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乘法口诀表》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生2:竖着看,我发现第一列的乘数都是1,是一几的乘法口诀;第二列的乘数都 是2,是二几的乘法口诀;第三列的乘数都是3,是三几的乘法口诀…… 只要学生发现的规律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吧,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另 一个人就要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样轮流进行;说不出来或说错的同学, 就输了,赢的同学加一分,最后在规定时间内得分最多的为胜。 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师: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把整个表格填写完整吗?完成之后在小组里交流 。 学生尝试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再次仔细观察填写完整的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横着看,我发现第一行乘数都是1,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乘数都是2,是 2的乘法口诀;第三行乘数都是3,是3的乘法口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1.通过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 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3.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你能背诵出来吗? 请背出一组的给大家听,学习有困难的,可让其背诵简单的。
板块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9的乘法口诀,如果我们把这些口诀有规律地整理出 来,就更容易记住了。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表格。 师:表格的第一列已经填好了,大家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汇报交流各自的发现:第一列都是一几的乘法口诀。 师:再来看看第二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列都是二几的乘法口诀。 师:你能接着继续把第二列填写完整吗? 学生自主填写第二列表格后交流汇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5、5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5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引导学生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进而掌握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乘法的概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练习来加强。
学生对于图像和具体的事物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住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5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包括插图、实例和练习题。
2.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辅助教学。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道具和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小动物模型,让学生观察这些小动物的特征,然后引出5的乘法口诀。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5的乘法口诀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背诵1-4的乘法口诀。
2.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并掌握快速计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1-4的乘法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背诵1-4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并掌握快速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灵活运用1-4的乘法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将1-4的乘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选择令学生口算一些简单的乘法,如“2乘3等于几?”“3乘4等于几?”让学生回答,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些乘法能够用在哪些实际生活中。
2. 学习新课本课的内容是“1-4的乘法口诀”。
•1乘1等于1•1乘2等于2•1乘3等于3•1乘4等于4•2乘1等于2•2乘2等于4•2乘3等于6•2乘4等于8•3乘1等于3•3乘2等于6•3乘3等于9•3乘4等于12•4乘1等于4•4乘2等于8•4乘3等于12•4乘4等于16让学生默写这个表格,刚开始可以默写1乘1到2乘2的部分,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至全部默写。
3. 学习方法教师可使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口诀:1.用歌谣法帮助记忆(如:1乘1等于1,2乘2等于4,3乘3等于9,4乘4等于16,轻轻松松口算得,快乐学习不断进)。
2.用图示法帮助记忆(如:用四个小正方形分别表示1、2、3、4,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1乘1、1乘2、1乘3、1乘4,2乘1、2乘2、2乘3、2乘4,3乘1、3乘2、3乘3、3乘4,4乘1、4乘2、4乘3、4乘4)。
4. 练习乘法计算让学生做些简单的乘法运算练习,例如:1.2乘3等于几?2.4乘2等于几?3.3乘4等于几?教师要督促学生快速完成计算,鼓励学生用口算或心算的方式解决问题。
5. 应用乘法让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乘法,如购物结账、算出饭菜的配料、计算校园里的长宽高,等等。
3、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1~4的乘法口诀,正确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4的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
教学难点口算计算。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呈现“1×1=1”,升起手指,让学生模仿,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
然后讲解“1×2=2,2×1=2,2×2=4”的口诀,学生跟随教师说出口诀。
最后再逐个呈现“3×1=3,1×3=3,3×2=6,2×3=6,3×3=9,3×4=12,4×3=12,4×4=16”的口诀,学生根据口诀说出答案。
2.拓展练习学生根据口诀计算出下列乘法式子的答案:•3×1=?•1×3=?•3×2=?•2×3=?•3×3=?•3×4=?•4×3=?•4×4=?3.巩固练习教师将口诀贴在黑板上,学生红笔圈出其中的某些数字,然后用这些数字组成口诀的空缺部分,然后说出口诀。
比如:“1×(2)=2,(2)×1=2,2×(2)=4”,学生应该填空出“2”的数字,然后说出完整的口诀。
4.扩展练习学生根据口诀进行随机组合计算,例如:12×2, 3×4, 4×1等,教师根据情况安排小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呈现口诀和具体计算操作结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较为熟练,但在新知识导入环节中,有些学生对口诀的掌握理解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呈现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口诀表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口诀表前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乘法口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掌握了乘法口诀,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学习接下来的乘法运算、分数、小数等知识。
本文将通过介绍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的相关教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1 123456789 10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6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7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口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中的内容。
3.能够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乘法口诀的概念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乘法的概念,然后引出乘法口诀的概念。
第二步:展示乘法口诀表老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展示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中的内容,了解表格的构成及储存的信息。
第三步:带领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老师从1×1开始,带领学生逐个背诵乘法口诀表中的内容。
在背诵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比如朗读、画圈、模仿等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个乘法口诀的含义。
第四步:巩固和提高为了巩固学生所掌握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制定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口诀。
