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合集下载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精选6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精选6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精选6篇)《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篇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教学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②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被告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易错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易错点】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秦朝(秦始皇——赢政)、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例题: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b )a.国家统一的需要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圧众臣。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认识明清强化皇权的举措【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明朝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一)措施1.明太祖裁撤,废除,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明太祖设,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设立,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后来,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有了权,最后再由皇帝“批红”。

(二)影响:中国历史上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二、清朝立国之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而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

议政王大臣会议职权作用如何?后来那一机构的设置削弱了它的地位?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它作出的重要决定,皇帝也要服从。

后来,军机处的设置改变了这种局面。

三、清朝的军机处设置于何时?最初设置的目的何在?后来职权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时间及目的设立于清年间,当时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立。

(二)职权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虽然职权不断扩大,但本身品级,只能。

(三)作用1.简化了,提高了。

2.完全听命于,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因此标志着。

四、怎样看待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自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显表现出的特点。

专制皇权的强化,虽有可能提高,但却导致,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B.自学存疑【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2.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为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3.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4.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5.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高中历史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

高中历史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

教学设计:《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学目标设计本案例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和能力:识记:废丞相、设三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军机处的设立。

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运用:探究中西方社会君主制度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以史料研习、观点辩论、中外历史比较等形式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探究历史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明清时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课教材依据此标准编写,内容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讲授1课时。

《标准》虽然只列出了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和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三个知识点,但明朝内阁的设置缘起于宰相制度的废除,而讲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事实,因此本课设置了“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三个子目,即把第一个知识点扩展为两目内容,后两个知识点归并为一个子目。

2、本课内容在学习模块中的地位。

本单元共有4课,内容跨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发展阶段。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

其突出特点是你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本课内容在必修一模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升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归纳与概括,只有在认真回顾和分析前面所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另一方面,本课在论述清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时,又通过中西政体的比较,得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的结论,从而为下一单元讲述“列强武装侵略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内容埋下伏笔,使两个单元自然地衔接起来。

历史必修ⅰ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历史必修ⅰ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课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型新授课编制人编号G1-1-1.4学生姓名等级评价审核人时间9、12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自学导航:1、自主学习: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律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1)废除宰相制度:A、明初沿袭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但元朝_____权势过重,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

B、1376年,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 ,从而把地方权力集中到_____,_____的权限扩大,_____与相权的矛盾更加突出。

C、________擅权乱政,朱元璋大权旁落,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同时,裁撤中书省,废除_____ ,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_______制度宣告结束,________进一步加强。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2)确立内阁制度:奠基——明太祖设立_______________(侍从顾问)废丞相后,全国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作顾问,协助理政,但很少能参与决策,一切大事仍由皇帝亲自主持。

确立——明____祖确立_____________(参与机务)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_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拓展延伸——明朝太监乱政】明朝皇帝一天要上三次朝——早朝、午朝、晚朝。

皇帝黎明就得起床,太阳出来才下朝。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是亲手打过天下的人,精力旺盛。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 副本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 副本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课文,不明白的知识用红笔勾画出来。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1、知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并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的过程。

2、理解明朝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衔接】明朝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然而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因此,明内阁只是皇帝为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其他手段如厂卫制度:东厂、西厂、锦衣卫;八股取士等),所以,阁员与以前的宰相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有明朝第一首辅之称的张居正在自己死后就落得个籍没(抄家等)的下场。

一、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的出现 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 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诛杀胡惟庸;废 ,权分 ,直接对 负责;并下令,废丞相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影响: 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2(3)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 ,只是 。

思考1:你如何看待明朝内阁? 它与近代西方内阁有无区别? (二)军机处的设立 1、康熙帝加强皇权(1)原因: 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康熙帝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参与 。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最后集权于 。

2、雍正帝设军机处(1)设立:雍正年间,为 而设置军机处。

(2)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军机大臣 ,但都由 ;办事简、速、密。

(3)职能: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4)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君主专制 ; 进一步得到巩固。

思考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姓名:班级:编号:04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问题探究】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解题关键: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内因与外因。

