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doc资料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研究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保制度逐渐成为了两国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
然而,中美两国的医保制度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和区别。
为了更好地研究比较中美医保制度,本文将从医疗保障体系、医保政策、医保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医疗保障体系中美两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合组成,而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则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组成。
在医疗保障的层次上,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上分为三级: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提供的医疗保障(如Medicare、Medicaid 等)、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和个人购买的健康保险。
而中国的医保体系则划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被认为是中国医保制度的基石。
二、医保政策在医保政策上,中美两国也较为不同。
美国的医保政策多样化,医疗保障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合作实施,各州可以根据本州的情况制定相应政策。
而中国的医保政策比较一致且统一,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实施,各地区的医保政策相对较为一致。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对待不同人群的医保政策也存在区别。
在美国,老年人、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低价医保,而中国基本医保全民参保的原则覆盖了所有的公民。
三、医保费用中美两国医保费用的负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医保费用主要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承担。
个人需要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而企业也需要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险。
政府则出资提供给低收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医保服务。
而在中国,医保费用主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公民可以通过单位或个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并支付一定的医疗保险费用,同时政府也会对低收入和弱势人群提供一定补贴。
四、医保覆盖范围中美两国的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联邦控制的医保只覆盖了65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群体,而州控制的医保则覆盖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但不同州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
中美医疗体系对比研究
中美医疗体系对比研究医疗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之一,它们的医疗体系都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在关注中国和美国医疗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对两国的医疗体系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
一、医疗保障体系的共同点1.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和美国都有相应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
在中国,公共医疗由国家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构成。
国家医保是指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医保,主要覆盖城镇职工。
而城乡居民医保是指由地方政府实行管理的医保,主要覆盖农村居民和城市非职工。
在美国,公共医保体系主要是指联邦政府的医疗补助计划Medicare和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
2.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在中国和美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都包括诊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这些机构都提供基本的诊疗和治疗服务。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3.医学教育体系中国和美国都有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
在中国,医学教育由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学历层次构成。
而在美国,医学教育则分为本科、医学院、住院医师等不同层次。
这些医学教育体系都是以培养医疗人才为目标,使得两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同点1.医疗保险侧重点不同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侧重于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扩大,同时也在为重疾患者提供大病保险服务。
与此不同的是,美国的医保则主要根据个体的收入和年龄进行不同的分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医保制度相对健全而全面。
2.医疗资金来源不同中国的医疗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补贴、个人缴费以及地方财政等多种渠道。
而美国则主要依赖于私人医保公司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往往是通过税收来支持的。
3.医学资源的分配方式不同在中国,医疗资源的大量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就相对匮乏。
与之相反的是,在美国,由于其医保体系的不足,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一些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甚至无法得到保障。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doc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机构;国外;现状分析当前,中医药“以人为本”的健康观及其在防治人类现代疾患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逐步为更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所认识和接受。
由于现代医药在面对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于是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于中医药,纷纷开展中医药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医药学术研究热潮。
笔者现对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随着中医药在各国的传播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国日益重视中医药科学研究,有些国家成立了中医科研基金会,有些国家还拨出大笔科研经费进行中医药研究。
这些国家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或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成立独立或专门从事中医药的科研机构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1998年更名为全美补充替代医学中心(NCCAM),其宗旨是用严格的科学方法验证补充替代医学(包括中医药)的疗效,阐明其作用机理,并向广大民众发布准确的信息[1]。
在美国除NCCAM外,还有加利福尼亚针灸委员会、美国中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从事针灸、中医药的研究。
另外,德国有中医传统医学研究院和汉堡赤心-杜中医研究所,英国有皇家植物园中草药鉴定中心,韩国有韩医学研究院,泰国有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等。
1.2 在西医药研究机构中设立中医药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在日本,有10多个西医药研究机构建立了传统汉方医药研究机构,如北里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设立和汉医药学研究所。
在英国,伦敦国王大学药物研究组、剑桥大学药理系血管生成与中医药实验室,以中草药为基础,开展抗感染和抗肿瘤研究。
在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院是意大利最大的对中医药开展研究的政府研究机构。
在巴西,亚马逊国家研究所、里约热内卢植物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研究。
