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8919a5248d7c1c709a1452c.png)
3岁以上小儿。取坐位, 两大腿伸直,与躯干成直 角。
(二)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
生Hale Waihona Puke 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 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与脉搏 (2) 血压 (3) 肺活量
(1)心率与脉搏
心率是心脏搏动的频率,脉搏是动脉的 搏动。正常情况下,脉搏数和心率是一致的。
•另外,当父母用手捂住宝宝一只眼睛,宝宝高兴大 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睛却没有反应时,说明 这一只眼视力有问题,应带宝宝立即去看眼科医生。
听力
如果怀疑孩子有听力损失,或孩子的耳朵有 外观或医学上问题,就要做听力测试。任何年龄的 儿童(甚至新生儿)都可以做听力检查。根据儿童 的年龄和发育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听力测试。
2-10岁: 2—10岁体重=实足年龄×2+8(公斤)
2、身高
(1)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出生时身长按50厘米 计算,周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1.5倍,4岁时身高 为出生身长的2倍。 (2)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1—6个月的小儿, 平均每月身长增长2.5厘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 长1.5厘米,周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
(1)儿童入园前健康检查:
①了解儿童健康情况、有无传染病及慢性病史。 ②了解预防接种完成情况。 ③了解近期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④测量身高、体重。 ⑤做全面体检,对两岁以下小儿要注意有无佝
偻病及营养不良。
(2)儿童定期健康检查 :3个月、1周岁、以后半 年一次,3岁时作一总的健康评价。3-7岁每年一次, 7岁时作一总的健康评价。
脉搏测量方法:用自己的
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在 小儿的手腕腹面外侧的桡 动脉。测量脉搏以一分钟 为计算单位。边按脉边数 脉搏次数。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9775b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6.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下面是一些通常用于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
1.身高和体重:这是最基本和常用的评价指标。
通过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可以了解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比其他同龄儿童的生长情况。
2.头围:儿童的头围是反映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头围过快或过慢的增长可能与脑部发育异常有关。
3.发育里程碑:发育里程碑是指儿童在不同阶段所能够达到的特定发展水平,如坐、爬行、走路、说话等。
评估儿童是否按时达到这些里程碑可以揭示出发展延迟或异常。
4.眼睛和听力:眼睛和听力是儿童感官发育的重要方面。
通过视力和听力检查,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视力或听力问题,及时进行相应干预。
5.脑发育评估:通过一些认知和行为测试,如智力测试和行为问卷,可以评估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行为特点。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儿童是否存在智力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6.社交和情绪发育:评估儿童的社交和情绪发育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情绪表现,以及研究儿童和同伴的交往方式。
这可以帮助判断儿童是否存在社交障碍、情绪问题或行为异常。
此外,家庭背景、儿童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在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中。
这些因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综合考虑。
总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是一个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涉及到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及
时发现并解决儿童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促进儿童健康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fd2f5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a.png)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首先,生长发育是指儿童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牙齿、骨骼等方面。
这些生长指标是对儿童发育状况的反映,也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在评价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时,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身高、体重、牙齿的萌出和更替、骨骼的发育情况等。
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基于儿童的家族遗传和个体发育评估的。
其次,健康评价是指对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健康评价中,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生理功能、免疫状况、饮食习惯、疾病预防等方面。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儿童的体温、呼吸、心跳等生理指标来评估他们的身体状况,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免疫指标来评估他们的免疫状况,通过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来评估他们的饮食健康和运动习惯。
儿童的健康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并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监护和参与。
针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给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饮食,保证他们合理的生长发育。
2.定期对学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发育不良的问题。
3.提供充足的运动和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4.加强儿童疾病预防,包括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和避免孩子接触疾病源。
