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田间实施工程技术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一)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一)一、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1.对水稻的好处让鸭子在稻田中长期生活,在水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可以刺激水稻的生长,同时能为水稻除去杂苹和害虫。
鸭子排的粪便又是很好的农家肥料,能被水稻很好地吸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水稻的长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而节约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力的支出,是个一举多得的养殖方法。
2.对鸭子的好处稻田生态养鸭方式为鸭子无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养殖场所,鸭子能在稻田的水面休息嬉戏,同时水稻还可以为鸭子遮阴避日,更为重要的是稻田为鸭子提供了昆虫、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物。
解决了鸭子部分食物尤其是动物活性蛋白质的来源,促进了鸭子健康生长。
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对生态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稻田生态养鸭的技术要点1.搞好场地建设稻田生态养鸭虽然好处很多,操作也比较容易.但对拟作为养鸭场地的稻田要进行一些改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添置养殖鸭子的围栏。
设置围栏的目的在于便于管理和防止鸭子逃窜。
建筑材料上要注意控制成本,提倡就地取材,可以因陋就简,木条、竹条、尼龙网、编织袋等都可以用。
围栏高度以50~60厘米为好,围栏间距要适中,以不让鸭子逃出为宜;二是要搭建栖架,供鸭子上岸休息使用。
通常在田埂上搭建,材料也要因地制宜,一般以木条、竹条为好。
栖架上最好有顶棚,可以遮阴避雨。
栖架要高出稻田20厘米左右。
搭建栖架的面积根据饲养鸭子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
2.选好放养品种稻田养鸭的养殖环境和普通养鸭不同。
稻田养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更接近于野生状态,因此,放养品种的选择要根据稻田养鸭的特点来确定。
一是要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二是要选择耐水性好、行动灵敏、浑水效果好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野食能力强,除虫、除草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适合于稻田养殖的品种较多,国内优良的地方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中小型鸭都是较好的选择。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稻鸭共生是一种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旨在让稻田和鸭子之间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将鸭子放养于稻田中,鸭子可以帮助稻田防治病虫害,杂草等,同时鸭粪也能为稻田提供养分,促进稻谷生长。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非常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稻鸭共生技术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新技术,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可以在《离骚》这本著作中找到关于稻鸭共生的文字记载。
在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中国到日本、韩国、越南等稻米种植业强势的国家和地区,稻鸭共生技术都受到了普及和推广。
稻鸭共生技术的实施也是十分简单的。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饲养的鸭种,选用的鸭种在生活中应该文气活泼、健康、耐热性强、长成鸭子后不易飞行等特点。
此外还需要为鸭子制作合适的鸭舍,为鸭子提供饮水、饲料,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鸭子的健康饲养安全。
稻田中放养鸭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控制鸭子的数量,一般每亩地放鸭数控制在80只左右为宜。
如果太多,不仅对稻田不利,而且容易引起家禽疾病的传播;第二点是定期清理鸭舍,保持清洁卫生,以防止鸭子患病;第三点是要保证鸭子有足够的饮水和饲料,不要让它们挤占稻田中的荫蔽气候,影响稻谷的生长;最后一点是要充分利用鸭子的排泄物,将其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为稻谷提供养分。
在实际应用中,稻鸭共生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农民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环保水平。
同时,这种技术也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促进了生产者收益的增加。
总之,稻鸭共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绿色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业增产、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此技术,并结合新的科技手段,以提高其应用效果,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稻鸭共育中的稻田管理技术
#" 稻鸭共育前期田间管理
#$ !" 本田的处理" 移栽前 !+/ 左右灌水、 本田翻耕压青, 待绿肥烂透后耙耖整 平, 有条件的可 放入雏鸭实 行 “鸟 耕” , 达到田平、 虫 ( 蛹) 和杂草籽明显减少的目的。田间 排水沟挖深 !+0 1 左右以备共育后供鸭洗澡之用。 #$ #" 适期移栽, 合理密植 " 于秧龄 &+/ 左右移栽, 为了有 利于鸭在稻间活动, 以宽行窄株的密植方式为宜, 一般行 株距为 &) 01 2 &’01 , 每丛插 ! $ & 本 (杂交稻) 或 + $# 本 (常规稻) 。对于采取抛栽或撒直播的一季中、 晚稻, 由于 没有行株距可分, 水稻生长前期, 鸭在稻丛 (株) 间的觅食 活动, 会不同程度地直接伤害一些稻苗。为了补足苗数, 除了适当推迟放鸭时间外, 还要比不放鸭的稻田多抛些基 本苗, 或多播些芽谷, 以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一般秧田 每 31 播种量杂交稻为 !!&4 +56 左右, 常规稻为 #’’56 左 右。直播稻本田用种量杂交稻为 !.4 (+56 左右, 常规稻为 +&4 +56 左右。直播稻由于放鸭要到播种后 &’/ 的 ) 叶期,
