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4
最新(中图版精品教案)4.1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1 4.1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主备课人:黄志友一、【教学构思】新高中地理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
我决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地形、气候、水和矿产资源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同时还要理解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深刻理解人地关系。
本节课预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第二课复习并总结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再学习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运用文字或图像资料,正确分析城市区位选择如何受自然条件影响。
4、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文字、图像)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东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情感目标:通过对城市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让学生明确随着人类活动发展,自然条件也会受人类影响,城市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从面培养学生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材分析】重点:分析和总结地形、气候、水、矿产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格局的影响难点:1、自然条件对城市影响是通过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而发生的;2、分析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3、自然条件对交通网的影响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阅读自学法、读图导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网络平台、课件(含丰富图片、资料、表格)【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课文,提出问题;2、阅读相关地图,分析对比,得出结论;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个案资料,得出结论。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和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运输条件,还有温暖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肥沃的土壤。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高中地理必修ⅰ的总结和延伸,是引导学生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分布格局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来把握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新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片、小问题、活动很多,这就要求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形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人地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障碍,在材料分析、系统归纳等能力方面有欠缺,教师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同时,适度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地理分析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进而从地表形态拓展到其它自然条件对交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典型交通线路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做出正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探究与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总结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走向、线网密度以及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应用“案例型”学习课型,旨在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景观图片与图表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以讲述、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客观地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人地和谐的地理观念。
六、教学资源宁夏地形与主要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图;成昆铁路示意图;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南船北马”图文资料;中国成昆铁路的一个隧道口图;青藏铁路图文资料(p82案例研究)。
中图版必修一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word教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1
【课题】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授课教师】郭星杰
【授课班级】昌平二中高一(14)班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景观图和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地形、气候、水、矿产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通过分析各种景观图和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说明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概括地形如何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启发展示北京市地形图、北京市域城镇体展示乡村和城市
析、总结居住,设问:什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形交
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4.1教学设计《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影响》结合教材图示资料和学生熟悉的具体城市、案例,分析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结合教材中的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走向、线网密度、分布格局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地形、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要素,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分析能够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要素,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分析能够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学生课前预习2、老师准备课件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展示聚落概念和聚落地理的发展情况(指导阅读)1.地形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投影展示中国地形图问题:(1)请学生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的基本分布(在学生指示位置正确后显示三级阶梯的界线);(2)继续找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城市名称并在图上指示出大致的位置;(教师予以协助)(3)描述我国城市分布特点。
(东部平原多,西部高原山地多)投影巴西地形和城市指出和我国城市分部的不同。
在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城市的分布有着不同的表现。
让学生概括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条件分别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影响问题拓展:分布在高原、山区的城市有什么特点?自然条件是如何限制城市发展的?2.水对城市的影响地形条件是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条件,那么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通常还必须满足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呢?(水分、热量条件)从中国和巴西的城市分布对比中也可以看出,在土地条件满足后还必须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充足的水源、适合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例举历史悠久而古老的城市都沿河流建设和发展:开罗——尼罗河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巴格达——底格里斯河中国的古都城西安、咸阳——渭河洛阳、开封——黄河北京——永定河南京——长江杭州——富春江成都——岷江广州——珠江(1)河流除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外,临水设城还有什么方便的优势呢?因此在我国古代有“南船北马”的说法,尤其在人类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水运是人类的重要运输方式,我国南方城市绝大多数都有河流流经,沿京杭大运河还有一些著名的古城如山东的济宁、德州和江苏的扬州、无锡在古代都是依托运河繁荣发展的,随现代铁路的出现运河的作用退居其次,这些的城市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文档
作者姓名:肖春英贾常林区县学校:怀柔区红螺寺中学、怀柔区中山第二实验学校课题: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标解读:关于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具体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在集散程度、呈现形态与规模等方面对聚落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世界气候巴西等基础知识,学生可能对陕西、兰州、塔里木等区域的特征不熟悉,影响分析。
教材分析:新高中地理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