5.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6.与专业医生和教育者合作,定期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照顾,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需要与专业医生和教育者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共同为他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课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课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ab5363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e.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模块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评价专题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主要知识点01 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测量CONTENTS02 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评价这些小朋友身体发育的怎么样?在什么水平?怎么判断出他们是高还是矮还是胖或者瘦呢?01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测量评价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和坐高体重01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
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和身高结合可以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最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仅穿背心,或者称完减去厚衣服的重量1-3岁取坐位或(蹲位)3岁以上取站位1岁以下取卧位 体重的测量足月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kg 左右 头3个月增长最快,是出生时体重的2倍 满1岁时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3倍 满2岁时达4倍体重估算公式0-6个月(kg ):出生体重+月龄×0.6 7-12个月(kg ):出生体重+月龄×0.52-10岁: 体重(kg )=年龄×2+8(或7)身高(身长)02 指从颅顶到脚跟的垂直距离,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1-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5cm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5cm1周岁可达75厘米2周岁可达85厘米2-12岁可按公式估算身高(cm )=年龄×5+80(或75) 婴儿期和青少年期是身高生长的两个高峰,幼儿期身高进入稳步增长阶段•测量前,要脱去鞋袜和帽子。
•幼儿身体自然挺直,足跟、臀部、两肩肩胛间三点紧靠身高尺,头正直,测量者向下滑动水平压板,眼睛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
•3岁以下,用量床测身长,取仰卧位 •3岁以上,用身高计测身高,站立位测身高测量方法6个月以下 6个月-1岁 1-2岁 2-3岁 3岁以后测量周期时间每月一次 两个月一次三个月一次 半年一次 每半年一次1、2、3、4、5、6月8、10、12月8、10、12月 30、36月 3.5、4、4.5、5、5.5、6岁头围03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颅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13413c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5.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是量的加;发育是指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表现为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成熟,是质的变化生长和发育的含义虽然不同,但两者的关系却非常密切,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数反出生长的量的变化。
例如,一个孩子的体重从3k至6k,成身长从50增至75cm,这是量的变化;而一个新生儿从只知道吃喝拉撒睡,到幼儿期渐渐学会走路、说话、穿衣等等这表明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渐渐发育,是一种质的变化,孩子的量变和质变是切联系着的,因此人们常将生长和发育连在一起或者简单地称为发育,成熟意味看生长育的基本结束,此时机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标准,表现为身高、体重达到一定水平各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牙齿的钙化基本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2.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有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有规律、长期的生理过程。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在全身各个器官的逐渐分化,机能的逐渐成熟。
量变与质变虽各定的缓急阶段,但两者经常交替进行。
例如,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中,孩子的形态、位置、心房心室发育上都在不断变化,其结构和功能也在逐渐完善。
再如,脑从胚胎发育3个月市开始形成,逐渐增加到6岁时的1200g,神经细胞像小树苗似的逐渐发育,交织成网,信息传导速度越来越快,脑的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2.生长发育速度呈现波浪式的变化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上升。
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在胎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发育期初期,而且女比男大约早两年出现。
(1)身高、体重儿童出生后第一年,无论身长、体重都是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出生时增长50%,体重增加6~7kg,为出生时的2倍。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评价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44c6245e45c3b3567ec8b36.png)
该指数反映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借以
说明体型特点。
青春期前因随着年龄增长,下肢增长较快,故
呈下降趋势,一岁时约为65.5,二岁时约为64,
六岁时约为55。
(4)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
体重(㎏)/身高(㎝)2 ×1004
该指数又称考泊(Kaup)指数,其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 多用于学前儿童营养评价,反映儿童的体型和身体充实程度。在评 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时,以小于15提示偏瘦,15-18正常,18以上 提示超重或肥胖。
询问内容一般包括:
(1)出生史、喂养史。
(2)饮食、睡眠、户外活动情况。
(3)日常生活习惯。
(4)智能发展情况。
(5)患病情况,尤其是传染病。
全身系统检查的内容
(1)头部:头颅大小,有无异常,囟门大小、张力和闭 合情况。 (2)眼:眼睑形状、巩膜颜色、眼距、视力等是否正常。 (3)耳:外耳形状、耳道结构、听力等是否正常。 (4)口腔:口唇颜色和形状、口腔粘膜、牙齿数目是否 正常,是否有龋齿等。 (5)胸部:胸廓有无畸形,听诊肺部有无罗音,心脏有无杂 音等。 (6)腹部:有无异常包块、膨隆,肝脾有无增大等。 (7)外生殖器:有无畸形等。 (8)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四肢肌张力有无异常等。 (9)全身淋巴结:有无异常肿大等。
≥3岁
立位测 ---身高
体格生长
身高的增长
关键年龄 出生
3月
实际长度 50cm
61~62cm 75cm 85cm
身长增加
11~12cm /(0~3月) 12~13cm /(3~12月) 10 cm /(1~2岁)
12月
24月
>2岁至青春前期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f443b09910ef12d2bf9e7bb.png)