思路引领:结合前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宰相制度的作用,说明外因。

结合明朝建立的社会背景,说明内因。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解题关键: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

)思路引领: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设置军机处的原因。

【课堂训练】1.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C.让“群臣”监督皇帝D.精简政府机构2.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三: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材料四明代殿阁大学士(1)材料一中“已成之法”主要指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宰相,权分六部。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知识结构:二、课堂思考与讨论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明太祖为巩固统治。

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

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明太祖的这种规定?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但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便利了君主独裁专制。

3、什么是内阁?内阁的职能在明朝有过哪些变化?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①明朝皇帝从官僚中选拔官吏入值殿阁,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事,由于殿阁处于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②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能参与政事。

明成祖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时,内阁大臣有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

③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张居正改革虽有成效,但触犯官僚地主利益,引起皇帝不满,死后被抄家、夺官。

4、清朝前期是怎样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如何评价?(1)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仍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康熙时,在宫内设南书房,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一人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内阁形同虚设,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标解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三、课堂拓展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围绕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不断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两大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如何评价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答:1、积极:政治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大一统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2、局限:政治上,君主专制带来了统治上的腐朽;经济上,明清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西方交流。

四、巩固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背景:清初,设 ,妨碍了 ,会导致 。

2、过程:明太祖诛杀 同时裁撤 ,以 分理全国政务, 对 负责。

3、影响:秦以来实行的 宣告废除; 进一步 。

废宰相 设内阁 明:废宰相,设内阁 1、背景:丞相废除后,全国政务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 。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 作为 ,帮助他处理政务,但他们很少能 ,一切大事仍由 主持。

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 ,入值文渊阁, 皇帝,并开始 , “ ”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 ,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 , 权压众臣。

3、特点:内阁不是 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 的 。

阁臣的 由 决定, 依 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 。

清:军机处1、背景:清初,设内阁,但军国机要由 定夺,皇权受到 。

2、过程: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 。

3、内容:①军机大臣都是 ,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军国大事由 裁决。

②军机大臣按照 将诏令拟写成文,经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

4、影响:提高了 ;全国的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得到巩固。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学案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学案

学校临港一中年级高一学科历史编者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预习导航】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明初,存在宰相一职,但处境尴尬。

2. 诛杀宰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权分。

3. 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宣告废除。

参看P16 资料回放:为何明朝废除宰相?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根本原因:过大,威胁。

二、内阁的出现三、军机处的设立1. 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当政时期),的权力凌驾于、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 康熙亲政后,设,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 雍正时期设置,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探究路标1、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汉、唐、宋、明各采取了哪些措施?2、明朝设立内阁的原因是什么?内阁制有何特点?合作探究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探究路标1、康熙帝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2、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整合提升】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史实:秦朝:设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皇帝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清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课堂达标】1.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自主学习】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原因:(1)根本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这种制度妨碍了_________的高度集中,导致_____________。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______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 ___________职权扩大。

(4)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措施: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以分理全国________,直接对负责。

3、影响积极:秦以来的__________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________进一步加强。

消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

2、内阁形成过程:明太祖:设_______________作为_____________。

——奠定基础明_______: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___________。

——正式确立明宣宗:授予内阁__________权。

——发展明神宗:__________任首辅时,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全盛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考点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一、基础知识1、明太祖认为权势过重,妨碍的高度集中,1380年,明太祖裁撤和,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负责,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出现。

后来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内阁不是法定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手中。

4、清初权力很大,受到很大限制。

5、康熙亲政后,设,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6、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难点和考点1、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

2、军机处职责、特点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影响?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措施和特点。

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练习巩固1. 明太祖决定改革政治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C.废除宰相制度D.高效处理繁重的政务2.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可见他极力主张: () A.加强君权必须废除丞相B.加强相权来削弱君权C.有丞相必然就有善治D.没有丞相就没有善治3.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北宋设中书门下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5.以下关于我国封建王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下列有关下图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康熙帝时期设立②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他们的职责是跪受笔录,承旨尊办③此机构设置后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④此机构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8.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课件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课件

