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考前重点总结)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要点
第一章1)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2)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3)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4)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5)1825年,英国经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6)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7)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8)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9)美国《望厦条约》10)法国《黄埔条约》11)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1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3)1858年,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洋货缴纳2.5%子口税就可全国通行14)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15)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16)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17)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18)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签订《中法新约》19)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20)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21)1900年八国联军,1901年《辛丑条约》22)1984年11月,旅顺大屠杀23)西方教会最早的外文期刊有《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24)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发行《万国公报》25)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6)1841年5月,三里屯人民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27)中日甲午战争后,中俄《中俄密约》,《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东北全境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28)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29)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滇桂粤成为法国势力范围30)1898年2月,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31)1898年4月,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32)19世界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朽34)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35)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而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有海龄、陈化成、关于培第二章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3)洪秀全写作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十款天条》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成为军纪4)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5)起义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6)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成为首都7)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重大战事包括北伐、西征、天京城外破围战9)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10)《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新的历史特点(洪仁玕提出)11)洋务派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12)奕䜣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3)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4)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奕䜣,桂良,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15)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洋务事业的是兴办军用工业1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是江南制造总局17)洋务派兴办的兵工厂中,重要的有沪(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备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宁(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闽(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马尾船政局),津(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张之洞在汉阳的湖北枪炮厂18)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19)民用资金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多数采取官督商办20)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21)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兴起海防之议。
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重点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赋税征收、苛捐杂税等逐年加重,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例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也是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确立君主立宪制2、美国:经过独立战争,1776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首先发生在英国纺织业。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背景: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江宁(南京)条约》(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俄《天津条约》3)中英法俄《北京条约》(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给俄国),中俄《瑷珲条约》(割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44万平方公里)4)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新约》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85年《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2、政治侵略: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轮。
【集训资料】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03708单选题1.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清朝前期康乾盛世,乾隆朝后期,清朝逐渐走向衰落。
4.19 世纪初,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英国5.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体现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四方面,其中军事侵略是首先和主要的侵略。
7.军事侵略包括: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书,同时1860年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制造大屠杀:1894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年俄国在东北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掠夺财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文化渗透包括: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
《万国公报》是其发行的报刊。
9.美国于1889 年9 月至11 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仇)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家恨)。
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11.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英勇奋战。
左宝贵战死平壤;邓世昌、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均为国捐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块知识点汇总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汇总一、中国近现代重大标志性事件1、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乾隆朝后期清政府由盛站转衰3、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纺织业开始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进行军事侵略5、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胜利的事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6、《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7、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8、洋务运动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军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 9、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10、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兴中会1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13、同盟会到武昌起义间影响最大的起义是广州起义 14、保路运动最强烈的是四川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6、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7、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18、陈独秀《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星期的标志 19、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文的小说 20、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到共产主义者是李大钊2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从六三起运动由北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主力,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为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干部的准备22、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是陈望道 23、共产党第一个小组是上海小组 24、第一个企业工会是上海机器工会25、中国工人第一次高潮是香港海员罢工,也是中国工人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有组织的较量,工人运动由高潮到低谷的事件是二七大罢工(二七惨案),由低谷到高潮的事件是沙面工人罢工26、第一个农民协会是萧山农会2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中共三大决定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合作的形成 28、工人罢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29、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1)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1)第一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维系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同时也造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第二章: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期间,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
然而,康乾朝后期,清王朝逐渐衰落。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无所不用其极。
经济上,人口增长导致各级官史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的土地和流民不断增加。
同时,土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和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面言之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第三章:中国进行了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和斗争,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立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
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四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包括北洋政府的建立、国共合作、五四运动、中国的成立等。
