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图形的全等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专题1、常见辅助线的做法典型例题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2.1全等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经过平移、翻折、旋转,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1、△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用“≌”表示两个图形全等的时候,必须把对应的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例2、已知△ABC≌△DEF,那么就说明:①点A对应点D,点B对应点E,点C对应点F②∠A=∠D,∠B=∠E,∠C=∠F③AB=DE,AC=DF,BC=EF用“全等于”这个词表示两个图形全等的时候,顶点不一定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3、已知△ABC全等于△DEF,那么点A不一定对应D,点A也可能对应点E或者点F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边相等②对应角相等③角平分线、中线、高分别对应相等④周长相等⑤面积相等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依据: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

②两边一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

③两角一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

④两角一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

⑤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斜边直角边”或“HL ”。

温馨提示:“SSA ”和“AAA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格式:SSS 、SAS 、ASA 、AAS 的证明格式: HL 的证明格式:在△ABC 与△DEF 中 在Rt △ABC 与Rt △DEF 中∵{ 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1条件2 ∴△ABC ≌△DEF (条件) ∴△ABC ≌△DEF (HL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如果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
A.△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 C.∠A +∠ABD =∠C +∠CBD D.AD∥BC,且AD = BC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ABC ≌△AED,AB是△ABC 的最大边,AE是△AED 的最大边,∠BAC 与∠ EAD是对应角,且∠BAC=25°,∠B= 35°,AB =3cm,BC =1cm,求出∠E, ∠ ADE 的度数和线段 DE,AE 的长度.
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 4. 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
探究新知
找一找下列全等图形的对应元素?
A
D
A
2 B E CF
A
3 21 4
BE
CF
B
D CF
A
D
1
23 4
B
C
探究新知
全等的表示方法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A
F
B
CD
E
△ABC≌△FDE
例3 如图,△EFG≌△NMH,EF=2.1cm,EH=1.1cm, NH=3.3cm. (1)试写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解:(1)对应边有EF和NM,FG 和MH,EG和NH;
对应角有∠E和∠N, ∠F和∠M, ∠EGF和∠NHM.
探究新知
(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
解:∵ △EFG≌△NMH, ∴NM=EF=2.1cm,
解:∵△ABC≌△DEF,∠A=70°, ∠B=50°,BF=4,EF=7, ∴∠DEF=∠B=50°,BC=EF=7, ∴CF=BC–BF=7–4=3.
巩固练习
如右图,已知△ABD≌△ACE,∠C=45°, AC = 8, AE = 5,则∠B =45°, DC =3 .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年)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年)

E
∴AB=EB,BD=B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D=∠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
C
∵AB=3cm,BC=5cm,∠D=30°,
∴BE=3cm,BD=5cm,∠C=30°.
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观察下列3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
A
C
E
D
A
B
D
B
D
△ABC≌△DCB
B
C
AC=AE,BC=DE.
对应角:
∠A=∠A,
∠C=∠E,
∠ABC=∠ADE.
新课讲解
知识点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结论
1、全等三角形中,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中,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中,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中,最长的边与最长的边是对应边,最短的边与最短 的边是对应边,最大的角与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与最小的 角是对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均能
①只有两个三角形才能完全重合;完全重合
②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 ;对
③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形;错,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
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够重合. 错,形状大小都不一定相同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为( B )
A.4
B.3
A
D
B
C
E
F
如图,△ABC≌△DEF,
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 如图,△ABD≌△EBC,如果AB=3cm,BC=5cm,∠D=30°,求BE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第12章《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第12章《全等三角形》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吗?
A
\
==
B
D
C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找第三边 (SSS) (1):已知两边----
找夹角 (SAS)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2):已知一边一角---
A
D
E
F
B
C
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 上的一点,试说明:BF=CF.
证明:在△ABD和△ACD中
AB=AC
BD=CD
AD=AD ∴ △ABD≌ △ACD(SSS) ∴∠BAD= ∠CAD又∵F是AD延长线上 一点,∴∠BAF= ∠CAF 在△ABF和△ACF中
AB=AC ∠BAF= ∠CAF
(3)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 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 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 角” 、“公共边”、“对顶角”
学而不思则罔




你有哪些收获呢?
, 我
与大家共分享!



