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疾病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课外资料

第一章疾病概论

健康(health)与疾病(disease)是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生命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长期以来,人们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躯体疾病,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疾病就是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出现病理改变,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异常生命过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人们认识到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与本身所特有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也有关。因此,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利于阐明疾病的本质。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健康的含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适应能力。它反映了现代医学模式,说明健康的人不仅只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而且还要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三者应取得和谐与统一。

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体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人的一生中,不仅要被动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主动适应环境。适应能力除与躯体、心理因素有关外,还受学习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作斗争的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简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将不断深入,从分子基因水平上去探索疾病的本质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主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亚健康

(sub-health)状态,它至少包含着三个相区别而延续的过程:①心身轻度失调状态:即表现为周期性的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纳呆失眠等。②潜临床状态:即表现为与某些疾病相关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一疾病发展的极大可能或已启动向某一疾病发展的态势。③前临床状态:即出现了病理改变,但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掌握亚健康概念,有利于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阻断亚健康向疾病方向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第二节病因学概论

病因学(et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的科学。了解病因,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异性因素。例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因,没有结核杆菌感染,机体不可能患结核病。病因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它们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机体,可在体内繁殖。但机体是否发病,除与病原体的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外,也与机体的免疫力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二)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包括机械暴力(引起创伤、震荡、骨折等)、温度(引起烧伤、中暑、冻伤)、电流(引起电击伤)、电离辐射(引起放射病)、气压(引起高山病、减压病)等。物理性因素能否致病及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长短。

2.化学因素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时可引起人体化学性损害或中毒。如强酸、强碱、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它们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大多有一定的选择性。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而致病;有机磷毒物与机体胆碱酯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引起乙酰胆碱蓄积而致病。

(三)营养性因素

营养物质过多和营养物质不足均可引起疾病。长期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可引起肥胖病,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可引起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缺碘引起甲状腺肿等。

(四)遗传性因素

1.直接致病作用引起遗传性疾病。这是由于亲代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缺陷(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遗传给子代所致。基因突变引起分子病,如血友病;染色体畸变引起染色体病,如21-三体型综合征。

2.遗传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在一定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才发生相应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五)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指能够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某些化学物质、药物、病毒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缺陷。如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胎儿可患先天性心脏病,这类疾病不会遗传给子代,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有的先天性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如唇裂、多指/趾等。

(六)免疫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指那些使机体受到损害的免疫应答或免疫缺陷。包括①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免疫缺陷病,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

(七)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

我国近30年来,疾病谱和死因谱正在发生改变,传染病逐渐被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这意味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致病原因和条件也随之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日益突出。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其中社会制度是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因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可以增进健康,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反之,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人口拥挤、环境污染、家庭缺陷等可直接或间接致病。

心理因素主要指人体内在的心理素质、心理发育和心理特点,它对机体各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