同时,老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乘法口诀能力,比如考察学生对于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能更灵活、更自信地运用口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能正确地背诵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
2. 能够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运用口诀表进行口算和口算训练。
3. 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乘法口诀的综合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背诵与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应用与拓展综合。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预习家庭作业:“乘法口诀表200以内(1-10)”。
2. 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二位数的乘法运算,让学生们想一想如何口算。
如:23×35。
(2)让学生们用纸笔计算后对答案,可以小组讨论或个人算后举手答。
3. 讲解(1)乘法口诀表教师教授小学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表。
鼓励学生们多背多练,熟练掌握口诀表中的内容。
(2)口算训练教师出示口算题目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口算。
如:25×3、17×6、9×2、8×9等。
(3)解读乘法运算实际意义乘法是一种加法的简化,也可以理解为“多少段”的加法。
例如:8×6可以表示为:八个6,相当于六个8相加六次。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其理解乘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如:班级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有20个经验值,那么班级总共有多少经验值?可以通过30×20的乘法运算逐个加起来,也可以通过口诀“三十二三乘六十,六百八十”来快速得出乘积600。
4. 练习(1)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口算出以下题目的答案。
8×7、12×5、16×4、97×2等。
(2)小组竞赛游戏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派代表前来上台回答一道乘法口诀题目。
回答正确得到1分,错误则扣除1分。
方案可以是:一道口诀题目,比赛的小组争先恐后的回答并手举来演示出口诀的口型。
也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尝试记住尽可能多的口诀答案,答对的分数是口诀答案的个数。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口算的兴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 1-4的乘法口诀 1教案 苏教版

1-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书本第7—9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1.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 初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3. 在学生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编写2、3、4乘法口诀的过程,熟练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
学程设计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
2.师生比赛计算题。
3.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4.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2分钟)1.学习2的乘法口诀看图写乘法算式。
指出:1×2=2 可以编一句口诀:一二得二。
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自编2×2=4的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秋千图)。
看图写乘法算式。
指出:1×3=3 可以编一句口诀:一三得三。
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自编2×3=6、3×3=9的口诀。
想一想:3×1 = 3×2 = 用什么口诀算?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交流。
3.学习4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乘火车)。
出示书上的表格:算算小火车上到底有多少人?看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尝试编口诀。
4×1=4 一四得四4×2=8 二四得八4×3=12 三四十二4×4=16 四四十六4.学习1的乘法口诀。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5分钟)(1)读1,2,3,4的乘法口诀,试记乘法口诀。
(2)教师把口诀中的积擦掉,打乱顺序,任意指一句,由学生说出完整口诀。
(3)对口令:一二()二三()一四()三三()二二()三四()二四()一三()四四()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预设10分钟)(一)基本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集体完成第1小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2小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口诀表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口诀表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口诀表。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进行口算解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二、教学重难点1.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熟记。
2.口算计算策略的建立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口诀表,并告诉学生这是数学运算的基本技能,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积极参与教学。
2. 学习乘法口诀表教师活动1.向学生讲解乘法口诀表的构成和规律。
–1乘1=1–1乘2=2 2乘2=4–1乘3=3 2乘3=6 3乘3=9–1乘4=4 2乘4=8 3乘4=12 4乘4=16–1乘5=5 2乘5=10 3乘5=15 4乘5=20 5乘5=25–1乘6=6 2乘6=12 3乘6=18 4乘6=24 5乘6=30 6乘6=36–1乘7=7 2乘7=14 3乘7=21 4乘7=28 5乘7=35 6乘7=42 7乘7=49–1乘8=8 2乘8=16 3乘8=24 4乘8=32 5乘8=40 6乘8=48 7乘8=56 8乘8=64–1乘9=9 2乘9=18 3乘9=27 4乘9=36 5乘9=45 6乘9=54 7乘9=63 8乘9=72 9乘9=812.强调学生需要熟记乘法口诀表,提高口算能力。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一起学习乘法口诀表。
3. 运用乘法口诀表计算教师活动1.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例: 6×7•在乘法口诀表中,找到6和7所在的位置,交叉点上的数字即为答案,即42。
2.让学生进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学生活动1.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教师活动1.将乘法口诀表以及计算题提供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
学生活动1.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熟练掌握口算的技能,提高计算准确度和速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一、教材剖析: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课1~ 6 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课。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色: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现口诀是如何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领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渐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密切联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质问题联合起来,防止了大批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味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教课目的:1 、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 的乘法口诀,提升应用乘法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质问题的情形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累积学习感情,享受成功愉悦。
5、在整理1~ 6 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余一些练习中,初步培育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课时区分:共 12 课时第一课时: 2 、3、 4 的乘法口诀教课内容: 2、 3、4 的乘法口诀(第 7— 9 页,“想想做做”的第1-4 题)教课目的:1、创建情形使学生知道2、3、 4 乘法口诀的根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着2、 3、4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4 之内的两个数相乘。
2、指引学生主动研究,经历与别人合作沟通的过程。