&
%" 稻鸭共育中期田间管理
此时是水稻分蘖盛期, 鸭子处于架子的育成期。协调 好稻鸭之间生育关系是共育高产增效的关键。 %$ !" 繁殖绿萍" 建立 “桥梁田” , 繁殖好绿萍, 以便能不断 抛撒到共育田稻间作为鸭的辅助饲料。 %$ #" 科学管水" 鸭属水禽, 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 田面要 有浅水层, 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 以利于鸭子踩泥搅 混田水, 起到中耕松土, 促进根、 蘖生长发育的作用。大田 丰产沟要挖得深些, 并在沟内始终保持 . $ !’ 01 深的水 层, 供鸭洗澡之需。通过分片搁田办法, 解决鸭在田内饮 水和觅食需要, 或者把鸭赶到田边的河、 塘内过渡 ) $ -/。 %$ %" 做好病、 虫、 草害的无公害治理 " 共育期间稻间害虫 主要靠鸭捕食为主, 一般不用药剂防治。但对不能控制在 防治标准以下的病虫, 也可辅以高效、 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 予以防治。如在放鸭前用敌敌畏 ( !+’’6 7 31 & ) 控制稻蓟 马危害稻苗。对于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严重时, 可用杀虫 双、 锐劲特等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农药喷防。杂草治理 以靠鸭啄食和踩踏为主, 一般不施用除草剂。 %$ &" 处理好治虫、 搁田和鸭需水的关系" 在水稻喷农药 治虫前, 先将鸭赶到另一块暂不治虫的稻田, ) $ -/ 后再 赶回到治过虫的稻田, 或者赶到池塘、 沟渠过渡几天以解 决治虫和鸭子在稻间活动的矛盾。通过分片搁田的办法, 解决鸭在田内饮水和觅食需要, 即在一片田中拉一尼纶丝 网, 其中一半稻田内保持水层, 把鸭赶进去; 另一半排水搁 田, 搁好田后灌水, 将鸭赶到这一半稻田, 让另一半稻田排 水搁田至达到要求为止。或者把鸭赶到田边的河、 塘内过 渡 ) $ -/, 也可补饲棚田边挖潭储水, 以供 (下转 !#- 页)
无公害稻鸭共育丰产技术
五 、适期栽养
适龄壮 秧移栽
后, 扎根返青快 , 一般 1 周内秧苗开 始分蘖 ,0天后雏鸭可放到稻田。 l 为
了使 放养 的鸭 子适 应性 更强 、 活率 成
更 高、 生长发育快 . 必须让孵 出的雏
③
维普资讯
养 囊 世 界 鸭 在室 内 驯 养 l 后 , 4灭 才能进 行 稻 鸭共 育
杀蛾类害虫。 因鸭子在稻棵间不断踩 踏, 稻鸭共育田块草害较常规稻 田显 著减轻。
九 、 鸭适 收 稻 稻穗 下 垂 时 , 在
加鸭的动物性饲料 , 绿萍还具有固氮
功能 , 老化腐烂后是水稻的优质有机
肥。 可用 4指规格尼纶丝网沿 田埂 围
隔, 一可防鸭外逃 , 二可防外敌侵害, 围栏的高度以 06~ . 米为宜 , 2 . 08 每 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撑。 有些则可 利用放养稻 田四周的 自然河 、 、 塘 墙 等自 然屏障。
根、 粗茎 、 叶绿 。 鸭 掌握 在 “ 雏 谷浸种 , 蛋 起孵 ” 适 龄 育雏 时 间育雏 , 的 经 2 2 孵化 期 , 鸭 出壳 。 早 春 5 6天 雏 若
物)排泄和换羽等活动 , 、 不用中耕除 草, 不施化肥 、 农药养鸭种稻 。 采用这 种种养模式不仅省工节本, 而且生产
出 的 稻 米 、 肉等 均 属 于 无 公 害 产 鸭
气 温低 , 育雏室 内雏 鸭应保温饲养 在 饲养室 内摆 放浅底容器 , 内盛清 水, 供雏鸭戏水游玩 , 使其逐步适应
水性 。 驯养 至 孵 化 后 约 1 月 , 只 个 每
品。 现将无公害稻鸭共育丰产技术介
绍如下 :
一
、
菜等新鲜饲料盛入容器 , 用呼喊等声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熊国远1,朱秀柏2,张东红2(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摘要总结了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
关键词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实施程序;要点中图分类号S8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8-970-01作者简介熊国远(1975-),男,副研究员,硕士,从事食品加工与研发工作。
收稿日期2012-07-05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在不中耕、不除草、不施化肥农药的情况下,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鸭的生理、生活习性及水中浮游生物的消涨规律并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种养方式。
该项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协调提供动植物之间的生活环境,来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增加水稻产量,生产无公害的稻谷和鸭肉。
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环保型绿色产业,完全适合现代农业对食品安全性、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要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1实施程序1.1稻田的准备示范稻田最好选择在较为平坦和连片且水源较充足的田地里进行。
如果第1年推广该技术,由于鸭粪可能跟不上水稻生长需要,因而要施一定的基肥,视情况基肥施过磷酸钙300kg /hm 2、尿素150kg /hm 2、氯化钾150kg /hm 2。
秧苗采用肥床育秧后栽插,建议株行距为20cm ˑ30cm 。
1.2鸭的准备稻鸭共生技术要求鸭在稻田里自然生长,对鸭的要求为生活力强、抗逆性好、善运动、喜食野生动植物。
种蛋的入孵时间为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8ʃ1d ,种蛋来源于健康的、通过免疫接种的种鸭群。
由于稻鸭共生要求鸭7 8日龄放入水稻田自然环境中,这就要求雏鸭有较好的水中适应能力,因此要求早驯水。
驯水宜选在晴天进行,大批训水最好在水深15 20cm 的水池中进行,鸭上下水的一面做成30ʎ左右的斜面,每次驯水时间由短到长,多次训水直到鸭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出水毛干。
环保型稻鸭共生技术
.
草代 药 防 兔 病
毒
口
、
免 采 食 的 许
抗 茵消 炎
、
、
凉 血 等功 效
、
。
主 治 家兔
。
习、
多
腔 炎 肺 炎 肠 炎 败 血 症 等疾 病
、
.
治
也
.
不仅 具
.
有防 治 疾
疗 可 用 干 品 煎 水 内服
可 用
。
连 用 3 5 天
~ .
,
病和促 进 生长的作 用
.