课后作业


学 习 ‘
请同学们回去后自 己找几个你认为与

本章有关的题目与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
找一角(AAS)
(3):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已知:如图∠B=∠DEF,BC=EF,补充条件 求证:ΔABC≌ ΔDEF (1)若要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_AB_=_DE__; (2) 若要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A_CB_= ∠_D;FE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专题1、常见辅助线的做法典型例题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PPT优质课件
【结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
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全等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形关注的是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一个图形经过平移
、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
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知识梳理
例题 1:请观察图中的6组图案,其中是全等形的是 1、4、5、6
等时,对应的顶点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知识梳理
例题 1:如图所示,△
≌△ ,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
角.,AC与DB,BC与CB是对应边;
AB与DC
∠ABC与∠DCB,∠A与∠D,∠ACB与∠DBC是对应角。
【解答】(1)已知△ABC≌△DCB,故公共边BC和CB
是对应边,它们所对的∠A和∠D是对应角,最短边
点E平分线段BC;
(3)DE ⊥ BC,
理由如下:因为△ BDE ≌△ CDE,所以BD = CD,
BABC中,点A的坐标为( − 1,1),点C的坐

标为 ( − 2,2) ,点 B 的坐标为 ( − 5,1) ,如果 △
ABD与 △ ABC全等,求点D的坐标。
10∠ ,则 =
.
【结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应
注重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要根据对应角
去找对应边.
知识梳理
例题 2:如图所示,△ 沿直线 向右平移线段 长的距离后与△

重合,则△△

;相等的角有
∠ = ∠
,相等的边有
, =
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答】对应边:AN与AM,BN与CM;
对应角:∠BAN与∠CAM,∠ANB与∠AM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5.(3分)如图,若OA=OB,AC=BC,∠ACO=30°, 则∠ACB=___6_0.°
6.(8分)(铜仁中考)已知: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 AD=BC,AE=BF,CE=DF,求证:∠A=∠B.
证明:∵AD=BC,∴AD+DC=BC+DC,即AC=BD.
AC=BD, 在△ACE和△BDF中,AE=BF,
解:(1)证明:∵AC=AD+DC,DF=DC+CF,
且 AD=CF,∴AC=DF.在△ABC 和△DEF 中,ABBC==DEFE,, AC=DF,
∴△ABC≌△DEF(SSS) (2)由(1)可知,∠F=∠ACB.∵∠A=55°,∠B=88°, ∴∠ACB=180°-(∠A+∠B)=180°-(55°+88°)=37°, ∴∠F=∠ACB=37°
证明:∵BE=CD,∴BE+ED=DC+ED,即 BD=CE. 在△ABD 和△ACE 中,
AABD==AACE,, BD=CE,
∴△ABD≌△E(SSS)
4.(3分)如图,AB=A1B1,BC=B1C1,AC=A1C1,且∠A=60°, ∠B=40°,则∠C1=( )C A.60° B.40° C.80° D.20°
人教版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1.(4 分)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 (1)如图,在△ABC 和△ADC 中,
ABBC==ADD,C , AC=AC,
∴△ABC≌△ADC(SSS);
(2)如图,在△ABC 和△DEC 中,
AABC==DDEC,, BC = EC ,
8.(6分)如图,已知∠AOB,点C是边OB上的一点, 用尺规作图画出经过点C与OA平行的直线.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3)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例如:△ABC与△DEF全等,那么我们可以表示为:△ABC≌△DEF。

3.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例: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中,AB=AC,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D≌△ACD.AB D C(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例: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