教课准备: CAI 课件、小棒若干。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同学们,你们喜爱去游玩园吗?今日老师带你们去游玩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情形一、玩翘翘板1 个翘翘板上坐了写?(板书2× 1)说明2 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理解1-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算数思维和口算技能。
4.能够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1-4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2.对1-4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1-4的乘法口诀。
2.能够应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呈现一些简单的加法和乘法算式,引起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给学生介绍口诀1.先通过展示版权图、口诀图等让学生记忆1x1、2x2、3x3、4x4的口诀。
2.师生口算并板书1x5、2x5、3x5、4x5,由学生自己来总结口诀。
3.再设计几个不太好记的口诀例如1x6、2x6、3x6、4x6。
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记忆理解。
3. 设计有趣的填空练习设计若干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乘法口诀填空练习,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口算填空,也可以进行分组合作。
4. 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一个二角五分,买五个要花多少钱?等等,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将口诀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推理。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交流对口诀的理解和使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组合思维法3.分组合作法4.课堂互动法六、教学手段1.课件2.手板3.图文并茂的讲解4.假设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对于本堂课,教师应该做到:1.了解口诀的本质和述说。
2.营造培养计算能力的主流氛围。
3.选择与学生有趣且挑战性的题目。
4.引导学生剖视口诀的思考源。
因此,开展用口诀语言和实际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带来愉悦,此外还能运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精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1~4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口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难点: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以及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口诀。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口诀。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图片、实例和游戏的教学PPT。
2.口诀卡片:准备1~4的乘法口诀卡片。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购物等,引导学生关注乘法运算。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乘法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4的乘法口诀。
2.呈现(10分钟)展示1~4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口诀的特点。
通过PPT动画演示口诀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诀接龙游戏,每人说出一个口诀,下一个学生需说出上一个口诀的下一个口诀。
游戏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口诀。
4.巩固(5分钟)利用口诀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对答案进行评价。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本章节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乘法口诀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口诀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乘法口诀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
2.准备乘法口诀课件,用于呈现和讲解。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用于分组讨论和汇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1—4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讲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运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口诀卡片操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检验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物品、计算费用等,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乘法口诀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口诀表。
2.熟练掌握口诀表的运用。
3.学会使用口诀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口诀表。
2.熟练掌握口诀表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口诀表的记忆和运用。
2.学生如何将口诀表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1.乘法口诀表。
2.笔、纸、小黑板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看一遍,然后出示空白乘法口诀表,让学生手写一遍。
2. 学习
把乘法口诀表分为两个部分:
1.十到五
2.四到一
在学生掌握十到五之后,让学生自学四到一。
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十到五的内容进行一些小游戏,加深学生记忆。
3. 运用
出题环节,教师将口诀表的一行随机删除或替换成数字,让学生将表补全,并作出计算。
这个环节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逐渐熟练掌握口诀表的运用。
4. 拓展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例如不连续数的相乘计算等,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技巧和小贴士。
教学总结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通过导入-学习-运用等环节,逐渐掌握了乘法口诀表的方案和运用技巧。
同时可以深刻理解到数学是实践的,掌握技巧只有通过大量实践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6《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6《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6《乘法口诀表》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口诀表进行快速准确的乘法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记忆方法以及运用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对于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和记忆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总结记忆方法,并能够运用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表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和记忆方法,能够运用口诀表进行快速准确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总结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表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和记忆方法,能够运用口诀表进行快速准确的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总结记忆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通过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理解。
3.交流表达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乘法口诀表的课件或黑板,以及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情境,引出乘法口诀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和口诀的记忆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乘法口诀。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实物等素材。
3.学习单:设计适当的学习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奖励物品:准备小奖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猴子和乘法口诀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小猴子是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1~4的乘法口诀,并结合实物演示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乘法口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完整)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
