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

合集下载

脑出血

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疾病分类脑出血的分类决定了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分类方法较多,诊断疾病的时候需要考虑各种分类方法,明确疾病的性质。

脑出血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

临床上多根据出血部位分类,介绍如下:(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

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

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②丘脑出血: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

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脑出血PPT课件

脑出血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需求,设 定合理的随访时间间隔,如每3个 月、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安排
每次随访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并发症风险等进行全面 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 案。
健康教育计划
在随访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和家属 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脑出血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内感染、再出血等。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导尿等操作易导致 尿路感染。
压疮
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导致血液 循环障碍,皮肤及皮下组织缺 血、缺氧而坏死。
肺部感染
脑出血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吞 咽困难等导致误吸,引发肺部 感染。
深静脉血栓
肢体偏瘫、活动减少等使得血 液在静脉内淤滞,易形成深静 脉血栓。
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量表和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运动、感觉、 言语、认知等功能恢复情 况。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等工具, 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状态和社会参与情况。
并发症风险评估
针对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 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 脉血栓等,进行风险评估 和预防措施制定。
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
MRI检查
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更优,但可 更好地显示血管畸形、肿瘤等病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01
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贫血等。
凝血功能
02
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查找出血原因。
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
03
评估患者一般状况,指导治疗。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 检查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03
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 制和干预措施

脑出血医生不建议手术

脑出血医生不建议手术

脑出血医生不建议手术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他们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救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医生常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进行手术。

以下是一些医生不建议进行手术的情况。

首先,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已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

脑出血手术是一种较大的手术,对患者的心脏、肺、肝等多个器官都会产生较大的负担。

这些老年患者或者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身体状况较差而发生合并症,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因此,医生不会轻易决定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

其次,一些脑出血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脑水肿。

脑水肿会使脑组织肿胀并增加颅内压,手术过程中会对脑组织产生更多的损害。

而且,脑水肿还会增加手术的风险,令其并发症的概率增加。

因此,对于这些有严重脑水肿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选择其他方法来减轻病情,而不是立即选择手术。

此外,手术的时间很关键,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窗口期,手术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对于脑出血来说,最佳治疗窗口期是指患者发生脑出血后的24小时内。

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最佳治疗窗口期,手术的效果可能会不如预期。

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综上所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存在严重威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脑水肿程度以及手术时机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会不建议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脑出血

脑出血

脑出血脑出血(ICH)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有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

非损伤性脑出血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系指脑内的血管病变、坏死、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致死率较高。

脑出血的病因脑出血是由于在原有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

脑出血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少数为其他原因所致,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梗死性出血。

绒癌脑转移或其他恶性肿瘤可破坏血管也可引起脑内出血可破入脑室。

脑出血病因详细解析:(一)常见致病疾病1.高血压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均可导致脑出血,约半数脑出血由高血压所致。

老年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可使脑出血的危险降低46%。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内小动脉病变,如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脂质透明变性和微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瘤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

另外,高血压可引起小血管痉挛,导致远端缺氧和坏死、血栓形成,斑点状出血及脑水肿,出血可融合成片状,这可能是高血压脑病引起出血的机制。

解剖因素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也起作用:脑动脉壁较其他器官的动脉薄弱;随年龄增长,深穿支动脉变得弯曲,呈螺旋状,易受高血压的冲击,成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尤其是豆纹动脉。

2.脑淀粉样血管病(CAA)CAA是一种不伴全身血管淀粉样变的脑血管病,脑出血是CAA最常伴随的表现。

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大脑皮质、软脑膜小或中动脉的中层和外膜,损害血管,引起基膜变厚、血管腔狭窄、内弹力膜破碎,导致纤维素样坏死和微动脉瘤形成,易于出血。

估计大于60岁的脑出血病人中,15%由CAA引起,大于70岁的脑叶出血50%由CAA引起,在伴有阿尔茨海默病和Down综合征的老年人中,CAA引起的脑出血更常见。

(Moyamoya)、夹层动脉瘤等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常常在不偏爱、不显著的症状下发生,而且病情恶化会导致重大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诊断1.体格检查在脑出血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体征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体征检查是脑出血的诊断基础。