而 且 长期使 用
水稻 的栽 插 时 间 向前 推 ( 8 1 天 。 2 ̄ )
- 能 ≥ 脎
’
i
i
、
弘
、
i 维普资讯 i - l ”0
。
c
、
÷
0
…
i
。
…
i
。
i j 农 《 家晨 向 》2 0 0 8 年 第 S 期
i
。
j
i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
,
;
;
以
穷
青 饲 料 也 是 中草 药
1 米 不需 放水 晒 田 如 是首 次 实 鸭 在初 放 区饲 养 2 3天后 才 打 初 放 5厘
施 这 技 术 . 粪 不 多 . 施 基 肥 秧 苗 区 的 网 门放 人 大 田 活 动 可 存 稻 田 投 鸭 要 采 用 肥 床育 秧 后 栽 插 . 行 距 为 2 株 0厘 入 浮萍 类 水 草 供 鸭 采 食
蛋 入 孵 时 活 动 量最 大 因 鸭喜 吃稻 穗 . 开 始 故 时 间 为 抽穗 灌 浆时 就要 将 鸭 从 稻 田里 收 回
全州县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实践
全州县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实践全州是桂北粮食生产大县,有稻田养鸭的传统,特别是县北部的镇几乎家家户户采取稻田养鸭。
清晨农户将鸭放入稻田中,傍晚驯养好的鸭会自动回家。
稻田养鸭投入少、效益高,鸭子能在田间除草、捕虫、增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等,从而起到减少稻田施肥和农药使用的作用。
采取“稻-灯-鸭”模式,利用鸭在田间活动进行除草灭虫,鸭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再在田间加装频振式杀虫灯以控制田间虫害,按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种稻,实行生态种养,实现肥料、农药用量零增长,既节约生产成本,又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因此,该县的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一、稻鸭共生技术要点该县通常养殖本地生产的麻鸭,其特点为通体麻褐色、头脚较小、适应性广、产蛋量高,成体重为1250~1500克,一般饲养60天可出栏。
早、晚稻田均进行麻鸭放养,稻田四周设置防护网(可采用塑料编织网),每小区稻田一角修建1~2个简易鸭棚。
水稻插秧1~2周待秧苗活棵后,将刚孵化至1~2周龄的雏鸭先在鸭舍里进行训水锻炼,待体重增至100克以上即可放入大田;成年鸭适当推迟2~3天下田。
成年鸭每亩15~20羽,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放养数量。
稻田放养期间,每天可用辅料喂鸭,为鸭补充所需营养。
入田前先对幼鸭注射接种疫苗,以防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发生。
为避免鸭吃稻穗,水稻乳熟期就要及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二、养鸭对稻田的功效稻田养鸭通过鸭子踩踏、浑水和啄食等活动,可起到控制田间杂草生长作用。
鸭喜食昆虫和小水生动物,能消灭稻田里的稻飞虱、稻象甲、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可部分甚至完全替代杀虫剂的使用。
鸭不停活动产生的中耕浑水效果,既可促进水稻生长,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鸭嘴不断在水稻植株上啄食活物,刺激了稻的根系发育,促进了植株开张和分蘖,对水稻的生长和结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鸭粪随着鸭的活动被不断搅拌而为水稻所吸收,有机肥肥效显著,可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另外,鸭在稻田里频繁地活动,又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增加了水体和土壤的氧气。
浅谈稻鸭共生的优点及生产技术
浅谈稻鸭共生的优点及生产技术【摘要】稻鸭共生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在稻田中放养鸭子,利用鸭子吃害虫、杂草和杂菜来实现稻田的生态平衡。
稻鸭共生有多种优点,比如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稻田土壤养分,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种养方式也能够增加稻田的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污染。
在生产技术方面,主要包括鸭子的养殖管理、喂食和饮水、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
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稻鸭共生的管理方法,确保稻鸭共生的效益最大化。
通过稻鸭共生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增加稻田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稻鸭共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稻鸭共生、优点、生产技术、管理方法、效益、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稻鸭共生是一种传统的农田生态系统,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种植方式是稻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和放养鸭子,在这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鸭子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稻鸭共生不仅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功能,增加农田的生产力。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稻鸭共生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利用率。
稻鸭共生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稻鸭共生的含义、优点、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和效益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稻鸭共生的含义稻鸭共生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指的是在稻田中同时种植稻谷和放养水禽,如鸭子。
稻鸭共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鸭子在稻田中觅食的起到清除害虫、杂草的作用,实现农田的生态调节和有机农业生产。
稻鸭共生的核心理念是“生物多样性利用”,通过鸭子在稻田中的觅食活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
鸭子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随着稻鸭共生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实施,全国各地许多种 植户也都效仿,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 程中,有些农户以为只要将鸭子放入稻田内就可以坐享收 获,田间疏于管理,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因此,稻鸭共 生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1 鸭的管理 1. 1 鸭的饲喂 雏鸭放入稻田前是在育雏舍内以人工饲喂 为主,当将其放入稻田后,就逐步转向在田间自由采食为主, 根据具体情况辅以人工饲喂。如果鸭子在稻田间采食不够, 可以适当地补喂饲料,这样不仅有助于鸭子能保持充沛的精 力与体力去胜任田间各种工作,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鸭关 系,以便更好地对鸭进行管理。但是在人工饲喂的过程中, 量一定要掌握好,如果饲喂的太多,就失去了稻鸭共生的意 义,变成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间的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 来。至于饲喂量如何确定,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根据平 时多多观察鸭子生长发育、在田间活动的情况等灵活调控。
浅谈稻鸭共生的优点及生产技术
浅谈稻鸭共生的优点及生产技术稻鸭共生是一种可以同时种植稻谷和鸭子的生产技术,它在农业方面有很大优点。
本文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稻鸭共生的优点以及相对应的生产技术。
第一,增强农田的生态环境传统的稻田种植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在不被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会污染土壤、水源以及空气等环境,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而稻鸭共生却是一个自然生态的种植方法,其本身就能够使农田的生态环境得到提升。
鸭子作为优质的肉食动物,能够在农田中帮助消除一部分的害虫,从而减少了农民使用化学农药的需求。
另外,鸭粪也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它可以帮助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耕地的产量。
同时,鸭子可以帮助土壤松土、排华以及保持水分,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农田的生态环境。
第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稻鸭共生不仅仅对生态环境有好处,对于农作物的质量也会有很大提升。