第 16 页
(二)百分位数评价法
评价时,将个体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进行比较,评定其所在百分位, 从而判断该儿童的发育水平。
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 / 克 身高 / 厘米
该指数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量,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情况。 该指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孩大于女孩。
第 19 页
2.身高胸围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 / 身高 /
厘米 厘米
100
该指数反映胸围与身高的比例关系,即每厘米身高的胸围数,这与儿童胸 廓发育和皮下脂肪量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男孩大于女孩。
婴儿在1~6个月时平均每月 身长增长约2.5厘米,7~12 个月时平均每月身长增长约 1.5厘米。按此推算,婴儿1 岁时的身长约为75厘米,2 岁时约为85厘米。
按身高增长的倍数计算
按身高增长的速度计算
2~7岁学前儿童身高 ≈年龄×5+75厘米
按公式推算
体重
(1)按体重增长的倍数计算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按倍数来推算学前儿童的体重
4.胸围
胸围是指胸廓的围长。
第7 页
胸围表示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 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 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以及体育运动的效果。
5.坐高
坐高是指头、颈和躯干的总高度。
第8 页
坐高能反映躯干的发育情况。构成躯干的骨主要是块状 骨,其发育情况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二)生理功能指标
序号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99013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b.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一、导言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对于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更是需要科学的指标和方法来进行全面的评估。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是适龄儿童的一种称谓,指的是3-6岁之间的儿童。
这一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正确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于制定科学的教育、营养和健康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评价指标1. 体格指标学前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体格指标是评价其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是否正常,是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参考依据。
2. 生理指标儿童的牙齿生长、性征发育、听力视力等生理指标也是评价其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内容。
6岁以下的儿童听力视力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能力。
3. 心理指标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同样需要纳入生长发育评价的内容之中。
儿童的社交能力、情绪稳定性、认知能力等指标,也是评价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
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1. 体格测量通过定期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测量,可以了解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
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标准曲线,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情况。
2. 体格检查定期进行生理检查,包括牙齿生长情况、性征发育情况等,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3. 问卷调查通过给家长、教师和托儿所工作人员发放生长发育问卷,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情况,为评价做出客观参考。
五、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专家,我认为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个方面的指标和方法相结合,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当及早、频繁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6ff8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d.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2.3早期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个人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全。
早期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早期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了解早期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通过与发育正常标准数的分析比较,能对早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改善儿童健康的依据。
评价早期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通常有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和心理指标。
1.形态指标(1)身高。
身高是从头顶到足底的长度,反映骨骼发育状况,尤其是长骨的发育。
小儿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0~6个月平均月增长2.5cm,7~12月平均月增长1~1.5cm,全年平均共增长25cm,所以,一岁时身长约为出生时的1.5倍,约75cm。
一岁后增长减慢,平均年增长10cm,两岁时身长约为85cm。
两岁后增长缓慢,至青春期前可以利用公式年龄×5+80估计儿童的身高(cm)。
(2)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它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尤其能反映短期内孩子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
小儿出生时正常体重约为2.5~4kg,0~6个月平均月增长0.7~0.8kg,7~12月平均月增长0.25kg,生后3个月是出生时的2倍,满1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满2岁时约4倍,1岁后至10岁体重平均年增长2kg。
3)头围头围是反映颅骨和脑发育的重要指标。
小儿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cm,6个月时平均42cm,1岁时平均约46cm,2~3岁时平均约48cm,10岁时约50cm,和成人差不多。