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颈部、胸部、腹部等部位,以及有无血栓形成的迹象。

2.CT扫描脑出血的最佳诊断方法是CT扫描,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诊断技术,可以直观地诊断出脑出血部位和范围。

CT扫描可视化脑的微小结构,并能够记录脑出血的大小和位置。

这种诊断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以迅速帮助医生确诊。

3.脑脊液检验脑脊液检验是一种很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鉴别脑出血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

这种检验可以通过抽取脑脊液并进行检测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可以帮助确定脑出血是否是由感染或其他基础病情引起的。

治疗1.手术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脑出血的早期,手术可以帮助缓解脑压,并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脑出血的范围,切断脑血管出血并减轻脑水肿。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内窥镜手术和介入手术。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手术治疗的补充,可以通过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及其它方面减轻病情。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并降低脑压,保持患者的脑功能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常用药品包括降压药、抗凝血药等。

3.康复治疗在进行完手术或药物治疗之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也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身体更快地康复。

,对于脑出血这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在早期进行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快速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一套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CT检查原理及优势分析
01
02
03
CT检查原理
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 层扫描,通过计算机重建 图像,显示脑部结构和病 变。
优势分析
速度快、操作简便、价格 相对较低,对急性脑出血 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急性脑出血的初步 筛查和诊断,可明确出血 部位、范围及程度。
MRI在脑出血诊断中价值
MRI检查原理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 体组织产生信号,进行图 像重建,对脑部结构和病 变显示更清晰。
价值体现
对亚急性、慢性脑出血及 微小出血灶的检出率高, 可评估血肿周围水肿情况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CT检查无法明确 诊断的脑出血病例进行进 一步检查。
DSA在介入治疗中应用
DSA检查原理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利用X 射线透视和摄影技术显示血管形态和 结构。
等,促进患者居家康复。
回归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社区康复资源整合
01
利用社区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为患者提供就近的
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指导
02
针对有就业需求的患者,提供职业评估、技能培训等支持,帮
助其重返工作岗位。
社会心理支持
03
组织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互助小组等,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交
流平台,促进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安排合适的康复时间和频率,确保患者能够逐步恢 复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家居布局调整
移除易导致摔倒的障碍物,增加 防滑措施,确保家居环境安全。
辅助器具配备
根据患者需求,配备轮椅、助行 器等辅助器具,提高患者居家生
活便利性。
家庭康复指导
向患者家属传授基本的康复知识 和技能,如肢体按摩、关节活动

脑出血病人的评估内容

脑出血病人的评估内容

脑出血病人的评估内容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脑出血病人评估内容:
1. 意识状态:检查患者的清醒程度、定向力、反应性等指标,判断其意识状态。

2.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患者的感觉、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等,评估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4. 头颅CT或MRI检查: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脑出血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

5. 血液检查:包括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合并症。

6. 心电图检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

7. 营养状况:通过评估营养状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促进康复。

8. 病史及家族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风险因素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计划。

以上是常见的脑出血病人评估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出血的纳入标准

脑出血的纳入标准

脑出血的纳入标准
脑出血的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年龄应大于等于18岁,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符合ICH的诊断标准。

2. 患者的出血部位应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幕上血肿量大于30 mL,或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且血肿较规则。

3. 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应大于等于5分,且生命体征基本正常。

4. 患者应无严重其他脏器并发症,无精神性疾病、器官变异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非高血压诱发的脑出血。

5. 患者及其家属应同意接受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研究或治疗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对于疑似脑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4年度脑出血

2024年度脑出血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翻 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 。
02
合理饮食
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保证水分摄入,预防营养不 良和尿路感染。
03
早期康复
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 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4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控制血脂、血糖等危 险因素。
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包括抗 凝治疗、溶栓治疗等,必要时 手术治疗。
癫痫处理
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和频率选用 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同时加强 安全防护和心理护理。
18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2024/3/24
19
康复期评估指标和方法介绍
神经功能评估
心理评估
通过检查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 感觉等神经功能,评估脑出血对患者 神经系统的影响。
未来脑出血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如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的联合诊断和治疗 ,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
2024/3/24
25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4
26
03
脑出血的治疗与预后
系统介绍了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
治疗等,同时探讨了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24
脑出血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精准医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脑出血的治疗将更 加个性化、精准化,例如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出血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详细阐述了脑出血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主要病因(如高血压、脑
血管畸形等)以及病理生理机制,为后续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出血

