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先进材料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清华大学应用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阻燃材料研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信号采集与处理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机器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开放实验室重庆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卫生部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北京大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及机器人机构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免疫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单原子分子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生育健康部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肾脏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快电子学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科院数字地图制作与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专业试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信息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教育部)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教育部)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1 粉末冶金中南大学2 汽车安全与节能清华大学3 重质油加工石油大学4 暴雨监测和预测北京大学5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北京理工大学6 材料复合新技术武汉理工大学7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武汉大学8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中山大学9 超硬材料吉林大学10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北京邮电大学11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北京大学1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西安交通大学13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清华大学14 动力工程多相流西安交通大学15 微生物技术山东大学16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17 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川大学18 高速水力学四川大学19 工业控制技术浙江大学20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大连理工大学2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厦门大学22 固体微结构物理南京大学23 光学仪器浙江大学24 硅材料浙江大学25 海岸和近海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6 海洋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7 毫米波东南大学28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华东师范大学29 化工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30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2 混凝土材料研究同济大学33 火灾科学中国科技大学34 机械传动重庆大学35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西安交通大学36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37 激光技术华中科技大学38 集成光电子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3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浙江大学40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南京大学41 金属材料强度西安交通大学42 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通大学43 近代声学南京大学44 晶体材料山东大学45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清华大学46 理论化学计算吉林大学47 流体传动及控制浙江大学48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清华大学49 煤燃烧华中科技大学50 摩擦学清华大学51 内燃机燃烧学天津大学52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南京大学53 凝固技术西北工业大学54 农业生物技术中国农业大学55 配位化学南京大学56 汽车动态模拟吉林大学57 牵引动力西南交通大学58 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59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大连理工大学60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北京大学61 软件工程武汉大学62 软件开发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3 三束材料改性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64 生物反应器华东理工大学65 生物防治中山大学66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中科院动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武汉大学68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北京大学69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华中科技大学70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北京大学71 土木工程防灾同济大学72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北京大学73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清华大学74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大学75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同济大学南京大学76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南开大学77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北京大学78 纤维材料改性东华大学79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80 新金属材料北京科技大学81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清华大学82 信息安全中国科技大学83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旦大学84 医学遗传学中南大学85 医药生物技术南京大学86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东南大学87 遗传工程复旦大学88 应用表面物理复旦大学89 应用有机化学兰州大学9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学院91 元素有机化学南开大学9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东北大学93 振动冲击噪音上海交通大学94 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95 智能技术与系统清华大学96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复旦大学97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8 作物遗传改良华中农业大学99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湖南大学100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吉林大学101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南京农业大学102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山西大学103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试验室烘箱电阻炉等安全管理规定

浙江大学试验室烘箱电阻炉等安全管理规定

浙江大学实验室烘箱、电阻炉等安全管理规定
根据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1)、“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教发〔2007〕6号)、浙江大学《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浙大党委发〔2007〕38号)和《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促进学校创一流建设和打造平安校园,特制定本规定。

1.实验室使用的烘箱、箱式电阻炉(马弗炉)、油浴设备等加热设备,一般使用年限为12年。

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每年由实验室处统计资产情况,然后将《浙江大学实验室加热设备工作状况确认表》发给各学院(单位),相关人员应检查每台加热设备的性能及安全状况确定其是否可继续使用,签名确认后由学院(单位)将表格(见附表)汇总上报实验室处。

2.对于统计确认时已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加热设备须作报废处理,如果使用时间尚未到期限,但是损坏严重、无法修理的也应报废。

3.用于化学相关类实验的加热设备严禁使用开放式电炉,应选用密封电炉、加热套(碗、板)、水浴锅、油浴、砂浴设备等。

4.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气体钢瓶和杂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电阻炉等加热设备的附近,要保持实验室通风。

5.各级单位和师生员工,必须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加强烘箱、箱式电阻炉(马弗炉)和电炉等的使用与管理,经常进行安全检查,杜绝违规操作。