(4)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大小和肌肉发育状况,是人体宽度和厚度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也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小儿出生时胸围平均约32cm,1岁左右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后超过头围。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26d1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6.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嘿,咱今儿个聊聊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事儿。
这学前儿童的成长啊,那可是家长们心头的大事。
就像小树苗茁壮成长,咱得好好关注。
一、体格发育评价1.1 测量身高体重。
这身高体重那可是最直观的啦。
就像盖房子得有个尺寸,咱得知道孩子长得咋样。
定期给孩子量量身高、称称体重,看看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要是孩子长得像小豆芽似的,瘦瘦小小,那可得找找原因。
要是胖得像小肉球,那也得注意,可别营养过剩啦。
1.2 观察身体形态。
看看孩子的头、身体、四肢比例是不是协调。
要是脑袋大身子小,那可有点怪。
就像小怪物似的,肯定不正常。
身体形态得匀称,这样孩子才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二、智力发育评价2.1 观察语言表达。
孩子说话清楚不清楚,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是说话像小鹦鹉似的,叽叽喳喳很流利,那智力发育肯定不错。
要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那可得注意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话顺溜了,脑子也灵光。
2.2 看动手能力。
孩子会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画画。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那小脑瓜也灵活。
就像小能手一样,啥都能自己干。
要是啥都不会,那可不行,得好好锻炼锻炼。
2.3 观察认知能力。
孩子认不认识颜色、形状、数字。
认知能力强的孩子,就像小机灵鬼,啥都懂。
要是一问三不知,那可得加把劲啦。
三、心理发育评价3.1 情绪稳定。
孩子是不是爱哭爱闹,还是情绪比较稳定。
情绪稳定的孩子,就像小天使一样,让人省心。
要是整天哭哭啼啼,那可让人头疼。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开开心心的。
3.2 社交能力。
孩子会不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懂不懂分享。
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就像小太阳,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要是自己玩自己的,那可不行,得培养培养社交能力。
总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得全面关注,就像照顾小花一样,精心呵护。
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小花朵。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9de8c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是评估幼儿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这些指标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1.身高和体重:测量幼儿身高和体重,用于评估幼儿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状况。
2.头围和胸围:测量幼儿的头围和胸围,用于评估大脑发育和心肺功能。
3.骨龄:通过X光或B超检查评估骨骼的发育情况,可以判断幼儿的生长潜力和骨骼健康状况。
二、认知发展评价指标1.语言能力: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包括词汇量、句子结构和语法等。
2.智力发展:通过智力测试来评估幼儿的认知能力,如问题解决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
3.动手能力:评估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如握笔、剪纸等。
三、社交发展评价指标1.社交技能:评估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分享、合作、倾听和沟通等。
2.友谊关系:观察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评估幼儿的友谊能力和人际关系。
四、情绪发展评价指标1.情绪表达:评估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表现。
2.情绪调节:评估幼儿对不同情境下情绪的调节能力,如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能力。
以上只是常见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的简单介绍,具体的评价指标还有很多。
需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项目来确定适合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既要考虑发展的整体性,又要注重个体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评价指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为幼儿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d370340cf84b9d528ea7a3e.png)
5、胸围
• 测量时应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出生 时32cm,一岁时44cm,2随后胸围大于头围, 佝偻病和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6、牙齿
• 4~10个月开始长牙,12个月未出牙者视为 异常,一岁后上下左右第一颗乳牙,一岁 半长出尖牙。 • 牙齿数=月龄-4(或6)
7、呼吸、脉搏、血压
• 血压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呼吸脉搏血压 以受发热、运动、哭闹等影响,测量时应 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3、头围
• 新生儿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长8cm,后半年 增长4cm,一周岁约46cm,第二年长2cm,5 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 54~58cm.头围的大小与闹得发育有关,并 与囟门闭合迟早有关。
4、囟门
• 后囟门,2~4个月闭合;前囟门12~18个月 闭合。囟门早闭合头围过小,多为小头畸 形,新门闭合迟头围过大,多为佝偻病或 脑积水,囟门凹陷多见阴伤液竭之脱水, 囟门突出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可见于脑 炎,脑膜炎。
2、运动发育
• 动作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发展 • 3、语言发育 • (1)发音阶段:新生儿只有哇哇啼哭,2个月能 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喃喃之声,4个月会笑 • (2)咿呀作语阶段5~6个月发单调音节,7~8个 月会发出复音,如爸爸,妈妈 • (3)单词单句阶段,1岁后能说出日常生活简单 用语,如吃、睡、灯等,15个月能说出自己名字, 1岁半能讲单句,如吃饭,睡觉等。 • (4)成语阶段:2岁后简单交谈,4~5岁能用完 整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6~7岁能讲故事,较好 掌握语言
(三)心理指标