在俄罗斯,莫斯科针灸疗法生理研究所开展针灸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物质与文化均处于同时代最前沿,这是其他后发国家无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目前多数地区基本上达到了小康式的生活水平,可以满足温饱;部分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唐地区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整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是需要漫长的发展和缓慢的变革,才能接近现代文明国家的水平。
在中国,医疗保健体制作为一个关系民众生活的重要体系,目前已经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脱节。
时有发生的医患血腥暴力冲突,以及本应是社会道德标杆的医生形象日益妖魔化,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生属于精英阶层,受到社会尊重。
不可否认,一些医疗活动具有较高的不可预知性,医患纠纷是一个客观存在。
但在法制和保障均相对健全的美国,鲜有将医患冲突演变为于事无补的血腥暴力事件的。
收入丰厚的医生们均会缴纳数量不菲的医疗执业意外保险,因此走调解和法律程序,就成为一个双赢的选择。
我国的医疗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而迅速发展,与其他领域的情况类似,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式发展。
在短短30年时间,医疗保健体系由之前的“赤脚医生”时代进入“后赤脚医生”时代,医疗保健体系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成就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解读中美医疗服务之间的差别,以启发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
职业训练应“追英赶美”医学教育水平是国家医疗体制的基础,医生教育是医疗保健体系的核心。
在美国是最优秀的学生才能报考医学院,据说敢于报考医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是同伴们羡慕和欣赏的对象。
在美国,有资格申请医学院校的学生有两个“15”,即:大学毕业的成绩达到前15%才可以报考,报考者大约有15%可以被录取。
当然,如果你是哈佛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在报考医学院的时候大约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system | 2008-02-29一、宏观层次上的三种管理制度随着医药费用的日益上涨和政府财力的相对不足,各国政府都试图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改善医疗机构的运行绩效。
从资源配置体制的选择上分析,世界医疗服务体系类型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制。
1、市场主导型。
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以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特征,完全实行自由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它是实行私营机构筹资,私营机构提供服务的完全市场型体制的国家,其国家医疗资金的筹集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都以自由市场为准则,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私立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根据社会不同需求产生不同险种开展业务,遵循自愿入保原则,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
医院大多属于私立,医生也大多服务于私立医院和诊所。
医院服务的价格由医疗市场上的同行在竞争中形成,由病人直接支付或由私立保险机构按市场价格进行支付。
医院的运营完全受市场调节,政府很少干预,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高,能比较好的满足病人的多层次需求。
由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双方之间一般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供方可以利用技术优势诱导需求、刺激消费,因而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医疗消费的膨胀。
在医疗这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主导型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单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效率、公平和健康结果的改善。
2、政府主导型。
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是社会保障齐全的福利国家,政府既负责筹资又负责提供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主要是政府行为。
这种计划型卫生体制的优点在于可按政府的意愿有力地调节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调整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向,使资源覆盖全体国民,消除供方的不良经济刺激,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这种体制同时也存在公有制和计划调节所造成的效率低下,计划难以及时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医院、医生服务积极性不高,居民就医需长时间排队,供需之间存在矛盾等。
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system | 2008-02-29一、宏观层次上的三种管理制度随着医药费用的日益上涨和政府财力的相对不足,各国政府都试图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改善医疗机构的运行绩效。
从资源配置体制的选择上分析,世界医疗服务体系类型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制。
1、市场主导型。
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以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特征,完全实行自由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它是实行私营机构筹资,私营机构提供服务的完全市场型体制的国家,其国家医疗资金的筹集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都以自由市场为准则,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私立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根据社会不同需求产生不同险种开展业务,遵循自愿入保原则,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
医院大多属于私立,医生也大多服务于私立医院和诊所。
医院服务的价格由医疗市场上的同行在竞争中形成,由病人直接支付或由私立保险机构按市场价格进行支付。
医院的运营完全受市场调节,政府很少干预,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高,能比较好的满足病人的多层次需求。
由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双方之间一般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供方可以利用技术优势诱导需求、刺激消费,因而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医疗消费的膨胀。
在医疗这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主导型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单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效率、公平和健康结果的改善。
2、政府主导型。
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是社会保障齐全的福利国家,政府既负责筹资又负责提供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主要是政府行为。
这种计划型卫生体制的优点在于可按政府的意愿有力地调节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调整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向,使资源覆盖全体国民,消除供方的不良经济刺激,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这种体制同时也存在公有制和计划调节所造成的效率低下,计划难以及时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医院、医生服务积极性不高,居民就医需长时间排队,供需之间存在矛盾等。
各国医保政策的比较研究
各国医保政策的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医保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医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策制定理念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政策形成和实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全球十大经济体的医保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一、美国美国的医保政策分为公共医保和私人医保两种形式。
公共医保主要包括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
Medicare主要包括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和一些残疾人,主要是通过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支持的。