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二战中最具规模的战争之一。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03708近代史考试重点
03708近代史考试重点
近代史的考试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 近代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近代史的研究对象是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过程,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比较、历史分析、历史描述等。
2.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近代史的时期划分通常从16世纪开始,包括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等。
3. 近代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近代世界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工业化、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等;政治变革主要包括君主立宪制的出现、民主制度的发展等;社会变革主要包括城市化、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移动等。
4. 近代各国的革命运动和独立运动:近代各国的革命运动主要包括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等;独立运动主要包括美国的独立战争、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等。
5. 帝国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帝国主义是近代世界的重要特征,主要包括殖民地扩张、经济掠夺、文化侵略等。
6.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7. 近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是近代史的重要话题。
8. 近代中国的变革和起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这些是近代史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适用全国)速记宝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答:(1)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实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考点2: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考点3:简述近代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矛盾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答:(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2)两对矛盾的关系是:①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②当外国侵略者同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纲重点(3)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答:(1)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2)他大声疾呼,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3)这些言论对中国人民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
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答:(1)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3)严复疾呼,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答:(1)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企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对企业采取的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
19 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答:(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4)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19 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答:(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
(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弱点和局限答:(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1. 清朝末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和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
2. 甲午战争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
3. 辛亥革命后的历史事件:建立民国、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地方割据、抗日战争等;
4.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潮,如戊戌变法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等;
5. 中国共产的创建和发展历程,著名领导人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
6.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包括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传统农村社会的改造、城市化进程、人口问题等;
7. 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8. 台湾的历史演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9.中国的对外关系,如甲午战争后的列强控制、民国时期的五四外交、1949年以后的中美关系等。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年必过笔记)
第一部分(上)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制(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的危机(1)政治危机,贪腐严重(2)经济危机,人口大增长(3)文化危机,万马齐喑(4)军事危机,军力衰败,军纪荡然(5)对外关系,闭关锁国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机器化大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同时生产出的产品要销售,目标瞄准了中国。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影响1.侵略:(1)军事侵略(2)政治(3)经济(4)文化(1)军事侵略:5次侵略战争,签订5次不平等条约。
1)1840,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185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3)1884,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1894,甲午战争,《马关条约》5)1900,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广学会是当时基督教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了《万国公报》。
2.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1)改变社会性质: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2)改变阶级关系: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地主、农民关系和资产阶级、工人关系两种(3)改变主要矛盾:农民,地主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4)改变历史任务:1)求的民族独立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斗争经历(1)人民群众:1841.5,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武装斗争。
(2)爱国官兵:第一次鸦片战争: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口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史荣椿,乐善中法战争:刘铭传,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甲午战争:左宝贵,平壤致远舰邓世昌,经远舰林永升,黄海战斗北洋舰丁汝昌,定远舰刘步蟾,威海战斗2.斗争的意义反面:失败原因2个:(1)社会制度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正面:成绩2个:(1)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2)民主意识觉醒: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1895年严复,《救亡决伦》,第一次提出“救亡”口号;1894孙中山,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03708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
03708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纲要考前复习资
料(纯手打)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纲要考前复资料
简介
本文档是针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纲要》课程的考前复资料。
旨在提供清晰的概述和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学生高效备考和复。
主要内容
1. 近代中国国情概述
2. 清末民初政治形势
3.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4. 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5. 抗日战争及其背景
6. 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7. 当代中国政治形势简析
知识点总结
-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辛亥革命的意义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建立
- 抗日战争的发展和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
-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 当代中国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
复建议
1. 熟记重点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关键事件。
2. 注重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演变过程。
3. 针对试卷常见题型进行模拟练,如选择题、解答题等。
4. 制定复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不要过度追求记忆细节,侧重
整体把握。
注意事项
- 本文档为辅助复资料,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综合复。
- 如有不确定的内容,请参考可靠的历史资料作为准确依据。
祝您考试顺利!。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近年考试重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历年真题答案目录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辛亥革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探索与变革的历史。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一些必考知识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全国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和性质。
答:内容:(1)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性质: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3、洪仁玕《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性质。
答:(1)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2)性质: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答:(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答案:
一:中国封建社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1.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2.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
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技巧: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的几个要点串联记忆如下: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在儒家思想的辅导下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并采用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规范社会秩序。
二、可从下面一句话理解和记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维系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也造成了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答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
康乾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其主要表现是:(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史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加、各级官史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来的流民不断增加。
土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面言之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六章:中华名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