6.对于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学校将追究当事人和实验室主管领导的责任,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7.本规定自2007年9月15日起执行,原发相关规定废止。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叶志镇1985年8月材化学院0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鲍虎军1989年2月计算机学院03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傅新1989年6月机能学院04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褚健1989年6月信息学院05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旭1989年6月信息学院06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骆仲泱2005年3月机能学院07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2007年10月医学院08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联合)李伯耿1987年6月材化学院09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吴平2002年1月生科学院1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周雪平2003年12月农学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刘建新2008年7月动科学院国家专业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姚善泾1989年6月材化学院02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吕征宇1989年6月电气学院03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陈裕泉1989年6月生仪学院04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沈模卫1989年6月理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筱祥2000年8月生仪学院02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盛国2000年8月生科学院03 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梓荣2000年8月动科学院04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肖娥2003年11月环资学院05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强2005年12月材化学院06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云敏2007年2月建工学院07 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汛2007年12月医学院08 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庄越挺2005年2月计算机学院农业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跃进1993年1月农学院02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东)重点开放实验室刘建新1996年11月动科学院03 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何勇1996年11月生工食品学院04 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喻景权2002年11农学院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月05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周继勇2008年7月动科学院06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陈英旭2008年7月环资学院07 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陈学新2008年7月农学院08 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郑树森2000年12月医学院09 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罗建红2007年4月医学院1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卞如濂1997年9月医学院。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 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委发〔2010〕67号)、《浙江大学关于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浙大党办〔2009〕48 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

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系)、直属单位、研究所(实验室)、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评聘、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具体按《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

浙大控制系硕士导师介绍

浙大控制系硕士导师介绍

导师顺序:李江张泉灵赵均章辉李艳君徐巍华吴维敏周洪亮冀海峰王保良冯毅萍杨丽明金建祥姜伟刘勇张涛金伟谢磊沈国江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导师介绍:李江姓名:李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11月所在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职称:副教授个人简介李江,男,1973年11月出生。

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95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5年至2000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浙江大学控制系工业控制研究所工作,现为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在工业、农业、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太阳能发电与照明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成果:承担企业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二十余项。

工作研究领域嵌入式系统在工业、农业、医疗领域的应用。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导师介绍:张泉灵2012-07-07姓名:张泉灵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09所在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职称:副研究员(自然科学)个人简介男,1973.09出生,副研究员预测控制、工业过程的建模、先进控制与优化的研究与工程实施;企业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工程实施。

工作研究领域预测控制、工业过程的建模、先进控制与优化的研究与工程实施;企业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工程实施。

工作研究项目:1.实时数据库及监控系统2.汽油品质在线光谱分析仪开发与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863”计划200 9-11-303.基于多智体的网络化过程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1231发表论文:1.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al Chemical Industry煤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proc.wcica062<>, Qua nling Zhang; 张泉灵2.化学反应器温度跟踪预测函数控制的研究及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18<4>, 张泉灵,王树青3.间歇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数字化工<11>, 张泉灵4.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预测函数控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6<2>, 张泉灵,王树青5.间歇化学反应温度先进控制系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5<2>, 张泉灵,王树青6.基于CORBA 技术的电业局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6<6>, 黄逸民,张建明,张泉灵,王树青7.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ectification of Vinyl Chloride 氯乙烯精馏过程先进控制系统proc.wcica062<>, 20060623 Quanling Zhang; 张泉灵8.粗糙集方法及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19<8>, 2006-08 -019.农药化工企业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数字石油和化工(原:数字化工)(原邮发:82-213)》2005<10>, 2005-10-0110.间歇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数字化工<11>, 20041101 张泉灵11.NONLINEAR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 BASED ON ARTIFICIA L NEURAL NETWORK 2<>, 20040112 张泉灵、谢磊、王树青12.Linear pruning techniques for neural networks-Based on projection lat ent structure proc.of IEEE Int.Con.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2<>, 2 0031005 谢磊,张泉灵,郭明,王树青13.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预测函数控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7<2>, 20030310 谢磊,张泉灵,王树青,张智焕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导师介绍:赵均2012-07-07 姓名:赵均性别:男所在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职称:副教授个人简介1993年获得浙江大学化工系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浙江大学化工系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控制理论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重点试验室一览表

