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热冷却时的相变转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若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了一片渗
碳体(领先相为片状,主要是由于ຫໍສະໝຸດ Baidu片状的应变能较低,片状在形核过 程中的相变阻力小)
• 同时向纵横方向生长
• 由于横向生长,使周围碳原子在向渗碳
体聚集的同时,产生贫碳区,当其C%下降
到该温度下Cα/Fe3C浓度时,铁素体即在 Fe3C/γ相界面上形核并长成片状;随着F
• 奥氏体的晶
粒尺寸主要 影响珠光体 团的大小,A 晶粒越小P团 越细小。
奥氏体晶界上珠光体团示意图
1.1.4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
• 片状珠光体:
➢ 由于铁素体的塑性变形受到阻碍,位错的移 动限于渗碳片之间的铁素体中进行,增加了变 形抗力,使强度得到提高。
➢ 渗碳体片越薄,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 其硬度越高;
第三章 加热金属冷却时的转变
加热金属冷却时的转变包括
1.珠光体相变 2.马氏体相变 3.贝氏体相变
1. 珠光体相变
1.1 珠光体及其形成机理
1.1.1 研究珠光体型相变的意义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层片状机械混合 物,铁素体为体心立方,硬度低而塑性 高;渗碳体为正交晶系,质硬而脆,两 者合理的匹配,可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 性能,是钢中的重要相变。
1.1.6 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理
• 汤姆逊-弗雷德利西(Thomson-Frendlich)
方程
• Xr 、Xr=x 半径为γ、∝新相粒子在溶 剂中的饱和溶解度
• m —原子量,σ—表面能,ρ—密度
• 新相粒子的半径愈小,在母相中的溶解 度越大。
1.1.6.1 片状珠光体的球化
沟槽由于表面 张力作用而处于 平衡态。
的横向生长,又促使渗碳体片的形核并生 长
• 如此不断形核生长,从而形成铁素体、 渗
碳体相相同的片层。
• 片状可以大面积获得碳原子,同时使扩散 距离短,有利于扩散。
• 珠光体的纵向生长形成γ/α,γ/Fe3C相 界面后,在γ的相界面上产生浓度差Cγ/α-
Cγ/Fe3C,从而引起碳原子由α前沿向Fe3C前沿 扩散,扩散的结果破坏了相界面C浓度的平衡,
1.1.2 珠光体的类型
• 片状珠光体:
其F、Fe3C呈层状分布
• 片状珠光体(P) 150~450nm 光镜可分辨
➢ 索氏体(S) ➢ 屈氏体(T) ➢ 形成温度
80~150nm 高倍 30~80nm 光镜下不能分辨 P 650~Ar1 S 600~650 (共析碳钢) T 550~600
• 球状珠光体
为了恢复碳浓度的平衡,在γ/α相界面上形 成α,γ/Fe3C相界面上形成Fe3C。
• 珠光体的横向生长:由于其两侧渗碳体
片的形成而终止,渗碳体的横向生长亦然, 故珠光体片的横向生长很快停止;而纵向生 长继续,直到与另一方向长来的珠光体相遇 为止。这就形成了层片状的珠光体。
• 随着温度的降低,碳原子的扩散能力下 降,从而形成的铁素体、渗碳体片逐渐变 薄,片层间距缩短。由片状P→S→T。
➢ 厚的渗碳体不易变形,薄片渗碳体却可以承 受部分变形,故强度升高的同时,塑性也有所 提高。
• 球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为球状,其阻 碍铁素体变形的能力大为下降,比起片状 珠光体,它具有较低的强度以及较高的塑 性。
• 珠光体团尺寸的减小,由Hall-Petch公式
σS=σi+Kd-1/2知,强度将有所提高;
• 晶粒的细小,使参与滑移的晶粒数增多,虽 然每一晶粒的变形量减少,但总变形量增加, 从而塑性亦有所提高。
1.1.5 珠光体的形成机理
• 珠光体相变是扩散型相变、属形 核长大型
1.1.5.1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F0.0218+Fe3C
1.1.5.2 片状珠光体的形成机理
母相奥氏体成分均匀时,往往优先在 原奥氏体相界面上形核,而当母相成 分不均匀时,则可能在晶粒内的亚晶 界或缺陷处形核。
• 可作为机加工的中间热处理,消除因前
一道工序造成的加工硬化,便于下道工 序的切削加工
• 作为最终热处理,获得一定形态的珠光 体,使结构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用得更为广泛的则是作为淬火的
预先热处理,为淬火作好组织上的 准备
• 对于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构 件,则希望获得马氏体,为避免因 工艺不当使组织中出现珠光体,则 必须研究珠光体的形成动力学
Fe3C呈颗粒状分布
• 材料名称:共析钢。
• 浸蚀剂:4%硝酸 酒精溶液。
• 处理情况:820℃ 加热保温后缓冷。
• 组织说明:片状珠 光体-铁素体与渗 碳体成层片状相间 排列。
• 粒状珠光体
Fe3C呈颗粒 状分布于铁 素体基体
• 片状珠光体: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珠光体称为 珠光体团(或领域),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 以形成3~5个珠光体团。
珠光体形成时的领先相
• α相或Fe3C相,从热力学上讲,均可成为领
先相。
• 由于形成领先相的驱动力较小,所以起始相 往往与母相保持共格关系: {111}γ//{110}α//{011}Fe3C <110>γ//<111>α//<010> Fe3C
• 从成分上讲,由于钢的含碳量较低产生
低碳区更为有利,即有利于α为领先相
• 球状珠光体: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呈球状分布, 其渗碳体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对最终热处理 后的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是球化退火验收的 重要指标。
1.1.3珠光体的片层间距S
S与ΔT成反比:
珠光体型相变为扩散型相变,是受碳、铁原 子的扩散控制的。当珠光体的形成温度下降时, ΔT增加,扩散变得较为困难,从而层片间距必 然减小(以缩短原子的扩散距离),所以S与ΔT 成反比关系。原子所需扩散的距离就要增大,这 使转变发生困难;若S过小,则由于相界面面积 增大,而使表面能增大,这时ΔGV不变,△GS增 加,必然使相变驱动力过小,而使相变不易进 行。可见,S与ΔT必然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 从结构上讲,在较高温度,特别在高碳 钢中,往往出现先共析Fe3C相,或存在未溶 Fe3C微粒
• 一般认为过共析钢的领先相为Fe3C,而亚
共析钢的为F,共析钢的并不排除F的可能性。
• 珠光体的形核:
➢ 依靠C原子的扩散,满足相变对成分的要求
铁原子的自扩散,则完成点阵的改组。
➢ 生长的过程则是一个“互相促发,依次形核, 逐渐伸展”的过程。
碳原子获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