鸭子在农田中帮助消灭了害虫,使得农作物不再受到威胁,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鸭子的活动也能够使得土壤更松软、更富有机质,这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鸭子的粪便也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它比化学肥料更加适合植物的吸收,可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鸭子通过在农田中活动,可以深入土壤根层,促进了埋藏在土壤深处的营养物质向表层的传输,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养分。
而且鸭子会在水田中活动,这可以使得水田水质得到提升,同时让水边的植物得到更好的养分和光线。
第三,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稻鸭共生不仅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提升,对于农民的经济收益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传统的稻田种植方法中,农民需要大量购买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而这些物品的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而在稻鸭共生的种植方法中,农民不用购买这些化学品,可以节省很多开支,同时鸭子的活动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另外,稻鸭共生可以使得农田的产量有所提高,这也可以使得农民的收益增加。
稻鸭共生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想要实现稻鸭共生,农民需要有一些技术的支持。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
稻鸭共生技术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种植稻田同时养殖鸭子,相互共生,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下面是稻鸭共生技术的一些规程:
1. 稻鸭配置比例:稻田面积与鸭子数量的比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一般可采取每亩稻田养殖鸭子20~50只的配置比例。
2. 稻鸭饲养管理:确保鸭子的饲养条件良好,养殖环境要干净、通风良好,饲料要均衡营养。
定期清理鸭舍,防止疾病传播。
3. 环境保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农药的滥用,以免对鸭子和稻田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4. 鸭子与稻田的互动:科学放养鸭子,让鸭子在稻田中自由觅食,其间可以起到除草、杀虫的作用,并可通过粪便起到施肥的作用,促进稻米的生长。
5. 控制鸭子的数量:合理控制鸭子的数量,避免鸭子过多造成稻田损害,并采取措施防止鸭子损食稻谷。
6. 种植适合的稻品种:选择适合与鸭子共生的稻品种,考虑稻谷的耐鸭性和鸭子的采食习性,以提高共生效果。
7. 定期监测:定期对共生稻田和鸭子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的制定应根据具体的农田情况和鸭子的品种选择灵活调整,以确保实施效果。
同时,农民在实施稻鸭共生技术时,需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科学管理和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技术规程,提高稻鸭共生的效益。
“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
“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稻鸭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共赢的综合种养模式,是将出壳十天左右的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它与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稻鸭共生”技术改鸭子散养为围养,改白天放鸭为昼夜放鸭,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鸭子一直生活在稻田里,这样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复合体系。
一、“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1、除虫效果: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
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物污染。
2、除草效果:鸭不停地在稻田里活动采食,能非常干净地除去稻田中的杂草和绿萍,完全可以代替有机稻田人工拔草,而且还比化学除草效果好。
3、培肥效果: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施足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水稻移栽后基本不追施无机化肥和农药。
4、松土效果:鸭在稻田里不停地活动和游泳,产生浅淘疏松土壤及浑水效果,使稻田土壤松、均、透、熟。
水的搅拌使空气中的氧更易溶解水中,促进水稻生长。
搅拌泥土产生浑水,能有效抑制杂草发芽。
5、促进稻株发育:鸭在稻株间不停活动,鸭嘴不断在水稻植株上寻找食物,这种刺激能促进植株开张和分蘖,促使水稻植株发育成矮而壮的扇形株型,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穗形变大,增加抗风及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6、稻米和鸭肉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由于有机水稻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使用除草剂,鸭群在水稻田里,捕食各种昆虫,采食田间幼嫩杂草和浮萍,饮用优质无污染的水源,有利于提高鸭肉品质和口味,增加了养殖效益。
鸭子在稻田里所排的粪便作为有机稻田的有机肥料,所产稻米品质好,口感佳。
7、经济效益显著“稻鸭共生”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稻米、鸭肉质量品质提高。
“稻鸭共生”的有机稻米是普通稻米价格的3-4倍,鸭子销售价格高出市场价格1/3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技术1、稻田的选择及围挡稻鸭共作应选择僻静、无污染、人为干扰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田块为宜。
有机稻田养鸭技术简介(附图)
有机稻田养鸭技术简介(附图) 有机稻田养鸭技术简介(附图)
稻鸭共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稻田养鸭,不仅可以减轻病虫草害,鸭粪还能肥田。
有机稻田养鸭每亩以体重半斤左右12~15只为宜。
放养模式是早出晚归,即白天放养在稻田,夜晚回归到鸭棚,可在田间边角处搭建简易鸭棚,每个鸭棚以容纳150~200只成年鸭为宜。
稻田周围最好能用大岗眼的鱼网进行围栏。
鸭的品种以半番鸭为好。
鸭子田间放养技术:于4月上旬统一购回鸭苗,先在室内经过大约30天左右的人工饲养,当鸭子长到半斤左右,5月中旬入田即早稻抛秧(或插秧)后15~20天,待水稻秧苗返青后。
鸭子放入大田后,每天可适当补充饲料,让鸭子处于半饥饿状态。
这样鸭子既不会挨饿又会外出觅食,抓虫吃草;疫病防治:鸭子下田前要集中打一次疫苗,鸭棚、喂料盒、盛水器等保持清洁,饲养鸭子用的喂料盒可用25%来苏尔消毒,鸭棚用2%生石灰水消毒;适时收鸭,于6月上中旬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开始下垂的乳熟期之前,将鸭子收回,此时,鸭子长到3~斤,可以上市出售。
22。
稻鸭共生技术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
稻鸭共生技术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童来保,张捷(安徽省望江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望江246200)摘要简述了实施稻鸭共生的基本条件,从时间表的制定、水稻育秧、搭建简易鸭舍、设置电围栏、鸭的调教等方面总结了稻鸭共生技术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稻鸭共生;基本条件;实施;前期准备中图分类号S -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12-1318-03实施稻鸭共生的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格,其最主要和基本的条件是对稻田的选择。
稻田是水稻和鸭生长的共同场所,田间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鸭的生育及稻鸭共生效果的好坏。
为此,稻鸭共生要按照技术对基本条件的要求,选择好水稻田。
1实施稻鸭共生的基本条件1.1环境条件对稻田田块的选择,要求远离城镇、环境比较安静、形状比较整齐、平整。
实施本技术的田块要将田埂适当加高,一般高在20 30cm 、宽60 80cm ,同时,供水、电力、道路、通讯条件要比较好,排灌自成体系,并且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用农药的影响。
稻田最好能集中连片,这样便于管理,且也不容易受周围田块的影响。
1.2水条件水稻和鸭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尤其是鸭的多项水田作业更是离不开水。
同时,要生产绿色食品水稻和无公害鸭肉,对水就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用于发展稻鸭共生的田块,要优先选用那些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排灌比较方便的田块。
水质最好为每升水溶氧量在5mg 以上,酸碱度为中性或偏碱性,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符合灌溉养殖用水标准。
凡远离水源的田块,都不宜选用。
1.3土质条件一般适合于水稻种植的田块都可用于稻鸭共生,但以水田底土为黏壤土的更为适宜。