浙江大学重点试验室一览表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2010.04更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德仁1985年8月材料系0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鲍虎军1989年2月计算机学院03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鹰1989年6月机械系04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褚健1989年6月控制系05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旭1989年6月光电系06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骆仲泱2005年3月能源系07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2007年10月附属第一医院08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李伯耿1987年6月化工系09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吴平2002年1月生科学院1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周雪平2003年12月农生学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刘建新2008年7月动科学院国家专业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姚善泾1989年6月化工系02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吕征宇1989年6月电气学院03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陈裕泉1989年6月生仪学院04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沈模卫1989年6月心理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筱祥2000年8月生仪学院02 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盛国2000年8月生科学院03 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建新2000年8月动科学院04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肖娥2003年11月环资学院05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强2005年12月高分子系06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云敏2007年2月建工学院07 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汛2007年12月附属第二医院08 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庄越挺2005年2月计算机学院农业部、卫生部、食药监局、中医药局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跃进1993年1月农生学院02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东)重点开放实验室刘建新1996年11月动科学院03 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何勇1996年11月生工食品学院04 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喻景权2002年11月农生学院05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周继勇2008年7月动科学院06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陈英旭2008年7月环资学院07 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陈学新2008年7月农生学院08 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郑树森2000年12月附属第一医院09 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罗建红2007年4月基础医学系1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卞如濂1997年9月基础医学系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实验室(三级)郑筱祥2009年11月生仪学院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算机辅助中药分析实验室(三级)程翼宇2009年11月药学院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与毒理实验室(三级)楼宜嘉2009年11月药学院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肾病)实验室(三级)陈江华2009年11月附属第一医院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心血管)实验室(三级)王建安2009年11月附属第二医院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胃肠病)实验室(三级)姒健敏2009年11月附属邵逸夫医院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与代谢实验室(三级)曾苏2009年11月药学院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血液病)实验室(三级)钱文斌2009年11月附属第一医院。

浙大实验室规章制度

浙大实验室规章制度

浙大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和设备配置。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实验室学术水平。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九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按规定履行职责,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实验室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确定科研方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科研成果归属制度,促进成果转化。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科研发展。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按时提交相关报表,接受上级监督检查。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二十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定期进行设备清点。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第二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合理使用设备,杜绝设备浪费。

第二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设备保密管理,确保设备安全。

第五章实验室学术活动第二十五条实验室应当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十七条实验室应当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提高实验室学术水平。

第六章实验室工作制度第二十八条实验室应当规范实验人员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委发〔2010〕67号)、《浙江大学关于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浙大党办〔2009〕4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

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系)、直属单位、研究所(实验室)、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评聘、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具体按《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委员会可下设若干专业工作小组。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概况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概况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概况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简称控制系)始建于1956年,经过5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建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控制科学的研究基地、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基地、自动化领域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控制系下设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

学科背景控制系的学科领域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下属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拥有自动化学科领域全国唯一的“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具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实力。

在先进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成套自动化装备、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自动检测系统、新型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导航制导与控制、故障诊断与监控、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等多个方向开展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办学特色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自动化专业构建了宽口径、开放式、个性化的新型创新教学体系,尤其重视实践教学,连续3年成功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2001年,依托“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了“浙江大学机器人科技实践基地”,以创新、协作、多学科交叉为立足点,采用实践教学与竞赛、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多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以2008年为例:基地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仿真救援组冠军和小型组冠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技术挑战赛冠军、仿真救援组冠军和小型组竞赛第四名。

主要课程自动化专业对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要求。

除通识和大类课程外,主要专业课程包括:⑴专业基础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

⑵专业核心课――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现代传感技术、过程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计算机控制装置及仪表、电气控制技术等。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开放课题项目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开放课题项目