本节课,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通过中国、世界城市分布、兰州、上海、大同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向学生说明地形、气候、水和矿产资源怎样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地形地势与交通、京包、宝成线的修建、四川交通等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材意图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和陕西、巴西、兰州等具体案例理解地形对城市的分布、形态和规模的影响2、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北京首钢布局的案例,分析理解气候对城市区位和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3、通过观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分析成因及塔里木盆地内楼兰古城衰落的原因分析来理解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4、通过分析宝成线8字型线路设计的原因,和中国铁路分布、四川铁路密度等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能力目标:1 能够用原有知识,结合各区域的特征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
2.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文字或图像资料,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
地理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中图版必修一教学案例共47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地理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 影响中图版必修一教学案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路疏密和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矿产)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难点:自然条件对交通网构成的影响和对线网密度与分布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名词连接:聚落: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广义包括村落和城市两种形式,狭义仅指村落。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①________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②在山区,________________地区也常形成城市,例如我国的________。
③在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例如,巴西首都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埃塞俄比亚首都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①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产生影响,其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具有适度降水的____________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优越的____________。
3.水对城市的影响:①水对城市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________状或者被河流分割成________状。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①在煤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英国的____________、美国的____________、德国鲁尔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案设计
2、平原——避开沼泽,少占耕地
3、避开断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二)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单元的线路建设所需要的工程造价、工程量、工程难度(技术)和安全性是不同的。
山区、丘陵地区密度小,原因是自然条件不理想,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交通运输需求量不大;修建铁路成本高。
3,通过自然环境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好。
平原地区密度大,原因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运量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注意:1,目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因素在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在增强。青藏铁路的两期修造以及一些高难度道路的修建。
2,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城市布局发生改变:扬州和济宁是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而兴盛,又随着京杭大运河北段的淤塞和京沪铁路的兴建而衰落。
2,山区:读课本77页《中国三级阶梯上城市分布的比例》图思考回答:多形成于山区河谷两岸较平坦地区,城市多呈条带状(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其城市发展受地形制约(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呈条带状分布。)。
完成课本76页《地形、地势与交通》三个思考题?
3,热带地区在高原:
因为在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湿,不适于人类居住,而高原上较凉爽,可减少蚊虫叮咬。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分布于巴西高原,而不是亚马孙平原。
作业布置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完成第1~2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B)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1)平原⎩⎪⎨⎪⎧分布特点:海拔200 m 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原因: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可以减少投资(2)山区:多形成于河谷两岸较平坦区域,地形条件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城市区位:有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的地区适宜建设城市。
(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
3.水对城市的影响(1)水的意义⎩⎪⎨⎪⎧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
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影响线路的走向:就铁路线而言,地形的影响最为明显。
2.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线路多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
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三、全球气候变化1.变化特点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阶段特点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影响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
(2)影响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
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影响聚落区位的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河流对城市分布提供什么功能?2.城市空间形态有哪些类型?3.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4.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考纲为纲|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考题精妙]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解析] 读图可看出,图中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区城镇的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而山地和高原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小,[答案] 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中图版地理必修1《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教学设计(精品).doc
4.1 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第二课时)临沂市第三中学纪娜娜一、素质教育目标1.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2.通过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2.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3.解决办法:通过读地图、景观图,通过课堂讨论尤其是小组讨论进行学习。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五、教学步骤[引入新课]边播放一段青藏铁路视频,教师边讲解青藏铁路沿线概况。
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第一节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2.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3.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读图:课件展示组图——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
学生回答:教师:自然条件不止影响交通运输方式,还影响交通运输站点的选择。
我们以港口为例,请同学们观察动画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 A.B两地(青岛、东营)哪里更适合建设海港?原因是有哪些?(提示:请从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附近泥沙、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①海岸线曲折,避风条件好②沿岸水深,无泥沙淤积③地形平坦开阔用一句话总结:风平浪静,港阔水深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课本87页—南船北马,[学生讨论]济南濒临我国第二长河黄河,为何没有发展内河航运?[归纳]黄河流量小、含沙量大、发展内河水运难度大比较我国长江和松花江的航运特点二.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读课件上的几幅图片,回答表格中的内容:[学生讨论]读兰州城区交通线路图,请同学们思考:兰州城区交通线路大致呈什么走向?原因是什么?读“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该地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最合理,并说出它们的优缺点。
【交通运输】地理教案教学设计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影响
作者姓名:肖春英贾常林区县学校:怀柔区红螺寺中学、怀柔区中山第二实验学校课题: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标解读:关于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具体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在集散程度、呈现形态与规模等方面对聚落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世界气候巴西等基础知识,学生可能对陕西、兰州、塔里木等区域的特征不熟悉,影响分析。