• 感知、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 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 用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 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格式,采用国际标准化 的常模,由专业人员掌握以保证结果的可 靠性和有效性。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98e6d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e.png)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指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这段时间内身体和认知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
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是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1. 体重评价
体重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可以通过体重曲线、BMI指数等方式进行评价。
正常的体重增长可以反映儿童的饮食和营养状况,异常的体重增长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2. 身高评价
身高是另一个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身高曲线可以用来评价儿童的身高增长情况,比较儿童的身高数据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可以判断其身高发育是否正常。
3. 头围评价
头围是评价婴儿和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婴儿期间。
婴儿头围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与神经系统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因此对头围进行定期测量是十分重要的。
4. 发育里程碑
发育里程碑是描述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时所具有的表现和技能的指标。
观察儿童是否按照一般的发育规律出现不同的里程碑,可以初步评价其发育是否正常。
5. 生长发育评估量表
专门设计的生长发育评估量表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客观地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
这些量表通常包括多个方面,如
身高、体重、头围、性别、年龄等,通过综合评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体重评价、身高评价、头围评价、发育里程碑和生长发育评估量表等。
结合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育儿知识: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与方法
![育儿知识: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3d7269767f5acfa1c7cd56.png)
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与方法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生长发育速度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长发育评价的实质是标准化评价。
1.生长发育评价标准通常卫生学采用入群平均水平作为参照标准,或称正常值。
日前,我国学前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运用较广泛的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中国九省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2.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有等级评价,百分位数法,曲线图法,指数法,相关回归法等。
幼儿园多使用等级评价法或百分位法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
(1)等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生长发育数值与标准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
该方法以均值为基准值,标准差(S)为离散距,将儿童生长发育划分为五个发育等级(见表3-1)。
凡儿童生长发育数值在均值士2S范围内均属正常高于或低于2个标准差需做进一步的分析,调查和评价。
通常在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中,将身高,体重低于2个标准差归为不达标,体重超过两个标准差称为超标。
表3-1 生长发育评价的等级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法百分位数法上等均值+2S以上大于P97中上等均值+2S到均值 P75-P95+1S中等均值+1S到均值 P25-P75-1S中下等均值-1S到均值 P3-P25-2S下等均值-2S以下小于P3(2)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法是以第50百分位数为基准值,第3、25、50、75、97等百分位数值为离散距,将儿童生长发育划分为5个发育等级(见表3-1),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凡实测值在P3-P97数值范围内均属正常。
百分位数法被广泛地应用在0~3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于掌握。
能动态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
家长只需要将体检结果标注在百分位数曲线图中,即可了解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发展走向。
(3)指数法指数法是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采用数学公式将两项或多项身体发育指标联系起来,用以评价身体生长发育的一种方法。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学习教案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bc34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6.png)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学习教案在学前儿童的教育过程中,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为您分享一份针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学习教案。
一、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生长发育是学前儿童阶段最为关键的发展领域之一。
通过持续的生长过程,儿童逐渐建立起健康的身体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了解和评估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
二、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1. 生长曲线:利用生长曲线来跟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比对标准的生长曲线,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学前儿童是否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
2. 体格检查:定期进行学前儿童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以全面了解他们的生长情况。
3. 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运动发育、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其发育水平和发展潜力。
三、学前儿童健康评价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四、健康评价的方法1. 健康档案:建立学前儿童的健康档案,记录其身体状况、接种情况、疾病史等信息,为健康评价提供依据。