这样的土质,保水保肥的性能强,底土比较肥沃,田埂比较厚实,不渗漏,易于进行水肥管理。
砂土田、漏水田,不易保水保肥,一般不宜选用。
1.4田块面积用于发展稻鸭共生的田块,其面积的大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0.2 0.33hm 2均可,但为便于提高稻鸭共生的效率,田块面积一般在2hm 2左右为好。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特点:节能高效、生态安全、环境友好。
该技术整合了水稻种植和鸭育养两个传统产业,通过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达到降低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一、选地准备1. 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并进行深耕。
2. 在土壤表面修筑好田埂,并设置好田间排水设施。
二、水稻种植1. 按照一般水稻种植的要求,进行耕种、播种、管理等工作。
2. 适时施肥、浇水、除草,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三、鸭苗入圈1. 选择健康、无病无害的鸭苗。
2. 将鸭苗放入稻田中,进行自由放养。
3. 隔离鸭苗,避免和病菌接触。
四、田间管理1. 控制稻田水位,保证适宜的生态环境。
2. 定期清理稻田杂草,以减少鸭的食物来源。
3. 做好害虫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4. 注意农药的使用,选择对鸭无害的农药。
五、散养鸭的管理1. 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鸭的正常生长。
2. 每天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鸭并进行处理。
3. 定期给鸭注射疫苗,预防鸭病的发生。
4. 注意鸭的饮水供应,保证鸭的健康生长。
六、鸭苗的收购1. 在适当的时间,将成熟的鸭苗捕捉出圈。
2. 进行人工处理,如去毛杂、剪其爪喙等。
七、水稻的收割和鸭的捕捉1. 水稻成熟后,根据水稻的收割工艺进行收割。
2. 将鸭从稻田中捕捉出来并进行饲养或销售。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水稻田生态环境,实现水稻和鸭共生共育,形成了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的生态种养模式。
该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还能够提高水稻和鸭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该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害虫和杂草的繁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优质粮油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一村一品”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确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我镇实际,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实施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的以打造优质粮油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一村一品”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确保农民增收为目的,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保护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稻田进行改造,加快稻鱼共生项目建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鱼(鸭)共赢”,打造“田鱼(鸭)”生态养殖品牌,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拉动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2020年在全镇共实施稻鱼(鸭)共生产业1250亩,其中XX村350亩,XX村500亩,XX村250亩,XX村150亩。
三、组织机构镇上成立由镇长XX任组长,分管副镇长XX、XX任执行组长,农业服务中心、水务办、财政所、经发办、XX米业公司负责人及相关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由吴庆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工作。
四、产业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坚持“统一集中连片规划、统一优质稻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回收产品”的原则,稻鱼(鸭)共生产业项目由XX米业公司由XX米业公司为实施主体,负责规划、技术指导、优质稻种鱼苗鸭苗发放、产品保价回收。
五、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田块挖沟加埂做缺打围,满足蓄水排水养鱼养鸭需要;鱼苗投放按每亩10斤,单体小于0.5斤标准;鸭苗投放按每亩10只的标准。
六、落实责任驻村干部及村社干部负责宣传和动员,让广大农户积极自愿参与,确保顺利实施。
凡规划区内撂荒田块一律由各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耕种管理。
稻鸭共育实施方案
稻鸭共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稻鸭共育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在稻田中饲养鸭子,实现稻田与鸭子的互惠共生,既可以提高稻田的生产力,又可以充分利用鸭子的排泄物,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稻鸭共育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推动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二、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选择适宜的稻田作为稻鸭共育的试点,稻田应该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同时要考虑鸭子的饲养和活动空间。
2. 鸭种选择。
选择适合稻田环境的鸭种,如巨洋鸭、樱桃谷鸭等,这些鸭种对水质和水生植物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合在稻田中生活和觅食。
3. 饲养管理。
在稻田中设置合适的鸭舍和饲料点,保证鸭子的日常饲养和管理,同时要定期清理鸭舍和鸭粪,保持稻田的清洁。
4. 疾病防控。
定期对鸭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鸭子的疾病,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确保鸭子的健康。
5. 稻田管理。
在稻田中合理施肥、浇水和除草,保证稻田的正常生长,同时要注意稻田和鸭子的相互配合,避免鸭子对稻田的破坏。
6. 生态效益评估。
对稻鸭共育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对稻田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推广应用。
1. 宣传推广。
通过农业展会、科普活动等方式,向农民和社会大众介绍稻鸭共育的理念和实施效果,提高大家对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和接受度。
2. 示范推广。
在一些农业示范基地或合作社建立稻鸭共育的示范项目,让更多的农民亲眼见到这种模式的效果,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意愿。
3. 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稻鸭共育模式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和尝试这种生态农业模式。
四、总结。
稻鸭共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稻田的生产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于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推广应用,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同时也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无公害稻鸭共育生产技术
现 代农业 科技
21 0 2年第 4期
无公 害稻 鸭共 育 生产 技 术
华 占平 徐 军 张 平 涂金 柱 陈红 星 华 继 军
( 苏 省 宝 应 县 范水 镇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中 心 . 苏 宝应 2 5 1 ) 江 江 2 8 9
摘要 总结稻 鸭共 育 生产技 术的优 点 , 绍 该技 术的 实施要 点 , 介 包括 稻 田选择 、 子和 水稻 的 品种 选择 、 鸭 水稻 栽培 技 术 、 鸭子 围养技 术 等 方 面 内容 , 以促 进稻 鸭共 育 生产技 术 的推广 应 用 , 高生产 效益 。 提 关键 词 鸭稻 共 育 ; 生产 技术 : 无公 害 中 图 分 类 号 S 8 文 献 标 识 码 B 11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4 0 1 一 1 0 7 5 3 (0 2 0 — 3 2 O
据调 查 。 的除 草效 果 可达 9 . 远 高 于 使 用除 草 剂 鸭 8 %, 2 的除 草 效果 。 鸭子 可 直接 吞食 杂草 茎 叶 , 杂草 的数 量 明显 使 减 少 , 时起 到除草 保肥 的效 果 同 。
l - 稻 田增肥 3
231 整 地 施 肥 。 栽 前 必 须 将 大 田土 壤 翻 耕 整 平 , . . 移 田间
11 综合 效益 高 .