脑出血

(4)亚低温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是脑出血的一 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能够减轻脑水肿,减少自 由基生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安全 有效。
(5)并发症的防治: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吞咽困难和水电解质紊乱治疗详见本章第四节;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治疗有效。 其他常见并发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肺水肿、冠状动脉性疾病、心肌梗死、 心脏损害、痫性发作等。要注意识别,并给予相 应的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避免情绪波动。 安排在安静、光线柔和的单人病房,减少探视 抬高床头15~30°,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 水肿。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平稳。
33


降低体温:患者住院期间体温最高为38.3℃,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
基本治疗原则: 降颅压、调血压;防继续出血;促神经功能恢复;防治 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2~4周,避免情绪激动及血压升高。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氧:有意识障碍或缺氧现象,应给予吸氧。 4)鼻饲: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 应鼻饲。 5)对症治疗:过度烦躁者可适量用镇静药;便秘者 可用缓 泻剂 6)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时应做膀胱 冲洗,昏 迷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内科:项荣辉
概述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叫自发性脑出血。 占脑卒中20%~30% 发病率60~80/10万人 急性期病死率30%~40%,是急性脑卒中病死率最高的。 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 最常见的病因 2.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3.血液病(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 友病和镰状细胞贫血病) 4.梗死后出血 5.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 6.moyamoya病 7.脑动脉炎 8抗凝或溶栓治疗 9.瘤卒中

脑出血手术标准

脑出血手术标准

脑出血手术标准
脑出血手术标准如下:
1、出血量:当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时,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

2、意识状态:当患者处于Ⅱ-Ⅳ级意识状态时,需要进行手术。

即患者处于Ⅱ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和(或)失语状态;Ⅲ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状态;Ⅳ级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状态时,需要手术。

3、出血部位:当小脑出血大于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合并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重症脑室出血时,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

4、全身状况: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时,可酌情考虑进行保守治疗。

脑出血手术建议在发病后6-7h内进行,此时脑实质未受到严重损害,手术有利于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脑水肿,有利于改善预后。

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姻刘媛(北京市海淀医院重症医学科)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除了医生的治疗和家人的关爱,良好的护理措施也是确保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和家人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生活护理1.保持卧床休息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以免加重脑损伤。

在此期间,家属应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和压疮。

同时,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枕头高度,使头部稍高于身体,这有利于脑内血液回流和减轻颅内压。

2.合理饮食脑出血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患者需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要控制盐分摄入,以便降低血压。

同时,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以降低复发风险。

此外,要注意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过度脱水或水肿。

如果患者有吞咽困难,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在进食前后清洁口腔。

3.功能锻炼在病情稳定后,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翻身、坐起、站立和行走等。

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或引起呼吸困难。

生理护理1.神经系统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观察患者意识、肢体活动、瞳孔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2.颈内静脉压监测颈内静脉压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

家属可观察患者颈部静脉怒张程度。

3.摄入与排放管理脑出血患者往往存在排尿障碍,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

此外,患者要适当控制水分和食物的摄入量,以免加重脑水肿。

心理护理1.营造良好环境脑出血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

家属可为患者调整室内光线、温度和湿度,以及降低噪声等。

2.沟通与倾听家属要关心患者的情绪,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

对于患者的担忧和疑虑要耐心倾听和解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3.心理疏导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家属可邀请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和治疗。

要重视脑出血的前兆现象

要重视脑出血的前兆现象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可能成为脑出血的风险因素,因此,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脑出血的概述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其结果是血液渗漏到脑组织中,给脑部造成压力和损伤。

脑出血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实质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漏到脑脊液中,常见于脑动脉瘤破裂,脑实质内出血则是指血液渗漏到脑组织内,通常由高血压引起。

脑出血的原因脑出血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8个常见原因。

1.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脑部血管壁造成损伤,使其变得脆弱和易于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控制,将对脑血管系统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2.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壁的异常扩张,通常与先天性血管壁薄弱有关。

