例:以一三角形为例,演示如图
B
E
高 P
C
B1 P0
S
A TQ
基线1
视平线
真 高 线
E1
A1 Q0
第二讲平行透视
基线2
例2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1. 看清已知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的透视方向 4. 求端点的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P)
h
(主点)s°
(P)
hh
h
真
真
高
高
线
线
g
gg
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答:平行透视特点决定着平行透视构图的效果,比如平行透视关系中的水平原线,在画面上会产生一种平衡稳定的因素;有一组变线—-直角线,都向视域中心顺延集中,可以起到延伸视线,推远画面深度的作用;有一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是所有直角线的内核,起到集中视线,突出中心形象、情节的作用。
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现就是与画面成角度、彼此平行的直线,其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是:第一类水平消失的有:1、直角线-与画面垂直且平行基面的线消失到心点、与画面成任意角且平行基面的线消失到余点;2、成角线-与画面成45度角的成角线消失到水平距点。
第二类倾斜消失的有:1、近低远高线-与画面、基面均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线消失到天点;2、近高远低线-与画面、基面均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线消失到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答:原线是指与画面平行、彼此平行的直线,其种类及其特征是:(不消失)1、水平线—与画面平行且平行基面的线无灭点;2、垂直线—与画面平行而且垂直基面的线也没有灭点;3、斜线—平行画面而且倾斜基面的线没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远近视距的的构图效果属于考虑到深度的选择变化。
视距可以调节,其远近视距的选择要看所描绘的物体在构图的主次地位,和周围景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而定。
近视距构图有强烈的近大远小的高度透视差异;视距不远不近的构图形成中距离透视效果,灭点距离相对旷远,透视变化不悬殊,没有对画面产生堵塞感;远视距的构图,有着消失变化平缓特点,对远景不再有排挤感,形象平缓合群,空间疏松。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
答:中国山水画和西洋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掌握:1、以立方体为例,平行俯视时三组主向轮廓线有一个灭点,成角仰视时三组主向轮廓线则有三个灭点。
2、以立方体为例,平行俯视时三组主向轮廓线有两个灭点,成角仰视时三组主向轮廓线则有三个灭点。
透视——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Thanks
平行透视概念
平行透视概念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一、视向时平线,只有一个消失点,平行透视消失点 是主点。
二、一个面贴切或远离画面。
三、凡是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图时,仍 旧平行。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四、凡是垂直于画面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 图时,要集中消失到主点。 五、平行透视的立方体,无论地位高低、左 右、远近,只要在视圈范围以内,正面都是 正方形,只有大小变化,没有透视变化。 六、灭线在主点的水平线(地平线),直立 线(主点垂线、视垂线)和倾斜灭线上。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中腰线确定等距离的透视技法使用物体的 中腰线,结合灭点同样可以画出等距离的 透视.以等距离站立的人物为例: 1)首先确定最近的人物位置 2)确定一个灭点,依此点可以做视平线 3)将人物中腰点与灭点连线,并将顶端和 底端与灭点连援 4)复制一个人物,设置间隔距离并缩放高 度 5)将第一个人物的顶端与第二个人物的中 腰线连线并交于至底线 6)以此点与顶线做垂直线,此线既是第三 个人物的透视位置 7)下面人物依此类推(图)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平行透视的技法,以正方体为例: 1)首先定义视点(s),消失点(灭 点)P,及据点(d),dp=ps。 2)画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a、b、c、 d。 3)从a、b、c、d四点向P点连接消 失线。 4)延长cd线得到e点,点,即 cd=de。 5)连接e点和P点,与dp线产生一 个交点f点,df线就是该正方形处 于你所定视点及视平线所应得的 纵深度。(图4)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平行透视规律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透视画法的运用:
• 利用平行透视图的画法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 体的方形物品的透视图准确作出,如楼房、桌子、 电视机、沙发等等。
平行透视图的视觉效果:
• 平行透视的特点决定着平行透视构图的效果,比 如平行透视关系中的水平原线,在画面上会产生 一种平衡稳定的因素;有一组变线一直角线,都 向视域中心集中,可以起到延伸视线,退远画面 深度的作用:有一个消失点,形成一个视觉中心。 是所有直角线的内核,起到集中视线,突出中心 形象、情节的作用。 • 欣赏音乐
平行透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找一下学校中运用平行透视的建筑
找一下室内运用平行透视的一角
作业:画出校园一角(根据平行透视作画) 大胆创新,运用平行透视的规律进行作画
• 可以看一下下面同学作品
赏析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
• 视频
总结
•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就是说立 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 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 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 为正方形。 • 画法步骤透视的概念 平行透视的作图步骤 平行透视画法的运用 平行透视的视觉效果
平行透视的概念
在60度视域,立方体不论在什么位置,只要保持有 一种面与画面平行,就和视点画面构成平行透视关 系。
平行透视的特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 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 上的心点消失。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度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 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心点) 4)平行透视画面中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比 较稳定、平衡,适合于表现庄重、宏大的场面。
学会运用平行透视赏析作品
• 荷兰·霍贝玛《米德尔哈尼斯 的林荫道》,属于平行透视 图,观者正对小道,在隐约 的直角线限定下,道路迅速 由宽变窄,两边的树木又高 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 伸集中,从而将观者视线顺 引到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 距离感,这种方法适合表现 长廊、隧道、公路、铁道等。
赏析作品《雅典学院》
•
赏析作品《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以焦点透视原 理和对物体光线、明暗的研究作为 实现视觉真实表现的手段,让绘画 在逼真地表现客观事物方面更加成 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绘画大师达 芬奇运用了焦点 透视和对称均衡 的构图法则绘制了《最后的晚餐》 这件传世之作,达芬奇在空间及远 近法的处理上也有他独到之处,他 巧妙而又精确地运用了透视法则, 把一切透视都集中在耶稣头上,在 视觉上使他成为统辖全局的中心人 物。 同时他还巧妙地延伸了壁画 地空间,整个画面远远望去,感到 纵深很远,从耶稣背后的窗口,可 以看到耶路撒冷美丽的黄昏景色。
平行透视的运用
2012级美术与设计学院 水彩二班陈凤帆 0314
我们先来观察一些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刚才的现象中发 现了什么?
同学们,正如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一样,在日常生 活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原理,明明是等大的物体,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近大远小的问题。这 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正常的,是透视现象。 我们生活中的物体都存在透视现象。我们在绘画时 只有将这种现象准确的再现在我们的画纸上才能将 物体画出感觉。因此,这节绘画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研究有关透视的一些问题。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有 很多种,我们今天要接触的是平行透视现象。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就是视 平线上的心点,因此平行透视也称为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的作图步骤:
• 1.先画出视平线 • 2.在视平线上找一个点 作为心点(即平行透视 的消失点) • 3.在视平线外的地方话 一个矩形(正方形或长 方形) • 4.将矩形的四个角与心 点(消失点)连线 • 5.从链接线中随意截取 位置,画平行于正方形 或矩形的线 • 6.将立方体虚线的部分 连成实线
• 意大利杰出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就是运用焦点透视原理的典型作品。 画家以焦点透视的平行透视来构筑这 幅画,使人明显感觉到画面空间是人 们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的视点所观。 画面空间把众多人物同建筑物有机的 结合,并依照视点的不同距离所形成 的大小比例、色彩比例、明暗关系加 以表现。观幅画就好像人们站在一个 视点观看真实的舞台剧表演,如同观 察者往前走上几步仿佛就可以置身于 画面的空间之中。正是由于拉斐尔对 于焦点透视的运用,使画面复杂的人 物被统一到有序的空间之中,画面的 深度空间被表现得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