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
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
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
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
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
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
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的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结构,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10《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10《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10《乘法口诀表》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表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6-10的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6-10的乘法口诀表,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背诵6-10的乘法口诀表,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口诀表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乘法口诀表的学习材料,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游戏道具: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口诀表。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6-10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忆。
同时,解释乘法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口诀的记忆比赛。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其他组成员提问,代表需要迅速回答。
回答正确的小组得分,最后评选出获胜小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已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根据游乐园里的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由乘法算式编写成乘法口诀,并能对乘法口诀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1-4的乘法口诀是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将对以后的乘法口诀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
教学过程中,以童话故事呈现教材上的教学内容。
教学2和3的乘法口诀时,写出乘法算式,再按照乘法算式编写出乘法口诀,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结构。
在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画一张表算一算,再对应数学问题写出几个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组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情境图,题卡,表格图。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案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为三段教学:第一段教学1-4的乘法口诀,第二段教学5的乘法口诀,第三段教学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掌握并逐步熟记1-6的乘法口诀;在单元结束时能熟练地口算两个数相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平均正确率在94%以上;能应用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知道计算地要先算乘法,会利用乘加、乘减的算式帮助探索和记忆乘法口诀。
3、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1-6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编写口诀的全过程。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2课时乘加、乘减 1课时5的乘法口诀 3课时6的乘法口诀 3课时复习 2课时快乐的队日活动 1课时第一课时:1-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 在教师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 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编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多媒体演示王老师带着4组小朋友(每组4人)去公园的场景。
播音:今天的天气真好,一(1)班的王老师要带孩子们去儿童乐园玩。
她带了多少个小朋友?青青:4+4=8,8+4=12,12+4=16,4+4+4+4就等于16!阳阳:我有比你更简单的方法呢!青青:我才不信呢!2. 谈话:小朋友,阳阳确实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你们想学习吗?揭题:2、3、4的乘法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课时划分:共12课时第一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准备:CAI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2、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
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3×2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1个4 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4×1=4×2=4×3=4、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四、课堂作业课本第9页1、2、3、4题。
教后小记:第二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10页第5-10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本第10页第10题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 2×3= 4×1= 2×2=1×4= 4×3= 2×4= 3×3=二、拓展。
1、课本第10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
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0页第5、6、7题。
教学小记:第三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乘加乘减(第11—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
(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六、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
教后小记:第四课时: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5的乘法(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2、生汇报教师板书;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
2、第2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
6、第6题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教后小记:第五课时:练习二(1)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二第1-6题)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2、口算卡片1×3 2×4 3×4 5×22×5 5×3 5×1 3×34×4 1×5 4×5 5×5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
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1、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
2、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
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6题出示第6题主题图(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
教后小记:第六课时:练习二(2)教学内容:乘法应用题(课本第16页内容,“想想做做”第7—11题)教学目标: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第8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3、第9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4、第10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5、第11题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完成。
教后小记:第七课时: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