教材分析:新高中地理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
本节课,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通过中国、世界城市分布、兰州、上海、大同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向学生说明地形、气候、水和矿产资源怎样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地形地势与交通、京包、宝成线的修建、四川交通等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材意图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和陕西、巴西、兰州等具体案例理解地形对城市的分布、形态和规模的影响2、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北京首钢布局的案例,分析理解气候对城市区位和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3、通过观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分析成因及塔里木盆地内楼兰古城衰落的原因分析来理解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4、通过分析宝成线8字型线路设计的原因,和中国铁路分布、四川铁路密度等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能力目标:1 能够用原有知识,结合各区域的特征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
2.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文字或图像资料,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案4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案4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课标解读1 •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三、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导入新课一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四、教学地位分析木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两部分。
是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首次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本知识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命题,多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
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五、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76-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80-8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2。
一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一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I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0-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一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79图4一1一7的解读,讲解“探究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总结方法规律。
一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
步骤7:教师通过【例2】,讲解“探究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总结方法规律。
一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一步骤9: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其交通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新课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教师:通过读图,你能说出北京地区的地形特点么?北京地区城市的分布主要是怎样的规律?引出新课“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活动一:根据图片展示,说出他们在建筑规模,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功能方面有何相同点?教师总结: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但共同点是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承转:什么因素影响城市的发展呢?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回答学生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参与意识(2分钟)培养学生读图和自主学习的能力(5分钟)2活动二:假如你是城市规划师,在这种地形下,给你相应的开发工具及技术,你会选择在哪里建设城市?为什么?总结: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平原是城市建设思想的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稍高的平原,有利于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城市的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投资1、平原是城市建设思想的地形2、山区城市多建在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3、热带城市多建在高原活动三:阅读79页图4-1-7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图,探究特大城市分布规律活动四:观看楼兰古城消失的相关视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阅读77页第1-3自然段,通过思考或同桌讨论考虑在哪里建设城市最合理,并给出理由学生阅读79页第2-4自然段,读图4-1-7以及ppt上显示的图,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8)学生通过读图,可以学会阅读方法,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地理思维,解决部分问题(15分钟)实用文档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总结:乱砍滥伐使得气候发生改变,水源遭到破坏,所以,城市的发展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可持续有效的发展活动五:读ppt,探究那个位置建设城市比较理想总结:水对城市的影响也很重要,水运也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主要有地形、气候、水运和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城市的有效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所以,要想很好的发展城市,必修保护自然环境自制观看视频,总结气候对城市的影响自主学习,总结水运对城市的影响培养学生知识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5分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7分钟)(3分钟)【板书设计】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地形、气候、水运、矿产【课后反思】4。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件4
地形
城市分布特点 世界上绝大部分特 大城市位于濒海、 地区,我国特大城 市大部分分布在 ② 第三级阶梯上
城市分布成因 (1)利于建筑物、道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平 原
(2)利于城市进一步 ① 濒湖或沿河平原 ③扩大发展,还 可以减少投资 (3)平坦的土地用于 农耕,为城市提供 ④ 农副产品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 的影响》课件
第一节
第一节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分布格局及交通运输方式 的影响。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山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⑤河谷两岸较
⑥ 水源 充足, 水 运条件便利 热带地区高原上
平坦 的区域
热带地区的 高原 城市多分布 于⑦ 高原 上
较⑧ 凉爽 , 而平 原地区过于 ⑨ 湿热 , 不适于 人类居住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2 .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世界上主要大城市分布在具有适度降水、适
区城市密集 平坦,利于 农耕 , 为城市居民提供 农副产品
互动·探究区
西安位于 渭河 谷地,太原位于
第一节
山 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沿 谷地 或 低地 分布
谷地 或 低地海拔
低, 地形平坦 , 利于农耕
汾河 谷地, 兰州
位于 黄河 谷地 巴西首都巴西利
热带 地区
高 的城市多 原 分布在 高原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时教法分析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导入新课——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两部分。
是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首次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本知识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命题,多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
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76-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
②看教材P80-8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
←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79图4-1-7的解读,讲解“探究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
步骤7:教师通过【例2】,讲解“探究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9: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
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前自主导学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城市大多分布在具有适度降水、适中温度的中低纬度和气候较优越的沿海地区。
(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水对城市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答案】因为水对城市意义重大,一是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二是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2) 水对城市的影响
思考:水会影响城市的哪些方面?