当脑动脉瘤破裂时,血液会渗漏到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因此,对于已知患有脑动脉瘤的患者来说,及时的监测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3.血液凝块某些疾病或疾病风险因素,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会导致血液凝块的形成。

当血液凝块阻塞了脑血管,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而受损,进而可能引发脑出血。

4.血管畸形某些人天生就存在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

这些异常的血管结构容易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

对于发现自己有血管畸形的人来说,定期的检查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5.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如可卡因和安非他命等兴奋剂,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进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因此,远离毒品和滥用药物对于维护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6.颅脑损伤头部的剧烈撞击或外伤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

因此,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或从事潜在危险工作时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颅脑损伤。

7.凝血功能异常某些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包括脑出血。

脑出血ppt课件

脑出血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 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障碍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恢复 其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管理
坚持服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控制血糖和血脂
保持血糖和血脂在正常范 围内,有助于预防脑出血 的复发。
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充 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和精神紧张。
脑出血的危害
致死率
脑出血死亡率较高,约30%患者 会死亡。
致残率
存活患者中,约3/4会出现不同程 度的残疾。
引发并发症
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消化道 出血等并发症。
脑出血的病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 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 壁变薄、血管弹性下降,容易
引发脑出血。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 症之一,它会使血管壁硬化、 管腔狭窄,容易诱发脑出血。
未来挑战与展望
未来挑战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尤其是与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
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尚需要提高技术和方法,尤其 是对于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将取 得新的突破。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为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有效 的方案和方法,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05
脑出血的预后与影响因素
预后情况
脑出血的预后通常较差,死亡 率高,即使存活也常常遗留严 重的后遗症。
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出血 部位、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出血量较大、重要功能区出血 、手术治疗不及时或不当都可 能导致不良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脑出血护理常规

脑出血护理常规

脑出血护理常规一、定义脑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其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 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20%。

二、症状、体征(一)临床特点: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 50 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春冬季发病率较高。

2、多无前驱症状,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3、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4、有肢体瘫痪、失语等局灶定位症状和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5、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

(二)不同部位出血临床表现 1、基底节出血最常见,占 50% 60%,豆纹动脉尤其外侧支破裂所致。

表现为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同向性偏盲。

出血量大者可有意识障碍,可引起脑疝甚至死亡,2、丘脑出血约占 20%,丘脑穿通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出血所致。

常有三偏征,感觉障碍重于运动障碍,深感觉更明显,优势侧出血可出现丘脑性失语,丘脑性痴呆。

3、脑干出血占 10%,脑桥出血多见,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交叉性瘫痪或偏痛,四肢疼痛等,大量出血(血肿>S5L)累及双侧被盖和基成部,病人立即昏速,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样胃容物、中枢性高热(持续 39 度以上、躯干热而四肢不热)。

中枢性呼吸障碍、四肢瘫疾,多于 48 小时内死亡,小量出血可无意识障碍。

4、小脑出血小脑上动脉破裂出血所致。

发病突然眩晕,共济失调、可伴频繁呕吐和枕部头痛。

小量出血表现为眼球震颤、病变侧共济失调、站立和步态不稳。

大量出血发病 12-24 小时内出现颅内压迅速升高,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呼吸节律不规整,枕骨大孔疝形成而死亡。

5、脑室出血约占 3%-5%,小量脑室出血,常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大量脑室出血迅速出现昏迷,频繁呕吐、双侧瞳孔如针尖样,四肢肌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预后差,多迅速死亡。

6.脑叶出血约占 5%-10%,以顶叶最为常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肢体瘫疾较轻,昏迷较少见。

脑出血

脑出血

脑出血(ICH)病因病理病因1、病因ICH病例中大约60%是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约30%由动脉瘤或动一静脉血管畸形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病等)、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2、发病机制颅内动脉具有中层肌细胞和外层结缔组织少,外弹力层缺失的特点。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时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等深穿支动脉,自脑底部的动脉直角发出,承受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故又称出血动脉。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由于其病因不同,故发病机制各异。

一次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在30分钟内停止,致命性脑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

动态颅脑CT监测发现脑出血有稳定型和活动型两种,后者的血肿形态往往不规则,密度不均一,发病后3小时内血肿迅速扩大;前者的血肿与之相反,保持相对稳定,血肿体积扩大不明显。