广州大学
4
薛拾贝 量子系统中非马尔可夫环境的辨识算法研究
5
杜静静 基于 gap metric 的非线性系统广义一体化多模型控制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for non-Markovian environments of quantum systems Generalized integrated multimodel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Rongxing
广东工业大学
12
许斌
面向系统约束的无人飞行控制
UAV Flight Control Under System Constraint
西北工业大学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PDE optimal control
于欣、任志 基于最大值原则和唯一延拓性的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问题
8
陈达奇 基于无线 QCM 阵列的肺癌早期诊断
Research of aperiodic sampling systems in complex dynamic networks Early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based on wirelesselectrodeless QCM arra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6
傅永峰 动态软测量建模技术在多相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Dynamic Soft Sensor Modeling Technique in Multiphase Flow System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2
张萌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精)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精)
系统工程研究所
所长:王慧教授 副所长:吴明光副教授、邵之江副教授
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所长:张宏建教授 副所长:周泽魁教授、黄志尧教授
智能系统与决策研究所
所长:吴铁军教授 副所长:戴连奎副教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国家级博士点 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称为‘五星级’学科
自动控制的分类
运动控制:机械装置、机器人、电机控制 过程控制:物质流动、交换过程的控制 其它控制:楼宇、办公自动化;金融、医疗自
动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孙优贤教授 国家特聘教授1名:褚健教授 教授(研究员)17名(博导14名) 副教授(副研究员)38名 博士研究生140多名 硕士研究生260多名 本科生400多名
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浙江省重点学科) 系统工程
博士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
硕士生按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二级学科硕士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浙江省重点学科) 系统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系主任:荣冈教授
研究生教学、学科建设、行政、外事
副系主任:宋执环教授
本科生教学、科研、人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
所长:李平教授 副所长:宋执环教授
先进控制研究所
所长:褚健教授 副所长:苏宏业教授、金建祥研究员
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委发〔2010〕67号)、《浙江大学关于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浙大党办〔2009〕4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

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系)、直属单位、研究所(实验室)、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评聘、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具体按《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委员会可下设若干专业工作小组。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委发〔2010〕67号)、《浙江大学关于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浙大党办〔2009〕4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

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系)、直属单位、研究所(实验室)、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评聘、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具体按《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人机器人
日本本田研制的 ASIMO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人机器人
日本索尼公司开发的Qiro Robot
录像1 录像2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人机器人
日本新能源和产 业技术开发组织 展出研制的 “HRP-2 Promete”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的分类
按所替代的人体器官分类 按基于什么样的信息进行动作分类 按机器人的应用分类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1——按所替代的人体器官分类
操作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视觉机器人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操作机器人
机械臂——相当于手臂 机械手——相当于手指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驱动器
电动机
伺服电机 步进电机 直流电机
液压驱动器 气动驱动器 形状记忆金属驱动器 磁致伸缩驱动器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力/力矩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接近觉传感器 测距仪 嗅觉传感器 视觉系统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编码器
RoboCup
Robot World Cup 国际组织:RoboCup联合会(Federation)
主要活动
各类机器人比赛 技术会议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RoboCup比赛种类
NLICT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RoboCup 机器人足球比赛
加藤一郎: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
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浙江大学实实验室一览

浙江大学实实验室一览
86
生仪学院
生仪实验教学中心
87
网络多媒体系统实验室
88
医学信息学实验室
89
定量与系统生理实验室
90
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医学仪器实验室
91
高速系统与嵌入式计算实验室
92
农生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93
实验农场
94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95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实验室
96
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97
植物病理学实验室
98
昆虫学实验室
99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室
100
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101
果树学实验室
102
园林实验室
103
茶学实验室
104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5
动科学院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106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开放实验室
107
特种经济动物实验室
108
动物科技实验室
109
动物医学实验室
110
医学院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111
口腔实验教学中心
112
解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实验室
113
生理学系实验室
114
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系实验室
115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实验室
116
免疫学系(研究所)实验室
117
神经生物学系(研究所)实验室
118
病原生物系实验室
119
医学院药理学系实验室
120
医学院电镜中心
121
52
高分子复合材料实验室
53