2. 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学前儿童的健康体检,包括口腔健康、视力听力检查、心肺功能检测等内容,全面评估其健康状况。
3. 家庭问卷调查:通过向学前儿童的家长发放健康问卷,了解学前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健康情况。
综上所述,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是学前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及时了解并关注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健康评价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健康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72646a27d3240c8447ef12.png)
6±
3/(0~3月)
1
9±
3/(3~12月)
2
12± 3/(1~2岁)
3
>2岁至青春前期
2kg/年
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格生长
1.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 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2.非匀速增长过程 :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体重增长的规律
次级骨化中心…出现的顺序(计算骨龄用)
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心发育的过程 (左手无名指)
8 yrs 7 ms
17 yrs
Greulich-Pyle Method
测定骨龄临床应用
骨龄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有关, 据骨龄发育水平可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骨龄落后: 生长激素缺乏症、甲减、
肾小管酸中毒等。 骨龄超前: 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
表示个体儿童的发育程度。 (2)牙齿年龄
简称齿龄。齿龄是指按儿童牙齿发育的顺序制定标准 年龄,用以反映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3)骨骼年龄
简称骨龄。骨龄是儿童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 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 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骨龄
即骨发育的年龄。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骨 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制 标准图谱。将儿童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谱 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准 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
12月 24月
5岁 15岁
实际头围(cm) 增长(cm)
34
40
6/(0~3月)
46
6/(3~12月)
48
2/(1~2岁)
50
2
53~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一)常用的评价方法生长发育评价在儿少卫生工作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①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现时的生长发育水平,处于什么等级。
②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
③列入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观察指标变化,评价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实效,作为实施学校卫生监督的依据。
根据这些需要,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乎、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相关关系等三个方面。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关键。
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群体儿童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因此,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力求简单易行,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可结合体格检查、生活环境条件、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较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指数法指数法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关联,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
本方法计算方便,便于普及,所得结果直观,应用广泛。
常用指数有:(1)身高体重指数,表示单位身高的体重,体现人体充实度,也反映营养状况。
(2)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反映体型。
(3)身高坐高指数,通过坐高和身高比值,反映人体躯于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
可根据该指数大小,将个体的体型分为长躯型、中躯型和短躯型。
(4)BMI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又称体重指数。
近年来受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能较敏感地反映身体的充实度和体型胖瘦,且受身高的影响较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等反映体脂累积程度指标的相关性也高。
我国已建立的"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性别一年龄别筛查标准",是BMI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具体应用。
l8岁时该指数≥24和≥28,可分别筛查为超重和肥胖。
(5)握力指数和背肌力指数:均利用肌力与体重的密切关系,借助单位体重的握力和背肌力校正体重的影响,分别显示上臂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比原指标更具可比性。
(6)肺活量指数:分别利用肺活量和体重、身高的密切关系,利用单位体重或身高校正肺活量,以更确切反映机体肺通气能力的大小。
由于身体指数存在显着的种族、域乡、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差异,应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注意克服指数的机械性弱点。
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能忽视身高因素。
同性别、年龄而身高不同的儿童,身材高大而粗壮者和身材矮小而瘦弱者可同样被评价为"体型匀称".克服方法是利用年龄别身高标准,先筛出那些生长发育迟滞者。
②充分注意指数(尤其源自体格指标者)鲜明的种族、地区差异。
③大多数指数呈非正态分布。
因此,最好依据百分位数法先将指数分若干等级,确定其等级含义。
(三)等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是离差法(用于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现状的常用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它利用标准差与均值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
评价时将个体该发育指标的实测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以确定发育等级。
国内最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见表9-1.一般生长发育评价中,身高和体重是最常用的指标。