多发性脑出血多见于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和脑肿瘤等患者。

病理绝大多数高血压性ICH发生在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约占ICH的70%,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出血各占约10%。

壳核出血常侵人内囊,如出血量大也可破人侧脑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丘脑出血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室,向外也可损伤内囊;脑桥或小脑出血则可直接破人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ICH受累血管依次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基底动脉脑桥支、大脑后动脉丘脑支、供应小脑齿状核及深部白质的小脑上动脉分支、顶枕交界区和颖叶白质分支。

非高血压性ICH出血灶多位于皮质下,多无动脉硬化表现。

病理检查可见血肿中心充满血液或紫色葡萄浆状血块,周围水肿,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血肿较大时引起颅内压增高,可使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重者形成脑痛。

幕上的半球出血,血肿向下挤压下丘脑和脑干,使之移位,并常常出现小脑幕庙。

脑出血

脑出血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其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

病因:1、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多数在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并存情况下发生。

2、颅内动脉瘤: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少数是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瘤经血流漩涡和血压的冲击,常使其顶端增大、破裂。

3、脑动静脉畸形:因血管壁发育异常,常较易出血。

4、其他:脑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症、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脑肿瘤细胞侵袭血管或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血液循环而产生顿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

但因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并非都是一样。

(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测“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

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

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

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

(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

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

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

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

(4)桥脑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

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

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5)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内容摘要: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大量的出血,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

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情变化等信息,配合临床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病理研究;临床护理;分析。

The nursing car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AbstractCerebral hemorrhage, also called Cerebral haemorrhage, refers to the essence of bleeding in the brain, for old people's common diseas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ming on urgent ,illness, and high.mortality rate. During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Nursing staff should have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tiology of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condition chang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operate with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bserve patient’s conditions, complete the patient’s thought work, then it may cause the patient getting better treatment and getting well soon.Key wordsCerebral haemorrhage;experience;nursing care一、前言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日渐增加,是目前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在动脉硬化特别是小动脉硬化和微型动脉瘤形成的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超过病变血管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而发生血管破裂[1-3]。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

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二、脑出血的病理研究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

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

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重、短时间可发生急骤的变化、治疗康复时间长、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其病死率高达60%,而存活者中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残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加强各项护理,对增进疗效,平稳渡过危险的急性期,促进疾病的康复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工作[4-7]。

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

在起病初期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

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

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

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

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脑出血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细致周到地进行分析,力争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

高血压病与脑出血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脑出血的发病是在原有高血压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然升高所致,所以有高血压性脑出血之称。

但是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并不足以引起血液外溢出血。

文献报道正常人脑动脉能耐受200千帕(1500毫米汞柱)的压力而不发生血管破裂出血。

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

有80%以上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因此又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之称。

三、脑出血的临床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1 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并伴有喷射性呕吐及视力障碍的头痛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尤其是伴有意识改变者,应警惕脑疝的发生。

1.2 意识的观察意识的变化是辨别颅内压增高及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

可用简单语言、肢体活动、睁眼反应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如患者的意识逐渐转清,提示出血已经停止病情好转,如患者由清醒转为昏迷,则提示患者有再出血及病情加重。

意识障碍程度:①清醒:对周围情况均能解,能答复问题,大小便能自理;②迟钝:嗜睡对周围情况不感兴趣常处于入睡状态,能唤醒对各种刺激有反应;③浅昏迷:叫唤时能睁眼肢体有自由活动,对各种刺激有反应,对自己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④昏迷:叫唤不应四肢自主活动消失对针刺有反应,各种刺激反应存在,大小便不能自理;⑤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反射全无,生命体征紊乱。

1.3 瞳孔的观察瞳孔的观察有定位及评估预后的意义。

应仔细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同圆,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一侧瞳孔由缩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常为脑疝先兆;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小脑幕切迹疝发生;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去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脑桥出血出现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如患者在病程中突然出现意识改变,表情淡漠、嗜睡或躁动、昏睡,进一步发生频繁惊厥、瞳孔出现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或呼吸节律不整,是脑疝形成的早期标志[8]。

1.4 生命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监测重要客观指标,是判断病情变化的主要依据。

