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简介(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学校简介

新世纪飞歌

——xx镇中心小学校史

xx镇中心小学,地处xx省xx市东北部、xx中心镇、全国千强镇——xx镇的玉屏峰下,渼沙溪畔,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教育之乡。一个多世纪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小学98届,16200余人;初中4届,850人;高中二届:80余人。1978年被确定为xx地区重点小学。1999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xx省示范学校”。XX年学校被命名为xx省“百年名校”。学校现在占地面积203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1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8990平方米;固定资产1465万元,其中多媒体教室42个,音乐、美术、科学等专用教室8个,舞蹈房1个,室内体育馆1个,学生食堂1座,塑胶操场一块,语言室2个。学校有独立的闭路电视系统和广播系统,有校园网落系统,每个教室有电视机、多媒体电脑投影和广播,每位教师配备两台电脑。学校的体育器具、铜管乐器、民乐器材具有相当规模。

xx镇中心小学的前身xx小学和坦然小学均创办于公元1906年1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是年正月,由xx坦然公嗣孙赵渊玑和xx公嗣孙贡生赵鹤书分别创办了坦然小学和xx小学。

xx二房的xx学堂校址一直设在xx“懿德堂”①。xx小学首任校长由韦希贤。

xx四房坦然公嗣孙赵渊玑受到蔡汝霖②影响,在xx创办坦然学堂。xx“五芳塘”门下子弟一律免收学杂费。坦然小学堂初设赵氏四房祠“三和堂”(现xx浙东书画院)、“理和堂”(书画院东厢)、“永成堂”和“雍贞堂”(现xx国药店)。附贡生赵云谷是首任校长。坦然初时是七年制,毕业后直接可考东中。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赵渊玑联络乡绅,捣毁长安殿④旁厢房坦然庵、慧业庵内五百罗汉,将坦然小学堂搬进了长安殿内。“坦然小学堂”更名为“xx县立第三小学”(简称“三小”)。扩大了招生范围,赵姓之外的贫寒子弟也在招收范围。

1913年,三小为xx五大学区之一,负责辅导xx、玉山、蔡宅一带范围的各个学校师资培训。

1929年,赵氏xx公嗣孙创办了xx小学,不久停办,学生并入xx小学。

1943—1945年,日军占据xx,三小被迫停课。学生纷纷到夏程里、蔡宅等地投亲上学。

1945年,公立xx县第三小学与原xx小学合并成立“xx镇中心国民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公立xx县第三小学与原xx小学合并,腾出三小校舍,作为“北麓中学”新址——xx高中前身。办起全镇统一的“xx镇中心国民学校”。聘请赵昭葵(俗名阿福,李叔同的学生,是教育界的耆宿)为校长,学制为六年制,教职员工约20人。学生近300人。

坦然小学(三小)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报业大王王惕吾先生曾就读于该校并担任过教职员。现代着名教育工作者程宽正,着名血防专家赵韵闻、我国香樟开发和研究的元老赵鹤庆、香港《文汇报》主编王家桢、航空航天仪器研制专家赵克孝、xx省肿瘤医院院长吕秋光、江南笛王赵松庭、审判大汉奸周佛海的审判长赵琛等,都在坦然小学毕业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更名为xx镇中心小学,有六年级毕业生3个班,125人,全校学生620余人。1950年改名为xx区中心小学。

1957年,原xx小学的校舍调建xx酒厂,厂方为学校新建了7个平房教室于今校址。

1958年,改注音字母教学为汉语拼音教学,培训师资,开展了人人学讲普通话运动,全面深入地推广普通话教学。8岁的赵笑函同学代表xx在全国小学生普通话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9年,拆除xx五村前新屋赵祠“赞绪堂”建造了四教室(建造现教师集资房时拆除)。学校已有24个班,学生1000余,教师24人。次年7月,学校更名为“xx公社中心小学”。

1973年,学校改为五年制。有18个班1000余学生,共有教师32人。1958年创办农中后。于1975年,创办了附设三年制初中班,六年中共培养了合格的初中毕业生850人。(1981年,初中班并入xx中学。)

1976年,建造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二层十教室教学楼(1996年建造新教学大楼时拆除)。1977年,创办附设二年制“五七”高中班,二年后高中班停办。

1978年被命名为xx地区重点小学。

1979年,出了个特级教师xx。粉碎“四人帮后”,教育重新获得重视,使xx镇校优秀教师重放异彩。每学期不仅要承担xx和xx地区级的教研活动,本省其他区县市,江苏常州,江西戈阳,甚至xx省的教师不断到xx镇校来“取经”。其中“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省特级教师”xx老师最为突出的。由xx教育出版社出版的《xx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书,充分展示了她的教学思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为她题词“扎根农村的辛勤园丁”。

1984年,学校仍更名为xx镇中心小学。

1985年,在临中横街建造了新校门(1996年重建),学校由东北朝向改为西南朝向的临街房,方便了师生出入。同年,拆除了旧礼堂,建造了36个房间的教工宿舍楼(于1996年拆除作操场)。

1986年,xx镇校又出了个特级教师xx。由于在音乐和数学教学上的卓着成绩,xx老师被授于“省特级教师”的光荣称号。xx老师善于发现和培养富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在编写音乐教材和发掘、抢救xx民歌方面卓有成效。他是省五年制义务教材的编委;其教学经验和教案被省编委采用。1989年又获“xx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光荣称号。

1988年,学校建造了建筑面积850平方米的附属幼儿园(现在的xx镇中心幼儿园)。

1992年,建造了建筑面积为426平方米临街商店和建筑面积为235平方米的教工食堂。改善了办学条件。

1996年,学校兴建了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硬件建设上了新台阶,教学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同时,学校强化规范化管理,在各项教学工作要“规范”上做文章,使各项工作规范发展,学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998年,开通校园网有线电视系统,开设了电脑课、英语课,学校开始进入现代化教育时代,同年,巍联中心小学并入本校。

XX年,学校恢复六年制教育,往后的五年里,五、六年制学生共存。

XX年前后,撤并了芦塘小学,排塘、三甘塘、应村、茶场、新屋、狮山6所村校,办学规模再次扩大。

XX年,学校扩地10余亩,新建了造价700余万元,建筑面积8038平方米的综合楼和造价300余万元,建筑面积3661平方米的体艺馆和餐厅。开辟了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运动场,XX年铺设了塑胶操场;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信息化设备;开齐了各类专用教室,硬件设施一步跨入省一类标准。至此,学校大规模建设暂告一段落。

百年校庆。XX年12月,学校校友一千余人,共庆100周年华诞。xx捐款20万元成立了“xx教育基金”。学校被命名为省“百年名校”。

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学校从原先的祠堂到现在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XX年,学校有38个教学班,1996名学生,专任教师91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25教师人,占3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有88人,占96.7%;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星级教师、名师培养对象等21人,占23%。从1978年被确定为xx地区重点小学开始,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xx省农村示范学校”、“xx省百年名校”“省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先进单位”、“xx省绿色学校”、“xx省雏鹰红旗大队”、“xx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xx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提出了“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口号,确立了“全面+特长、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