个体的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约占儿童总数的95%)均可视为正常。
但在均值±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少年,不能据此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慎重做出结论。
个体的体重有升有降,易受内外环境影响。
若儿童体重连续数月下降,则应先排除疾病再评价营养状况。
等级评价法亦可用于集体儿童的发育评价,称"等级百分数法".评价时先将两个班或两所学校所有学生的测量资料,分别按不同发育指标,采用统一标准,对照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确定各个体的等级。
然后,分别统计每项指标中各发育等级的人数占各班、各校整体的百分数(%)。
由此,可通过分析两班间、两校间在该指标上发育"好"或"差"的等级百分数的高低,比较其发育状况。
等级评价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掌握,可较准确、直观地了解个体儿童的发育水平高低。
评价集体儿童时,所得结论不受两群体内部成员性别、年龄等差异限制。
这是因为尽管两群体的成员组成不同,但评价时各个体都是按该指标各自的年龄、性别评价标准进行的;换言之,群体的等级百分数建立在个体等级评价的基础之上。
等级评价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对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无法准确判断发育匀称度,而且其变化趋势在动态观察中不够直观。
(四)曲线图法曲线图法是离差法中另一常用评价方法。
制作曲线图时,将某地不同性别一年龄组某项发育指标的均值、均值±1、±2个标准差分别点在坐标图上(纵坐标为指标值,横坐标为年龄,男女各一),然后将各年龄龄组位于同一等级上的各点连成曲线,即制成该指标的发育标准曲线图。
若连续几年测量某儿童的身高或体重,将各点连成曲线,则既能观察出该儿童的生长发育现状,又能分析其发育速度和趋势。
以身高为例,若个体的测量值在均值±1个标准差内可评价为发育中等;均值+1~+2个标准差间者可评价为发育中上等;在均值-1~-2个标准差间者可评为发育中下等;在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者可评为上等;而均值-2个标准差以下者可评价为下等。
如上述,在均值±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不能一概评价为不正常,应连续观察其发育动态,判断其发育曲线是趋向好转还是趋向恶化,再做出正确判断。
用曲线图来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的发育现状也简便易行。
可在同一坐标纸上将该群体各年龄组的某指标均值和该地区同年龄-.陛别发育的"标准"均值都绘成曲线;比较两曲线相差的高低和距离远近。
同理,也可比较某地不同年代某指标的均值曲线。
曲线图法使用广泛,有以下优点:①方法简单、结果直观、使用方便。
②能描述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③能追踪观察儿童某指标的发育趋势和速度。
④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
不足之处是不同性别的每一指标都要做一张图,也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分析比较发育的匀称度。
(五)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法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以百分位数曲线图法(percentile curve)使用最广泛。
制作原理、过程与离差法相似,但基准值(P50)和离散度(P3、P25、P75和P97等)均以百分位数表示。
优点是无论指标是否呈正态分布,都能准确显示其分散程度。
目前,利用百分位数法和曲线图法结合制成的身高、体重、BMI等指标的百分位数曲线图,已成为目前WHO和许多国家用以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主要标准。
评价时只需找到个体身高或体重在图上的位置,即可评价发育现状。
根据所处范围描述结果,如位于<P3、P3~P25、P25~P75、P75~P97或>P97范围内,分别相当于"下"、"中下"、"中"、"中上"和"上"等。
本方法形象直观,反映发育水平准确,便于动态观察。
评价群体儿童时,可单用各指标P50,配合P10、P25、P75、P90等少量曲线,反映同时期不同地区、群体的发育水平差异,或比较同群体不同年代的变化趋势。
发育水平处于P3和P97以外者应重点追踪,比较他们在图上的变化,配合临床检查,排除侏儒症、生长发育迟滞、营养不良或巨人症、肥胖和其他疾患。
本方法的缺点与离差法曲线图相同;制定标准时对样本量的要求较高。
若各性别一年龄组人数不足150人(青春期不足200人),制成的标准曲线两端(P3、P97)值摆动较大,直接影响标准的应用价值。
(六)标准差分法标准差分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Z”分。
1个“2分”值相当于1个标准差值。
(七)相关回归法相关回归评价法利用身高和体重、胸围等指标间的密切关系,以其中某项指标为因变量,求得方程并编制成回归评价表,进行发育评价。
根据回归方程中变量的多少可以有一元回归、二元回归等。
优点是能综合应用多个指标的结合,准确反映发育水平和身体匀称度,直观性强。
但标准图制作繁琐限制了其应用。
(八)生长速度评价法生长速度是评价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征,常用指标有身高、体重和头围(尤其3岁以下)等,身高最常用。
遗传、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变化,可通过生长速度的加快或减慢反映。
即使是同时出生的同性别个体,其生长速度变异也很大,尤其在青春期生长突增阶段。
因此,评价生长发育速度,可敏感地反映生长的动态变化。
有些儿童因疾病等原因,生长出现障碍,但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其生长水平可能仍处于正常范围;此时,只能依据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停滞,才能及早筛查出生长发育异常。
评价个体的生长速度,所用标准需根据追踪资料获得,包含同性别一年龄组的早熟、平均、晚熟等不同类型的增长期望值及其范围,从而能准确、全面地评价生长速度及其变异。
长期追踪调查应以有代表性的同一批儿童为对象,每年至少两次定期测量身高。
不同季节生长速度不同,故任何年龄的生长速度正常值,都应以一整年的速度及其变异程度表示。
评价群体的生长速度,主要利用前述的半追踪性调查,甚至横断面调查资料,来制定发育速度的参考标准;后者是以年增加值、年增长率为指标所获得的生长速度的近似值。
计算方法如下:(1)年增加值(annual increment):以身高为例,通过对个体身高的连续测量,把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测量的身高值相减。
除以时间(年为单位)而得。
(2)年增加率(annual incremental rate):仍以身高为例。
因不同年龄个体的基础身高不同,故身高增加值必然受身高基数的牵制。
身高基数不同的儿童,尽管增长值相同,含义却不一样;基数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因此,需将年增加值除以身高基数,使绝对数变为相对数,才能得出年增加率(Vt,%)来进行比较。
(九)发育年龄评价法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的某些形态、功能、第二性征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评价个体的发育状况。
发育年龄有形态年龄、性征年龄、齿龄、骨龄(skeletal age)等四类。
其中最实用、结果最精确的是骨龄。
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较精确的指标,能较客观、精确地反映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各阶段的发育水平,在各种发育年龄中应用最广泛。
骨龄在探讨生长发育规律、判断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运动员选材、预测女孩月经初潮、预测儿童少年的成年身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判断骨龄主要利用X线摄片。
通过观察儿童少年手腕部各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大小、外形变化、关节面出现及干骺愈合程度等,并和作为正常值的"骨龄标准"比较,即可判断个体的骨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