据 调 查分 析 , 不增 加 投入 的情 况下 , 鸭共 育 的经 济 在 稻
效 益 大幅 度提 高 , 生 态 效 益 、 会效 益将 会 得 到 充 分 体 其 社
现 , 最高 可使 水稻 增产 l 2 g m 0k / 。 8 h 1 . 防除 稻 田杂革 2
物 和 绿萍 腐烂 还 田肥 代替 。 鸭子在 稻 田 觅食 活动 期间 , 田面 保 持 浅水 层 , 在稻 田丰产 沟 内始 终保 持 8 1 m水 层 , ~ 0c 以鸭 脚 能 踩 到稻 田表 土 为宜 。 用分 片 搁 田 , 采 有利 于水 稻 秆 壮 、 穗 大 , 轻 病 虫 害 。 出稻 田后 , 增 强 稻 根 活 力 , 止 倒 减 鸭 为 防
稻鸭共生模式技术要点
由于该模式 具备 经济效 益 、 围网孔径要适宜 . 以 网 孔 拉 成 正 生态效益 、 社 会 效益 等 多重 效 益 . 方 形 时边 长 达 2 厘 米左 右为 佳 孔 因此 近 年来 备 受 关 注 在 实 际 应 径 过 小 . 用 网量 大 而 成 本 增 加 : 孔
易 卡在 网孔 中而 被 吊死 网幅 宽 1 _ 3 ~ 1 . 5 米 .长度 根 据 放 养 田块 所
需进 行 备料 。 三、 确保 栽 插密 度适 宜 肥 等 工 作 基 本 由鸭 完 成 . 农 户 则 准 备 工 作 完 成 后 .即 可 准 备 需 做 好 鸭 的饲 养 管 理 鸭下 田后 . 可让 其 在 田间 自由 插 秧 水 稻 秧 苗应 稀 植 . 方 便 鸭 子
穿行 。 一 般来 说 , 行 距2 7 ~ 3 0 厘米 . 采 食 .但 为 了保 证 雏 鸭早 期 生 长 株距 2 0 ~ 2 3 厘米 . 栽插 1 0 万 穴/ 亩. 发 育 的需 要 . 3 周 内每 日需 补 给 雏 ~ 3 次. 3 周 后 每 日或 基本 苗6 万 根/ 亩 机 插 秧 可适 当缩 鸭全 价 饲 料 2 减株 距 . 并每 隔 1 5 ~ 2 0 米拔 出1 条 隔 日补 一 些 成 鸭 配 合 饲 料 . 也 与 稻行垂直 的宽行 .供 鸭 子换行 活 可 补 充 一 些 农 副 产 品 的 下 脚 料 , 如秕 稻 、 次麦等 。 辅 助 饲 料 动. 以利 于 提 高 稻 谷产 量
如 此一 来 . 鸭子 、 水稻和 田 量 的 多 少 根 据 稻 田 内杂 草 、 水
区 就 形 成 了 一 个 独 立 的 生 态 系 生 动 物 的 数 量 . 以及 鸭 的 生 长情
统 水 稻植 株 位 于 生 态 系 统 的 上 况 来 判 断 部 . 为 鸭 子 提 供 遮 荫 隐 蔽 的 场 每 日喂 鸭 时 . 由于 田 块 面 积 所: 鸭子 处 于生 态 系统 的 中部 , 较大 . 呼喊非常吃力 . 可 采 用 声乐 可 同 时 捕 食 上 部 和 下 部 的 害 虫 喇 叭 驯 化 , 驯化 熟 练 后 . 只要 音 乐 放. 鸭 便 可迅 速 向饲 喂处 集 中。 四、 严格 遵循养殖 规程 实践 证 明 . 稻 鸭 共 生 模 式 具 在 插秧前 , 购入 鸭苗 ( 1 日龄 ) . 有 较 好 的经 济 效 益 . 值 得 推 广 与 并 进 行 必 要 的 育雏 和 驯 水 锻 炼 . 运 用 但是 . 绿 色食 品 的生 产 成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鸭共生田间实施工程技术章薇,吴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从水稻的栽插、鸭苗的运输、鸭的放养、鸭的饲喂、鸭的日常管理、水田的日常管理、适收成鸭、鸭的销售几个方面阐述了稻鸭共生田间实施工程技术。
关键词稻鸭;共生;田间实施中图分类号S8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8-974-02作者简介章薇(1973-),女,安徽定远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家禽健康养殖工作。
收稿日期2012-07-05大田插秧工作结束,等待秧苗活棵后,需把培育训练好的鸭苗放入水稻大田,这时需要加强稻鸭共生的田间管理,作好田间要实施的工程。
1水稻的栽插稻鸭共生大田水稻的栽植密度既要考虑水稻高产的需要,又要考虑是否适合鸭在稻田里运动。
经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建议栽插的株行距为20cm ˑ30cm 。
2鸭苗的运输鸭苗经育雏训练后,需从育雏场经过运输抵达田头。
到达田头后,应尽快打开包装盒,按要求逐个田块进行放鸭。
运输鸭苗的包装盒可以用硬纸箱,在箱上打几个孔,以便透气。
也可用塑料水果筐和专门的装鸭筐。
鸭在育雏场装车前1h 停食、停水,以免雏鸭在车上压伤。
雏鸭运抵目的地后立即喂水、喂食,同时,车上装载的苗鸭较多,车辆在行进中,空气流动较快,温度散发快,一旦车辆停下来,车厢里的温度增加,温度散发不出去,轻则会造成鸭子出“汗”,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重则会热死在包装筐内。
因此,苗鸭在途中运输的时间越短越好。
3鸭的放养3.1放养数量与鸭群大小放鸭的数量与鸭的大小、田间饵料多少、共生效果大小等均有关系。