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以及及时了解病情,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①体温: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感染常出现体温升高,甚至持续高热。

应区别是感染性高热还是中枢性高热,并严密观察、记录和处理。

体温的测量以肛温为宜,部分病人全身血管痉挛体表血液分布减少也较低从直肠测量较准,同时躁动昏迷病人试口表示不安全。

②脉搏和血压:反映脑及心血管功能,颅内损伤、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早期可出现脉搏慢而洪大、血压升高,脑疝导致循环功能衰竭时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如患者出现中枢性血压下降伴双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病情发展的濒危阶段,应立即通知医生[9-11]。

③呼吸:颅内压增高呕吐时,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易发生窒息和呼吸骤停,从而造成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呼吸由浅而深并出现鼾声表示病人进入昏迷,突然呼吸变慢或停止表示枕骨大孔疝或必须立即抢救。

因此,应严密监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节律、频率、呼吸音改变、喉部痰呜音、病理性呼吸等异常情况须立即报告医生并行抢救。

1.5 运动障碍及抽搐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瘫痪或偏瘫、不随意运动或躁动、癫痫发作、抽搐等表现,如表现出瘫痪和抽搐对疾病的定位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侧肢体活动消失或肌张力减弱,增强出现偏瘫,表明病灶在对侧;颅内如肢体逐渐出现瘫痪表明病情在进展。

保护并适当约束肢体,防止发生坠床等意外。

癫痫发作时,防止咬伤、跌伤及窒息发生。

2、急性期的护理昏迷患者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

昏迷由于咳嗽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气管分泌物较多,及呕吐物误吸加上机体遭受疾病打击而抵极力降低易招改肺部感染和发生呼吸道阻塞,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防止因搬动出血量加大而加重病情[12-15]。

②舌后堕,可将舌牵出口外。

如有呕吐让其吐出,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患者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对昏迷时间长,出血量大的患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呼吸。

③对咳嗽反射较好,昏迷程度浅的患者按压气管环( 天突穴),人为的形成咳嗽反射,使气管及肺部的痰液排出至咽部和口腔,同时给予吸痰,这样排痰较为彻底。

吸痰操作时须注意以下几点:插管前要湿润吸管,以免损伤粘膜;插管湿度要适宜,才能达到有效的抽吸痰,从鼻孔内插管其深度为病人耳垂以并控制长度加1 c m~2 c m左右为宜,若从口腔插管最深以不引起呕吐为原则,氧管切开病人插管深度以切管长再加1厘米左右为为宜;一般情况时宜在病人翻身后抽吸,但病人有呕吐或气管内有痰鸣时随时抽吸;使用脚踏吸引器下手脚动作要协调,吸管进入气道前要认真检查是否道畅适用当送入气道时应阻断压,可减少抽出肺内气体量吸管理入气道,方开吸引器( 切忌边插边吸以防算粘膜损伤出血) 吸管一气道内左右旋转,而压后得以退出。

每次抽吸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气管切开病人以3 mi n~5 mi n为宜,以免影响呼吸;切实注意用物清洁防止感染,并注意引导管通畅;若分泌物过多且粘稠必要时可作气管切开。

昏迷患者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张口呼吸患者以湿纱布盖住口鼻,防止口腔感染,每天用生理盐水擦洗眼睛和清洁口腔[16]。

④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应预防兴奋躁动,以免发生意外。

床头挡一软枕防头部撞击床栏;给一定约束如将宽绷带,打双结套在棉垫上捆于四肢这端;床边加保护架;严重抽搐的躁动专人防置急救器械于床旁备用。

⑤预防褥疮: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期翻身避免受压;促进局部血循环:定时用热毛巾擦洗受压部位5%酒精按摩;避免受湿和过冷过热;增加全身抵抗力[17-19]。

⑥昏迷期采用留置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用0.02%呋喃西林溶液200 mL 冲洗膀胱,每日2次。

对神志不清无尿潴留的男性患者,将避孕套顶端刺破,连接导尿管并套在阴茎上,既保持了床面干燥,避免了插导尿管的痛苦及可能招致的感染,也便于观察尿量。

3、恢复期的护理做好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偏瘫患者由于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悲观,对康复失去信心。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应主动热情开导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坚持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