Medicaid主要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保险,也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
私人医保主要是由雇主、保险公司和个人自负三方共同承担,但存在一定的社会负担问题。
美国的医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多少有些混乱。
医保制度的落后和社会健康问题在美国政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近年来,提高医保质量,降低医保费用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争议的焦点。
二、中国中国的医保体系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责任医疗保险组成。
社会医疗保险主要由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几个部分组成。
商业医疗保险主要为高收入人群提供保险服务,一直处于发展初期。
责任医疗保险主要是由医生责任险、医院责任险和药品责任险等几种险种组成。
近年来,中国的医保制度不断改革,中央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医保领域的创新和改革力度。
三、日本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在政府卫生福利部门的领导下,每个地区的医疗保险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
日本的医保费用主要由居民支付,同时政府也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助。
为了保证医保资金的平衡,日本规定对某些病种的治疗需进行限制和规范。
日本的医疗保险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高昂。
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医保政策,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来缓解医保压力。
四、德国德国采取社会保险制度,每个人的基本医保费用都有中央部门管理,由公立社会保险机构或某些特定的公司负责承担。
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体系的特点和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国内的医疗卫生体系。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开放以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人口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而农村人口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分级诊疗制度。
这些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然而,中国的医疗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等。
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完善。
以美国为例,美国实行的是以保险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体系。
美国的医疗服务由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提供,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由医疗机构雇佣,医生可以有自己的诊所。
美国的医疗费用通常由医疗保险公司支付,个人需要购买医疗保险,以便在需要时获得医疗服务。
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虽然相对完善,但也存在着医疗费用高昂、保险制度复杂、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
与之相比,欧洲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国民医疗保险制度。
这些国家通过税收或社会保险费用来筹集医疗费用,所有公民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可以在需要时获得免费或低费用的医疗服务。
这种医疗体系下,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通常是由政府直接雇佣,医疗机构也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管理。
欧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认为是相对完善的,人民可以享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然而,欧洲的医疗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等待时间长等。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从开放以来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需要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和调整。
世界各国医疗体系比较研究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扩大医保覆盖范 围,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减轻患者负 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形成 多元化办医格局。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医 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医疗 体系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仍存在保障水
平不高、报销比例偏低等问题。
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
03
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服务质量和服务
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疗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患者对 医疗服务满意度不高。
医疗费用与支付方式改革
要点一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通过改革医疗支付方式、加强医疗费用监管等措施,控制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要点二
多元化支付方式
探索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如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 以提高医疗费用使用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保障范围与程度改革
扩大医疗保障范围
各国医疗体系改革致力于扩大医疗保障范围 ,覆盖更多人群,提高医疗保障程度。
则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
高额医疗费用保障
对于高额医疗费用,各国保障程 度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有较为 完善的保障机制,而另一些国家
则可能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
弱势群体医疗保障
各国在弱势群体医疗保障方面也 存在差异,一些国家针对弱势群
体的医疗保障政策更加完善。
03
CATALOGUE
各国医疗体系优缺点分析
医疗资源丰富国家的优缺点
美国和中国的医疗系统有什么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医疗系统有什么不同?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和中国的医疗系统都属于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系统之一。
两国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美国和中国的医疗系统的异同点。
一、医疗保障体系美国实行的是市场化医疗保障体系,所有医疗服务都需要个人和医疗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医疗费用,而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就要自费前往医院或者诊所。
因此,许多美国人认为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导致了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其中许多人甚至宁愿不去看病,也不愿因此而更换保险公司。
另外,美国的医疗服务在各个州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来开展不同的医疗服务。
而中国实行的是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即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公共监督。
这里面包括三种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大病保险。
这样的保险医疗体系相对较为理性、公平、安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可以在医疗保障效应之内。
但是,相比美国,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医疗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在偏远和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往往十分匮乏,医疗技术也相对较弱。
二、医疗技术水平美国的医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实践历史悠久,医疗技术方面相对较为先进,尤其是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