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一讲 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

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一讲 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

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一讲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王树青;金晓明;荣冈
【期刊名称】《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年(卷),期】1999(26)2
【摘要】从工程实践的观点出发,介绍先进控制的发展现状、核心内容、工程实践方法及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总页数】5页(P61-65)
【关键词】先进控制;工业应用;工业生产;生产过程
【作者】王树青;金晓明;荣冈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6
【相关文献】
1.试论先进控制技术在三聚甲醛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J], 刘显德
2.先进控制技术在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J], 章鹏;李林;徐晓亮
3.先进控制技术在三聚甲醛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J], 张树吉;胡玉涛;李连海
4.浅析先进控制技术在三聚甲醛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J], 宋龙飞
5.先进控制技术在马来酸酐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J], 夏佳佳;杨效军;李剑;杨如惠;陈明宇;郑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中国杭州浙江大学2016年编制目录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条例 (1)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章程 (2)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管理办法 (3)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管理办法 (4)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金管理办法 (5)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 (6)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8)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9)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10)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资产与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1)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建设与信息管理办法 (13)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办法 (15)管理条例中文名称: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英文名称: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简写为SKLICT(ZJU)一、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以从事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应用背景的工业控制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是我国工业控制领域的前瞻性理论技术研发基地、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二、实验室受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领导,依托浙江大学,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和学术活动。

实验室严格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的有关文件和浙江大学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实验室每年在规定时间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由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年度考核。

三、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职责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四、实验室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置研究单元,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自主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

五、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计划实施和基金的使用管理,负责实验室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的聘任,负责日常学术交流和对外开放,负责实验室平台建设维护及管理,负责实验室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学术道德规范及实验室文化建设。

未尽事宜,参照上级相关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执行。

学术委员会章程一、根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浙江大学《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特设立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

二、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由以下职责:1.审议重点实验室定位、目标,以及研究方向的设置与调整的原则和方案;2.评议重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实验室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提出原则方案和咨询意见;3.审议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评议实验室重要学术标准和代表性学术成果,审议实验室自主课题、开放课题评定原则与办法;4.评定对外推荐优秀学术人才的学术水平,审议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对外推荐重要学术组织任职人选的学术标准;5.指导和推进重大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对实验室开展重大国际项目合作等提出咨询意见;6.指导学术道德建设活动,推动实验室学术文化和学术能力建设;受理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作出认定,裁决学术纠纷;7.接受实验室委托对其他有关重要学术事项进行论证、咨询和仲裁。

三、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三人,其中依托单位(浙江大学)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

一位专家不得同时担任三个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主管部门聘任;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

委员任期五年,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两次不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应予以更换。

五、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委员会闭会期间,学术委员会责成实验室主任贯彻执行委员会的决定。

固定人员管理办法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实验室人员实行主任聘任制。

1、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从事研究工作为主,必须围绕实验室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和各类纵向、横向研究课题,领导并组织课题的实施,争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系统性和原创性的高水平成果。

固定研究人员还积极完成实验室主任分配的实验室建设和有关教学任务。

2、实验室固定技术人员管理实验室的各类设备,负责仪器的日常维修,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为主要工作,应熟练地掌握各类计算机设备及外设的操作,并承担有关人员上机培训工作。

为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实验室固定技术人员应承担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开发、扩展功能等工作。

3、实验室固定管理人员必须精干高效、科学有序、责权明确,确保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主要从事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和实验室开放运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好开放接待,公文收发,科技档案、设备档案、图书资料管理,仓库保管和后勤保证等工作。

4、全体实验室固定人员应严格遵守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

5、全体实验室固定人员要互相配合,共同提高业务水平,踊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接受培训,并与客座人员相互学习,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6、实验室每年对固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固定研究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是争取和实施项目的能力、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等。