日本稻鸭共生一般是每公顷放180 300只,根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近几年的实践,一般每公顷放300 375只为宜。
鸭有合群活动的习性,如果鸭群过大、鸭子过多,一则田间饵料不够吃,单位面积水田内的杂草、昆虫等动植物生长数量和速度有限,需大量补饲,达不到节省鸭饲料的目的。
补饲过多则成了稻田养鸭,而不是稻鸭共生了;二则会对秧苗产生危害,大量的鸭苗集结在一起会对秧苗造成践踏损坏;另一方面,如果鸭群太小,也取不到满意的共生效果,如达不到防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和刺激水稻生长等目的。
一般以0.67hm 2左右为一个放养小区,可放养鸭群200只左右。
3.2放养条件和放养时间栽秧后,水稻一活棵就要尽早放入鸭子,这是由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所决定的。
一般水稻栽插后,稻田杂草就陆续出苗,插栽后7 10d 出现第1次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
插栽后20d 出现第2次萌发高峰,主要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
由于前一高峰期杂草数量大、发生早、危害性大,是防除的主攻目标。
所以,稻鸭共生要想达到较理想的控草效果,稻田应在杂草的第一萌发高峰期放入鸭子。
这时杂草刚萌发,且为小草,最迟不超过10d 就要放鸭入田。
鸭舌草科、浮萍科、伞科、菊科、莎草科、干屈科等科的多种杂草为鸭所喜食。
禾本科、蓼科、莎划科的一些杂草,鸭虽不喜食,但可以通过早放鸭,经鸭反复多次的挖掘、践踏予以消灭。
早放鸭,对秧苗的损伤一般而言要轻得多,迟放鸭,鸭子大了,对秧苗的损伤就会重些。
根据实践,09:30左右放鸭,鸭能较好适应这种变化的气温、水温。
如果遇到阴雨天,可将放鸭入田的工作适当提前或推后1 2d 。
尽量选择在晴好的天气放鸭,晴天放鸭效果优于阴雨天。
若遇到连阴雨天气,可适当推迟放鸭时间,也可以选用驯水完毕的鸭子放入稻田。
3.3放养地点和区域放鸭入稻田,应先将苗鸭投放于简易鸭棚内的陆地上,地上应提前铺好干稻草或稻壳等。
陆地留一块空地,用拆开的编织带铺上,其上放入雏鸭饲料。
这样鸭苗经运输送到田头,投入鸭舍,虽陌生,但很快就能熟悉、适应新的环境。
鸭吃了饲料,很快会到水边喝水,甚至迫不及待地下入水田。
在整块大田设置初放区很有必要。
在刚把鸭放入稻田时,先让鸭在初放区活动1 2d ,以方便管理。
万一遇有恶劣天气,就很容易将苗鸭从初放区赶上岸上的简易鸭舍。
如果一下将鸭放入大田,鸭子还不适应新的环境,满田游弋,要抓、赶就麻烦了。
初放区大小可按60 75m 2/hm 2设置,用简易的鱼网围起来的。
1 2d 后,即可从初放区放入大田,初放区的周围不要拆除,以便回收鸭子时使用。
4鸭的饲喂鸭放入稻田后的饲喂原则是适当饲喂,切忌过量。
雏鸭在育雏时以人工饲喂为主,放入稻田后即应逐步转向自由采食为主,适当补饲为辅。
若鸭在田间采食不足,适当补饲,有助于保持鸭有充足的体力去胜任各方面田间管理任务,有助于鸭与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鸭关系,便于对鸭进行管理。
如果饲喂太多,就成了稻田养鸭,有悖于稻鸭共生的初衷。
至于饲喂多少,并无严格的数量规定,这主要应注意观察鸭子生长、生活、活动的情况并加以调节。
杂草、害虫多,鸭基本能吃饱,可少量补饲;若田间天然食料少,鸭子吃不饱,要视吃的情况,适当补饲,也可结合本技术,在田间放入一些浮游生物。
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农技服务,2012,29(8):974-975雏鸭在放入秧田的前3d,应采用常备料自由采食的方法,即饲料面上始终要有料,但要掌握少喂勤添,以免造成浪费,特别是粉料,在加水拌料后,时间一长就会变馊。
3d后逐步变为4次/d或3次/d,但在每次雏鸭采食后,食台上都要剩余一点饲料。
这样可保证每只雏鸭都能吃饱料,使群体生长均匀,大小较一致。
雏鸭放入秧田后,会很快的采食水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和一些小动物。
因此,可根据稻田内天然食物的情况、鸭子的膘份情况,逐步地把鸭子的喂料次数降到2次/d、1次/d。
但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鸭子的体膘不能太瘦弱。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来检查,一看鸭子在水田内活动情况,毛色光亮,水不湿毛;二摸鸭子体膘正常情况,不能太瘦;三称鸭的体重,要略低于本品种同日龄舍饲鸭体重。
有的时候,稻田中有些地方,可能因水浅,鸭子去得少,杂草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特意在这些地方投喂饲料,呼唤鸭子前来觅食,如此几次,这些地方的杂草就会被鸭子除掉。
投放饲料的地点,可以在简易鸭舍或靠近简易鸭舍的陆地上。