美国有一些公认世界一流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拥有较高的医学水平和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比美国,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处于发展过程中。
但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医学研究方面,中国也在探索前进。
近年来,中国在与疾病的抗争、医学创新、医学教育等方面也有了可喜的进展。
目前,中国的医疗专家和医疗工作者正走向世界的前沿,为打造高质量的医学服务作出不懈的努力。
三、药品价格美国的药品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公司的高额研发成本、药品价格的缺乏规范以及药品的广告费用等多种因素所致。
而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药品价格的波动。
正因为如此,美国人不得不面对昂贵的医药费用,甚至很多人宁可不用药,也不愿花费这样的巨款。
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近年来,关于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之间的医疗卫生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通过比较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同之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政策,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国内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
在国内,医疗卫生体系主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各地市级卫生局等分支机构构成。
由于我国医疗制度经历了多年的变革和发展,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一方面,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好转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如今,我国的医学技术不仅可以和国际接轨,并且还在一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存在着较大的不平等,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公立医院和私人诊所之间等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此外,在医疗制度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平衡医患关系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国外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相比较而言,在国外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医疗资源的分配相对比较均等。
但不同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在不同州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医保制度的规定上,不同的州对于医保保障的范围、安排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此外,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私人医疗机构比较发达。
由于美国的医保制度较灵活,因此也鼓励了很多民间资本涌入医疗体系,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样一方面也促进了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同时也加剧了民间医院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存在质量问题。
与之相反,瑞典的医疗卫生体系,则主要由国家医保系统主导,严格控制医疗物价,加强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服务质量。
总体而言,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受制于各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趋于逐步接轨,比如通过国际医疗标准化,以及国际医疗保险等多种方式。
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与我国医疗改革对比研究
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与我国医疗改革对比研究在当今的社会中,医疗改革成为了全球共同探讨的话题。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成为我们了解医疗改革的重要窗口。
这样的比较研究也是促进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引导。
本文就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与我国医疗改革的对比进行研究。
一、医疗保障的总体设计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与我国医疗改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医疗保障的方案设计。
目前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三级医疗保障。
这种方法将医疗保障划分为国家医疗保健、私人医疗保险和现金购买保险三段,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包含了国家、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
而我国现行的医疗改革则采取了两个阶段的发展模式。
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为重点,通过试点改革,逐步实现全国基本医保的建立。
第二个阶段则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协同发展,并加强医疗救助制度等各项改革。
不过,在国内,还有很多人存在着保障问题,主要是在医疗保障上的覆盖范围不足,其中个人缴费的比例占整个保障费用的比重很高,而国家补贴的比例相对较少,也没有组织形式的深层次改革。
二、医疗资源的配置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由于其医疗资源的丰富和充足,其医疗服务的质量往往高于同类发展中国家。
整个医疗体系的研发和资金投入也是相对比较充足的。
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医疗体系呈现出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一方面,医院资源一般都集中在大城市,这就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基层医疗的状况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和竞争,无法有效提高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三、医疗支付方式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一般采取的是医疗保障先行、商品和服务后付的原则,相当于把医药费直接从保险金里统筹付款。
在这样的模式下,医生和医院就不必整天思考如何赚钱,而且这种方式也有助于降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纠纷。
同时,由于医疗保障的主管部门对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管,度量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就显得更加容易。
国内外医疗体制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体制比较研究国外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其医疗制度的选择有着不同的道路。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国外典型的医疗制度,然后将各自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保险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现阶段情况及发展走向相比较,并分析我国城市及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完善体制,加强基础卫生建设,积极地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分级管理医疗卫生手段社区医疗服务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1)國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现状现如今,国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在体系提供的模式与主体方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类型;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参与类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类型。
1.英国的福利国家模式英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国家福利政策方面都主张“摇篮到坟墓”,英国在医疗体系方面所倡导的就是:其一,将医疗当为某种社会福利,通过政府来向国家公民提供;其二,就是将各个社区的医院当成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
在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地位的是英国的卫生部,而且在英国大部分的医疗方面的设施都是国家出资购买的,其医疗体系是由英国养老院、社区医院以及各公立医院等构成,并通过它们来满足国民在医疗上的需求。
此外,英国在各社区开设了医疗系统并希望通过它们来负责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还在各级行政区内专门开设了全科诊所,以此来为行政区内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等服务在英国。