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

为什么?(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例: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AD EB C(4)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例: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例: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求证BC=AD.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二、灵活运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相等的可能性。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①任一组角相等(AAS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三、常见考法(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证明线段(或角)相等;②证明两条线段的和差等于另一条线段;③证明面积相等(2)利用判定公理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练习题1.(2015•莆田)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C.∠A=∠D D.AB=BC2.(2015•茂名)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于点D,PD=6,则点P到边OB的距离为()A.6 B.5 C.4 D.33.(2015•贵阳)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C B.∠D=∠B C.AD∥BC D.DF∥BE 4.(2015•青岛)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A.B.2 C.3 D.+25.(2015•启东市模拟)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6.(2015•杭州模拟)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右,则说明∠CAD=∠DAB 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 7.(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A.BD=DC,AB=AC B.∠ADB=∠ADC,BD=DCC.∠B=∠C,∠BAD=∠CAD D.∠B=∠C,BD=DC8.(2015•奉贤区二模)如图,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B=45°B.∠BAC=90°C.BD=AC D.AB=AC 9.(2015•西安模拟)如图所示,AB∥EF∥CD,∠ABC=90°,AB=DC,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A.4对B.3对C.2对D.1对10.(2015春•泰山区期末)如图,△A 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2015春•沙坪坝区期末)如图,已知△ABC≌△ADE,若AB=7,AC=3,则BE的值为.12.(2015春•张家港市期末)如图,已知Rt△ABC≌Rt△ABCDEC,连结AD,若∠1=20°,则∠B的度数是.13.(2015春•苏州校级期末)如图,△ABO≌△CDO,点B在CD上,AO∥CD,∠BOD=30°,则∠A=°.14.(2015春•万州区期末)如图,已知△ABC≌△ADE,D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且∠BAC=60°,则∠CAE=.15.(2015•黔东南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连接B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D≌△CDB.(只需写一个)16.(2014秋•曹县期末)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17.(2015•盐亭县模拟)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 的度数是度.18.(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度.19.(2015•聊城)如图,在△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若AB=6,则点D到AB的距离是.20.如图,在△A 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DE⊥AC交于点E,DF⊥BC于点F,且BC=4,DE=2,则△BCD的面积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21.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ABE≌△ACD,∠C=42°,AB=9,AD=6,G为AB 延长线上一点.(1)求∠EBG的度数.(2)求CE的长.2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C,CE⊥AE,垂足为E.(1)求证:△ABD≌△CAE;(2)连接DE,线段DE与AB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3.如图,△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证:(1)△AEF≌△CEB;(2)AF=2CD.24.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说明:(1)CF=EB.(2)AB=AF+2EB.25.如图,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AB,在岸边找到一点C,连接AC,在A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D,使得DC=AC,连接BC,在B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E,使得EC=BC,测出DE=60m,试问池塘的宽AB为多少请说明理由.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A 2.A 3.B 4.C 5.C 6.A 7.D 8.D 9.B 10.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4 12.70°13.30 14.30°15.AB=CD 16.AC=DE 17.60 18.90 19. 20.4三.解答题(共7小题)21.解:(1)∵△ABE≌△ACD,∴∠EBA=∠C=42°,∴∠EBG=180°﹣42°=138°;(2)∵△ABE≌△ACD,∴AC=AB=9,AE=AD=6,∴CE=AC﹣AE=9﹣6=3.22.证明:(1)∵AB=AC,∴∠B=∠ACD,∵AE∥BC,∴∠EAC=∠ACD,∴∠B=∠E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CE⊥AE,∴∠ADC=∠CEA=90°在△ABD和△CAE中∴△ABD≌△CAE(AAS);(2)AB=DE,AB∥DE,如右图所示,∵AD⊥BC,AE∥BC,∴AD⊥AE,又∵CE⊥AE,∴四边形ADCE是矩形,∴AC=DE,∵AB=AC,∴AB=DE.∵AB=AC,∴BD=DC,∵四边形ADCE是矩形,∴AE∥CD,AE=DC,∴AE∥BD,AE=BD,∴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B∥DE且AB=DE.23.证明:(1)∵AD⊥BC,CE⊥AB,∴∠BCE+∠CFD=90°,∠BCE+∠B=90°,∴∠CFD=∠B,∵∠CFD=∠AFE,∴∠AFE=∠B在△AEF与△CEB中,,∴△AEF≌△CEB(AAS);(2)∵AB=AC,AD⊥BC,∴BC=2CD,∵△AEF≌△CEB,∴AF=BC,∴AF=2CD.24.证明:(1)∵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DE=DC,∵在Rt△DCF和Rt△DEB中,,∴Rt△CDF≌Rt△EBD(HL).∴CF=EB;(2)∵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CD=CE.在△ADC与△ADE中,∵∴△ADC≌△ADE(HL),∴AC=AE,∴AB=AE+BE=AC+EB=AF+CF+E B=AF+2EB.25.解:AB=60米.理由如下:∵在△ABC和△DEC中,,∴△ABC≌△DEC(SAS),∴AB=DE=60(米),则池塘的宽AB为60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精品教案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精品教案可编辑全文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 )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4)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综合应用
2.如图,△ABC≌△ADE,则AB = ___A_D___, ∠E = __∠__C___.若∠BAE = 120°,∠BAD = 40°,则∠BAC = __8_0_°___.
点A与点D是对应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 ∠COA =∠BOD ;
(B) ∠A =∠;
(D) OB =OA .
O
A
D
练习2 △ABN ≌△ACM, ∠ABN 和
∠ACM 是对应角,AB 和AC 是对应边.则下列 结论错误的是( C ).
(A)∠AMC =∠ANB ; (B)∠BAN =∠CAM ; A (C)BM =MN ; (D)AM =AN .
推进新课
问题2 请同学们用复写纸画出两个三角形, 并用剪刀剪下其中一个三角形,观察这两个三角 形有何关系?
知识点1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问题3 请同学用语言归纳出问题1 和问题2 中 两个图形有何关系?
全等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追问1 请同学们将问题2 的两个三角形分别 标为△ABC、△DEF,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有何对 应关系?
点A 与点D、点B 与点E、 点C 与点F 重合,称为对应顶点;
边AB 与DE、边BC 与EF、 边AC 与DF 重合,称为对应边;
∠A 与∠D、∠B 与∠E、 ∠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
追问2 你能用符号表示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精品课件PPT


2、人物作为支撑影片的基本骨架,在 影片中 发挥着 不可替 代的作 用,也 是影片 的灵魂 ,阿甘 是影片 中的主 人公, 是支撑 起整个 故事的 重要人 物,也 是给人 最大启 示的人 物。