投饲地点相对固定,鸭子能很快记住投饲点,只要人一唤,或看到主人来喂料,鸭子会很快聚拢过来。
5鸭的日常管理鸭放入稻田的最初几天,农户在鸭放入稻田的最初几天,对鸭还需要精心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的工作:检查电围栏是否能正常工作;网围得是否好;网上有脉冲电没有;鸭子是否适应新的环境;是否因网围得不好而有鸭子从网里钻出来或卡在了网上;是否有少数鸭子湿毛发抖。
如发现有上述情况,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妥善处理。
对少数湿毛发抖的鸭子,要及时从群中捉出来,带至室内,置于火炉下烘干。
鸭子放入大田后,要经常巡田观察,同时每隔4 5d要下田检查1次。
既要观察水稻长势、杂草害虫发生情况,更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鸭子生病、死亡,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6水田的日常管理6.1水管理稻鸭共生的水管理在栽秧后一直保持适当水层,绝不将浑水排出,水少时适当添进新水,保持水层高度,在鸭子从田间撤出后,待水淀清,才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可采用常规的灌水方法。
稻鸭共生田间水的管理,既要考虑到水稻的生长需要,又要考虑到鸭的生长,尤其是鸭做工的需要。
从鸭子的角度看,应始终保持稻田里有水层,只添水,不排水。
有水层,鸭子就能充分发挥水禽在水中游戏、觅食的功能。
没有水,鸭的活动能力就要大打折扣,有水层,亦可有效防御陆生天敌;有水层,还有利于抑制湿生杂草。
但水过深,鸭子手脚够不到水底,除草、中耕、浑水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水过深,田埂的高度需要进一步加高,这会增加稻鸭共生田间工程的作业量。
随着鸭子的一天天长大,水层可以逐渐加深。
稻鸭共生田经鸭反复中耕浑水,呈细淤泥状。
据观察,田表层依上到下大致可分为细泥粒、中泥粒、粗泥粒3层,这种状况一经排水搁田,田面很快形成纵横交错的裂缝,排水很快。
所以,担心田烂会影响水稻收割是不必要的。
当然,若田块较大、田中间每隔一定的距离要开好稻田排水沟,以利排水。
6.2肥料管理如果是第1年推广稻鸭共生技术,由于鸭粪可能跟不上水稻生长需要,因而要施一定的基肥,一般基肥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0 22500kg/hm2,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化肥先混匀后施用,施后耕翻,再耙碎耖平。
抽穗前18d左右(幼穗长度1 1.5cm)追尿素75 112.5kg/hm2。
也可结合本技术,在稻田中放入一些浮游植物,增加稻田肥力和给鸭提供青饲料。
该技术实施几年后就可不施肥料。
6.3病虫害管理就水稻主要害虫而言,鸭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对三化螟造成的白穗危害,防治效果却不够理想。
这是因为三化螟的卵块产于植株叶片中上部,而此时水稻植株已较高,鸭子已经够不着,另外,蚁螟孵化后,即蛀茎为害,造成枯心和白穗。
江苏采取的办法是应用频振杀虫灯诱杀螟蛾,可诱杀87科1287种害虫,从而减低落卵量。
7适收成鸭水稻抽穗后进入灌浆阶段,鸭子会采食稻穗,故进入此期,要将鸭子从稻田里收上来,以免鸭对稻穗造成危害。
7.1捕捉时间水稻抽穗扬花时,就意味着鸭即将完成稻鸭共生的田间作业任务了。
此时,鸭并不啄食稻穗。
水稻抽穗后进入灌浆阶段,鸭子就会采食稻穗。
故进入此期,要将鸭子及时从稻田里收上来,以免对稻穗造成危害。
而一旦鸭啄食过稻穗之后,鸭就对人喂饲料不感兴趣,捉鸭也不方便。
为此,要掌握好时机,及时将鸭从稻田中捉上来。
7.2捕捉方法一种是人呼与喂食相结合,让鸭子集中。
在捉鸭前几天,应将捕获区(即初放区)的网紧好系牢,只留不大的通道,鸭子一进入捕获区,及时将通道堵上,即可将鸭子捉上来,捉鸭时,最好有几个人相配合,要争取一次诱捕成功,勿使逃逸。
只要人、鸭关系建立较好,捕法得当,一般可一次成功。
逃出去的鸭子,一般难捉一些,需驱赶捕捉。
另一种方法就是驱赶捕捉。
首先,在准备捉鸭的地方围好捕获区,并留下较狭的通道口,然后,几个人手持细长竹竿,从另一头并排行走,驱赶鸭子。
鸭子在人的驱赶下只得向被驱赶的方向一边飞翔,相对温顺,比较好捉,役用鸭虽飞不起来,但能振翅跑动。
力气也比较大,所以捕获区的竹桩、网一定要张牢固,以防鸭挣脱逃跑。
8鸭的销售当鸭子完成了稻鸭共生田间作业被捉上后,一般体重可达2 2.5kg。
这样大小的鸭子很受市场欢迎。
一只鸭子屠宰后重量在1 2kg,食用方便,很适合现在家庭人口结构小型化的趋势。
对捕捉的鸭子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销售。
对一时卖不完或体重还未达到上市要求的鸭,可圈养,补饲饲料,再陆续销售。
57929卷8期章薇等稻鸭共生田间实施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