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为国家公有,由国家的卫生部主导,且在所有医疗机构中的花费也都是由政府负责。
2.美国市场化医疗体制美国的这种医疗体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极其成熟的基础上,该医疗体系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一部分的医疗机构是私人建立的,而这种机构中的医生也大多为某些家庭的私人医生,其中的医疗费用和保险等费用也都是由个人来负责;二是一部分的医疗保障金依然是由政府负责,来为无经济来源、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及其内部协作的比较研究
具 备 良 性 运 作 的 卫 生 服 务 体 系 是 一 个 国 家 医 疗 卫 生 事 业 发 展 的 保 证 医疗 服 务 体 系 内部 各 环
节 的 通 力 协 作 是 提 供 具 有 成 本 效 果 、 成 本 效 益 的
服 务 以 及 更 好 地 改 进 居 民 健 康 的 关 键 医 疗 服 务 体 系 内 部 协 作 能 更 全 面 地 传 递 卫 生 政 策 .是 医 疗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7 1 1 7 3 1 1 8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 1 0 Y J C 6 3 0 1 9 1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0 6
作者简 介 : 孙
辉( 1 9 9 2 一) , 男, 汀苏连云港人 , 在读本科生 ; 钱东福 ( 1 9 7 3 一) , 男, 山东 临沂人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为卫 生服
服 务 连 续性 、 协 涮性 和 整体 性 形 成 的关 键 1 _ 。 微 观
上 . 医 疗 服 务 体 系 的 内 部 协 作 有 助 于 跨 地 区 的 资 源互动 、 信息共享 , 也 有 助 于 医 疗 技 术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医 院 与 卫 生 管 理 部 门 之 间 的 协 作 可 以 充 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6・
ACTA UNI VERS I TAT I S MEDI CI NALI S NANJ I N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第 1 期 总第 6 0期 2 0 1 4年 2月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及其 内部协作的比较研究
中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统 的不足 和 落后 之 处 , 而有 针对性 地进行 相 关思考 , 从 并提 出改善 我 国急救 系统 的对 策 。
关键 词 美 国 急救 医疗服 务体 系 比较
急救 医疗 服 务 体 系 是 指 在 紧 急情 况 下 向 伤员
和危 急重症 患者 提供 急救 医疗 服 务 , 由相 关 医 疗 服
救 医疗服 务 条 例 》 该 条 例 的 目的 是 在 全 美构 建 全 , 面的急救 医疗 服 务 体 系 , 高 急 救 医疗 服 务 质 量 。 提 条例 规定 各 州 政 府 必 须 在 构 建 急救 医 疗 服 务 体 系 中给予人 力 、 力 、 物 财力 的支 持 。1 7 9 6年 , 关立 法 相 程序完 成 , 一个立 体 、 高效 、 层 搭 建 的 急 救 医疗 服 分
一
种被 现代 社会 疏 忽 的疾 病 ” 的报 告 , 院前 、 内 对 院
[ 作者简介]周奇 , 苏州大学 医学 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 生 ;
陆建 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常熟市卫生局副局长.
《 国外医学 》 卫生经济分册 2 1 年第 2 卷第 四期 ( 01 8 总第 1 2 1 期)
・ 59 1 ・
服务区, 每个 地 区 都 有 一个 主 管 部 门负 责 协 调 , 接 受 急救服 务 公 司的拨 款 , 行划 区负 责 和 区 间合 作 实
()由政府 进行 统一 的建设 和管理 。在 急救 医 2 疗 系统 中 , 政府 始 终 是 主 导力 量 , 责 具 体 的 规 划 负
务体 系在各 州相 继 建立 起 来 , 全 美 范 围 内正 式 形 在 成 了全 国急 救 医疗 网 。随 后 , 建 立 起 院前 急救 、 又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一、导言医疗体系是各个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整个国民健康的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探讨中西方的卫生文化、医学思想、医疗制度、医学教育、医疗保障等各方面,加深对中西方医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医疗的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1.卫生文化比较中西方卫生文化有着深刻的区别。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疗文化,已有五千年历史。
中医药把人体看成一个与自然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自然、调和、平衡的观念,注重对整体的调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方医学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分析和细分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把人体分割成一个个的部位,使用高科技手段对这些部位进行深入分析,以治疗疾病。
中西医学思想的差异,分别影响着中西方医疗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2.医疗制度比较中西方医疗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
中方医疗制度整体上以公立医院为主,多数医院归于公共部门,医疗保险的健康保障政策主要由国家的医保机构负责监管。
西方医疗制度则是基于医疗市场的分级管理、与健康保险挂钩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医生、医院和医保机构等独立组成的多元化体系。
3.医学教育比较中、西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也有较大的区别。
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是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医学实践等内容进行组织的,培养的人才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型医生。
西方医学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医学,科学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也较为严格。
4.医疗保障比较中西方医疗保障的体系也有所不同。
西方社会普遍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由医保体系负担一定比例,患者个人支付的金额比较少,部分医疗项目甚至全免费。
而中国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是公共医保和商业医保制度,医疗费用由医保制度负担一部分,患者个人比重较大。
三、总结总体来看,中西方医疗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中西方医学观念和实践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医学体系和医院管理的不同。
美国医保制度的改进与比较研究
美国医保制度的改进与比较研究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医保制度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
美国的医保制度多样化,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私人保险机构等多方负责,因此美国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体系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和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美国医保制度的改善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一、美国医保制度的发展史美国的医保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社会保障运动,主要解决那些在工伤、疾病和失业等方面无法自行承担经济压力的人们的社会安全问题。
其后,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完善其医保制度,包括实施医疗费用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联邦医疗援助计划等,直至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政府成立的“美国国家医疗保险计划”开始实行。
到了21世纪,随着医疗成本的快速上涨,美国开始调整医保制度,推行以市场为导向和多元化的医保政策。
除了实现全民医保,还鼓励市场竞争和提供各种保险计划。
二、美国医保制度的现状1.医保覆盖范围仍不完善在美国,医保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仍有部分民众在医疗方面缺乏保障,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
目前,尽管“奥巴马医改”政策已被推行十余年,但实际上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医保鸿沟。
2.医保成本高昂美国的医疗服务是高质量、高成本的,医保成本也是最高的。
医保制度虽然为美国民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医疗成本过高,一些人在医保制度下购买的医疗保险仍然难以承担。
3. 市场竞争不足美国医保制度的竞争度较低,受到市场垄断和中介交易的影响,导致医保费用过高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因此,改革医保制度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扩大医保市场竞争,减少医保机构之间的竞争独占程度。