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 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谕旨, 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 、 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 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 、军机处的设置,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 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①②③ 4、专制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 、专制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 消极因素逐步增大, 期)消极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激化了阶级矛盾 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 妨碍社会的进步
• 6.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 . 本质问题是 物极必反) 本质问题是(物极必反) • A.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 . • B.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6】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 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孔光传》 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 孔光传》 •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 • 材料三 我朝罢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 我朝罢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 )、六部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 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洪武)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洪武)》 • 请回答: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根据材料一、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问题某同学到故宫参观,看到了隆宗门内的这样一处机构(见下图),但不了解其职能。

你能为他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吗?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础知识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________负责。

(2)明太祖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宰相制度至此被正式废除,________进一步加强。

明朝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存在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和自隋唐以来有七百余年历史的三省制度,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皇权绝对专制的局面。

皇帝通过直接指挥六部实现了对中央行政机构的控制,这一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

2.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与发展:①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后,设置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其处理政务。

②明成祖时,选拔________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________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取得了________,内阁________权压众臣。

(2)历史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________机构或________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机构。

明代的内阁首辅与以前的宰相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从废丞相到设立内阁说明了什么?二、清朝1.康熙扩大皇权(1)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________,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

(2)内阁、____________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设置军机处(1)概况:①________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________一人裁决。

②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________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

(2)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________,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进一步得到巩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

(2)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2)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1)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2)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重点探究】1、宰相制和内阁制如何进行比较?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

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如“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

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

如“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明朝内阁和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明朝的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性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咨询(助理)机构;西方的内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的行政机构,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

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

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

(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

3.时间:年间。

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

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课标三维集训:1、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 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3、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 皇帝任人唯亲C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D专制皇权加强4、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编写人:刘阳【基础回顾】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废丞相:明太祖朱无璋,正式废除;②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内阁制度正式确定;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①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时间:雍正时期;③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至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②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重难点阐释】明朝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宰相制下,宰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首”;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权。

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而非制度设置的授权。

虽然明朝内阁的权力很大,但内阁首辅始终不是宰相,内阁阁臣与宰相都是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助手,但地位不同,宰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政策机构和行政机构的长官,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但明朝的内阁阁臣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受皇权操控,无法制约皇权。

,另外,由于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太监的权力日益壮大,明代废除宰相后的最大弊病,就是司礼太监专权,明中期的太监乱政,深层原因就是废除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明朝的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明朝的内阁: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而不是君主负责,要执行的是议会的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内阁是国家的权力重心,君主不干涉内阁,更不能任意撤换内阁。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

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知能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知能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精品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精品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设内阁(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22.经过:1380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3.影响:(二)内阁制的建立1、背景:废除丞相制度后,明太祖政务繁忙。

2、过程:(1(2(33.特点:4.内阁制实质: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雍正帝设军机处1(1(22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

2、消极(为主):明清以后,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阻碍中国的近代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知识拓展】一、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和强化该政治制度。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终结,该政治制度亦随之寿终正寝,历时两千多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秦朝以后各朝都采取措施解决这两个矛盾。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图解】二、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点1、不同点:2、共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课标点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 不稳、内乱屡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 :同时,裁撤______ 和________ ,以_______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 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知能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________________ 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________________ “内阁”出现: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 O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______ 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儿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知能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________ ,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为了适应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______ ,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

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加强了君权。

2.设置_______ 时为办理西北军务,乂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3.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核心突破】1.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45672019-08-08【课标点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 不稳、内乱屡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 :同时,裁撤______ 和________ ,以______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 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知能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_________________ 明太祖设置 :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_______________ “内阁”出现: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 。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______ 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儿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知能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釆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________ ,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为了适应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______ ,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

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加强了君权。

2.设置_______ 时为办理西北军务,乂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3.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核心突破】1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45672019-08-08【课标点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 不稳、内乱屡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 :同时,裁撤______ 和________ ,以_______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 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知能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_________________ 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_______________ “内阁”出现: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 O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______ 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儿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知能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________ ,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为了适应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______ ,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

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加强了君权。

2.设置________ 时为办理西北军务,乂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3.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核心突破】1.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45672019-08-08【课标点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