【答案】水会影响城市的区位、影响城市形态、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1)城市的规模: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2)城市发展:资源开采后期,要考虑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就会走向衰退。
思考交流
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但是城市数量很少,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么?
【提示】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于居住,人口稀少,导致城市数量少。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判断:公路线的走向受地形的影响最为显著。
(×)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判断:不同地形单元,不同地形部位,线路建设所需的工程量与造价差别很大。
(√)
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1)河流和海洋适宜发展水上运输,陆地适宜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2)我国各地气候、水文、地貌等自然要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存在很大差别。
2.京沪高铁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为何还要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
【提示】尽量少占用耕地,保护东部地区宝贵的耕地资源。
课堂互动探究
【问题导思】
1.为什么说平原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
【提示】因为平原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投资。
平坦的土地用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
2.气候影响城市的哪些方面?为什么中低纬度地带是世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气候不仅影响城市的区位,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也有一定影响。
中低纬度地区具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温度,宜于人类生活,因而是世界主要大城市的分布区。
3.水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在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易形成城市;另外,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水运起点及湖岸地区,也是城市区位的首选之地。
4.水对城市的形态有何影响?
【提示】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特别提醒
(1)河流具有军事防卫作用,因此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上、半岛上也会形成一些城市。
例如,瑞士的伯尔尼建在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法国的巴黎是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上发展起来的。
(2)水运的兴衰往往是一些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如京杭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因运河的开通而兴盛,后来因运河的淤塞以及铁路、海运的发展而一度衰落。
例1 读河流与城市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A、C两城在河流中的位置,并分析B、D两城的形成原因。
(2) A、B、C、D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________条件。
(3)比较A、C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思路点拨】仔细读图,观察城市位置与河流、公路、海岸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河流凭借其供水和运输能力影响城市的发展。
河流起点或终点、河口、过河点、河流交汇处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答案】(1)A城位于河流的入海口,C城位于河流的汇合处。
B城形成的原因为位于河流的过河点,D城形成的原因为河流运输的起点或终点。
(2)水运交通和水资源(供水)
(3)A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海运与河运相结合;C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有三个不同的航运方向。
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
【问题导思】
1.交通线路的走向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交通线路的走向一般取决于产品产地和销售地的分布,但
线路的具体走向,又经常受到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2.交通线路一般选建在什么地形上,原因是什么?
【提示】交通线路一般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这些地方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大。
特别提醒
山区交通线路走向的确定:若为了降低技术难度,节省工程造价,线路应当沿等高线修建;若为了减少线路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选线
时也可与等高线相交(如开凿隧道)。
例2 (2011·全国大纲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 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组要注意题干给出的信息,如:第(1)题,“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第(2)题,“在平原地区”。
【解析】第(1)题,列车要保持高速运行,必须线路平直,这需要地形平坦。
第(2)题,平原地区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再次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
【答案】(1)A (2)B
图表活动解读
图表解读
[图表展示]
教材第79页图4-1-7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特大城市大多分布于气候条件优越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
(2)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没有特大城市分布。
(3)在热带地区,高原和高山气候区的特大城市数量较多。
[图表应用]
1.图中显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B.地形
C.气候D.植被
【提示】 B
2.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什么没有大城市分布?
【提示】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水源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
活动点拨
教材第82页案例
【点拨】青藏铁路修建的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是由高海拔造成的。
西藏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从以上方面考虑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答案】 1.修建青藏铁路的不利因素有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冻土广布、生态脆弱。
2.修建青藏铁路对该地区的影响: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利于文化交流传承、传播,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