固定技术人员和固定管理人员,主要考核其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

考核不合格者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取消其固定人员资格。

访问学者管理办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访问学者制度的意见》及《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访问学者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两个文件(教技[1999]5号),制定本办法。

1.实验室欢迎国内外科技专家来访交流。

一般通过实验室固定人员邀请,或承担开放课题。

2.访问学者应事先阅读本实验室的简介、管理条例、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了解实验室的性质、研究方向、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

3.访问学者在申请批准后,应尽快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为访问学者提供优良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并资助其在实验室工作期间所需要的试验材料费、仪器使用费、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和学术资料费等相关费用。

4.访问学者是实验室的重要研究力量,具有研究领域广泛、技术路线各具特色的优势。

每次来访应参加实验室的学术活动,并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或与固定人员共同组织至少一次专题讨论会,研讨相关的学术问题。

5.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作为开放课题负责人的访问学者应及时向实验室通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按时提交年度工作进展报告和课题完成后的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实验室工作总结报告,以备存档和上报。

6.访问学者在本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或发表学术论文,在署名中须含本实验室的名字,成果共享。

如是开放课题研究成果,同时还应以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的形式注明。

7.全体访问学者应严格遵守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和安排,爱护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所有设施,协助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并积极提出实验室工作的改进意见。

自主课题基金管理办法1、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自主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

2、实验室在上一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确定下一年度的各研究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并发布自主课题指南。

3、固定研究人员填写《自主课题申请表》,要求课题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分、研究路线可行、预期成果显著、经费预算合理,本人签名后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至实验室秘书处。

自主研究课题期限一般为1-3年。

课题申请者和主要参加人员申请(含在研)本实验室的自主课题一般不超过2项。

4、实验室秘书处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和形式审查,并组织由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报实验室主任批准。

5、自主课题获准后,课题负责人须按照申请书中确定的研究方案进行研究。

6、实验室为获准的自主课题设立经费子项目,由课题负责人根据预算执行。

实验室对子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

7、自主课题应在课题结束一年内提交《自主课题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所列成果应同时交实验室存档。

8、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验收。

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进展不良或未按有关规定执行的课题,可暂停或取消其经费使用,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调整或整改后,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申请继续课题研究和经费支持;对于完成优秀的项目,经实验室主任批准,视情况进行滚动资助。

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1、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欢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员来室开展前沿科学、基础理论或关键技术研究。

2、实验室在上一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确定下一年度的各研究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并发布开放课题指南。

国内外同行均可根据指南提出申请。

3、开放课题申请者在指定时间内进入“开放课题评审系统”在线申请。

要求课题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分、研究路线先进、预期成果显著、时间安排合理、经费预算规范。

开放课题期限一般为1年,课题申请者和主要参加人员申请(和参加)本实验室的开放课题一般不超过2项。

一般要求至少1名固定人员参与课题的合作研究。

4、实验室秘书处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和形式审查,并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及国内外同行专家通过“开放课题评审系统”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报实验室主任批准。

实验室在一周内将结果通知申请人。

5、开放课题获准后,课题负责人须按照申请书中确定的研究方案、工作进度、来实验室工作时间等来实验室完成研究课题。

课题进行期间,课题负责人可利用实验室的资料、设备和条件开展研究。

合作的实验室固定人员应积极配合、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确保课题目标的实现。

6、实验室为获准的开放课题设立经费子项目,由合作的固定人员负责协助开放课题负责人根据预算执行经费。

实验室对子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

开放课题经费一般用于开放课题负责人和课题主要参加者在实验室访问工作期间使用的生活费用和往返差旅费用(已由其他项目支持的不再重复支持),部分可用于开放课题负责人在室讲学授课的劳务费用。

课题研究成果所需支付的论文版面费和专利申请费由访问学者或本室合作研究人员凭论文录用通知书与缴费通知及论文稿首页与开放课题资助标注页、专利受理通知书与缴费通知及专利稿首页,向实验室申请,经批准后予以列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