三、美国医保制度改革的探讨1. 全民医保的推行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改革医保制度的政策,其中以全民医保的推行最为广泛。
这一举措在政治上较为敏感,会涉及政治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是,它确实是改善美国医保制度的基础。
2. 医保成本的调控美国政府应当加大对医保成本的调控力度,合理控制医保支出,降低医疗成本。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医药服务的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医药服务的比较研究一、前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中国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也开始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服务这一主题,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二、发达国家中医药服务情况在发达国家,中医药作为一种替代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
不同于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发达国家的中医药服务更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服务对象更多是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群。
发达国家的中医药服务机构规模大、设备高端、技术水平高,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内容涵盖了许多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
例如,在美国,中医药服务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美国还设立了许多中医药机构,提供针灸、中药治疗、推拿按摩等服务。
而在英国,中医药机构数量虽少,但技术水平较高,服务质量受到了普遍认可。
英国还开设了中医药方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三、发展中国家中医药服务情况在发展中国家,中医药服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支持程度相当高。
例如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范围广泛,覆盖全国各区域和不同人群。
中国的中医药服务机构数量庞大,专业人才众多,服务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中,中医药服务也逐渐被重视。
例如在非洲,由于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仰和需求增加,中医药服务得到更多的关注。
除了治疗疾病,中医药服务还能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中医药服务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医药服务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医药服务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
发达国家更多地关注中医药专业性、技术与设备的先进性,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群。
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中医药的广泛覆盖面,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人民,同时,中医药服务还必须具有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全球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
全球医疗卫生体系比较研究一、引言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各有特点,包括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医疗质量和效率等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全球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差异,深入探讨各国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为改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供借鉴。
二、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比较1. 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美国医疗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医疗资源主要由私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险制度分散多样,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导致医疗费用高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2. 欧洲医疗卫生体系欧洲国家的医疗体系一般以公共医疗为主,相关部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覆盖人口广泛,医疗质量较高。
欧洲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费用由相关部门全额或部分承担,医疗资源配置比较均衡。
三、新兴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比较1.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但是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和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仍然存在。
2. 印度医疗卫生体系印度医疗卫生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和不完善,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相关部门医疗服务覆盖面广泛,但是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全球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资源公平分配,各国纷纷进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五、结论全球各国医疗卫生体系各有特点,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包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通过比较研究各国医疗体系的差异和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我国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力度,在制定和实施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国内外医疗体系研究综述
国内外医疗体系研究综述
简介
本综述旨在对国内外医疗体系进行研究和比较,以期为深入了解医疗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
国内医疗体系
国内医疗体系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由政府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公立医院承担了大部分医疗服务提供的责任。
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人口数量多,医疗体系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排队时间较长和医疗费用较高等问题。
外国医疗体系
许多国家采用不同形式的医疗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以下几种:
1.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例如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政府通过纳税制度提供医疗保险,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要服务提供者,患者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2. 社会保健体系:例如瑞典和丹麦等国家,政府通过公共预算
资助医疗服务,提供全民医疗保障,但医疗资源相对有限。
3. 混合医疗体系:例如德国和荷兰等国家,政府提供医疗保险,同时鼓励市场竞争,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共同提供医疗服务。
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各有优劣势。
国内医疗体系的优势在于医
疗资源相对丰富,教育和研究水平较高,但缺点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疗费用较高。
而外国医疗体系的优势在于医疗保障程度高,
服务较为均衡,但面临的挑战是资源有限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较大。
结论
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每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通过
了解国内外医疗体系的不同特点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医疗体系的改
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 [1] 张三, 国际医疗体系比较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2020.