3、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 只有一 个目标 在指引 着他, 他也只 为此而 踏实地 、不懈 地、坚 定地奋 斗,直 到这一 目标的 完成, 又或是 新的目 标的出 现。

4、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虽然 这节课 只教学 做好事 的部分 ,但是 在研读 之前我 让学生 找出风 娃娃做 的事情 ,进行 板书, 区分好 事和坏 事,这 样让学 生能了 解课文 大概的 资料。

5、人们都期望自我的生活中能够多 一些快 乐和顺 利,少 一些痛 苦和挫 折。可 是命运 却似乎 总给人 以更多 的失落 、痛苦 和挫折 。我就 经历过 许多大 大小小 的挫折 。
A组: B组: C组: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1、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 能识别全等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 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找出下面的全等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1)和(9)、(2)和(8)、 (3)和(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全等三角形(1)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2)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3)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4)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5)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6)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7)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8)全等表示方法:用“ ”表示,读作“全等于”(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9)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若满足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均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②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④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⑤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3)证明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4)经常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三角形的边或角相等;(5)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确定了;(用“SSS”解释)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角的平分线的作法:课本第19页;(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一般步骤:①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②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4)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解释)(5)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为内心;第十二章轴对称12.1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也称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这个图形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4)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共58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共58张

章末复习
例3 如图12-Z-7, 在△ABC和△DEF中, 点B,E, C, F在同一直线上, 下面 有四个条件, 请你从中选三个作为题设, 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 写出 一个正确的命题, 并加以证明. ①AB=DE;②AC=DF;③∠ABC=∠DEF;④BE=CF.
章末复习
分析
条件 结论 是否正确
章末复习
例2 如图12-Z-4, ∠B=∠C=90°, E是BC的中点, DE平分∠ADC. 求证:AD=AB+CD.
章末复习
分析
角平分线 的性质
作EF⊥AD
EC=EF
E是BC的中点
EF=EB Rt△AFE≌Rt△ABE
AF=AB
CD=DF
AD=AB+CD
同理
章末复习
证明:如图 12-Z-4, 过点 E 作 EF⊥AD 于点 F. ∵∠C=90°, DE 平分∠ADC, ∴EC=EF. ∵E 是 BC 的中点, ∴EC=EB, ∴EF=EB. 在 Rt△AFE 与 Rt△ABE 中, AE=AE, EF=EB, ∴Rt△AFE≌Rt△ABE,∴AF=AB. 同理可得 FD=CD, ∴AD=AF+FD=AB+CD.
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
应用
角的平 分线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全等三 角形
角的平 分线
全等三角形
边边边(SSS)
一般三 角形
直角三 角形
性质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角的平分线上 的点到角的两 边的距离相等
SSS, SAS, ASA, AAS
HL(只适用于判定两 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OD≌△BOC(SAS).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总结及常考题型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总结及常考题型练习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基本定义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5.角平分线角平分线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6.证明的基本方法证明的基本方法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7.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中线倍长法、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全等图形教案
授课教师:周凤艳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图形的定义,全等图形的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判断方法;
2、提供适当的情境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迸发创新的火花;
4、通过观察、动手实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思想方法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图形全等的定义与全等图形特征的了解。

教学难点:识别全等图形及通过实践活动得出全等图形。

教学设计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的直觉并且运用基本方法进行相关的验证,指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目标与内容
(1)看了图片,你发现每幅图片中的两个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2)再演示幻灯片:一个五边形和一个六边形;一组大小不同的图片
演示幻灯片: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图形。

形状和大小相同是全等图形的特征。

2、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研究、实践、合作
活动1(1)在展台上展示两块三角板,一块30 度的,一块45度的。

它们是全等图形吗?
(2)在展台上展示两块相同大小的30 度的三角板,按照可平移能重合的样
子摆放
它们是全等图形吗?
学生上台演示,将两个三角板平移后重合在一起。

(3)在展台上展示另外两块相同大小的45度的三角板,按照翻折后可重合的样子
摆放。

它们是全等图形吗?
学生上台演示,将两个三角板平移后重合在一起。

(4)在展台上展示两块相同大小的30度的三角板,按照旋转后可重合的样子摆放。

它们是全等图形吗?
学生上台演示,将两个三角板平移后重合在一起。

学生探索发现:图形是否全等,有的很容易看出来,有的图形需要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后才能发现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从而判断全等。

请看书104页,先用色笔圈出重点词语。

再完成议一议的第一题。

活动2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片。

你能发现图形中的全等图形吗?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课本106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活动3那么下一题的正方形又该怎么分割呢?
活动4再次合作,一起走进“数学实验室”去找一找给出的这组图形中的全等图形。

3、课堂小结
4、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