- [2] 李四, 中国医疗体系问题分析, 医学与社会进展, 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system | 2008-02-29一、宏观层次上的三种管理制度随着医药费用的日益上涨和政府财力的相对不足,各国政府都试图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改善医疗机构的运行绩效。
从资源配置体制的选择上分析,世界医疗服务体系类型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制。
1、市场主导型。
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以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特征,完全实行自由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它是实行私营机构筹资,私营机构提供服务的完全市场型体制的国家,其国家医疗资金的筹集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都以自由市场为准则,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私立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根据社会不同需求产生不同险种开展业务,遵循自愿入保原则,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
医院大多属于私立,医生也大多服务于私立医院和诊所。
医院服务的价格由医疗市场上的同行在竞争中形成,由病人直接支付或由私立保险机构按市场价格进行支付。
医院的运营完全受市场调节,政府很少干预,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高,能比较好的满足病人的多层次需求。
由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双方之间一般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供方可以利用技术优势诱导需求、刺激消费,因而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医疗消费的膨胀。
在医疗这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主导型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单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效率、公平和健康结果的改善。
2、政府主导型。
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是社会保障齐全的福利国家,政府既负责筹资又负责提供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主要是政府行为。
这种计划型卫生体制的优点在于可按政府的意愿有力地调节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调整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向,使资源覆盖全体国民,消除供方的不良经济刺激,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这种体制同时也存在公有制和计划调节所造成的效率低下,计划难以及时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医院、医生服务积极性不高,居民就医需长时间排队,供需之间存在矛盾等。
1992年开始,英国引入了市场取向的改革,采取内部市场的改革。
3、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
以加拿大为代表。
加拿大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筹资、地方政府管理基金、各类医院共同提供服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这种卫生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
这种体制类型在筹资方式、资源配置、宏观管理等方面实行计划调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制定卫生发展规划,并按规划配置卫生资源,医疗费用主要来自政府税收。
在卫生机构内部,其机构性质、人员编制、服务数量、类型和方式、经营策略等全部由机构根据市场行情自主决定。
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以私立机构为主,卫生技术人员多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在宏观上通过经济补偿手段控制医院业务量,规定医院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以保障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及控制卫生费用的过度上涨;在微观上实行放开,给卫生服务机构经营自主权,以提高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供给的效率。
通过计划和市场二种调节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国医疗服务制度改革中,市场主导型的国家加强了政府对医疗市场的干预,而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则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医疗管理体制改革既不可能走美国完全依赖市场的路,也不可走英国政府全包、低效率的路。
我们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来基本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和可及。
以加拿大为代表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制,值得借鉴。
二、微观层次上的三种医疗机构结构西方国家的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如表一)。
表一:各国医疗机构分类情况营利性医院(包括私人医院和公司制医院)(%)以这三种类型医疗机构发展都比较全面的美国为例:公立医疗机构主要侧重于为穷人服务,并提供许多营利性医院不愿提供的服务,是健康“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主要来自医疗照顾(Medicare)和医疗救助(Medicaid)为患者支付的医疗费,或直接来自政府的卫生补贴。
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是由政府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负责管理,也有少数公立医院委托非营利组织或私立公司来管理。
公立医院因其资产的公有性质,其财务和管理决策受到行政法和政府不同行政部门的严格管制。
一般认为公立医院的管理是缺乏效率的,平均住院天数高于其他类型医院。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美国医疗服务提供的主体,提供了全国70%的医院床位,73%的住院服务和75%的门诊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主办的医疗保险、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非营利医院享受政府的免税政策,但必须承担更多的社区和社会责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发展。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范围一般是获利空间较大的医疗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医疗保险和个人自付,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其经营效率较高,营利性医院的人均住院天数和日均住院费用都低于非营利性医院。
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治理结构都是董事会形式,董事会是医院的决策机构,董事会的人员组成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性质。
非营利性医院,为了和所在社区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实现服务于社会的目标,董事会成员由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组成,通常代表医院服务的主要对象。
营利性医院的董事会主要从医院投资人的角度而不是医院服务对象的角度看问题,主要目标是为医院谋取经济利益,其董事会构成具有更大的同质性。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举办医疗服务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政府由直接“办医院”转向为居民购买“医疗服务”,并尽量减少非必须由政府举办的医院,节省下来的资金向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院购买服务,结果促成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院的比重逐年增长,而政府医院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政府只举办为特殊群体(如军人和警察)服务的医院,承担科研任务的医院和专为低收入者服务的医院。
没有社会公益性的个人医疗服务产品和混合产品的提供,交给民间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来承担。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体制进行了改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内部市场改革和一些国家的私有化改革。
英国的内部市场改革从1992年开始,改革前,地方卫生当局既向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购买服务,又同时负责管理这些医院。
改革后,由政府指定卫生服务的购买者,负责同公立或私营医疗服务机构谈判,并通过签订合同为居民购买服务,但其本身不直接提供服务。
公立医院的管理权由政府委托给医院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在市场上相互之间、同私营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展开竞争,获得服务购买者的合同。
随后还出现了全科医生基金持有者,逐步取代了服务购买者的作用。
这一模式一方面医院仍然维持公有制;另一方面转化为了更加独立的实体。
私有化是医院从政府部门或公共部门的直接控制下完全退出。
格鲁吉亚政府1996年开始在卫生领域进行私有化改革,政府决定从2002年开始,除保留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医院外,将其余医院全部私有化。
格鲁吉亚政府认为,国有医院占医院总数的合理比重应在15%-20%之间,其改革目标是将国有医院的比例从99%降到20%。
德国政府也计划将公立医院私有化,据专家表示,未来l5年间,德国大约半数公立医院将会成为私立医院。
由于卫生服务范围宽泛,既有纯粹的公共产品,也有纯粹的个人产品,但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依据其提供产品类型的不同就有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划分。
政府举办的医院一般被认为是缺乏效率的,为避免低效率,美国政府的做法是自己尽量少办医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支持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发展,这项政策既解决了非营利性医院筹资不足的难题,同时又保证政府资金的高效利用,政府由“办医院”转变为“出资购买服务”,为穷人和支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我国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引入了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基本上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都定位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国外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有所不同。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一方面要与产权制度、分类管理结合起来考虑;另一方面要很好参照国外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洋为中用。
三、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医疗服务体系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协调各级医疗服务关系,明确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
从国际经验看,英国是各级诊疗最统一协调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次之,澳大利来、德国和新加坡由于基础医疗和高层医疗机构严格分开,造成重复试验和服务不连续。
英国的公立医疗服务又称国家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NHS体系分为初级卫生保健、二级医疗服务以及三级医疗服务。
NHS规定患者需通过初级保健方能转诊至二级医疗服务,然后才能享受三级医疗服务。
初级卫生保健主要指全科医师的服务。
全科医师不隶属政府部门,政府卫生部门从全科医师那里为大众买初级保健服务,并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全科医师提供的服务进行管理。
二级医疗服务提供者是医院,医院根据区域管理设立,由政府的医院管理部门管理。
医院规模由政府管理部门按照该地区人口决定。
医院的医师根据全科医师的转诊单了解患者的病史,患者出院时医院医师会把出院后注意事项交代给患者的全科医师。
三级医疗服务是指临床某专业内用来解决特殊、疑难、复杂问题的专家服务,英国的三级医院指专科医院,主要解决专科的疑难医疗问题,而不是按规模划分,也不负责一般诊疗。
总体来讲,英国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呈金字塔型,底部是初级保健——全科医疗,塔尖是三级医疗专家服务,患者从塔底部向塔尖,然后再从塔尖向底部方向流动。
这个网络赋予全科医师守门人的角色,使得大部分健康问题在这个层面得以识别、分流,并通过健康教育等预防手段得以控制,充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我国的医疗服务组织形式也是三级医疗服务,但是我国医院等级是按照医院规模、设备、专业技术水平等来划分的,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不清,各自独立,互相竞争。
三级医院出于竞争的需要,借助自身技术优势,发展过于庞大,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倒三角三级网络。
我国现行的卫生政策主要对卫生服务提供方进行限制,对需求方很少或没有限制,造成了患者找大医院、找专家的倾向。
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
因此,在确立合理利用资源的医疗服务体系时,既要有政府政策支持,也可以对比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其中,英国NHS转诊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各国医疗卫生制度的选择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的历史过程,各国今天的卫生制度和未来的改革方向,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疾病模式和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等因素。
不同医院的设置、医疗服务体系的选择,也总是在公平和效率、计划和市场、需要和可能之间不断进行的价值选择过程。
我们在医疗制度改革中,要充分借鉴各国医疗制度中合理的方面,从实际出发,既要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也要考虑我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上的效率和能力,从而选择适合我们的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